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国文学经典之中国化研究范例——中国内地近十年弥尔顿三部曲研究述评(2013—2022)
1
作者 吴玲英 李未雪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3-193,共11页
自1832年弥尔顿进入中国至2012年,中国内地研究弥尔顿三部曲的论文与著作数目逾百,而近十年来(2013—2022)相关研究发展更为迅速:一是研究内容得到纵深性开拓,特别在弥尔顿多重思想之主题探微、恶魔与英雄之人物探讨、多元文化影响之风... 自1832年弥尔顿进入中国至2012年,中国内地研究弥尔顿三部曲的论文与著作数目逾百,而近十年来(2013—2022)相关研究发展更为迅速:一是研究内容得到纵深性开拓,特别在弥尔顿多重思想之主题探微、恶魔与英雄之人物探讨、多元文化影响之风格探索等三个维度;二是研究方法取得开拓式创新,尤其是跨学科交叉探究方法和跨文化研究路径。通过将弥尔顿研究作为外国文学经典之中国化研究范例展开分析和探讨,并指出当下研究存在的拓进空间,希望能为中国内地未来的弥尔顿三部曲研究指明方向,或能为中国的外国文学经典研究提供一定的方法论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翰·弥尔顿 弥尔顿三部曲 外国文学经典之中国化研究 中国内地 共同体
下载PDF
批评话语与文学经典——以T·S·艾略特对弥尔顿的批评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剑锋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116-120,共5页
T·S·艾略特写过两篇评述弥尔顿的著名文章,但这两篇文章猛烈攻击弥尔顿的诗歌,直接导致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弥尔顿的经典地位遭到颠覆。尽管艾略特作为新批评派的鼻祖,他对弥尔顿的攻击实际上却具有强烈的主观目的性。文学... T·S·艾略特写过两篇评述弥尔顿的著名文章,但这两篇文章猛烈攻击弥尔顿的诗歌,直接导致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弥尔顿的经典地位遭到颠覆。尽管艾略特作为新批评派的鼻祖,他对弥尔顿的攻击实际上却具有强烈的主观目的性。文学经典无疑具有一定的本质内在特性,但更是政治意识形态和文化权力作用的历史产物。通过分析和回应艾略特对弥尔顿的批评,并再为弥尔顿辩护,可以管窥批评话语在文学经典建制中的主观性和历史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 艾略特 弥尔顿 经典 批评
下载PDF
私欲激荡下的伦理悲怆——玛丽娜·卡尔悲剧三部曲的文学伦理学探析
3
作者 夏侯勤 黄红兵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64-68,共5页
爱尔兰当代杰出剧作家玛丽娜·卡尔创作的《梅》《鲍西娅·考夫兰》及《猫原边……》悲剧三部曲中,压抑闭塞的生存空间致使处于身份困境的爱尔兰女性伦理意识混沌,弑婴、婚外情、家庭暴力、乱伦等社会个体伦理选择失范场景频繁... 爱尔兰当代杰出剧作家玛丽娜·卡尔创作的《梅》《鲍西娅·考夫兰》及《猫原边……》悲剧三部曲中,压抑闭塞的生存空间致使处于身份困境的爱尔兰女性伦理意识混沌,弑婴、婚外情、家庭暴力、乱伦等社会个体伦理选择失范场景频繁上演,最终引发伦理悲剧。剧作聚焦被边缘化的爱尔兰女性身处的社会生存伦理困境,痛斥了“房中天使”的他者身份对于女性所造成的深度戕害,并通过鞭挞人性之恶,疾呼社会大众提升自我伦理修养,规范自身伦理修为。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视角解析这三部剧作,有助于读者洞悉深嵌于剧本字里行间的伦理道德教诲意义,激励受众积极构建健康和谐的亲子及婚恋关系伦理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丽娜·卡尔悲剧三部曲 直面戏剧 亲子关系伦理 婚恋伦理
下载PDF
后殖民主义视阈下胡赛尼作品中的代际伦理书写
4
作者 王娟 孙妮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2期8-11,共4页
卡勒德·胡赛尼的"阿富汗三部曲"《追风筝的人》、《灿烂千阳》、和《群山回响》通过代际与伦理间独特的纽带关系,将个人、家庭与历史关联起来,试图打破西方殖民者固化的"原始、未开化"的殖民地他者形象,力求... 卡勒德·胡赛尼的"阿富汗三部曲"《追风筝的人》、《灿烂千阳》、和《群山回响》通过代际与伦理间独特的纽带关系,将个人、家庭与历史关联起来,试图打破西方殖民者固化的"原始、未开化"的殖民地他者形象,力求真实呈现后殖民背景下,伊斯兰民族所遭受的劫难、焦虑、与创伤。胡赛尼作品中"手足相残"、"弑夫"、"卖女"情节的伦理困境,展现了其对阿富汗的后殖民历史书写与人文现实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勒德·胡赛尼 “阿富汗三部曲” 后殖民主义 代际传承 文学伦理批评
下载PDF
弥尔顿三部曲的政治地理叙事
5
作者 刘立辉 《英语研究》 2022年第2期90-103,共14页
弥尔顿的《失乐园》《复乐园》《力士参孙》包含着政治意蕴丰富的地理叙事。《失乐园》中,撒旦的北方处所传递出了弥尔顿带有种族偏见的伊斯兰想象,伊甸园里面的奇花异果以及撒旦成功地诱惑夏娃摘吃禁果,暗示了地理大发现引发的全球流... 弥尔顿的《失乐园》《复乐园》《力士参孙》包含着政治意蕴丰富的地理叙事。《失乐园》中,撒旦的北方处所传递出了弥尔顿带有种族偏见的伊斯兰想象,伊甸园里面的奇花异果以及撒旦成功地诱惑夏娃摘吃禁果,暗示了地理大发现引发的全球流通可能导致的恋物消费。参孙和大利拉代表两个民族的空间斗争实则影射了内战时期英格兰和苏格兰的地理政治。《失乐园》的黑暗和光明地理空间表征与《复乐园》的帝国政治相互呼应,表达了弥尔顿对世俗帝国的谴责和鞭挞以及对神圣帝国的向往。英格兰想象是弥尔顿三部曲诸多地理叙事的政治推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翰·弥尔顿 三部曲 地理叙事 政治
下载PDF
执着的生命 挣扎的灵魂——对林老板、老通宝、多多头等人物形象的美学分析
6
作者 白海君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41-43,共3页
茅盾被认为是以文家之笔写社会结构的圣手。科学的文风、理性的社会解剖为后人所称道。其笔下的人物大多处于一种宿命的生的欲望中挣扎着活下去的努力的境地。过去对茅盾小说的解读更多地是做了社会学的评价和判断,而不是把小说当作小... 茅盾被认为是以文家之笔写社会结构的圣手。科学的文风、理性的社会解剖为后人所称道。其笔下的人物大多处于一种宿命的生的欲望中挣扎着活下去的努力的境地。过去对茅盾小说的解读更多地是做了社会学的评价和判断,而不是把小说当作小说、艺术形象当作艺术形象。本文则从美学的艺术的角度,认为他们大多是处于社会底层的生命个体以自己的方式对于新的现代文明的一种恐惧和拒绝,为了实现活着的基本的欲求而挣扎的卑微灵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家铺子 农村三部曲 小人物 生存意志
下载PDF
《大地》折射的中国“三农”问题 被引量:1
7
作者 郭永江 姚锡佩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7-40,共4页
美国女作家赛珍珠非常关心中国普通老百姓,关注长期处于小农经济状态下的中国农村、农业、农民问题。她把对中国农村问题的种种思考,形象地写入到小说《大地》三部曲中,通过王龙及其家人的故事,进一步反思小农经济下的"造反"... 美国女作家赛珍珠非常关心中国普通老百姓,关注长期处于小农经济状态下的中国农村、农业、农民问题。她把对中国农村问题的种种思考,形象地写入到小说《大地》三部曲中,通过王龙及其家人的故事,进一步反思小农经济下的"造反"和等级制度等问题,探讨农村和农民中存在的问题及出路。赛珍珠的思考给现今的"三农"问题提供了有价值的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珍珠 《大地》三部曲 农村 农业 农民
下载PDF
生命的关照:赛珍珠与中国生育文化 被引量:2
8
作者 毛知砺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5期42-47,共6页
赛珍珠亲自见证了旧中国的生育文化,并在《大地》三部曲中作了丰富多样的描绘。赛珍珠以女性和母性为出发点,倡导中国妇女节制生育,创设专门机构安置弃养儿童,充分显示她对女性生命的关照和对社会的关切。她对中国生育文化的认识,不仅... 赛珍珠亲自见证了旧中国的生育文化,并在《大地》三部曲中作了丰富多样的描绘。赛珍珠以女性和母性为出发点,倡导中国妇女节制生育,创设专门机构安置弃养儿童,充分显示她对女性生命的关照和对社会的关切。她对中国生育文化的认识,不仅丰富了文学创作的内容,而且促进了西方对中国文化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珍珠 生育文化 《大地》三部曲 悦来之家
下载PDF
朱丽叶的人格面具——《逃离》的原型解读
9
作者 樊静 《梧州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80-83,共4页
加拿大女作家艾丽丝·门罗的短篇小说《逃离》中,讲述了朱丽叶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和痛苦升华的精神之旅。文章主要依据原型批评理论从人格面具的角度分析朱丽叶渴望实现自我价值,在屡战屡败中仍不放弃希望,不断尝试的人生经历,并揭... 加拿大女作家艾丽丝·门罗的短篇小说《逃离》中,讲述了朱丽叶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和痛苦升华的精神之旅。文章主要依据原型批评理论从人格面具的角度分析朱丽叶渴望实现自我价值,在屡战屡败中仍不放弃希望,不断尝试的人生经历,并揭示门罗作品中知识女性的心路轨迹以及她们在自我超越的过程中所坚持不懈的精神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丽丝·门罗 原型理论批评 朱丽叶三部曲 人格面具
下载PDF
讲述与展示——V.S.奈保尔旅行写作中“真实”的印度
10
作者 赵飒飒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71-182,共12页
以往对V.S.奈保尔"印度三部曲"的研究,主要通过比较他在三段不同时期对印度的写作,分析作家对印度感情、身份认同以及叙述方式的变化,却少有研究者注意奈保尔三部作品与他追求"真实"的关系。本文将重点从传达"... 以往对V.S.奈保尔"印度三部曲"的研究,主要通过比较他在三段不同时期对印度的写作,分析作家对印度感情、身份认同以及叙述方式的变化,却少有研究者注意奈保尔三部作品与他追求"真实"的关系。本文将重点从传达"真实"的视角,来研究他三次印度写作在体裁选择上,以及在叙事上从"讲述"到"展示"变化的心路历程、对"真实"印度的思考,为研究"印度三部曲"开辟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行写作 奈保尔 “真实” “讲述” “展示” “印度三部曲”
原文传递
小儿胰源性腹水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凤兰 孙岩 陶文芳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1994年第2期91-92,共2页
小儿胰源性腹水4例,主要表现为腹胀,腹痛,大量腹水,腹围增加,体重减轻,消瘦。腹水中淀粉酶和白蛋白增高是本病的特征。诊断主要依据腹部外伤史,Cameron 三联征。早期充分腹腔引流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 胰源性腹水 腹水 淀粉酶 儿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