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不同区域MIS-3时期气候特征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
作者 甄治国 钟巍 +2 位作者 薛积彬 郑琰明 刘伟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14-824,共11页
在对比分析前人对MIS-3阶段气候环境特征的研究基础上,通过冰芯、石笋氧同位素与磁化率等各种代用指标,对中国不同区域在MIS-3时期的气候环境特征及其原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中国不同区域MIS-3阶段的气候环境特征在大背景较为一致的... 在对比分析前人对MIS-3阶段气候环境特征的研究基础上,通过冰芯、石笋氧同位素与磁化率等各种代用指标,对中国不同区域在MIS-3时期的气候环境特征及其原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中国不同区域MIS-3阶段的气候环境特征在大背景较为一致的条件下也存在一定的区域性差异.青藏高原在MIS-3阶段的早期(MIS-3c)和晚期(MIS-3a)较其它区域来说可能温度要高,降水量更为充沛,中期(MIS-3b)气候曾经一度变冷变干,存在着千年尺度的气候转换;东亚季风区主要以暖湿气候为主,西南季风区则以凉湿为主,而温湿的气候环境可能是MIS-3时期西北地区主要气候特征.区域对比研究还发现,Heinrich事件与D-O循环在中国不同地区同样着存在不少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s-3 气候变化 HEINRICH事件 D-O循环
下载PDF
MIS-3晚期以来乌伦古湖古湖相沉积记录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蒋庆丰 钱鹏 +3 位作者 周侗 洪佳 范华 刘静峰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44-454,共11页
通过对现代乌伦古湖附近出露的古湖相沉积剖面的AMS^(14)C测年,粒度、总有机碳、总有机氮以及碳酸盐等环境代用指标的分析及其与全新世钻孔沉积记录的对比研究,结果发现:乌伦古湖在MIS-3晚期的33600-22500 cal a BP以及冰后期至早中全... 通过对现代乌伦古湖附近出露的古湖相沉积剖面的AMS^(14)C测年,粒度、总有机碳、总有机氮以及碳酸盐等环境代用指标的分析及其与全新世钻孔沉积记录的对比研究,结果发现:乌伦古湖在MIS-3晚期的33600-22500 cal a BP以及冰后期至早中全新世的16500-6500 cal a BP期间,维持着湖相沉积环境,湖面约比现在湖面高40 m.33600-22500 cal a BP的MIS-3晚期,气候相对温暖,乌伦古湖呈现高湖面特征,湖泊沉积物来源以流水搬运为主;22500-16500 cal a BP的末次冰期冰盛期,气候寒冷干燥,湖泊沉积物来源以风力搬运为主;16500-6500 cal a BP的冰后期以及早、中全新世期间,气候回暖,湖泊沉积物主要来源于河流径流作用.6500-5500 cal a BP,受高温干旱事件的影响,湖面收缩、水位剧降,除沉积中心外的其它钻孔位置出现沉积中断.5500 cal a BP后气候转冷变湿,湖泊重新恢复到现在的状态.乌伦古湖MIS-3晚期以来的古湖相沉积环境变化及其反映的古气候万年尺度上的干湿变化与周边区域气候环境变化记录有很好的一致性,响应了区域环境变化和全球气候突变事件.季风和西风的强度消长变化及其引起的环流条件改变以及温度变化引起的蒸发效应可能是区域气候环境变化的主要原因.这一古湖相沉积记录的研究可为MIS-3晚期以来北疆地区的古湖泊演化以及长时间尺度上西风和季风环流相互关系及其影响区的气候环境演化提供地质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伦古湖 古湖相沉积 mis-3晚期 干旱事件 古气候 西风
下载PDF
海南岛南部MIS-5海相沉积地层的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梦媛 郑卓 +1 位作者 黄康有 张怡萌 《热带地理》 2016年第3期399-405,416,共8页
通过对海南岛三亚地区铁炉港海湾TLG01钻孔沉积物的AMS 14C和OSL测年,以及对地层岩性特征、亮度、粒度、海生贝壳、有孔虫丰度等进行研究,发现全新世海相层较薄,以砂质潮坪相沉积为主;而下伏晚更新世海相层厚度超过38 m,OSL测年结果显示... 通过对海南岛三亚地区铁炉港海湾TLG01钻孔沉积物的AMS 14C和OSL测年,以及对地层岩性特征、亮度、粒度、海生贝壳、有孔虫丰度等进行研究,发现全新世海相层较薄,以砂质潮坪相沉积为主;而下伏晚更新世海相层厚度超过38 m,OSL测年结果显示为MIS-5e及MIS-5d沉积。晚更新世海进―海退系列自下而上依次为砂质潮坪―潮下带―泥质潮坪―砂质潮坪,其中可见较深水的软体动物。MIS-5e细粒的粉砂黏土体积分数先陡增、后缓降,结合粒度及有孔虫丰度、亮度L*等指标,判断MIS-5e初期为最高海平面时期,水深较大,其后海平面逐渐降低;沉积物中陆源粗砂的体积分数不断增加,显示进入了MIS-5d相对低海面时期。MIS-1及MIS-5沉积物粒度三角图,分别与湛江海岛潮间带及不同深度南海表层沉积物同类沉积环境有较好的对照,指示2类不同水深的海相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岛 mis-5 沉积相 海平面变化
下载PDF
稻城冰帽区更新世冰川测年研究 被引量:27
4
作者 许刘兵 周尚哲 +2 位作者 崔建新 王杰 David Mickelson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28-534,共7页
通过ESR和14C测年对典型冰碛物进行直接和间接定年,并结合冰碛地貌形态和位置,确定稻城冰帽区自中更新世以来经历了6次较大规模的冰川前进,依次与MIS 16、MIS 6、MIS 3中期、MIS 2早期、全球意义上的末次盛冰期(MIS 2)和冰后期对应,冰... 通过ESR和14C测年对典型冰碛物进行直接和间接定年,并结合冰碛地貌形态和位置,确定稻城冰帽区自中更新世以来经历了6次较大规模的冰川前进,依次与MIS 16、MIS 6、MIS 3中期、MIS 2早期、全球意义上的末次盛冰期(MIS 2)和冰后期对应,冰川作用规模基本上逐渐减小.最早、规模最大的冰川作用发生在570kaBP前后,意味着本段高原面在570kaBP之前已进入了冰冻圈,且自那时起,该区经历了较大规模的抬升作用.全新世到来之前,稻城冰帽全部消失了,它是一个随着气候冷暖波动逐渐后退的过程,不是以死冰的方式突然消亡.值得注意的是,末次冰期大间冰阶中期(MIS 3b)的冰川前进规模超过了末次盛冰期(MIS 2),表明末次冰期最盛期在全球范围内的不同步性.其不同步的原因可能是:MIS 3中期,北半球夏季太阳辐射相对较低,但其海陆分布状况能够诱发较强的南亚夏季风,它给以季风降水为主要补给的海洋性冰川区带来较多的降水,结合该时段较低的温度,有利于冰川较大规模前进;末次盛冰期时,气候严寒,但夏季风微弱,降水稀少,冰川平衡线下降程度反而不及MIS 3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城冰帽 ESR测年 青藏高原东南部 最早冰川作用 mis-3b
下载PDF
湖北庹家湾剖面释光测年与地层年代学及记录的55 ka BP气候变化 被引量:7
5
作者 庞奖励 黄春长 +4 位作者 周亚利 查小春 张文桐 崔天宇 毛沛妮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841-2853,共13页
以湖北庹家湾剖面为研究对象,对其宏观组构、沉积学及理化性质(磁化率、粒度、色度、元素组成等)进行了测试,用OSL方法进行了测年断代。根据野外和室内实验数据,建立了汉江Ⅰ级阶地上黄土-古土壤的地层序列,并以OSL测年数据为依据进行... 以湖北庹家湾剖面为研究对象,对其宏观组构、沉积学及理化性质(磁化率、粒度、色度、元素组成等)进行了测试,用OSL方法进行了测年断代。根据野外和室内实验数据,建立了汉江Ⅰ级阶地上黄土-古土壤的地层序列,并以OSL测年数据为依据进行了地层年代学研究,利用气候替代指标重建了汉江上游55 ka BP以来气候变化的轨迹。认为:汉江Ⅰ级阶地在55 ka BP前后形成,阶地形成后即刻开始接受连续的风尘堆积;其地层从下向上依次分为L1-L3(55.0~28.5 ka BP)→L1-S2(28.5~24.5 ka BP)→L1-L2(24.5~23.0 ka BP)→L1-S1(23.0~21.0 ka BP)→L1-L1(21.0~11.5 ka BP)→Lt(11.5~8.5 ka BP)→S0(8.5~3.0 ka BP)→L0(3.0~0 ka BP);马兰黄土中记录了44.5~41.0 ka BP、37.5~34.0 ka BP、28.5~24.5 ka BP、23.0~21.0 ka BP四个暖湿气候阶段,其中28.5~24.5 ka BP和23.0~21.0 ka BP比较暖湿,形成了古土壤层L1-S2和L1-S1;庹家湾剖面记录的气候事件具有区域性特征,可与深海同位素曲线MIS-3进行良好比较,反映汉江地区MIS-3的后期暖湿程度较高;全新世大暖期(8.5~3.0 ka BP)在汉江上游地区并非一直表现为暖湿的特征,在5~6 ka BP出现短暂的相对凉湿的气候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古土壤 地层年代 释光测年 mis-3 气候变化 汉江上游
下载PDF
MIS—2000A智能小区 多功能服务系统的应用
6
作者 甘辛 《电子产品维修与制作》 2000年第7期A021-A024,共4页
关键词 mis-2000A 智能小区 多功能服务系统 有线电视
下载PDF
Evidence for glaciation predating MIS-6 in the eastern Nyainqêntanglha Range, southeastern Tibet
7
作者 Shangzhe ZHOU Jinming XIE +9 位作者 Xianjiao OU Liubing XU Yong SUN Xuezhen ZENG Xiaoxia WEN Renrong CHEN Hong YANG Xianmei HUANG Yazhong ZHOU Jinjin SUN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SCD 2021年第4期559-570,共12页
Southeastern Tibet is one of the most glaciated regions on the Tibetan Plateau both at present and during the Quaternary. Numerical dating of glacial deposits has allowed the establishment of a provisional chronology ... Southeastern Tibet is one of the most glaciated regions on the Tibetan Plateau both at present and during the Quaternary. Numerical dating of glacial deposits has allowed the establishment of a provisional chronology of Quaternary glacial fluctuations in this region, with the oldest glaciation(Guxiang Glaciation) occurring in marine oxygen isotope stage 6(MIS-6).During our recent field investigations, a morphostratigraphically older lateral moraine than that of the Guxiang Glaciation has been first identified, which is ~500–600 m above the Guxiang Glaciation moraine and discontinuously preserved on valley shoulders in the Bodui Zangbo River valley, eastern Nyainqêntanglha Range in southeastern Tibet. Considering the moraine is best preserved at Nitong Village, here we name the glacier advance which deposited the moraine as "Nitong Glaciation". Using electron spin resonance(ESR) technique, we dated the Nitong Glaciation moraine to 506.3±60.4 ka.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age error and climatic conditions, we consider it most likely that the Nitong Glaciation occurred during MIS-12, although it might had happened sometime earli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utheastern Tibet mis-12 Glaciation ESR dating Quaternary Glaciation
原文传递
西藏东南部更早冰川作用新发现 被引量:5
8
作者 周尚哲 谢金明 +9 位作者 欧先交 许刘兵 孙永 曾雪真 温晓霞 陈仁容 杨虹 黄贤妹 周亚中 孙锦锦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82-993,共12页
西藏东南部是青藏高原现代冰川及第四纪冰川作用中心之一.通过对冰川沉积物的定量测年研究,业已建立起本区第四纪冰川作用序列.其中,本区最早冰川作用即古乡冰期发生于深海氧同位素6阶段(MIS-6).近年我们发现念青唐古拉山东段波堆藏布... 西藏东南部是青藏高原现代冰川及第四纪冰川作用中心之一.通过对冰川沉积物的定量测年研究,业已建立起本区第四纪冰川作用序列.其中,本区最早冰川作用即古乡冰期发生于深海氧同位素6阶段(MIS-6).近年我们发现念青唐古拉山东段波堆藏布谷地中高出古乡冰期冰碛500~600m的谷坡上有断续分布的高谷肩,其上残存更老的冰川沉积.应用ESR测年技术,获得冰碛物的年代为(506.3±60.4)ka.若考虑年代误差及气候环境,此次冰川作用发生于深海氧同位素12阶段的可能性最大,但也不排除发生于更早阶段的可能性.根据冰碛物出现的典型地点,本研究将其命名为"尼通冰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东南部 mis-12冰期 ESR测年 第四纪冰川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