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cological Footprint and Ecological Security Evaluation in the Upper Min River Basin 被引量:2
1
作者 TU Jian-jun 1, 2 1. School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Science, Southwe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China 2. Institute of Mountain Hazards and Environment,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hengdu 610041, Sichuan, China 《Wuhan University Journal of Natural Sciences》 EI CAS 2005年第4期641-646,共6页
On the basis of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EF) model, this paper studied theecological security in the Upper Min River Basin ecosystem. The result shows that with 2. 038 2 hm^2per capita ecological capacity (0. 422 2 h... On the basis of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EF) model, this paper studied theecological security in the Upper Min River Basin ecosystem. The result shows that with 2. 038 2 hm^2per capita ecological capacity (0. 422 2 hm^2 higher than per capita EF) ,and 165 825 hm^2 ecologysurplus , the ecosystem in Upper Min River is generally secure at present. But the arable land isoverweighed and omens an eco-security crisis. Meanwhile, problems such as low forest coverage rate,severe loss of water and soil,enlargement of arid-valley area, frequent occurrence of mountainhazards and degradation of pastures have been major threats to the eco-security of this region. Thecalculation result of ten-thousand-yuan ( RMB) GDP shows that the use of natural resources isextensive, and there will be a rapid increase tendency of EF in the future. In order to maintain thepresent eco-security, the ways of use natural resources must be improved in the Upper Min RiverBas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ological security ecological footprint ecological capacity quantitativeevaluation the Upper min river basin
下载PDF
基于GBDT-LSTM的闽江流域水质预测
2
作者 肖扬岚 沈惠柔 +4 位作者 许一涵 尤添革 郑艺婧 谢候展 宁静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97-606,共10页
闽江作为福建省最大的河流,其生态保护对维护全省水生态环境而言意义重大。为进一步利用水质评价和预测方法对水质状况进行有效分析,选取闽江流域2017年1月-2023年8月共20处水质监测站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水质综合指数法对各站点水质... 闽江作为福建省最大的河流,其生态保护对维护全省水生态环境而言意义重大。为进一步利用水质评价和预测方法对水质状况进行有效分析,选取闽江流域2017年1月-2023年8月共20处水质监测站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水质综合指数法对各站点水质状态进行判断;比较LSTM模型和GBDT-LSTM模型的拟合结果,并对各指标数据进行预测。结果表明,1)闽江流域各监测点除总氮外的水质指标均呈现较好趋势,各监测点的总氮浓度存在差异,整体情况较差,其中位于三明和南平市的河段由于当地重工业发达,导致水体中的硝态氮不断增加,进而致使河段内总氮浓度过高。2)流域水质的WQI值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水质状况普遍处于中等及以上水平,仅有少数监测点的水质状况处于很差状态,从中上游携带的泥沙等固体的堆积导致了连江琯头的水质情况较差;沙县斑竹溪渡口由于位于三明和南平的交界处,且沿岸分布较多重工业城市,故水质状态略差;相较于南平和三明的大型重工业企业,位于古田县的监测点以农业、轻工业为主,对水质指标的影响相对较小,水质状况因此较好。3)采用GBDT对变异程度较高的各水质指标在预测模型中的重要性进行排序,发现GBDT-LSTM混合模型的拟合效果相较于LSTM模型更好,更有利于对水质状况进行精确地预测。4)水体中总氮、高锰酸盐指数等含量的不断增加主要源于大量的工业废水,建议加强对临近闽江流域高污染高排放企业的控制,科学合理地实现工业污染排放和污染物容量在时空上的合理分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江流域 水质预测 水质综合指数 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梯度提升树 水质评价
下载PDF
闽江水口水库溶解氧的时空分布规律
3
作者 林峰艺 陈兴伟 +1 位作者 刘继辉 李明月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23年第3期63-70,共8页
近年来闽江水口水库库区的“低溶氧”事件出现的时间提早、影响范围增加,严重威胁到流域水生态环境健康。研究以闽江水口水库为研究区域,关注闽清雄江和湾口这2个断面的溶解氧(DO)的年内变化情况,利用构建水口水库库区的水环境数学模型... 近年来闽江水口水库库区的“低溶氧”事件出现的时间提早、影响范围增加,严重威胁到流域水生态环境健康。研究以闽江水口水库为研究区域,关注闽清雄江和湾口这2个断面的溶解氧(DO)的年内变化情况,利用构建水口水库库区的水环境数学模型,模拟2021年库区溶氧的每日变化,分析水口水库库区溶解氧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MIKE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水口水库库区溶氧在时间、空间上的变化格局。水口水库库区不同区域“低溶氧”事件的发生时间接近,但持续时间和“低溶氧”强度从下游向上游减少。这表明库区水位越深的区域,其“低溶氧”事件的强度也更高。研究成果对于理解福建省其他水库的“低溶氧”事件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口水库 溶解氧 时空格局 MIKE模型 闽江流域
下载PDF
湘江流域水环境评价模型及驱动因子识别
4
作者 曹艳敏 安宏雷 韩帅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51-58,共8页
流域涉及范围广、水环境问题复杂,其水环境评价及驱动力分析是流域研究的重点。以湘江流域77个水质监测站实测水质指标为基础,结合聚类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PCA),建立湘江流域WQI min水环境评价模型,通过Pearson线性相关法对流域进行... 流域涉及范围广、水环境问题复杂,其水环境评价及驱动力分析是流域研究的重点。以湘江流域77个水质监测站实测水质指标为基础,结合聚类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PCA),建立湘江流域WQI min水环境评价模型,通过Pearson线性相关法对流域进行社会经济驱动因子分析。结果表明:湘江流域WQI min值介于95.2~70.0之间,整体为优—好等级;流域水环境非汛期优于汛期;水环境最优地区为永州及潇水,长株潭地区及衡阳市较差,其主要污染因子为DO、BOD_(5)、COD_(Mn)、Cr^(6+)及NH_(3)^(-)N;干流自上游至下游WQI min逐渐降低,其中湘潭区域WQI_(min)最低,为78.65,长沙WQI_(min)有所提升,为81.6;水环境驱动因子长株潭及衡阳地区的为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及人口因素,永州为农业污染,娄底及郴州为工业污染;湘江干流主要驱动因子为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及上游市的城市污染。研究结果可为流域水环境评价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评价 驱动因子 WQI min模型 主成分分析法(PCA) 湘江流域
下载PDF
流域社会经济与水环境质量耦合协调度分析 被引量:17
5
作者 饶清华 林秀珠 +2 位作者 李家兵 陈琪 陈文花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784-1792,共9页
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环境保护等方面构建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利用力学平衡模型,对闽江流域各个地区2006~2016年耦合协调程度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三明、南平、福州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水平、环境保... 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环境保护等方面构建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利用力学平衡模型,对闽江流域各个地区2006~2016年耦合协调程度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三明、南平、福州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水平、环境保护水平总体上均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在空间上大体表现为福州>三明>≈南平.三明、南平、福州等地区的耦合协调度总体上呈现递增趋势,在空间上表现为福州>三明≈南平.从时间变化看,可以将闽江流域耦合协调度划分成3个阶段:阶段Ⅰ (2006~2009年)、阶段Ⅱ (2009~2013年)、阶段Ⅲ (2013~2016年).根据闽江流域各地区耦合协调度偏离方向θ的大小,将闽江流域各地区不同年限的耦合协调发展划分为环境保护滞后型(Ⅰ象限)、经济发展滞后型(Ⅱ象限)、社会发展滞后型(Ⅲ象限),并对不同滞后类型分别提出改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经济 水环境质量 耦合协调 闽江流域
下载PDF
GIS支持下的岷江上游流域景观格局分析 被引量:65
6
作者 叶延琼 陈国阶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2-115,共4页
在GIS技术支持下,利用2000年遥感资料,在土地利用分类基础上编制景观类型图;运用生态学与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选取景观斑块数、变异系数、分维数、分离度、破碎度等反映景观空间格局的指数,从景观斑块特征、景观形状、景观异质性以及... 在GIS技术支持下,利用2000年遥感资料,在土地利用分类基础上编制景观类型图;运用生态学与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选取景观斑块数、变异系数、分维数、分离度、破碎度等反映景观空间格局的指数,从景观斑块特征、景观形状、景观异质性以及景观的空间分布等方面对岷江上游流域的景观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草地与林地构成了研究区景观的主体,二者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的95.12%,草地因其面积最大而成为整个景观的基质;②研究区幅员辽阔,以藏、羌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居民喜好聚居等特点,使得耕地、城乡居住建设用地出现小聚居、大散居格局,其分离度与破碎度均较大;③因研究区海拔高差大,整个景观格局呈现出明显的垂直分布特征,从山谷到山顶依次按照城乡居住建设用地—耕地—林地—草地—水域—未利用地的顺序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岷江上游 景观格局 GIS
下载PDF
复杂地形下光合有效辐射的遥感估算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牛晓俊 冯文兰 +2 位作者 王永前 黄宇倩 曾林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29-1038,共10页
光合有效辐射(PAR)在不同的陆地生态系统模型中都是重要的输入参数,直接利用卫星遥感数据估算光合有效辐射有利于在空间上强化空间信息的连续性与差异性。针对复杂地形条件下遥感估算模型参数存在的不确定性,以及遥感获取的瞬时PAR难以... 光合有效辐射(PAR)在不同的陆地生态系统模型中都是重要的输入参数,直接利用卫星遥感数据估算光合有效辐射有利于在空间上强化空间信息的连续性与差异性。针对复杂地形条件下遥感估算模型参数存在的不确定性,以及遥感获取的瞬时PAR难以满足实际应用需求的问题,本研究在岷江上游地区开展了复杂地形下光合有效辐射的遥感估算研究。利用MODIS标准大气产品,采用简化的大气辐射传输模型,综合考虑复杂地形下太阳辐射入射角的变化以及地形遮蔽和邻近地形辐射增强的作用,完成了对瞬时PAR估算结果的地形校正,并通过线性插值方法得到了PAR日总量数据。将估算得到的岷江上游2013年22个晴空天气下的PAR与中国科学院茂县山地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同期实测数据的对比显示,瞬时光合有效辐射平均估算误差为7.26%,日总量数据的平均估算误差也为7.26%。结果表明,该模型反演估算瞬时光合有效辐射和时间尺度上推至PAR日总量都能够较好的适用岷江上游的复杂地形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岷江上游 瞬时光合有效辐射 光合有效辐射日总量 MODIS大气产品 地形校正
下载PDF
基于无迹卡尔曼滤波的新安江模型实时校正方法 被引量:7
8
作者 孙逸群 包为民 +4 位作者 江鹏 徐玉英 贺成民 陈伟东 黄琳煜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88-496,共9页
通过利用实时水文观测数据对洪水预报模型进行校正,可增加流域洪水预报的实时性和精确度.本文讨论了水文模型状态变量选取对滤波效果的影响,并给出了状态变量选取原则.在集总式新安江模型的基础上,结合状态变量选取原则,应用无迹卡尔曼... 通过利用实时水文观测数据对洪水预报模型进行校正,可增加流域洪水预报的实时性和精确度.本文讨论了水文模型状态变量选取对滤波效果的影响,并给出了状态变量选取原则.在集总式新安江模型的基础上,结合状态变量选取原则,应用无迹卡尔曼滤波技术构建了新安江模型的实时校正方法.方法应用于闽江邵武流域洪水预报的计算结果表明,采用无迹卡尔曼滤波方法后,不仅能够直接校正模型状态,同时也能有效地提高模型预报精度,适合应用于实际流域洪水预报作业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水文模型 实时校正 无迹卡尔曼滤波 新安江模型 状态变量 闽江 邵武流域
下载PDF
基于弹性分析的闽江流域径流演变与气候变化关系 被引量:7
9
作者 陈莹 陈兴伟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1-105,共5页
基于1960-2006年闽江流域月径流、降水和气温资料,采用弹性分析和Mann-kendall检验的方法,探讨流域径流演变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采用非参数方法和改进公式方法计算弹性系数,均具有简便、可靠的优点,适于分析径流对气候要... 基于1960-2006年闽江流域月径流、降水和气温资料,采用弹性分析和Mann-kendall检验的方法,探讨流域径流演变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采用非参数方法和改进公式方法计算弹性系数,均具有简便、可靠的优点,适于分析径流对气候要素的响应特征和规律.(2)1960-2006年闽江流域控制站点竹岐站径流对降水的弹性系数,以非参数和改进公式方法计算分别为0.91和0.98,对气温的弹性系数分别为1.00和0.91.(3)从时间变化来看,1960-2006年流域径流对降水弹性系数呈下降的趋势,对气温弹性系数在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为高值.分析其原因,一方面是人类活动加剧对径流变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引起降水弹性系数有所下降;另一方面是区域气温上升引起水循环加快,从而引起气温弹性系数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 气候变化 弹性分析 闽江流域
下载PDF
闽江下游全新世孢粉记录的植被与环境变化 被引量:7
10
作者 乐远福 郑卓 +3 位作者 Barry V ROLETT 黄博津 黄康有 Rachid CHEDDADI 《热带地理》 2016年第3期417-426,共10页
为了揭示闽江下游闽侯盆地第四纪沉积环境演变与人类活动历史,对闽江下游闽侯盆地庄边山遗址附近的FZ5钻孔进行了孢粉、硅藻分析。结果表明:闽侯盆地全新世海侵初始发生时间约为9 000 cal.a B.P.,至7 500cal.a B.P.达到最大海侵范围,晚... 为了揭示闽江下游闽侯盆地第四纪沉积环境演变与人类活动历史,对闽江下游闽侯盆地庄边山遗址附近的FZ5钻孔进行了孢粉、硅藻分析。结果表明:闽侯盆地全新世海侵初始发生时间约为9 000 cal.a B.P.,至7 500cal.a B.P.达到最大海侵范围,晚全新世海退的发生时间在闽侯盆地大约为1 900 cal.a B.P.。孢粉分析证实了当地早中全新世温暖的亚热带气候以及浓密的常绿阔叶林植被。在7 500―1 900 cal.a B.P.之间无论植被覆盖还是气候环境均比较稳定,高海平面时期的适宜气候以及海湾环境也有利于当地以渔猎经济方式为主的新石器文化(昙石山文化)的兴起和发展。自1 900 cal.a B.P.以后,孢粉组合突变为以先锋植物芒萁属(Dicranopteris)、禾本科(Poaceae)、松属(Pinus)等类型为主,揭示了当地植被受到人类农业刀耕火种的影响而发生显著变化。高含量的禾本科花粉(含一定数量的水稻)仅在剖面上部明显增加这一事实,证实了闽侯和福州一带水稻种植的大面积发展始于距今1 900 a前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江下游 闽侯盆地 孢粉 环境演变 人类活动 昙石山文化
下载PDF
岷江上游河流阶地对龙门山断裂带逆冲作用的响应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浩 李勇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35-540,共6页
汶川地震导致的岷江阶地面垂直错动量,记录了在地震这一突变性构造活动作用下水系的瞬时变化情况。震后野外实测数据表明,切过北川-映秀断裂的岷江阶地面,因断裂北西盘的逆冲作用产生了2.7 m的累积垂直位错量。若干次历史地震驱动的逆... 汶川地震导致的岷江阶地面垂直错动量,记录了在地震这一突变性构造活动作用下水系的瞬时变化情况。震后野外实测数据表明,切过北川-映秀断裂的岷江阶地面,因断裂北西盘的逆冲作用产生了2.7 m的累积垂直位错量。若干次历史地震驱动的逆冲作用使切过龙门山主干断裂的岷江阶地面被大尺度垂直错断,根据阶面垂直扭错量和相应测年值计算可知,汶川-茂县断裂、北川-映秀断裂、彭县-灌县断裂晚第四纪以来逆冲速率分别为0.84 mm/a、0.52 mm/a和0.24 mm/a,计算结果表明,龙门山各主干断裂逆冲作用有自北西向南东减弱的趋势。龙门山各主干断裂的差异活动不仅使被断裂切过的岷江阶地面产生不同尺度的垂直变形,而且使汶川-茂县断裂和北川-映秀断裂所夹持的后龙门山地区的抬升速率和抬升幅度,大于北川-映秀断裂和彭县-灌县断裂所夹持的前龙门山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岷江上游 河流阶地 龙门山断裂带 逆冲作用
下载PDF
基于遥感与GIS的岷江上游生态环境质量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仙巍 邵怀勇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32-235,共4页
应用遥感和GIS技术及数理统计方法,运用景观格局指数和生态环境状况指数模型,以岷江上游卫星影像为数据源,定量分析了研究区2000~2005年间生态环境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状况。结果表明,2000~2005年间研究区森林、灌木林、疏林地、建设用... 应用遥感和GIS技术及数理统计方法,运用景观格局指数和生态环境状况指数模型,以岷江上游卫星影像为数据源,定量分析了研究区2000~2005年间生态环境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状况。结果表明,2000~2005年间研究区森林、灌木林、疏林地、建设用地面积增加,草地和耕地面积减少。岷江上游2005年生态环境质量较好,生态环境质量分级达到了优;岷江上游茂县2005年生态环境质量略微好于2000年,其余4个县生态环境质量在此期间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岷江上游 生态环境质量 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下载PDF
岷江上游水系对龙门山断裂带右旋走滑作用的响应 被引量:5
13
作者 陈浩 李勇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11-217,共7页
汶川8.0级特大地震是岷江上游流域最新一次区域构造活动,在此次地震中,岷江河道因北川-映秀断裂北西盘的右旋走滑作用而被水平错动0.8±0.2 m,岷江河道南西方向的河流阶地也被同步位错0.6±0.1 m。切过龙门山主干断裂的岷江上... 汶川8.0级特大地震是岷江上游流域最新一次区域构造活动,在此次地震中,岷江河道因北川-映秀断裂北西盘的右旋走滑作用而被水平错动0.8±0.2 m,岷江河道南西方向的河流阶地也被同步位错0.6±0.1 m。切过龙门山主干断裂的岷江上游干、支流水系因若干次历史地震驱动的走滑作用而发生同步弯曲。根据水系水平扭错量和岷江干、支流初始形成时间计算可知,穿越岷江支流河道的汶川-茂县断裂右旋走滑速率为1~1.4 mm/a,切过岷江干流河道的北川-映秀断裂和彭县-灌县断裂右旋滑动速率分别为0.94 mm/a和0.71 mm/a。计算结果表明,龙门山各主干断裂右旋走滑作用有自北西向南东减弱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岷江上游 龙门山断裂带 右旋走滑 响应
下载PDF
两种不同生态区划方法在岷江上游地区的应用与比较 被引量:3
14
作者 叶延琼 陈国阶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2174-2182,共9页
收集了岷江上游5县92个乡(镇)的自然与社会经济数据,运用生态学与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分别建立传统生态区划(自上而下)和景观生态区划(自下而上)的指标体系,借助GIS工具和多元统计分析软件,通过对要素指标空间分异的特性分析,进行... 收集了岷江上游5县92个乡(镇)的自然与社会经济数据,运用生态学与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分别建立传统生态区划(自上而下)和景观生态区划(自下而上)的指标体系,借助GIS工具和多元统计分析软件,通过对要素指标空间分异的特性分析,进行了岷江上游以乡(镇)为最小单元的生态区划研究。根据岷江上游乡(镇)域尺度上的生态环境状况和人类活动状况,传统生态区划将研究区划分为3个大区,而景观生态区划则为4个大区,但二者间的基本轮廓大体相似。为识别两种区划方法间的异同,比较与分析了自然环境复杂区域的小区级划分结果。分析表明,两种区划方法在划分依据、信息识别以及适用范围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在小区划分中,景观生态区划对自然环境条件复杂区域的区划优势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区划 指标体系 景观结构 岷江上游
下载PDF
近代口岸与腹地经济关系新探——以闽江流域为例 被引量:6
15
作者 水海刚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2-49,共8页
当前学术界关于口岸与腹地关系的研究,主要着眼于口岸城市的兴起带动腹地经济的发展;事实上也有腹地经济影响口岸贸易,进而影响港口城市发展的另一面。近代闽江流域就是一个以福州为口岸,以流域整体为腹地的“一域一口”的口岸—腹地经... 当前学术界关于口岸与腹地关系的研究,主要着眼于口岸城市的兴起带动腹地经济的发展;事实上也有腹地经济影响口岸贸易,进而影响港口城市发展的另一面。近代闽江流域就是一个以福州为口岸,以流域整体为腹地的“一域一口”的口岸—腹地经济互动模式类型。由于福州口岸对腹地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相当有限,近代闽江流域腹地对口岸的经济影响反而起着主导作用。这不仅使得福州只是扮演贸易型口岸的角色,也使它的对外贸易在近代经历了由外向性向内向性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代 口岸-腹地经济关系 闽江流域 长江流域
下载PDF
福州盆地及其周围地区地壳深部结构与构造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4
16
作者 廖其林 王振明 +4 位作者 邱陶兴 袁定强 王洪涛 吴宁远 刘宝诚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63-173,共11页
1986—1988年,福建省地震局在福州盆地及其周围地区完成了五条地震测深剖面:宁德—永春剖面;洪懒—宁德剖面;莲峰—福州(尚干)剖面;南平—永泰—平潭非纵剖面;并在宁德—古田—嵩口首次试验扇形剖面观测系统,结果表明,扇形剖面对确定断... 1986—1988年,福建省地震局在福州盆地及其周围地区完成了五条地震测深剖面:宁德—永春剖面;洪懒—宁德剖面;莲峰—福州(尚干)剖面;南平—永泰—平潭非纵剖面;并在宁德—古田—嵩口首次试验扇形剖面观测系统,结果表明,扇形剖面对确定断裂是有效的. 根据对地震波走时的正、反演计算,用理论地震图和射线追踪方法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得到了福州盆地及其周围地区地壳深部为高、低速相间的速度分布特征.地壳介质速度为6.40km/s,在中地壳普遍发育一层速度为5.80—5.90 km/s、厚度约5.0 km的低速层.Moho面深度30—33 km,福州盆地为一Moho面隆起区,隆起幅度达3.0 km.北西向断裂发育,其中,闽江断裂在纵剖面和扇形剖面均有明显的反映,并切割到Moho面2.0—3.0 km. 反射波谱频方法计算得到福州盆地地壳Q值仅120—150,比邻近地区明显偏低,中地壳低速层Q值为40—80,是一典型的低速—高导—低Q(高衰减)结构层,此层上界面埋深14—15 km,与居里面埋深较一致.这些结果为福州地区的地热资源远景预测和开发提供了地壳深部结构和某些地球物理场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地 地壳 测深 结构 构造 地震
下载PDF
清代汀州两江流域区域经济比较 被引量:2
17
作者 周雪香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81-87,共7页
清代汀州两江流域经济发展并不平衡。由于农耕条件的不同,两江流域不论是在经济作物的种植,还是在工商业活动方面,均表现出明显的差异,闽江流域上游三县比汀江流域诸县逊色得多。
关键词 清代 汀江流域 闽江流域上游 区域经济
下载PDF
乡村旅游地生态系统安全评估研究——以岷江上游干温河谷区为例
18
作者 庄小四 杨德伟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13年第10期185-189,194,共6页
以岷江上游干温河谷乡村旅游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根据"压力-状态-响应"模型原理,运用构建的乡村旅游生态系统安全评估体系,在确定系统不安全指数和评价指标权重的基础上,评价乡村旅游生态系统的不安全度。研究表明,在羌族乡... 以岷江上游干温河谷乡村旅游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根据"压力-状态-响应"模型原理,运用构建的乡村旅游生态系统安全评估体系,在确定系统不安全指数和评价指标权重的基础上,评价乡村旅游生态系统的不安全度。研究表明,在羌族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生态系统质量、生物物种质量、森林覆盖率等指标成为岷江上游干温河谷系统安全的重要限制因素,而生态建设能力和环境保护意识成为生态安全响应能力的主要限制因素。研究不仅为岷江干温河谷生态环境的人文治理途径提供借鉴,也将为震后羌族区域经济恢复与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层次评估体系 生态系统安全 岷江上游干温河谷
下载PDF
1990-2014年岷江上游流域景观格局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夏威夷 李玲 雷孝章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19-124,128,共7页
以岷江上游流域为研究对象,选取研究区1990、2001、2007与2014年的Landsat遥感影像作为数据源,结合相关社会经济数据,分析了岷江上游流域1990-2014年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力。结果表明:24年间,流域林地面积明显减少,草地、未利用地... 以岷江上游流域为研究对象,选取研究区1990、2001、2007与2014年的Landsat遥感影像作为数据源,结合相关社会经济数据,分析了岷江上游流域1990-2014年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力。结果表明:24年间,流域林地面积明显减少,草地、未利用地、建设用地和水域面积明显增加,耕地面积变化不大。流域总体的破碎度增加,但其均匀度指数较小,说明流域景观整体破碎度不大,景观的蔓延度指数减小速率缓慢,流域中的优势斑块具有良好的连接性。流域各景观类型呈现不同程度的破碎化和复杂化,其中林地破碎化最高,草地占总的景观面积比例最大是该流域的优势景观,建设用地斑块的复杂度最高。运用SPSS软件进行驱动力分析可知,社会经济发展与人口因子和气候因子是导致流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指数 景观格局变化 驱动力 岷江上游流域
下载PDF
闽江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及权衡协同关系 被引量:36
20
作者 兰紫橙 贾岚 程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909-3920,共12页
探讨流域地区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高效配置环境资源和合理制定生态环境政策具有重要意义。以闽江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2006年、2011年、2016年三期遥感影像提取闽江流域各个县市的耕地、森林、草地、水体、不透水地表和裸地等专题信息,... 探讨流域地区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高效配置环境资源和合理制定生态环境政策具有重要意义。以闽江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2006年、2011年、2016年三期遥感影像提取闽江流域各个县市的耕地、森林、草地、水体、不透水地表和裸地等专题信息,综合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模型以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权衡协同模型,评估闽江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并分析该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规律趋势及权衡协同关系。结果表明:2006—2016年闽江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较大,森林面积、耕地面积、不透水地表增多,草地面积、水体面积、裸地面积减少,水体面积变化最大;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由2006年的101.12×10^9元减少到2016年的99.54×10^9元。2006—2016年,闽江流域内各生态系统服务之间关系以协同关系为主导;2011—2016年,协同关系占比显著提升,但协同度有所降低。同期内,闽江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权衡协同的相似结果亦表现在闽江上游区域中,可认为闽江上游区域作为城市化进程的“衍射区域”,可有效地作为调整闽江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关系的关键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价值评估 权衡协同 闽江流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