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比较微创下置管抽吸液化引流术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
1
作者 孙延明 张继鑫 徐庆康 《中外医疗》 2024年第21期30-32,45,共4页
目的探讨微创下置管抽吸液化引流术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在脑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7月—2023年7月济阳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小骨窗开颅血... 目的探讨微创下置管抽吸液化引流术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在脑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7月—2023年7月济阳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行微创下置管抽吸液化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血肿清除率、神经功能、预后情况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术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0.26±1.27)分,低于对照组的(11.87±1.34)分,格拉斯哥预后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85、5.515、7.552,P均<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下置管抽吸液化引流术治疗脑出血效果更佳,可提高血肿清除率,减轻神经功能障碍,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微创下置管抽吸液化引流术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 安全性
下载PDF
微创下置管抽吸液化引流术与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对比
2
作者 古瑞航 许耀伟 骆慧武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5期517-518,共2页
目的对比微创下置管抽吸液化引流术与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1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5)和观察组(n=55)。对照组采用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下置管抽吸... 目的对比微创下置管抽吸液化引流术与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1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5)和观察组(n=55)。对照组采用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下置管抽吸液化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相关指标、血肿清除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血肿完全消散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肿清除率、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4.55%、10.91%,低于对照组的80.00%、27.27%(P<0.05)。结论与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相比,微创下置管抽吸液化引流术可明显减少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血肿完全消散时间及住院时间,提高血肿清除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微创下置管抽吸液化引流术 开颅血肿清除术
下载PDF
微创下置管抽吸液化引流术对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3
作者 陈前园 《当代医学》 2023年第12期148-151,共4页
目的探究微创下置管抽吸液化引流术对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8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 目的探究微创下置管抽吸液化引流术对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8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保守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微创下置管抽吸液化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6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NIHSS评分组间、时间、交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0、60 d,两组治疗后各时间点NIHSS评分均低于前一时间点,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hs-CRP、TNF-α、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hs-CRP、TNF-α、IL-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下置管抽吸液化引流术治疗脑出血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缓解炎症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抽吸液化引流术 微创 神经功能 高敏C-反应蛋白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下载PDF
中心静脉管穿刺置管负压吸引治疗气胸临床对照观察 被引量:7
4
作者 陈伟 邓飞 +3 位作者 吕振才 朱林 王清北 吴彬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7期462-464,共3页
目的:考察中心静脉穿刺管留置胸腔,外接负压引流治疗气胸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因气胸在我科住院的87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即中心静脉管穿刺置管负压吸引组,38例;对照组,即传统胸腔粗管闭式引流组,49例。采用肺复张时间和... 目的:考察中心静脉穿刺管留置胸腔,外接负压引流治疗气胸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因气胸在我科住院的87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即中心静脉管穿刺置管负压吸引组,38例;对照组,即传统胸腔粗管闭式引流组,49例。采用肺复张时间和治疗期间疼痛指数作为评价指标。结果实验组肺复张时间和治疗期间疼痛指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心静脉管穿刺置管外接负压吸引与传统胸腔粗管闭式引流比较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可作为治疗气胸的首选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胸 负压吸引 胸腔闭式引流 中心静脉管 微创
下载PDF
乳腺脓肿微小切口置管负压引流与传统开放手术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露 孙小婕 +1 位作者 杨卫东 周波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年第S2期7-8,共2页
目的:探讨乳腺脓肿微小切口置管负压引流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2月-2015年3月收治的65例乳腺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2011年2月-2013年2月32例乳腺脓肿常规行传统开放手术,视为对照组。2013年3月-2015年3月33例乳腺脓肿行... 目的:探讨乳腺脓肿微小切口置管负压引流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2月-2015年3月收治的65例乳腺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2011年2月-2013年2月32例乳腺脓肿常规行传统开放手术,视为对照组。2013年3月-2015年3月33例乳腺脓肿行微小切口置管负压引流术,视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本院乳腺脓肿患者运用微小切口置管负压引流治疗后,观察组术后的愈合速度、治疗期间所承受的疼痛程度、切口长度、换药次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无并发症出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脓肿患者采用微小切口置管负压引流的方式进行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美容效果好及费用低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炎 乳腺脓肿 微创手术 负压引流
下载PDF
手术临界值高血压脑出血治疗方式探讨 被引量:1
6
作者 肖罡 刘保国 +4 位作者 何黎明 张龙 宋启星 钟兵 朱飚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11期194-197,共4页
目的探讨治疗20~30m L手术临界值高血压脑出血治疗方式,比较疗效,提供临床参考。方法将56例高血压脑出血分为手术组与保守治疗组,手术组采用钻孔引流术,保守组单纯药物治疗,评价患者治疗后意识改善状况,及30~90d的死亡率及神经功能恢复... 目的探讨治疗20~30m L手术临界值高血压脑出血治疗方式,比较疗效,提供临床参考。方法将56例高血压脑出血分为手术组与保守治疗组,手术组采用钻孔引流术,保守组单纯药物治疗,评价患者治疗后意识改善状况,及30~90d的死亡率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在治疗后3d,手术组39例患者中35例意识状态明显改善,保守治疗组17例中1例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d,手术组37例意识状态明显改善,保守治疗组16例明显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30d后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90d后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20~30m L手术临界值脑出血,早期进行微创手术治疗可获得满意效果,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远期效果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微创钻孔血肿引流术 开颅血肿清除术 保守治疗
下载PDF
微创下置管抽吸液化引流手术治疗脑出血患者的效果及对NIHSS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孟发财 缪星宇 李英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年第35期25-28,共4页
目的探讨微创下置管抽吸液化引流手术治疗脑出血患者的效果及对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我院接收的6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传统组和微创组,每组30例。传... 目的探讨微创下置管抽吸液化引流手术治疗脑出血患者的效果及对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我院接收的6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传统组和微创组,每组30例。传统组采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微创组采用微创下置管抽吸液化引流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微创组的NIHSS评分低于传统组,斯堪的那维亚卒中量表(S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高于传统组(P<0.05)。微创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33%,显著低于传统组的23.33%(P<0.05)。治疗后,微创组的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低于传统组(P<0.05)。微创组的手术时间短于传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传统组(P<0.05)。治疗后,微创组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I-74)各维度评分均高于传统组(P<0.05)。结论微创下置管抽吸液化引流手术治疗脑出血患者的效果显著,可降低并发症总发生率,调节炎性因子水平,改善NIHSS、SSS、ADL评分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下置管抽吸液化引流手术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 脑出血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予以微创下置管抽吸液化引流手术治疗的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王杰 《中外医学研究》 2020年第2期126-127,共2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微创下置管抽吸液化引流手术的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3月-2019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0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4例)和观察组(54例).对照组采用保...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微创下置管抽吸液化引流手术的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3月-2019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0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4例)和观察组(54例).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下置管抽吸液化引流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神经功能.结果:治疗后,对照组神经功能损伤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2.22%,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予以微创下置管抽吸液化引流手术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有利于患者预后,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极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微创置管 抽吸液化引流手术 临床效果 神经功能
下载PDF
米拉贝隆与索利那新治疗双J管置入术后膀胱痉挛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冯安昊 杨彬 +5 位作者 王晋垚 张乐乐 孙世伟 岳鹏 牛向南 张雁钢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22年第7期561-563,573,共4页
目的探讨米拉贝隆与索利那新治疗双J管置入术后膀胱痉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单盲临床实验设计,筛选出90例在山西白求恩医院行双J管置入术的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等分为3组。索利那新组术后当日开始口服琥珀酸索利那... 目的探讨米拉贝隆与索利那新治疗双J管置入术后膀胱痉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单盲临床实验设计,筛选出90例在山西白求恩医院行双J管置入术的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等分为3组。索利那新组术后当日开始口服琥珀酸索利那新5 mg、1次/d,米拉贝隆组术后当日开始口服米拉贝隆50 mg、1次/d,对照组术后出现膀胱痉挛疼痛发作时予以吲哚美辛栓直肠栓剂25 mg对症治疗。在术后3 d、4周、8周时随访。结果共获得83例患者的可靠随访数据,与对照组相比,索利那新、米拉贝隆2组患者术后膀胱痉挛次数、平均持续时间、平均每次排尿量、膀胱过度活动症症状评分(OABSS)、生活质量评分(QoL)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3组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事件,30例患者(36.1%)出现≥1级的不良事件。结论米拉贝隆与索利那新用于治疗双J管置入术后膀胱痉挛症状都有较为满意的效果,二者临床疗效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手术 内引流 Β3受体激动剂 米拉贝隆 M受体拮抗剂 索利那新 双J管置入术 下尿路症状 膀胱过度活动症 膀胱痉挛
下载PDF
Is necrosectomy obsolete for infected necrotizing pancreatitis? Is a paradigm shift needed? 被引量:7
10
作者 Yu-Chung Chang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4年第45期16925-16934,共10页
In 1886,Senn stated that removing necrotic pancreatic and peripancreatic tissue would benefit patients with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ince then,necrosectomy has been a mainstay of surgical procedures for infected nec... In 1886,Senn stated that removing necrotic pancreatic and peripancreatic tissue would benefit patients with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ince then,necrosectomy has been a mainstay of surgical procedures for infected necrotizing pancreatitis(NP).No published report has successfully questioned the role of necrosectomy.Recently,however,increasing evidence shows good outcomes when treating walled-off necrotizing pancreatitis without a necrosectomy.The literature concerning NP published primarily after 2000 was reviewed;it demonstrates the feasibility of a paradigm shift.The majority(75%)of minimally invasive necrosectomies show higher completion rates:between 80%and 100%.Transluminal endoscopic necrosectomy has shown remarkable results when combined with percutaneous drainage or a metallic stent.Related morbidities range from 40%to 92%.Single-digit mortality rates have been achieved with transluminal endoscopic necrosectomy,but not with video-assisted retroperitoneal necrosectomy series.Drainage procedures without necrosectomy have evolved from percutaneous drainage to transluminal endoscopic drainage with or without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 access for laparoscopic instruments.Most series have reached higher success rates of 79%-93%,and even 100%,using transcystic multiple drainage methods.It is becoming evident that transluminal endoscopic drainage treatment of walledoff NP without a necrosectomy is feasible.With further refinement of the drainage procedures,a paradigm shift from necrosectomy to drainage is inevita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lay until liquefaction Infected necrotizing pancreatitis minimally invasive treatment Transluminal endoscopic drainage/necrosectomy Walled-off pancreatic necrosis
下载PDF
微创下置管抽吸液化引流手术治疗脑出血对患者神经功能、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朱世佳 孙成晖 +1 位作者 吴世强 罗锦菊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9期15-17,共3页
目的探讨脑出血治疗中应用微创下置管抽吸液化引流手术对其神经功能、炎性因子水平的临床影响。方法 84例脑出血患者,按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参考组与实验组,各42例。参考组患者采取内科保守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参考组基础上给予微创下置管抽... 目的探讨脑出血治疗中应用微创下置管抽吸液化引流手术对其神经功能、炎性因子水平的临床影响。方法 84例脑出血患者,按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参考组与实验组,各42例。参考组患者采取内科保守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参考组基础上给予微创下置管抽吸液化引流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治疗后炎性因子水平进行比较观察。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9.52±3.78)分明显低于参考组的(28.42±4.2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分别为(23.63±10.62)、(35.87±11.36)、(18.75±8.24)ng/L,明显优于参考组的(40.52±11.45)、(46.78±8.71)、(34.74±8.72)n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下置管抽吸液化引流手术对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炎性因子水平的改善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下置管抽吸液化引流手术 脑出血 神经功能 炎性因子水平 影响效果
下载PDF
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依不拉音.吾买尔 《当代医学》 2018年第11期96-97,共2页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和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接收的脑出血患者80例,按照患者意愿,将其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和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接收的脑出血患者80例,按照患者意愿,将其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手段的实施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4周、治疗后12周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随访期间的日常生活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恢复良好及轻度残疾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8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出血患者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神经功能的快速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 保守治疗 效果对比
下载PDF
微创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术在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10
13
作者 张忠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6年第8期706-708,共3页
目的观察微创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术在重症高血压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2-01~2014-01该院收治的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35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观察组(18例)采用微创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术进行治疗,对照组(17例)采用传统... 目的观察微创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术在重症高血压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2-01~2014-01该院收治的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35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观察组(18例)采用微创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术进行治疗,对照组(17例)采用传统开颅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治疗前后NIHSS评分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47.9±6.7)min]短于对照组[(91.5±11.8)min](P〈0.01);观察组术中出血量[(120.8±28.7)ml]少于对照组[(291.5±71.4)ml](P〈0.01);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13.4±9.5)分]低于对照组[(25.2±11.2)分](P〈0.01);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术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可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术 传统开颅术 高血压脑出血
下载PDF
微创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术在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小军 罗湘辉 何佳宏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第32期48-49,共2页
目的观察微创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12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微创治疗组(实验组)和内科保守治疗组(对照组)各60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 目的观察微创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12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微创治疗组(实验组)和内科保守治疗组(对照组)各60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后14d的临床疗效及术后随访3个月的日常生活能力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血肿穿刺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简单,安全,可靠,可以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术 高血压脑出血 应用 分析
下载PDF
微创下置管抽吸液化引流术治疗脑出血患者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向开诚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8年第25期20-21,共2页
目的观察微创下置管抽吸液化引流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脑出血患者6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行内科保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微创下钻孔置管抽吸液化引流术,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并发... 目的观察微创下置管抽吸液化引流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脑出血患者6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行内科保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微创下钻孔置管抽吸液化引流术,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94%均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8963,P<0.05)。治疗前2组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3个月2组NIHS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各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下置管抽吸液化引流术治疗脑出血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借鉴并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吸液化引流术 微创置管 脑出血 神经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穿刺引流及液化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俊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7年第11期1309-1311,共3页
目的分析穿刺引流及液化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7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行小骨窗开颅术,研究组患者采用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 目的分析穿刺引流及液化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7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行小骨窗开颅术,研究组患者采用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评估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半年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分级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手术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患者(23.88±1.60)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33.65±2.7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226,P<0.001)。术后半年,研究组患者ADL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160,P=0.002)。研究组术后呼吸道感染、胃肠道反应、再出血、电解质紊乱及颅内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5.56%,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85,P=0.022)。结论穿刺引流及液化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满意,术后并发症较低,更有利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脑出血 小骨窗开颅术 微创穿刺引流液化术
下载PDF
非负压抽吸联合单纯α-糜蛋白酶单纯液化引流对颅内血肿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17
作者 蒋新作 肖媛媛 +1 位作者 黄晨敏 张军 《中国当代医药》 2017年第22期36-38,44,共4页
目的探讨非负压抽吸联合单纯α-糜蛋白酶单纯液化引流对颅内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行微创清除引流术治疗的85例颅内血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33例)与治疗组(52例),对照... 目的探讨非负压抽吸联合单纯α-糜蛋白酶单纯液化引流对颅内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行微创清除引流术治疗的85例颅内血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33例)与治疗组(52例),对照组方法为采取2 ml负压抽吸,应用粉碎器冲洗,并予以α-糜蛋白酶液化抽吸引流;治疗组方法为非负压抽吸联合单纯α-糜蛋白酶单纯液化引流。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的水肿程度、血肿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负压抽吸联合单纯α-糜蛋白酶单纯液化引流应用在颅内血肿中可减少对患者脑组织的二次损伤,降低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糜蛋白酶 微创清除引流术 粉碎冲洗 抽吸 液化引流 血肿 生化酶
下载PDF
穿刺抽脓治疗哺乳期乳腺脓肿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冯艳玉 贾兴东 +2 位作者 刘建 王继 宿士智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第19期58-59,共2页
目的评价穿刺抽脓治疗哺乳期乳腺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收集2018年5月至2019年8月在我院乳腺外科门诊因哺乳期乳腺脓肿行穿刺抽脓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同期行传统切开引流术的患者进行对比。记录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包括脓肿特征)、治... 目的评价穿刺抽脓治疗哺乳期乳腺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收集2018年5月至2019年8月在我院乳腺外科门诊因哺乳期乳腺脓肿行穿刺抽脓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同期行传统切开引流术的患者进行对比。记录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包括脓肿特征)、治疗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分析54例患者。穿刺抽脓术、传统手术均安全、有效。穿刺抽脓组患者疼痛程度明显更轻,治疗次数更少,痊愈时间更短,遗留瘢痕更短,停止哺乳率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穿刺抽脓治愈率略低于传统手术,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穿刺抽脓治疗失败的危险因素包括:脓腔最大径较大、产后时间短。结论大部分较小乳腺脓肿可通过穿刺抽脓治愈,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手术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脓肿 微创治疗 穿刺抽脓 传统切开引流术 疼痛
下载PDF
微创下置管抽吸液化引流术与保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卫健 《世界复合医学》 2022年第4期161-164,共4页
目的探究微创下置管抽吸液化引流术与保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20年1月该院收治的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以及观察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微创下置管抽吸液化引流术进行治疗... 目的探究微创下置管抽吸液化引流术与保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20年1月该院收治的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以及观察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微创下置管抽吸液化引流术进行治疗,常规组使用保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清IL-6、NSE水平以及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I指数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BI指数评分、血清IL-6、NS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132、0.367、0.013、0.040,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10.41±2.73)分及BI指数评分(58.84±5.69)分显著优于常规组(16.64±3.21)分、(51.28±6.2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454、6.313,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的血清IL-6(26.44±4.33)ng/L、NSE(71.55±7.11)ng/L水平较常规组IL-6(29.46±6.86)ng/L、NSE(81.11±7.87)ng/L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32、6.373,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比常规组明显降低,而治疗有效率比常规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94、13.562,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微创引流术能够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BI指数评分,改善患者血清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下置管抽吸液化引流术 保守治疗 高血压脑出血
下载PDF
定向软通道微创救治高血压小脑出血 被引量:1
20
作者 庄炳兴 张准仪 +3 位作者 师少春 黄柳军 林小义 朱文锦 《中外医疗》 2021年第24期5-8,17,共5页
目的探究在高血压小脑出血治疗中应用定向软通道微创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方便选取该院在2015年7月—2017年7月间收治的108例高血压小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形式将其随机分组两组,对照组(54例)予以传统后颅窝开颅减压血肿... 目的探究在高血压小脑出血治疗中应用定向软通道微创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方便选取该院在2015年7月—2017年7月间收治的108例高血压小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形式将其随机分组两组,对照组(54例)予以传统后颅窝开颅减压血肿清除或保守治疗;观察组(54例)予以定向软通道“微创脑室外引流+小脑血肿吸引清除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种不同治疗方案下患者的以下指标:①临床指标;②炎症因子水平;③并发症发生率及血肿清除率;④预后情况;⑤生活质量。结果经治疗,各指标变化情况如下:①两组患者在不同治疗干预下仅术中出血量对比(36.77±7.26)mL vs(35.26±6.14)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67,P>0.05),但观察组患者手术、血肿引流及住院时间分别为(88.26±20.10)min、(4.26±0.54)d、(7.89±2.03)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08.36±20.15)min、(5.41±0.62)d、(9.12±1.8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90、10.278、3.275,P<0.001);②治疗后观察组IL-6水平为(14.97±4.62)ng/L,对比对照组的(18.44±6.92)ng/L降低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65,P<0.05);③观察组经治疗后发生并发症的概率为3.7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60,P<0.05),且观察组患者血肿清除率为88.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88,P<0.05);④对比两组患者预后情况可见,观察组患者CG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12.81±2.40)分vs(11.25±2.6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13,P<0.05),且NIHSS评分及ADL评分分别为(8.17±2.36)分、(31.09±3.0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26±3.55)分、(39.45±2.7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74、14.991,P<0.001);⑤比较两组患者WHOQOL-BREF评分可见,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该次研究证实,在高血压小脑出血治疗中应用定向软通道微创干预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其不仅能够有效清除患者颅内血肿,缩短治疗时间,降低死残率,降低医疗费用,操作简便,改善其炎症因子水平,同时也能够有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及生活活动能力,促进其生活质量的提升,加快患者康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软通道 高血压小脑出血 微创脑室外引流 小脑血肿吸引清除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