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rapeutic Efficacy of Chinese Herbal Compound Preparation on Viral Diseases in Poultry 被引量:1
1
作者 JIANG Ping-kang LlU Qun +1 位作者 ZHU Zi-feng ZHOU Li 《Animal Husbandry and Feed Science》 CAS 2010年第10期28-30,41,共4页
[Objective] To develop a new antiviral agent with high and long efficacy, wide spectrum, low toxicity and low cost from traditional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and their compound. [ Method] The "Quxie" ( i. e. eliminat... [Objective] To develop a new antiviral agent with high and long efficacy, wide spectrum, low toxicity and low cost from traditional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and their compound. [ Method] The "Quxie" ( i. e. eliminating pathogenic factors) drugs including Hedyotis diffusa and Loni- cera japonica and "Fuzheng" ( i. e. strengthening body resistance) drugs including Radix astragali and Glycyrrhiza uralensis were taken to form an antiviral herbal compound preparation. Taking the 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 monomer as control, the experiment was constructed by using the agent to treat some naturally occurring viral diseases, including Newcastle disease (ND), 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IBD), duck viral hepatitis (DVH), avian influenza (Al) H9 subtype and avian swollen head syndrome. [Ressult] The effective rates of the agent for treatment of the above- mentioned diseases were 87%, 87%, 69%, 100% and 100%, respectively, which were higher than that of 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 monomer. The cure rates for these diseases were 33%, 37%, 13%, 69% and 75%, respectively, 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astragalus polysacchadde monomer ( P 〈 0.01 ). The rates of poor therapeutic efficacy were 15%, 21%, 24%, 6% and 7%, respectively, 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 monomer (P 〈 0.01 ). [ Condusion] The Chinese herbal compound preparation shows good therapeutic effects on some avian viral diseases, which can decrease mortality rate and improve production performance of poultry more greatly than 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 monom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ese herbal compound preparation 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 Viral diseases Therapeutic efficacy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Mathematical Models in the Research of Chinese Herbal Compound Prescriptions
2
作者 Hongmei TANG Maixun ZHU Shaoqin ZHAI 《Medicinal Plant》 CAS 2022年第1期71-74,共4页
With the interdisciplinary development of multiple disciplines,mathematical models play a role as a bridge in the research process of Chinese herbal compounds,which can make full use of the interrelationships of knowl... With the interdisciplinary development of multiple disciplines,mathematical models play a role as a bridge in the research process of Chinese herbal compounds,which can make full use of the interrelationships of knowledge,making the research and use of Chinese herbal compounds from complex and cumbersome to simple.This paper reviewed th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mathematical models in the production and preparation,pharmacodynamics,pharmacokinetics and other aspects of Chinese herbal compound prescriptions,providing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 Chinese medicine indust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thematical models chinese herbal compound prescription Production and preparation PHARMACODYNAMICS PHARMACOKINETICS
下载PDF
中药复方制剂对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菌体外抑菌活性及治疗效果评价 被引量:1
3
作者 刘伯承 周望平 +3 位作者 杨俊 陈一峰 高帅 刘海林 《中国奶牛》 2024年第8期23-28,共6页
为探究中药复方制剂对奶牛乳房炎病原菌抑菌活性、临床疗效及免疫功能开展了本试验。根据中医辨证理论,将蒲公英、紫花地丁、金银花、丝瓜络等15味中草药自拟4个复方,以临床型奶牛乳房炎样品分离鉴定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及大... 为探究中药复方制剂对奶牛乳房炎病原菌抑菌活性、临床疗效及免疫功能开展了本试验。根据中医辨证理论,将蒲公英、紫花地丁、金银花、丝瓜络等15味中草药自拟4个复方,以临床型奶牛乳房炎样品分离鉴定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及大肠杆菌为受试株进行体外抑菌试验。将30头患病奶牛分成3个组,选用抑菌作用较强的复方IV进行临床治疗试验,分别为高剂量组(40mL)、中剂量组(30mL)和低剂量组(20mL),并设健康组作为阴性对照。检测乳体细胞数和乳清ALT、AST、LDH、SA及淋巴细胞刺激指数(SI)、嗜中性粒细胞吞噬力。结果表明,中药复方IV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及大肠杆菌的MIC值为31.25mg/mL,抑菌活性优于复方Ⅰ、Ⅱ和Ⅲ;临床治疗试验显示,高、中、低三个剂量组对临床型奶牛乳房炎有效率分别为93.3%、85.7%、78.6%,治愈率分别为80%、78.6%、71.4%;治疗组给药7d后体细胞数、乳酶及白蛋白含量均极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其中高、中剂量组显著低于低剂量组(P<0.05);治疗后各组淋巴细胞刺激指数及嗜中性粒细胞吞噬率均极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而高剂量组嗜中性粒细胞吞噬率极显著高于低剂量组(P<0.01),显著高于中剂量组(P<0.05),与健康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综合表明,中药复方IV对奶牛乳房炎源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及大肠杆菌有较强的抑菌活性,临床治疗效果良好;能修复乳腺上皮细胞,降低体细胞数,提高患病奶牛免疫机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复方制剂 奶牛乳房炎 体细胞数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经典名方中药复方颗粒剂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钟雨虹 惠玉玉 +4 位作者 田文丽 殷倩倩 张瀛 李佳玮 邓秀平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745-751,共7页
经典名方疗效确切,临床应用广泛,是当前中药二次开发的热点,促进经典名方向中药复方制剂的研发和转化,对中药传承创新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中药认可度的提高,中药复方颗粒剂在国内迅速发展,由于其具有剂量准确、疗效确... 经典名方疗效确切,临床应用广泛,是当前中药二次开发的热点,促进经典名方向中药复方制剂的研发和转化,对中药传承创新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中药认可度的提高,中药复方颗粒剂在国内迅速发展,由于其具有剂量准确、疗效确切、安全性高等特点,需求量不断增加。本文以中药复方颗粒剂为载体,对经典名方中药复方颗粒剂制备中涉及的浓缩工艺、干燥工艺、浸膏粉的粉体性质、辅料的选用及制粒工艺进行综述,并对中药颗粒剂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为今后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的开发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名方 中药复方颗粒剂 制备工艺
下载PDF
复方中草药制剂对母猪生产性能及哺乳仔猪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及健康水平的影响
5
作者 高艳 韩斌 +5 位作者 贾燕青 白崇生 巨敏莹 张艳芬 马子鹏 李海江 《现代畜牧兽医》 2024年第11期38-42,共5页
试验旨在研究复方中草药制剂对母猪生产性能及哺乳仔猪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及健康水平的影响,选择30头胎次相同且产期接近的母猪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母猪。在基础饲料与饲养环境相同的情况下,对照组投喂基础日粮,试验... 试验旨在研究复方中草药制剂对母猪生产性能及哺乳仔猪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及健康水平的影响,选择30头胎次相同且产期接近的母猪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母猪。在基础饲料与饲养环境相同的情况下,对照组投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的复方中草药制剂。投喂期42 d,于妊娠母猪临产前14 d开始至哺乳母猪产后28 d为止。仔猪断奶后跟踪观察母猪和断奶仔猪至仔猪60日龄。结果显示:试验组仔猪断奶成活率为99.33%,相比对照组提高了4.89%(P<0.05)。试验组母猪平均发情间隔天数为5.5 d,较对照组缩短了30.38%(P<0.05);试验组乳房炎发病率为5.7%,较对照组降低了44.66%(P<0.05)。试验组仔猪28日龄体重、1~28日龄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提高了16.14%、20.00%(P<0.05),腹泻率比对照组降低了60.83%(P<0.05)。试验组仔猪60日龄体重、29~60日龄平均日增重相比对照组提高了18.49%、19.23%(P<0.05),腹泻率及出现其他疾病的次数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51.04%、64.66%(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仔猪免疫球蛋白G (IgG)、免疫球蛋白M (IgM)、血清免疫球蛋白A (IgA)含量分别提高了29.06%、26.54%、21.05%(P<0.05),白细胞介素-2 (IL-2)、白细胞介素-6 (IL-6)含量提高了13.63%、26.46%(P<0.05),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提高了6.48%、1.41%(P<0.05),丙二醛(MDA)含量降低了28.52%(P<0.05)。研究表明,复方中草药制剂可明显提高母猪的生产性能及健康状况,提高仔猪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及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中草药制剂 母猪 哺乳仔猪 生产性能 生长性能 免疫功能 抗应激
下载PDF
复方中草药制剂对肉鸡肌肉发育和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9
6
作者 靳二辉 周先建 +3 位作者 孙启 周金星 李升和 金光明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74-384,共11页
为了研究由白术、茯苓、甘草等组成的复方中草药制剂对肉鸡肌肉发育及肉品质的影响。将1日龄健康AA肉鸡1 200羽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Ⅰ组、Ⅱ组和Ⅲ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0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组、Ⅱ组和Ⅲ组分别在基础日... 为了研究由白术、茯苓、甘草等组成的复方中草药制剂对肉鸡肌肉发育及肉品质的影响。将1日龄健康AA肉鸡1 200羽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Ⅰ组、Ⅱ组和Ⅲ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0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组、Ⅱ组和Ⅲ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5%、1.0%和1.5%复方中草药制剂,试验期42 d。结果显示,在21日龄时,试验Ⅱ组肉鸡腿肌滴水损失率、剪切值及L*和b*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胸肌a*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Ⅲ组肉鸡腿肌剪切值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2日龄时,试验Ⅱ组肉鸡的胸肌率、胸肌a*值以及胸肌和腿肌系水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胸肌和腿肌肌纤维直径、滴水损失率、蒸煮损失率及腿肌剪切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Ⅲ组肉鸡胸肌率、胸肌a*值和腿肌系水力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胸肌和腿肌肌纤维直径、腿肌滴水损失率及胸肌蒸煮损失率和剪切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显微观察可见,21日龄和42日龄时,试验Ⅱ组和Ⅲ组肉鸡胸肌和腿肌组织结构清晰,肌纤维数量增多、排列紧密,肌纤维横断面较小。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1.0%和1.5%的复方中草药制剂均能够促进肉鸡胸肌的生长发育,改善胸肌和腿肌的肌肉品质,其中以添加1.0%复方中草药制剂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中草药 肉鸡 肌肉发育 肉品质
下载PDF
中草药复合益生菌制剂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抗病力及水质的影响 被引量:23
7
作者 汤菊芬 黄瑜 +3 位作者 蔡佳 鲁义善 吴灶和 简纪常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6期47-52,共6页
将枯草芽孢杆菌、纳豆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等比例混合,制成芽孢杆菌制剂;将芽孢杆菌制剂与粪肠球菌、嗜酸乳杆菌等比例混合制成复合益生菌制剂;将分别用3种芽孢杆菌发酵的中草药等比例混合制成中草药芽孢杆菌制剂;将分别用5种益生菌... 将枯草芽孢杆菌、纳豆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等比例混合,制成芽孢杆菌制剂;将芽孢杆菌制剂与粪肠球菌、嗜酸乳杆菌等比例混合制成复合益生菌制剂;将分别用3种芽孢杆菌发酵的中草药等比例混合制成中草药芽孢杆菌制剂;将分别用5种益生菌发酵的中草药等比例混合,制成中草药复合益生菌制剂。在饲料中分别添加4种益生菌制剂(活菌为2×10~7 cfu/g),研究4种制剂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长、抗病力及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4种益生菌制剂均可提高凡纳滨对虾的成活率、增重率和饲料利用率(P〈0.05),中草药益生菌制剂组的促生长效果优于益生菌制剂组,以中草药复合益生菌制剂组促生长效果为最佳(P〈0.05);2)4种益生菌制剂均可维持对虾养殖水体p H值、氨态氮和亚硝酸盐含量的稳定(P〈0.05),中草药益生菌制剂对水质的改良效果优于益生菌制剂(P〈0.05);3)用1×10~8 cfu/m L的哈维氏弧菌(Vibro harveyi)菌液浴浸泡凡纳滨对虾10 d,凡纳滨对虾的累计死亡率由大到小依次为中草药复合益生菌制剂组(31.11%)、复合益生菌制剂组(35.56%)、中草药芽孢杆菌制剂组(37.78%)、芽孢杆菌制剂组(44.44%)、对照组(93.33%)。在饲料中添加一定比例的中草药复合益生菌制剂可提高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指标、改善养殖水体环境、提高对虾的抗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饲料添加剂 益生菌制剂 中草药 复合制剂 生长 水质 抗病力
下载PDF
中药复方制剂对锦鲤生长、体色及若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朱慧文 张崇禧 +4 位作者 马博谦 王久林 王超 林文洋 孙晓东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0-14,9,共6页
在基础饵料中添加三种中药复方制剂,投喂锦鲤(Cyprinus carpio)20 d后,测定各试验组的生长指标、血液白细胞吞噬活性以及尿素氮含量,测定肝脏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活性,测定鱼体红色部... 在基础饵料中添加三种中药复方制剂,投喂锦鲤(Cyprinus carpio)20 d后,测定各试验组的生长指标、血液白细胞吞噬活性以及尿素氮含量,测定肝脏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活性,测定鱼体红色部位鳞片的色素含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三种中药复方制剂均能提高锦鲤的增重率、肥满度、肝体比,降低饲料系数。复方1中剂量组可显著降低血清尿素氮含量,提高肝脏SOD活性,降低肝脏MDA活性;高剂量组对提高肝脏SOD活性,降低肝脏MDA活性作用显著。复方2中剂量组可以显著降低血清尿素氮的含量,提高肝脏GPT活性;高剂量组对SOD活性作用显著。复方3低剂量组对MDA作用显著。同时复方3各剂量组对肝脏GOT作用显著。复方2各剂量组可显著提高体色的鲜艳度。对于白细胞的吞噬活性,复方1、3各剂量组吞噬百分比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复方1、3的中、高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吞噬指数也显著提高。综合以上结果,复方1中剂量组在生长、增强免疫力等方面,复方2中剂量组在生长、体色及抗氧化性等方面具有显著作用,两者可推荐为锦鲤的饲料添加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鲤(Cyprinus carpio) 中药复方 生长 体色 生理生化指标
下载PDF
中草药复方制剂在动物养殖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9
作者 韩战强 杨继远 +3 位作者 霍磊 刘长春 马亚姣 孟燕飞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54-157,共4页
文章综述中草药复方制剂的作用及在猪、禽、牛、羊及水产动物养殖中的应用。中草药复方制剂可以提高动物的种用性能、生长性能、产品质量、机体的免疫力及抗氧化功能。通过进一步研究中草药的不同功效、充分利用中草药之间的配伍关系,... 文章综述中草药复方制剂的作用及在猪、禽、牛、羊及水产动物养殖中的应用。中草药复方制剂可以提高动物的种用性能、生长性能、产品质量、机体的免疫力及抗氧化功能。通过进一步研究中草药的不同功效、充分利用中草药之间的配伍关系,并充分考虑中草药中活性物质与微量元素之间存在的螯合作用进行配伍,探索更科学的加工方法来提高中草药复方制剂的药效,使中草药复方制剂替代饲用抗生素的使用,动物养殖生产将更为安全,动物性产品来源更为绿色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复方制剂 动物养殖 应用
下载PDF
中草药复方制剂对青脚麻鸡法氏囊免疫功能、抗氧化性及增殖凋亡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1
10
作者 靳二辉 熊宪献 +4 位作者 孙雨豪 裴亚琼 孙启 任曼 金光明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6-77,共12页
试验旨在研究由金银花、黄连、蒲公英等药材组成的中草药复方制剂,对青脚麻鸡法氏囊组织结构、抗氧化功能、细胞因子和抗体分泌及增殖凋亡相关基因(PCNA和Caspase-3)表达的影响。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将400羽青脚麻鸡按照体重相近原则分... 试验旨在研究由金银花、黄连、蒲公英等药材组成的中草药复方制剂,对青脚麻鸡法氏囊组织结构、抗氧化功能、细胞因子和抗体分泌及增殖凋亡相关基因(PCNA和Caspase-3)表达的影响。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将400羽青脚麻鸡按照体重相近原则分为对照组(基础日粮)和试验Ⅰ-Ⅲ组(分别添加0.5%、1.0%和1.5%中草药复方制剂),每组5个重复(n=20),试验期56 d。结果表明,28日龄时,添加1.0%中草药复方制剂可增加青脚麻鸡法氏囊细胞因子(IL-2和IFN-γ)、IBDV抗体和GSH-Px含量及PCNA mRNA和蛋白表达量(P<0.05),降低Caspase-3 mRNA和蛋白表达量(P<0.05)。56日龄时,添加1.0%中草药复方制剂可增加青脚麻鸡法氏囊IFN-γ、IBDV抗体和GSH-Px含量(P<0.05),降低MDA含量及Caspase-3蛋白表达量(P<0.05)。显微观察可见,28和56日龄时,添加1.0%中草药复方制剂可显著增加法氏囊小叶和淋巴小结面积(P<0.05),降低法氏囊Caspas-3阳性细胞数量,说明日粮中添加1.0%中草药复方制剂对法氏囊组织结构及免疫抗氧化功能均有明显改善,对法氏囊增殖和凋亡相关基因表达有明显调控作用。文章分别从分子和组织水平揭示中草药复方制剂对青脚麻鸡法氏囊生长发育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可能机制,为新型中草药复方制剂研发及其在青脚麻鸡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复方制剂 法氏囊 组织结构 免疫功能 抗氧化功能 细胞增殖凋亡
下载PDF
中药复方总化学成分(浸膏)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16
11
作者 江平康 刘群 +4 位作者 杨松沛 卢亚艺 唐帝 朱子凤 周李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242-245,共4页
本研究旨在提高白花蛇舌草、金银花、黄芪、甘草组成的中药复方的临床疗效和抗病毒作用机理研究,为复方剂型改革和工业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采用正交设计结合单因素考察,对复方水提和醇沉工艺进行优化:以水提后的浸膏重量为考察指标,选... 本研究旨在提高白花蛇舌草、金银花、黄芪、甘草组成的中药复方的临床疗效和抗病毒作用机理研究,为复方剂型改革和工业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采用正交设计结合单因素考察,对复方水提和醇沉工艺进行优化:以水提后的浸膏重量为考察指标,选用L9(34)正交表设计试验,对浸泡时间、用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4个因素进行优化;采用HPLC法测定复方浸膏中的甘草酸含量作为醇沉优化指标,选用L9(34)正交表设计试验,对乙醇浓度、乙醇用量、醇沉时间3个因素进行优化。结果得到复方水提最佳工艺:浸泡1 h、12倍加水量、煎煮4次、煎煮时间1.5 h;浸膏醇沉最佳工艺:80%乙醇浓度、4倍乙醇量、醇沉16 h。结合实际生产和成本因素,确定中药复方水提和醇沉工艺为:浸泡0.5 h、12倍加水量、煎煮3次、煎煮时间1 h,65%乙醇浓度、3倍乙醇量、醇沉16 h,水提浸膏收率为57.2%,醇沉浸膏甘草酸含量为0.42%,均接近正交方案中的最高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复方 正交设计 水提工艺 醇沉工艺
下载PDF
中药复方对家禽病毒性疾病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12
12
作者 刘群 朱子凤 +1 位作者 江平康 周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630-3632,共3页
[目的]从传统中草药及其复方中开发高效、长效、广谱、低毒、价廉的抗病毒新药。[方法]以祛邪药白花蛇舌草、金银花和扶正药黄芪、甘草等组成抗病毒复方制剂,用于鸡新城疫(ND)、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鸭病毒性肝炎(DVH)、H9亚型禽流感... [目的]从传统中草药及其复方中开发高效、长效、广谱、低毒、价廉的抗病毒新药。[方法]以祛邪药白花蛇舌草、金银花和扶正药黄芪、甘草等组成抗病毒复方制剂,用于鸡新城疫(ND)、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鸭病毒性肝炎(DVH)、H9亚型禽流感(AI)和禽肿头综合征等疾病自然发病家禽的治疗。同时,以单体黄芪多糖饲喂家禽作为对照。[结果]中药复方制剂对ND、IBD、DVH、AI和禽肿头综合征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87%、87%、69%、100%、100%,均高于黄芪多糖;其痊愈率分别为33%、37%、13%、69%、75%,均显著高于黄芪多糖(P<0.01);其治疗效果较差的病例百分比分别为15%、21%、24%、6%、7%,均显著低于黄芪多糖(P<0.01)。[结论]中药复方对某些家禽病毒性疾病的治疗效果较好,在降低死亡率和促进生产性能方面优于单体黄芪多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复方 黄芪多糖 病毒性疾病 治疗效果
下载PDF
不同剂量中药复方制剂对肉鸡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9
13
作者 王趁芳 孙启 +3 位作者 孙玉军 靳二辉 顾有芳 金光明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62-68,共7页
试验旨在研究中药复方制剂对AA肉鸡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将400只健康1日龄AA肉鸡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Ⅲ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5%、1.0%和1.5%由黄芪、板蓝根、炒白术等组成的中药复方制剂,试验期42 d... 试验旨在研究中药复方制剂对AA肉鸡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将400只健康1日龄AA肉鸡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Ⅲ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5%、1.0%和1.5%由黄芪、板蓝根、炒白术等组成的中药复方制剂,试验期42 d。结果显示:1~21、22~42和1~42日龄阶段,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肉鸡平均日增重均显著增加(P<0.05),料肉比均显著降低(P<0.05);1~42日龄阶段,试验Ⅰ~Ⅲ组肉鸡死淘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1日龄时,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肉鸡瘦肉率、胸肌系水力和腿肌a*值均显著增加(P<0.05),试验Ⅰ~Ⅲ组肉鸡腹脂率均显著降低(P<0.05);42日龄时,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肉鸡胸肌率、腿肌率以及胸肌和腿肌系水力均显著增加(P<0.05),而肉鸡腹脂率、胸肌和腿肌滴水损失率及剪切值均显著降低(P<0.05)。研究提示:饲粮中添加0.5%中药复方制剂能够明显提高22~42日龄肉鸡生产性能和屠宰性能,并改善肌肉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复方制剂 肉鸡 生产性能 屠宰性能 肉品质
下载PDF
中草药对细胞色素P-450酶调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4
作者 王宇光 高月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77-478,U001,共3页
对近 5年国内外关于中草药对细胞色素P 4 5 0酶调控的文献进行检索、整理分析和归纳总结 ,综述了有关中草药及其单体化合物对细胞色素P 4 5 0酶调控方面的研究进展并评述了对P 4 5 0酶调控的研究策略。提出加强中草药对P 4 5 0酶作用的... 对近 5年国内外关于中草药对细胞色素P 4 5 0酶调控的文献进行检索、整理分析和归纳总结 ,综述了有关中草药及其单体化合物对细胞色素P 4 5 0酶调控方面的研究进展并评述了对P 4 5 0酶调控的研究策略。提出加强中草药对P 4 5 0酶作用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有助于指导中药的安全合理应用和发现新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细胞色素P-450酶 调控 研究进展 合理应用
下载PDF
不同膜材料精制中药复方骨痹颗粒的比较 被引量:4
15
作者 杨磊 宗杰 +5 位作者 朱华旭 郭立玮 龙观洪 李博 潘林梅 段金廒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6-123,共8页
以中药复方骨痹颗粒为模型药物,选择川续断皂苷Ⅵ、柚皮苷、总黄酮和总皂苷为复方水提液需保留的发挥药效作用的主要指标性成分(药效成分);选择淀粉、蛋白质、果胶和鞣质为复方水提液需主要去除的无效高分子指标性成分;选择中药复方精... 以中药复方骨痹颗粒为模型药物,选择川续断皂苷Ⅵ、柚皮苷、总黄酮和总皂苷为复方水提液需保留的发挥药效作用的主要指标性成分(药效成分);选择淀粉、蛋白质、果胶和鞣质为复方水提液需主要去除的无效高分子指标性成分;选择中药复方精制后所得固含物(固含率)为精制效果指标,综合研究不同膜材料对中药复方骨痹颗粒上述各类成分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骨痹颗粒水提液中上述各类成分的截留率和保留率,评价不同膜材料对复方水提液的精制效果.结果表明,与聚醚砜(PES)平板膜和PES中空纤维膜相比,0.2μm陶瓷膜对骨痹颗粒水提液中发挥药效作用的主要指标性成分的保留率较高,对高分子指标性成分(蛋白质除外)的截留率较高,且对固含率控制效果最好.将0.2μm陶瓷膜精制工艺与中药复方水提取液传统的乙醇沉淀除杂工艺相比较,结果表明,0.2μm陶瓷膜精制工艺与传统醇沉工艺相比,前者对中药复方的精制效果优于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复方水提取液 骨痹颗粒 膜材料 传统乙醇沉淀工艺 陶瓷膜精制工艺
下载PDF
含决明子的中药复方制剂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5
16
作者 黄秋明 张泽波 李想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7年第2期225-231,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含决明子的中药复方制剂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Pub Med、中国知网数据库、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从建库至2016年11月20日含决明子的中药复方制剂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目的:系统评价含决明子的中药复方制剂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Pub Med、中国知网数据库、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从建库至2016年11月20日含决明子的中药复方制剂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随机对照试验,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配合西药或中西药联合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含决明子的中药复方制剂治疗,并辅以与对照组一致的常规治疗。筛选合格研究,参考Cochrane协作网系统评价方法,进行发表偏倚风险评价;应用Review Manager 5.2软件对临床疗效进行文献荟萃(Meta)分析;对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69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2组患者总有效率(RR=1.31,95%CI=1.19~1.43,P<0.000 0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WMD=-19.48,95%CI=-28.35^-10.62,P<0.000 01)、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WMD=-20.96,95%CI=-31.13^-10.79,P<0.000 01)、总胆固醇水平(WMD=-0.26,95%CI=-0.35^-0.17,P<0.000 01)、三酰甘油水平(WMD=-0.52,95%CI=-0.83^-0.22,P<0.001)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腹痛、腹胀、腹泻等胃肠道症状。结论:含决明子的中药复方制剂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疗效明确,安全性较高。但由于本研究纳入文献的总体质量较低,纳入研究的数量较少,样本量也较小,尚需更多高质量、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决明子组方的合理性、有效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明子 中药复方制剂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系统评价
下载PDF
穴位贴敷治疗常年变应性鼻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亚 韦党军 +7 位作者 张敏 陈曙光 张杰 李岗 李艳杰 张腾 梅水文 蒋里明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15年第4期261-263,260,共4页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疗法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6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5例,采用穴位贴敷疗法配合口服十味芪术通窍合剂治疗;对照组30例,单纯口服十味芪术通窍合剂治疗。中药敷贴剂穴位...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疗法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6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5例,采用穴位贴敷疗法配合口服十味芪术通窍合剂治疗;对照组30例,单纯口服十味芪术通窍合剂治疗。中药敷贴剂穴位贴敷每7天1次,每次贴敷45~60分钟,连续贴敷3次;十味芪术通窍合剂每次服用125 ml,每日2次,连续服用3周。疗程结束后随访观察1月,比较分析二组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分别分析治疗结束即日及随访结束时的疗效水平差异,观察组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贴敷结合中药内服疗法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具有一定临床优势,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年性变应性鼻炎 穴位贴敷疗法 复方中药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中药复方制剂联合西药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8
作者 卜松其 夏清青 浦忠平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年第1期77-80,共4页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制剂联合甘草酸制剂、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64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甘草酸制剂、还原型谷...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制剂联合甘草酸制剂、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64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甘草酸制剂、还原型谷胱甘肽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复方制剂复方黄芪颗粒。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不同时间HBV-DNA载量、肝功能指标及肝纤维化指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HBV-DNA载量、肝功能指标及肝纤维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不同时间两组HBV-DNA载量、肝功能指标及肝纤维化指标均显著改善,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复方制剂复方黄芪颗粒联合甘草酸制剂、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临床疗效较好,对于患者疾病相关的各方面状态均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中药复方制剂 甘草酸制剂 还原型谷胱甘肽
下载PDF
抗病毒中药复方对兔HCLV模型IFN-γ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江平康 谢嘉宾 +3 位作者 刘群 周李 杨荣 康莲莲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18-120,共3页
为了研究抗病毒中药复方制剂对兔感染猪瘟病毒后干扰素-γ(IFN-γ)的动态变化情况,试验采用水萃取法制备抗病毒中药复方浸膏,以猪瘟兔化弱毒(Hog cholera lapinized virus,HCLV)疫苗"C株"为模式病毒,将试验动物随机分为对照... 为了研究抗病毒中药复方制剂对兔感染猪瘟病毒后干扰素-γ(IFN-γ)的动态变化情况,试验采用水萃取法制备抗病毒中药复方浸膏,以猪瘟兔化弱毒(Hog cholera lapinized virus,HCLV)疫苗"C株"为模式病毒,将试验动物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2.5 g/kg)、中剂量组(5 g/kg)、高剂量组(10 g/kg),以IFN-γ浓度为检测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高剂量组能促进兔IFN-γ的产生,连续给药5次后的48小时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低剂量组(P<0.01),72小时时高剂量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和低剂量组(P<0.05);高剂量组不仅能诱导健康兔产生IFN-γ,在HCLV引起IFN-γ下降的情况下作用更为明显。说明抗病毒中药复方制剂具有促进兔IFN-γ产生的作用,从而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并对病毒复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病毒中药复方制剂 兔HCLV模型 干扰素-γ(IFN-γ)
下载PDF
微创手术联合自拟消肿化瘀汤、接骨续筋汤及壮骨强筋汤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儒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年第4期551-554,共4页
目的观察微创手术联合自拟消肿化瘀汤、接骨续筋汤及壮骨强筋汤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14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采用微创手术联合自拟消肿化瘀汤、接骨续筋汤及壮骨强筋汤治疗)... 目的观察微创手术联合自拟消肿化瘀汤、接骨续筋汤及壮骨强筋汤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14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采用微创手术联合自拟消肿化瘀汤、接骨续筋汤及壮骨强筋汤治疗)和对照组(采用微创手术治疗),各73例。采用欧美肩关节评分系统Constant-Murley(C-M)对治疗后1、3、6、12个月的肩关节功能进行评价,观察骨折愈合情况,统计骨折愈合时间。结果治疗后1个月,治疗组的C-M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6、12个月的C-M评分治疗组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临床愈合时间为(49.8±1.6)d,低于对照组的(64.6±3.5)d,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评分优者高于对照组,良、一般和差评分者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肱骨近端骨折过程中,微创手术联合自拟消肿化瘀汤、接骨续筋汤及壮骨强筋汤能促进骨折愈合,其疗效优于微创手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手术 自拟中药方剂 肱骨近端骨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