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4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valuation of the bone metabolism balance and traumatic reaction of minimally invasive mippo intramedullary nail internal fixation treatment of femoral shaft fractures 被引量:1
1
作者 Min Gu Jian Ji Xiong Fan 《Journal of Hainan Medical University》 2017年第13期83-86,共4页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bone metabolism balance and traumatic reaction of minimally invasive mippo intramedullary nail internal fixation treatment of femoral shaft fractures. Methods:80 patients with femoral shaft f...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bone metabolism balance and traumatic reaction of minimally invasive mippo intramedullary nail internal fixation treatment of femoral shaft fractures. Methods:80 patients with femoral shaft fractures who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between May 2011 and December 2016 were collected and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n=40) and observation group (n=40)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steel plate internal fixation treatment, and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minimally invasive mippo intramedullary nail internal fixation treatment. Differences in serum levels of bone formation indexes, bone resorption indexes, inflammatory factors, and pain mediators and so 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operation and 1 week after treatment.Results: Before operation, differences in serum levels of bone formation indexes, bone resorption indexes, inflammatory factors and pain mediators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After operation, serum bone formation indexes P ICP, BGP, BALP and ALP levels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serum bone resorption indexesβ-CTX and OPG levels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serum inflammatory factors IL-1β, IL-6, IL-8 and CRP levels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serum pain mediators SP, PGE2 and 5-HT levels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Conclusion:Minimally invasive mippo intramedullary nail internal fixation treatment of femoral shaft fractures can promote the bone formation, relatively inhibit bone resorption and cause less traumatic rea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MORAL shaft fractures minimally invasive MIPPO intramedullary nail Bone metabolism Inflammatory response Pain MEDIATOR
下载PDF
Minimally invasive treatment of forearm double fracture in adult using Acumed forearm intramedullary nail: A case report 被引量:1
2
作者 Ji-Chao Liu Bing-Zhe Huang +3 位作者 Jie Ding Xiao-Jia Mu Yun-Long Li Cheng-Dong Piao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1年第11期2595-2601,共7页
BACKGROUND Currently,open reduction internal fixation is the conventional surgical method for treatment of double ulna and radius fracture.However,open reduction is associated with a high risk of complications.This ca... BACKGROUND Currently,open reduction internal fixation is the conventional surgical method for treatment of double ulna and radius fracture.However,open reduction is associated with a high risk of complications.This case of forearm double fracture involved a patient treated using an Acumed intramedullary nail.The patient experienced good follow-up outcomes.The Acumed forearm intramedullary nail enables early functional exercise and hastens healing of the fracture.Few studies have reported on the use of this approach for the treatment of fractures.CASE SUMMARY A 23-year-old male patient was admitted to hospital after 5 h of pain,swelling,and limited activity of left forearm caused by a careless fall.Physical examination showed stable basic vital signs,swelling of the left forearm,and severe pain when pressing on the injured part of the forearm.Further,friction was felt at the broken end of the bone;the skin was not punctured.Movement of the left hand was normal,and the left radial artery pulse was normal.Three-dimensional computed tomography examination showed an ulna fracture of the left forearm and comminuted fracture of the radius.The fracture was located in the upper third of the radius,with significant displacement on the fracture side.Clinical diagnosis further confirmed the left radius comminuted fracture and ulna fracture.After analyzing the fracture pattern,age,and other patient characteristics,we chose an Acumed nail for treatment and achieved good follow-up outcomes.CONCLUSION Acumed forearm intramedullary nail for fixation of ulna and radius fracture reduced complication risk and resulted in good follow-up outcom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ramedullary nail Forearm double fracture minimally invasive approach Delayed fracture healing Soft tissue injury Case report
下载PDF
Titanium Elastic Nails for Pediatric Femur Fractures: Clinical and Radiological Study
3
作者 Nishikant Kumar Laljee Chaudhary 《Surgical Science》 2010年第1期15-19,共5页
Background: Management of femoral diaphyseal fractures in the age group 616 years is controversial. There has been a resurgence worldwide for operative fixation. Material and methods: Twenty children (15 boys, 5 girls... Background: Management of femoral diaphyseal fractures in the age group 616 years is controversial. There has been a resurgence worldwide for operative fixation. Material and methods: Twenty children (15 boys, 5 girls) aged 616 years with femoral diaphyseal fractures (20 fractures, one in each) were stabilized with Titanium Elastic Nail (TEN). Patients underwent surgery within ten days of their injury. The results were evaluated using Flynn’s Scoring Criteria.Two nails were used in each fracture. Results: All 20 patients were available for evaluation and follow up for a mean duration of 24 months (1532 months). Radiological union in all cases was achieved in a mean time of 8 weeks. Full weight bearing was possible in a mean time of 10 weeks (812 weeks). The results were excellent in 14 patients (70%) and successful in 6 patients (30%). Few complications that occurred were infection (in 2 cases), knee joint stiffness(in 4 cases), angulation less than 10 degrees( in 4 cases), shortening less than 10 mm(in 4 cases). Conclusion: Intramedullary fixation by TEN is an effective treatment of fracture of femur in properly selected patients of the 616 years age grou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ldren intramedullary fixation Titanium elastic nail FEMORAL Fracture DIAPHYSIS
下载PDF
微创钢板与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效果比较
4
作者 张爱敏 谭芳 +4 位作者 王健 张锋 王青禾 沈燕国 袁云华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21期13-16,21,共5页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PO)和微创复位髓内钉内固定(MINO)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应用MIPO和MINO治疗的肱骨干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成MIPO组25例、MINO组28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PO)和微创复位髓内钉内固定(MINO)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应用MIPO和MINO治疗的肱骨干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成MIPO组25例、MINO组28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1年美国加州洛杉矶大学(UCLA)肩关节功能评分、肘关节功能Mayo评分。结果5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均未出现手术切口感染、桡神经损伤、骨折不愈合、内固定断裂或松动等情况。2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术后1年肘关节功能Mayo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IPO组患者术后1年UCLA肩关节功能评分优于MINO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PO组中有1例患者出现伤口脂肪液化,MINO组中有1例患者出现桡神经麻痹症状。结论MIPO和MINO在治疗肱骨干骨折方面均能达到满意效果,均值得临床推广,但MIPO对于肩关节功能的影响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 髓内钉内固定术 肱骨干骨折 微创手术
下载PDF
闭合复位钛制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MasonⅡ型桡骨头骨折疗效分析
5
作者 王权 王洪江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24年第3期218-221,共4页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钛制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MasonⅡ型桡骨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MasonⅡ型桡骨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钛制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MasonⅡ型桡骨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MasonⅡ型桡骨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闭合复位钛制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手法复位联合石膏外固定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肘关节活动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肘关节功能恢复为优者30例、良者8例、可者2例,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肘关节功能恢复为优者14例、良者17例、可者7例、差者2例(Z=-3664,P<0001);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肘关节屈曲、伸展及前臂旋前、旋后活动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t=3643、2868、3366、3588,P=0001、0005、0001、0001);术后随访1年,观察组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其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00%(χ^(2)=4211,P=0040)。结论与手法复位联合石膏外固定相比,闭合复位钛制弹性髓内钉内固定能够明显提高MasonⅡ型桡骨头骨折患者的肘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改善肘关节活动度,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制弹性髓内钉 髓内钉内固定 桡骨头骨折 手法复位 石膏外固定
下载PDF
经皮微创脊柱后路钉棒系统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近远期效果观察
6
作者 倪建平 周国柱 +3 位作者 顾军 黄亮 包文龙 魏斐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9期5-8,共4页
目的:观察胸腰椎骨折患者接受经皮微创脊柱后路钉棒系统固定治疗的近远期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22年1月我院7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切开椎弓根内固定治疗,... 目的:观察胸腰椎骨折患者接受经皮微创脊柱后路钉棒系统固定治疗的近远期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22年1月我院7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切开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微创脊柱后路钉棒系统固定治疗,对比2组各项手术指标、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组患者的伤椎后凸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比值、伤椎后缘高度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及术后1年伤椎后凸Cobb角均降低,伤椎前缘高度比值、伤椎后缘高度均升高,观察组变化比对照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组患者ODI、Harris评分、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VAS评分降低,术后3个月及术后1年ODI评分降低,Harris评分升高,观察组变化比对照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71%,低于对照组的2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腰椎骨折患者接受经皮微创脊柱后路钉棒系统固定治疗,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均能得到有效保障,对于促进患者腰椎指标及功能改善、缓解疼痛程度及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均具有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经皮微创脊柱后路钉棒系统固定 近期疗效 远期疗效 腰椎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顺行交锁钉结合LISS内固定治疗Lambiris Ⅲ或Ⅳ型股骨骨折的临床效果
7
作者 任喜颂 杜娟 时艳华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0期1781-1785,共5页
目的 探究顺行交锁钉结合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内固定治疗LambirisⅢ或Ⅳ型股骨骨折的应用效果。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5例股骨骨折(LambirisⅢ或Ⅳ型)患者,以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47例)和研究组(4... 目的 探究顺行交锁钉结合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内固定治疗LambirisⅢ或Ⅳ型股骨骨折的应用效果。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5例股骨骨折(LambirisⅢ或Ⅳ型)患者,以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47例)和研究组(4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LISS内固定治疗,研究组接受顺行交锁钉结合LISS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情况、创伤应激因子[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去甲肾上腺素(NE)、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视觉疼痛模拟量表(VAS)、硫化氢(H_(2)S)、鸢尾素(Irisin)、髋关节功能、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出血量为(357.49±32.81)mL,少于对照组的(385.94±37.26)mL,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17.63±2.29)d、(28.76±2.15)周,短于对照组的(19.51±2.64)d、(30.28±2.40)周(P<0.05)。研究组SOD、NE、AngⅡ水平术后第3天分别为(90.53±11.24)U·L^(-1)、(83.15±8.74)μg·L^(-1)、(148.62±18.53)mmol·L^(-1),低于对照组的(98.31±11.56)U·L^(-1)、(90.26±9.57)μg·L^(-1)、(163.78±19.37)mmol·L^(-1)(P<0.05)。研究组第3个月VAS评分为(1.97±0.65)分,低于对照组的(2.76±0.81)分(P<0.05);术后第3个月研究组H_(2)S、Irisin水平分别为(34.15±3.28)ng·L^(-1)、(217.83±16.45)μg·L^(-1),高于对照组的(32.28±3.11)ng·L^(-1)、(205.46±14.82)μg·L^(-1)(P<0.05);术后末次随访研究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顺行交锁钉结合LISS内固定治疗LambirisⅢ或Ⅳ型股骨骨折患者,可减少出血,减轻应激反应,加快术后早期恢复,促进骨折愈合,恢复髋关节功能,减轻患者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 微创内固定系统 顺行交锁钉
下载PDF
胫骨远端骨折伴软组织损伤3种不同微创固定方式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明明 张中 +4 位作者 孙建华 赵刚 宋华 颜华东 吕彬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79-885,共7页
背景:伴软组织损伤胫骨远端骨折的治疗一直具有挑战性,新型逆行胫骨髓内钉是一种新的选择。目前关于新型逆行胫骨髓内钉、顺行髓内钉、外置接骨板之间的生物力学性能研究未见报道。目的:通过有限元分析方法,探讨新型逆行胫骨髓内钉、顺... 背景:伴软组织损伤胫骨远端骨折的治疗一直具有挑战性,新型逆行胫骨髓内钉是一种新的选择。目前关于新型逆行胫骨髓内钉、顺行髓内钉、外置接骨板之间的生物力学性能研究未见报道。目的:通过有限元分析方法,探讨新型逆行胫骨髓内钉、顺行髓内钉、外置接骨板治疗伴软组织损伤胫骨远端骨折的生物力学稳定性,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利用1名42岁健康男性的胫骨CT数据,通过相关软件建立胫骨远端横行骨折的有限元模型,根据骨折的固定原则,构建新型胫骨逆行髓内钉、胫骨顺行髓内钉、外置股骨远端外侧接骨板固定有限元模型。使用ANSYS 2019软件进行网格划分、施加载荷、数据处理,比较各模型胫骨和内固定的应力分布及位移情况。结果与结论:(1)3组模型的骨折端位移量随着载荷的增大而增加;所有模式载荷中,逆行髓内钉组位移最小,外置接骨板组次之,顺行髓内钉组平均位移最大;在800 N垂直载荷中,各组位移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余载荷模式下各组无显著性差异;(2)不同载荷模式下3组模型中胫骨应力均表现为胫骨中段最高,向近、远端缓慢过渡降低;胫骨干部位应力分布均呈现逆行髓内钉组最高、外置接骨板组次之、顺行髓内钉组应力最小的情况;(3)不同载荷模式下3组模型中胫骨应力集中部位的应力,外置接骨板组明显高于另外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4)不同载荷条件下3组模型中固定物的应力值,外置接骨板组最大,逆行髓内钉组次之,顺行髓内钉组最小;不同载荷条件下3组固定物应力集中部位的应力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5)提示3种固定方式均具有良好的抗旋转能力及轴向稳定性,其中新型胫骨逆行髓内钉具有更好的生物力学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远端骨折 微创 逆行钉 髓内钉 外置接骨板 有限元分析 生物力学 软组织损伤
下载PDF
两种内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9
作者 何涛 侯绍平 +3 位作者 吕国荣 宋晓飞 汪军 龙俊任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2期270-274,共5页
目的比较交锁髓内钉和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方法将100例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按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交锁髓内钉组(采用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50例)和锁定钢板组(采用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50例)。比较两组... 目的比较交锁髓内钉和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方法将100例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按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交锁髓内钉组(采用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50例)和锁定钢板组(采用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50例)。比较两组手术情况、骨折愈合时间、术后部分负重行走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Johner-Wruhs评分、踝关节活动度、AOFAS踝-后足评分。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15(12.26±5.63)个月。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交锁髓内钉组均少(短)于锁定钢板组(P<0.01)。骨折愈合时间:交锁髓内钉组短于锁定钢板组(P<0.01)。术后部分负重行走时间:交锁髓内钉组早于锁定钢板组(P<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交锁髓内钉组低于锁定钢板组(P<0.05)。术后12个月Johner-Wruhs评分优良率、末次随访时踝关节活动度及术后3、12个月AOFAS踝-后足评分:交锁髓内钉组均优于锁定钢板组(P<0.05)。结论与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相比,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更符合力学原理,更利于骨折愈合,患者术后下地行走时间更早,并发症发生率更低,踝关节功能恢复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中下段骨折 内固定 交锁髓内钉 微创经皮锁定钢板
下载PDF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与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闭合性骨折患者的效果比较
10
作者 王震 徐海斌 余正红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21期145-147,共3页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与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闭合性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新蔡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胫骨远端闭合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与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闭合性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新蔡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胫骨远端闭合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行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水平,手术前后踝关节功能[美国矫形足踝协会踝-后足评分法(AOFAS-AH)]评分、炎性因子[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个月,观察组AOFAS-AH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观察组PCT、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闭合性骨折患者可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踝关节功能评分,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效果优于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远端闭合性骨折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 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 踝关节功能 炎性因子 并发症
下载PDF
不同固定术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疗效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明举 任胜军 +3 位作者 丛慕 刘伟东 罗志刚 史桂秋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1022-1025,共4页
目的:探究小切口下闭合复位微创钢板固定(MIPO)术与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术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方法:根据闭合复位方式不同将110例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分为MIPO组(n=52)和髓内钉组(n=58)。MIPO组采用小切口下闭合复位MIPO术;髓内钉... 目的:探究小切口下闭合复位微创钢板固定(MIPO)术与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术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方法:根据闭合复位方式不同将110例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分为MIPO组(n=52)和髓内钉组(n=58)。MIPO组采用小切口下闭合复位MIPO术;髓内钉组采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内固定相关并发症及术后软组织血运情况、骨折愈合评分、Johner-Wruhs评分。结果:MIPO组手术耗时短于髓内钉组(P<0.05),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均小于髓内钉组(P<0.05);两组术后内固定松动、断裂发生率及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MIPO组皮肤坏死、皮温低、发绀/瘀血等软组织血运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髓内钉组(P<0.05);两组术后1个月、6个月、末次随访骨折愈合评分及末次随访Johner-Wruhs评分优良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固定术在骨折愈合、内固定稳定性及膝、踝关节功能恢复方面无显著差异,但小切口下闭合复位MIPO术对周围软组织损伤小,术后软组织血运恢复速度快于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中下段骨折 小切口 闭合复位 微创钢板固定 交锁髓内钉术
下载PDF
微创弹性髓内钉和钢板内固定治疗成人胫腓骨骨折的病例对照研究
12
作者 祝海炳 张永涛 +3 位作者 吕和 任富昌 周成洪 应昀峰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4期352-357,共6页
目的:对比使用弹性髓内钉和钢板固定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2年12月入院的6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分为髓内钉组和钢板组,各30例,髓内钉组为采用弹性髓内钉固定,钢板组为钢板螺钉固定。髓内钉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22... 目的:对比使用弹性髓内钉和钢板固定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2年12月入院的6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分为髓内钉组和钢板组,各30例,髓内钉组为采用弹性髓内钉固定,钢板组为钢板螺钉固定。髓内钉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22~75(39.4±9.8)岁;车祸伤24例,摔伤6例;闭合性骨折23例,开放性骨折7例。钢板组30例,男15例,女15例;年龄24~78(38.6±10.2)岁;车祸伤22例,摔伤8例;闭合性骨折24例,开放性骨折6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和后足评分、腓骨临床愈合时间和伤口并发症的发生率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均获随访,时间6~21(14.0±2.8)个月。髓内钉组和钢板组比较,髓内钉组手术时间短、出血少、腓骨临床愈合时间短、切口感染率低(P<0.05)。髓内钉组术后出现2例延迟愈合,钢板组出现1例不愈合,2例延迟愈合。末次随访踝关节功能按照AOFAS评分标准,髓内钉组(88.33±4.57)分,优17例,良12例,可1例;钢板组(87.00±4.14)分,优16例,良10例,可4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弹性髓内钉治疗腓骨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骨折愈合时间短和切口并发症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髓内钉 成人 胫腓骨骨折 骨折内固定
下载PDF
重建钢板桥接固定与弹性髓内钉治疗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的效果
13
作者 万文辉 郑义海 《当代医学》 2024年第11期129-133,共5页
目的探究重建钢板桥接固定与弹性髓内钉治疗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景德镇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重建钢板组行重建钢板桥... 目的探究重建钢板桥接固定与弹性髓内钉治疗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景德镇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重建钢板组行重建钢板桥接固定治疗,髓内钉组行弹性髓内钉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肩关节功能、上肢功能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髓内钉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切口长度均短于重建钢板组,术中出血量少于重建钢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髓内钉组Constant-Murly、肩臂手功能障碍量表(DASH)评分均高于重建钢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个月,两组Constant-Murly、DASH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髓内钉组皮肤刺激发生率高于重建钢板组,局部皮肤感觉障碍发生率低于重建钢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切口感染、髓内钉退钉/钢板失效、骨折延迟愈合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治疗中,弹性髓内钉治疗重建钢板桥接固定与弹性髓内钉治疗均可获得良好的效果,但二者各有优势与不足,重建钢板桥接固定在功能康复方面更具优势,弹性髓内钉治疗在减少创伤、促进愈合方面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建钢板桥接固定 弹性髓内钉 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
下载PDF
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与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患者的效果比较
14
作者 贾炳胜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8期135-137,141,共4页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MIPPO)与交锁髓内钉(IIN)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2年1月该院收治的106例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3...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MIPPO)与交锁髓内钉(IIN)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2年1月该院收治的106例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IIN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采用MIPPO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水平,手术前后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骨代谢指标[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骨钙素(BGP)、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水平,踝关节功能(Kofoed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两组血清CRP、TNF-α、IL-1β水平均高于术前,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β-CTX水平均低于术前,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两组BGP、BMP-2水平均高于术前,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6、12个月,两组Kofoed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畸形愈合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PPO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患者可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和畸形愈合发生率,其效果优于IIN内固定术治疗,但会延长骨折愈合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 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 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 骨折愈合 骨代谢 炎性因子
下载PDF
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与传统开放手术在脊椎骨折患者治疗中的对比
15
作者 谢国庆 刘仲 徐跃胜 《中外医疗》 2024年第7期76-79,共4页
目的分析对比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与传统开放手术在脊椎骨折患者治疗中的治疗效果。方法方便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2月泗洪中信医院收治的84例脊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42例)和对照组... 目的分析对比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与传统开放手术在脊椎骨折患者治疗中的治疗效果。方法方便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2月泗洪中信医院收治的84例脊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42例)和对照组(传统开放手术,42例)。对比两组临床指标、影像学检查结果、临床评分以及并发症状况。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指标、Cobb角、疼痛评分、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伤椎前缘高度压缩比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预后评分为(11.41±1.4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23±1.4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29,P<0.05)。结论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可提高脊椎骨折患者的手术效率,促进骨折早日康复,手术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微创 椎弓根钉 内固定术 脊椎骨折 并发症
下载PDF
微创AO钛制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长骨干骨折的疗效分析
16
作者 吴显焱 龙安雄 顾学文 《世界复合医学(中英文)》 2024年第9期116-119,127,共5页
目的分析儿童长骨干骨折采用微创AO钛制弹性髓内钉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2月—2023年10月黎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长骨干骨折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观察组采取微... 目的分析儿童长骨干骨折采用微创AO钛制弹性髓内钉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2月—2023年10月黎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长骨干骨折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观察组采取微创AO钛制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比较两组术中指标(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指标(住院时间、开始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血液流变学指标(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手术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切口长度更小,手术时间更短,出血量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开始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33/35),高于对照组的77.14%(27/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00,P=0.040)。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长骨干骨折采取微创AO钛制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可以改善围术期指标,促进骨折良性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长骨干骨折 微创AO钛制弹性髓内钉 切腹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术
下载PDF
交锁髓内钉固定术与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的效果对照分析
17
作者 王建伟 李相才 付映旭 《系统医学》 2024年第3期147-149,153,共4页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与交锁髓内钉固定术(Interlocking Intramedullary Nail,IMN)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4月菏泽医学专科学校...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与交锁髓内钉固定术(Interlocking Intramedullary Nail,IMN)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4月菏泽医学专科学校附属医院就诊的94例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取IMN治疗,研究组采取MIPPO治疗。比较两组术中情况及康复指标、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与Olerud-Molander踝关节功能评分(Olerud-Molander Ankle Score,OMAS)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结果比较,研究组术中失血量更少,住院时间与术后愈合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6个月两组HSS、OMA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26%,较对照组的19.15%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45,P<0.05)。结论IMN与MIPPO对于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患者踝关节与膝关节的改善效果相当,但MIPPO能够减少术中失血量,缩短康复进程,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锁髓内钉固定术 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 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
下载PDF
交锁髓内钉内固定与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疗效对比
18
作者 尚锦梁 孙森淼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24年第2期148-151,156,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交锁髓内钉(IIN)内固定与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MIPPO)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济源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58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将其分为IIN组(28例)和MI... 目的对比分析交锁髓内钉(IIN)内固定与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MIPPO)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济源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58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将其分为IIN组(28例)和MIPPO组(30例),IIN组患者采用IIN内固定治疗,MIPPO组患者采用MIPPO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情况、骨折愈合情况、膝关节功能、踝关节功能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IIN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与MIPPO组均无明显差异(t=0.268、1.161、0.309,P=0.790、0.251、0.759);术后3个月,IIN组患者膝关节功能及踝关节功能评分与MIPPO组均无明显差异(t=0.406、0.586,P=0.687、0.561);IIN组患者术后1年感染、延迟愈合发生情况与MIPPO组均无明显差异(χ^(2)=0.301、0.003,P=0.583、0.960),而畸形愈合与关节疼痛发生例数均明显多于MIPPO组(χ^(2)=4.469、4.870,P=0.034、0.027)。结论IIN内固定与MIPPO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无明显差异,且均能够有效促进膝关节功能及踝关节功能恢复,但MIPPO术后骨折畸形愈合和关节疼痛发生率均明显低于IIN内固定,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锁髓内钉 经皮微创接骨板 内固定 胫骨远端骨折 膝关节功能 踝关节功能 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跟骨钉中钉内固定系统在跟骨骨折治疗中的优势
19
作者 刘彬 于斌 《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67-70,共4页
探讨跟骨钉中钉手术较传统手术方式治疗跟骨骨折的优势.回顾性收集自2021年4月—2024年4月间跟骨骨折Sanders分型Ⅱ-Ⅲ型46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随机分为微创组(采用跟骨钉中钉内固定系统微创治疗,23例)和传统组(传统切开复... 探讨跟骨钉中钉手术较传统手术方式治疗跟骨骨折的优势.回顾性收集自2021年4月—2024年4月间跟骨骨折Sanders分型Ⅱ-Ⅲ型46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随机分为微创组(采用跟骨钉中钉内固定系统微创治疗,23例)和传统组(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23例),记录两组术前待术时间、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术后1周、1月及1年功能恢复等情况,并进行比较,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并于末次随访时按照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分.微创组与传统组患者在平均手术时间(78min vs 105min)、术中出血量(9.5ml vs 55ml)、Maryland足功能评分系统判定术后1周、术后1月及1年优良率(分别73.91%vs 43.48%,91.3%vs 78.2%,100%vs 91.3%)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钉中钉内固定系统在跟骨骨折较以往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有明显优势,可缩短住院时间,术后功能恢复亦较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钉中钉内固定系统 微创治疗
下载PDF
钛制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不稳定尺桡骨干双骨折的临床研究
20
作者 梁恬 马利海 +1 位作者 刘建军 张德胤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15期92-95,共4页
目的:探讨钛制弹性髓内钉闭合复位治疗儿童不稳定尺桡骨干双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6年6月―2020年5月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儿童不稳定尺桡骨干双骨折63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采用闭合复位下钛制弹性髓内钉固定;对... 目的:探讨钛制弹性髓内钉闭合复位治疗儿童不稳定尺桡骨干双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6年6月―2020年5月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儿童不稳定尺桡骨干双骨折63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采用闭合复位下钛制弹性髓内钉固定;对照组31例,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两组均记录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前臂Grace and Eversman功能分级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结果:6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疼痛VAS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前臂Grace and Enversman功能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前臂Grace-Enversman功能恢复更好。结论:钛制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儿童不稳定尺桡骨干双尺骨折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出血量,并降低患儿术后的疼痛,明确改善前臂功能,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制弹性髓内钉 钢板固定 不稳定尺桡骨干双骨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