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9,90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动痔套扎术联合外痔切除术与Milligan-Morga术治疗混合痔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0
1
作者 谢珉宁 杨奕平 陈兴华 《中国临床医学》 2012年第4期379-380,共2页
目的:比较自动痔套扎术联合外痔切除术与传统Milligan-Morga术治疗混合痔的疗效。方法:将8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成2组,自动痔套扎术联合外痔切除术组(联合术组,n=40)和Milligan-Morga术组(n=40)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联合术组治愈32... 目的:比较自动痔套扎术联合外痔切除术与传统Milligan-Morga术治疗混合痔的疗效。方法:将8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成2组,自动痔套扎术联合外痔切除术组(联合术组,n=40)和Milligan-Morga术组(n=40)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联合术组治愈32例,好转8例,治愈率80%;Milligan-Morga术组治愈34例,好转6例,治愈率分别为85%。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疼痛、水肿、出血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但联合术组患者疼痛较轻,创伤较小。结论:自动痔套扎术联合外痔切除术与传统Milligan-Morga术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痔套扎术联合外痔切除术 Milligan-Morga术 混合痔
下载PDF
血必净联合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对复杂肝外胆管结石患者血清炎性指标及肝损伤标志物的影响
2
作者 柳扬 范伟 《临床合理用药》 2025年第2期8-11,共4页
目的观察血必净联合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对复杂肝外胆管结石患者血清炎性指标及肝损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3月—2023年9月贵州省人民医院收治的复杂肝外胆管结石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 目的观察血必净联合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对复杂肝外胆管结石患者血清炎性指标及肝损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3月—2023年9月贵州省人民医院收治的复杂肝外胆管结石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血必净联合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治疗7 d后,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指标[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IL-1)、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肝损伤标志物[总胆汁酸(TBA)、α-谷胱甘肽S转移酶(α-GST)、嘌呤核苷磷酸化酶(PNP)、精氨酸酶Ⅰ(ArgⅠ)、谷氨酸脱氢酶(GLDH)、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OCT)]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7 d后,2组CRP、TNF-α、IL-1、IL-1β及IL-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2组TBA、α-GST、PNP、ArgⅠ、GLDH及OCT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4.35%vs.17.39%,χ^(2)=4.039,P=0.044)。结论血必净联合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用于复杂肝外胆管结石患者中效果较好,可降低血清炎性指标和肝损伤标志物水平,有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肝外胆管结石 血必净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 炎性指标 肝损伤标志物 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采用提篮钢板技术治疗粉碎性髌骨下极骨折的疗效分析
3
作者 齐巍 高烁 +1 位作者 王一兵 周力 《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 2025年第1期26-31,共6页
目的探讨应用提篮钢板技术治疗粉碎性髌骨下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唐山市第二医院创伤一科2021年3月至2024年3月应用提篮钢板技术治疗的18例粉碎性髌骨下极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0例,女8例,年龄21~73(44.1±14.2)岁... 目的探讨应用提篮钢板技术治疗粉碎性髌骨下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唐山市第二医院创伤一科2021年3月至2024年3月应用提篮钢板技术治疗的18例粉碎性髌骨下极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0例,女8例,年龄21~73(44.1±14.2)岁;左膝7例,右膝11例;交通伤8例,摔伤10例。应用提篮钢板技术治疗粉碎性髌骨下极骨折。住院期间观察记录患者年龄、性别、术前疼痛评分(FPS-R)。患者出院后于术后6周、8周、10周、12周、6个月、12个月门诊复查随访,记录骨折愈合时间、膝关节屈曲康复时间、末次随访FPS-R,末次随访B?stman髌骨骨折疗效评分。结果18例患者术前FPS-R评分6(4,6)分,切口均一期愈合,无失访患者;随访时间6~12个月;骨折愈合时间8(6,8.5)周;膝关节屈曲康复时间:90°需3(3,4)周,120°需6(6,8)周,全范围需10(8,10)周;末次随访FPS-R评分2(0,2)分;末次随访B?stman髌骨骨折疗效评分29(28,30)分,优17例,良1例,优良率为100%。18例患者骨折愈合良好,未出现感染、切口愈合不良、内固定物失效、内固定激惹等并发症。结论应用提篮钢板技术治疗粉碎性髌骨下极骨折疗效确切、满意。该技术可达到骨折坚强内固定、早期功能锻炼的目的,术后并发症少,骨折愈合率高,膝关节功能恢复好,疗效优良率高。该技术内固定材料获取容易,手术技术简单,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固定术 骨固定钢丝 髌骨下极骨折 微型接骨板
下载PDF
基于三维运动捕捉技术构建蒙医震脑术三维虚拟仿真平台的视觉呈现 被引量:1
4
作者 白雪 王星 +6 位作者 洪国萍 贾茹铄 韩琦 郭怀钰 牛泓凯 张少杰 朝鲁门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3826-3832,共7页
背景:基于三维运动捕捉技术可以构建精准的、客观量化的医学虚拟仿真模型,有利于临床学习者精准、深入理解和掌握各种传统疗术。目前中医虚拟仿真模型已有报道,但蒙医传统疗术的虚拟仿真模型尚未见报道。目的:构建一种基于三维运动捕捉... 背景:基于三维运动捕捉技术可以构建精准的、客观量化的医学虚拟仿真模型,有利于临床学习者精准、深入理解和掌握各种传统疗术。目前中医虚拟仿真模型已有报道,但蒙医传统疗术的虚拟仿真模型尚未见报道。目的:构建一种基于三维运动捕捉技术的交互式三维可视化的蒙医震脑术虚拟仿真模型。方法:使用Motion Analysis三维光学运动捕捉系统和足底测力台采集蒙医专家的运动捕捉数据,在Motion Builder软件中构建震脑术三维动作模型,使用Maya软件构建角色模型并与动作模型相匹配,运动Unity3D软件构建蒙医震脑术虚拟仿真系统,系统整合蒙医震脑术操作3D动画、运动学和动力学参数信息。结果与结论:通过三维运动捕捉技术和计算机仿真重现蒙医震脑术操作,能够显示施术者和受试者的运动姿态,记录关节运动的关键空间位置参数与变化情况,得出运动过程中的运动学、动力学参数。运用交互式三维虚拟仿真技术,实现蒙医震脑术的三维虚拟仿真的视觉呈现,为蒙医震脑术手法的标准化、数字化、可视化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医震脑术 三维运动捕捉技术 足底测力台 Anybody 虚拟仿真 三维可视化 Motion Builder MAYA UNITY3D 人工智能
下载PDF
牙周组织再生术治疗牙周炎的效果分析
5
作者 徐秀清 杨晨 《中国医药指南》 2025年第1期119-121,共3页
目的分析对于牙周炎患者施以牙周组织再生术加以施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8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牙周炎患者76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组均38例,对照组患者为常规牙周基础治疗,观察组则联合运用牙周组织... 目的分析对于牙周炎患者施以牙周组织再生术加以施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8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牙周炎患者76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组均38例,对照组患者为常规牙周基础治疗,观察组则联合运用牙周组织再生术治疗,针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相关牙周指标以及疼痛程度等进行比较。结果治疗总有效率相比,观察组的97.37%,高于对照组的84.21%(P<0.05);治疗后两组龈沟出血指数(SBI)、牙龈指数(GI)、牙周袋探诊深度(PD)、牙菌斑指数(PLI)以及附着丧失(AL)水平,以及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牙周炎患者通过联合应用牙周组织再生术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减轻局部疼痛感,改善牙周健康状况,并提升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牙周组织再生术 牙周指标
下载PDF
腹腔镜宫骶韧带高位悬吊术与阴道骶棘韧带固定术应用于中重度子宫脱垂患者的效果观察
6
作者 陈红 孙伟娜 张晨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5年第1期66-68,共3页
目的探讨中重度子宫脱垂患者采用腹腔镜宫骶韧带高位悬吊术(LHUS)与阴道骶棘韧带固定术(SSLF)治疗的效果,为提升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丹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7例中重度子宫脱垂患者的临床... 目的探讨中重度子宫脱垂患者采用腹腔镜宫骶韧带高位悬吊术(LHUS)与阴道骶棘韧带固定术(SSLF)治疗的效果,为提升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丹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7例中重度子宫脱垂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SSLF组(33例,行SSLF治疗)和LHUS组(34例,行LHUS治疗)。两组患者术后均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与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前与术后6个月性功能、生活质量、盆底功能及盆腔脱垂情况。结果LHUS组患者手术、留置尿管及自主排尿时间均短于SSLF组,术中出血量少于SSLF组;与术前比,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性功能指数量表(FSFI)、盆腔器官脱垂生活质量问卷(P-QOL)评分均升高,且LHUS组均高于SSLF组,盆底功能障碍问卷简表-20(PFDI-20)评分均降低,且LHUS组均低于SSLF组(均P<0.05)。与术前比,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Aa、Ba、Ap、Bp、C指示点测量值均降低,但组间比较,以及脱垂情况、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总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LHUS、SSLF对中重度子宫脱垂患者器官脱垂情况改善效果相当,但LHUS更有助于患者提升性功能,减轻盆底功能障碍,进而改善其生活质量,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脱垂 腹腔镜宫骶韧带高位悬吊术 阴道骶棘韧带固定术 性功能 生活质量 盆底功能
下载PDF
局限性肾癌患者后腹腔镜下肾根治性切除术及肾部分切除术后慢性疼痛的影响因素分析
7
作者 魏波 钟开清 谭贤明 《大医生》 2025年第2期100-103,共4页
目的探讨局限性肾癌患者后腹腔镜下肾根治性切除术及肾部分切除术后慢性疼痛(CPSP)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6月于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腹腔镜下肾根治性切除术及肾部分切除术治疗的178例局限性肾癌... 目的探讨局限性肾癌患者后腹腔镜下肾根治性切除术及肾部分切除术后慢性疼痛(CPSP)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6月于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腹腔镜下肾根治性切除术及肾部分切除术治疗的178例局限性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后12个月内是否出现CPSP分为非CPSP组(124例)和CPSP组(54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局限性肾癌患者后腹腔镜下肾根治性切除术及肾部分切除术后CPS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BMI、受教育程度、吸烟史、饮酒史、合并高血压、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慢性疼痛史、肿瘤位置、TNM分期、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复合外周神经阻滞、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疼痛补救、术前焦虑评分、术前白细胞计数(WB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PSP组患者合并糖尿病占比、术后急性中重度疼痛占比、术前抑郁评分、术后1 d WBC均高于非CPSP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术后急性中重度疼痛、术前抑郁评分高、术后1 d WBC高均是影响局限性肾癌患者后腹腔镜下肾根治性切除术及肾部分切除术后CPSP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合并糖尿病、术后急性中重度疼痛、术前抑郁评分高、术后1dWBC高均是影响局限性肾癌患者后腹腔镜下肾根治性切除术及肾部分切除术后CPSP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可据此制订针对性的围手术期管理方案,以降低CPSP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限性肾癌 后腹腔镜下肾根治性切除术 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 术后慢性疼痛
下载PDF
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辅助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复杂肾结石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分析
8
作者 高彦春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2025年第1期89-94,115,共7页
目的:探讨西门子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辅助下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复杂肾结石的疗效及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102例复杂肾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1,仅接受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和观察组... 目的:探讨西门子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辅助下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复杂肾结石的疗效及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102例复杂肾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1,仅接受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和观察组(n=51,在西门子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辅助下进行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结果:与对照组手术时间(119.52±25.85 min)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78.96±17.23 min)显著降低(P<0.001),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115.25±18.74 mL)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85.65±12.36 mL)显著降低(P<0.001),观察组患者的1次穿刺成功率和结石清除率分别为100%和96.0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24 h和72 h的KIM-1、Cys-C、NGAL水平均有所上升,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螺旋CT扫描技术辅助PCNL治疗复杂肾结石显著提高了手术效率和结石清除率,降低了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对肾功能影响较小,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 经皮肾镜碎石术 复杂肾结石 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针刺联合镇痛泵治疗剖宫产术后疼痛的临床研究
9
作者 李永春 王文琪 +3 位作者 刘慧 史乐辰 张晨璐 李青 《上海针灸杂志》 2025年第1期27-31,共5页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镇痛泵治疗剖宫产术后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剖宫产术后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组和药物组,每组38例。药物组用镇痛泵治疗,针药组在药物组治疗基础上采用针刺治疗。分别于术后2 h、8 h、24 h进行针刺。比较两组术后2 h、...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镇痛泵治疗剖宫产术后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剖宫产术后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组和药物组,每组38例。药物组用镇痛泵治疗,针药组在药物组治疗基础上采用针刺治疗。分别于术后2 h、8 h、24 h进行针刺。比较两组术后2 h、8 h、24 h和48 h手术切口静息痛、手术切口翻身痛、宫缩痛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累计镇痛泵药物使用量,并比较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后2 h手术切口静息痛、翻身痛和宫缩痛评分及累计镇痛泵药物使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药组术后8 h、24 h和48 h手术切口静息痛、翻身痛及宫缩痛评分均低于药物组(P<0.05),针药组累计镇痛泵药物使用量少于药物组(P<0.05)。针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药物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镇痛泵可有效减轻剖宫产术后疼痛,减少镇痛药物用量,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从而促进产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针药并用 剖宫产 疼痛 术后 针刺镇痛
下载PDF
影响小儿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后效果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
10
作者 王玲玲 张之臣 韩玲 《临床研究》 2025年第1期143-147,共5页
目的探究小儿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LIHR)后效果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新乡市中心医院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87例腹股沟疝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恢复情况将患儿分为恢复良好组及恢复不良组,收集两组患者... 目的探究小儿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LIHR)后效果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新乡市中心医院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87例腹股沟疝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恢复情况将患儿分为恢复良好组及恢复不良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社会学特征和疾病相关特征,选择Logistic回归分析有差异项目,分析腹股沟疝患儿接受LIHR术后恢复不良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危险因素的预测效能进行验证。结果本研究共纳入87例行LIHR术患儿,23例患儿恢复较差,占26.44%,纳入恢复不良组,64例患儿恢复良好,占73.56%,纳入恢复良好组;两组患儿在哭闹情况、术前年龄别体重Z值(WAZ)、疝嵌顿、改良的耶鲁术前焦虑状态量表(m-YPAS)评分及TIMP-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患儿哭闹多、术前WAZ值≤-2、发生疝嵌顿、m-YPAS评分>40分及TIMP-2水平偏低均是患儿术后恢复不良的危险因素。基于多因素分析的危险因素构建ROC曲线,结果显示哭闹情况的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712,敏感度为0.783,特异度为0.641;术前WAZ值≤-2的AUC值为0.698,敏感度为0.739,特异度为0.656;疝嵌顿的AUC值为0.678,敏感度为0.652,特异度为0.703;m-YPAS评分>40的AUC值为0.692,敏感度为0.696,特异度为0.688;TIMP-2水平偏低的AUC值为0.694,敏感度为0.531,特异度为0.870,均能预测术后恢复不良的发生。结论哭闹多、术前WAZ值≤-2、嵌顿疝、m-YPAS评分>40分及术前TIMP-2水平较低均是影响腹股沟疝患儿LIHR术后恢复不良的危险因素,护理人员应予以重视,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患儿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疝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 疝嵌顿 营养不良
下载PDF
肾部分切除术后近期术侧肾功能损失的危险因素及预测模型构建
11
作者 邓圆圆 吴升 向从明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25年第1期62-67,共6页
目的分析肾部分切除术(PN)后近期术侧肾功能损失的危险因素,并以此构建预测模型进行验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3年12月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07例行PN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近期术侧肾功能损失发生情况将其分为... 目的分析肾部分切除术(PN)后近期术侧肾功能损失的危险因素,并以此构建预测模型进行验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3年12月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07例行PN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近期术侧肾功能损失发生情况将其分为损失组(27例)和无损失组(80例)。采用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术后术侧肾功能损失的危险因素,并以此构建Nomogram列线图模型预测患者术后肾功能损失的发生风险;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该模型对患者术后肾功能损失的预测效能。结果损失组肿瘤最大径、R.E.N.A.L评分、热缺血占比、缺血时间>45 min占比均高于无损失组,肾体积保留率低于无损失组(P<0.05)。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R.E.N.A.L评分[OR=5.609(95%CI:2.710,11.606)]、缺血类型[OR=4.462(95%CI:1.978,10.064)]是PN患者术后近期术侧肾功能损失的危险因素(P<0.05);肾体积保留率[OR=0.285(95%CI:0.098,0.826)]是保护因素(P<0.05)。基于上述影响因素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经Bootstrap法内部验证,结果显示,C-index指数为0.852(95%CI:0.783,0.964),预测患者肾功能损失的校正曲线趋近于理想曲线(P>0.05)。列线图模型预测患者肾功能损失的敏感性为88.90%(95%CI:0.791,0.984)、特异性为91.20%(95%CI:0.841,0.994)。结论基于影响因素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可较好地评估患者PN术后近期术侧肾功能损失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部分切除术 肾功能损失 影响因素 风险预测模型 列线图
下载PDF
针刺和中药灌肠在小儿阑尾炎术后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12
作者 王晓艳 卢航舵 连亚帅 《贵州医药》 2025年第1期152-153,共2页
目的 探讨针刺和中药灌肠在小儿阑尾炎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将90例行阑尾炎手术治疗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针刺和中药灌肠综合护理)各45例。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RAS评分、术后恢复、并发症发生率、SF-3... 目的 探讨针刺和中药灌肠在小儿阑尾炎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将90例行阑尾炎手术治疗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针刺和中药灌肠综合护理)各45例。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RAS评分、术后恢复、并发症发生率、SF-36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小儿阑尾炎术后护理中应用针刺、中药灌肠综合护理,效果优良,利于患儿预后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阑尾炎 术后护理 针刺 中药灌肠
下载PDF
某院骨科Ⅰ类切口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精准化管理效果评价
13
作者 钱晓兰 方丽 朱洁 《中国药业》 2025年第2期25-29,共5页
目的评价精准化管理提高医院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合理性的成效。方法以无锡市中医医院骨科为例,通过医院信息系统收集2019—2023年该院骨科患者病历,观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合理性,根据找出的干预切入点,进一步选择Ⅰ类切口围术期预防使用... 目的评价精准化管理提高医院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合理性的成效。方法以无锡市中医医院骨科为例,通过医院信息系统收集2019—2023年该院骨科患者病历,观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合理性,根据找出的干预切入点,进一步选择Ⅰ类切口围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病历,分析用药情况,总结出关键性指标(抗菌药物的预防使用率、品种选择合理率、用药时机合理率、疗程合理率),通过PASS合理用药监测系统获取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多方面开展精准化管理,对比管理前后关键性指标及AUD变化情况。结果5年间该院骨科Ⅰ类切口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呈降低趋势(分别为54.96%,54.68%,58.32%,50.38%,54.38%),其中2022年与2021年比较下降较明显,且低于2018年的52.33%;品种选择合理率逐呈升高趋势(分别为99.34%,99.76%,99.96%,99.96%,99.93%),且均高于2018年的98.24%;用药时机合理率呈升高趋势(分别为90.48%,92.75%,99.08%,99.54%,99.52%),且均高于2018年的86.15%;疗程合理率呈上升趋势(分别为59.28%,90.93%,99.16%,99.79%,99.89%),且均高于2018年的57.93%;骨科AUD呈下降趋势(分别为22.07,21.17,16.14,15.56,16.69),且均低于2018年的24.29,全院AUD总体呈下降趋势(分别为39.51,35.40,30.91,32.69,32.33),均低于2018年的45.50且均已达标(≤40)。结论基于关键指标对骨科抗菌药物精准化管理,有效可行,可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 Ⅰ类切口手术 围术期 预防用药 抗菌药物 精准化管理
下载PDF
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在腹腔镜下肝脏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
14
作者 王刚 郭科 +2 位作者 张伯 刘秋华 朱振成 《中外医学研究》 2025年第2期29-34,共6页
目的:探讨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CLCVP)在腹腔镜下肝脏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2023年12月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肝切除术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开... 目的:探讨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CLCVP)在腹腔镜下肝脏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2023年12月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肝切除术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开放肝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肝脏切除术治疗,两组术中均行CLCVP。比较两组麻醉前(T_(0))、手术10 min(T_(1))、手术30 min(T_(2))、术毕(T_(3))应激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脑代谢指标,术前、术后1周肝功能指标。结果:T_(1)、T_(2)、T_(3),两组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肾上腺激素(DA)水平较T_(0)升高,但观察组Cor、NE、E、D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_(1)、T_(2)、T_(3)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较T_(0)升高,两组T_(1)、T_(2)及观察组T_(3)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较T_(0)降低,对照组T_(3) SBP、DBP较T_(0)升高,观察组HR、MAP、SBP、DBP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_(1)、T_(2),两组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SjvO_(2))水平较T_(0)降低,且观察组T_(1)、T_(2)及T_(3) SjvO_(2)水平高于对照组,T_(1)、T_(2)、T_(3),两组乳酸(LA)、血糖(Glu)水平较T_(0)升高,但观察组LA、Glu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两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较术前降低,观察组ALT、AS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常规开放肝切除术中行CLCVP,腹腔镜下肝脏切除术中行CLCVP有助于减轻患者应激反应,保持血流动力学及脑代谢稳定,也能提高术后肝功能恢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 应激反应 血流动力学 脑代谢 腹腔镜下肝脏切除术
下载PDF
应激跑台联合振动刺激训练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价值
15
作者 李照霞 李盼盼 《贵州医药》 2025年第1期156-157,共2页
目的 探讨应激跑台联合振动刺激训练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108例进行TKA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康复训练)和实验组(应激跑台联合振动刺激训练)各54例。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X... 目的 探讨应激跑台联合振动刺激训练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108例进行TKA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康复训练)和实验组(应激跑台联合振动刺激训练)各54例。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X线检查膝关节活动度(ROM)、视觉模拟量表(VAS)、健康调查量表36(SF-36)评估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疼痛程度和生活质量。结果 训练4周后,实验组的HSS评分、ROM及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激跑台联合振动刺激训练对TKA术后患者的康复效果优于传统康复训练方案,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和活动度,减轻疼痛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跑台 振动刺激 膝关节置换术 术后康复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用于颅内血肿清除术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16
作者 徐颖 《大医生》 2025年第3期50-53,共4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用于颅内血肿清除术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4年5月于苏州永鼎医院行颅内血肿清除术的8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麻醉镇静药物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用于颅内血肿清除术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4年5月于苏州永鼎医院行颅内血肿清除术的8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麻醉镇静药物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行外科开颅手术治疗,麻醉诱导前15 min,给予对照组患者咪达唑仑镇静,给予观察组患者右美托咪定镇静。比较两组患者Ramsay镇静评估量表(RSS)、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分、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_(2))]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6 h,两组患者RSS评分均高于术前,MMSE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均更优(均P<0.05)。两组患者MAP、HR、SpO_(2)水平均具有时间、组间、交互效应差异;插管时(T_(1))、切皮时(T_(2))、拔管即刻(T_(3))、拔管后30 min(T_(4)),两组患者MAP、HR水平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SpO_(2)水平均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且观察组MAP、H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SpO_(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用于颅内血肿清除术的镇静效果良好,对患者认知功能、血流动力学指标影响较小,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啶 颅内血肿清除术 镇静 认知功能
下载PDF
心肌声学造影结合应变率成像技术评价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1年内再入院风险的临床价值
17
作者 王俊伟 杜利军 +3 位作者 王旭 曾玲 申钊 侯博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5年第1期94-99,共6页
目的:探讨心肌声学造影(MCE)结合应变率成像技术(SRI)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1年内再入院风险的临床价值,以期为临床制定后续治疗方案、改善预后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12月我院185例AMI病人作... 目的:探讨心肌声学造影(MCE)结合应变率成像技术(SRI)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1年内再入院风险的临床价值,以期为临床制定后续治疗方案、改善预后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12月我院185例AMI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PCI术后1年内再入院率分为再入院组和非再入院组,统计两组术前、术后1年MCE定量参数[曲线斜率(β)、灌注计分指数(PSI)、平台期峰值强度(A)、心肌血流量(A·β)]、SRI定量参数[梗死心肌收缩期峰值纵向应变(LS)、变率(LSR-s)]、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采用Pearson法分析MCE、SRI定量参数与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CE、SRI定量参数预测PCI术后1年内再入院风险,绘制决策曲线评估其应用临床时的获益情况,并通过临床影响曲线(CIC)评估各模型预测PCI术后1年内再入院的优劣。结果:术后1年再入院组PSI、梗死心肌LS及LSR-s高于非再入院组,A·β、A低于非再入院组,差值小于非再入院组(P<0.05);术后1年再入院组LVEF低于非再入院组,LVESD、LVEDD高于非再入院组,差值均小于非再入院组(P<0.05);PSI、A·β、A、β、梗死心肌LS及LSR-s与LVEF有相关性(P<0.05);MCE定量参数联合SRI定量参数预测AMI病人PCI术后1年内再入院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30,优于单一预测;经决策曲线分析(DCA)显示,阈值在0.0~1.0,联合MCE、SRI定量参数的预测模型预测结果优于单纯MCE定量参数和单纯SRI定量参数。结论:MCE结合SRI可用于AMI病人PCI术后1年内再入院风险评估中,临床可通过其进行早期预测再入院风险,以针对性展开后续治疗,降低再入院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声学造影 应变率成像技术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再入院风险 预测价值
下载PDF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下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效果
18
作者 吴建强 王征 +3 位作者 文智 田明武 吕静 伍长学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5年第1期28-32,共5页
目的 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下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TBAD)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本院收治的104例TBAD患者,将采用最佳药物治疗(BMT)的52例患者纳入BMT组,在BMT基础上行DSA下腔内隔绝术的52例患... 目的 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下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TBAD)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本院收治的104例TBAD患者,将采用最佳药物治疗(BMT)的52例患者纳入BMT组,在BMT基础上行DSA下腔内隔绝术的52例患者纳入联合组。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血清炎症因子、肝肾功能指标、凝血功能指标及住院时间。结果 联合组患者治疗后APACHEⅡ评分、肝肾功能指标及炎症因子水平低于治疗前和BMT组(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凝血功能指标水平变化较治疗前和BMT组显著(P<0.05)。联合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BMT组(P<0.05)。结论 DSA下腔内隔绝术治疗TBAD能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肝肾功能和凝血功能,缩短住院时间,疗效优于药物保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腔内隔绝术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 最佳药物治疗 炎症反应 疗效
下载PDF
血栓弹力图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抗血小板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19
作者 冯浩 谯飞 +1 位作者 罗孝全 任海波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5年第1期42-46,共5页
目的探究血栓弹力图(TEG)在颅内动脉瘤(IA)栓塞术后抗血小板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21-01—2023-05在川北医学院附属南充市中心医院接受IA栓塞术的98例患者,按是否行TEG指导分为对照组(32例,采用标准双抗血小板治疗)和观察组(66例... 目的探究血栓弹力图(TEG)在颅内动脉瘤(IA)栓塞术后抗血小板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21-01—2023-05在川北医学院附属南充市中心医院接受IA栓塞术的98例患者,按是否行TEG指导分为对照组(32例,采用标准双抗血小板治疗)和观察组(66例,采用TEG指导下抗血小板治疗),比较2组并发症、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凝血功能、神经功能以及预后。结果观察组术后出血率1.5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63%(P<0.05);观察组术后缺血率22.73%(15/66),略高于对照组的21.88%(7/32),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花生四烯酸途径抑制率、二磷酸腺苷途径抑制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小板、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格拉斯哥预后量表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TEG指导下抗血小板治疗在IA栓塞术后患者中应用可个性化指导抗血小板治疗药物剂量调整,减少出血事件,改善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血栓弹力图 栓塞术 抗血小板 术后出血 术后缺血
下载PDF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引导下神经介入取栓术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清血栓素A2、CXC趋化因子配体16水平的影响
20
作者 刘冰 霍会永 +3 位作者 赵聪慧 刘晓霞 刘佳佳 张文超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5年第1期88-92,共5页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神经介入取栓术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栓素A2(TXA2)、CXC趋化因子配体16(CXCL1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22例,通过治疗计划不同分为观察组(n=68)与对照组(n=54)。对照组...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神经介入取栓术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栓素A2(TXA2)、CXC趋化因子配体16(CXCL1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22例,通过治疗计划不同分为观察组(n=68)与对照组(n=54)。对照组方案为阿替普酶(rt-PA)静脉溶栓,观察组为DSA引导下的神经介入取栓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清CXCL16、TXA2水平、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内皮细胞功能、凝血及血管再通情况。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17%、70.37%(均P<0.05)。经治疗,观察组血清CXCL16、TXA2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均P<0.05)。观察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评分量表(NIHSS)、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均P<0.05),日常生活能力指数(BI)评分有所提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内皮素-1(ET-1)、TXB2水平明显降低,NO水平升高(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PV、FIB、PAR水平明显降低(均P<0.05)。观察组、对照组血管再通率分别为85.29%、62.96%(均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DSA引导下神经介入取栓术可以快速清除病变血管血栓,恢复血流灌注,血管内皮功能改善,降低血清TXA2、CXCL16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引导下神经介入取栓术 血管内皮功能 血栓素A2 CXC趋化因子配体16 神经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