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线粒体COⅠ基因序列的梭鲈野生群体遗传结构
1
作者 鲁翠云 孙志鹏 +4 位作者 曹顶臣 耿龙武 那荣滨 吴学工 郑先虎 《水产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2-92,共11页
为了解梭鲈种群的遗传结构,实验利用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Ⅰ亚基(COⅠ)基因部分序列分析了中国6个和中亚2个群体的遗传差异,并与欧洲群体的单倍型序列进行了比较。结果在640 bp的COⅠ基因序列中检测到5个变异位点,定义了7种单倍型,发现... 为了解梭鲈种群的遗传结构,实验利用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Ⅰ亚基(COⅠ)基因部分序列分析了中国6个和中亚2个群体的遗传差异,并与欧洲群体的单倍型序列进行了比较。结果在640 bp的COⅠ基因序列中检测到5个变异位点,定义了7种单倍型,发现Hap1为8个梭鲈群体的共享单倍型,且与欧洲群体的HapA相同,在中国群体所占比例(93.36%)高于中亚群体(72.58%)和欧洲群体(53.85%);Hap2和Hap3是中国群体的特异单倍型,而Hap4~Hap7为中亚群体的特异单倍型。单倍型序列的聚类图和网络图均显示Hap1/A为梭鲈群体的原始单倍型,中国和中亚群体的特异单倍型相对于原始单倍型仅有1~2个位点的变异,属于Hap1/A的亚型,与欧洲群体的特异单倍型具有较大的差异。每个群体检测到1~4种单倍型,斋桑湖(ZS)群体单倍型最多,而中国的腾格里湖(NX)、兴凯湖(XK)和鸭绿江(YJ)群体仅有1个单倍型(Hap1);塔什干(TS)群体的单倍型多样性(Hd)和核苷酸多样性(π)最高(Hd=0.514±0.069;π=0.00079±0.00011),其次是ZS群体,而中国梭鲈群体的多样性参数较低。AMOVA分析结果显示,梭鲈群体间遗传变异占20.74%,群体间遗传分化程度较高(0.15≤F_(st)=0.20736<0.25),TS群体与ZS群体和中国群体间的遗传分化极大(F_(st)>0.25),中国群体中仅黑河(HH)群体与其他群体的遗传分化较大,而中国其他5个群体间无遗传分化。基于群体间遗传距离的系统进化树显示,来自中国的6个梭鲈群体与哈萨克斯坦的ZS群体聚为一支,而乌兹别克斯坦的TS群体独立为一支。研究结果为梭鲈群体的繁殖及放流管理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鲈 线粒体cO基因 野生群体 遗传结构
下载PDF
The complete mitochondrial genome of Triuncina daii(Lepidoptera:Bombycidae) and its phylogenetic implications 被引量:1
2
作者 Yipei ZHAO Xingshi GU +1 位作者 Gefeng REN Xing WANG 《Entomotaxonomia》 CSCD 2017年第3期223-237,共15页
The bombycid moth, Triuncina daii Xing Wang & Zolotuhin, 2015,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for analyzing the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of the family Bombycidae (Lepidoptera: Bombycoidea). Here we first describe the c... The bombycid moth, Triuncina daii Xing Wang & Zolotuhin, 2015,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for analyzing the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of the family Bombycidae (Lepidoptera: Bombycoidea). Here we first describe the complete mitochondrial genome (mitogenome) of T. daii, which includes thirteen protein-coding genes (PCGs), twenty-two transfer RNA genes, two ribosomal RNA genes and an A+T-rich region, and we find the mitogenome is 15,482 bp in length (GenBank no. KY091643). The genes order and orientation in the T. daii mitogenome are similar to other sequenced lepidopteran species. Except for cox1, all of the PCGs started with ATN. Twelve PCGs stopped at TAA except for cox1 which stops at a single T. Thirteen PCGs of available species are used to demonstrate the inner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of Bombycoidea. The bombycid species form a monophyletic clade with a bootstrap value of 100% and a posterior probability of 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TOGENOME Protein-coding genes 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 I coxl) Nucleotidecomposition
下载PDF
Genetic difference of Chinese horseshoe crab(Tachypleus tridentatus) in southeast coast of China based on mitochondrial COI gene analysis
3
作者 WENG Zhaohong XIAO Zhiqun +2 位作者 XIE Yangjie WANG Zhiyong GUI Jianfang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3期132-137,共6页
Population genetic structure and historical demography of Chinese horseshoe crab (T.tridentatus)along southeast coast of China were inferred from the sequence data of mitochondrial 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 Ⅰ (COI... Population genetic structure and historical demography of Chinese horseshoe crab (T.tridentatus)along southeast coast of China were inferred from the sequence data of mitochondrial 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 Ⅰ (COI) fragment.The sequence analysis for 964 bp COI fragment was conducted in 28 individuals collected from five localities:Ninghai in Zhejiang Province,Meizhou and Zhangpu in Fujian Province,Beihai of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and Danzhou of Hainan Province.Sequence variation was relatively low with a total of seven transitions observed.In all localities,Haplotype H3 was the dominant type observed among eight haplotypes defined previously,and was at the center of radiation in Median-Joining network.The prolonged star-like network suggests a signature of population expansions.The level of diversity was low in total,with haplotype diversity ( Hd) being equal to 0.765 and nucleotide diversity (π) being equal to 0.00118,respectively.The genetic structure analysis revealed the significant genetic difference between Ninghai and Danzhou populations.Both mismatch distribution analysis and Fu's Fs test provided consistent inference of historic population expansion.The low genetic diversity of horseshoe crab observed along China coast indicated that urgent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protect this rare marine anim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chypleus tridentatus genetic difference 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 I gene MTDNA
下载PDF
Genetic Variability of the Mitochondrial DNA in Honeybees (Apis mellifera L.) from Benin
4
作者 Aude Kelomey Armand Paraiso +4 位作者 Haziz Sina Helene Legout Adolphe Adjanohoun Lionel Gamery Lamine Baba-Moussa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A)》 2017年第8期557-566,共10页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genetic variability in bees Apis mellifera from Benin by using mitochondrial DNA (mtDNA) as a molecular marker in their 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 I and II (COI-COI1) in...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genetic variability in bees Apis mellifera from Benin by using mitochondrial DNA (mtDNA) as a molecular marker in their 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 I and II (COI-COI1) intergenic region. A total of 304 bee colonies were sampled in 27 municipalities of the cashew growing area of Benin. These samples were analyzed by the cleav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s technique for determining the haplotypes of subspecies present in the sampled population. Eight PCR-RFLP profiles of African lineage A were then identified in the 304 samples of bees investigated. Forty-nine percent (49%) of the samples showed the profile of haplotype A1 (subspecies adansonii of Zambia), 40% of haplotype A4 (subspecies scutellata of South Africa) and 3% of haplotype A 19 (subspecies adansonii of Guinea). Five other haplotypes of the African branch (A) that had been described in a previous study were also identified: new 1 (2%), new 2 (2%), new 3 (1%), new 4 (2%) and new 5 (1%). This study showed that A. rnellifera from Benin belonged only to lineage A with the predominance of haplotypes AI and A4. This study will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coherent policies for conservation of local bees in Ben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is mellifera adansonii mitochondrial DNA 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 and African lineage Benin.
下载PDF
斑腿蝗科Catantopidae七种蝗虫线粒体COⅠ基因的DNA条形码研究 被引量:51
5
作者 潘程莹 胡婧 +1 位作者 张霞 黄原 《Entomotaxonomia》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3-110,共8页
以我国常见的斑腿蝗科Catantopidae7种蝗虫为对象测定了COⅠ基因序列,探讨COⅠ基因作为DNA条形码在识别蝗虫物种方面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斑腿蝗科3属7种的DNA分类和形态学分类基本一致,该基因可以探讨蝗虫属、种分类单元的系统发育问题... 以我国常见的斑腿蝗科Catantopidae7种蝗虫为对象测定了COⅠ基因序列,探讨COⅠ基因作为DNA条形码在识别蝗虫物种方面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斑腿蝗科3属7种的DNA分类和形态学分类基本一致,该基因可以探讨蝗虫属、种分类单元的系统发育问题,为将线粒体基因组的COⅠ基因作为蝗虫DNA条形码进行分类鉴定手段的可行性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翅目 斑腿蝗科 cO基因 DNA条形码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基因序列的帘蛤科贝类分子系统发育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程汉良 彭永兴 +5 位作者 董志国 易乐飞 孟学平 申欣 周旻纯 陈冬勤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744-2753,共10页
对21种帘蛤科贝类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 I,COI)基因核苷酸序列进行了分析,以探讨这一序列在种质鉴定、分子系统发生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测序结果表明,所有物种扩增片段长度均为707 bp(含引物),序列... 对21种帘蛤科贝类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 I,COI)基因核苷酸序列进行了分析,以探讨这一序列在种质鉴定、分子系统发生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测序结果表明,所有物种扩增片段长度均为707 bp(含引物),序列A+T含量(62.4%—67.8%)明显高于G+C含量。物种间共有变异位点379个,其中简约信息位点334个;此区段共编码235个氨基酸,种间共有氨基酸变异位点100个。以COI基因片段序列为标记,用中国蛤蜊(Mactra chinensis)作外群,构建了35种帘蛤科贝类(其中14种贝类COI序列从GenBank下载)的系统发生树,结合拓扑结构分析和序列比对分析,结果表明:支持将短文蛤(Meretrix petechinalis)和丽文蛤(M.lusoria)订为文蛤(M.meretrix)的同物异名的观点,建议将丽文蛤和短文蛤订为文蛤的地理亚种;支持将薄片镜蛤(Dosinia corrugata)和D.angulosa订为2个独立种的观点;认为将波纹巴非蛤(Paphia undulata)和织锦巴非蛤(P.textile)订为2个独立种是合适的。COI基因序列含有丰富的遗传信息,适合作为帘蛤科贝类种群遗传结构和系统发生研究的分子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帘蛤科 线粒体DNA 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 系统发生
下载PDF
嗜群血蜱和长角血蜱ITS-2、COⅠ和COⅡ基因序列变异与亲缘关系分析 被引量:15
7
作者 古小彬 余增莹 +4 位作者 杨光友 孙家刚 魏洪 李开均 王淑贤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46-754,共9页
本研究旨在阐明长角血蜱与嗜群血蜱间的亲缘关系。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从长角血蜱和嗜群血蜱基因组DNA中扩增得到核糖体第二内部转录间隔区基因(ITS-2)片段、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基因(COⅠ)片段和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 本研究旨在阐明长角血蜱与嗜群血蜱间的亲缘关系。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从长角血蜱和嗜群血蜱基因组DNA中扩增得到核糖体第二内部转录间隔区基因(ITS-2)片段、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基因(COⅠ)片段和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II基因(COⅡ)片段,并进行测序,进而分析其基因变异与系统发育。结果表明,长角血蜱和嗜群血蜱的ITS-2、COⅠ和COⅡ基因片段的大小存在差异,长角血蜱3种基因分别为361、479和647bp,嗜群血蜱基因分别为354、474和661bp。长角血蜱与嗜群血蜱间ITS-2、COⅠ和COⅡ基因的相似性分别为84.2%、89.0%和88.4%。以3种基因构建的NJ进化树中,长角血蜱和嗜群血蜱均聚类。因此,认为长角血蜱和嗜群血蜱间ITS-2、COI和COII基因间变异较小,它们是血蜱属中亲缘关系较近的2个有效种,支持传统形态学的分类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角血蜱 嗜群血蜱 ITS-2 cO cOⅡ 序列变异 亲缘关系
下载PDF
南海海区鲻鱼(Mugil cephalus)COⅠ基因序列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5
8
作者 孙鹏 彭士明 +1 位作者 尹飞 施兆鸿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1-136,共6页
利用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Ⅰ亚基(COⅠ)序列研究了南海海区鲻鱼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和遗传结构。通过PCR扩增与序列测定获得了长度为621bp的基因片段。在35个样品中共发现47处碱基变异,A、T、G、C碱基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1.6%、24.1%、2... 利用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Ⅰ亚基(COⅠ)序列研究了南海海区鲻鱼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和遗传结构。通过PCR扩增与序列测定获得了长度为621bp的基因片段。在35个样品中共发现47处碱基变异,A、T、G、C碱基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1.6%、24.1%、25.0%和19.2%。35条COⅠ序列共定义了25个单倍型,存在47个多态性位点,产生49个突变。其中,简约信息位点有36个,占总位点数的5.8%,同义替换位点7个,占总变异位点的14.9%,没有发现插入或缺失现象。单倍型多样性(Hd)为0.9563,核苷酸多样性(Pi)为0.02795,平均碱基差异(K)为17.36。Tajima’sD中性检验结果为1.29916,但差异不显著(P>0.10)。采用邻接法(NJ)和非加权配对算术平均法(UPGMA)构建分子系统树,所有的25个单倍型被分成两个分支。结果表明,南海海区鲻鱼种群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其结果可以为合理开发和利用鲻鱼野生资源,以及建立和保护鲻鱼种质资源提供必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鲻鱼 线粒体DNA 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cO I)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黄鲷线粒体COⅠ基因部分序列遗传变异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张凤英 夏连军 +2 位作者 马凌波 施兆鸿 马春艳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3-89,共7页
对采自中国东海外海和日本海的黄鲷Taius tumifrons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Ⅰ亚基(COⅠ)基因进行了研究。利用通用引物对该序列进行了PCR扩增,去掉两端引物及部分序列共得到590bp的碱基片断,其中A、T、G、C平均含量分别为30.4%、24.3%、25... 对采自中国东海外海和日本海的黄鲷Taius tumifrons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Ⅰ亚基(COⅠ)基因进行了研究。利用通用引物对该序列进行了PCR扩增,去掉两端引物及部分序列共得到590bp的碱基片断,其中A、T、G、C平均含量分别为30.4%、24.3%、25.0%和20.3%,A+T(54.7%)高于G+C(45.3%)含量。在获得的9个序列中共发现有156个碱基存在变异,其中包括42处简约信息位点,没有发现碱基的插入和缺失,序列中的转换大于颠换。实验结果显示,个体间的遗传距离在0—0.223 6之间,c3和j3与其它个体相比遗传差异明显。2群体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089 7,而东海和日本海群体内的平均遗传距离分别为0.086 9和0.113 3,说明黄鲷个体间遗传差异较大,但群体间的遗传差异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鲷Taius tumifrons 线粒体DNA 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cO)基因 序列分析
下载PDF
栎黄掌舟蛾线粒体DNA COⅠ基因的碱基组成及系统进化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瑞生 姜义仁 +2 位作者 石生林 刘彦群 秦利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33-441,共9页
栎黄掌舟蛾(Phalera assimilis)是危害柞树的主要食叶害虫之一。克隆了栎黄掌舟蛾不同个体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mtDNA COⅠ)基因5'端709 bp片段序列(GenBank登录号:KC573812~KC573814),通过与其它鳞翅目昆虫的同源序列比对... 栎黄掌舟蛾(Phalera assimilis)是危害柞树的主要食叶害虫之一。克隆了栎黄掌舟蛾不同个体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mtDNA COⅠ)基因5'端709 bp片段序列(GenBank登录号:KC573812~KC573814),通过与其它鳞翅目昆虫的同源序列比对,分析栎黄掌舟蛾mtDNA COⅠ基因序列片段的碱基组成及系统进化特点,从分子水平准确鉴定该柞树害虫。栎黄掌舟蛾及其比对昆虫的mtDNA COⅠ基因片段序列中,T、C、A、G 4种碱基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9.8%、14.8%、30.9%、14.5%,密码子第3位点的A+T含量最高达94.2%,显著高于第1位点(59.9%)和第2位点(58.3%),碱基使用显著倾向于T(AT平均偏倚度为-0.125 9);在709 bp的序列片段中,16.36%为简约信息位点,4.51%为单突变位点,碱基转换略高于颠换,R值为1.2;不同昆虫mtDNA COⅠ基因序列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054 1。克隆的栎黄掌舟蛾mtDNA COⅠ基因序列片段的T、C、A、G 4种碱基平均含量分别为38.7%、15.2%、31.3%、14.8%;所有样本的mtDNA COⅠ基因序列碱基替换数均与遗传距离呈显著线性关系。系统进化分析显示,栎黄掌舟蛾等掌舟蛾属(Phalera)昆虫与Datana属、Antheua属昆虫的亲缘关系最近,形成进化群Ⅰ,其它属种昆虫聚集形成进化群Ⅱ。研究结果表明,mtDNA COⅠ基因序列片段能作为DNA条形码将栎黄掌舟蛾与其它鳞翅目昆虫区分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树害虫 栎黄掌舟蛾 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 碱基组成 分子进化
下载PDF
不同地理株旋毛虫细胞色素氧化酶Ⅰ基因多态性的PCR-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姜鹏 毛福荣 +4 位作者 崔晶 李峰 张玺 王莉 王中全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06-509,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地理株旋毛虫细胞色素氧化酶Ⅰ(COXⅠ)基因片段的多态性。方法:根据旋毛虫mtD-NACOXⅠ设计引物,应用PCR-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技术对我国7个猪源旋毛虫(Trichinella spiralis,T1)地理株(河南、湖北、云南、西安、天津... 目的:观察不同地理株旋毛虫细胞色素氧化酶Ⅰ(COXⅠ)基因片段的多态性。方法:根据旋毛虫mtD-NACOXⅠ设计引物,应用PCR-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技术对我国7个猪源旋毛虫(Trichinella spiralis,T1)地理株(河南、湖北、云南、西安、天津、黑龙江同江及哈尔滨株)与1个波兰猪源旋毛虫(T1,编号ISS3)地理株进行COXⅠ基因片段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我国7个猪源旋毛虫地理株与波兰地理株COXⅠ基因均扩增出约400bp的片段,PCR扩增产物经SSCP检测发现有3种基因型(AA、AB和BB),波兰地理株为AA型,黑龙江同江、哈尔滨、西安、云南、湖北及河南株均为AB型,天津株为BB型,其中以AB基因型频率最高(0.75),AA与BB基因型均为0.125;A和B等位基因频率均为0.5;旋毛虫不同地理株COXⅠ基因的多态性信息含量为0.375,为中度多态性。结论:8个不同地理株猪源旋毛虫的COXⅠ基因为中度多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毛虫 地理株 细胞色素氧化酶 PcR-单链构象多态性
下载PDF
基于COⅠ序列的DNA条形码在中国南海裸胸鳝属鱼类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2
作者 齐兴柱 骆剑 +4 位作者 刘志亮 胡静 朱晓平 彭艳辉 尹绍武 《热带生物学报》 2010年第4期321-326,共6页
为探讨中国南海裸胸鳝属(Gymnothorax)鱼类系统发育关系,采用DNA条形码技术测定了6种中国南海裸胸鳝的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COⅠ)基因部分序列(504bp)。结合来自GenBank中的分布于日本和3种同样分布于中国南海的裸胸鳝属鱼类的... 为探讨中国南海裸胸鳝属(Gymnothorax)鱼类系统发育关系,采用DNA条形码技术测定了6种中国南海裸胸鳝的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COⅠ)基因部分序列(504bp)。结合来自GenBank中的分布于日本和3种同样分布于中国南海的裸胸鳝属鱼类的相应同源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用邻接法和最大简约法构建分子系统树。结果表明:(1)504个位点中共有187个核苷酸位点存在变异(37.1%);(2)序列变异的转换/颠换比值平均为1.5;(3)细斑裸胸鳝(Gymnothorax fimbriatus)与黑斑裸胸鳝(G.favagineus)之间的同源序列碱基差异只有0.20%,支持二者是同种异名的观点;(4)在NJ树和MP树中,蠕纹裸胸鳝和网纹裸胸鳝聚为一支,位于系统树的基部位置。其余8种聚为另外一支,然后又细分为2个较小的分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胸鳝属 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基因 DNA条形码 系统树
下载PDF
洛阳地区9种嗜尸性丽蝇28S rRNA和COⅠ基因序列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琳琳 翟仙敦 +3 位作者 郑哲 吕宙 李永林 莫耀南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2期181-186,共6页
目的评价9种嗜尸性丽蝇的细胞核28S核糖体核糖核酸(ribosomalribonucleic acid,rRNA)和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Ⅰ,COⅠ)基因序列在常见嗜尸性丽蝇种属鉴定中应用的可行性,为推断死亡时间提供技术支... 目的评价9种嗜尸性丽蝇的细胞核28S核糖体核糖核酸(ribosomalribonucleic acid,rRNA)和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Ⅰ,COⅠ)基因序列在常见嗜尸性丽蝇种属鉴定中应用的可行性,为推断死亡时间提供技术支持。方法收集洛阳地区常见嗜尸性丽蝇标本23只,经形态学鉴定后,提取腿部DNA,扩增并测序细胞核28S rRNA和线粒体COⅠ基因片段,通过BLAST搜索进行序列比对,并分析所得序列的碱基组成,建立种内及种间进化分歧率,用邻接法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形态学鉴定23只嗜尸性丽蝇归属于5属9种。获得28S rRNA中715bp和COⅠ基因中637bp的序列,在线BLAST比对结果显示相似度达99%以上,系统发育树显示9种蝇类可以较好聚类,与形态学鉴定结果一致。28S rRNA基因序列的种内差异为0,种间差异为0.001~0.033;COⅠ基因序列的种内差异为0~0.008,种间差异为0.006~0.101。结论联合28S rRNA和COⅠ靶基因序列片段可以有效区分本研究中的9种嗜尸性丽蝇,但对于近缘种的判定需要更多遗传标记的开发和联合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法医遗传学 法医昆虫学 嗜尸性蝇类 丽蝇科 28S核糖体核糖核酸 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 死亡时间 洛阳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COXⅠ基因变异探讨国内外猪种的遗传多样性及系统进化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秀敏 杨永江 +2 位作者 毕英杰 任卫合 张丽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271-1280,共10页
基于mtDNA COXⅠ基因,探讨了6个猪种687个样本(大白猪、长白猪、杜洛克、藏猪、甘肃黑猪和八眉猪)的遗传多样性和各猪种间的亲缘关系。对各猪种样本mtDNACOXⅠ基因构建混合池,并利用直接测序技术获得6个猪种COXⅠ基因的序列,采用MEGA 6.... 基于mtDNA COXⅠ基因,探讨了6个猪种687个样本(大白猪、长白猪、杜洛克、藏猪、甘肃黑猪和八眉猪)的遗传多样性和各猪种间的亲缘关系。对各猪种样本mtDNACOXⅠ基因构建混合池,并利用直接测序技术获得6个猪种COXⅠ基因的序列,采用MEGA 6.0分析软件基于Kimurk双参数模型应用邻接法构建系统发生树。结果表明,6个猪种mtDNA COXⅠ基因序列共存在21个突变位点,其中8个突变为各群体特有。长白猪与杜洛克猪的多态性较丰富,含有13个相同位点的突变,核苷酸的转换数(si)和颠换数(sv)的比值(R)分别为12和15,序列替换远未达到饱和。而藏猪、黑猪和八眉猪的多态性较贫乏。系统进化树和遗传距离分析显示,6个猪种及野猪先聚为一支而后与同属为偶蹄目的牛、羊聚为一支,3个地方猪种间遗传距离较近。外来猪种引入中国后主要是用作父本以提高生产速度和瘦肉率等,对本地猪种未有母系贡献,线粒体COXⅠ基因可有效区别6个猪种的亲缘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地方猪品种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 系统地理学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DNACOⅠ基因鉴别畜禽肉中鸡源性成分 被引量:3
15
作者 唐修君 樊艳凤 +6 位作者 葛庆联 贾晓旭 张静 刘茵茵 张小燕 王珏 高玉时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44-48,共5页
为建立畜禽肉中鸡源性成分的快速检测方法,以线粒体DNA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OⅠ)基因序列为靶点,比较羊、牛、猪、兔、鸽、鹌鹑、鸡、鸭、鹅9种动物COⅠ基因的差异位点,设计筛选鸡特异性引物,进行常规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 为建立畜禽肉中鸡源性成分的快速检测方法,以线粒体DNA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OⅠ)基因序列为靶点,比较羊、牛、猪、兔、鸽、鹌鹑、鸡、鸭、鹅9种动物COⅠ基因的差异位点,设计筛选鸡特异性引物,进行常规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和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引物仅对鸡肉DNA模板有扩增条带和典型扩增曲线,且循环阈(cycle threshold,Ct)值为21.78,对其他动物DNA模板无扩增。方法特异性较强,灵敏度较高,达pg级,可以用于畜禽肉与肉制品中鸡源性成分的快速、有效、准确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源性成分 线粒体DNA cO基因 荧光定量PcR
下载PDF
以线粒体COⅠ基因探讨萧氏松茎象的分类地位 被引量:1
16
作者 栾丰刚 丁俊杰 +1 位作者 何龙喜 王建国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06-913,共8页
用蛋白酶K消化法提取萧氏松茎象总DNA,并对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ytochrome c oxidaseⅠgene,COⅠ)序列分析发现,COⅠ序列4种核苷酸量平均为A=30.2%,C=17.3%,G=15.4%,T=37.0%。将所获得的5个不同地区萧氏松茎象个体COⅠ序列排序后,比... 用蛋白酶K消化法提取萧氏松茎象总DNA,并对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ytochrome c oxidaseⅠgene,COⅠ)序列分析发现,COⅠ序列4种核苷酸量平均为A=30.2%,C=17.3%,G=15.4%,T=37.0%。将所获得的5个不同地区萧氏松茎象个体COⅠ序列排序后,比较形成了一个含1 209个位点的矩阵,其中1 174个不变位点,35个变异位点,所占比例为2.89%,序列的A+T含量较高。遗传距离、核酸和氨基酸变异及系统发育树分析表明:萧氏松茎象与树皮象属亲缘关系最近,且分子水平上萧氏松茎象与树皮象属之间较之树皮象属内种间无明显差异,对目前的分类地位提出质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 萧氏松茎象 分类 系统学
下载PDF
三个地方猪种线粒体COXⅠ基因SNPs筛选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周秀敏 杨永江 +2 位作者 毕英杰 任卫合 张丽 《现代畜牧兽医》 2017年第7期10-15,共6页
本研究对西北地区三个地方猪种471个样本(藏猪、甘肃黑猪和八眉猪)mt DNA COXⅠ基因构建混合池,利用直接测序技术获得3个猪种COXI基因的序列,进行SNPs筛选及序列分析,并采用MEGA 6.0分析软件基于Kimurk双参数模型应用邻接法构建系统发... 本研究对西北地区三个地方猪种471个样本(藏猪、甘肃黑猪和八眉猪)mt DNA COXⅠ基因构建混合池,利用直接测序技术获得3个猪种COXI基因的序列,进行SNPs筛选及序列分析,并采用MEGA 6.0分析软件基于Kimurk双参数模型应用邻接法构建系统发生树。结果表明,3个猪种mt DNA COXI基因序列仅存在5个突变位点,且无相同突变位点,多态性较贫乏。系统进化树和遗传距离分析显示,八眉猪、藏猪、黑猪及野猪聚为一支,再与杜洛克、欧洲伯克希尔猪及大白猪聚为一支,而后与同属为偶蹄目的牛、绵羊聚为一支。西北猪种应有共同的母系祖先,品种内母系遗传多样性较贫乏,外来猪种引入我国后主要是用作父本以提高生产速度和瘦肉率等,对本地猪种未有母系贡献。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地方猪品种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 亚基 遗传多态性
下载PDF
三个国外猪种线粒体COXⅠ基因SNPs筛选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秀敏 杨永江 +2 位作者 任卫合 毕英杰 张丽 《现代畜牧兽医》 2017年第8期23-28,共6页
本研究对三个国外猪种216个样本(大白猪、长白猪和杜洛克)mt DNA COXⅠ基因构建混合池,利用直接测序技术获得3个猪种COXⅠ基因的序列,进行SNPs筛选及序列分析,并采用MEGA 6.0分析软件基于Kimurk双参数模型应用邻接法构建系统发生树。结... 本研究对三个国外猪种216个样本(大白猪、长白猪和杜洛克)mt DNA COXⅠ基因构建混合池,利用直接测序技术获得3个猪种COXⅠ基因的序列,进行SNPs筛选及序列分析,并采用MEGA 6.0分析软件基于Kimurk双参数模型应用邻接法构建系统发生树。结果表明,3个猪种mt DNA COXⅠ基因序列共存在16个突变位点,且有3个突变位点为3个猪种共有。长白猪与杜洛克猪的多态性较丰富,含有13个相同位点的突变,核苷酸的转换数(si)和颠换数(sv)的比值(R)分别为12和15,序列替换远未达到饱和。系统进化树和遗传距离分析显示长白猪及杜洛克亲缘关系较近,先聚为一支,再与大白猪、及野猪聚为一支。大白猪与中国东北地区野猪聚为一支,这可能与大白猪在培育过程中亲本遗传背景较复杂有关。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为了解大白猪的育成史及合理利用国外猪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 遗传多态性
下载PDF
不同地理种群桑天牛的线粒体COⅠ基因序列变异与遗传分化
19
作者 张爽 苏筱雨 +1 位作者 黄大庄 马向超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34-238,共5页
采用PCR技术扩增6个地理种群桑天牛的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Ⅰ(mt DNA COⅠ)基因序列,基于mt DNA COⅠ基因序列变异探讨不同地理分布桑天牛种群间的遗传距离、系统发育以及遗传分化程度。对6个地理种群的33个桑天牛样本的mt DNA COⅠ... 采用PCR技术扩增6个地理种群桑天牛的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Ⅰ(mt DNA COⅠ)基因序列,基于mt DNA COⅠ基因序列变异探讨不同地理分布桑天牛种群间的遗传距离、系统发育以及遗传分化程度。对6个地理种群的33个桑天牛样本的mt DNA COⅠ基因扩增产物的测序结果表明共有19个位点发生变异,占序列总长的4.0%,其中来自河南省济源的桑天牛有12个变异位点,来自浙江省的桑天牛有9个变异位点,来自河北省4个地区的桑天牛的变异位点较少;河北省的4个地理种群的遗传距离较小,在0.001 3-0.002 6之间,河北、河南、浙江种群间的遗传距离较大,其中河南种群与河北种群的遗传距离又远远大于浙江种群与河北种群的遗传距离,后2大地理种群分布区域的海拔更接近。利用MEGA4.1软件构建的NJ系统进化树显示,6个地理种群形成河北、河南和浙江3大地理分布格局;从遗传分化程度上来看,桑天牛种群的3大地理分布格局不存在共享的单元型,遗传分化系数(FST)在0.804 1-0.892 2范围内,遗传分化程度较高。综合分析认为,不同地理种群桑天牛存在分化的原因除地理分布外,更重要的是生态条件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天牛 地理种群 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基因 序列变异 遗传分化
下载PDF
基于Cytb和COⅠ基因的猎隼分子鉴定 被引量:2
20
作者 关进科 李艳红 +3 位作者 胡杰 杨志松 姚刚 王敏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64-569,共6页
通过与从GenBank中下载的8种隼属鸟类的Cytb和COⅠ部分序列进行同源比对,并以最大简约法(MP)和贝叶斯推断法(BI)构建系统树,对1只涉案的隼科鸟类进行了分子鉴定。结果表明:样品与猎隼Cytb和COⅠ的序列同源性最高,分别为98.91%~99.41%和... 通过与从GenBank中下载的8种隼属鸟类的Cytb和COⅠ部分序列进行同源比对,并以最大简约法(MP)和贝叶斯推断法(BI)构建系统树,对1只涉案的隼科鸟类进行了分子鉴定。结果表明:样品与猎隼Cytb和COⅠ的序列同源性最高,分别为98.91%~99.41%和99.67%~100%,样品与猎隼Cytb和COⅠ序列的遗传距离最小,分别为0.003~0.007和0.000~0.003;同时,样品和猎隼在两种系统树上都始终聚在一起。由此可推断该样品为猎隼,为2010年5月四川省丹巴县森林公安局受理的非法盗猎和贩运隼形目鸟类一案的审理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猎隼 细胞色素B基因 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1基因 系统发育分析 分子鉴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