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ovenance analysis of surface sediments in the Holocene mud area of the southern coastal waters off Shandong Peninsula,China 被引量:6
1
作者 ZHANG Xiaobo BI Shipu +5 位作者 ZHANG Yong YANG Yuan LIU Shanshan KONG Xianghuai LI Xiaoyue CHU Hongxian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5期124-133,共10页
The sedimentary record of mud areas is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information on the Holocene evolution of marine environments. Based on fine interpretations of the shallow stratigraphic section data, a small mud deposit... The sedimentary record of mud areas is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information on the Holocene evolution of marine environments. Based on fine interpretations of the shallow stratigraphic section data, a small mud deposit area has been found in the southern coastal waters off Shandong Peninsula. This mud area is mainly distributed in coastal waters north of Laoshantou to the vicinity of Rushan Estuary. Overall, it is parallel to the coastline and spreads in a banded pattern, gradually thinning from offshore to the sea. The isopach map of depth distribution is parallel with the shoreline, and the depocenter lies in coastal waters of the Aoshan Bay where the maximum thickness is up to 22.5 m. Accelerator mass spectrometry(AMS) ^(14)C dating shows that the mud area was formed in the Holocene. The test data of surface sediments from the mud area, including particle size, mineral characteristics, and rare earth element contents, are used in comparisons with the composition of materials from the major surrounding medium and small rivers flowing into the sea and the Huanghe(Yellow) River. In this paper, the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and provenance of the mud deposit area are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ormation of this mud area resulted from the joint action of the Huanghe River and surrounding rivers flowing into the s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uthern coastal waters off Shandong Peninsula mud area provenance analysis
下载PDF
Upwelling and anthropogenic forcing on phytoplankton productivity and community structure changes in the Zhejiang coastal area over the last 100 years 被引量:7
2
作者 DUAN Shanshan XING Lei +3 位作者 ZHANG Hailong FENG Xuwen YANG Haili ZHAO Meixun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10期1-9,共9页
Phytoplankton productivity and community structure in marginal seas have been altered significantly during the past three decades, but it is still a challenge to distinguish the forcing mechanisms between climate chan... Phytoplankton productivity and community structure in marginal seas have been altered significantly during the past three decades, but it is still a challenge to distinguish the forcing mechanisms between climate change and anthropogenic activities. High time-resolution biomarker records of two 210Pb-dated sediment cores(#34: 28.5°N, 122.272°E; CJ12-1269: 28.861 9°N, 122.515 3°E) from the Min-Zhe coastal mud area were compared to reveal changes of phytoplankton productivity and community structure over the past 100 years. Phytoplankton productivity started to increase gradually from the 1970 s and increased rapidly after the late 1990 s at Site #34; and it started to increase gradually from the middle 1960 s and increased rapidly after the late 1980 s at Site CJ12-1269. Productivity of Core CJ12-1269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ore #34. Phytoplankton community structure variations displayed opposite patterns in the two cores. The decreasing D/B(dinosterol/brassicasterol) ratio of Core #34 since the 1960 s revealed increased diatom contribution to total productivity. In contrast, the increasing D/B ratio of Core CJ12-1269 since the 1950 s indicated increased dinoflagellate contribution to total productivity. Both the productivity increase and the increased dinoflagellate contribution in Core CJ12-1269 since the 1950–1960s were mainly caused by anthropogenic activities, as the location was closer to the Changjiang River Estuary with higher nutrient concentration and decreasing Si/N ratios. However, increased diatom contribution in Core #34 is proposed to be caused by increased coastal upwelling, with higher nutrient concentration and higher Si/N ratio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markers phytoplankton community structure min-zhe coastal mud area Changjiang Diluted Water UPWELLING
下载PDF
A Review of Studies 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Waves and Muddy Bottom
3
作者 Zhao Zidan Professor and Doctoral Supervisor, Tianjin University, 300072 Tianjin 《China Ocean Engineering》 SCIE EI 1992年第2期187-200,共14页
This paper presents a brief review of the results 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waves and muddy bottom obtained during the last decade including the results obtained by the author at the Coastal Engineering Laboratory of... This paper presents a brief review of the results 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waves and muddy bottom obtained during the last decade including the results obtained by the author at the Coastal Engineering Laboratory of Tianjin Univers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stal area estuarine environment mud rheological properties rheograme Bingham fluid yield stress coefficient of rigidity
下载PDF
东海闽浙沿岸泥质区沉积特征与古环境记录 被引量:52
4
作者 石学法 刘升发 +4 位作者 乔淑卿 刘焱光 方习生 吴永华 朱志伟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9-30,共12页
2007—2009年执行"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过程中,对东海闽浙沿岸泥质区进行了系统的底质调查,取得表层沉积物样品2949个、柱状沉积物样品148个。基于上述样品的研究,得到以下认识:(1)以6.5Φ粒径为界线详细划分出... 2007—2009年执行"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过程中,对东海闽浙沿岸泥质区进行了系统的底质调查,取得表层沉积物样品2949个、柱状沉积物样品148个。基于上述样品的研究,得到以下认识:(1)以6.5Φ粒径为界线详细划分出泥质区的分布范围,主要位于26°~29°N之间,水深90m以浅的区域。(2)粒径趋势分析结果表明泥质区现代沉积物总体趋势是由东北向西南运移,但研究区的两侧又稍有不同,均表现出明显的向外偏转趋势;南部闽江河口外沉积物运移模式大致表现为由河口向周围呈散射状的输运趋势,最北影响可到27°N附近。(3)泥质区黏土矿物可明显划分为2个组合区,Ⅰ区覆盖了从长江口到南部闽江口外的大片海域,富集伊利石(平均含量为64%),沉积物主要来自于长江;Ⅱ区主要集中在闽江口附近的小区域,富集高岭石和绿泥石(两者平均含量之和为50%),推断其沉积物可能主要来自于闽江。(4)常量元素的R型因子分析表明闽浙沿岸泥质区沉积主要以陆源碎屑沉积为主,伴有少量生物沉积。(5)利用210Pb法测试了研究区百年来沉积速率,结果表明闽浙沿岸泥质区近百年来沉积速率介于0.79~3.34cm/a之间,平均值为1.97cm/a,属于东海次高沉积强度区,明显低于长江口泥质区沉积速率。(6)对闽浙沿岸泥质区南部的MZ01孔进行了综合分析,恢复了中全新世以来泥质区的古环境演变过程,识别出10次极值事件,可能主要由东亚冬季风的增强所引起,推测中全新世以来泥质区东亚冬季风演化过程大致可以分为4个阶段:8400~6300aBP为季风较强且波动期、6300~3800aBP为季风较弱且稳定期、3800~1400aBP为季风高波动期、1400aBP以来为季风稳定增强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浙沿岸泥质区 沉积特征 古环境 东海
下载PDF
浙江近岸泥质区百年来浮游植物生产力的变化及对环境的响应 被引量:6
5
作者 冯旭文 段杉杉 +5 位作者 石学法 刘升发 赵美训 杨海丽 朱德弟 王奎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55-161,共7页
在210Pb定年的基础上,对取自浙江沿岸泥质缺氧区的柱样沉积物开展了菜子甾醇、甲藻甾醇、长链烯酮等生物标志化合物分析,根据生物标志化合物含量及比例的分布特征,重建了泥质区110年来浮游植物生产力及群落结构变化。结果表明浙江近岸... 在210Pb定年的基础上,对取自浙江沿岸泥质缺氧区的柱样沉积物开展了菜子甾醇、甲藻甾醇、长链烯酮等生物标志化合物分析,根据生物标志化合物含量及比例的分布特征,重建了泥质区110年来浮游植物生产力及群落结构变化。结果表明浙江近岸浮游植物生产力百年来呈上升趋势,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上升,80年代以来有显著增加,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则均有甲藻比例上升、硅藻比例下降的趋势。研究认为,浙江沿岸泥质区百年来浮游植物生产力的提高与我国化肥施用量和长江氮的入海通量呈正相关,营养盐N∶P和N∶Si比值的增加导致浮游植物优势种由硅藻向甲藻的转变,说明自20世纪60年代,尤其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工农业快速发展、大型水利工程建设等人类活动是导致浙江沿岸泥质区海域浮游植物生产力提高及群落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沿岸泥质区 富营养化和缺氧 生物标志物 浮游植物生产力
下载PDF
近2ka以来东海内陆架泥质区记录的高分辨率古气候演化 被引量:10
6
作者 刘升发 石学法 +3 位作者 刘焱光 吴永华 乔淑卿 杨刚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5-93,共9页
通过对位于东海内陆架泥质区中部的MZ02柱样岩芯进行粒度、常量元素、AMS14C分析,获得了粒度和常量元素随时间变化的高分辨率曲线。结果表明,近2 ka以来研究区沉积环境稳定,以沿岸流控制的浅海沉积为主,沉积物中CaO/K2O,MgO/Al2O3和MnO/... 通过对位于东海内陆架泥质区中部的MZ02柱样岩芯进行粒度、常量元素、AMS14C分析,获得了粒度和常量元素随时间变化的高分辨率曲线。结果表明,近2 ka以来研究区沉积环境稳定,以沿岸流控制的浅海沉积为主,沉积物中CaO/K2O,MgO/Al2O3和MnO/Na2O比值的变化与我国东部气候变化序列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证明这些元素地球化学指标可以作为古气候变化的高分辨率替代性指标。近2 ka以来CaO/K2O、MgO/Al2O3和MnO/Na2O共同识别出的7次极值揭示了同期的降温事件,分别发生在~1 480 a BP(C1),~1 200 a BP(C2),~1 020 a BP(C3),~780 a BP(C4),~580 a BP(C5),~330 a BP(C6),~120 a BP(C7),且在其他区域不同介质中也能找到相应的降温证据,揭示了气候变化的区域性以至全球性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内陆架 泥质区 常量元素 沿岸流 古气候 东亚冬季风
下载PDF
东海内陆架泥质区夏季悬浮体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刘升发 石学法 +3 位作者 刘焱光 杨刚 李朝新 方习生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7-46,共10页
通过对2007年夏季东海内陆架泥质区悬浮体的测定,探讨了该区悬浮体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悬浮体的平面分布特征为近岸远高于远岸,闽江、瓯江等河流的河口位置浓度最大,等值线基本上平行于海岸线;垂向上悬浮体质量浓度随着水... 通过对2007年夏季东海内陆架泥质区悬浮体的测定,探讨了该区悬浮体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悬浮体的平面分布特征为近岸远高于远岸,闽江、瓯江等河流的河口位置浓度最大,等值线基本上平行于海岸线;垂向上悬浮体质量浓度随着水深的加大而增加,高值区大多出现在海底地势凸起的位置。研究区悬浮体的分布主要受陆源入海沉积物和东海流系格局的影响,其中近岸区域主要受控于河流入海物质和闽浙沿岸流;而台湾暖流、闽浙沿岸上升流则对远岸区域影响较大。研究区悬浮体质量浓度和海水浊度的相关性分析显示两者相关系数达0.91,这为通过水体浊度来反演区域的悬浮体质量浓度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内陆架泥质区 悬浮体质量浓度 浊度 台湾暖流 沿岸流 上升流
下载PDF
近3000a来东亚冬季风变化在南海北部陆架泥质区的记录 被引量:2
8
作者 葛倩 初凤友 +1 位作者 叶黎明 许冬 《海洋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6-62,共7页
通过对位于南海北部陆架泥质区ZJ2孔进行AMS14C测试和粒度分析,从中提取出了对沉积环境敏感的粒度组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敏感组分的粒级含量和平均粒径变化主要受东亚冬季风的强弱变化制约。根据该粒度指标,发现近3 000a以来东亚... 通过对位于南海北部陆架泥质区ZJ2孔进行AMS14C测试和粒度分析,从中提取出了对沉积环境敏感的粒度组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敏感组分的粒级含量和平均粒径变化主要受东亚冬季风的强弱变化制约。根据该粒度指标,发现近3 000a以来东亚冬季风存在8次增强的记录,与格陵兰冰芯的记录有着较好的一致性,且在其他不同区域亦能找到相对应的气候变化证据,揭示了全球气候变化的区域性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北部陆架 泥质区 东亚冬季风 沿岸流 环境敏感粒度组分
下载PDF
长江口外泥沙向南输运速率的变化探讨——以朱家尖岛附近海域为例 被引量:7
9
作者 吴晗 杨世伦 +3 位作者 邓兵 张卫国 罗向欣 张朝阳 《上海国土资源》 2014年第1期77-82,共6页
采用浅地层剖面测量、沉积物柱样测年和海图水深计算对比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位于长江入海泥沙向南输送通道上的朱家尖岛海域的泥质沉积速率的历史变化,并通过水文泥沙测量和沉积物取样分析寻找长江入海泥沙向南输送的佐证。结果表明:... 采用浅地层剖面测量、沉积物柱样测年和海图水深计算对比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位于长江入海泥沙向南输送通道上的朱家尖岛海域的泥质沉积速率的历史变化,并通过水文泥沙测量和沉积物取样分析寻找长江入海泥沙向南输送的佐证。结果表明:朱家尖岛海域全新世海平面上升以来泥质沉积厚度为5~20m,相当于沉积速率0.06~0.25cm/yr;1840~1960年区域平均沉积速率为1.4cm/yr,近60年沉积速率仅为此前120年沉积速率的一半左右。据此推断:全新世后期以来该海域泥质沉积速率先后经历了一个长期(千年尺度)缓慢的增大阶段和一个短期(年代尺度)迅速的减小阶段,与长江流域人类活动和河口湾充填作用共同造成的入海泥沙通量的总体变化趋势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速率 浙-闽沿岸流 朱家尖岛 东海内陆架泥质沉积带 长江入海泥沙
下载PDF
东海闽浙沿岸泥质区T08柱样的木质素特征 被引量:1
10
作者 许倩 李先国 +2 位作者 张大海 杜培瑞 王敏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0-77,共8页
为了解古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本文对从闽浙沿岸泥质区采集的T08柱状沉积物的木质素特征进行了分析,结合TOC和δ13 C参数分析,探讨了2000多年以来沉积物中陆源有机碳的来源和降解变化规律。该柱样上半段木质素的含量(∑8、Λ8)显著高... 为了解古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本文对从闽浙沿岸泥质区采集的T08柱状沉积物的木质素特征进行了分析,结合TOC和δ13 C参数分析,探讨了2000多年以来沉积物中陆源有机碳的来源和降解变化规律。该柱样上半段木质素的含量(∑8、Λ8)显著高于下半段,表明现代陆源输入的增加。紫丁香基酚类/香草基酚类(S/V)、肉桂基酚类/香草基酚类(C/V)和木质素酚类植被指数(LPVI)三者变化趋势基本相同,显示该沉积柱中木质素主要来源于被子植物木本和草本组织,裸子植物草本组织也有一定的贡献。植被参数的变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陆源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但存在时间滞后现象。S、V系列的酸醛比((Ad/Al)s、(Ad/Al)v)和P/(V+S)(P:对羟基酚类)分析表明木质素经历了中等程度的氧化降解和去甲基/去甲氧基降解,且降解程度没有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加。木质素降解参数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基本不存在时间滞后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源有机物 木质素 陆源植被 闽浙沿岸泥质区
下载PDF
滨海填海区大型枢纽车站地连墙施工技术 被引量:3
11
作者 韩龙伟 毛硕 +2 位作者 周王鹏 刘清伟 陈保国 《工程建设》 2022年第8期51-56,共6页
滨海填海区地层含深厚软土、人工填土层和差异风化基岩,导致地连墙施工困难。本文以穗莞深城际铁路中位于滨海填海区的前海站深基坑工程为背景,分析工程地质特点和地连墙施工中的重难点,并提出地下连续墙的施工关键技术。结合地质特点,... 滨海填海区地层含深厚软土、人工填土层和差异风化基岩,导致地连墙施工困难。本文以穗莞深城际铁路中位于滨海填海区的前海站深基坑工程为背景,分析工程地质特点和地连墙施工中的重难点,并提出地下连续墙的施工关键技术。结合地质特点,地下连续墙成槽施工采用多机械联合成槽技术克服复杂地层难点,优化了泥浆循环系统,使用RJP超高压旋喷桩对地连墙接缝进行止水加固,提高地连墙施工质量。该套施工技术在实践应用中效果良好,地连墙水平位移和墙后地表沉降均低于预警值。该案例可为滨海填海区深基坑工程地下连续墙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连续墙 滨海填海区 深基坑 联合成槽技术 泥浆循环 止水技术
下载PDF
近海泥质沉积物敏感粒径作为冬季风强度指标的再研究:与器测数据的对比 被引量:21
12
作者 涂路遥 周鑫 +2 位作者 刘毅 程文瀚 孙立广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93-1401,共9页
中国近海泥质沉积物敏感粒级的平均粒径已被广泛用于重建东亚冬季风强度,但目前敏感粒径序列与器测数据的对比研究较少,且近年不断有学者对一些区域泥质沉积物敏感粒径的指示意义提出不同观点.本文利用北黄海西部泥质区、南黄海中部泥... 中国近海泥质沉积物敏感粒级的平均粒径已被广泛用于重建东亚冬季风强度,但目前敏感粒径序列与器测数据的对比研究较少,且近年不断有学者对一些区域泥质沉积物敏感粒径的指示意义提出不同观点.本文利用北黄海西部泥质区、南黄海中部泥质区和长江口泥质区的3根沉积柱,以210Pb、137Cs测年以及沉积物敏感粒级分析方法,分别获得了过去100余年三孔高分辨率敏感粒度组分的变化序列,并与器测西伯利亚高压数据进行对比.结果显示,3个泥质区沉积物敏感组分的平均粒径变化趋势不完全一致,其中南黄海中部与长江口泥质区沉积物敏感粒径序列具有较好的正相关关系,但与北黄海西部泥质区沉积物敏感粒径序列变化趋势相反;3条序列均与指示东亚冬季风强度的西伯利亚高压序列变化趋势不同.进一步分析表明,3条序列与冬季风指标序列变化不一致的原因可能在于:北黄海西部和南黄海中部泥质区沉积物为冷涡沉积,受沿岸流影响可能较小;长江口泥质区沉积物受河流径流等的影响较大.由此可见,泥质区沉积物的沉积特征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利用泥质沉积物敏感粒级的平均粒径作为东亚冬季风强度的替代指标时需谨慎,应考虑沉积物所在区域的成因机制,尤其是环流体系及河流输沙等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海泥质区 敏感粒级 西伯利亚高压 东亚冬季风 器测数据
原文传递
末次冰消期以来辽东半岛东南近岸泥质区的古环境演化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晓辉 李日辉 +2 位作者 孙荣涛 王燕 蓝先洪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89-1501,共13页
辽东半岛东南近岸泥质区是北黄海全新世高海面以来的沉积中心之一,末次冰盛期以来,随着海平面的阶梯式上升在该区域形成了特征的沉积地层,这些地层是研究陆架区沉积环境演化与事件沉积的良好载体。本文通过对取自辽东半岛东南近岸泥... 辽东半岛东南近岸泥质区是北黄海全新世高海面以来的沉积中心之一,末次冰盛期以来,随着海平面的阶梯式上升在该区域形成了特征的沉积地层,这些地层是研究陆架区沉积环境演化与事件沉积的良好载体。本文通过对取自辽东半岛东南近岸泥质区4个柱状岩芯的岩性、微体古生物以及AMS 14C年代学的分析,探讨了研究区末次冰消期以来的沉积环境演化。研究表明,辽东半岛东南近岸泥质区末次冰消期以来的沉积环境演化与海平面变化存在良好的对应关系,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末次冰消期至约10396cal.a B.P.期间的低海面沉积阶段对应海水尚未到达研究区的河流沉积环境;海水自约10396cal.a B.P.开始侵入研究区,海平面变化在-43^-47m,海水在此停滞徘徊了近千年,对应代表陆海沉积发生转换的盐沼沉积环境;随着海平面的逐渐上升,形成了全新世以来的沉积地层,自下而上可划分为约10369~6778cal.a B.P.海平面上升期间和约6778cal.a B.P.高海面以来两个沉积阶段,分别对应潮流作用下的潮坪-滨海沉积环境和沿岸流及黄海暖流为主的环流体系影响下的浅海沉积环境。研究区泥炭层的AMS 14C日历年龄介于约10396~10369cal.a B.P.之间,与Younger Dryas事件在北黄海响应的泥炭层或硬质粘土层为不同时期的沉积,与发生在末次冰消期以来两次融水脉冲事件MWP-1B(11.6~11.3cal.a B.P.)与MWP-1C(9.9~9.0cal.a B.P.)之间海平面缓慢上升期相吻合,表明北黄海这一时期泥炭层的形成可能与两次融水脉冲事件期间的海平面变化过程密切相关,可作为这一海平面事件在北黄海陆架响应的一个重要证据。而这一时期泥炭层的出现表明北黄海这一海平面缓慢上升过程中存在停滞阶段。截至目前,这一海平面变化过程的响应沉积在中国东部其他陆架海区证据相对较少,有待进步一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末次冰消期 辽东半岛东南近岸泥质区 泥炭层 融水脉冲事件 沉积环境
原文传递
近160年来闽浙泥质区游离态脂肪酸的分布特征及其环境指示意义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立雷 刘健 +4 位作者 李凤 王家生 徐刚 贺行良 张媛媛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97-305,共9页
闽浙泥质区沉积物中的有机质来源复杂,记录着自然气候环境演变和人类活动的大量信息。本研究对该泥质区2站位岩芯中脂类生物标志物——游离态脂肪酸近160年来的分布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其沉积物样品游离态脂肪酸均以微藻类和细菌等... 闽浙泥质区沉积物中的有机质来源复杂,记录着自然气候环境演变和人类活动的大量信息。本研究对该泥质区2站位岩芯中脂类生物标志物——游离态脂肪酸近160年来的分布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其沉积物样品游离态脂肪酸均以微藻类和细菌等海洋自生生物源为主,陆源高等植物贡献较少。结果进一步表明,东亚季风、黑潮和太平洋十年涛动(PDO)等自然气候环境因素变化主导了海源游离态脂肪酸总量:20世纪明显高于19世纪,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异常发育;长江全流域洪水事件(1998年、1954年和1931年)致使该泥质区陆源游离态脂肪酸异常增加,海源则减少。人类活动则主导了20世纪60年代之后游离态脂肪酸的持续增加,尤以海源增加最为显著;长江三峡大坝建设影响了硅藻的生长。i-C15:0%指标反演该泥质区的低氧程度20世纪50年代后呈显著增加趋势,80年代中期后进一步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态脂肪酸 闽浙泥质区 生物标志物 富营养化 洪水 低氧
原文传递
浙闽沿岸泥质区南部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分布、来源及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2
15
作者 郭俊丽 杨旸 +4 位作者 高建华 张晨晨 盛辉 白凤龙 张道来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26-831,共6页
为探明浙闽沿岸泥质区南部表层沉积物的多环芳烃(PAHs)污染状况,测定了浙闽沿岸泥质区南部的32个表层沉积物样品中多环芳烃的含量,探讨了浙闽沿岸泥质区多环芳烃的分布、来源及生态风险。结果表明,浙闽沿岸泥质区南部表层沉积物PAHs总... 为探明浙闽沿岸泥质区南部表层沉积物的多环芳烃(PAHs)污染状况,测定了浙闽沿岸泥质区南部的32个表层沉积物样品中多环芳烃的含量,探讨了浙闽沿岸泥质区多环芳烃的分布、来源及生态风险。结果表明,浙闽沿岸泥质区南部表层沉积物PAHs总浓度介于(12.95~156.05)×10-9,相对于其他区域属于较低水平。特征分子比值法和SPSS分析结果均表明本研究区域中PAHs主要来源于煤炭、石油的燃烧,并有部分石油源。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浙闽沿岸泥质区南部表层沉积物PAHs存在一定程度的生态风险,应当多加留意并采取相关措施进行防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闽沿岸泥质区南部 多环芳烃 生态风险评价
原文传递
海域的私法界定
16
作者 吕吉海 《公安海警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79-80,共2页
海域作为物权的客体,其在私法上的意义与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对海域的界定着眼点是不同的。私法着眼于海域作为物的资格和特性,突显了海域的可支配性、经济性和有体性。
关键词 海域 物权 沿海滩涂 土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