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岷山隆起边界断裂构造活动初步研究
被引量:
25
1
作者
唐文清
刘宇平
+2 位作者
陈智梁
张清志
赵济湘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1-34,共4页
岷山隆起西以岷江断裂为界,东为虎牙断裂。该地区构造活动强烈,地震活动频繁,是重要活动区。岷山隆起是岷江断裂和虎牙断裂由西向东的推覆逆掩运动差异运动导致的。GPS及地质研究表明岷江断裂、虎牙断裂现今仍在活动。岷江断裂为左右旋...
岷山隆起西以岷江断裂为界,东为虎牙断裂。该地区构造活动强烈,地震活动频繁,是重要活动区。岷山隆起是岷江断裂和虎牙断裂由西向东的推覆逆掩运动差异运动导致的。GPS及地质研究表明岷江断裂、虎牙断裂现今仍在活动。岷江断裂为左右旋走滑断裂,运动速度大于2mm/a;虎牙断裂整体速度2.55mm/a,断裂性质为右旋走滑断裂,而震源机制解为左旋走滑断裂。这一结果,可能与GPS观测时段、位置及断裂面结构、几何特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岷山隆起
岷江断裂
虎牙断裂
四川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岷山隆起带与西秦岭构造带中段中上地壳电性结构特征
被引量:
14
2
作者
闵刚
王绪本
+4 位作者
夏时斌
周军
张兵
蔡学林
梁斯琪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397-2413,共17页
岷山隆起带与西秦岭构造带中段位于青藏高原物质东向流动的必经之处,又是南北地震带的组成部分和GPS速度场非连续性衰减和转换的关键部位,其地壳结构及地壳变形机制受到国内外地质地球物理学家的广泛关注,了解研究区深部细结构及主要边...
岷山隆起带与西秦岭构造带中段位于青藏高原物质东向流动的必经之处,又是南北地震带的组成部分和GPS速度场非连续性衰减和转换的关键部位,其地壳结构及地壳变形机制受到国内外地质地球物理学家的广泛关注,了解研究区深部细结构及主要边界断裂空间展布特征,对青藏高原隆升机制及中强地震孕震构造的研究有重要意义.本文依托分别横跨岷山隆起带及西秦岭构造带中段的两条大地电磁剖面(SG-WQL-L1与SG-WQL-L2)小点距观测数据,采用大地电磁相位张量分解技术对两条剖面上各个测点的电性走向、二维偏离度进行计算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原始数据进行主轴方位角校正处理,进一步采用NLCG(非线性共轭梯度)二维反演方法开展TE与TM模式的相位和电阻率联合反演,获取沿剖面方向30 km以浅的电阻率结构模型,并完成了地质地球物理综合解释.两条大地电磁剖面勘探成果揭示出,马尔康地块中上地壳发育的壳内低阻层与峨山隆起上地壳低阻体在深部交汇,岷江断裂带与虎牙断裂带受控于马尔康地块与岷山隆起带上地壳底部的滑脱面,滑脱面呈现往东角度逐渐变陡峭的趋势且在岷江附近出现"断坡"构造,历史强震震源深度显示虎牙断裂为岷山隆起带新生代强震的发震断裂;西秦岭构造带中段中上地壳沿剖面方向表现为横向分块、纵向分层的电性结构特征,中地壳12~25 km左右发育厚度不等的壳内低阻层,壳内低阻层多与研究区次级地块的边界断裂在深部交汇,次级地块以及区分次级地块的活动断裂带可能是GPS速度场在研究区呈现非连续性的递减并伴随方向转换的构造成因;青藏高原内部的软流圈物质向NE和SSE流动,驱动巴颜喀拉地块东缘上地壳沿中上地壳低阻层东向运移,受到摩天岭高阻地块的阻挡作用,软弱的岷山隆起带发生地壳褶皱变形并向东逆冲推覆从而形成高耸的岷山山脉,岷江断裂与虎牙断裂的左旋运动加速了岷山的隆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岷山隆起
西秦岭构造带
中上地壳
电性结构
大地电磁
青藏高原东缘
壳内低阻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岷山隆起的构造地貌学研究
被引量:
84
3
作者
赵小麟
邓起东
陈社发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429-439,共11页
岷山隆起为一第四纪强烈抬升区,构成川西高原的西界。岷山隆起的东、西边界分别受岷江断裂与虎牙断裂的控制,为地震活动带,南部向龙门山构造带过渡。岷江断裂北段的第四纪活动始于距今2Ma以前,为一逆走滑断层,观测到的左旋位移...
岷山隆起为一第四纪强烈抬升区,构成川西高原的西界。岷山隆起的东、西边界分别受岷江断裂与虎牙断裂的控制,为地震活动带,南部向龙门山构造带过渡。岷江断裂北段的第四纪活动始于距今2Ma以前,为一逆走滑断层,观测到的左旋位移量为2.4km,左旋滑动速率为1mm/a。岷江断裂控制了沿隆起西界分布的地震活动,包括1933年叠溪和1960年漳腊地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岷山隆起
岷江断裂
虎牙断裂
构造地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汶川Ms8.0地震前后青藏块体东北缘的垂直形变
被引量:
4
4
作者
张四新
王双绪
刘立炜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5-31,共7页
利用区域水准、跨断裂水准资料,分析了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前后青藏块体东北缘地壳垂直形变。结果表明:震前近10年,垂直形变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和差异化特征。其中,祁连-河西地区垂直形变主要反映祁连山下沉、河西走廊相对抬升的逆继承性...
利用区域水准、跨断裂水准资料,分析了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前后青藏块体东北缘地壳垂直形变。结果表明:震前近10年,垂直形变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和差异化特征。其中,祁连-河西地区垂直形变主要反映祁连山下沉、河西走廊相对抬升的逆继承性运动;西吉、海原、固原地区构造运动相对平稳;兰州、天水、漳县-武都以西的岷山隆起抬升速率明显增大并伴有形变高梯度带。这主要反映了震前青藏高原北向推挤作用相对减弱,东向挤压作用明显增强;震后,2008年8—10月的观测显示,垂直形变出现反向大幅变化;2006—2008年岷山隆起区相对临夏呈现逆继承性的快速下沉,反映由于地震的发生,导致青藏高原东向挤压运动减弱;2010年的监测表明,垂直形变幅度减小,2008—2010年合作相对临夏仍呈现反向下沉,但差异运动明显减弱,显示当前包括岷山隆起在内的区域构造活动已基本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8.0级地震
青藏块体东北缘
水准测量
垂直形变
岷山隆起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岷山隆起边界断裂构造活动初步研究
被引量:
25
1
作者
唐文清
刘宇平
陈智梁
张清志
赵济湘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
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
出处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1-34,共4页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青藏高原东部现代地壳运动GPS监测"(200313000024)。
文摘
岷山隆起西以岷江断裂为界,东为虎牙断裂。该地区构造活动强烈,地震活动频繁,是重要活动区。岷山隆起是岷江断裂和虎牙断裂由西向东的推覆逆掩运动差异运动导致的。GPS及地质研究表明岷江断裂、虎牙断裂现今仍在活动。岷江断裂为左右旋走滑断裂,运动速度大于2mm/a;虎牙断裂整体速度2.55mm/a,断裂性质为右旋走滑断裂,而震源机制解为左旋走滑断裂。这一结果,可能与GPS观测时段、位置及断裂面结构、几何特征有关。
关键词
岷山隆起
岷江断裂
虎牙断裂
四川
Keywords
minshan uplift
Minjiang fault
Huya fault
Sichuan
分类号
P542.3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岷山隆起带与西秦岭构造带中段中上地壳电性结构特征
被引量:
14
2
作者
闵刚
王绪本
夏时斌
周军
张兵
蔡学林
梁斯琪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勘探与信息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397-2413,共17页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121201122026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4078
41330212)资助
文摘
岷山隆起带与西秦岭构造带中段位于青藏高原物质东向流动的必经之处,又是南北地震带的组成部分和GPS速度场非连续性衰减和转换的关键部位,其地壳结构及地壳变形机制受到国内外地质地球物理学家的广泛关注,了解研究区深部细结构及主要边界断裂空间展布特征,对青藏高原隆升机制及中强地震孕震构造的研究有重要意义.本文依托分别横跨岷山隆起带及西秦岭构造带中段的两条大地电磁剖面(SG-WQL-L1与SG-WQL-L2)小点距观测数据,采用大地电磁相位张量分解技术对两条剖面上各个测点的电性走向、二维偏离度进行计算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原始数据进行主轴方位角校正处理,进一步采用NLCG(非线性共轭梯度)二维反演方法开展TE与TM模式的相位和电阻率联合反演,获取沿剖面方向30 km以浅的电阻率结构模型,并完成了地质地球物理综合解释.两条大地电磁剖面勘探成果揭示出,马尔康地块中上地壳发育的壳内低阻层与峨山隆起上地壳低阻体在深部交汇,岷江断裂带与虎牙断裂带受控于马尔康地块与岷山隆起带上地壳底部的滑脱面,滑脱面呈现往东角度逐渐变陡峭的趋势且在岷江附近出现"断坡"构造,历史强震震源深度显示虎牙断裂为岷山隆起带新生代强震的发震断裂;西秦岭构造带中段中上地壳沿剖面方向表现为横向分块、纵向分层的电性结构特征,中地壳12~25 km左右发育厚度不等的壳内低阻层,壳内低阻层多与研究区次级地块的边界断裂在深部交汇,次级地块以及区分次级地块的活动断裂带可能是GPS速度场在研究区呈现非连续性的递减并伴随方向转换的构造成因;青藏高原内部的软流圈物质向NE和SSE流动,驱动巴颜喀拉地块东缘上地壳沿中上地壳低阻层东向运移,受到摩天岭高阻地块的阻挡作用,软弱的岷山隆起带发生地壳褶皱变形并向东逆冲推覆从而形成高耸的岷山山脉,岷江断裂与虎牙断裂的左旋运动加速了岷山的隆起.
关键词
岷山隆起
西秦岭构造带
中上地壳
电性结构
大地电磁
青藏高原东缘
壳内低阻层
Keywords
minshan uplift
West Qinling orogenic zone Mid-upper crust Electric structure Magnetotelluric (MT) Eastern margin of Tibetan plateau Low resistivity layer in crust
分类号
P313 [天文地球—固体地球物理学]
P63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岷山隆起的构造地貌学研究
被引量:
84
3
作者
赵小麟
邓起东
陈社发
机构
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出处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429-439,共11页
基金
地震科学联合基金
文摘
岷山隆起为一第四纪强烈抬升区,构成川西高原的西界。岷山隆起的东、西边界分别受岷江断裂与虎牙断裂的控制,为地震活动带,南部向龙门山构造带过渡。岷江断裂北段的第四纪活动始于距今2Ma以前,为一逆走滑断层,观测到的左旋位移量为2.4km,左旋滑动速率为1mm/a。岷江断裂控制了沿隆起西界分布的地震活动,包括1933年叠溪和1960年漳腊地震。
关键词
岷山隆起
岷江断裂
虎牙断裂
构造地貌
Keywords
: Sichuan,
minshan uplift
, Minjiang fault , Huya fault,Tectonic geomor phology
分类号
P931.2 [天文地球—自然地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汶川Ms8.0地震前后青藏块体东北缘的垂直形变
被引量:
4
4
作者
张四新
王双绪
刘立炜
机构
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
出处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5-31,共7页
基金
中国地震局:南北地震带北段大震危险性强化跟踪研究专项
文摘
利用区域水准、跨断裂水准资料,分析了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前后青藏块体东北缘地壳垂直形变。结果表明:震前近10年,垂直形变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和差异化特征。其中,祁连-河西地区垂直形变主要反映祁连山下沉、河西走廊相对抬升的逆继承性运动;西吉、海原、固原地区构造运动相对平稳;兰州、天水、漳县-武都以西的岷山隆起抬升速率明显增大并伴有形变高梯度带。这主要反映了震前青藏高原北向推挤作用相对减弱,东向挤压作用明显增强;震后,2008年8—10月的观测显示,垂直形变出现反向大幅变化;2006—2008年岷山隆起区相对临夏呈现逆继承性的快速下沉,反映由于地震的发生,导致青藏高原东向挤压运动减弱;2010年的监测表明,垂直形变幅度减小,2008—2010年合作相对临夏仍呈现反向下沉,但差异运动明显减弱,显示当前包括岷山隆起在内的区域构造活动已基本趋于稳定。
关键词
汶川8.0级地震
青藏块体东北缘
水准测量
垂直形变
岷山隆起
Keywords
Wenchuan Ms8.0 earthquake
northeast margin of Qinghai-Tibet
leveling
vertical deformation
minshan uplift
分类号
P315.725 [天文地球—地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岷山隆起边界断裂构造活动初步研究
唐文清
刘宇平
陈智梁
张清志
赵济湘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4
2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岷山隆起带与西秦岭构造带中段中上地壳电性结构特征
闵刚
王绪本
夏时斌
周军
张兵
蔡学林
梁斯琪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岷山隆起的构造地貌学研究
赵小麟
邓起东
陈社发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4
8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汶川Ms8.0地震前后青藏块体东北缘的垂直形变
张四新
王双绪
刘立炜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