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7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alysis of Milk Tea as a New Mixed Drug Substance in China 被引量:1
1
作者 Binling Zhu Liang Meng Kefang Zheng 《Journal of Forensic Science and Medicine》 2017年第1期18-21,共4页
Among the popular mixed drugs in China,the oral solution shenxianshui and the floury drug milk tea have recently emerged.In 2014,123 bags of milk tea included in 14 cases were tested qualitatively and quantitatively,a... Among the popular mixed drugs in China,the oral solution shenxianshui and the floury drug milk tea have recently emerged.In 2014,123 bags of milk tea included in 14 cases were tested qualitatively and quantitatively,and the test results provided a basis for drug detection,prosecution,and sentencing.More than two drug components were detected in milk tea,which was characterized as a fragrant beige,yellow,or brown powder.The detection rates of methylamphetamine(MA),3,4-methylenedioxymethamphetamine(MDMA),and ketamine in milk tea were 36.6%,50.4%,and 76.4%,respectively,and the concentrations of MA,MDMA,and ketamine were 0.2-5.1,3.2-30.1,and 0.8-176.3 mg/g,respectively,in quantitative test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 new mix drug substance ANALYSIS forensic toxicology milk tea
原文传递
Development of Tea Whitener Using Concentrated Whey and Milk Solids
2
作者 Jyothis Joy Mazhuvanchery Satish Kulkarni 《Food and Nutrition Sciences》 2013年第2期215-221,共7页
Whey and toned milk was effectively use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ea whitener. Cheese whey was concentrated to 12% solids in a vacuum evaporator, pasteurized at 72℃±2℃ for 15 s, diluted back to 11.5% solids and ... Whey and toned milk was effectively use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ea whitener. Cheese whey was concentrated to 12% solids in a vacuum evaporator, pasteurized at 72℃±2℃ for 15 s, diluted back to 11.5% solids and was cold blended with toned milk of 11.5% solids in three ratios viz. 25:75, 50:50 and 75:25 and selected blends were homogenized at 1200-1500 psi. Tea was prepared by adding 80 mL whitener to 100 mL decoction and addition of sugar at 8% (w/v). The tea whitener was selected based on the sensory attributes of tea beverages. The colour of the beverages, tea whiteners and decoction were analyzed by reflectance meter and computer vision image analysis technique. The viscosity of the beverage was tested using a Brookfield viscometer. Coffee stability test was done to assess the stability of tea whitener under acidic conditions. Standard plate count, Coliform count and Presumptive Coliform test were done to assess the microbiological quality of the whitener. Homogenization had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 viscosity and colour. The reflectance value of tea prepared from 25% homogenised whey milk blend and toned milk were in the range of 43-46 and 45-49, respectively. The viscosity of tea was found to increase with homogenization and whey levels. The sedimentation values of 25% whey blends and toned milk were 1.25 mL and 1 mL respectively. The shelf life of the blends was 2 days under refrigerated conditions.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a satisfactory tea whitener can be prepared by blending whey with toned milk in 25:75 proportion followed by homogen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centrated WHEY HOMOGENIZATION SENSORY Evaluation Toned milk tea tea Whitener
下载PDF
Qingshan Brand Milk Powder with Tea
3
《China's Foreign Trade》 1996年第3期18-18,共1页
Qingshan brand milk powder with teais produced by the Inner Mongolia QingshanMilk Holdings Co.Ltd.It is prepared on thebasis of the original taste of Inner Mongolianmilk with tea and a folk tonic prescription.The fres... Qingshan brand milk powder with teais produced by the Inner Mongolia QingshanMilk Holdings Co.Ltd.It is prepared on thebasis of the original taste of Inner Mongolianmilk with tea and a folk tonic prescription.The fresh milk and fine pressed tea areprocessed into a powder through sterilizing,vacuum-condensing and dry spray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ingshan Brand milk Powder with tea
下载PDF
复配乳化剂加工耐受性研究及在奶茶中的应用
4
作者 薛玉清 李文强 +6 位作者 吕桂善 许丹虹 吴伟都 胡君荣 张妍 成官哲 李言郡 《饮料工业》 2024年第2期59-64,共6页
文章研究了单双甘油酯、琥珀酸单甘油酯和酪蛋白酸钠复配乳化剂方案和瓶装奶茶常用乳化剂方案在饮料加工过程中耐受离子、剪切、温度等不利因素的能力及在奶茶中的应用。通过粒度分析仪评估不同方案乳化剂在加工不利因素下的乳化稳定性;... 文章研究了单双甘油酯、琥珀酸单甘油酯和酪蛋白酸钠复配乳化剂方案和瓶装奶茶常用乳化剂方案在饮料加工过程中耐受离子、剪切、温度等不利因素的能力及在奶茶中的应用。通过粒度分析仪评估不同方案乳化剂在加工不利因素下的乳化稳定性;以Turbiscan、Lumisizer稳定性扫描结果结合离心脂肪上浮和货架期放置观察情况,评估不同乳化剂方案稳定奶茶中油脂的效果。结果表明:单双甘油酯、琥珀酸单甘油酯和酪蛋白酸钠以3∶4∶10比例复配,对椰子油有很好的乳化效果,可以将椰子油平均粒径降到0.21μm左右,且对离子、剪切、温度等条件的耐受性强;该复配方案应用到奶茶,仅需添加油脂总量的0.40%,就能将奶茶平均粒径降至0.3μm左右,且加工前后粒径无差异。由此可知:该研究结果不仅能够大幅度降低乳化剂用量、节约生产成本,而且可以提高乳化剂的加工耐受性,对最大限度发挥乳化剂的作用、提升产品品质、提高产品质量稳定性具有重要的意义,为高效、科学、规范使用食品乳化剂也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茶 乳化剂 加工 耐受性 稳定性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低糖滇红奶茶配方的研究
5
作者 伯年国 王藤 +8 位作者 刘琨毅 沙艮 陈秋月 王启 马佳慧 余科佳 郎俊燕 唐卿雁 赵明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11期9-17,共9页
目的通过响应面法优化低糖滇红奶茶的配方。方法以滇红茶、全脂奶粉、零卡糖为主要原料,通过单因素分析结合响应面实验设计优化滇红奶茶配方,并分析产品的理化及卫生指标。结果优化配方为:滇红茶汁50%、全脂奶粉15%、零卡糖10%,此时感... 目的通过响应面法优化低糖滇红奶茶的配方。方法以滇红茶、全脂奶粉、零卡糖为主要原料,通过单因素分析结合响应面实验设计优化滇红奶茶配方,并分析产品的理化及卫生指标。结果优化配方为:滇红茶汁50%、全脂奶粉15%、零卡糖10%,此时感官评分为87.83。在此基础上优化乳化剂和稳定剂添加量为,羧甲基纤维素钠0.15%、黄原胶0.05%、单双甘油脂肪酸酯和双乙酰酒石酸单双甘油酯均为0.11%。经测定蛋白质含量(5.99±0.06)%、脂肪含量(3.38±0.02)%、茶多酚含量(320.6±2.25)mg/kg,微生物指标符合国家标准。结论本研究开发了一种低糖健康的滇红奶茶,其浅棕色稳定性好、质地均匀、浓稠恰当、细腻滑润无杂质,甜味适中茶香味与奶香香味协调无异味,为滇红茶的深加工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红奶茶 响应面 感官特性 产品品质
下载PDF
桑叶黄瓜奶茶的研制
6
作者 杨心怡 袁灿 陈丽兰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27-33,共7页
为了提高桑叶、黄瓜资源附加值,增加市场上销售的奶茶产品种类,研究以桑叶、黄瓜、麦芽糖醇、纯牛奶、茶叶为主要原料,根据感官评分指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实验法优化桑叶黄瓜奶茶配方,最终得到优化后的配方为:桑叶浸提... 为了提高桑叶、黄瓜资源附加值,增加市场上销售的奶茶产品种类,研究以桑叶、黄瓜、麦芽糖醇、纯牛奶、茶叶为主要原料,根据感官评分指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实验法优化桑叶黄瓜奶茶配方,最终得到优化后的配方为:桑叶浸提液添加量37.07%、黄瓜汁添加量40.12%、麦芽糖醇添加量11.88%、茶叶添加量5.88%,得到桑叶黄瓜奶茶感官评分为87.12分,与预测值88.18分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黄瓜奶茶 响应面实验法 感官评价
下载PDF
基于STM32智能藏式奶茶冲泡装置的研究
7
作者 赵展文 马婷 +1 位作者 蒋维 李琦 《工业控制计算机》 2024年第3期174-176,共3页
针对传统奶茶自动化冲泡设备无法满足藏式奶茶冲泡的需求,结合STM32F103C8T6单片机和银尔达Air724UG Cat1无线通信模块,实现了一款可以利用Android手机应用远程控制的自动化藏式奶茶冲泡装置,具备温度、浓度和口味控制功能,解决了对藏... 针对传统奶茶自动化冲泡设备无法满足藏式奶茶冲泡的需求,结合STM32F103C8T6单片机和银尔达Air724UG Cat1无线通信模块,实现了一款可以利用Android手机应用远程控制的自动化藏式奶茶冲泡装置,具备温度、浓度和口味控制功能,解决了对藏式奶茶不同口味需求的问题,同时带动传统民族饮品文化的传播。该装置操作灵活,设计简单,满足冲泡的基本需求,实现了自动化冲泡、远程监测和控制、奶茶口味选择以及冲泡时间的估算等功能,使得冲泡藏式奶茶更加智能,简化了传统饮食文化繁杂的制做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M32F103C8T6 奶茶 温度 浓度 Air724UG
下载PDF
响应面优化低糖奶茶配方研究
8
作者 沈小萌 付静 +2 位作者 杨晨曦 赵锦 李星宇 《茶叶通讯》 2024年第2期232-242,共11页
以茶(红茶、速溶红茶)、乳(纯牛奶、纯羊奶、牛奶粉、羊奶粉)、蔗糖(白砂糖)、D-果糖、蜂蜜与甜味剂(木糖醇、麦芽糖醇、甜叶菊、三氯蔗糖)、稳定剂(蔗糖酯、单甘酯、瓜尔胶、卡拉胶、羧甲基纤维素钠、黄原胶)等为原料研发一款低糖奶茶... 以茶(红茶、速溶红茶)、乳(纯牛奶、纯羊奶、牛奶粉、羊奶粉)、蔗糖(白砂糖)、D-果糖、蜂蜜与甜味剂(木糖醇、麦芽糖醇、甜叶菊、三氯蔗糖)、稳定剂(蔗糖酯、单甘酯、瓜尔胶、卡拉胶、羧甲基纤维素钠、黄原胶)等为原料研发一款低糖奶茶(红茶)。试验根据不同组合奶茶感官审评结果,分别筛选出茶、乳、糖、稳定剂种类为速溶红茶、纯牛奶、蜂蜜、木糖醇、蔗糖酯和单甘酯。在此基础上进行单因素试验,确定蜂蜜和木糖醇替代蔗糖的比例及速溶红茶、纯牛奶、代糖添加量,通过响应面优化得到最佳低糖奶茶配方。对配方奶茶中蔗糖、蛋白质、脂肪和咖啡碱以及稳定系数进行测定,计算出低糖奶茶的热能值。结果表明,低糖奶茶最佳配方中速溶红茶、纯牛奶的添加量分别为0.351%和23.977%;蜂蜜与木糖醇的配比为1.489,添加量为4.423%;蔗糖酯与单甘酯1∶1复配,总添加量为0.1%。感官评分为94.375分,糖含量为0.114 g/100 g,蛋白质含量为0.25 g/100 g,脂肪含量为0.01 g/100 g,热量为6.473 kJ/100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茶 低糖 配方 响应面优化 感官评价 营养成分
下载PDF
基于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同步快速检测奶茶中的三种毒品成分
9
作者 许鹏 徐淑娟 +6 位作者 马骉 厉佳丽 苏威 胥天然 周宇欣 徐涵悦 张明洲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290-296,共7页
该研究基于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建立了一种快速灵敏检测奶茶中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MET)、氯胺酮(ketamine,KET)和可卡因(cocaine,COC)这3种毒品成分的方法。通过优化人工抗原包被浓度、胶体金-单克隆抗体偶联物浓度、免疫反应... 该研究基于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建立了一种快速灵敏检测奶茶中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MET)、氯胺酮(ketamine,KET)和可卡因(cocaine,COC)这3种毒品成分的方法。通过优化人工抗原包被浓度、胶体金-单克隆抗体偶联物浓度、免疫反应时间等关键因素,实现奶茶中3种毒品成分的联合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对MET、KET和COC标准品的检测限分别为1.60、1.59、1.39 ng/mL。该方法可用于奶茶中3种毒品成分的测定,样品平均添加回收率为90%~109%,相对标准偏差<5%。该文建立的多靶标胶体金免疫层析方法具有简单、快速、灵敏、特异等优点,为现场鉴别奶茶中非法添加的MET、KET和COC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茶 毒品 免疫层析 胶体金 同时检测
下载PDF
黑苦荞壳风味奶茶配方优化与品质分析
10
作者 杨萍 赵晨阳 +6 位作者 邱叶 于文娟 马嫄 曾姗姗 许青莲 陈剑雄 邢亚阁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4期85-91,共7页
以烘烤工艺制得的黑苦荞壳为原料,以感官评分为指标进行正交试验,确定黑苦荞壳风味奶茶最优配方为黑苦荞壳提取液40%、冲调牛乳40%和白砂糖添加量3%,除添加剂外其余成分为矿泉水。该条件下制得的黑苦荞壳风味奶茶香味醇厚、口感细腻。... 以烘烤工艺制得的黑苦荞壳为原料,以感官评分为指标进行正交试验,确定黑苦荞壳风味奶茶最优配方为黑苦荞壳提取液40%、冲调牛乳40%和白砂糖添加量3%,除添加剂外其余成分为矿泉水。该条件下制得的黑苦荞壳风味奶茶香味醇厚、口感细腻。在贮藏期间黑苦荞壳风味奶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变化不显著,在较短的周期内稳定性良好且均匀无沉淀。奶茶经高温灭菌后贮藏至30天时菌落总数未超过国标要求,感官评分较好。本研究可为黑苦荞壳综合利用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苦荞壳 风味奶茶 配方优化 品质分析
下载PDF
植物基鹰嘴豆茶乳饮料的研制及其稳定性分析
11
作者 高雪梅 金娜 +1 位作者 黄凯俊 聂龙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2-76,共5页
以鹰嘴豆和乌龙茶为主要原料制作植物基茶乳饮料,以静置分层率和感官评分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茶乳饮料配方,并对其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茶乳饮料的最优配方为以茶乳饮料质量为基准,茶汤添加量14.90%、豆乳... 以鹰嘴豆和乌龙茶为主要原料制作植物基茶乳饮料,以静置分层率和感官评分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茶乳饮料配方,并对其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茶乳饮料的最优配方为以茶乳饮料质量为基准,茶汤添加量14.90%、豆乳添加量55.30%、赤藓糖醇添加量7.20%、单甘酯添加量0.01%,在此条件下制备的茶乳饮料的感官评分为84.50、静置分层率为25.79%,茶乳饮料的口感细腻,带有豆乳味和茶香味,色泽均匀无杂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乳饮料 鹰嘴豆 乌龙茶 稳定性
下载PDF
喷雾干燥轻乳茶粉的制备及其稳定性研究
12
作者 王斌 皇甫智燕 范军营 《食品安全导刊》 2024年第16期153-158,共6页
本文以脱脂乳粉、乳糖、乳清粉等为原料研制轻乳茶粉,并通过感官评价和稳定性试验探究其质地、风味、口感和稳定性。结果表明,轻乳茶粉在4 ℃、常温和42 ℃存放7 d时其色泽、组织状态和气味变化较小,制成奶茶的茶香味、奶香味和醇厚度... 本文以脱脂乳粉、乳糖、乳清粉等为原料研制轻乳茶粉,并通过感官评价和稳定性试验探究其质地、风味、口感和稳定性。结果表明,轻乳茶粉在4 ℃、常温和42 ℃存放7 d时其色泽、组织状态和气味变化较小,制成奶茶的茶香味、奶香味和醇厚度随着存放时间的延长有逐渐升高的趋势;存放180 d时,温度对轻乳茶粉的可溶性固形物(4 ℃:15.60%~16.10%;常温:15.30%~16.10%;37 ℃:15.20%~16.00%)和pH值(4 ℃:7.17~7.24;常温:7.17~7.25;37 ℃:7.10~7.26)影响较小;轻乳茶粉在37 ℃存放180 d时其可溶性固形物(15.70%~16.20%)、pH值(7.11~7.23)、水分(2.22~3.15 g/100 g)、容重(0.59~0.66 g·cm^(-3))、自由密度(0.54~0.58 g·mL^(-1))、菌落总数(≤50 CFU·g^(-1))、大肠菌群(<10 CFU·g^(-1))、霉菌(<10 CFU·g^(-1))和酵母菌(<10 CFU·g^(-1))均在正常范围内。本文可为之后研究制备茶香高昂、奶香自然、清爽顺滑和饮用方便的奶茶提供一定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雾干燥 轻乳茶粉 感官评价 稳定性
下载PDF
乳提技术对红茶产品风味物质的影响及工艺放大可行性
13
作者 徐军 马真 +3 位作者 徐海军 邬娟 何剑 敬璞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6期124-132,136,共10页
本文以斯里兰卡红茶为原料,采用气相色谱-质谱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以稀奶油为介质提取红茶香气物质的最佳工艺参数,并比较不同脂肪体系(稀奶油、脱脂奶、全脂奶、黄油、椰子油)与传统水提介质对红茶香气物质和滋味物质的影响,进一步分... 本文以斯里兰卡红茶为原料,采用气相色谱-质谱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以稀奶油为介质提取红茶香气物质的最佳工艺参数,并比较不同脂肪体系(稀奶油、脱脂奶、全脂奶、黄油、椰子油)与传统水提介质对红茶香气物质和滋味物质的影响,进一步分析在最佳工艺条件下中试生产的红茶冻干粉产品品质。结果表明:以稀奶油为提取介质提取红茶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脂肪含量3.8%、料液比1∶20、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30 min。相较于传统水提技术,采用稀奶油和全脂奶为提取介质的乳提技术更有利于红茶中香气物质的提取,如体现斯里兰卡红茶特征冬青味的水杨酸甲酯,其含量分别提高了151%和172%。稀奶油提取的红茶水溶性滋味成分含量与水提方式相近,而全脂奶和脱脂奶提取的红茶总单宁含量显著增加(P<0.05)。不同动植物油脂来源的油脂体系影响红茶提取液香气物质含量,采用稀奶油提取红茶的香气物质含量高于黄油和椰子油,均质乳化能显著提升3种油脂体系对红茶香气物质的提取率。按照最佳试验工艺参数进行中试生产,发现以稀奶油为提取介质的乳提红茶冻干粉香气物质含量显著高于水提红茶冻干粉。综合以上结果认为,采用稀奶油为提取介质的乳提技术相较于传统水提能更有效地提升红茶产品的风味,同时中试生产证明乳提技术的工艺放大具有可行性。本试验结果可为制备具有独特风味和较高营养价值的含乳茶饮品提供实际生产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茶 稀奶油 乳提技术 香气物质 滋味成分 工艺放大
下载PDF
GC-MS法测定奶茶中18项塑化剂
14
作者 李俏 张晓娟 +2 位作者 张云霄 张子臣 魏雨芬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3期158-160,共3页
建立奶茶中测定18项塑化剂的GC-MS分析方法。样品使用正己烷直接提取法进行提取,GC-MS SIM模式进行扫描,外标法定量。17种邻苯二甲酸酯标准溶液质量浓度在10~400μg/L,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标准溶液质量浓度在500~5000μg/L线性范围内线... 建立奶茶中测定18项塑化剂的GC-MS分析方法。样品使用正己烷直接提取法进行提取,GC-MS SIM模式进行扫描,外标法定量。17种邻苯二甲酸酯标准溶液质量浓度在10~400μg/L,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标准溶液质量浓度在500~5000μg/L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6。17种邻苯二甲酸酯含量为0.1,0.5,1.0 mg/kg,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含量为0.5,2.0,3.0 mg/kg添加水平范围时,奶茶中18项邻苯二甲酸酯的回收率在86.7%~107.8%,相对标准偏差在0.03%~1.79%(n=6)。该方法前处理简单,检测数据准确,可用于大批量奶茶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法 奶茶 塑化剂
下载PDF
奶茶饮料中茶多酚含量测定的方法改进研究和应用
15
作者 任艳 卢飞 胡晓燕 《饮料工业》 2024年第3期25-29,共5页
茶多酚含量是评价茶饮料质量的重要指标,国家标准《茶饮料》(GB/T 21733—2008)附录A采用乙醇沉淀-酒石酸亚铁比色法测定茶饮料中茶多酚的含量,该方法适用范围较小,特别是奶茶等使用了乳化剂、稳定剂的饮料产品,存在比色溶液浑浊的问题... 茶多酚含量是评价茶饮料质量的重要指标,国家标准《茶饮料》(GB/T 21733—2008)附录A采用乙醇沉淀-酒石酸亚铁比色法测定茶饮料中茶多酚的含量,该方法适用范围较小,特别是奶茶等使用了乳化剂、稳定剂的饮料产品,存在比色溶液浑浊的问题,直接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本研究通过改进样品预处理方法,使用菠萝蛋白酶酶解,解决了比色溶液浑浊的问题,提高了奶茶饮料中茶多酚含量测定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方法回收率为99.1%~102.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23%~0.37%(n=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茶 茶多酚 酒石酸亚铁比色法 菠萝蛋白酶
下载PDF
现制红茶奶茶开封后微生物动态变化规律初探
16
作者 苏小琴 宋鹏鹏 +3 位作者 孔俊豪 左小博 杨秀芳 陈根生 《中国茶叶加工》 2023年第4期51-56,共6页
为探究现制市售红茶奶茶开封后微生物的动态变化规律,文章以市售3家不同品牌加冰和热红茶奶茶为研究对象,在常温(25℃),自然湿度条件下放置6 h,按照国标方法测定现制红茶奶茶中霉菌、酵母菌,大肠菌群和菌落总数含量。结果表明,与第0 h比... 为探究现制市售红茶奶茶开封后微生物的动态变化规律,文章以市售3家不同品牌加冰和热红茶奶茶为研究对象,在常温(25℃),自然湿度条件下放置6 h,按照国标方法测定现制红茶奶茶中霉菌、酵母菌,大肠菌群和菌落总数含量。结果表明,与第0 h比,现制加冰红茶奶茶25℃放置6 h,酵母菌、大肠菌群和菌落总数的含量显著增长(p<0.05),含量范围分别为1.2×10^(2)~2.8×10^(3) CFU/mL、3.0×10^(2)~1.4×10^(5) CFU/mL、6.4×10^(4)~2.7×10^(5) CFU/mL,霉菌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范围为0~15 CFU/mL。热红茶奶茶25℃放置6 h,未检出霉菌和酵母菌,大肠菌群和菌落总数含量范围分别为0~9.9×10^(4) CFU/mL、0~1.6×10^(5) CFU/mL。现制红茶奶茶开封放置过程中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呈增加趋势,加冰红茶奶茶开封后比热红茶奶茶更易滋生大肠菌群、细菌和酵母菌。研究为现制奶茶的卫生质量控制提供理论依据,为消费者科学饮用现制奶茶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制红茶奶茶 微生物 变化规律 质量控制 科学饮用
下载PDF
鹰嘴豆奶茶的生产工艺
17
作者 吴晓菊 《江苏调味副食品》 2023年第1期33-36,共4页
以鹰嘴豆、红茶、脱脂乳粉为主要原料生产鹰嘴豆奶茶。分别探讨了原料添加比例、纯净水的添加量、煮制时间、白糖添加量、食盐添加量五个因素对产品的影响。鹰嘴豆浆∶复原乳∶茶汤的最佳配比为30%∶30%∶40%,白糖最佳添加量为12%,食盐... 以鹰嘴豆、红茶、脱脂乳粉为主要原料生产鹰嘴豆奶茶。分别探讨了原料添加比例、纯净水的添加量、煮制时间、白糖添加量、食盐添加量五个因素对产品的影响。鹰嘴豆浆∶复原乳∶茶汤的最佳配比为30%∶30%∶40%,白糖最佳添加量为12%,食盐最佳添加量为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鹰嘴豆 奶茶 生产工艺 正交试验
下载PDF
茯砖茶与羊乳复合乳体系的抗氧化、物理及消化稳定性研究
18
作者 吕嘉枥 王维波 +1 位作者 康婕 伍金金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8-57,共10页
以陕西省特色的茯砖茶和羊乳为原料,以抗氧化稳定性、物理稳定性和消化稳定性为主要指标,研究茯砖茶与羊乳复合乳体系的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25℃放置7 d的过程中,茯砖茶与羊乳复合乳体系抗氧化活性总体呈降低趋势,含活性金花菌的复合... 以陕西省特色的茯砖茶和羊乳为原料,以抗氧化稳定性、物理稳定性和消化稳定性为主要指标,研究茯砖茶与羊乳复合乳体系的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25℃放置7 d的过程中,茯砖茶与羊乳复合乳体系抗氧化活性总体呈降低趋势,含活性金花菌的复合乳体系(样品1)的抗氧化稳定性最好,含无活性金花菌的复合乳体系(样品2)次之,不含金花菌的复合乳体系(样品3)最差.物理稳定性试验结果显示,茯砖茶与羊乳复合乳体系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物理稳定性也不断降低,样品3的物理稳定性强于样品1、样品2;扫描电镜显微表征显示,茶汤中的金花菌与羊乳酪蛋白可形成复合物,从而降低了复合体系的物理稳定性.消化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消化时间的延长,酪蛋白体外消化率均不断增大,但与对照组相比,茯砖茶与羊乳复合乳体系抑制了乳蛋白的消化,且胃消化阶段抑制效果强于肠消化阶段,样品2的抑制效果最强,样品1次之,样品3最差.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发研制茯砖茶羊奶奶茶新产品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砖茶 羊乳 抗氧化稳定性 物理稳定性 消化稳定性
下载PDF
我国奶茶的演进历史探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邹勋 洪漠如 孟涛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8-32,共5页
奶茶,作为一个风靡全球的饮品,围绕奶与茶之间,通过不断添加新的呈色呈味物质,在风味与情绪表达上不断创新,成为备受年轻群体青睐的消费饮品。然而,有关奶茶的历史发展及其演变过程,一直以来学界关注得比较少。本文通过对我国奶茶的历... 奶茶,作为一个风靡全球的饮品,围绕奶与茶之间,通过不断添加新的呈色呈味物质,在风味与情绪表达上不断创新,成为备受年轻群体青睐的消费饮品。然而,有关奶茶的历史发展及其演变过程,一直以来学界关注得比较少。本文通过对我国奶茶的历史发展做纵向梳理,从中探讨奶茶这个饮品与民族融合、文明交流之间的关系,以期对当代涉及奶茶的新式茶饮发展提供思考的素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茶 民族融合 游牧与农耕 茶马互市 新式茶饮
下载PDF
一种基于口腔软摩擦学的奶茶顺滑特性评价模型
20
作者 詹敏敏 杨小双 +4 位作者 王玉牛 刘付金生 陈嘉琪 曹庸 宋明月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16-225,共10页
该文系统研究了奶茶主要原料植脂末(5.00~100.00 g)、冰块(5.00~200.00 g)和糖浆(0~12.00%m/m)添加量对奶茶顺滑特性,包括粒径分布、流变特性、感官评价及口腔软摩擦学的影响,通过补充和优化现有标准,成功建立了特异性针对奶茶口感顺滑... 该文系统研究了奶茶主要原料植脂末(5.00~100.00 g)、冰块(5.00~200.00 g)和糖浆(0~12.00%m/m)添加量对奶茶顺滑特性,包括粒径分布、流变特性、感官评价及口腔软摩擦学的影响,通过补充和优化现有标准,成功建立了特异性针对奶茶口感顺滑度的感官评价新标准。结果表明奶植脂末添加量与奶茶的粒径呈负相关,与粘度呈正相关。当植脂末添加量为60.00 g时,奶茶的平均粒径为0.66μm。通过对样品进行口腔软摩擦学分析,建立了奶茶口感顺滑度的预测模型和评判标准,即只有当口腔软摩擦学曲线同时满足K2∈(-0.23,-0.05)和vR2<40.00 mm/s时,奶茶表现出较好的顺滑特性,否则奶茶口感淡薄或厚重,口感顺滑度差。因此,该口腔软摩擦模型能够评价不同配方奶茶的顺滑特性,在快速评价流体食品的口感顺滑方面具有实际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茶 流变特性 摩擦学 顺滑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