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in situ spectral methods for examining redox status of c-type cytochromes in metal-reducing/oxidizing bacteria
1
作者 Xiaobo Luo Yundang Wu +4 位作者 Xiaomin Li Dandan Chen Ying Wang Fangbai Li Tongxu Liu 《Acta Geochimica》 EI CAS CSCD 2017年第3期544-547,共4页
The membrane-associated c-type cytochromes(c-Cyts) have been well known as the key enzymes mediating extracellular electron transfer to terminal electron acceptors, resulting in biogeochemical elemental transformation... The membrane-associated c-type cytochromes(c-Cyts) have been well known as the key enzymes mediating extracellular electron transfer to terminal electron acceptors, resulting in biogeochemical elemental transformation, contaminant degradation, and nutrient cycling. Although c-Cyts-mediated metal reduction or oxidation have been mainly investigated with the purified proteins of metal reducing/oxidizing bacteria, the in vivo behavior of c-Cyts is still unclear, given the difficulty in measuring the proteins of intact cells. Fortunately, the in situ spectroscopy would be ideal for measuring the reaction kinetics of c-Cyts in intact cells under noninvasive physiological conditions. It can also help the establishment of kinetic/thermodynamic models of extracellular electron transfer processes, which are essential to understand the electron transfer mechanisms at the molecular scale. This review briefly summarizes the current advances in spectral methods for examining the c-Cyts in intact cells of dissimilatory metal reducing bacteria and Fe(Ⅱ)-oxidizing bacter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ype cytochrome In situ spectroscopy Intact cells Metal reducing bacteria Fe( oxidation bacteria
下载PDF
Mn(Ⅱ)氧化细菌的微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2
作者 杨宏 钟洁 +1 位作者 纪娟 张杰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43-146,共4页
Mn(Ⅱ)氧化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对其生理特性、氧化机制和功能等的研究,对于进行含锰水处理过程中生物除锰机理的探究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就国内外对Mn(Ⅱ)氧化细菌的氧化机理、酶学研究等进展进行了总结.普遍认为,Mn(Ⅱ)的氧化机理... Mn(Ⅱ)氧化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对其生理特性、氧化机制和功能等的研究,对于进行含锰水处理过程中生物除锰机理的探究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就国内外对Mn(Ⅱ)氧化细菌的氧化机理、酶学研究等进展进行了总结.普遍认为,Mn(Ⅱ)的氧化机理可分为:(1)间接氧化,即微生物通过新陈代谢作用改变自身微环境,如pH、Eh,从而实现Mn(Ⅱ)的化学氧化;(2)直接氧化,即锰氧化酶的直接催化氧化或通过特定的键合作用实现氧化.目前酶学研究中所涉及到的酶有:木质素过氧化酶、锰过氧化物酶、漆酶、木质素降解酶等,所涉及到的微生物有:生盘纤发菌、杆状菌、土微菌属、假单胞菌、真菌等.本文同时也提出了Mn(Ⅱ)氧化细菌的微生物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对进一步的研究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氧化细菌 氧化机理 生物作用 锰氧化酶
下载PDF
部分还原氧化石墨烯-Fe_3O_4对水中Mn(Ⅱ)的快速去除 被引量:9
3
作者 布林朝克 郭婷 +4 位作者 张邦文 戴志安 俞慧涛 邢瑞光 资卢雄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17-224,共8页
采用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GO),继而用一步共沉淀法制备了部分还原氧化石墨烯-四氧化三铁复合物(PRGO-Fe_3O_4).采用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X射线能量色散光谱(EDX)、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 采用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GO),继而用一步共沉淀法制备了部分还原氧化石墨烯-四氧化三铁复合物(PRGO-Fe_3O_4).采用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X射线能量色散光谱(EDX)、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选区电子衍射(SAED)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技术对其进行了分析表征;考察了p H值、接触时间、吸附材料用量、共存物质、GO的还原、循环使用次数等因素对Mn(Ⅱ)吸附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PRGO-Fe_3O_4中Fe_3O_4颗粒分布均匀,大小为15~20 nm,剩磁和矫顽力均很小.因Fe_3O_4颗粒的锚定作用,石墨烯片层很薄,使PRGO-Fe_3O_4对Mn(Ⅱ)表现出高效的吸附性能和良好的循环使用性能:当p H=7、PRGO-Fe_3O_4用量为500 mg/g时,对201.3211 mg/L的Mn(Ⅱ)溶液仅3 min即达吸附平衡,吸附率和吸附量分别为99.35%和404.49 mg/g,磁分离仅需10 s,经5次循环吸附后,容量保持率为首次的78%.机理与热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吸附为吸热、自发的单层化学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还原氧化石墨烯-四氧化三铁 mn()的快速去除 吸附性能
下载PDF
铂电极上醋酸-醋酐溶液中Mn(Ⅲ)/Mn(Ⅱ)电对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潘湛昌 陈启元 黄慧民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1067-1071,共5页
平衡电极电势实验确定了25℃,1.5 mol.L~(-1)醋酸钾+醋酸-醋酐(3:l体积比)溶液中Mn(Ⅲ)/Mn(Ⅱ)的条件电极电势为0.719 V(vs SCE);采用电势扫描和旋转圆盘电极技术研究了醋酸-醋酐溶液... 平衡电极电势实验确定了25℃,1.5 mol.L~(-1)醋酸钾+醋酸-醋酐(3:l体积比)溶液中Mn(Ⅲ)/Mn(Ⅱ)的条件电极电势为0.719 V(vs SCE);采用电势扫描和旋转圆盘电极技术研究了醋酸-醋酐溶液中铂电极上Mn(Ⅲ)/Mn(Ⅱ)电对的阳极氧化动力学.结果表明:Mn(Ⅱ)阳极氧化成Mn(Ⅲ)的电极反应控制步骤属电荷传递过程,阳极传递系数β=0.347,交换电流密度i0=5.84×10^(-6)A·cm~(-2),阳极标准反应速率常数ka=1.35×10~(-8)m·s~(-1).Mn(Ⅱ)和OAc-的反应级数均为一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Ⅲ)/mn()电对 醋酸 条件电极电势 山梨酸 阳极氧化 电荷传递动力学参数 中间体 醋酐 合成 铂电极 锰()锰(Ⅲ) 乙酰氧基已烯酸
下载PDF
Mn(Ⅱ)/Mn(Ⅲ)电对在硫酸溶液中氧化还原行为 被引量:2
5
作者 米常焕 夏熙 张校刚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038-1042,共5页
采用循环伏安法对Mn(Ⅱ)/Mn(Ⅲ)电对在硫酸溶液中铂电极上的氧化还原与Mn(Ⅱ)浓度、酸浓度、扫描速率、温度以及对流因素的函数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Mn(Ⅱ)在铂电极上Mn(Ⅱ)的氧化及Mn(Ⅲ)的还原均受扩散控制;升高温度和磁搅拌均能... 采用循环伏安法对Mn(Ⅱ)/Mn(Ⅲ)电对在硫酸溶液中铂电极上的氧化还原与Mn(Ⅱ)浓度、酸浓度、扫描速率、温度以及对流因素的函数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Mn(Ⅱ)在铂电极上Mn(Ⅱ)的氧化及Mn(Ⅲ)的还原均受扩散控制;升高温度和磁搅拌均能增加Mn(Ⅱ)氧化为Mn(Ⅲ)的速率;增加酸浓度和Mn(Ⅱ)浓度有利于增加Mn(Ⅲ)的稳定性,减少Mn(Ⅲ)的歧化和水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溶液 mn()/mn(Ⅲ)电对 电化学氧化 电化学还原 循环伏安 氧化还原电池
下载PDF
Mn(Ⅱ)对壳聚糖降解制备低聚壳聚糖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尹学琼 张晓利 +3 位作者 林强 冯玉红 于文霞 张岐 《化学试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93-196,共4页
将壳聚糖进行液态均相配合反应制得壳聚糖锰配合物,IR、元素分析及热分析等检测证实了壳聚糖锰配合物中配位键的存在,且显示壳聚糖锰配合物存在有利于壳聚糖高分子链断裂的弱势结构。以H2O2对壳聚糖-Mn(Ⅱ)配合物及壳聚糖进行氧化降解,... 将壳聚糖进行液态均相配合反应制得壳聚糖锰配合物,IR、元素分析及热分析等检测证实了壳聚糖锰配合物中配位键的存在,且显示壳聚糖锰配合物存在有利于壳聚糖高分子链断裂的弱势结构。以H2O2对壳聚糖-Mn(Ⅱ)配合物及壳聚糖进行氧化降解,考察降解过程中粘度的变化及降解产物分子量分布,在相同的降解条件下,壳聚糖锰配合物的降解速度明显高于壳聚糖,且降解产物分子量分布较壳聚糖直接降解窄。对壳聚糖锰配合物降解反应动力学研究表明壳聚糖锰配合物对H2O2分解不存在催化作用,其降解反应与壳聚糖的差异只与其结构有关。对降解产物进行脱金属处理,所得低聚壳聚糖含锰量为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锰配合物 壳聚糖 氧化降解 低聚壳聚糖
下载PDF
醋酸-醋酐体系中 Mn(Ⅱ)在石墨阳极上的氧化 被引量:1
7
作者 黄慧民 曾振欧 +2 位作者 曾颖如 柳松 余建威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CAS 1998年第1期19-24,共6页
采用稳态极化曲线、恒电流电解和恒电势电解等多种电化学方法研究了醋酸-醋酐体系中Mn(Ⅱ)在石墨阳极上的阳极氧化过程结果表明,Mn(Ⅱ)氧化成Mn(Ⅲ)的电极过程具有前置转化反应控制的动力学规律,溶液中的Mn(OAc... 采用稳态极化曲线、恒电流电解和恒电势电解等多种电化学方法研究了醋酸-醋酐体系中Mn(Ⅱ)在石墨阳极上的阳极氧化过程结果表明,Mn(Ⅱ)氧化成Mn(Ⅲ)的电极过程具有前置转化反应控制的动力学规律,溶液中的Mn(OAc)2浓度、KOAc浓度、电解温度、电流密度、阳极电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溶液 石墨阳极 mn() 氧化
下载PDF
酸性水钠锰矿对水中Mn(Ⅱ)的吸附和催化氧化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刘继伟 李金成 +1 位作者 刘俊峰 杨良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75-80,共6页
采用酸性水钠锰矿对水中Mn(Ⅱ)的吸附和催化氧化性能进行了研究.吸附试验结果表明:酸性水钠锰矿对水中Mn(Ⅱ)的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方程,该吸附是单分子层吸附;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吸附过程更符合Lagergren准二级动力学方程,酸... 采用酸性水钠锰矿对水中Mn(Ⅱ)的吸附和催化氧化性能进行了研究.吸附试验结果表明:酸性水钠锰矿对水中Mn(Ⅱ)的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方程,该吸附是单分子层吸附;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吸附过程更符合Lagergren准二级动力学方程,酸性水钠锰矿对水中Mn(Ⅱ)的吸附饱和吸附量约为146.37mg/g.pH对酸性水钠锰矿对水中Mn(Ⅱ)的吸附的影响较大,随着pH的增加,酸性水钠锰矿对水中Mn(Ⅱ)的吸附量增加;对于初始浓度为10mg/L,体积为100mL的含锰溶液,要达到最大去除效果,酸性水钠锰矿的最适投加量为15mg.氧化实验结果表明:在曝气的条件下,酸性水钠锰矿可以促进水中溶解氧对Mn(Ⅱ)的氧化,最大氧化量为46.79mg/g.pH对酸性水钠锰矿对水中Mn(Ⅱ)的氧化的影响较大,随着pH的增加,酸性水钠锰矿对水中Mn(Ⅱ)的氧化量增加,pH的最佳范围为9-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水钠锰矿 吸附 mn() PH 投加量 催化氧化
下载PDF
醋酸-醋酐溶液中石墨电极上Mn(Ⅲ)/Mn(Ⅱ)电对研究
9
作者 潘湛昌 黄慧民 +1 位作者 张环华 肖楚民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29-131,147,共4页
平衡电极电势实验确定了25℃时石墨电极在1.5 mol/L醋酸钾+(醋酸-醋酐)(3∶1体积比)溶液中Mn(Ⅲ)/Mn(Ⅱ)的条件电极电势为0.720 V(vsSCE);采用电势扫描和旋转圆盘电极技术研究了醋酸-醋酐溶液中石墨电极上Mn(Ⅲ)/Mn(Ⅱ)电对的阳极氧化... 平衡电极电势实验确定了25℃时石墨电极在1.5 mol/L醋酸钾+(醋酸-醋酐)(3∶1体积比)溶液中Mn(Ⅲ)/Mn(Ⅱ)的条件电极电势为0.720 V(vsSCE);采用电势扫描和旋转圆盘电极技术研究了醋酸-醋酐溶液中石墨电极上Mn(Ⅲ)/Mn(Ⅱ)电对的阳极氧化动力学,结果表明:Mn(Ⅱ)阳极氧化成Mn(Ⅲ)的电极反应控制步骤属扩散-电荷传递混合控制过程,阳极传递系数β=0.183,交换电流密度i0=5.80×10-5A/cm2,阳极标准反应速度常数ka=9.16×10-8m/s,Mn(Ⅱ)和OAc-的反应级数均为一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m)Imn() 醋酸 条件电极电势 阳极氧化 电荷传递动力学参数
下载PDF
Mn(Ⅱ)离子氧化过程的研究
10
作者 田建华 谷林锳 +1 位作者 邵迎 李鹏 《电池》 CAS CSCD 1996年第4期160-162,共3页
采用旋转圆盘电极及线性扫描伏安法研究了Mn(Ⅱ)离子在1M NH_4Cl溶液中的氧化过程。在0.70~0.95V(对SCE)的电位范围内观察到明显的极限电流,对应可溶性Mn(Ⅱ)离子在铂电极上直接双电子氧化为二氧化锰的过程。这与电极表面吸附态Mn(Ⅱ)... 采用旋转圆盘电极及线性扫描伏安法研究了Mn(Ⅱ)离子在1M NH_4Cl溶液中的氧化过程。在0.70~0.95V(对SCE)的电位范围内观察到明显的极限电流,对应可溶性Mn(Ⅱ)离子在铂电极上直接双电子氧化为二氧化锰的过程。这与电极表面吸附态Mn(Ⅱ)离子的氧化过程有显著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 阳极氧化 旋转圆盘电极
下载PDF
低浓度Fe(Ⅱ)和Mn(Ⅱ)催化氧化脱除烟气中SO_2的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许丽 苏仕军 《四川环境》 2005年第2期27-31,共5页
生物法烟气脱硫是一种新的脱硫工艺,不仅可以较好地解决SO2废气对环境的污染问题,而且将烟气脱硫与单质硫的生产联系在一起,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将生物法烟气脱硫过程分成两个阶段:SO2的吸收过程和含硫吸收液的生物脱硫过程。本文重... 生物法烟气脱硫是一种新的脱硫工艺,不仅可以较好地解决SO2废气对环境的污染问题,而且将烟气脱硫与单质硫的生产联系在一起,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将生物法烟气脱硫过程分成两个阶段:SO2的吸收过程和含硫吸收液的生物脱硫过程。本文重点研究了第一阶段的SO2吸收过程。考察了温度、pH值对SO2的吸收的影响,水溶液中低浓度的Fe(Ⅱ)和Mn(Ⅱ)对SO2的催化氧化,以及低浓度的Fe(Ⅱ)和Mn(Ⅱ)协同催化氧化SO2,并初探了引入甲醇和亚纳米SiO2颗粒作为添加剂对脱硫的影响及其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气脱硫 催化氧化 Fe() mn() 甲醇 SIO2
下载PDF
一株耐酸锰氧化菌的分离鉴定及去除Mn(Ⅱ)行为研究
12
作者 莫忠耿 李勇超 +1 位作者 陈丽苹 徐政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87-93,共7页
生物氧化除锰法处理锰矿废水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然而常见的锰氧化菌在酸性条件下活性差,以湘潭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为来源,通过平板划线法筛选耐酸性锰氧化菌,通过16SrDNA序列对比分析进行菌种鉴定,考察污染物初始浓度、溶液pH、接种量... 生物氧化除锰法处理锰矿废水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然而常见的锰氧化菌在酸性条件下活性差,以湘潭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为来源,通过平板划线法筛选耐酸性锰氧化菌,通过16SrDNA序列对比分析进行菌种鉴定,考察污染物初始浓度、溶液pH、接种量等对其去除Mn(Ⅱ)能力的影响,结合产物理化表征与动力学过程,全面研究该菌株的除锰行为。结果表明:该锰氧化菌菌株属于Klebsiella sp.,在Mn(Ⅱ)质量浓度为1000 mg/L时依然长势良好;当pH为中性,氧化除锰率能达到98.93%,更重要的是pH为4时,除锰率仍能达到52.20%,表现出极强的耐酸性;随着Mn(Ⅱ)初始浓度的升高,菌株除锰率逐渐降低,然而随着接种量的增加,除锰率则升高。固相产物SEM、XPS与FTIR表征结果显示,菌体表面产生了含锰沉淀,且主要以Mn(Ⅳ)和Mn(Ⅲ)存在。动力学分析表明,生物除锰过程基本遵循假一级反应,高浓度Mn(Ⅱ)可以抑制锰氧化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氧化菌 耐酸性 mn() 反应过程 机理分析
下载PDF
不同环境条件下Mn(Ⅱ)在磁铁矿表面的催化氧化
13
作者 秦张杰 胡康生 +4 位作者 梁丰 冯雄汉 张嵚 何小林 兰帅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44-1056,共13页
【目的】土壤中活性很强的铁和锰变价元素在水旱交替的环境下易形成不同的铁锰共生体,进而参与有机质氧化降解和污染金属离子形态及毒性变化等反应。其中锰在土壤溶液中主要以离子态Mn(Ⅱ)存在,其常在铁氧化物表面氧化沉淀,形成不同的... 【目的】土壤中活性很强的铁和锰变价元素在水旱交替的环境下易形成不同的铁锰共生体,进而参与有机质氧化降解和污染金属离子形态及毒性变化等反应。其中锰在土壤溶液中主要以离子态Mn(Ⅱ)存在,其常在铁氧化物表面氧化沉淀,形成不同的铁锰共生体。磁铁矿是土壤中广泛存在的一种铁氧化物,但关于Mn(Ⅱ)在其表面的催化氧化途径与机制鲜少报道。【方法】以磁铁矿为研究对象,采用动力学氧化实验和长期老化实验,并结合X-射线衍射(XRD)光谱技术手段,阐述了不同环境中磁铁矿催化作用下Mn(Ⅱ)的氧化产物数量及类型,同时将其与具备不同带隙能的水铁矿和针铁矿的催化作用进行比较,探讨磁铁矿对Mn(Ⅱ)氧化的催化特性与两者的异同,进而阐明磁铁矿催化Mn(Ⅱ)氧化的途径和具体机制。【结果】Mn(Ⅱ)在磁铁矿催化作用下的主要产物为水锰矿和布塞尔矿,且腐殖质AQDS的加入可同时显著提高Mn(Ⅱ)氧化的速率和程度。其次,相较于Mn(Ⅱ)初始反应浓度为8 mmol/L的体系,Mn(Ⅱ)初始反应浓度增大到24 mmol/L时,其氧化产物的量增多,结晶度增强,尤其是含Mn(Ⅳ)的氧化物。另外,当pH由7增大到9,体系Mn(Ⅱ)的去除率显著增大,且产物除了布塞尔矿和水锰矿外还出现了大量的黑锰矿。最后,相较于60℃反应条件,常温反应温度更利于Mn(Ⅱ)催化氧化速率的提高、锰氧化物产量的增多和结晶的增强。【结论】Mn(Ⅱ)在磁铁矿表面的催化氧化应该具有界面催化、电化学催化和芬顿反应产物氧化催化3个途径。磁铁矿同时含有的Fe(Ⅱ)/Fe(Ⅲ)及其较强的半导体特性会使3个途径的实现都更加容易。上述结论为了解和预测富铁锰土壤环境下两者耦合的地球化学行为,以及与之共存物质的迁移转化和环境归趋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铁矿 mn() 催化氧化 AQDS PH 温度
下载PDF
生物铁锰氧化物的制备及其对Mn(Ⅱ)吸附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攀 侯冬梅 +1 位作者 魏东宁 罗琳 《湖南农业科学》 2020年第8期41-46,共6页
利用驯化获得的铁锰氧化混合细菌制备生物铁锰氧化物(BFMO),采用比表面积测定仪(BET)、扫描电镜(SEM-EDS)和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FT-IR)对所生成的BFMO进行表征,通过考察投加量和pH值对Mn(Ⅱ)吸附性能的影响,探究了BFMO对Mn(Ⅱ)的吸附机... 利用驯化获得的铁锰氧化混合细菌制备生物铁锰氧化物(BFMO),采用比表面积测定仪(BET)、扫描电镜(SEM-EDS)和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FT-IR)对所生成的BFMO进行表征,通过考察投加量和pH值对Mn(Ⅱ)吸附性能的影响,探究了BFMO对Mn(Ⅱ)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BFMO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79.22 m^2/g),孔体积为0.15 cm^3/g,表面含有许多含氧官能团,有利于Mn(Ⅱ)的吸附。SEM-EDS进一步表明生物铁锰氧化物中既含有铁锰氧化物,也有微生物菌体生成的细胞类物质。BFMO对Mn(Ⅱ)的去除效果较好,在pH值为7.0、投加量为2 g/L、固液比为1 g∶500 mL时,吸附量为16.43 mg/g,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说明吸附过程主要由化学反应控制,属于多层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铁锰氧化物 锰离子吸附 反应动力学 表征分析
下载PDF
Bioleaching of Zn(Ⅱ) and Pb(Ⅱ) from Nigerian sphalerite and galena ores by mixed culture of acidophilic bacteria
15
作者 Alafara A.BABA Folahan A.ADEKOLA +2 位作者 Rasaq F.ATATA Risikat N.AHMED Sandeep PANDA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1年第11期2535-2541,共7页
Zn(Ⅱ) and Pb(Ⅱ) from Nigerian sphalerite and galena ores were bioleached by a mixed culture of acidophilic bacteria.The influences of pH and ferric ion on the bioleaching rates of sphalerite and galena were exam... Zn(Ⅱ) and Pb(Ⅱ) from Nigerian sphalerite and galena ores were bioleached by a mixed culture of acidophilic bacteria.The influences of pH and ferric ion on the bioleaching rates of sphalerite and galena were examined.The result shows that pH 2.1 and 2.7 are favourable for the leaching of Zn(Ⅱ) and Pb(Ⅱ) from sphalerite and galena,respectively.It was observed that the use of agarose-simulated media caused cells to excrete exopolymers containing ferric ions which enhanced oxidation.The oxidation equilibrium for sphalerite and galena took 3 and 4 d,respectively.About 38.3% sphalerite and 34.2% galena were leached within 1 d and approximately 92.0% Zn(Ⅱ) and 89.0% Pb(Ⅱ) were recovered in 5 d,respectively.The unleached residual products were examined by X-ray diffraction for sphalerite,revealing the presence of elemental sulphur(S),zinc sulphate(ZnSO4) and few traces of calcium aluminate(Ca3Al2O6).The XRD pattern also indicates the presence of elemental sulphur(S),lead sulphate(PbSO4) and few traces of itoite [Pb(S,Ge)(O,OH)4] and cobalt lead silicate [Pb8Co(Si2O7)3] in the unleached galena o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HALERITE GALENA zinc( lead( oxidation acidophilic bacteria
下载PDF
Cr(Ⅲ)对锰氧化菌P.putida MnB1活性及功能的影响规律与机制
16
作者 尹元雪 赵雨溪 +1 位作者 孙群群 童曼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8-305,共8页
三价铬(Cr(Ⅲ))与锰氧化菌在环境中通常伴同存在,锰氧化菌介导生成的锰氧化物是Cr(Ⅲ)的主要天然氧化剂,探究Cr(Ⅲ)对锰氧化菌活性和功能的影响对于阐明环境中的锰循环和铬的迁移转化行为具有重要意义。以锰氧化模式菌Pseudomonas putid... 三价铬(Cr(Ⅲ))与锰氧化菌在环境中通常伴同存在,锰氧化菌介导生成的锰氧化物是Cr(Ⅲ)的主要天然氧化剂,探究Cr(Ⅲ)对锰氧化菌活性和功能的影响对于阐明环境中的锰循环和铬的迁移转化行为具有重要意义。以锰氧化模式菌Pseudomonas putida MnB1为研究对象,通过批实验探究了Cr(Ⅲ)对MnB1活性与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表明,Cr(Ⅲ)浓度高于0.05 mmol/L时会造成MnB1的显著死亡,且Cr(Ⅲ)浓度越高杀菌作用越显著,当Cr(Ⅲ)高于0.02 mmol/L时会推迟锰的生物氧化,当Cr(Ⅲ)浓度高于0.2 mmol/L时完全抑制锰的生物氧化。机制研究表明,Cr(Ⅲ)诱导产生的胞内活性氧和Cr(Ⅲ)颗粒引起的细胞膜通透性改变共同影响了MnB1的生长代谢和功能。研究结果为认识锰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铬的迁移转化行为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价铬 锰氧化菌 活性氧 锰循环 铬污染
下载PDF
地下水水化学组成对Fe(Ⅱ)氧化过程中锰氧化菌失活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孙群群 屈婧祎 +1 位作者 童曼 袁松虎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1-107,205,F0003,共9页
溶解态Fe(Ⅱ)和Mn(Ⅱ)常共存于还原性地下水中,受O2扰动Fe(Ⅱ)会快速发生氧化。为了解地下水化学组成对Fe(Ⅱ)氧化过程中锰氧化菌Pseudomonas putida MnB1失活的影响,利用平板计数和邻菲咯啉显色法研究了pH值、天然有机质和阴阳离子对Fe... 溶解态Fe(Ⅱ)和Mn(Ⅱ)常共存于还原性地下水中,受O2扰动Fe(Ⅱ)会快速发生氧化。为了解地下水化学组成对Fe(Ⅱ)氧化过程中锰氧化菌Pseudomonas putida MnB1失活的影响,利用平板计数和邻菲咯啉显色法研究了pH值、天然有机质和阴阳离子对Fe(Ⅱ)氧化过程中MnB1菌株活菌数量和Fe(Ⅱ)浓度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为7.0的实验体系中MnB1菌株的失活率大于pH值为6.6的实验体系;柠檬酸钠、草酸和腐殖酸均能抑制MnB1菌株的失活,其机制可能为抑制铁(氢)氧化物沉淀的生成,其中草酸和腐殖酸的抑制作用大于柠檬酸钠;PO^(3-)_(4)通过与Fe(Ⅲ)形成不可溶的非晶态铁(氢)氧化物,从而促进MnB1菌株的失活;Mg^(2+)、Ca^(^(2+))的加入可通过降低实验体系的pH值以及共存的Cl^(-)竞争·OH,进而抑制MnB1菌株的失活。该研究结果补充了对地下水中铁锰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锰氧化菌 Fe()氧化 活性氧 铁锰循环
下载PDF
金属配位聚合物[Mn_2(C_8H_3NO_6)_2(C_(12)H_8N_2)_2]_n的合成及其催化氧化性能
18
作者 徐寿相 刘慧 +1 位作者 李艳飞 汪海东 《合成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6-39,72,共5页
以5-硝基间苯二甲酸,1,10-邻菲啰啉,硫酸锰(MnSO4.H2O)为原料合成了一种结构新颖的金属配位聚合物——[Mn2(C8H3NO6)2(C12H8N2)2]n(1),其结构经IR,XRD,TG-DTG和元素分析表征。X-射线单晶衍射测试结果表明,1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ī,晶胞参... 以5-硝基间苯二甲酸,1,10-邻菲啰啉,硫酸锰(MnSO4.H2O)为原料合成了一种结构新颖的金属配位聚合物——[Mn2(C8H3NO6)2(C12H8N2)2]n(1),其结构经IR,XRD,TG-DTG和元素分析表征。X-射线单晶衍射测试结果表明,1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ī,晶胞参数a=10.060 2(1),b=14.343 5(2),c=14.663 7(2),α=104.052(1)°,β=102.633(1)°,γ=110.460(1)°,Mr=888.52,V=1 812.69(4)3,Z=2,Dc=1.628 g.cm-3,F(000)=900。以30%H2O2为氧化剂,初步研究了1在苯乙烯氧化反应中的催化氧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配位聚合物 mn() 5-硝基间苯二甲酸 1 10-邻菲啰啉 合成 晶体结构 催化氧化
下载PDF
湿法制备高纯Mn_3O_4的新工艺 被引量:5
19
作者 钮广安 张静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0年第4期269-270,304,共3页
介绍以 Mn SO4 等为原料湿法制备 Mn3O4 的新工艺 ,给出了适宜反应条件以及原料配比 ,制得高纯 Mn3O4 。这是一种简便、经济、有效的制备方法。
关键词 四氧化三锰 湿法工艺 制备方法 原料配比 溶解度 质量指标
下载PDF
Synthesis of a novel ternary HA/Fe-Mn oxides-loaded biochar composite and its application in cadmium(Ⅱ) and arsenic(Ⅴ) adsorption 被引量:12
20
作者 Jianhua Guo Changzhou Yan +3 位作者 Zhuanxi Luo Hongda Fang Shugang Hu Yinglan Cao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11期168-176,共9页
Cadmium (Cd) and arsenic (As) are two of the most toxic elements.However,the chemical behaviors of these two elements are different,making it challenging to utilize a single adsorbent with high adsorption capacity for... Cadmium (Cd) and arsenic (As) are two of the most toxic elements.However,the chemical behaviors of these two elements are different,making it challenging to utilize a single adsorbent with high adsorption capacity for both Cd(Ⅱ) and As(Ⅴ) removal.To solve this problem,we synthesized HA/Fe-Mn oxides-loaded biochar (HFMB),a novel ternary material,to perform this task,wherei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combined with EDS (SEM-EDS) was used to characterize its morphological and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The maximum adsorption capacity of HFMB was 67.11 mg/g for Cd(Ⅱ) and 35.59 mg/g for As(Ⅴ),which is much higher compared to pristine biochar (11.06 mg/g,0 mg/g for Cd(Ⅱ) and As(Ⅴ),respectively).The ad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were investigated by adsorption kinetics and the effects of the ionic strength and pH of solutions.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PS) and Fourier-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 revealed that chelation and deposition were the adsorption mechanisms that bound Cd(Ⅱ) to HFMB,while ligand exchange was the adsorption mechanism that bound As(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MIC acid FE-mn oxidES BIOCHAR ADSORPTION Cd() As(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