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单次亚麻醉剂量艾司氯胺酮对全身麻醉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早期情绪反应及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4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收治的120例全身麻醉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为观察对象,...目的研究单次亚麻醉剂量艾司氯胺酮对全身麻醉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早期情绪反应及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4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收治的120例全身麻醉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麻醉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n=60)与对照组(n=60)。研究组全身麻醉诱导之前给予0.3 mg/kg体重艾司氯胺酮一次性静脉推注,对照组正常麻醉;两组患者全身麻醉诱导、手术过程中麻醉维持、手术完成之后静脉镇痛药物及方式一致。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与术后(24、48 h)恢复质量评分量表(QOR40)评分、术后(1、3、6、18、24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后(24、48 h)改良警觉/镇静评分(MOAA/S)量表评分、术后苏醒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术后48 h,研究组患者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手术前后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48 h SAS、SDS评分分别为(44.21±4.58)、(41.26±5.09)分,均低于对照组[(52.84±5.69)、(51.03±6.4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24、48 h QOR40评分分别为(142.51±4.86)、(150.84±5.73)分,均高于对照组[(134.06±5.17)、(142.49±5.5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1、3、6、18、24 h VAS评分分别为(2.49±0.74)、(2.27±0.68)、(2.11±0.64)、(1.97±0.63)、(1.86±0.65)分,均低于对照组[(2.97±0.81)、(2.71±0.75)、(2.58±0.69)、(2.47±0.65)、(2.33±0.6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24、48 h MOAA/S评分分别为(141.42±14.51)、(150.28±14.86)分,均低于对照组[(133.19±13.18)、(142.22±13.4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下床时间分别为(39.01±4.73)、(33.31±4.57)h,均明显短于对照组[(43.86±5.25)、(37.65±5.19)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次亚麻醉剂量艾司氯胺酮用于全身麻醉下结直肠癌根治术麻醉可有效缓解患者情绪反应,提升术后早期镇痛、镇静效果,缓解疼痛程度,提高术后恢复质量及速度,且不良反应少。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术前短期口服咪达唑仑对术前合并中重度焦虑老年患者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谵妄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80例,男32例,女48例,年龄65~79岁,BMI 21~27 kg/m^(2),ASAⅡ或Ⅲ级,入院时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S)评分≥38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咪达唑仑组,每组40例。咪达唑仑组予咪达唑仑7.5 mg每晚一次,连续服药3~4 d,直到术前1 d;对照组予外观相似的安慰剂半片。记录术前1 d STAI-S评分与术后3 d内谵妄的发生情况,记录入室时、麻醉诱导后30 min、1、2 h、拔管后30 min HR和MAP,记录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右美托咪定用量及间羟胺使用情况,记录拔管后30 min、术后24、72 h视觉模拟评分(VAS)、曲马多使用情况以及拔管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咪达唑仑组术前1 d STAI-S评分、术后谵妄发生率、术中间羟胺使用率、拔管后30 min、术后24 h VAS疼痛评分、曲马多使用率明显降低(P<0.05)。两组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右美托咪定用量和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口服咪达唑仑可有效降低合并术前中重度焦虑老年患者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谵妄的发生。
文摘目的研究单次亚麻醉剂量艾司氯胺酮对全身麻醉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早期情绪反应及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4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收治的120例全身麻醉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麻醉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n=60)与对照组(n=60)。研究组全身麻醉诱导之前给予0.3 mg/kg体重艾司氯胺酮一次性静脉推注,对照组正常麻醉;两组患者全身麻醉诱导、手术过程中麻醉维持、手术完成之后静脉镇痛药物及方式一致。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与术后(24、48 h)恢复质量评分量表(QOR40)评分、术后(1、3、6、18、24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后(24、48 h)改良警觉/镇静评分(MOAA/S)量表评分、术后苏醒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术后48 h,研究组患者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手术前后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48 h SAS、SDS评分分别为(44.21±4.58)、(41.26±5.09)分,均低于对照组[(52.84±5.69)、(51.03±6.4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24、48 h QOR40评分分别为(142.51±4.86)、(150.84±5.73)分,均高于对照组[(134.06±5.17)、(142.49±5.5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1、3、6、18、24 h VAS评分分别为(2.49±0.74)、(2.27±0.68)、(2.11±0.64)、(1.97±0.63)、(1.86±0.65)分,均低于对照组[(2.97±0.81)、(2.71±0.75)、(2.58±0.69)、(2.47±0.65)、(2.33±0.6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24、48 h MOAA/S评分分别为(141.42±14.51)、(150.28±14.86)分,均低于对照组[(133.19±13.18)、(142.22±13.4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下床时间分别为(39.01±4.73)、(33.31±4.57)h,均明显短于对照组[(43.86±5.25)、(37.65±5.19)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次亚麻醉剂量艾司氯胺酮用于全身麻醉下结直肠癌根治术麻醉可有效缓解患者情绪反应,提升术后早期镇痛、镇静效果,缓解疼痛程度,提高术后恢复质量及速度,且不良反应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