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ole of lateral soft tissues release in percutaneous hallux valgus correction:A medium term retrospective study 被引量:1
1
作者 Fabio Zanchini Ottorino Catani +6 位作者 Fabrizio Sergio Alessia Boemio Angelo Sieczak Davide Piscopo Salvatore Risitano Gabriele Colò Federico Fusini 《World Journal of Orthopedics》 2023年第12期843-852,共10页
BACKGROUND In the field of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MIS)for the treatment of hallux valgus(HV),different techniques have begun to emerge in the literature concerning the distal osteotomy of the first metatarsal bone... BACKGROUND In the field of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MIS)for the treatment of hallux valgus(HV),different techniques have begun to emerge in the literature concerning the distal osteotomy of the first metatarsal bone,the synthesis or not of the metatarsal head,the possible association with lateral soft tissues release(LSTR)and osteotomy of the base of the first phalanx.AIM To evaluate the role of LSTR on percutaneous HV correction,evaluating functional and radiographical results.METHODS From January 2012 to May 2016 a total of 396 patients with mild to moderate symptomatic HV treated with the MIS technique were included in this retrospective study.The technique provides no internal fixation(WOS).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LSTR group and no LSTR group(LSTR N).This surgical procedure(LSTR)was reserved for insufficient HV angle(HVA)correction during fluoroscopic control.Patients were evaluated at each follow-up by two other authors after appropriate training by senior authors(first practitioners).Clinical evaluation was performed before surgery,6 mo after surgery,and 48 mo follow-up.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and visual analog scale(VAS)score was used to evaluate pain and function,and complications were recorded.In addition,the incidence of relapses and the degree of joint range of motion(ROM)with the association with the LSTR(capsule,adductor tendon,phalanx-sesamoid ligament,and the deep transverse metatarsal ligament)were evaluated.Radiological parameters included HVA and intermetatarsal angle(IMA).Patient satisfaction was assessed.Student t-test and Fisher exact test were used to assess statistical analysis.RESULTS From our study it is clear that no differences in term of HVA,VAS,IMA correction,rate of complications,and AOFAS score were found between groups,while a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of the same variables was found in each group between pre and postoperative values.A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ROM at 6 mo(P=0.018)and 48 mo(P=0.02)of follow-up was found in LSTR N group.Complications were rare in both groups.CONCLUSION LSTR procedure on percutaneous HV correction seems to increase postoperative joint stiffness with a comparable incidence of relapse and a low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llux valgus Percutaneous distal osteotomy lateral release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Without ostheosynthesis Range of motion
下载PDF
微创潜行侧方内括约肌松解术治疗慢性肛裂42例报告 被引量:15
2
作者 吕伟光 孙勤丰 朱忠良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36-537,542,共3页
目的:探讨微创潜行侧方内括约肌松解术治疗慢性肛裂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2012年5月~2014年5月,行微创潜行侧方内括约肌松解术治疗慢性肛裂42例,用自制细钢丝从肛缘外1 cm处刺入括约肌间沟,由齿状线上穿出,然后经皮下由肛门外缘... 目的:探讨微创潜行侧方内括约肌松解术治疗慢性肛裂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2012年5月~2014年5月,行微创潜行侧方内括约肌松解术治疗慢性肛裂42例,用自制细钢丝从肛缘外1 cm处刺入括约肌间沟,由齿状线上穿出,然后经皮下由肛门外缘穿入口穿出,提起钢丝两头,穿过针筒管,助手固定针筒管,牵拉钢丝游离端,瞬间离断内括约肌组织。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未见并发症。以患者症状消失、裂口愈合为痊愈标准,痊愈时间7~14 d,平均9 d。随访3~6个月,平均4个月,未见复发。结论微创潜行侧方内括约肌松解术治疗慢性肛裂安全、可行,具有操作简单、疗效可靠、治愈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 慢性肛裂 内括约肌松解术
下载PDF
Quadrant微创系统下行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椎间植骨融合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7
3
作者 赵勇 丘德赞 +4 位作者 李荣祝 尹东 梁斌 黄孝英 覃俊君 《广西医学》 CAS 2015年第2期172-175,共4页
目的探讨Quadrant微创系统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对20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通过Quadrant微创通道下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及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运用日本骨科学会评估治疗分... 目的探讨Quadrant微创系统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对20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通过Quadrant微创通道下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及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运用日本骨科学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和疼痛评估伤口视觉模拟法(VAS评分)评价疗效,并观察术后各项指标。结果2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均按时门诊复查,平均随访26个月。随访腰椎正侧位及过伸过曲位X线片、腰椎CT及腰椎MRI检查示内固定器稳定,未出现腰椎失稳,20例病例植骨完全融合。临床疗效为优16例,良3例,可1例,无效0例。末次随访JOA评分明显高于术前(P<0.05),腰痛、腿痛VAS评分明显低于术前(P<0.05);术前与末次随访椎间隙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Quadrant系统下行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可维持术后的脊柱稳定性,具有损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疗效满意且操作简单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MAST QUADRANT系统 微创手术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椎间植骨融合
下载PDF
可扩张管下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加椎间融合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卫东 崔志明 +4 位作者 徐冠华 保国锋 孙郁雨 王玲玲 陈佳佳 《临床骨科杂志》 2017年第5期535-537,541,共4页
目的评价Mast Quadrant可扩张管下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加椎间融合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Mast Quadrant可扩张管下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加椎间融合术治疗27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结果手术时间110~160 m... 目的评价Mast Quadrant可扩张管下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加椎间融合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Mast Quadrant可扩张管下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加椎间融合术治疗27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结果手术时间110~160 min,术中出血量150~350 ml。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4~56个月。疼痛VAS评分和JOA评分:术后3个月与末次随访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末次随访与术后3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查见椎间植骨融合良好,无内固定松动、断裂及融合器移位等情况发生。结论 Mast Quadrant可扩张管下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加椎间融合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内固定
下载PDF
经皮空心钉与空心钉加肌骨瓣治疗股骨颈骨折疗效对比 被引量:4
5
作者 吴春宝 蒋仁伟 +4 位作者 唐勇 刘颖 毛凯 邓煜 李涛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2年第12期1043-1044,共2页
目的:比较经皮空心钉加压微创技术和空心钉加股方肌肌骨瓣,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用空心钉加股方肌肌骨瓣治疗青壮年GardenⅢ型股骨颈骨折18例(A组),经皮空心钉加压微创技术治疗青壮年GardenⅢ型股骨颈骨折23例(B组),术后6... 目的:比较经皮空心钉加压微创技术和空心钉加股方肌肌骨瓣,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用空心钉加股方肌肌骨瓣治疗青壮年GardenⅢ型股骨颈骨折18例(A组),经皮空心钉加压微创技术治疗青壮年GardenⅢ型股骨颈骨折23例(B组),术后6个月患肢开始逐渐负重,比较两组患者骨折愈合及股骨头坏死情况。结果:术后随访15~55个月,A组优6例,良10例,差2例,优良率88.9%;B组优7例,良14例,差2例,优良率91.3%。结论:采用经皮空心钉加压微创技术治疗青壮年GardenⅢ型股骨颈骨折,手术创伤小,可降低骨折不愈合与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发生率,优于空心钉加股方肌肌骨瓣治疗,晚负重可能是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GardenⅢ型 微创 晚负重 内固定
下载PDF
应用前环皮下内固定支架治疗骨盆前环骨折的近期临床疗效 被引量:2
6
作者 徐练 林旭 +4 位作者 谭伦 吴超 钟泽莅 曾俊 胡海刚 《四川医学》 CAS 2023年第3期285-290,共6页
目的 探讨骨盆前环皮下内固定支架(INFIX)治疗骨盆前环骨折的近期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8月我院收治且采用INFIX技术治疗的72例骨盆前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4例,女38例;年龄15~79岁,平均53.7岁;致伤原... 目的 探讨骨盆前环皮下内固定支架(INFIX)治疗骨盆前环骨折的近期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8月我院收治且采用INFIX技术治疗的72例骨盆前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4例,女38例;年龄15~79岁,平均53.7岁;致伤原因:车祸伤43例,高坠伤19例,摔伤5例,重物砸伤5例。骨盆骨折Tile分型:Tile B型57例(B1型6例、B2型29例、B3型22例),Tile C型15例(C1型7例、C2型8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随访时间、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情况、末次随访时采用Matta影像学标准评价骨折复位质量,Majeed评分系统评价临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0~85 min,平均(45.8±15.2)min;术中出血量5~50 ml,平均(19.3±10.2)ml。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48个月,平均22.5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8~20周,平均12.7周。其中4例发生畸形愈合;15例出现股外侧皮神经损伤表现(7例经对症处理后自行恢复,6例取出内固定后恢复,2例末次随访时仍残留少许症状);1例麻醉恢复后出现单侧股神经麻痹症状,立即调整内固定位置后恢复正常;3例术后感染(2例伤口浅层感染,经加强换药等对症处理后治愈;1例发生深部感染,经清创及加强抗感染等处理后治愈);5例异位骨化;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内固定无菌性松动。末次随访时:Matta评价骨折复位质量,优良率97.2%(其中,优59例,良11例,可2例);Majeed临床功能评分结果为67~99分,平均(85.2±6.9)分,优43例,良25例,可4例,优良率94.6%。结论 INFIX治疗骨盆前环骨折近期疗效满意,且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固定牢靠,外观影响小,感染风险低等优点,但发生股外侧皮神经损伤等风险相对较高,需值得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骨折 微创手术 前环皮下内固定支架(INFIX) 并发症 股外侧皮神经
下载PDF
微创侧方内括约肌松解术联合中药坐浴在慢性肛裂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傅跃权 季英 《海南医学》 CAS 2021年第13期1680-1683,共4页
目的探讨微创侧方内括约肌松解术联合中药坐浴在慢性肛裂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东莞市凤岗医院收治的60例慢性肛裂患者进行研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肛裂切除术联合中... 目的探讨微创侧方内括约肌松解术联合中药坐浴在慢性肛裂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东莞市凤岗医院收治的60例慢性肛裂患者进行研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肛裂切除术联合中药坐浴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创侧方内括约肌松解术联合中药坐浴治疗,两组患者术后连续中药坐浴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4 d的临床疗效、围术期情况、术前及术后1 d、3 d、7 d、14 d时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前及术后1个月时的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变化,并比较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4 d,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2.18±0.51)mL、(14.74±2.50)d、(5.20±0.71)d,明显少(短)于对照组的(5.09±0.76)mL、(17.91±2.19)d、(7.16±1.08)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 d、3 d、7 d、14 d时的VAS评分分别为(4.45±0.56)分、(3.49±0.49)分、(2.64±0.36)分、(1.60±0.3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81±0.50)分、(4.42±0.51)分、(3.22±0.57)分、(2.18±0.2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个月的SF-36评分为(89.40±5.7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53±6.0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侧方内括约肌松解术联合中药坐浴治疗慢性肛裂可有效促进患者术后恢复、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肛裂 肛裂切除术 微创侧方内括约肌松解术 中药坐浴 视觉模拟评分法 生活质量 疗效 并发症
下载PDF
跗骨窦微创切口与外侧L形切口入路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患者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冰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11期142-145,共4页
目的:比较跗骨窦微创切口与外侧L形切口入路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20年3月该院收治的72例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5例。观察组采用跗骨窦微... 目的:比较跗骨窦微创切口与外侧L形切口入路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20年3月该院收治的72例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5例。观察组采用跗骨窦微创切口入路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外侧L形切口入路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优良率、手术相关指标水平,术前、术后随访12个月足踝功能指标[跟骨Bohler角、Gissane角、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分、踝-后足功能评分系统(AOFAS)评分]水平,以及术后12个月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86.49%(32/37),高于对照组的65.71%(23/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切口长度和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Bohler角、Gissane角均大于术前,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分、AOFAS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70%(1/37),低于对照组的22.86%(8/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跗骨窦微创切口入路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患者可提高治疗优良率、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分和AOFAS评分,降低手术相关指标水平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外侧L形切口入路钢板内固定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跗骨窦微创切口 外侧L形切口 钢板内固定术 足踝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内侧或外侧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在A型闭合性胫骨远端骨折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0
9
作者 杨勇胜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21期18-20,24,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内侧或外侧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MIPPO)治疗A型闭合性胫骨远端骨折的手术效果。方法选取本院骨伤科确诊的88例A型闭合性胫骨远端骨折患者,均接受MIPPO术联合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治疗。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将88例患者分... 目的探讨采用内侧或外侧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MIPPO)治疗A型闭合性胫骨远端骨折的手术效果。方法选取本院骨伤科确诊的88例A型闭合性胫骨远端骨折患者,均接受MIPPO术联合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治疗。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将88例患者分为内侧固定组(n=44)和外侧固定组(n=44),比较2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1d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和踝-后足功能评分(AOFAS)等指标。结果内侧固定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优于外侧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1d 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均成功随访≥6个月,其中内侧固定组平均随访8.35个月,外侧固定组平均随访8.29个月。2组切口感染、钢板弯曲、延迟愈合、踝关节疼痛及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末次随访踝-后足功能AOF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型闭合性胫骨远端骨折行内侧或外侧MIPPO的短期疗效接近,但内侧固定在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出血量和促进骨折愈合方面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闭合性胫骨远端骨折 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 内侧固定法 外侧固定法 锁定加压钢板 手术效果
下载PDF
跟骨骨折手术治疗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6
10
作者 申君熙 于诗洋 潘德悦 《创伤外科杂志》 2023年第10期793-798,共6页
跟骨骨折是临床常见的足部损伤之一,多数由高处坠落或交通事故导致,通常为粉碎性骨折,预后差。由于跟骨骨折较复杂、致残率高、并发症多,其治疗方式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近年来扩展外侧入路、跗骨窦入路等入路及经... 跟骨骨折是临床常见的足部损伤之一,多数由高处坠落或交通事故导致,通常为粉碎性骨折,预后差。由于跟骨骨折较复杂、致残率高、并发症多,其治疗方式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近年来扩展外侧入路、跗骨窦入路等入路及经皮复位内固定、关节镜辅助复位固定等微创手术逐渐流行,大大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致残率。本文就近年国内外针对跟骨粉碎性骨折手术入路及内固定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跟骨骨折的治疗提供方法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扩大外侧入路 副骨窦入路 经皮复位内固定 微创治疗
下载PDF
经跗骨窦切口微创钢板与外侧扩大入路切开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1
作者 钟南 《中外医学研究》 2020年第32期138-140,共3页
目的:观察经跗骨窦切口微创钢板与外侧扩大入路切开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8月-2019年7月本院治疗的跟骨骨折患者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均41例。对照组行外侧扩大入路切开钢板内固定,观察组行经... 目的:观察经跗骨窦切口微创钢板与外侧扩大入路切开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8月-2019年7月本院治疗的跟骨骨折患者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均41例。对照组行外侧扩大入路切开钢板内固定,观察组行经跗骨窦切口微创钢板内固定。比较两组临床指标、足部功能恢复效果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43.90±8.13)ml,并发症总发生率7.32%,低于对照组的(56.18±10.37)ml、29.27%,手术时间(89.61±13.05)min,长于对照组的(76.24±15.16)min,骨折愈合时间(72.10±12.34)d,早于对照组的(85.49±13.71)d,观察组足部功能恢复优良率(75.61%)高于对照组(53.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跗骨窦切口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在减少并发症、恢复足部功能方面效果更佳,且手术损伤小,骨折愈合时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经跗骨窦切口微创钢板内固定 外侧扩大入路切开钢板内固定 足部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跗骨窦小切口与传统外侧L型切口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3
12
作者 林烨澎 何志明 +2 位作者 汪志中 罗晓东 王斌 《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 2016年第3期152-157,共6页
目的比较跗骨窦小切口与传统外侧L型切口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在广东佛山三水区人民医院行跟骨骨折治疗的116例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外侧L型切口钢板内固... 目的比较跗骨窦小切口与传统外侧L型切口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在广东佛山三水区人民医院行跟骨骨折治疗的116例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外侧L型切口钢板内固定,观察组采用跗骨窦小切口钢板内固定。记录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骨折愈合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美国足踝外科学会(AOFAS)评分、Kofoed评分、Maryland评分、影像学Gissane角和Bohler角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年两组各关节功能评分和影像学参数均明显优于术前(P<0.05),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AOFAS评分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跗骨窦小切口和传统外侧L型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均能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前者在减轻手术创伤、缩短骨折愈合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早期功能锻炼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 骨折 骨折固定术 骨板 外科手术 微创性 跗骨窦入路 外侧入路
下载PDF
跗骨窦入路微创内固定术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钟 刘立云 +1 位作者 邬春讯 陈礼苹 《青岛医药卫生》 2022年第4期245-249,共5页
目的探讨跗骨窦入路微创内固定术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本科2019年3月至2021年1月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外侧L形切口入路内固定术,观察组给予跗骨窦入路微... 目的探讨跗骨窦入路微创内固定术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本科2019年3月至2021年1月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外侧L形切口入路内固定术,观察组给予跗骨窦入路微创内固定术,对比两组患者围手术指标: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踝关节功能:Karlsson踝关节功能评分(KAFS)、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影像学参数:跟骨长度、高度、宽度、Bolher角、Gissane角;并发症。结果两组骨折愈合时间、跟骨长度、高度、Bolher角、Gissane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KAFS、AOFA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跗骨窦入路微创内固定术与外侧L形切口入路内固定术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的骨解剖形态、骨折愈合时间效果相当,但跗骨窦入路微创内固定术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提高踝关节功能,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跗骨窦入路微创内固定术 外侧L形切口入路内固定术 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
下载PDF
不同入路跟骨关节内骨折内固定术后足底压力步态观察
14
作者 刘丽丹 吕宪玉 +2 位作者 郭英飞 李嘉琦 王凌云 《临床误诊误治》 2020年第12期65-69,共5页
目的比较采用扩大外侧入路(ELA)和经跗骨窦间隙微创入路(STA)跟骨关节内骨折内固定术后12个月的足底压力步态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34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根据患者意愿选择ELA入路手术(ELA组)18例和STA入路手... 目的比较采用扩大外侧入路(ELA)和经跗骨窦间隙微创入路(STA)跟骨关节内骨折内固定术后12个月的足底压力步态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34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根据患者意愿选择ELA入路手术(ELA组)18例和STA入路手术(STA组)16例。术后12个月于门诊行足底压力步态分析,比较两组患侧与健侧足底压力相关参数的差异。结果STA组患侧和健侧前足区压力中心(COP)时间百分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侧足地接触时间、足跟与地面接触时间、全足压力峰值与体质量比值、足跟压力峰值与体质量比值、COP移动最大速度、COP移动平均速度及足跟区、中足区、足趾区COP时间百分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ELA组上述足底压力相关参数患侧和健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相比ELA入路,STA入路跟骨关节内骨折内固定术后早期患侧足底压力与健侧更为接近,双足更对称,接近正常步态。对于跟骨移位关节内骨折手术治疗建议采用STA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内骨折 跟骨 骨折固定术 扩大外侧入路 经跗骨窦间隙微创入路 足底压力
下载PDF
经跗骨窦切口微创钢板与外侧扩大入路切开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鲁鹏 《中国伤残医学》 2022年第20期14-18,共5页
探讨跟骨骨折经跗骨窦切口微创钢板与外侧扩大入路切开钢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21年7月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54例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n=26)与对照组(n=28),观察组采用跗骨窦切口... 探讨跟骨骨折经跗骨窦切口微创钢板与外侧扩大入路切开钢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21年7月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54例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n=26)与对照组(n=28),观察组采用跗骨窦切口,对照组采用L型切口。比较2组治疗效果、围术期指标、影像学指标、足部功能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1%(24/26),高于对照组的67.86%(19/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长度为(4.69±1.06)cm、切口愈合时间为(11.44±2.42)天,短于对照组的(12.47±3.51)cm、(18.72±3.59)天;观察组术后引流量为(20.38±6.41)ml,少于对照组的(94.14±22.88)ml;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85%(1/26),低于对照组的28.57%(8/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影像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组术前相比,2组术后不同时点Bohler角均升高;Gissane角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前足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不同时点足部功能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跟骨骨折患者中采用跗骨窦切口治疗效果优于L型切口,术后引流量少,切口愈合快,手术安全性高,利于足部功能恢复,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经跗骨窦切口微创钢板 外侧扩大入路切开钢板 内固定 足部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方体定向置管联合核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内囊血肿的临床研究
16
作者 李卫华 刘津英 +3 位作者 胡新华 王治瑜 刘进香 席刚明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0年第2期99-102,共4页
目的:观察方体定向置管联合核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微创血肿清除术对内囊外侧血肿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0例随机分为内科保守组(内科保守治疗)、单纯微创组(在内科保守治疗基础上给予方体定向置管微创血肿清除术)... 目的:观察方体定向置管联合核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微创血肿清除术对内囊外侧血肿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0例随机分为内科保守组(内科保守治疗)、单纯微创组(在内科保守治疗基础上给予方体定向置管微创血肿清除术)、联合微创组(在内科保守治疗基础上给予方体定向置管联合DTI精确定位穿刺微创血肿清除术),各30例。比较术后5 d各组血肿大小。入院时及术后第5天进行DTI检查,比较各组出血侧内囊锥体束的微小各向异性(FA)值。比较各组入院时、术后第5天和第56天的改良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m NIHSS)评分,比较术后第56天的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结果:治疗前,3组的血肿大小、PT的FA值、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单纯微创组和联合微创组的血肿体积较保守治疗组显著减小、PT的FA值显著增高、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显著改善、日常生活能力显著提高(均P<0.05),且联合微创组优于单纯微创组(均P<0.05)。结论:方体定向置管联合DTI微创血肿清除术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内囊外侧血肿 核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 微创血肿清除术 疗效
下载PDF
经听诊三角微创切口在后肋及部分侧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的临床价值
17
作者 殷世杰 代建川 王瑞 《当代医学》 2023年第25期118-121,共4页
目的探讨经听诊三角微创切口在后肋及部分侧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21年3月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后肋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以其他切... 目的探讨经听诊三角微创切口在后肋及部分侧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21年3月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后肋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以其他切口进行治疗,观察组以听诊三角微创切口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疼痛程度、患侧上肢功能、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周及术后6个月,两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术后1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观察组前屈、外旋角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前屈、外旋角度均大于术后1周,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切口长度、开胸时间、关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82%,低于对照组的2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肋及部分侧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经听诊三角微创切口的运用可促进患者患侧上肢功能恢复,缩短手术时间与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减少出血量,切口长度较短且美观,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听诊三角 微创
下载PDF
改良经跗骨窦微创小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的效果研究
18
作者 撒忠秋 周熙 +2 位作者 白志林 徐达成 蔡旭东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第24期38-41,共4页
目的:研究用改良经跗骨窦微创小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昆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40例跟骨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术中所做手术切口的不同将其分为常规组和改良组。用改良经跗骨窦微创小切口切开... 目的:研究用改良经跗骨窦微创小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昆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40例跟骨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术中所做手术切口的不同将其分为常规组和改良组。用改良经跗骨窦微创小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对改良组患者进行治疗,用常规的L形外侧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对常规组患者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改良组患者术中的失血量少于常规组患者,其手术的时间和术后骨折愈合的时间均短于常规组患者,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术后1个月,改良组患者美国足踝骨科协会(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系统的评分高于常规组患者,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的评分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结论:用改良经跗骨窦微创小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的效果显著,能减轻患者术后的疼痛感,促进其踝关节功能的恢复,且具有术中失血量少、手术时间和术后骨折愈合时间短及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经跗骨窦微创小切口 L形外侧切口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 跟骨骨折 并发症
下载PDF
髌骨外侧成形术联合外侧支持带松解术治疗髌股关节炎 被引量:7
19
作者 刘效仿 周观明 +4 位作者 管明强 刘礼初 刘少华 张念军 陈金雄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044-1048,共5页
目的探讨髌骨外侧成形术联合外侧支持带松解术治疗髌股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7年6月至2018年3月在佛山市中医院接受髌骨外侧成形术联合外侧支持带松解术治疗的30例症状性髌股关节炎患者资料,男7例,女23例;年龄(56.4±9.7... 目的探讨髌骨外侧成形术联合外侧支持带松解术治疗髌股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7年6月至2018年3月在佛山市中医院接受髌骨外侧成形术联合外侧支持带松解术治疗的30例症状性髌股关节炎患者资料,男7例,女23例;年龄(56.4±9.7)岁。通过比较术前和末次随访时髌股适合角(PFCA)、髌股外侧角(LPFA)、改良Kujala评分、WOMAC骨关节炎指数、SF-12量表分别评估髌骨位置、髌股关节功能、膝关节整体功能状态、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7.6±3.4)个月(4~13个月)。PFCA从术前22.9°±7.6°改善至末次随访时12.4°±4.2°,LPFA从术前3.2°±3.7°改善至末次随访时12.9°±6.0°,改良Kujala评分从术前(17.1±9.8)分提高至末次随访时(34.3±5.7)分,WOMAC骨关节炎疼痛指数从术前14.1±5.2改善至末次随访时5.9±1.7,僵直指数从术前5.5±3.2改善至末次随访时2.7±1.2,日常功能指数从术前45.9±9.0改善至末次随访时25.2±5.4,SF-12量表从术前(31.3±5.2)分提高至末次随访时(55.7±5.0)分,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髌骨外侧成形术联合外侧支持带松解术治疗髌股关节炎既可显著减轻关节疼痛,又能最大限度保持髌骨功能,是一种微创、易于掌握且效果确切的保膝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关节成形术 外科手术 微创性 外侧支持带松解术 保膝手术
原文传递
单侧MIS-TLIF治疗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10
20
作者 于圣会 罗干 +2 位作者 陈果 张学磊 顾祖超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1926-1930,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单侧MIS-TLIF及单侧内固定治疗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FLLDH)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6年3月,采用单侧MIS-TLIF及单侧内固定治疗的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7例,男18例,女19例,年龄41~76岁,平均(59.42... [目的]探讨应用单侧MIS-TLIF及单侧内固定治疗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FLLDH)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6年3月,采用单侧MIS-TLIF及单侧内固定治疗的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7例,男18例,女19例,年龄41~76岁,平均(59.42±8.81)岁。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和功能障碍指数(ODI),以及影像学资料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本组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70~130 min,出血量80~150 ml,术中无硬膜囊、神经根损伤。术后随访14~35个月,平均(22.13±4.82)个月。术后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及ODI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且术后随时间推移上述评分进一步显著降低(P<0.05)。术后X线片随访显示内固定位置良好,术后9~15个月,平均(13.31±2.73)个月,达到椎间骨性融合。术后3例患者椎间高度有丢失,高度丢失率8.12%。无内固定松动、移位、脱落等并发症。[结论]单侧MIS-TLIF及单侧内固定治疗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微创通道 内固定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