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2篇文章
< 1 2 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eta-analysis of the efficacy of volar plate internal fixation versus closed reduction and external fix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adult distal radius fractures
1
作者 CHEN Jian-ge ZHANG Hai-ning +4 位作者 ZHAO Hong-zhou LIU Ming-jun XING Jia-hui WANG Ping WANG Wei-min 《Journal of Hainan Medical University》 CAS 2023年第19期44-56,共13页
Objective:To compare the efficacy of open reduction and volar locking plate internal fixation with closed reduction and external fix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distal radius fractures by using meta analysis.Methods:The ... Objective:To compare the efficacy of open reduction and volar locking plate internal fixation with closed reduction and external fix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distal radius fractures by using meta analysis.Methods:The databases of CNKI,Wanfang,Weipu,Chinese biomedical literature,Pubmed,Embase,and Cochrane Library were retrieved,and the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ies that directly compared the efficacy of plate internal fixation and closed reduction external fix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distal radius fractures published publicly from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database to April 2023 were collected.The two researchers independently screened the retrieved literature according to the inclusion and exclusion criteria,extracted data,used Cochrane risk bias assessment tool for quality assessment,and used RevMan 5.4 software for meta analysis.Results:A total of 10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were included,all of which were in English.There were 1042 patients in total,and 9 of them were rated as low risk.Meta analysis results showed that one year after the treatment of distal radius fracture with volar locking plate internal fixation,DASH score[MD=-5.64,95%CI(-7.21,-4.06),P<0.00001];One year later,PRWE score[MD=-5.90,95%CI(-8.88,-2.92),P=0.001];Palm flexion[MD=5.92,95%CI(1.29,10.55),P=0.01];Pronation[MD=2.48,95%CI(0.59,4.36),P=0.01];Postrotation[MD=4.73,95%CI(2.15,7.31),P=0.0003];Grip strength[MD=0.61,95%CI(0.12,1.10),P=0.02];palmar tilt angle[MD=9.84,95%CI(5.66,14.02),P<0.00001];Radial inclination[MD=4.33,95%CI(2.97,5.69),P<0.00001]was superior to closed reduction plaster or splint external fixation.One year later,the European Five dimensional Health Scale(EQ-5D-5L)score[MD=0.02,95%CI(-0.01,0.05),P=0.27];Back extension[MD=2.22,95%CI(-4.15,8.59),P=0.49];Ulnar deviation[MD=3.49,95%CI(-0.80,7.78),P=0.11];Radial deviation[MD=2.05,95%CI(-2.39,6.50),P=0.37];Ulnar variance[MD=-1.14,95%CI(-3.16,0.88),P=0.27];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complications[MD=0.77,95%CI(0.54,1.10),P=0.16](P>0.05).Conclusion:Based on the current clinical data,internal fixation with volar locking plate is more conducive to mid-term DASH score and grip strength recovery than closed reduction plaster or splint external fixation,but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complications of patients.For adult distal radius fractures,surgical indications should be carefully grasped,and non operative treatment should be given prior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lar plate internal fixation Closed reduction External fixation PLASTER SPLINT Distal radius fracture Meta analysis
下载PDF
Percutaneous reduction combined with bone graft in treatment of displaced intra-articular calcaneal fractures 被引量:1
2
作者 Wang Xianhui Mei Jiong Li Shanzhu Ni Ming Shang Hongjing 《Journal of Medical Colleges of PLA(China)》 CAS 2009年第1期38-44,共7页
Objective: To introduce the experience and key points of percutaneous reduction combined with bone graft to treat calcaneal fractures. Methods: Percutaneous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combined with bone graft w... Objective: To introduce the experience and key points of percutaneous reduction combined with bone graft to treat calcaneal fractures. Methods: Percutaneous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combined with bone graft was performed from April 2004 to April 2006 on 15 cases (16 sides) with intra-articular calcaneal fractures including 13 males (14 feet) and 2 females (2 feet) ,with average age of 36. 6 years (24-61 years). All patients underwent radiography including lateral and axial views for calcaneus, oblique view for foot and three-dimensional CT imaging reconstruction. According to Sanders classification, there were 12 feet of type Ⅱ (3 type Ⅱa, 3 type Ⅱb and 8 type Ⅱc) and 2 feet of type Illac. The length of calcaneus was recovered through traction by Steinmann pin which passed through calcaneal tubercle perpendicularly and the posterior facet was elevated until reduction by a curve scissors through an 0.5 cm incision along the primary fracture line of lateral calcaneus. The calcaneus was fixed with different cannulated cancellous screws according to the type of fractures. Then bone graft was injected to fill the defect of calcaneus through lateral incision. Results: All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an average of 18.4 months (ranged, 12 to 34 months). No complication such as wound infection, screw breakage and calcaneum varus was found postoperatively. The average time for bone healing was 10 weeks. The results were excellent in 12 cases, good in 4 cases according to the 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 (AOFAS) hindfoot score. The rate of excellent and good clinical results was 100%. The mean AOFAS hindfoot score in tongue type group (86.5±4.4) was better than in joint depression type group (81.2±1.7, P〈0.05). Radiography showed basic restoration of Bohler's angle, Gissane's angle and calcaneal shape. Conclusion: The combination of percutaneous reduction and injectable bone graft is suitable for surgical treatment of Sanders Ⅱ and Ⅲ type calcaneal fractures, with advantages of simple operation, fewer complications and good clinical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LCANEUS percutaneous reduction Fracture internal fixation Artificial bone
下载PDF
两种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
3
作者 岑景盛 涂泽松 +1 位作者 谭志韵 李宁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1期112-116,共5页
目的比较两种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将108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按照切口不同分为观察组(采用微创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54例)和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54例)。记录两组切口长度、住院时间、骨痂形成... 目的比较两种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将108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按照切口不同分为观察组(采用微创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54例)和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54例)。记录两组切口长度、住院时间、骨痂形成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开始部分负重行走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功能优良率。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18个月。切口长度、住院时间、骨痂形成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开始部分负重行走时间观察组均短(早)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膝关节功能优良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膝关节屈曲、伸直活动度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相比,微创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具有创伤小、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点,更利于骨折愈合、患者早期功能锻炼及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切口 切开复位 钢板内固定 胫骨平台骨折 膝关节功能
下载PDF
不同治疗方式对于跟骨骨折手术情况及预后的影响
4
作者 安志辉 陈月 苗洁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8期12065-12070,共6页
为研究不同治疗方式对于跟骨骨折手术情况及预后的影响。选择80例跟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分配方法,将他们分成两组。A组采用经皮撬拨手法复位结合有限切开钛板固定术治疗,B组采用足外侧“L”形切口复位内固定术。对两组患... 为研究不同治疗方式对于跟骨骨折手术情况及预后的影响。选择80例跟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分配方法,将他们分成两组。A组采用经皮撬拨手法复位结合有限切开钛板固定术治疗,B组采用足外侧“L”形切口复位内固定术。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等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组术前术后Bohler角、跟骨宽度、Gissane角、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内比较,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Bohler、Gissane角和跟骨中部宽度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治疗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跟骨骨折的治疗中,用两种不同方式进行对比分析,经皮撬拨手法固定治疗方式,能够获得较满意的解剖复位,且稳定性可靠,跗骨窦入路较外侧L形切口入路创伤小,可有效避免皮缘坏死和感染的发生,更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钛板固定 复位内固定 “L”形切口
下载PDF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在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锁定钢板固定术中应用
5
作者 唐德胜 王晓亚 +2 位作者 刘西斌 康永浩 李振海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3期94-98,共5页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PPO)技术在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锁定钢板固定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130例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行传统切开复位...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PPO)技术在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锁定钢板固定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130例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行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观察组行MIPPO技术联合锁定钢板治疗。比较2组围术期指标、并发症、手术优良率及手术前后疼痛应激介质、肩关节功能指标。结果 观察组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1 d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1 d,观察组血清P物质、前列腺素E_(2)低于对照组,β内啡肽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6个月,观察组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及肩关节前屈、后伸、外旋活动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后6个月手术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MIPPO技术联合锁定钢板治疗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能显著提高手术优良率,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抑制疼痛因子释放,缓解术后早期疼痛,还能降低并发症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粉碎性骨折 锁定钢板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 肩关节功能 P物质 前列腺素E_(2) 疼痛 并发症
下载PDF
两种内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6
作者 何涛 侯绍平 +3 位作者 吕国荣 宋晓飞 汪军 龙俊任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2期270-274,共5页
目的比较交锁髓内钉和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方法将100例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按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交锁髓内钉组(采用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50例)和锁定钢板组(采用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50例)。比较两组... 目的比较交锁髓内钉和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方法将100例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按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交锁髓内钉组(采用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50例)和锁定钢板组(采用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50例)。比较两组手术情况、骨折愈合时间、术后部分负重行走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Johner-Wruhs评分、踝关节活动度、AOFAS踝-后足评分。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15(12.26±5.63)个月。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交锁髓内钉组均少(短)于锁定钢板组(P<0.01)。骨折愈合时间:交锁髓内钉组短于锁定钢板组(P<0.01)。术后部分负重行走时间:交锁髓内钉组早于锁定钢板组(P<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交锁髓内钉组低于锁定钢板组(P<0.05)。术后12个月Johner-Wruhs评分优良率、末次随访时踝关节活动度及术后3、12个月AOFAS踝-后足评分:交锁髓内钉组均优于锁定钢板组(P<0.05)。结论与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相比,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更符合力学原理,更利于骨折愈合,患者术后下地行走时间更早,并发症发生率更低,踝关节功能恢复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中下段骨折 内固定 交锁髓内钉 微创经皮锁定钢板
下载PDF
不同入路螺钉内固定治疗HaraguchiⅠ型后踝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高方茂 张杰荣 +2 位作者 熊时喜 田晓林 林超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4年第6期521-524,共4页
目的探究不同入路螺钉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中后踝骨折的疗效及并发症分析。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HaraguchiⅠ型后踝骨折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每组40例。A组患者采用经皮由前向后... 目的探究不同入路螺钉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中后踝骨折的疗效及并发症分析。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HaraguchiⅠ型后踝骨折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每组40例。A组患者采用经皮由前向后螺钉内固定后踝骨折治疗,B组患者采用经皮后外侧入路有限暴露并复位螺钉内固定后踝骨折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指标与术后恢复情况、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末次随访踝关节活动度(ROM)评分、术后评估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手术时间、完全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患者透视次数多于B组,术中出血量、腓骨切口长度少/短于B组(P<0.05)。2组患者术后6个月、末次随访时的AOFAS评分均较术后3个月升高,且末次随访时的AOFAS评分高于术后6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后6个月、末次随访时的AOFAS评分均高于A组(P<0.05)。2组患者末次随访时的踝关节(跖屈、外翻、内翻、背屈)RO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螺钉位置不佳、疼痛程度、行走及下蹲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后踝骨折复位质量优于A组(Z=4.248,P<0.05)。2组患者均未发生内固定松动、骨折复位丢失等并发症。结论经皮由前向后螺钉内固定与经皮后外侧入路有限暴露并复位螺钉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中后踝骨折均具有较好效果,且安全性高,前者透视次数更多,术中出血量更少,后者改善踝关节功能与骨折复位质量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踝骨折 后踝骨折 经皮由前向后螺钉内固定 经皮后外侧入路有限暴露并复位螺钉内固定 疗效 并发症
下载PDF
切开复位与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
8
作者 柳松 钟晓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1期61-65,共5页
目的比较切开复位与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将58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29例)和观察组(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29例)。比较两... 目的比较切开复位与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将58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29例)和观察组(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29例)。比较两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痂形成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儿均获得随访,时间6~12个月。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观察组均短(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骨痂形成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采用Flynn评分评价的肘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开复位与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临床疗效均满意,但闭合复位有手术切口较短、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合复位 切开复位 经皮克氏针内固定 肱骨髁上骨折 儿童
下载PDF
复合加压系统固定对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及对关节功能和成骨指标的影响
9
作者 何荣富 梁羽 刘绍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13期1407-1411,共5页
目的探讨复合加压系统(CCS)固定对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及对关节功能和成骨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来攀枝花市中心医院诊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 目的探讨复合加压系统(CCS)固定对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及对关节功能和成骨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来攀枝花市中心医院诊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行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组行CCS固定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的Harris评分,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1个月的运动功能[步行能力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ES)评分]、成骨指标[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原肽(PIN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5b)、骨钙素(BGP)、成纤维细胞因子(FGF)、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P)及Ⅰ型胶原羧基端前肽(PICP)]、疼痛介质[5-羟色胺(5-HT)、前列腺素E2(PGE2)]水平,并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失血量为(35.67±4.13)mL,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45.10±5.23)min、(3.19±0.41)个月,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术后1个月,两组Harri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Harris评分分别为(85.88±9.12)、(92.78±5.12)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步行能力评分均较术前降低,FMES评分均较术前升高,且观察组步行能力评分为(1.45±0.34)分,低于对照组,FMES评分为(25.78±3.56)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PINP、BGP、FGF、BAP、PICP水平均较术前明显升高,TRACP-5b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PINP、BGP、FGF、BAP、PICP水平分别为(1054.67±123.14)pg/L、(9.63±1.43)ng/mL、(11.24±1.56)ng/mL、(43.89±5.12)ng/mL、(18.98±2.88)ng/m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RACP-5b水平为(0.89±0.14)U/L,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5-HT、PGE2水平均较术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5-HT、PGE2水平分别为(83.89±15.23)、(84.89±14.34)ng/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CS固定可提高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和成骨指标,降低疼痛介质水平,且应用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加压系统固定 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内固定 股骨颈骨折 疗效
下载PDF
钢板滑移技术治疗陈旧性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
10
作者 王金应 张雄良 +8 位作者 黄林 林亮 杜思明 郑勇强 王旭东 黄高峰 岳慧玲 张金山 施慧鹏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5期1-5,共5页
目的观察钢板滑移技术治疗陈旧性胫腓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我院骨科2020年10月—2022年4月收治的8例3周以上陈旧性胫腓骨骨折患者,术前X线检查显示骨折端存在不同程度短缩或分离移位。术中采用钢板滑移技术结合软组织松解恢复肢... 目的观察钢板滑移技术治疗陈旧性胫腓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我院骨科2020年10月—2022年4月收治的8例3周以上陈旧性胫腓骨骨折患者,术前X线检查显示骨折端存在不同程度短缩或分离移位。术中采用钢板滑移技术结合软组织松解恢复肢体长度,随后常规进行内固定操作,术中无需其他辅助装置。观察所有患者临床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8例患者骨折均获得良好的复位,X线显示下肢长度基本恢复,力线正常。术后随访伤口愈合良好,没有发现血管神经损伤。结论钢板滑移技术是一种术中纠正陈旧性胫腓骨骨折短缩或分离移位的良好方法,可以结合或替代外固定支架或撑开器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旧性胫腓骨骨折 短缩移位 钢板滑移技术 骨折复位技术 延迟内固定手术
下载PDF
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效果
11
作者 程晋涛 衡德忠 李静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4期62-65,共4页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该院收治的66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该院收治的66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水平、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肩关节活动度、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肱骨颈干角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3个月时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肩关节外旋、上举、前屈角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时,对照组肱骨颈干角较术后3个月时明显减小,而观察组肱骨颈干角未明显减小,但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1年时Constant-Murley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06%(2/33),低于对照组的24.24%(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可减轻手术创伤,降低术后疼痛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改善肩关节活动度和肩关节功能,远期疗效优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折 老年 交锁髓内钉 闭合复位 切开复位 钢板内固定
下载PDF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与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闭合性骨折患者的效果比较
12
作者 王震 徐海斌 余正红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21期145-147,共3页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与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闭合性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新蔡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胫骨远端闭合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与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闭合性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新蔡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胫骨远端闭合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行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水平,手术前后踝关节功能[美国矫形足踝协会踝-后足评分法(AOFAS-AH)]评分、炎性因子[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个月,观察组AOFAS-AH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观察组PCT、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闭合性骨折患者可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踝关节功能评分,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效果优于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远端闭合性骨折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 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 踝关节功能 炎性因子 并发症
下载PDF
两种复位方式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比较
13
作者 潘汝南 唐承杰 +3 位作者 李峰 蒋柒 刘晶晶 贾军锋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5期712-716,共5页
目的 比较切开复位和闭合复位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将72例老年股骨远端骨折患者按照复位方式不同分为切开复位组(采用切开复位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31例)和闭合复位组(采用闭合复位锁定加压钢板内固... 目的 比较切开复位和闭合复位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将72例老年股骨远端骨折患者按照复位方式不同分为切开复位组(采用切开复位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31例)和闭合复位组(采用闭合复位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41例)。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HSS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48个月。骨折复位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闭合复位组均短(少)于切开复位组(P<0.01);术中透视次数闭合复位组多于切开复位组(P<0.01)。术后输血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闭合复位组均低于切开复位组(P<0.01)。HSS评分优良率:术后3个月闭合复位组高于切开复位组(P<0.01);术后12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切开复位相比,闭合复位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远端骨折,操作简单,具有手术时间短、骨折复位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的优势,更利于骨折愈合及早期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远端骨折 闭合复位 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 老年人
下载PDF
钛板内固定与克氏针闭合复位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
14
作者 付文毅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3期5-8,共4页
目的:研究钛板内固定与克氏针闭合复位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为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在沂南县人民医院诊断的8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A组(克氏针闭合复位外固定治疗)... 目的:研究钛板内固定与克氏针闭合复位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为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在沂南县人民医院诊断的8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A组(克氏针闭合复位外固定治疗)、B组(钛板内固定治疗),各40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骨折愈合时间、术后12个月腕关节功能及骨折复位质量。结果:A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掌倾角、尺偏角明显大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桡骨高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氏针闭合复位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可缩短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愈合时间,且骨折复位质量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板内固定 克氏针闭合复位外固定 桡骨远端骨折
下载PDF
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效果比较
15
作者 李学锋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8期147-150,共4页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86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切...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86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围术期指标水平、术后膝关节功能[Lysholm膝关节功能量表(LKS)]评分、手术前后创伤应激指标[肾上腺素(E)、β-内啡肽(β-EP)、皮质醇(Cor)]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优良率为95.35%(41/43),高于对照组的79.07%(34/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LKS评分、膝关节最大伸膝、屈膝角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E、β-EP、Cor水平均高于术前,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可提高治疗优良率和膝关节功能恢复指标水平,降低应激反应指标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其效果优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胫骨平台骨折 关节活动度 关节功能 创伤应激 并发症
下载PDF
观察经皮空心螺钉及钢板内固定在踝关节骨折治疗中的效果及对踝关节功能的影响
16
作者 任利强 黄继兴 +2 位作者 胡牮 邱龙祥 严益军 《智慧健康》 2024年第12期127-130,共4页
目的观察经皮空心螺钉及钢板内固定在踝关节骨折治疗中的效果及对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昆山市第四人民医院2018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6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按照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其中... 目的观察经皮空心螺钉及钢板内固定在踝关节骨折治疗中的效果及对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昆山市第四人民医院2018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6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按照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研究组采用经皮空心螺钉+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指标、安全性、关节功能。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下床行走时间、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时,研究组踝关节Kofoed评分可见优势,各方面评分相较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空心螺钉及钢板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疗效显著,可提高手术效率并促进术后康复进程,可减轻患者疼痛和手术损伤,有助于踝关节功能、活动度的全面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 钢板内固定 踝关节骨折 踝关节功能
下载PDF
关节镜下经皮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疗效分析
17
作者 陈铎允 孙秀钦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24年第5期391-395,共5页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关节镜下经皮复位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6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关节镜组(51例)和切开复位组(35例),关节镜组患者...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关节镜下经皮复位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6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关节镜组(51例)和切开复位组(35例),关节镜组患者行关节镜下经皮复位内固定治疗,切开复位组患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骨折线消失时间、应激水平、膝关节功能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关节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切开复位组(t=29.134,P<0.001),手术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折线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切开复位组(t=9.732、14.734、9.534、5.071,P均<0.001);术后1 d,关节镜组患者神经肽Y(NPY)、前列腺素E_(2)(PGE_(2))水平均明显低于切开复位组(t=11.705、11.248,P均<0.001);术后6个月,关节镜组患者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膝关节评估表(IKDC)评分明显高于切开复位组(t=5.744,P<0.001),膝关节内旋、外旋、屈曲活动度均明显大于切开复位组(t=10.604、7.106、7.052,P均<0.001);关节镜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88%,明显低于切开复位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20.00%(χ^(2)=4.026,P=0.045)。结论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关节镜下经皮复位内固定治疗的创伤更小,术后患者应激反应更轻、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更有利于膝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下经皮复位内固定 胫骨平台骨折 膝关节功能 应激 不良事件
下载PDF
微创Liss钢板经皮微创内固定技术对四肢骨折患者炎性因子及骨折愈合的影响
18
作者 侯平选 鲜文峰 邢雅昶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79-82,共4页
目的探讨微创Liss钢板经皮微创内固定技术对四肢骨折患者炎性因子及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2022年8月本院收治的90例四肢骨折患者病例资料,根据自然数排列顺序采用抽签的方式平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5例,前者实... 目的探讨微创Liss钢板经皮微创内固定技术对四肢骨折患者炎性因子及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2022年8月本院收治的90例四肢骨折患者病例资料,根据自然数排列顺序采用抽签的方式平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5例,前者实施传统切口复位Liss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后者实施微创Liss钢板经皮微创内固定技术,对比两组围术期指标、骨折康复效果及炎性因子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骨痂形成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用时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优良率达到88.89%,与对照组的71.11%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均得以提升,但组间对比发现,观察组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Liss钢板经皮微创内固定技术治疗四肢骨折优势显著,骨折康复情况良好,愈合速度加快,减轻炎性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Liss钢板 经皮微创内固定技术 四肢骨折 炎性因子
下载PDF
微创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骨盆前环骨折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任占锋 陈同林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4期25-27,共3页
目的:分析微创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骨盆前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北京市上地医院和北京大望路急诊抢救医院收治的骨盆前环骨折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实... 目的:分析微创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骨盆前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北京市上地医院和北京大望路急诊抢救医院收治的骨盆前环骨折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实施开放复位内固定术,观察组实施微创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骨折复位总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骨痂形成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3、6、8个月,两组骨盆功能评分逐渐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结论:微创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骨盆前环骨折的效果显著,可减少术中出血量,加速康复,提高骨折复位优良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前环骨折 微创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 骨折复位
下载PDF
Treatment of a femoral neck fracture combined with ipsilateral femoral head and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s: A case report
20
作者 Xiang Yu Yu-Zhi Li +1 位作者 Hai-Jian Lu Bing-Li Liu 《World Journal of Orthopedics》 2024年第10期973-980,共8页
BACKGROUND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rare case of a complex hip fracture involving the ipsilateral femoral neck,trochanter,and femoral head,that was accompanied by hip dislocation.Currently,there is no established stand... BACKGROUND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rare case of a complex hip fracture involving the ipsilateral femoral neck,trochanter,and femoral head,that was accompanied by hip dislocation.Currently,there is no established standard treatment method for this specific type of fracture.Therefore,it is crucial to comprehensively consider factors such as patient age,fracture type,and degree of displacement to achieve a successful outcome.CASE SUMMARY A 38-year-old man sustained a comminuted fracture of his right hip as a result of a car accident.The injuries included a fracture of the femoral head,a fracture of the femoral neck,an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of the femur,and a posterior dislocation of the hip on the same side.We opted for a treatment approach combining the use of a proximal femoral locking plate,cannulated screws,and Kirschner wires.Following the surgery,we developed an individualized rehabil-itation program to restore patient limb function.CONCLUSION For this complex fracture,we selected appropriate internal fixation and for-mulated individualized rehabilitation,which ultimately achieved good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cking plate Femoral neck fracture Femoral head fracture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Case report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