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trusion of Overerupted Maxillary Molars with Miniscrew Implant Anchorage: A Radiographic Evaluation 被引量:6
1
作者 寻春雷 赵弘 +1 位作者 曾祥龙 王兴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 SCIE CAS 2013年第5期780-785,共6页
The aim of this retrospective study was to quantitatively evaluate the treatment effects of in- trusion of overerupted maxillary molars using miniscrew implant anchorage and to investigate the apical root resorption a... The aim of this retrospective study was to quantitatively evaluate the treatment effects of in- trusion of overerupted maxillary molars using miniscrew implant anchorage and to investigate the apical root resorption after molar intrusion. The subjects included 30 patients whose average ages were 35.5±9.0 years. All patients had received intrusion treatments for overerupted maxillary molars with miniscrew anchorage. There were 38 maxillary first molars and 26 maxillary second molars to be in- truded. Two miniscrews were inserted in the buccal and palatal alveolar bone mesial to the overerupted molar. Force of 100-150 g was applied by the elastic chains between screw head and attachment on each side. Lateral cephalograms and panoramic radiographs taken before and after intrusion were used to evaluate dental changes and root resorption of molars. Only 6 of the 128 miniscrews failed. The first and second molars were significantly intruded by averages of 3.4 mm and 3.1 mm respectively (P〈0.001). The average intrusion time was more than 6 months. The crown of the molars mesially tilted by averages of 3.1 degrees and 3.3 degrees (P〈0.001) for first and second molars. The amounts of root resorption were 0.2-0.4 mm on average. The intrusion treatment of overerupted molars with miniscrew anchorages could be used as an efficient and reliable method to recover lost restoration space for pros- thesis. Radiographically speaking, root resorption of molars was not clinically significant after applica- tion of intrusive forces of 200 to 300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vererupted molar miniscrew implant anchorage molar intrusion
下载PDF
种植钉植入高度对隐形矫治远移下磨牙时应力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宋庆 康芙嘉 +1 位作者 袁佳敏 朱宪春 《口腔疾病防治》 2024年第3期188-195,共8页
目的探究种植钉不同植入高度对隐形矫治配合颌内牵引远移下磨牙时所产生的生物力分布的影响,寻找有利于保护下前牙支抗的种植钉植入位置,为临床治疗方案的设计提供参考。方法应用Mimics、Geomagic Studio 2017、SolidWorks2016、Ansys w... 目的探究种植钉不同植入高度对隐形矫治配合颌内牵引远移下磨牙时所产生的生物力分布的影响,寻找有利于保护下前牙支抗的种植钉植入位置,为临床治疗方案的设计提供参考。方法应用Mimics、Geomagic Studio 2017、SolidWorks2016、Ansys workbench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并对六种工况进行力学分析。工况一:无种植钉(对照组);工况二至工况五:种植钉植入于下颌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之间的颊侧骨皮质,距离牙槽嵴顶分别为10 mm、7 mm、4 mm、1 mm;工况六:种植钉植入于下颌升支前缘颊舌向居中,高于平面5 mm的位置。结果矢状向,种植支抗使所有牙齿均产生远中向位移;相较于对照组,种植钉组前磨牙远中位移量超过第二磨牙。垂直向,对照组(无种植钉)为类似后倾弯对下颌牙列产生的作用;种植钉组侧切牙、尖牙压低,中切牙、第一前磨牙伸长。冠状向,对照组(无种植钉)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为舌向位移,种植钉组仅前磨牙及第一磨牙出现了舌向位移;所有牙齿中,尖牙的位移量受种植钉植入高度变化影响最大。结论种植钉植入位置越高,保护前牙支抗的效果越强。方案设计时应根据种植钉植入高度,适当使下颌牙弓缩窄,中切牙、第一前磨牙压低及侧切牙、尖牙伸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 错[牙合]畸形 正畸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 支抗 微螺钉种植体 牙齿应力分析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种植钉支抗在口腔正畸领域的应用情况综述
3
作者 陈梓柠 王浩 +2 位作者 李倩雯 赵宁睿 王雪东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0-318,共9页
种植钉支抗在口腔正畸领域应用广泛,而不同国家的使用情况存在差别。本文总结了相关的调查研究方法,种植钉的使用情况、优势与适应证、并发症以及影响种植钉应用的因素,结果发现:目前种植钉的使用率为43.7%~93.3%,但现有不同调查之间的... 种植钉支抗在口腔正畸领域应用广泛,而不同国家的使用情况存在差别。本文总结了相关的调查研究方法,种植钉的使用情况、优势与适应证、并发症以及影响种植钉应用的因素,结果发现:目前种植钉的使用率为43.7%~93.3%,但现有不同调查之间的标准存在差异,难以得出进一步的结论;种植钉适用于内收前牙、压低后牙等多种情况,在加强支抗的同时有利于减少对患者依从性的依赖;常见并发症有松动脱落、软组织反应和牙根损伤等;医生的年龄、性别、教育背景、治疗费用以及患者对种植钉的接受程度等因素可能影响其使用。目前尚缺少我国在种植钉支抗应用情况的相关调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支抗 种植钉 应用情况
下载PDF
Systematic review of mini-implant displacement under orthodontic loading 被引量:2
4
作者 Manuel Nienkemper Jrg Handschel Dieter Dresche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al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1期1-6,共6页
A growing number of studies have reported that mini-implants do not remain in exactly the same position during treatment, although they remain stable. The aim of this review was to collect data regarding primary displ... A growing number of studies have reported that mini-implants do not remain in exactly the same position during treatment, although they remain stable. The aim of this review was to collect data regarding primary displacement immediately straight after loading and secondary displacement over time. A systematic review was performed to investigate primary and secondary displacement. The amount and type of displacement were recorded. A total of 27 studies were included. Sixteen in vitro studies or studies using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addressed primary displacement, and nine clinical studies and two animal studies addressed secondary displacement. Significant primary displacement was detected (6.4-24.4 μm) for relevant orthodontic forces (0.5-2.5 N). The mean secondary displacement ranged from 0 to 2.7 mm for entire mini-implants, The maximum values for each clinical study ranged from 1.0 to 4.1 mm for the head, 1.0 to 1.5 for the body and 1,0 to 1.92 mm for the tail part. The most frequent type of movement was controlled tipping or bodily movement. Primary displacement did not reach a clinically significant level. However, clinicians can expect relevant secondary displacement in the direction of force. Consequently, decentralized insertion within the inter-radicular space, away from force direction, might be favourable. More evidence is needed to provide quantitative recommend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SPLACEMENT MIGRATION MINI-implant miniscrew ORTHODONTICS skeletal anchorage
下载PDF
影响微种植体正畸治疗成功率的因素 被引量:20
5
作者 吴也可 郜然然 +6 位作者 左渝陵 余剑锋 赵立星 聂汶涵 郑涛 艾黄萍 严航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38-543,共6页
背景:在正畸治疗过程中,影响微种植体临床成功率的潜在危险因素的相关报道结果不尽一致,一些临床医师非常关注的影响因素未全部纳入研究,且动物实验所得结论难以直接运用于临床实践。因此,究竟哪些因素影响微种植体的临床成功率,亟待进... 背景:在正畸治疗过程中,影响微种植体临床成功率的潜在危险因素的相关报道结果不尽一致,一些临床医师非常关注的影响因素未全部纳入研究,且动物实验所得结论难以直接运用于临床实践。因此,究竟哪些因素影响微种植体的临床成功率,亟待进一步深入、系统的研究。目的:研究影响正畸支抗用微种植体临床成功率的相关因素。方法:试验纳入114例口腔种植患者,其中男42例,女72例,年龄(19.26±9.19)岁,共植入253枚微种植体作为正畸支抗。纳入以下影响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垂直和矢状骨面型、植入位点、植入牙弓、植入部位软组织类型、口腔卫生状况、微种植体的直径和长度、植入方式、植入角度、应力加载时机和强度及临床用途,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成功率和所有变量间的相关性,方差分析检测各变量对成功率的影响。试验方案经过四川大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结果与结论:(1)253枚微种植体的总临床成功率为88.54%,平均应力加载时长为9.5个月,其中29枚植入失败,植入失败微种植体的平均加载时长为2.3个月;(2)在卡方检验、Fisher精确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中,年龄、口腔卫生状况、垂直骨面型及植入位点与临床成功率显著相关(P<0.05),而性别、矢状骨面型、植入牙弓、植入部位软组织类型、微种植体的直径和长度、植入方式、植入角度、应力加载时机和强度及临床用途11个变量与种植成功率无显著相关性(P>0.05);(3)结果提示为了最大程度降低微种植体失败率,需给予患者正确的口腔卫生保健指导和有效监督,特别是年轻(<12岁)、高角、下颌骨植入微种植体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种植体 临床成功 多因素回归分析 正畸支抗 影响因素 种植成功率 LOGISTIC回归分析
下载PDF
微型种植钉增强正畸支抗的临床稳定性研究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4
6
作者 赵弘 刘洪臣 +2 位作者 顾晓明 寻春雷 王立军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09年第3期173-176,共4页
目的:探讨将微型种植钉作为增强支抗措施的临床稳定性,分析影响微型种植钉成功率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错患者48例(男性18例,女性30例,平均年龄23.2±6.5岁),植入微型种植钉的总数量为152枚,微型种植钉的负载期为10个月,评价11个... 目的:探讨将微型种植钉作为增强支抗措施的临床稳定性,分析影响微型种植钉成功率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错患者48例(男性18例,女性30例,平均年龄23.2±6.5岁),植入微型种植钉的总数量为152枚,微型种植钉的负载期为10个月,评价11个临床变量与微型种植钉成功率的关系。结果:微型种植钉的总成功率为90.1%,口腔卫生状况、微型种植钉植入部位的牙周组织肿胀、牙周炎史、下颌平面角的高低等与微型种植钉的稳定性密切相关;而宿主因素(年龄、性别)、微型种植钉因素(长度)、微型种植钉植入的设计因素(上下颌骨植入部位、植入微型种植钉的角度、是否即刻负载、微型种植钉的加力方式)等对微型种植钉成功率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针对使用微型种植钉的患者,维持好的口腔卫生、对下颌平面角较高的患者采取谨慎设计、防止微型种植钉周围组织肿胀,对于提高微型种植钉植入的成功率是非常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种植钉 种植体支抗 稳定性 即刻负载
下载PDF
微螺钉种植体支抗稳定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潘昱 郭庆平 +1 位作者 于春梅 陈巨峰 《河北医学》 CAS 2008年第4期426-428,共3页
目的:研究微螺钉种植体在不同愈合时间承受不同正畸负荷后的稳定性。方法:32例拔除四颗第一双尖牙成年患者,将微螺钉植入到上颌第二双尖牙与第一磨牙之间作为前牙内收的颌内支抗。微螺钉植入即刻、2周、4周后施力150g、300g、400g力。... 目的:研究微螺钉种植体在不同愈合时间承受不同正畸负荷后的稳定性。方法:32例拔除四颗第一双尖牙成年患者,将微螺钉植入到上颌第二双尖牙与第一磨牙之间作为前牙内收的颌内支抗。微螺钉植入即刻、2周、4周后施力150g、300g、400g力。对比种植体受力后的稳定性。结果:32例患者共64颗微螺钉种植体,其中6颗种植体松动。加载负荷的时机对种植体稳定性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加载负荷的大小在正畸力范围内对种植体稳定性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微螺钉种植体是一种稳定的支抗装置,在植入体内后可即刻加力,在正畸力范围内的负荷下能保持良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螺钉种植体 正畸支抗 稳定性
下载PDF
自攻型微螺钉种植体支抗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王晓荣 陈江浩 牛亦睿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537-539,543,共4页
目的研究自攻型微螺钉种植体作为磨牙强支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在30例采用自攻型微螺钉种植体作为磨牙支抗的临床病例中,选择6例已经结束治疗的患者进行分析。6例患者均为骨性Ⅱ类上颌前突患者,拔除上颌双侧第一前磨牙后采用上颌强支... 目的研究自攻型微螺钉种植体作为磨牙强支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在30例采用自攻型微螺钉种植体作为磨牙支抗的临床病例中,选择6例已经结束治疗的患者进行分析。6例患者均为骨性Ⅱ类上颌前突患者,拔除上颌双侧第一前磨牙后采用上颌强支抗进行矫治。选择自攻型微螺钉种植体作为上颌支抗,以内收上颌前牙、关闭拔牙间隙。种植体植入部位为上颌第二前磨牙与第一磨牙牙根间的颊侧牙槽间隔,加力值为每侧1.47~1.96N。对患者拔牙间隙关闭前后的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分析,测量前牙内收情况和磨牙支抗的变化。结果6例患者共植入12枚微螺钉种植体,矫治后其上颌前突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上颌切牙切缘平均内收6.06mm,支抗磨牙平均前移0.44mm,均获得了磨牙强支抗效果。治疗中,种植体保持稳定,种植体周围的软组织健康。结论自攻型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支抗形式,可以满足正畸临床治疗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支抗 微螺钉种植体 临床应用
下载PDF
正畸用微螺钉支抗种植体的稳定性评价 被引量:7
9
作者 严拥庆 高益鸣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11年第5期540-544,共5页
目的:评价正畸用微螺钉支抗种植体的稳定性及影响因素。方法:比较13例患者32颗微螺钉不同的应用设计、植入部位、植入高度、植入次数、牙龈和黏膜反应、加力时机、初期稳定性等因素,应用SAS10.0软件包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方差分析,明确... 目的:评价正畸用微螺钉支抗种植体的稳定性及影响因素。方法:比较13例患者32颗微螺钉不同的应用设计、植入部位、植入高度、植入次数、牙龈和黏膜反应、加力时机、初期稳定性等因素,应用SAS10.0软件包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方差分析,明确影响成功率的因素。结果:32颗微螺钉中,成功29颗,成功率为90.6%。患者年龄与微螺钉的稳定性相关(P=0.04),18岁以下成功率为75%,大于18岁成功率可达100%。植入早期的异常外力影响骨结合,一旦获得骨结合后,长期施加正畸力不会影响微螺钉的稳定。微螺钉周龈炎,甚至化脓性感染(2例)不会破坏已获得的钉-骨间骨结合。植入牙龈的位置,上、下颌间,左、右侧位置间,早期加载与后期加载间的成功率无显著差异。同一个微螺钉多次植入不影响成功率。结论:初期稳定性是影响微螺钉长期稳定的最重要因素,软组织的轻微炎症不会影响骨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体 支抗 微螺钉 稳定 牙龈炎
下载PDF
微螺钉种植支抗稳定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杭望雁 夏春鹏 +1 位作者 侯铁军 李岩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5年第4期466-468,i0008,共4页
目的:研究微螺钉加载正畸负荷后的稳定性。方法:本研究包括了15例成年患者,以植入上颌颧突的微螺钉作为前牙内收的颌内支抗。微螺钉植入2周后施力。加力前及加力后9个月分别拍摄X线头颅定位片,将头影测量片进行重叠,测量微螺钉的移位变... 目的:研究微螺钉加载正畸负荷后的稳定性。方法:本研究包括了15例成年患者,以植入上颌颧突的微螺钉作为前牙内收的颌内支抗。微螺钉植入2周后施力。加力前及加力后9个月分别拍摄X线头颅定位片,将头影测量片进行重叠,测量微螺钉的移位变化。结果:15例中6例患者的微螺钉伸出并移位(-0.5~1.5mm)。微螺钉头部平均向前移位0.4mm,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螺钉是一种稳定的支抗装置,但是在承载正畸负荷的过程中,并不保持绝对的稳定,部分微螺钉在正畸力作用下有移位。为了防止因微螺钉移位伤及临近的重要组织结构,建议微螺钉应植入在没有主要神经、血管通过的非齿槽骨区,或植入在齿槽间隔区,但微螺钉与牙根之间应留出2mm的安全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螺钉种植体 正畸支抗 稳定性
下载PDF
正畸微种植体精确植入的初步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梦洁 孙应明 +1 位作者 王晓波 章加宇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527-530,共4页
目的在三维牙颌数据基础上,设计制作引导模板,实现正畸微种植体的准确植入。方法对30例需要植入微种植体的正畸患者进行CT扫描和三维数据重建,在三维数据基础上设计种植体支抗的位置和引导隧道,并采用牙冠唇、腭面数据设计定位的翼板;... 目的在三维牙颌数据基础上,设计制作引导模板,实现正畸微种植体的准确植入。方法对30例需要植入微种植体的正畸患者进行CT扫描和三维数据重建,在三维数据基础上设计种植体支抗的位置和引导隧道,并采用牙冠唇、腭面数据设计定位的翼板;数据采用快速成型技术,制作成实体树脂模板,并引导微种植体的植入,每位患者随机挑选一侧上颌,采用三维导板引导微种植体植入,作为实验组;另外一侧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X线片进行定位植入。术后通过CT扫描和三维数据重建观察植入情况,并经患者5~7个月的临床使用,观察微种植体的脱落情况。结果完成微支抗种植体引导模板的设计,实体模板对种植体植入的引导稳定,种植体能够准确植入设计位置;经5~7个月的临床使用观察,实验组30枚微种植体位置、方向均与术前设计一致,并且与邻近牙根没有接触,仅1枚微种植体由于周围软组织增生干扰导致失败,成功率为96.7%。对照组30枚中有23枚微种植体稳定,7枚发生松动,成功率为76.7%。结论通过三维导向植入可以使微种植体支抗准确地达到最佳植入部位,从而有效降低种植体支抗的失败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种植体 三维导向 种植支抗
下载PDF
自攻型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9
12
作者 杜申钊 王明丽 +4 位作者 徐姗 吴龑 黄文博 陈虎 王钊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4期11-12,共2页
目的:研究自攻型微螺钉种植体在正畸治疗过程中作为强支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在20例应用自攻型微螺钉种植体作为强支抗的病例中,选出10例上颌前突,均拔除上颌第一前磨牙后采用上颌强支抗进行矫治的患者进行分析。选用自攻型微螺钉... 目的:研究自攻型微螺钉种植体在正畸治疗过程中作为强支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在20例应用自攻型微螺钉种植体作为强支抗的病例中,选出10例上颌前突,均拔除上颌第一前磨牙后采用上颌强支抗进行矫治的患者进行分析。选用自攻型微螺钉种植体作为支抗,植入部位为上颌第一前磨牙与上颌第一磨牙牙根间的颊侧牙槽间隔处,用镍钛拉簧加力,力值150--200 g,每月加力一次。对患者矫治前、矫治后的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分析,测量上颌中切牙和第一磨牙的移动变化。结果在10例患者中矫治后上颌前突改善明显,上颌中切牙切缘均内收5.98 mm,上颌第一磨牙移动0.64 mm,均获得强支抗的效果。结论自攻型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可以提供性能稳定强支抗,并且手术操作简单、植入部位灵活、患者易于接受,是正畸治疗过程中理想的支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攻型微螺钉种植体 正畸强支抗
下载PDF
微种植体支抗治疗双颌前突患者前后颜面形态改变的研究 被引量:16
13
作者 倪密 陈文静 《口腔医学》 CAS 2014年第4期241-244,共4页
目的探讨双颌前突患者微型种植体矫治前后软、硬组织变化的相关规律,评估微种植体支抗矫治双颌前突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使用微型种植体支抗矫治双颌前突患者15例。对治疗前后的头颅侧位X线片进行测量分析,评价微种植体支抗在双颌... 目的探讨双颌前突患者微型种植体矫治前后软、硬组织变化的相关规律,评估微种植体支抗矫治双颌前突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使用微型种植体支抗矫治双颌前突患者15例。对治疗前后的头颅侧位X线片进行测量分析,评价微种植体支抗在双颌前突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并分析软硬组织变化的相关性。设计调查表调查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程度。结果矫正结束,患者面型均得到了显著改善。上切牙内收(3.12±0.90)mm,下切牙内收(2.63±0.83)mm,上下唇突度分别减少了(3.45±1.19)mm和(2.18±0.38)mm,且鼻唇角增大。软硬组织的变化存在相关性,其中上下唇突度、鼻唇角大小的改变与前牙突度的改变呈高度相关。93.3%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结论使用微型种植体支抗可以使上下前牙得以有效内收,同时改善面型,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种植体支抗 双颌前突 软组织侧貌 视觉模拟量表 头影测量分析
下载PDF
微型种植体骨性支抗在临床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苏丽英 刘国实 +5 位作者 王松梅 张宏 卢晓梅 陈竟男 夏国栋 李光磊 《武警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8期628-630,共3页
【目的】探讨微型自攻型钛种植体作为骨性支抗在临床正畸工作中的应用及其优、劣势。【方法】20例患者应用48颗微型种植体,用于拉前牙向后,关闭拔牙间隙时植入第2前磨牙与第1磨牙之间牙槽间隔,单侧磨牙缺失时植入第2磨牙的远中,需直立... 【目的】探讨微型自攻型钛种植体作为骨性支抗在临床正畸工作中的应用及其优、劣势。【方法】20例患者应用48颗微型种植体,用于拉前牙向后,关闭拔牙间隙时植入第2前磨牙与第1磨牙之间牙槽间隔,单侧磨牙缺失时植入第2磨牙的远中,需直立后牙者置于该牙齿的倾斜方向反向颊侧。微型种植体植入后可即刻加力,承受的牵动力为100~200 g。【结果】安氏Ⅱ类骨性上颌突、双颌突病例12例治疗结束后,切牙切缘平均内收6.3~6.4 mm,支抗磨牙平均前移0.3~0.4 mm,单侧恒磨牙缺失的病例磨牙支抗前移1.0~1.5 mm,面型均得到明显的改善。安氏Ⅰ类、安氏Ⅲ类错牙合病例的治疗均达到理想效果。【结论】自攻型微钛钉种植体作为骨性支抗具有接触面积小、稳定性强、力量强的优点;种植后即刻加力,缩短了疗程;正畸医师可以独立完成操作,患者也易于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 微型自攻型钛钉 种植体 骨性支抗
下载PDF
自攻型微螺钉种植体支抗稳定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杭望雁 夏春鹏 +1 位作者 侯铁军 李岩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05年第4期178-180,共3页
目的:研究自攻型微螺钉种植体加载正畸负荷后的稳定性。方法:本研究包括了15例成年患者,以植入上颌颧突的自攻型微螺钉作为前牙内收的颌内支抗。微螺钉植入2周后施力。加力前及加力后9个月分别拍摄X线头颅定位片,将头影测量片进行重叠,... 目的:研究自攻型微螺钉种植体加载正畸负荷后的稳定性。方法:本研究包括了15例成年患者,以植入上颌颧突的自攻型微螺钉作为前牙内收的颌内支抗。微螺钉植入2周后施力。加力前及加力后9个月分别拍摄X线头颅定位片,将头影测量片进行重叠,测量微螺钉的移位变化。结果:15例中6例患者的微螺钉伸出并向前移位(-0.5~1.5mm)。微螺钉头部平均向前移位0.4mm,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攻型微螺钉种植体是一种稳定的支抗装置,但是在承载正畸负荷的过程中,并不保持绝对的稳定,部分微螺钉在正畸力作用下有移位。为了防止因种植体移位伤及临近的重要组织结构,建议自攻型微螺钉应植入在没有主要神经、血管通过的非齿槽骨区,或植入在齿槽间隔区,但种植体与牙根之间应留出2mm的安全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攻型微螺钉种植体 正畸支抗 稳定性
下载PDF
后牙区微型种植体支抗改善露龈微笑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继龙 王慧颖 +2 位作者 张桂荣 李济强 刘继辉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第19期209-210,213,共3页
目的评价正畸治疗中使用后牙区高位微型种植支抗改善患者露龈微笑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 2011年8月-2013年5月在本院接受正畸治疗的患者中,选取双颌前突伴露龈微笑且设计拔除上颌两侧第一双尖牙的患者39例,搜集患者治疗前后... 目的评价正畸治疗中使用后牙区高位微型种植支抗改善患者露龈微笑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 2011年8月-2013年5月在本院接受正畸治疗的患者中,选取双颌前突伴露龈微笑且设计拔除上颌两侧第一双尖牙的患者39例,搜集患者治疗前后X线头颅侧位片及患者微笑和侧貌像,并测量。结果采用后牙区高位种植体压低、内收上前牙,1-SN距和1-NA距的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上唇突度和上下唇间距均有一定程度减小。结论应用后牙区高位微型种植体支抗,可明显压低上前牙改善露龈微笑,并且操作简单,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种植体 支抗 露龈微笑 压低上前牙
下载PDF
微型种植支抗钉增强后牙支抗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7
作者 周东风 曾琳 +2 位作者 朱安棣 周磊 郭莉 《广东牙病防治》 2009年第9期411-415,共5页
目的探讨影响微型种植支抗成功的主要因素。方法对18例须加强支抗的正畸治疗患者,植入微型支抗钉共60枚,术后1周使用弹力橡皮圈牵引加载150-200 g力,远中牵引尖牙及两步法关闭间隙,观察种植钉产生的牵引效果和临床的不适症状。结果60枚... 目的探讨影响微型种植支抗成功的主要因素。方法对18例须加强支抗的正畸治疗患者,植入微型支抗钉共60枚,术后1周使用弹力橡皮圈牵引加载150-200 g力,远中牵引尖牙及两步法关闭间隙,观察种植钉产生的牵引效果和临床的不适症状。结果60枚种植钉中,1枚术中折断,取出重新种植后获得成功;3枚龈黏膜轻度肿胀,2枚颊黏膜溃疡,对症处理后均自愈;2枚支抗轻度松动,旋紧后继续使用;1枚植入后局部疼痛,2枚加力末期松动明显,都给予拔除;1枚后期支抗钉头移位后去除重新植入。3-6个月内双尖牙间隙关闭速度为每月0.8-1.8 mm。结论种植支抗钉的临床不良反应主要是初期稳定性不足,以及局部软组织反应;稳定的种植支抗可以有效地快速关闭拔牙间隙,增强后牙支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种植支抗 不良反应 稳定性 后牙
下载PDF
微螺钉种植体支抗的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徐文辉 吴中兴 《广东牙病防治》 2008年第10期438-440,共3页
目的研究自攻型微螺钉正畸支抗的并发症。方法选择36例应用微螺钉的正畸患者,共植入82枚微螺钉,观察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并发症的表现,计算微螺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70枚微螺钉完成正畸支抗,10枚松动,3枚发生周围炎,1枚植入后出血。... 目的研究自攻型微螺钉正畸支抗的并发症。方法选择36例应用微螺钉的正畸患者,共植入82枚微螺钉,观察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并发症的表现,计算微螺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70枚微螺钉完成正畸支抗,10枚松动,3枚发生周围炎,1枚植入后出血。结论微螺钉种植体是正畸的有效支抗,同时应重视并防治其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螺钉种植体 正畸支抗 并发症
下载PDF
影响微螺钉支抗种植体稳定性的相关因素 被引量:1
19
作者 季清皎 刘忠汉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13年第3期119-121,共3页
目的:探讨影响微螺钉种植体作为支抗植入后的稳定性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在44名患者中植入的100枚微螺钉种植体,临床因素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负载的时间,微螺钉的大小,种植的部位。结果:种植成功率为83.0%。即刻负载种植成功率为... 目的:探讨影响微螺钉种植体作为支抗植入后的稳定性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在44名患者中植入的100枚微螺钉种植体,临床因素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负载的时间,微螺钉的大小,种植的部位。结果:种植成功率为83.0%。即刻负载种植成功率为94.4%明显高于延期负载种植成功率的76.6%,有统计学差异(P<0.05)。直径1.6mm螺钉种植成功率为93.0%,直径2.0mm螺钉种植成功率为75.4%,两者比较P<0.05。上颌种植成功率为91.7%,下颌种植成功率为75.0%,两者比较P<0.05。结论:微螺钉支抗种植体稳定性跟种植部位、种植螺钉的大小以及种植后负载的时间有关,而跟性别、年龄以及牙弓内左右侧、前部后部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螺钉种植体 正畸支抗 稳定性
下载PDF
微型种植体和横腭杆支抗用于成人正畸的疗效比较
20
作者 张子扬 《广东牙病防治》 2007年第11期494-495,共2页
目的比较微型种植体和上颌横腭杆支抗用于成人正畸的效果。方法选择20例成人上颌前突或双颌前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全部病例均拔除4个第一前磨牙并采用标准MBT技术矫正,分别使用微型种植体和上颌横腭杆加强支抗。20例患者治疗前和拔牙... 目的比较微型种植体和上颌横腭杆支抗用于成人正畸的效果。方法选择20例成人上颌前突或双颌前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全部病例均拔除4个第一前磨牙并采用标准MBT技术矫正,分别使用微型种植体和上颌横腭杆加强支抗。20例患者治疗前和拔牙间隙关闭后均拍摄头颅侧位片,比较两组磨牙在矢状向和垂直向的稳定性。结果微型种植体组的磨牙前移量少,和上颌横腭杆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在垂直方向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型种植体支抗可以单独提供临床所需的最强支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种植体支抗 上颌横腭杆 错 成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