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2篇文章
< 1 2 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parison of Efficacy between 3D Navigation-Assisted Percutaneous Iliosacral Screw and Minimally Invasive Reconstruction Plate in Treating Sacroiliac Complex Injury 被引量:3
1
作者 Qi-lin LU Yi-liang ZHU +5 位作者 Xu-gui LI Wei XIE Xiao-zhen WANG Xue-zhen SHAO Xian-hua CAI Xi-ming LIU 《Current Medical Science》 SCIE CAS 2019年第1期81-87,共7页
The clinical efficacy was compared between 3D navigation-assisted percutaneous iliosacral screw(3DPS)and minimally invasive reconstruction plate(MIRP)in treating sacroiliac complex injury and the surgical procedures o... The clinical efficacy was compared between 3D navigation-assisted percutaneous iliosacral screw(3DPS)and minimally invasive reconstruction plate(MIRP)in treating sacroiliac complex injury and the surgical procedures of 3DPS were introduced.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performed on 49 patients with sacroiliac complex injury from March 2013 to May 2017.Twenty-one cases were treated by 3DPS,and 28 cases by MIRP.Intraoperative indexes as operative time,blood loss,incision length,length of hospital stay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ere respectively documented.Quality of reduction was postoperatively evaluated by Matta radiological criteria,and clinical effect was assessed by Majeed scoring criteria at the last followup.Operative time and hospital stay were significantly shortened,and blood loss,and incision length 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in 3DPS group as compared with those in MIRP group(P<0.05).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between 3DPS group and MIRP group in the assessment of reduction and function(P>0.05).It was concluded that both 3DPS and MIRP can effectively treat the sacroiliac complex injury,and 3DPS can provide an accurate,safe and minimally invasive fixation with shorter operative time and hospital sta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CROILIAC complex injury 3D navigation-assisted system percutaneous iliosacral SCREW minimally invasive reconstruction plate
下载PDF
Assessment of the muscle injury, inflammatory response and bone metabolism after paravertebral muscle space and 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approach surgeries for thoracolumbar fracture
2
作者 Jin Zhang Qing She Xin-Hu Wang 《Journal of Hainan Medical University》 2017年第15期65-68,共4页
Objective: To study the muscle injury, inflammatory response and bone metabolism after paravertebral muscle space and 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approach surgeries for thoracolumbar fracture. Methods: A total of ... Objective: To study the muscle injury, inflammatory response and bone metabolism after paravertebral muscle space and 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approach surgeries for thoracolumbar fracture. Methods: A total of 92 patients with thoracolumbar fractures who were treated in Baoji Central Hospital between May 2015 and January 2017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paravertebral group and 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group who accepted pedicle screw fixation under different approaches. Before operation as well as 1 d and 3 d after operation, serum was collected to determine the contents of creatase, inflammatory reaction molecules and bone metabolism indexes. Results: Serum Myo, CK, LDH, TNF-α, MCP-1, HMGB-1, CRP, IL-1β, OC, OPG, PICP and PINP levels of both groups 1 d and 3 d after operation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operation while TRACP5b, RANKL, CTX and NTX level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operation, and serum Myo, CK, LDH, TNF-α, MCP-1, HMGB-1, CRP, IL-1β, TRACP5b, RANKL, CTX and NTX levels of paravertebral group 1 d and 3 d after operation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group while OC, OPG, PICP and PINP level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group. Conclusion:Paravertebral muscle space surgery for thoracolumbar fracture is more effective than 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surgery in reducing muscle injury and inflammatory response, and improving bone metaboli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ORACOLUMBAR fracture PARAVERTEBRAL MUSCLE SPACE APPROACH 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APPROACH Inflammatory response bone metabolism
下载PDF
Assessment of stress degree and bone metabolism activity in patients with middle humeral shaft fractures after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MIPO and open surgery ORIF
3
作者 Jia-Lin Zhuang Chao Pu +3 位作者 Fu-Lin Tang Sheng-Tao Wang Dian-Ping Wang Xiao-Ping Zhou 《Journal of Hainan Medical University》 2017年第11期83-86,共4页
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s of MIPO and ORIF on stress degree and bone metabolism activity in patients with middle humeral shaft fractures.Methods: Patients with middle humeral shaft fractures who received surgical... 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s of MIPO and ORIF on stress degree and bone metabolism activity in patients with middle humeral shaft fractures.Methods: Patients with middle humeral shaft fractures who received surgical treatment in Mianyang Orthopedic Hospital between June 2010 and October 2015 were enroll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MIPO group and ORIF group who were treated with minimally invasive plate oateosynthesis and open reduction internal fixation respectively. Before surgery as well as 1 d and 3 d after surgery, serum was collected to determine the contents of stress response molecules and bone metabolism markers.Results:1 d and 3 d after surgery, serum stress molecules PGE2, CRP, NE and E as well as bone resorption markers TRACP-5B,β-CTX, RANK and RANKL contents of both group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surgery while bone formation markers BGP, BALP, PINP and OPG contents were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surgery;serum stress molecules PGE2, CRP, NE and E as well as bone resorption markers TRACP-5B,β-CTX, RANK and RANKL contents of MIPO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ORFI group while bone formation markers BGP, BALP, PINP and OPG content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ORFI group.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ORIF, MIPO for middle humeral shaft fractures can reduce stress response degree and improve bone metaboli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DDLE HUMERAL shaft fractures minimally invasive plate osteosynthesis Stress bone metabolism
下载PDF
关节镜下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疗效及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4
作者 滕加文 陈文明 李宝锋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913-915,940,共4页
目的:分析关节镜下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MIPPO)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疗效及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式分为切开复位内固定术(ORIF)组和MIPPO组,每组各45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愈... 目的:分析关节镜下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MIPPO)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疗效及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式分为切开复位内固定术(ORIF)组和MIPPO组,每组各45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及术后3个月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功能。结果:相较于ORIF组,MIPPO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均更低(P<0.05)。术后3个月时,相较于ORIF组,MIPPO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功能评分均更高(P<0.05)。结论:相较于ORIF,MIPPO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疗效更优,有利于患者骨折预后,改善其膝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下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 胫骨平台骨折 骨折愈合 膝关节功能
下载PDF
胫骨横向骨搬移微创导板技术联合桃红四物汤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疗效分析
5
作者 王林华 卢敏 +4 位作者 段航 刘鑫 邝高艳 赵益 周晟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9期1646-1652,共7页
目的 观察胫骨横向骨搬移微创导板技术联合桃红四物汤治疗糖尿病足溃疡(diabetic foot ulcer,DFU)的疗效。方法 选取自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四肢关节科拟进行胫骨横向骨搬移手术的50例DFU患者为研究对象,... 目的 观察胫骨横向骨搬移微创导板技术联合桃红四物汤治疗糖尿病足溃疡(diabetic foot ulcer,DFU)的疗效。方法 选取自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四肢关节科拟进行胫骨横向骨搬移手术的50例DFU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胫骨横向骨搬移微创导板技术结合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术后第1天开始服用桃红四物汤,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患肢皮肤温度、10 g尼龙丝检查评分、踝肱指数以及溃疡创面面积、愈合时间,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2%,高于对照组的76%(P<0.05);观察组溃疡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患肢皮肤温度、10 g尼龙丝检查评分、踝肱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上述各项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 胫骨横向骨搬移微创导板技术联合桃红四物汤治疗DFU的临床疗效显著,创伤小,创面愈合快,可明显缓解患肢疼痛,加速溃疡创面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溃疡 胫骨横向骨搬移 微创 导板 桃红四物汤 微循环 瘀血阻络
下载PDF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在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锁定钢板固定术中应用
6
作者 唐德胜 王晓亚 +2 位作者 刘西斌 康永浩 李振海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3期94-98,共5页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PPO)技术在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锁定钢板固定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130例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行传统切开复位...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PPO)技术在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锁定钢板固定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130例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行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观察组行MIPPO技术联合锁定钢板治疗。比较2组围术期指标、并发症、手术优良率及手术前后疼痛应激介质、肩关节功能指标。结果 观察组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1 d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1 d,观察组血清P物质、前列腺素E_(2)低于对照组,β内啡肽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6个月,观察组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及肩关节前屈、后伸、外旋活动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后6个月手术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MIPPO技术联合锁定钢板治疗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能显著提高手术优良率,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抑制疼痛因子释放,缓解术后早期疼痛,还能降低并发症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粉碎性骨折 锁定钢板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 肩关节功能 P物质 前列腺素E_(2) 疼痛 并发症
下载PDF
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四肢骨折的并发症发生率及临床效果分析
7
作者 郑春山 王景林 张玉明 《世界复合医学》 2024年第2期59-62,共4页
目的探究为四肢骨折患者提供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的并发症发生率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5月山东省寿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四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3例)施以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 目的探究为四肢骨折患者提供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的并发症发生率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5月山东省寿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四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3例)施以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研究组(53例)施以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临床相关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前两组骨代谢指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研究组的骨钙素、骨保护素水平高于对照组,胶原C端肽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5.66%)低于对照组(18.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96,P<0.05)。结论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四肢骨折的效果确切,可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减少并发症,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骨折 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 并发症
下载PDF
两种内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比较
8
作者 何涛 侯绍平 +3 位作者 吕国荣 宋晓飞 汪军 龙俊任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2期270-274,共5页
目的比较交锁髓内钉和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方法将100例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按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交锁髓内钉组(采用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50例)和锁定钢板组(采用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50例)。比较两组... 目的比较交锁髓内钉和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方法将100例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按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交锁髓内钉组(采用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50例)和锁定钢板组(采用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50例)。比较两组手术情况、骨折愈合时间、术后部分负重行走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Johner-Wruhs评分、踝关节活动度、AOFAS踝-后足评分。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15(12.26±5.63)个月。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交锁髓内钉组均少(短)于锁定钢板组(P<0.01)。骨折愈合时间:交锁髓内钉组短于锁定钢板组(P<0.01)。术后部分负重行走时间:交锁髓内钉组早于锁定钢板组(P<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交锁髓内钉组低于锁定钢板组(P<0.05)。术后12个月Johner-Wruhs评分优良率、末次随访时踝关节活动度及术后3、12个月AOFAS踝-后足评分:交锁髓内钉组均优于锁定钢板组(P<0.05)。结论与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相比,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更符合力学原理,更利于骨折愈合,患者术后下地行走时间更早,并发症发生率更低,踝关节功能恢复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中下段骨折 内固定 交锁髓内钉 微创经皮锁定钢板
下载PDF
拔除下颌近中水平完全埋伏阻生牙保留颊侧骨板的效果探讨
9
作者 徐震 贾国栋 汪轶 《上海口腔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97-100,共4页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拔除下颌近中水平完全埋伏阻生牙时保留颊侧骨板的效果。方法 :选取近中低位水平埋伏阻生牙86颗,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以球钻开窗,暴露牙冠远中面,保留颊侧骨板,使用仰角手机配合加长车针行多次T形截冠,去除牙冠,微创拔...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拔除下颌近中水平完全埋伏阻生牙时保留颊侧骨板的效果。方法 :选取近中低位水平埋伏阻生牙86颗,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以球钻开窗,暴露牙冠远中面,保留颊侧骨板,使用仰角手机配合加长车针行多次T形截冠,去除牙冠,微创拔除。对照组采用球钻去除远中及颊侧骨板,暴露远中及颊部牙冠,T形截冠,其余操作均一致。观察2组患者术后肿胀程度、开口受限程度以及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检测C反应蛋白水平以及抗溶血链球水平;1个月后检查邻近第二磨牙牙周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出血指数(bleeding index,BI)及临床附着丧失(clinical attachment loss,CAL)水平。采用SPSS 25.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术后肿胀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P<0.05),开口受限与疼痛程度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抗溶血链球菌水平2组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个月,对照组PD和CAL均显著高于试验组(P<0.05),2组BI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保留颊侧骨板微创拔除下颌近中水平完全埋伏阻生牙患者术后反应更轻,创口愈合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生牙 微创拔牙 T形截冠 颊侧骨板
下载PDF
经皮微创桥接组合式系统治疗锁骨干骨折的疗效分析
10
作者 顾思超 周雪锋 +4 位作者 朱运良 李黎 杨家赵 徐磊 方诗元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526-530,共5页
目的 比较经皮微创桥接组合式系统(OBS)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20年12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采用经皮微创OBS技术或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50例锁骨干骨折病人的资料,其中OBS... 目的 比较经皮微创桥接组合式系统(OBS)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20年12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采用经皮微创OBS技术或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50例锁骨干骨折病人的资料,其中OBS组23例,钢板组27例。比较两组病人的切口总长度、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肩关节ConstantMurley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 OBS组病人术中手术时间[(71.74±6.23)min]较钢板组病人[(57.81±6.73)min]长,但切口总长度[(6.09±0.67)cm]、术中出血量[(20.52±4.31)mL]及骨折愈合时间[(10.57±0.51)周]优于钢板组病人[(9.41±0.63)cm、(48.67±6.93)mL、(12.42±0.50)周],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BS组病人术后切口周围感觉异常发生率[1例(4.3%)]较钢板组病人[9例(33.3%)]低(P<0.05)。而两组病人术后切口感染、切口瘢痕增生、骨折不愈合、内固定失效及术后3、6、9个月随访时Constant-Murley评分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BS作为新型内固定系统在治疗锁骨干骨折时和钢板疗效相当,均能获得较好的临床功能结果,且具有切口小、出血量少、切口周围感觉异常发生率低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骨折 最小侵入性外科手术 经皮微创桥接组合式系统 骨折固定术 锁定钢板
下载PDF
不同固定术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疗效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明举 任胜军 +3 位作者 丛慕 刘伟东 罗志刚 史桂秋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1022-1025,共4页
目的:探究小切口下闭合复位微创钢板固定(MIPO)术与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术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方法:根据闭合复位方式不同将110例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分为MIPO组(n=52)和髓内钉组(n=58)。MIPO组采用小切口下闭合复位MIPO术;髓内钉... 目的:探究小切口下闭合复位微创钢板固定(MIPO)术与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术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方法:根据闭合复位方式不同将110例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分为MIPO组(n=52)和髓内钉组(n=58)。MIPO组采用小切口下闭合复位MIPO术;髓内钉组采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内固定相关并发症及术后软组织血运情况、骨折愈合评分、Johner-Wruhs评分。结果:MIPO组手术耗时短于髓内钉组(P<0.05),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均小于髓内钉组(P<0.05);两组术后内固定松动、断裂发生率及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MIPO组皮肤坏死、皮温低、发绀/瘀血等软组织血运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髓内钉组(P<0.05);两组术后1个月、6个月、末次随访骨折愈合评分及末次随访Johner-Wruhs评分优良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固定术在骨折愈合、内固定稳定性及膝、踝关节功能恢复方面无显著差异,但小切口下闭合复位MIPO术对周围软组织损伤小,术后软组织血运恢复速度快于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中下段骨折 小切口 闭合复位 微创钢板固定 交锁髓内钉术
下载PDF
Sextant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多发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赫 张旭 王茹那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3期35-39,共5页
目的:探讨Sextant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MIPPSO)治疗胸腰椎多发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22年1月巨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胸腰椎多发脊柱骨折患者共计6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Sextant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MIPPSO)治疗胸腰椎多发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22年1月巨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胸腰椎多发脊柱骨折患者共计6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后路开放式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给予Sextant MIPPSO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椎体形态、脊柱功能及并发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更少(P<0.05),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均更短(P<0.05)。术后,两组椎体前缘高度比、椎体矢状面指数均较术前提高(P<0.05),脊柱后凸角度(Cobb’s角)均较术前降低(P<0.05),研究组椎体前缘高度比、椎体矢状面指数较对照组均更高(P<0.05),Cobb’s角更低(P<0.05)。术后,两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较术前均降低(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3.33%)与对照组(26.67%)相比更低(P<0.05)。结论:给予胸腰椎多发脊柱骨折患者Sextant MIPPSO治疗,能够改善围手术期指标,促进患者脊柱形态和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多发脊柱骨折 Sextant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脊柱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两种急诊微创手术治疗A1型胫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比较
13
作者 陈旭冯 冯世波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7期63-66,共4页
目的比较急诊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与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minin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治疗Al型胫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武汉市汉口医院治疗的58例A1型胫骨中下段... 目的比较急诊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与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minin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治疗Al型胫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武汉市汉口医院治疗的58例A1型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纳入患者分为髓内钉组(n=30)和MIPPO组(n=28)。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切口长度、切口感染率、术后完全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疗效。结果髓内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长于MIPPO组,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均多于MIPPO组(P<0.05)。髓内钉组患者的完全负重时间显著短于MIPPO组(P<0.05)。两组患者的切口长度、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切口感染率、优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PPO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透视次数少等优势,交锁髓内钉术后完全负重时间更早,有利于患者的康复锻炼,但二者在治疗A1型胫骨中下段骨折的远期疗效方面并无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内钉 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 胫骨骨折
下载PDF
微创Liss钢板经皮微创内固定技术对四肢骨折患者炎性因子及骨折愈合的影响
14
作者 侯平选 鲜文峰 邢雅昶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79-82,共4页
目的探讨微创Liss钢板经皮微创内固定技术对四肢骨折患者炎性因子及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2022年8月本院收治的90例四肢骨折患者病例资料,根据自然数排列顺序采用抽签的方式平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5例,前者实... 目的探讨微创Liss钢板经皮微创内固定技术对四肢骨折患者炎性因子及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2022年8月本院收治的90例四肢骨折患者病例资料,根据自然数排列顺序采用抽签的方式平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5例,前者实施传统切口复位Liss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后者实施微创Liss钢板经皮微创内固定技术,对比两组围术期指标、骨折康复效果及炎性因子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骨痂形成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用时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优良率达到88.89%,与对照组的71.11%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均得以提升,但组间对比发现,观察组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Liss钢板经皮微创内固定技术治疗四肢骨折优势显著,骨折康复情况良好,愈合速度加快,减轻炎性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Liss钢板 经皮微创内固定技术 四肢骨折 炎性因子
下载PDF
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效果比较
15
作者 李学锋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8期147-150,共4页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86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切...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86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围术期指标水平、术后膝关节功能[Lysholm膝关节功能量表(LKS)]评分、手术前后创伤应激指标[肾上腺素(E)、β-内啡肽(β-EP)、皮质醇(Cor)]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优良率为95.35%(41/43),高于对照组的79.07%(34/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LKS评分、膝关节最大伸膝、屈膝角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E、β-EP、Cor水平均高于术前,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可提高治疗优良率和膝关节功能恢复指标水平,降低应激反应指标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其效果优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胫骨平台骨折 关节活动度 关节功能 创伤应激 并发症
下载PDF
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疗效比较
16
作者 尹进 陈明 +2 位作者 王加飞 郑红兵 杨光辉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4年第9期759-763,共5页
目的比较逆行胫骨髓内钉(RTN)与经皮微创接骨板(MIPPO)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于我院就诊并行手术治疗的55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2组,RTN组(n=25)采用RTN治疗,MIPPO组(n=30)采用MI... 目的比较逆行胫骨髓内钉(RTN)与经皮微创接骨板(MIPPO)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于我院就诊并行手术治疗的55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2组,RTN组(n=25)采用RTN治疗,MIPPO组(n=30)采用MIPPO治疗。比较2组患者手术相关参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及闭合复位成功率)、骨折愈合时间、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踝关节背伸活动度及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围术期及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RTN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中透视次数均明显短/少于MIPPO组(P<0.05)。术后6个月RTN组患者踝关节背伸活动度及AOFAS踝-后足评分大/高于MIPPO组(P<0.05),2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时踝关节背伸活动度和AOFAS踝-后足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TN组患者的闭合复位成功率为72.00%,低于MIPPO组的96.67%(P<0.05)。RTN组患者软组织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MIPPO组(P<0.05),而2组患者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TN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有效微创术式,与MIPPO相比,其具有创伤小、软组织并发症发生率低、关节功能恢复快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远端骨折 逆行胫骨髓内钉 经皮微创接骨板
下载PDF
MIPO治疗老年四肢骨折患者的效果及对骨代谢指标和应激指标的影响
17
作者 谷喜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16期61-64,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MIPO)治疗老年四肢骨折患者的效果及对骨代谢指标和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中铁五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四肢骨折患者。根据不同的手术方法将其分...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MIPO)治疗老年四肢骨折患者的效果及对骨代谢指标和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中铁五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四肢骨折患者。根据不同的手术方法将其分为MIPO组(n=40)与传统组(n=40)。MIPO组采用MIPO,传统组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并发症,术前、术后3 d应激指标、骨代谢指标及手术疗效。结果:MIPO组术中失血量少于传统组,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PO组术后并发症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皮质醇(Cor)、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升高,MIPO组Cor、IL-6和CRP水平均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水平降低,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ⅠCP)水平升高,MIPO组β-CTX水平低于传统组,PⅠCP水平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PO组优良率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PO治疗老年四肢骨折患者效果显著,并发症少,且可改善患者骨代谢,对应激反应影响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 老年四肢骨折 骨代谢 应激指标
下载PDF
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预后分析
18
作者 刘庆良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4期63-65,共3页
目的评价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预后。方法选择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实验组(34例,实施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与对照组(34例,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目的评价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预后。方法选择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实验组(34例,实施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与对照组(34例,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骨痂形成时间与骨折愈合时间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7.06%高于对照组的73.53%(P<0.05)。实验组骨痂形成时间(4.33±1.22)周、骨折愈合时间(11.22±2.33)周均短于对照组的(6.55±2.11)、(17.66±3.44)周(P<0.05)。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2.94%低于对照组的20.59%(P<0.05)。结论胫骨中下段骨折选择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能够提升临床疗效,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减少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安全性较好,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 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 胫骨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下载PDF
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联合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效果
19
作者 和亚南 段长合 董德涛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9期48-50,54,共4页
目的:观察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联合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该院收治的60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采用微创经... 目的:观察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联合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该院收治的60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采用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联合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优良率,围术期指标(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水平,手术前后踝关节功能[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后足评分量表(AOFAS-AH)]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应激指标[肾上腺素(E)、β-内啡肽(β-EP)、皮质醇(Cor)]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手术优良率为93.33%(28/30),高于对照组的73.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研究组AOFAS-AH评分高于对照组,术后7 d,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研究组E、β-EP、Co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联合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患者可提高手术优良率和踝关节功能评分,改善围术期指标水平,降低疼痛评分和应激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 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 胫骨远端骨折 疼痛 踝关节功能 应激
下载PDF
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联合锁定加压钢板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效果
20
作者 张东阳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3期61-64,共4页
目的:观察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联合锁定加压钢板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68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 目的:观察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联合锁定加压钢板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68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联合锁定加压钢板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优良率,围术期指标(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水平,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Lyshom膝部量表(LKS)评分、屈膝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氧化应激指标[肾上腺素(E)、β-内啡肽(β-EP)、皮质醇(Cor)]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手术优良率为88.24%(30/34),高于对照组的67.65%(23/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LKS评分、屈膝度均高于术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术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E、β-EP、Cor水平均低于术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82%(3/34),低于对照组的29.41%(1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联合锁定加压钢板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患者,可提高手术优良率,改善预后及膝关节功能,减轻疼痛程度和机体氧化应激反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 锁定加压钢板术 胫骨远端骨折 骨折愈合 关节功能 氧化应激 并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