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薇甘菊对入侵地植物群落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
9
1
作者
吴双桃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3711-3713,共3页
在野外样方调查和室内试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测定物种多样性指数与土壤理化性质指标,分析了杂草薇甘菊(Mikaina micrantha H.B.K.)对入侵地植物群落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薇甘菊入侵后明显改变了入侵地的植物群落结构,使物种...
在野外样方调查和室内试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测定物种多样性指数与土壤理化性质指标,分析了杂草薇甘菊(Mikaina micrantha H.B.K.)对入侵地植物群落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薇甘菊入侵后明显改变了入侵地的植物群落结构,使物种多样性显著降低;薇甘菊入侵显著提高了土壤pH值、速效钾含量以及土壤含水量,对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等性质的影响不明显。薇甘菊入侵后土壤养分含量增加,形成了对自身生长有利的土壤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侵杂草
薇甘菊(
mikaina
MICRANTHA
H.B.K.)
植物群落
土壤理化性质
生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种吡啶类除草剂对不同生长期薇甘菊防效评价
被引量:
10
2
作者
岳茂峰
田兴山
+2 位作者
冯莉
曹坳程
张泰劼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79-82,共4页
为了筛选对不同生长期薇甘菊具有高效安全的除草剂,以常用除草剂41%草甘膦水剂(2250~9000g/hm^2)为对照,利用24%氨氯吡啶酸水剂(1125~3375ml/hm^2)、48%三氯吡氧乙酸EC(350~6255ml/hm^2)、75%二氯吡啶酸可溶性粒剂(134...
为了筛选对不同生长期薇甘菊具有高效安全的除草剂,以常用除草剂41%草甘膦水剂(2250~9000g/hm^2)为对照,利用24%氨氯吡啶酸水剂(1125~3375ml/hm^2)、48%三氯吡氧乙酸EC(350~6255ml/hm^2)、75%二氯吡啶酸可溶性粒剂(134~240g/hm^2)和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750~1050ml/hm^2)4种吡啶类除草剂对苗期、生长中期、成株期薇甘菊进行防除试验。防除试验完成后,将豆角、菜心、青瓜3种作物种植在喷施过4种药剂的土壤上观察其生长发育状况,以确定有无残留药害发生。结果表明,供试的4种除草剂中氨氯吡啶酸、三氯吡氧乙酸和氯氟吡氧乙酸对薇甘菊均具有良好的防效,对薇甘菊的株(盖度)防效和鲜重防效均可达到90%以上。其中氨氯吡啶酸和三氯吡氧乙酸对薇甘菊苗期、生长中期的防效与草甘膦相近,对成株期薇甘菊防效稍优于草甘膦。在喷施过氨氯吡啶酸的土壤上,豆角、菜心、青瓜均出现畸形,其他处理无异常变化。氨氯吡啶酸、三氯吡氧乙酸对薇甘菊具有良好的防除效果,在一定的生境中可代替草甘膦。由于氨氯吡啶酸在土壤中残留期较长,因而其应在农区慎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薇甘菊
吡啶类除草剂
防除效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薇甘菊学名订正及其近缘种的检索
被引量:
25
3
作者
王伯荪
廖文波
攀汝槐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72-75,共4页
对我国薇甘菊属(菊科)的原产种、外来种进行修订研究,并与近缘种比较确定外来种应为Mikania micrantha H.B.K.;结果对进一步研究该种的危害性和防治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薇甘菊属
薇甘菊
修订
近缘种
中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外来入侵植物与人工林下层植被结构的关联性
被引量:
2
4
作者
黄小荣
曹艳云
+2 位作者
陆国导
曹纪文
刘庐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16,共7页
为有效防控外来入侵植物,在广西陆川县人工林区进行植被嵌套样方调查,分析群落物种组成与植被结构和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Mantel检验表明样方物种组成与样方植被结构的相关性(r=0.208,P=0.002)高于其与环境因子相关性(r=0.084,P=0.051...
为有效防控外来入侵植物,在广西陆川县人工林区进行植被嵌套样方调查,分析群落物种组成与植被结构和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Mantel检验表明样方物种组成与样方植被结构的相关性(r=0.208,P=0.002)高于其与环境因子相关性(r=0.084,P=0.051)。MRPP分析表明,有入侵植物阔叶丰花草(Spermacoce alata)、假臭草(Praxelis clematidea)和胜红蓟(Ageratum conyzoides)样方的植被结构与无这3种植物样方的有极显著不同(P<0.01),而有无薇甘菊(Mikaina micrantha)样方的植被结构相似。t检验表明林冠盖度(>3.0 m)与这4种植物入侵均无显著相关性(P>0.073)。通过增加垂直高度1.5 m以下的植被密度,可以减少阔叶丰花草、假臭草和胜红蓟的入侵,但对抑制薇甘菊入侵无效。因此,植被结构作为过滤器,可能主要作用于植物的种子产生时间、萌发周期和生长习性;以种子方式繁殖的入侵植物能否定植相对更依赖干扰、暴露的裸地;兼具无性和有性繁殖且能攀援和匍匐生长使得薇甘菊能够在不同植被结构的群落中相对随机地定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入侵植物
植被结构
盖度
相异性
薇甘菊
嵌套样方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薇甘菊对入侵地植物群落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
9
1
作者
吴双桃
机构
韩山师范学院环境化学应用技术研究所
出处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3711-3713,共3页
基金
广东省教育厅育苗工程项目(ZD906)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7009850)
文摘
在野外样方调查和室内试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测定物种多样性指数与土壤理化性质指标,分析了杂草薇甘菊(Mikaina micrantha H.B.K.)对入侵地植物群落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薇甘菊入侵后明显改变了入侵地的植物群落结构,使物种多样性显著降低;薇甘菊入侵显著提高了土壤pH值、速效钾含量以及土壤含水量,对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等性质的影响不明显。薇甘菊入侵后土壤养分含量增加,形成了对自身生长有利的土壤环境。
关键词
入侵杂草
薇甘菊(
mikaina
MICRANTHA
H.B.K.)
植物群落
土壤理化性质
生境
Keywords
invasive weed
mikaina
micrantha H.B.K.
plant community
physical-chemical properties of soil
habitat
分类号
Q143 [生物学—生态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4种吡啶类除草剂对不同生长期薇甘菊防效评价
被引量:
10
2
作者
岳茂峰
田兴山
冯莉
曹坳程
张泰劼
机构
广东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广东省植物保护新技术重点实验室
中国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出处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79-82,共4页
基金
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103027)
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20011DFB30040)
文摘
为了筛选对不同生长期薇甘菊具有高效安全的除草剂,以常用除草剂41%草甘膦水剂(2250~9000g/hm^2)为对照,利用24%氨氯吡啶酸水剂(1125~3375ml/hm^2)、48%三氯吡氧乙酸EC(350~6255ml/hm^2)、75%二氯吡啶酸可溶性粒剂(134~240g/hm^2)和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750~1050ml/hm^2)4种吡啶类除草剂对苗期、生长中期、成株期薇甘菊进行防除试验。防除试验完成后,将豆角、菜心、青瓜3种作物种植在喷施过4种药剂的土壤上观察其生长发育状况,以确定有无残留药害发生。结果表明,供试的4种除草剂中氨氯吡啶酸、三氯吡氧乙酸和氯氟吡氧乙酸对薇甘菊均具有良好的防效,对薇甘菊的株(盖度)防效和鲜重防效均可达到90%以上。其中氨氯吡啶酸和三氯吡氧乙酸对薇甘菊苗期、生长中期的防效与草甘膦相近,对成株期薇甘菊防效稍优于草甘膦。在喷施过氨氯吡啶酸的土壤上,豆角、菜心、青瓜均出现畸形,其他处理无异常变化。氨氯吡啶酸、三氯吡氧乙酸对薇甘菊具有良好的防除效果,在一定的生境中可代替草甘膦。由于氨氯吡啶酸在土壤中残留期较长,因而其应在农区慎用。
关键词
薇甘菊
吡啶类除草剂
防除效果
Keywords
mikaina
micrantha H.B.K.
pyridine herbicide
control effect
分类号
S451.2 [农业科学—植物保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薇甘菊学名订正及其近缘种的检索
被引量:
25
3
作者
王伯荪
廖文波
攀汝槐
机构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72-75,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资助项目(3989937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39830310)
广东省林业科技重点资助项
文摘
对我国薇甘菊属(菊科)的原产种、外来种进行修订研究,并与近缘种比较确定外来种应为Mikania micrantha H.B.K.;结果对进一步研究该种的危害性和防治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薇甘菊属
薇甘菊
修订
近缘种
中国
Keywords
mikaina
Mikania micrantha
revision
relative species
China
分类号
Q949.783 [生物学—植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外来入侵植物与人工林下层植被结构的关联性
被引量:
2
4
作者
黄小荣
曹艳云
陆国导
曹纪文
刘庐
机构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广西陆川县林场
出处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16,共7页
基金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生物安全与遗传资源管理项目(KJZXSA2018012,KJZXSA2019010)
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科技基金项目(1517-6)
+1 种基金
广西林业局植物新品种保护与应用项目(gl2018kt20)
广西林业技术推广示范项目(桂林科发[2018]4)资助~~
文摘
为有效防控外来入侵植物,在广西陆川县人工林区进行植被嵌套样方调查,分析群落物种组成与植被结构和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Mantel检验表明样方物种组成与样方植被结构的相关性(r=0.208,P=0.002)高于其与环境因子相关性(r=0.084,P=0.051)。MRPP分析表明,有入侵植物阔叶丰花草(Spermacoce alata)、假臭草(Praxelis clematidea)和胜红蓟(Ageratum conyzoides)样方的植被结构与无这3种植物样方的有极显著不同(P<0.01),而有无薇甘菊(Mikaina micrantha)样方的植被结构相似。t检验表明林冠盖度(>3.0 m)与这4种植物入侵均无显著相关性(P>0.073)。通过增加垂直高度1.5 m以下的植被密度,可以减少阔叶丰花草、假臭草和胜红蓟的入侵,但对抑制薇甘菊入侵无效。因此,植被结构作为过滤器,可能主要作用于植物的种子产生时间、萌发周期和生长习性;以种子方式繁殖的入侵植物能否定植相对更依赖干扰、暴露的裸地;兼具无性和有性繁殖且能攀援和匍匐生长使得薇甘菊能够在不同植被结构的群落中相对随机地定植。
关键词
外来入侵植物
植被结构
盖度
相异性
薇甘菊
嵌套样方
Keywords
Invasive alien species
Vegetation structure
Cover
Dissimilarity
mikaina
micrantha
Nested plot
分类号
Q948 [生物学—植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薇甘菊对入侵地植物群落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吴双桃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4种吡啶类除草剂对不同生长期薇甘菊防效评价
岳茂峰
田兴山
冯莉
曹坳程
张泰劼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薇甘菊学名订正及其近缘种的检索
王伯荪
廖文波
攀汝槐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
2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外来入侵植物与人工林下层植被结构的关联性
黄小荣
曹艳云
陆国导
曹纪文
刘庐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