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预混湍流燃烧的level-set小火焰库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杨成仁 侯凌云 傅维标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58-362,共5页
针对燃气涡轮发动机中贫燃预混预蒸发燃烧室,考虑详细化学反应机理,结合Level-set方法与小火焰模型模拟预混火焰,计算了甲烷/空气贫燃预混燃烧的火焰面的位置,并比较了在贫燃条件下各当量比的NO排放值,计算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关键词 level-SET 小火焰库方法 贫燃预混燃烧 预混预蒸发燃烧室
下载PDF
最小推进功率与螺旋桨参数影响分析
2
作者 孙海晓 刘洋浩 王国强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0-94,共5页
随着EEDI第3阶段实施日期迫近,对于采用常规推进方式的油船和散货船,必须借助第二层评估方法进行主机最小功率评估,“MEPC76导则”从法规层面正式确定了最小推进功率的第二层评估方法。本文针对船舶设计中,由于螺旋桨设计相对滞后可能... 随着EEDI第3阶段实施日期迫近,对于采用常规推进方式的油船和散货船,必须借助第二层评估方法进行主机最小功率评估,“MEPC76导则”从法规层面正式确定了最小推进功率的第二层评估方法。本文针对船舶设计中,由于螺旋桨设计相对滞后可能带来最小推进功率评估不满足要求的风险,分析了影响最小推进功率评估结果的主要因素,对不同设计参数的螺旋桨进行最小推进功率评估并对比分析,通过计算分析,可知螺旋桨的设计参数,如螺距比、直径、盘面比、桨叶数以及主机额定转速功率,均会对最小推进功率评估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本文研究,可为相关船型的设计开发以及螺旋桨设计满足最小推进功率评估要求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PC76导则 最小推进功率 第二层评估方法 螺旋桨参数
下载PDF
电力电子技术在多电及混合动力推进飞机上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王鹤 陈永禄 《西安航空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54-60,共7页
主要回顾了过去十年间电力电子技术在多电及混合动力推进飞机中的应用,包括功率半导体器件、固态断路器等元部件层级和各种功率变换器拓扑等架构层级。此外,研制了一种基于混合三电平有源中性点箝位(3L-ANPC)拓扑结构的兆瓦级功率变换器... 主要回顾了过去十年间电力电子技术在多电及混合动力推进飞机中的应用,包括功率半导体器件、固态断路器等元部件层级和各种功率变换器拓扑等架构层级。此外,研制了一种基于混合三电平有源中性点箝位(3L-ANPC)拓扑结构的兆瓦级功率变换器,并给出了相关的实验结果,为实现高效高密度多电飞机及混合推进系统提供了一个颇有前景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半导体 兆瓦级功率变换器 多电飞机 混合动力推进
下载PDF
微电推进贮供系统开发与系统级仿真研究
4
作者 李沛然 王伟宗 +1 位作者 陈阳 孙臻琦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2-91,共10页
针对传统电推进贮供系统应用于微小卫星任务时重量和体积庞大的问题,提出一套小型化、轻质化、低成本的微电推进贮供系统设计方案并进行了开发工作。采用聚醚醚酮复合材料(PEEK)制作的毛细管替代金属毛细管用于微流量控制,以氪气为工质... 针对传统电推进贮供系统应用于微小卫星任务时重量和体积庞大的问题,提出一套小型化、轻质化、低成本的微电推进贮供系统设计方案并进行了开发工作。采用聚醚醚酮复合材料(PEEK)制作的毛细管替代金属毛细管用于微流量控制,以氪气为工质进行试验,验证了其能够在±1%控制精度内实现0.0291~0.4145 mg/s的稳定流量输出。本文在Amesim中构建系统级一维瞬变模型,进行微电推进贮供系统仿真,并与试验结果对比验证模型的有效性与准确性。对仿真结果进一步分析阐述了系统从启动到稳定工作过程中压强超调、稳定段流量波动等工作特性以及减压器弹簧及膜片刚度、毛细管内径等关键参数的影响规律,通过对各部件热力状态参数动态变化的分析揭示了工质气体向下游供给过程中流动、传热与控制耦合作用的物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推进贮供系统 氪气 PEEK毛细管 微流量控制 系统级一维瞬变模型
下载PDF
最小推进功率第二层评估方法分析
5
作者 孙海晓 《船舶与海洋工程》 2023年第5期43-48,共6页
将国际海事组织海上环境保护委员会第76次会议批准通过的《船舶在恶劣海况下维持最小推进功率导则修正案》(MEPC76导则)与2013年的临时导则相对比,重点对导则中最小推进功率第二层评估方法的差异进行分析。实船验算和对比结果表明:在MEP... 将国际海事组织海上环境保护委员会第76次会议批准通过的《船舶在恶劣海况下维持最小推进功率导则修正案》(MEPC76导则)与2013年的临时导则相对比,重点对导则中最小推进功率第二层评估方法的差异进行分析。实船验算和对比结果表明:在MEPC76导则提供的3种波浪增阻计算方法中,经验公式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较为接近,但在局部谱峰周期范围内,计算的波浪增阻值小于试验值,2种波谱分析方法的计算结果偏大,在工程实践中可采用经验公式计算;MEPC76导则对推力减额系数和伴流分数进行调整,更符合实际,虽然其海况条件更恶劣,总阻力计算结果较大,但其螺旋桨推力计算结果与2013年的临时导则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PC76导则 最小推进功率 第二层评估方法 波浪增阻
下载PDF
Design, development, and performance of an ammonia self-managed vaporization propulsion system for micro-nano satellites 被引量:3
6
作者 Shu-jian SUN Tao MENG Zhong-he JIN 《Frontier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Electronic Engineering》 SCIE EI CSCD 2019年第11期1516-1529,共14页
An ammonia self-managed vaporization propulsion (ASVP) system for micro-nano satellites is presented. Compared with a normal cold gas or liquefied gas propulsion system, a multiplex parallel sieve type vaporizer and r... An ammonia self-managed vaporization propulsion (ASVP) system for micro-nano satellites is presented. Compared with a normal cold gas or liquefied gas propulsion system, a multiplex parallel sieve type vaporizer and related vaporization control methods are put forward to achieve self-managed vaporization of liquefied propellant. The problems of high vaporization latent heat and incomplete vaporization of liquefied ammonia are solved, so that the ASVP system takes great advantage of high theoretical specific impulse and high propellant storage density. Furthermore, the ASVP operation procedure and its physical chemistry theories and mathematical models are thoroughly analyzed. An optimal strategy of thrust control is proposed with consideration of thrust performance and energy efficiency. The ground tests indicate that the ASVP system weighs 1.8 kg (with 0.34-kg liquefied ammonia propellant) and reaches a specific impulse of more than 100 s, while the power consumption is less than 10 W. The ASVP system meets multiple requirements including high specific impulse, low power consumption, easy fabrication, and uniform adjustable thrust output, and thus is suitable for micro-nano satelli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lf-managed vaporization Liquefied ammonia milli-newton level propulsion MICRO-THRUST High-precision orbital control Micro-nano satellite
原文传递
基于MATLAB/SIMULINK的航空发动机建模与仿真研究 被引量:43
7
作者 夏飞 黄金泉 周文祥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134-2138,共5页
基于MATLAB/SIMULINK高级图形仿真环境,利用图形模块化技术开发了某型双轴涡扇发动机的通用部件级模型仿真系统.模型主要利用SIMULINK的模块库和S函数构建,提出了构建发动机模型的四层次结构,具有模型层次化、可封装模块化、面向结构图... 基于MATLAB/SIMULINK高级图形仿真环境,利用图形模块化技术开发了某型双轴涡扇发动机的通用部件级模型仿真系统.模型主要利用SIMULINK的模块库和S函数构建,提出了构建发动机模型的四层次结构,具有模型层次化、可封装模块化、面向结构图和高度可视化等特点.在SIMULINK中进行动态仿真,并用试验数据曲线验证模型的正确性.为发动机控制系统和故障诊断研究建立了一种灵活的仿真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 航天推进系统 部件级模型 图形模块化技术 SIMULINK 仿真
下载PDF
微型涡喷发动机顶层设计研究 被引量:36
8
作者 黄国平 温泉 +1 位作者 李博 梁德旺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32-838,共7页
对微型涡轮喷气发动机的顶层设计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发动机尺寸对性能的影响,揭示了微型发动机推重比具有与尺寸成反比提高的潜力。基于各相关学科近期能达到的技术水平,选择了微型发动机尺寸并提出了初步设计方案。对微型涡喷... 对微型涡轮喷气发动机的顶层设计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发动机尺寸对性能的影响,揭示了微型发动机推重比具有与尺寸成反比提高的潜力。基于各相关学科近期能达到的技术水平,选择了微型发动机尺寸并提出了初步设计方案。对微型涡喷发动机的压比、燃烧室出口温度和各部件效率等设计参数进行了单变量和双变量分析,得到了这些参数对推力、耗油率等性能的影响规律。提出了一个能简便准确地判断微型发动机顶层设计方案是否能产生推力的判别准则,并得出了高、中、低性能的三种气动热力参数顶层设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涡轮喷气发动机 顶层设计 微型飞行器 推重比 气动热力循环 出口温度
下载PDF
涡扇发动机部件级起动模型 被引量:35
9
作者 周文祥 黄金泉 窦建平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48-253,共6页
基于慢车以上部件级模型,通过外推部件特性,建立了双转子涡扇发动机起动模型,可执行地面状态下发动机从近似为零的初始状态加速至慢车的起动过程仿真。模型考虑了起动过程中油气比对燃烧效率的影响,燃烧室、高低压涡轮的热惯性及起动过... 基于慢车以上部件级模型,通过外推部件特性,建立了双转子涡扇发动机起动模型,可执行地面状态下发动机从近似为零的初始状态加速至慢车的起动过程仿真。模型考虑了起动过程中油气比对燃烧效率的影响,燃烧室、高低压涡轮的热惯性及起动过程中总压恢复系数的变化,采用容积动力学方法避免了迭代运算,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精度和实时性,动态误差小于5%,满足了某型发动机起动过程半物理仿真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 航天推进系统 部件级模型 起动模型 容积动力学 热传递模型
下载PDF
旋转盘应力水平与温度分布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付德斌 丁水汀 +3 位作者 陶智 杜发荣 徐国强 吴宏伟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23-628,共6页
基于有限元的热-弹性耦合算法,在等冷气耗量条件下,对旋转轮盘内应力水平与其表面温度分布的关联性进行了数值研究.在转速为6000 r/min,内、外缘温度分别为600℃和650℃条件下,盘面温度沿半径方向采用不同的"V"形变化时,得到... 基于有限元的热-弹性耦合算法,在等冷气耗量条件下,对旋转轮盘内应力水平与其表面温度分布的关联性进行了数值研究.在转速为6000 r/min,内、外缘温度分别为600℃和650℃条件下,盘面温度沿半径方向采用不同的"V"形变化时,得到了盘内等效应力水平随盘面温度分布变化的规律.计算结果表明:采用"V"形变化的盘面温度分布可以有效地降低盘内应力水平,说明了盘内应力水平与盘表面的温度分布存在着较强的关联性,在保证航空发动机整体气动性能的前提下,通过控制涡轮盘表面温度分布来有效降低轮盘的应力水平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航天推进系统 应力水平 旋转轮盘 温度分布
下载PDF
旋翼下洗气流对红外抑制器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7
11
作者 王先炜 黄勇 路玉霞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72-776,共5页
利用地面模拟试验件实验研究了直升机旋翼下洗气流对红外抑制器气动及红外隐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旋翼下洗气流对红外抑制器的气动性能、特征温度、红外辐射等都有明显的影响。旋翼下洗气流速度的增加,将造成红外抑制器的引射系数降... 利用地面模拟试验件实验研究了直升机旋翼下洗气流对红外抑制器气动及红外隐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旋翼下洗气流对红外抑制器的气动性能、特征温度、红外辐射等都有明显的影响。旋翼下洗气流速度的增加,将造成红外抑制器的引射系数降低,出口气流温度升高,出口气流温度分布均匀度增加,并使整流罩及外套特征温度迅速增加。存在一个最佳旋翼下洗气流速度,使储物仓特征温度最低。最终,使得在模拟悬停状态下,考虑和不考虑旋翼下洗气流相比,3~5μm的平均红外辐射强度大约增加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抑制器 旋翼 下洗气流 直升机 红外隐身性能 地面模拟 实验
下载PDF
涡扇发动机高空起动模型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周文祥 黄金泉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384-1390,共7页
基于慢车以上的部件级模型,通过外推部件特性,建立了双转子涡扇发动机部件级高空起动模型,可执行高空风车起动或起动机起动仿真.模型考虑了起动过程中油气比对燃烧效率的影响,燃烧室、高低压涡轮的热惯性及起动过程中总压恢复系数的变化... 基于慢车以上的部件级模型,通过外推部件特性,建立了双转子涡扇发动机部件级高空起动模型,可执行高空风车起动或起动机起动仿真.模型考虑了起动过程中油气比对燃烧效率的影响,燃烧室、高低压涡轮的热惯性及起动过程中总压恢复系数的变化,采用容积动力学方法避免了迭代运算,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实时性,仿真转速误差小于5%,能够满足发动机高空起动性能仿真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航天推进系统 起动模型 部件级模型 部件特性 风车起动
下载PDF
船舶能效设计指数与最小装机功率第一层次评估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刁峰 周伟新 +1 位作者 魏锦芳 陈京普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1-43,共3页
根据《2013恶劣海况下船舶维持操纵性的最小装机功率临时导则》分析EEDI数据库中船舶的能效设计指数与最小装机功率第一层次评估,认为现阶段载重量低于2万t和高于30万t的散货船和液货船很难满足EEDI Phase1阶段的要求和最小装机功率第... 根据《2013恶劣海况下船舶维持操纵性的最小装机功率临时导则》分析EEDI数据库中船舶的能效设计指数与最小装机功率第一层次评估,认为现阶段载重量低于2万t和高于30万t的散货船和液货船很难满足EEDI Phase1阶段的要求和最小装机功率第一层次评估要求,建议制定适用于该类船舶的最小装机功率导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能效设计指数 最小装机功率 第一层次评估
下载PDF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细观温度场计算 被引量:3
14
作者 孙志刚 宋迎东 高德平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95-599,共5页
对高阶理论的原始算法进行了改进,采用界面的平均温度替代了假设温度函数的系数做为求解的未知量,并利用了子胞的热传导方程,建立了热流与平均温度间的关系,进一步求解出温度场。改进后使求解的方程数目减少了大约60%,求解时间大大缩短... 对高阶理论的原始算法进行了改进,采用界面的平均温度替代了假设温度函数的系数做为求解的未知量,并利用了子胞的热传导方程,建立了热流与平均温度间的关系,进一步求解出温度场。改进后使求解的方程数目减少了大约60%,求解时间大大缩短;并且消除了亚子胞的概念。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的复合材料细观温度场结果与理论解和有限元解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 航天推进系统 复合材料 温度场 细观 高阶理论
下载PDF
推进轴系参数优化对水下结构声振特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海峰 何其伟 +1 位作者 俞翔 朱石坚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98-103,共6页
在修正Timoshenko梁基础上,采用传递矩阵法推导了水下结构推进轴系简化模型的传递矩阵,实现各轴承位置处振动功率流的求解。以各轴承位置处传递功率流作为优化目标,选择三组不同的优化方案,取艉轴前后轴承刚度、推力轴承刚度以及轴承间... 在修正Timoshenko梁基础上,采用传递矩阵法推导了水下结构推进轴系简化模型的传递矩阵,实现各轴承位置处振动功率流的求解。以各轴承位置处传递功率流作为优化目标,选择三组不同的优化方案,取艉轴前后轴承刚度、推力轴承刚度以及轴承间距为优化变量对推进轴系参数进行优化。利用三维水弹性力学理论和三维水弹性声学分析软件,计算分析不同优化结果下水下结构的声源级曲线。结果表明:以艉轴后轴承、艉轴前轴承和推力轴承各处传递功率流最小为优化目标的优化方案最有利于减小水下结构的声辐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进轴系 传递矩阵法 功率流 参数优化 声源级
下载PDF
刮刀整平推进阻力实测试验 被引量:1
16
作者 夏昊 程茂林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15,22,共5页
针对深水、大流速、低能见度环境下水下抛石基床整平施工效率低、施工精度难以保证的技术难题,进行水下抛石基床自动整平系统研究。设计制作专用试验装置,根据不同的石料铺设状态、整平速度和石料厚度进行分组试验。通过试验得到刮刀整... 针对深水、大流速、低能见度环境下水下抛石基床整平施工效率低、施工精度难以保证的技术难题,进行水下抛石基床自动整平系统研究。设计制作专用试验装置,根据不同的石料铺设状态、整平速度和石料厚度进行分组试验。通过试验得到刮刀整平推进阻力值为23.08kN/m,为该研究提供了关键设计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刮刀 整平 推进 阻力
下载PDF
食品检验综合技能实训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殿鑫 廖明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0期4691-4692,4694,共3页
为解决传统职业教育下食品检验综合技能实训课程教学实施体系与企业需求的突出矛盾,依据食品企业检验工作过程导向,将企业、行业用人要求引入课程设计,修订了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并在内容编排、教学资源重组、教学实施的组织等全新再造,... 为解决传统职业教育下食品检验综合技能实训课程教学实施体系与企业需求的突出矛盾,依据食品企业检验工作过程导向,将企业、行业用人要求引入课程设计,修订了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并在内容编排、教学资源重组、教学实施的组织等全新再造,新的课程体系在课程能力化、教学职场化、教材实践化均指向课程目标的实现,情景化任务式层次推进教学实践更好地完成人才培养目标,学生毕业后在企业中适应工作岗位的时间由1年缩短至2周,岗位上绝大多数项目检验只需要简单地引导即可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过程导向 食品检验 综合技能实训 情景化任务式教学 层次推进教学
下载PDF
高压整流技术在船舶电力推进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益标 陈均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X期22-24,共3页
随着船舶电力推进技术的发展,高功率的电子器件使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本文主要研究高压整流技术在船舶电力推进系统中的应用。首先阐述功率器件和电压的选择,然后对高压整流输入的控制进行说明,最后利用Matlab进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 随着船舶电力推进技术的发展,高功率的电子器件使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本文主要研究高压整流技术在船舶电力推进系统中的应用。首先阐述功率器件和电压的选择,然后对高压整流输入的控制进行说明,最后利用Matlab进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采用的三电平高压整流技术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整流 船舶电力推进 三电平变频器
下载PDF
国外大功率船用推进变频器的发展状况 被引量:8
19
作者 李志 于飞 +1 位作者 曹彦 宋庆国 《船电技术》 2004年第4期1-5,28,共6页
舰船电力推进是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在电力推进系统中,调速变频器是决定电机控制性能的关键技术。本文介绍了国外船用变频器的主要类型、结构、所用器件及控制技术,指出了船用中压大功率推进变频器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船舶工程 电力推进 船用变频器 多电平变流器 H桥逆变器 PWM
下载PDF
高低节段脊髓损伤截瘫患者轮椅推进的生物力学特征
20
作者 沈以昕 齐燕 +3 位作者 解海霞 陈玉芳 王宽 牛文鑫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97-806,共10页
本研究探究损伤节段在轮椅推进过程中对肩关节负荷的影响,为揭示脊髓损伤患者慢性肩痛的生物力学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招募16名截瘫受试者(高节段截瘫组8名,低节段截瘫组8名)和8名健康人模拟轮椅推进活动,同步采集关节运动学、手推圈反作... 本研究探究损伤节段在轮椅推进过程中对肩关节负荷的影响,为揭示脊髓损伤患者慢性肩痛的生物力学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招募16名截瘫受试者(高节段截瘫组8名,低节段截瘫组8名)和8名健康人模拟轮椅推进活动,同步采集关节运动学、手推圈反作用力和上肢肌电数据,定量评价高、低损伤节段患者手推轮椅时上肢肌肉活动与手推圈反作用力差别,分析诱发慢性肩痛主要的生物力学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各组受试者的推进相占比约为完整周期的前60%;各组间的肩、肘关节运动角度无显著差异;高节段截瘫组手推圈反作用力峰值显著低于低节段截瘫组(P<0.05);高节段截瘫组上肢肌肉表面肌电的平均幅值与积分值显著高于低节段截瘫组(P<0.05)。在轮椅推进过程中,两组患者的上肢运动习惯没有区别,高节段截瘫组的手推圈反作用力仅为低节段截瘫组的70%左右,但高节段截瘫组的肌肉激活程度约为低节段截瘫组的1.4~1.7倍,高节段截瘫组的肌肉做功效率更低。因此,手推圈反作用力的大小或许并非脊髓损伤患者肩痛的主要诱因,肌肉疲劳导致的慢性损伤可能才是高节段脊髓损伤患者肩痛高发的主要原因,也造成了发病率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轮椅推进 手推圈反作用力 表面肌电 损伤节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