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05篇文章
< 1 2 8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linical Analysis of Minimally Invasive Single-segment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in Patients with Thoracolumbar Fractures
1
作者 Sun Xiuchen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Nursing Research》 2018年第1期23-27,共5页
Objective: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minimally invasive single-segment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in patients with thoracolumbar fractures.Methods:From June 2013 to June 2014,100 patients with thoracolumbar ... Objective: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minimally invasive single-segment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in patients with thoracolumbar fractures.Methods:From June 2013 to June 2014,100 patients with thoracolumbar fractures were selected as the subjects and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50 cases)and control group(50 cases).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minimally invasive singlesegment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short segmental fixation.The clinical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compression rate and Cobb angl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operation(P>0.05).For all patients who were followed up for the last time,the Cobb angl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social function,affective function and physical pain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amount of bleeding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250.4±41.0)ml,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267.5±32.8)ml.The time required for the operation was(90.2±35.4)min,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104.5±22.6)min(P<0.05).After treatment,the prognosis was 70.00%and 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was 98.00%,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46.00%)and 78.00%(P<0.05).Conclusion:Thoracolumbar fractures in patients with dilated channel minimally invasive single-segment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treatment can effectively repair the patient's vertebral height and Cobb angle and the degree of correction after surgery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safer and worthy of clinical recommended u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ORACOLUMBAR FRACTURES DILATED channels minimally invasive SINGLE SEGMENT reduction internal fixation
下载PDF
三维组架螺钉与微创钢板固定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的有限元分析
2
作者 孔德伟 宋超 +6 位作者 吴亮 吴铭 龚璐璐 汪嘉琪 潘红元 范鑫斌 张岩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3期5289-5294,共6页
背景:经皮复位加压固定的三维组架螺钉内固定在治疗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上已经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但在生物力学方面是否可以达到微创钢板内固定的稳定性,以及对比之后的优势与缺点还不得而知。目的:通过有限元分析方法探讨不同内固... 背景:经皮复位加压固定的三维组架螺钉内固定在治疗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上已经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但在生物力学方面是否可以达到微创钢板内固定的稳定性,以及对比之后的优势与缺点还不得而知。目的:通过有限元分析方法探讨不同内固定装置对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的固定效果。方法:选择1名26岁成年健康男性志愿者,根据其跟骨CT数据制作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有限元模型。选用经皮微创三维组架螺钉、跗骨窦微创钢板分别固定跟骨骨折模型,分别施加350,700N纵向载荷,分析2种模型的位移、应力分布情况,比较各种模型的稳定性。结果与结论:①三维组架螺钉模型中骨块与内植物的峰值应力明显低于微创钢板模型,三维组架螺钉模型中骨块与内植物的平均应力也明显低于微创钢板模型;②2种模型的最大位移均位于后距关节面内侧,三维组架螺钉模型的最大位移小于微创钢板模型;③微创钢板模型前突骨块与内侧骨块的纵向位移更小,三维组架螺钉模型内侧骨块与中段骨块的横向与垂直位移更小;④提示2种内固定模型均能提供满意的固定效果,其中三维组架螺钉模型使应力分布更均匀、骨块综合位移更小,能提供更好的横向与垂直稳定性,而微创钢板在维持纵向稳定性上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生物力学 SandersⅢ型 内固定 有限元分析 螺钉 微创钢板 微创
下载PDF
经跗骨窦切口撬拔复位空心螺钉固定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
3
作者 陈文靖 余黎 +5 位作者 周敏 李宗焕 邓宇 刘华麒 沈志达 张梦雪 《足踝外科电子杂志》 2024年第2期6-11,共6页
目的探讨经跗骨窦切口撬拨复位空心螺钉固定治疗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12月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行手术治疗的72例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微创组与传统组。微创... 目的探讨经跗骨窦切口撬拨复位空心螺钉固定治疗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12月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行手术治疗的72例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微创组与传统组。微创组35例采用经跗骨窦切口撬拔复位空心螺钉固定治疗,传统组37例采用传统外侧“L”形切口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术后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治疗优良率、并发症发生情况、跟骨影像学参数指标、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治疗满意度。结果在末次随访中,两组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微创组AOFAS评分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AS评分、优良率、Böhler角、Gissane角、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切口局部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创伤性关节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治疗满意度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跗骨窦切口撬拨复位空心螺钉固定治疗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患者骨折复位固定良好,切口皮肤感染及坏死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微创 撬拨复位 跗骨窦切口 空心螺钉固定
下载PDF
经皮复位微创跟骨钉中钉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及Ⅲ型跟骨骨折 被引量:7
4
作者 黄杰 刘瑾 张建伟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3年第4期313-319,共7页
目的:探讨经皮复位联合跟骨钉中钉系统内固定在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17年7月至2019年8月,对治疗的98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 目的:探讨经皮复位联合跟骨钉中钉系统内固定在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17年7月至2019年8月,对治疗的98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6例,男35例,女21例,年龄23~58(34.50±7.81)岁;骨折Sanders分型Ⅱ型29例,Ⅲ型27例;左侧30例,右侧26例;骨折至手术时间1~4(3.45±0.54)d;采用经皮复位联合跟骨钉中钉系统内固定治疗。对照组42例,男25例,女17例;年龄25~60(35.27±7.64)岁;SandersⅡ型23例,Ⅲ型19例;左侧24例,右侧18例;骨折至手术时间2~5(3.42±0.62)d;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1 d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手术前后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后足评分,以及手术前后B?hler角及Gissane角、跟骨宽度变化情况;并记录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3~18(15.6±2.2)个月。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 d VA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2个月AOF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12个月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12个月根据AOFAS评分,观察组优21例,良30例,可5例;对照组优10例,良22例,可7例,差3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B?hler角、Gissane角与跟骨宽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1例出现术后皮肤麻木,对照组20例出现术后皮肤麻木,术后皮肤坏死14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相比,经皮复位联合跟骨钉中钉系统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无须等待足部消肿即可行骨折修复手术,可准确恢复骨折后跟骨正常形态和位置,杜绝骨折畸形愈合,减少术后并发症,能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减少出血量,促进术后恢复,且并发症少,安全性较高,可作为足踝创伤骨科手术治疗的一种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微创 髓内固定 切开复位
下载PDF
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 in diagnosing unstable pelvic fractures in elderly and effect of less invasive stabilization 被引量:5
5
作者 Jian-Guo Huang Zhi-Yuan Zhang +2 位作者 Liang Li Guang-Bao Liu Xiong Li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2年第14期4470-4479,共10页
BACKGROUND Older people are more likely to experience pelvic fractures than younger people.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CT)uses three-dimensional(3D)reconstruction technology to generate 3D images that can c... BACKGROUND Older people are more likely to experience pelvic fractures than younger people.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CT)uses three-dimensional(3D)reconstruction technology to generate 3D images that can clearly demonstrate the 3D space of fractures and detect fractures at a higher rate.AIM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value of multi-slice spiral CT 3D reconstruction in the diagnosis of unstable pelvic fractures in the elderly as well as the effect of less invasive stabilization.METHODS A total of 86 patients with unstable pelvic fractures treated between March 2016 and March 2019 underwent femoral supracondylar bone traction before surgery.Pelvic radiography and multi-row spiral CT were performed successively once the patient’s vital signs and hemodynamic indices were stable.Secondary processing of the original data was performed to obtain 3D reconstruction images and determine the vertical displacement of the pelvis.After basic or complete reduction,minimally invasive internal fixation using hollow lag screws was performed.The detection rates of fracture location and classification by X-ray and CT reconstruction were compared.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presence or absence of preoperative 3D reconstruction to compare postoperative reduction,wound healing time,fracture healing time,hospitalization time,visual analog scale(VAS)score,poor internal fixation,and functional recovery.RESULTS The diagnostic coincidence rates of X-rays for pubic symphysis,ilium wing,sacroiliac periarticular,and sacral fractures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CT reconstruction.The coincidence rate of CT reconstruction in the clinical classification of pelvic fractures was 100%,whereas 11 cases were misdiagnosed by X-ray;the total coincidence rate was 87.21%.The total excellent and good rates of postoperative reduction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study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wound healing,fracture healing,and hospitalization times were significantly shorter in the study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VAS scores decreased in both groups postoperatively and were lower in the study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total incidence of poor postoperative internal fixation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study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overall rate of postoperative functional recovery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study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 Multi-slice spiral CT has high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diagnosis,classification,and treatment of unstable pelvic fractures in the elderly.Preoperative 3D reconstruction can effectively shorten the operation time and promote fracture healing,while minimally invasive internal fixation can effectively reduce pain and promote functional recovery of fracture sites,making it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Unstable pelvic fracture minimally invasive internal fixation Diagnostic value
下载PDF
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 Ⅱ型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三维有限元分析及临床疗效评估 被引量:2
6
作者 韦留胜 顾文奇 +2 位作者 刘仕英 唐子鹏 吴俊彬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23年第2期42-47,共6页
目的 通过三维有限元分析评价跟骨微创锁定接骨板的稳定性,并评价采用跟骨微创锁定接骨板治疗Sanders Ⅱ型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建立三种微创锁定接骨板固定Sanders Ⅱ型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加载700 N应力... 目的 通过三维有限元分析评价跟骨微创锁定接骨板的稳定性,并评价采用跟骨微创锁定接骨板治疗Sanders Ⅱ型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建立三种微创锁定接骨板固定Sanders Ⅱ型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加载700 N应力后进行三维有限元分析,评价微创锁定接骨板的生物力学稳定性。自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珠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共收治26例Sanders Ⅱ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其中男17例,女9例,平均年龄(43.3±8.2)岁(21~61岁)。所有患者择期行经跗骨窦切口有限切开复位跟骨微创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术后定期随访复查摄片,测量B?hler角及Gissane角,同时采用美国骨科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关节与后足评分及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评估治疗效果,并记录相关并发症。结果 三维有限元分析结果显示内植物的最大应力值均低于其屈服强度,三种固定方式的骨块最大移位值均位于载距突。临床研究中2例患者失随访,其余24例患者获平均14.5个月(12~18个月)随访。除1例患者出现伤口延迟愈合外,余未见软组织并发症。术后3个月复查摄片明确骨折端愈合。术后末次随访时摄片B?hler角从术前10.9°±5.3°增加至术后末次随访时31.3°±2.3°(P<0.05),而Gissane角从术前108.3°±24.2°改善至术后末次随访时113.3°±5.5°(P>0.05)。末次随访时AOFAS踝关节与后足评分平均为(88.9±6.6)分(76~100分),VAS平均(1.0±0.9)分(0~3分)。除1例患者复查CT见关节面复位欠佳外,余患者未见骨不连、畸形愈合、固定失效、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结论 采用跟骨微创锁定接骨板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关节内骨折具有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固定稳定性可靠等优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关节内骨折 微创 锁定接骨板 有限元 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
下载PDF
SandersⅡB型跟骨骨折三螺钉固定力学稳定性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郑昊明 李宝成 +3 位作者 曹立鹤 苗帅 杨葆林 刘伟达 《手术电子杂志》 2023年第1期37-44,共8页
目的应用有限元分析法,探究以不同置钉角度三螺钉固定治疗SandersⅡB型跟骨骨折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应用Mimics Medical 19.0软件建立跟骨三维模型,通过Geomagic Wrap软件及Sliodworks软件对跟骨三维模型进行切割及装配操作,建立Sand... 目的应用有限元分析法,探究以不同置钉角度三螺钉固定治疗SandersⅡB型跟骨骨折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应用Mimics Medical 19.0软件建立跟骨三维模型,通过Geomagic Wrap软件及Sliodworks软件对跟骨三维模型进行切割及装配操作,建立SandersⅡB型跟骨骨折及不同内固定模型:(1)1枚螺钉经跟骨结节内侧、外侧和跟骨外侧壁固定载距突,其余2枚螺钉经跟骨后方向跟骰关节方向固定(纵行方向交叉、水平方向平行),模型共计三组(A组、B组、C组);(2)1枚螺钉经跟骨结节内侧、外侧和跟骨外侧壁固定载距突,其余2枚螺钉经跟骨后方向跟骰关节方向固定(纵行方向交叉、水平方向交叉),模型共计三组(D组、E组、F组);(3)1枚螺钉经跟骨结节内侧、外侧和跟骨外侧壁固定载距突,1枚螺钉经跟骨后方固定跟骨外侧壁,最后1枚螺钉经跟骨后方固定跟骰关节(纵行方向平行、水平方向平行),模型共计三组(G组、H组、I组).运用Ansys 17.0软件对9组模型进行参数设定并进行有限元分析,分析跟骨整体骨块应力、螺钉应力、骨折块位移及螺钉形变情况.结果在相同条件加载下,内固定模型D组和E组在跟骨整体等效应力、螺钉受力等效应力、骨折块位移及螺钉形变方面均小于其他7组模型.结论1枚螺钉经跟骨结节内侧或外侧向固定载距突,另2枚螺钉经跟骨后方固定跟骰关节(纵行方向交叉、水平方向交叉)时,更符合跟骨生物力学特征,可为临床SandersⅡB型跟骨骨折螺钉内固定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分析 跟骨骨折 微创 螺钉内固定
下载PDF
组合式全螺纹空心钉与传统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和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
8
作者 孔德伟 范鑫斌 +4 位作者 宋超 吴铭 吴亮 杨铁毅 张岩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23年第6期392-398,共7页
目的探讨组合式全螺纹空心钉内固定与传统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和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公利医院2016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80例跟骨骨折患者资料。其中39例采用组合式全螺纹空心钉内固定治疗,41例采用传... 目的探讨组合式全螺纹空心钉内固定与传统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和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公利医院2016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80例跟骨骨折患者资料。其中39例采用组合式全螺纹空心钉内固定治疗,41例采用传统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情况、影像学及长期随访资料。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空心钉组和钢板组术前准备时间分别为(3.7±2.1)d和(4.6±2.2)d,住院时间分别为(8.8±3.7)d和(15.9±7.3)d,手术时间分别为(129.9±34.5)min和(140.7±34.4)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37.4±25.9)mL和(65.5±53.6)mL,以上项目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伤口并发症空心钉组4例(10.2%)、钢板组9例(21.9%),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Gissane角、Bohler角术后即刻均较术前改善(P<0.05),而两组间比较术前、术后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所有患者术后平均获(14.9±3.65)个月(12~26个月)随访,术后12个月空心钉组美国骨科协会足踝外科分会(AOFAS)评分为(89.0±7.8)分,优22例,良14例,可3例,优良率为92.3%;钢板组AOFAS评分为(87.8±9.6)分,优18例,良19例,可4例,优良率为90.2%,两组AOF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传统钢板内固定相比,组合式全螺纹空心钉内固定在达到相同优良率的基础上,具有创伤小、术前准备时间及住院时间短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手术 跟骨骨折 全螺纹空心钉 钢板 内固定
下载PDF
跗骨窦切口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预后对比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宇斐 赖建鸿 +1 位作者 梁杰威 廖烨明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3期50-53,共4页
目的:对比研究跗骨窦切口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到2022年7月南海区第五人民医院的62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 目的:对比研究跗骨窦切口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到2022年7月南海区第五人民医院的62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1例。研究组采用跗骨窦切口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失血量、住院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及伤口并发症。于术后3个月进行随访,采用跟骨侧轴位X线片测量Bohler角、Gissane角,采用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评估足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伤口愈合时间更短,失血量更少(P<0.05);对照组浅表感染、血肿等术后伤口并发症发生率25.81%(8/31)高于研究组3.23%(1/31)(P<0.05);末次随访时研究组Bohler角、Gissane角均大于对照组,Maryland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相比,用跗骨窦切口微创手术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效果较好,不仅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还能降低其术后伤口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其足踝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跗骨窦切口 微创
下载PDF
两种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
10
作者 岑景盛 涂泽松 +1 位作者 谭志韵 李宁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1期112-116,共5页
目的比较两种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将108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按照切口不同分为观察组(采用微创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54例)和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54例)。记录两组切口长度、住院时间、骨痂形成... 目的比较两种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将108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按照切口不同分为观察组(采用微创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54例)和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54例)。记录两组切口长度、住院时间、骨痂形成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开始部分负重行走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功能优良率。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18个月。切口长度、住院时间、骨痂形成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开始部分负重行走时间观察组均短(早)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膝关节功能优良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膝关节屈曲、伸直活动度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相比,微创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具有创伤小、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点,更利于骨折愈合、患者早期功能锻炼及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切口 切开复位 钢板内固定 胫骨平台骨折 膝关节功能
下载PDF
附骨窦入路在SandersⅡ与Ⅲ型跟骨骨折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11
作者 刘毅 杨忠奎 +1 位作者 陈实 袁曙光 《当代医学》 2023年第25期140-143,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附骨窦入路行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复位及内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1年1月贵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外科收治的21例共26足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附骨窦或结合后外侧纵行切口骨折复位解... 目的探讨应用附骨窦入路行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复位及内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1年1月贵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外科收治的21例共26足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附骨窦或结合后外侧纵行切口骨折复位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根据复查影像学检查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及跟骨的高度和长度是否改变,同时记录跟骨Gissane’s角和Bohler角。使用美国足踝外科医师协会(AOFAS)Maryland足部评分评价术后患足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病例术口均Ⅰ期愈合,未出现术口愈合不良、感染,内固定松动等并发症,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5~24.3个月,平均(14.6±5.1)个月,均于3~6个月内达骨性愈合。按Maryland评分标准评价,优12足,良10足,可4足,总体优良率84.6%。术前跟骨Gissane’s角平均(101.0±7.8)°,术后末次随访时(124.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跟骨Bohler角平均(9.0±2.2)°,术后末次随访时(30.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微创切口行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复位结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复位及固定可靠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微创 锁定钢板 内固定术
下载PDF
微创空心螺钉与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Ⅱ、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对比研究
12
作者 陈跃坤 林委 +1 位作者 张孝维 许文生 《中外医疗》 2023年第20期52-55,共4页
目的 对比SanderⅡ型、Ⅲ型跟骨骨折患者采用微创空心螺钉或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的不同效果。方法 方便选择2020年1月—2023年1月期间就诊于福建省漳州市第二医院骨科且确诊为SanderⅡ型、Ⅲ型跟骨骨折的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研究... 目的 对比SanderⅡ型、Ⅲ型跟骨骨折患者采用微创空心螺钉或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的不同效果。方法 方便选择2020年1月—2023年1月期间就诊于福建省漳州市第二医院骨科且确诊为SanderⅡ型、Ⅲ型跟骨骨折的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研究,将采取微创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的30例患者设为研究组,将采取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的26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手术用时、切口长度、骨折断端愈合时间、手术切口愈合时间、术中失血量、入院至出院时间以及手术前后的跟骨结节关节角(Bolher角)、跟骨宽度、跟骨交叉角(Gissane角)、踝-后足评分(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疼痛评分。结果研究组的手术用时、骨折断端愈合时间、手术切口愈合时间、入院至出院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分别为(34.14±3.51)min、(3.05±0.47)个月、(13.94±2.60)d、(7.25±1.17)d、(2.32±0.73)cm、(28.37±3.32)mL,均优于对照组的(59.82±6.05)min、(4.43±0.92)个月、(23.27±5.97)d、(13.85±2.64)d、(12.47±1.56)cm、(82.83±6.62)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744、7.208、7.761、12.375、31.869、39.702,P<0.05)。治疗前,两组的Bohler角、疼痛评分、跟骨宽度、AOFAS评分、Gissane角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手术治疗,研究组的Gissane角、Bohler角、跟骨宽度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AOFAS评分及疼痛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anderⅡ型、Ⅲ型跟骨骨折患者采用微创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不仅可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足部功能和疼痛也会得到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空心螺钉 解剖钢板 内固定治疗 SanderⅡ型 SanderⅢ型 跟骨骨折
下载PDF
机器人导航技术在股骨颈骨折微创内固定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3
作者 刘向东 李辉 +1 位作者 任东良 马伟松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7期22-27,共6页
目的 探究机器人导航技术在股骨颈骨折微创内固定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3年4月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接收的10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徒手组(51例,采用传统徒手空心钉内固定)和机器组(51例... 目的 探究机器人导航技术在股骨颈骨折微创内固定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3年4月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接收的10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徒手组(51例,采用传统徒手空心钉内固定)和机器组(51例,采取机器人辅助下空心钉内固定)。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影像学资料、髋关节功能、股骨颈短缩分级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机器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徒手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徒手组,导针钻孔次数少于徒手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徒手组(P <0.05);机器组患者前倾角、颈干角偏离度均低于徒手组(P <0.05);两组患者的髋关节退变情况构成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机器组患者Harris评分、髋伸屈活动度、髋内旋外旋活动度均高于徒手组(P <0.05),Fernandez-Esteve骨痂评分低于徒手组(P <0.05)。机器组患者的股骨颈短缩分级情况优于徒手组(P <0.05)。机器组的术后感染、退钉、神经损伤、骨折愈合不佳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徒手组(P <0.05)。结论 机器人导航技术在股骨颈骨折微创内固定治疗中能够提高手术精准度,缩短手术和恢复时间,改善术后股骨颈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风险,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机器人导航技术 微创内固定 术后恢复 并发症
下载PDF
三维(3D)打印技术辅助微创手术治疗骨盆不稳定骨折的临床观察
14
作者 刘杰 张文玺 +2 位作者 秦晓东 陈建 蒋正宇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5期71-77,共7页
目的分析三维(3D)打印技术结合微创手术治疗骨盆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9月江苏省人民医院和江苏省溧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3D打印技术辅助下,通过微创经皮骨盆前... 目的分析三维(3D)打印技术结合微创手术治疗骨盆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9月江苏省人民医院和江苏省溧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3D打印技术辅助下,通过微创经皮骨盆前环内固定术(Infix)治疗,部分患者后环不稳定,联合钢板内固定治疗。收集手术相关数据,包括手术时间、失血量、重要组织损伤情况、骨折愈合情况以及术后功能的恢复情况;并在随访过程中,对骨折复位情况和肢体功能进行评估。结果40例患者的伤口在第一阶段就已愈合,未发生伤口感染。患者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为(6.0±1.5)d;骨盆骨折固定术的手术时间为30~95 min,平均(60.8±5.9)min;术中平均失血量为(30.6±11.5)mL;骨折愈合时间为(12.8±2.6)周。根据Matta标准评估骨折复位质量:优33例(82.5%),良7例(17.5%);基于Majeed标准的肢体功能评估结果:30例为优秀(75.0%),10例为良好(25.0%)。结论3D打印技术辅助微创手术内固定可以在术前较好地评估患者骨盆骨折情况,有利于建模,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失血,提高定位精度,最终达到更好的手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设计 三维打印 骨盆不稳定骨折 微创内固定手术
下载PDF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在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锁定钢板固定术中应用
15
作者 唐德胜 王晓亚 +2 位作者 刘西斌 康永浩 李振海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3期94-98,共5页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PPO)技术在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锁定钢板固定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130例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行传统切开复位...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PPO)技术在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锁定钢板固定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130例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行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观察组行MIPPO技术联合锁定钢板治疗。比较2组围术期指标、并发症、手术优良率及手术前后疼痛应激介质、肩关节功能指标。结果 观察组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1 d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1 d,观察组血清P物质、前列腺素E_(2)低于对照组,β内啡肽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6个月,观察组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及肩关节前屈、后伸、外旋活动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后6个月手术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MIPPO技术联合锁定钢板治疗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能显著提高手术优良率,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抑制疼痛因子释放,缓解术后早期疼痛,还能降低并发症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粉碎性骨折 锁定钢板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 肩关节功能 P物质 前列腺素E_(2) 疼痛 并发症
下载PDF
不同入路法联合小针刀术在胸腰椎创伤性骨折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术中的临床疗效研究
16
作者 裴秋艳 郑陶 +3 位作者 李志刚 王平 魏亚恒 张红亚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19-223,共5页
目的:分析不同入路法联合小针刀术在胸腰椎创伤性骨折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术中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Ⅰ型胶原羧基肽β特殊序列(β-CTX)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120例行微创椎弓... 目的:分析不同入路法联合小针刀术在胸腰椎创伤性骨折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术中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Ⅰ型胶原羧基肽β特殊序列(β-CTX)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120例行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联合小针刀术干预治疗的胸腰椎创伤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40例)选择经皮入路,B组(40例)选择经Wiltse入路,C组(40例)选择经后正中入路。记录并比较三组伤椎有效性指标: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后凸Cobb角和前缘高度比;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血清BALP、β-CTX水平和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结果:三组患者术后7 d、30 d的伤椎ODI、后凸Cobb角和前缘高度比均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三组间伤椎ODI、后凸Cobb角和前缘高度比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三组术后1 d、7 d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 <0.05);三组患者术后血清BALP水平均明显上升,血清β-CTX水平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三组术后7 d的血清BALP及β-CTX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 <0.05);三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关系为A组<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皮入路和经Wiltse入路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联合小针刀术干预治疗能有效改善胸腰椎创伤性骨折患者伤椎有效性及骨代谢水平,而传统后正中入路的有效性及对骨代谢水平的改善作用相对较差,临床可结合患者情况在经皮入路和经Wiltse入路二者之间酌情选择入路方式,并结合小针刀术进行干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创伤性骨折 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术 小针刀术 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 Ⅰ型胶原羧基肽β特殊序列
下载PDF
顺行交锁钉结合LISS内固定治疗Lambiris Ⅲ或Ⅳ型股骨骨折的临床效果
17
作者 任喜颂 杜娟 时艳华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0期1781-1785,共5页
目的 探究顺行交锁钉结合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内固定治疗LambirisⅢ或Ⅳ型股骨骨折的应用效果。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5例股骨骨折(LambirisⅢ或Ⅳ型)患者,以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47例)和研究组(4... 目的 探究顺行交锁钉结合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内固定治疗LambirisⅢ或Ⅳ型股骨骨折的应用效果。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5例股骨骨折(LambirisⅢ或Ⅳ型)患者,以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47例)和研究组(4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LISS内固定治疗,研究组接受顺行交锁钉结合LISS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情况、创伤应激因子[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去甲肾上腺素(NE)、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视觉疼痛模拟量表(VAS)、硫化氢(H_(2)S)、鸢尾素(Irisin)、髋关节功能、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出血量为(357.49±32.81)mL,少于对照组的(385.94±37.26)mL,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17.63±2.29)d、(28.76±2.15)周,短于对照组的(19.51±2.64)d、(30.28±2.40)周(P<0.05)。研究组SOD、NE、AngⅡ水平术后第3天分别为(90.53±11.24)U·L^(-1)、(83.15±8.74)μg·L^(-1)、(148.62±18.53)mmol·L^(-1),低于对照组的(98.31±11.56)U·L^(-1)、(90.26±9.57)μg·L^(-1)、(163.78±19.37)mmol·L^(-1)(P<0.05)。研究组第3个月VAS评分为(1.97±0.65)分,低于对照组的(2.76±0.81)分(P<0.05);术后第3个月研究组H_(2)S、Irisin水平分别为(34.15±3.28)ng·L^(-1)、(217.83±16.45)μg·L^(-1),高于对照组的(32.28±3.11)ng·L^(-1)、(205.46±14.82)μg·L^(-1)(P<0.05);术后末次随访研究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顺行交锁钉结合LISS内固定治疗LambirisⅢ或Ⅳ型股骨骨折患者,可减少出血,减轻应激反应,加快术后早期恢复,促进骨折愈合,恢复髋关节功能,减轻患者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 微创内固定系统 顺行交锁钉
下载PDF
双反牵引微创复位植骨内固定治疗SchatzkerⅡ~Ⅳ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观察
18
作者 倪建平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12期126-129,共4页
目的探讨双反牵引微创复位植骨内固定治疗SchatzkerⅡ~Ⅳ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靖江市中医院2021年1月—2023年8月收治的80例SchatzkerⅡ~Ⅳ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数字编号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 目的探讨双反牵引微创复位植骨内固定治疗SchatzkerⅡ~Ⅳ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靖江市中医院2021年1月—2023年8月收治的80例SchatzkerⅡ~Ⅳ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数字编号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双反牵引微创复位植骨内固定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膝关节屈伸度、膝关节功能。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50%,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膝关节屈伸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观察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双反牵引微创复位植骨内固定手术不仅可减轻SchatzkerⅡ~Ⅳ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手术创伤,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加快术后康复,还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和膝关节活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 双反牵引微创复位植骨内固定手术
下载PDF
经皮微创与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奕骁 宋扬 +1 位作者 付涵 王华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370-374,共5页
目的分析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行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和观察组(25例,行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指标、胸... 目的分析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行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和观察组(25例,行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指标、胸腰椎功能恢复、术后并发症及疼痛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术中及术后出血量少,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椎体前缘高度及椎间隙平均高度恢复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 h及术后7 d内疼痛情况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治疗中,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皮微创椎弓根内固定术在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疼痛方面表现良好,临床价值高,建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优先采取该手术方法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术 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术 术后疼痛 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两种内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20
作者 何涛 侯绍平 +3 位作者 吕国荣 宋晓飞 汪军 龙俊任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2期270-274,共5页
目的比较交锁髓内钉和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方法将100例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按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交锁髓内钉组(采用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50例)和锁定钢板组(采用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50例)。比较两组... 目的比较交锁髓内钉和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方法将100例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按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交锁髓内钉组(采用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50例)和锁定钢板组(采用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50例)。比较两组手术情况、骨折愈合时间、术后部分负重行走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Johner-Wruhs评分、踝关节活动度、AOFAS踝-后足评分。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15(12.26±5.63)个月。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交锁髓内钉组均少(短)于锁定钢板组(P<0.01)。骨折愈合时间:交锁髓内钉组短于锁定钢板组(P<0.01)。术后部分负重行走时间:交锁髓内钉组早于锁定钢板组(P<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交锁髓内钉组低于锁定钢板组(P<0.05)。术后12个月Johner-Wruhs评分优良率、末次随访时踝关节活动度及术后3、12个月AOFAS踝-后足评分:交锁髓内钉组均优于锁定钢板组(P<0.05)。结论与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相比,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更符合力学原理,更利于骨折愈合,患者术后下地行走时间更早,并发症发生率更低,踝关节功能恢复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中下段骨折 内固定 交锁髓内钉 微创经皮锁定钢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