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跨软岩隧道近接下穿古长城遗址施工技术研究
1
作者 林哲宇 《青海交通科技》 2023年第5期145-149,共5页
依托大跨软岩尕沟隧道近接下穿国家级文物明长城遗址工程,研究解决了在保证明长城安全、稳定的前提下实现隧道顺利下穿的问题。通过采取水平旋喷桩超前预加固、调整开挖方法、严控洞内变形、加强明长城本体监测等措施,最终达到隧道施工... 依托大跨软岩尕沟隧道近接下穿国家级文物明长城遗址工程,研究解决了在保证明长城安全、稳定的前提下实现隧道顺利下穿的问题。通过采取水平旋喷桩超前预加固、调整开挖方法、严控洞内变形、加强明长城本体监测等措施,最终达到隧道施工过程中及下穿后明长城始终处于稳定状态的技术目标,保护了明长城的历史风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软岩隧道 明长城遗址 超前预加固 水平旋喷桩 开挖方法 监控量测
下载PDF
降雨对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明长城破坏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赵凡 姚雪 孙满利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7,共7页
降雨是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明长城的主要破坏因素之一。调查中发现,降雨对遗址破坏严重。为了研究降雨对遗址的破坏,在对遗址详细调查的基础上,结合遗址特征与遗址区降雨特点,并参考土壤侵蚀学等方面理论,分析了降雨对遗址的破坏形式及... 降雨是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明长城的主要破坏因素之一。调查中发现,降雨对遗址破坏严重。为了研究降雨对遗址的破坏,在对遗址详细调查的基础上,结合遗址特征与遗址区降雨特点,并参考土壤侵蚀学等方面理论,分析了降雨对遗址的破坏形式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降雨对遗址的破坏形式可分为直接破坏和间接破坏两大类。其中,主要破坏形式为冲沟侵蚀、片流面蚀和雨蚀剥离。影响因素包括降雨特点、遗址形态、土的性质、植物生长状况和地幔层等,不同破坏形式的主要影响因素各有不同。本结果不仅丰富了降雨对土遗址破坏方面的研究,还为后续陕西榆阳区明长城保护加固措施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 明长城 土遗址 破坏
下载PDF
明长城军堡选址的影响因素及布局初探——以宁陕晋冀为例 被引量:7
3
作者 李哲 张玉坤 李严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3-107,共5页
明长城军堡是与长城唇齿相依共同承担防御任务的一系列屯兵城。作者通过对我国北方近百个军堡实地考察,结合相关史料,初步探讨军堡的选址问题,提出影响军堡选址的因素主要有长城的位置、受作战距离制约、传统风水理论和地形四点,其中地... 明长城军堡是与长城唇齿相依共同承担防御任务的一系列屯兵城。作者通过对我国北方近百个军堡实地考察,结合相关史料,初步探讨军堡的选址问题,提出影响军堡选址的因素主要有长城的位置、受作战距离制约、传统风水理论和地形四点,其中地形对军堡选址的影响最直观体现古人"因地形用险制塞"的军事防御思想,根据军堡与自然地理的关系将军堡分为四类,并通过实例分别予以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长城 军堡 选址 田野调查 地形
下载PDF
宁夏中卫姚滩段长城四方墩的病害调查 被引量:3
4
作者 唐智亮 《岩土工程技术》 2016年第6期282-285,共4页
四方墩长城属于宁夏西长城中卫段。宁夏西长城始筑于汉武帝时代,属汉代万里长城的一部分,由于受风蚀、冻融、雨水冲蚀、洪水冲涮、风沙掩埋等自然作用的破坏,以及蜂、鼠类动物在墙体上打洞、植被根劈等生物作用的破坏,为查清遗址区内敌... 四方墩长城属于宁夏西长城中卫段。宁夏西长城始筑于汉武帝时代,属汉代万里长城的一部分,由于受风蚀、冻融、雨水冲蚀、洪水冲涮、风沙掩埋等自然作用的破坏,以及蜂、鼠类动物在墙体上打洞、植被根劈等生物作用的破坏,为查清遗址区内敌台、城堡、长城的病害的种类及其潜在危险性,并对其进行定性分析,提出预防和治理措施;查明夯土墙体的物理力学与化学性质,为修复保护工程的设计提出详细的工程地质资料和设计所需的相关技术参数的病害调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夯土体 三维扫描技术 四方墩(敌台) 明长城 土遗址 文物保护 SQUARE mound (enemy station)
下载PDF
陕北明代夯土长城雨蚀破坏发育过程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姚雪 《遗产与保护研究》 2018年第10期165-169,共5页
为探究陕北明代夯土建筑雨蚀破坏模式的发育过程,科学预测类似环境下夯土遗址的劣化态势,采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的方法对夯土遗址模型的雨蚀破坏发育过程进行模拟。研究结果显示,陕北地区夯土建筑雨蚀病害发育一般按照干湿破坏、冲刷破... 为探究陕北明代夯土建筑雨蚀破坏模式的发育过程,科学预测类似环境下夯土遗址的劣化态势,采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的方法对夯土遗址模型的雨蚀破坏发育过程进行模拟。研究结果显示,陕北地区夯土建筑雨蚀病害发育一般按照干湿破坏、冲刷破坏、降雨引发的重力侵蚀的顺序进行,3种雨蚀模式的破坏程度逐渐递增,3种破坏可以同时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夯土 明长城 雨蚀 模拟研究
下载PDF
青海明长城遗址赋存环境特征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杜昱民 谌文武 《石窟与土遗址保护研究》 2022年第2期63-71,共9页
青海明长城遗址是青海省境内保存最为完整、规模最为宏大的线性土遗址的典型代表,其赋存的高寒地区气候多变且地质环境非常复杂.受控于特殊的赋存环境作用及人为破坏影响,青海明长城遗址正经历由大量病害发育到快速消亡这一量变到质变... 青海明长城遗址是青海省境内保存最为完整、规模最为宏大的线性土遗址的典型代表,其赋存的高寒地区气候多变且地质环境非常复杂.受控于特殊的赋存环境作用及人为破坏影响,青海明长城遗址正经历由大量病害发育到快速消亡这一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因此,厘清青海明长城遗址赋存环境特征是探究特殊环境下土遗址病害发育机理的重要前提.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和大量现场调研的基础上,从地形地貌、气候特征、地层岩性、水文条件、地质构造、地震等方面详细阐述了青海明长城遗址的赋存环境特点,并通过对比青海明长城与其它省份明长城遗址代表段的海拔及气候相关数据,确定青海明长城赋存环境具有"高寒"的特点;通过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年均降雨量、风速、温度、蒸发量、海拔以及近10年地震次数等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提取降雨、风速、温度和海拔等四个变量作为关键环境因素,为本研究区内的土遗址病害发育特征与环境因素的关联性分析具有重要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遗址 青海明长城 赋存环境 高寒地区 主成分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