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0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添加La对Ti-6Al-4V-1.5Mn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崔云峰 刘冀尧 +4 位作者 王丽娟 刘正红 王文焱 谢敬佩 郭清远 《材料热处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8-67,共10页
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了Ti-6Al-4V-1.5Mn-xLa(x=1、1.5、2和2.5,mass%)合金,利用光学显微镜(OM)、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和电子万能试验机等研究了合金经固溶时效处理后的微观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添加稀土元素La后,Ti-6Al-4V-... 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了Ti-6Al-4V-1.5Mn-xLa(x=1、1.5、2和2.5,mass%)合金,利用光学显微镜(OM)、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和电子万能试验机等研究了合金经固溶时效处理后的微观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添加稀土元素La后,Ti-6Al-4V-1.5Mn合金的组织出现了明显的细化现象,组织中存在弥散分布的稀土氧化物La_(2)O_(3),对基体起到弥散强化的作用。随稀土元素La含量的增加,合金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先增加后降低,当La元素含量为2%时,合金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最佳,拉伸断口为准解理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6Al-4V-1.5mn合金 LA 抗拉强度 弥散强化
下载PDF
稀土铈变质处理Mg-5Al-4Ca-0.8Mn合金的组织与力学性能
2
作者 杨清宇 梅宏标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1-103,共3页
采用稀土Ce对Mg-5Al-4Ca-0.8Mn合金进行了变质处理,采用OM、SEM、硬度测试、拉伸试验研究了Ce添加量对Mg-5Al-4Ca-0.8Mn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Ce对Mg-5Al-4Ca-0.8Mn合金有较好的变质效果。Ce添加量为0.8%时,合金... 采用稀土Ce对Mg-5Al-4Ca-0.8Mn合金进行了变质处理,采用OM、SEM、硬度测试、拉伸试验研究了Ce添加量对Mg-5Al-4Ca-0.8Mn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Ce对Mg-5Al-4Ca-0.8Mn合金有较好的变质效果。Ce添加量为0.8%时,合金晶界清晰,组织均匀性最佳,细化效果最好。Ce添加量增加到1.2%时,合金组织细化效果减弱。随着Ce添加量的增加,合金的硬度、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均先升高后降低,Ce添加量0.8%的合金的硬度、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均达到最大值,综合力学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5Al-4Ca-0.8mn合金 CE 变质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下载PDF
导电(Cu,Mn)_(3)O_(4)接触层在SOEC阳极侧的应用
3
作者 黄旭锐 余喻天 +7 位作者 雷金勇 郝敬轩 俞传鑫 潘军 杨怡萍 廖梓豪 关成志 王建强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8-71,共4页
固体氧化物电解池(SOEC)中铁素体不锈钢合金连接体和电解池阳极之间存在界面接触、连接体表面氧化以及氧电极“铬毒化”等问题,是导致电解堆性能衰减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本工作利用反应烧结工艺在连接体与阳极之间制备了多孔的(Cu,Mn)_... 固体氧化物电解池(SOEC)中铁素体不锈钢合金连接体和电解池阳极之间存在界面接触、连接体表面氧化以及氧电极“铬毒化”等问题,是导致电解堆性能衰减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本工作利用反应烧结工艺在连接体与阳极之间制备了多孔的(Cu,Mn)_(3)O_(4)导电接触层,形成了粘结强度高的连接体/接触层/电解池界面结构。所得试样在750℃下表现出优异的电性能,整个500 h测试过程半电池的面比电阻(ASR)值稳定保持在20.13~20.32 mΩ·cm^(2)。通过微观结构表征技术证实,多孔(Cu,Mn)_(3)O_(4)接触层与相邻的电解堆部件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并可以抑制连接体表面的氧化薄膜增长,同时阻止铬元素的迁移。(Cu,Mn)_(3)O_(4)接触层也降低了电解池与集流体之间的接触电阻,提高了电池电化学输出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氧化物电解池 阳极接触层 (Cu mn)_(3)O_(4)尖晶石 反应烧结 面比电阻(ASR)
下载PDF
MnFe_(2)O_(4)-CR的制备及其活化过一硫酸盐降解盐酸四环素性能
4
作者 陈丛瑾 黄丽斌 +3 位作者 范辉 张强煦 廖金戈 陈紫霞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70-1580,共11页
利用水热法将Mn Fe_(2)O_(4)负载在生物质汽化炭渣(CR)上,得到了负载型复合催化剂Mn Fe_(2)O_(4)-CR,通过SEM、XRD、XPS、BET和VSM对Mn Fe_(2)O_(4)-CR进行了表征,将其用于活化过一硫酸盐(PMS)降解盐酸四环素(TC)。考察了不同反应体系、... 利用水热法将Mn Fe_(2)O_(4)负载在生物质汽化炭渣(CR)上,得到了负载型复合催化剂Mn Fe_(2)O_(4)-CR,通过SEM、XRD、XPS、BET和VSM对Mn Fe_(2)O_(4)-CR进行了表征,将其用于活化过一硫酸盐(PMS)降解盐酸四环素(TC)。考察了不同反应体系、Mn Fe_(2)O_(4)与CR质量比、PMS用量、催化剂用量、温度、pH、阴离子(HCO_(3)–、H_(2)PO_(4)^(–)、Cl^(–)、NO_(3)^(–))和腐植酸(HA)对MnFe_(2)O_(4)-CR/PMS体系降解TC的影响,探究了Mn Fe_(2)O_(4)-CR的稳定性和循环使用性,并探讨了Mn Fe_(2)O_(4)-CR/PMS体系中TC可能的降解机理。结果表明,Mn Fe_(2)O_(4)与CR质量比为1∶2时制备的Mn Fe_(2)O_(4)-CR催化效果良好,在30℃、30 mg MnFe_(2)O_(4)-CR、40 mg PMS、90 min的条件下,100 mL质量浓度为50mg/L自然pH的TC溶液中TC的降解率达到91.32%。Mn Fe_(2)O_(4)-CR可利用其磁性回收,经过5次循环利用,催化PMS降解TC的降解率仍能达到82.90%,表明MnFe_(2)O_(4)-CR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复使用性。Mn Fe_(2)O_(4)-CR/PMS体系中,硫酸根自由基(SO_(4)^(-)·)、·OH、单线态氧(^(1)O_(2))和过氧自由基(O_(2)^(-)·)是降解TC的主要活性氧物种,并提出了相应的催化降解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 Fe_(2)O_(4)-CR 盐酸四环素 高级氧化技术 复合催化剂 过一硫酸盐 降解 催化技术
下载PDF
正挤压挤压比对Mg-4Sn-2Zn-0.5Mn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张冬霞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30-133,共4页
对Mg-4Sn-2Zn-0.5Mn合金进行了不同挤压比的正挤压试验,并对挤压态合金进行180℃的时效处理。采用OM、TEM、拉伸试验、硬度测试和断口形貌观察,研究了不同挤压比正挤压以及时效对Mg-4Sn-2Zn-0.5Mn合金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对Mg-4Sn-2Zn-0.5Mn合金进行了不同挤压比的正挤压试验,并对挤压态合金进行180℃的时效处理。采用OM、TEM、拉伸试验、硬度测试和断口形貌观察,研究了不同挤压比正挤压以及时效对Mg-4Sn-2Zn-0.5Mn合金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挤压比的增加,Mg-4Sn-2Zn-0.5Mn合金动态再结晶越来越充分,晶粒不断细化,组织均匀性逐渐提高。挤压比25时,合金动态再结晶完全。随着挤压比的增加,合金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逐渐升高,伸长率逐渐下降。时效处理进一步提高了挤压态合金的硬度与强度。随着时效时间的增加,挤压比25挤压的合金硬度先升高后降低,时效42 h时合金的硬度达到最大值83.7 HV,其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伸长率分别为382.5 MPa、335.4 MPa和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4Sn-2Zn-0.5mn合金 挤压比 时效处理 组织 力学性能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合成CaYAlO_4∶Mn^(4+)红色荧光粉及其荧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陈彩花 杨国辉 +2 位作者 梁利芳 蒙丽丽 张丽霞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67-573,共7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CaYAl_(1-x)O_4∶xMn^(4+)红色荧光粉,用差热热重分析仪(DSC-TGA)、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透射电镜(TEM)以及荧光分光光度计对荧光粉进行结构和性能的表征,研究合成温度、反应时间及Mn^(4+)掺杂浓度对CaYAl_(1-x)O_4...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CaYAl_(1-x)O_4∶xMn^(4+)红色荧光粉,用差热热重分析仪(DSC-TGA)、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透射电镜(TEM)以及荧光分光光度计对荧光粉进行结构和性能的表征,研究合成温度、反应时间及Mn^(4+)掺杂浓度对CaYAl_(1-x)O_4∶xMn^(4+)发光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335 nm光激发下,荧光粉发射660~780 nm范围的红光,归属于Mn^(4+)的~2E_g→~4A_(2g)能级跃迁。在712 nm光监测下,样品呈现两组激发宽峰,分别归属于Mn^(4+)离子的~4A_(2g)→~4T_(1g)(335 nm)和~4A_(2g)→~4T_(2g)(475 nm)能级跃迁。当煅烧温度为1 200℃、反应时间为6 h和Mn^(4+)的掺杂摩尔分数为0.5%时,CaYAl_(1-x)O_4∶xMn^(4+)的发光强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CaYAlO4mn4+ 红色荧光粉
下载PDF
5V锂离子电池尖晶石正极材料LiM_(0.5)Mn_(1.5)O_4的研究评述 被引量:26
7
作者 伊廷锋 胡信国 +1 位作者 霍慧彬 高昆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350-1353,共4页
评述了锂离子电池锰酸锂正极材料的重要性,介绍了3d-过渡金属离子(Cr3+,Ni2+,Cu2+,Fe3+)掺杂在锰酸锂正极材料中的应用。研究了3d-过渡金属离子掺杂对锰酸锂正极材料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并提出了其影响锂离子电池充放电和循环性能... 评述了锂离子电池锰酸锂正极材料的重要性,介绍了3d-过渡金属离子(Cr3+,Ni2+,Cu2+,Fe3+)掺杂在锰酸锂正极材料中的应用。研究了3d-过渡金属离子掺杂对锰酸锂正极材料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并提出了其影响锂离子电池充放电和循环性能的机制。展望了3d-过渡金属离子掺杂在锂离子电池锰酸锂正极材料中的发展前景,并指出LiNi0.5Mn1.5O4是非常有应用前景的5V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尖晶石 正极材料 LiM0.5mn1.5O4
下载PDF
流变相法制备LiNi_(0.5)Mn_(1.5)O_4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电化学性质 被引量:14
8
作者 何则强 熊利芝 +3 位作者 吴显明 刘文萍 陈上 黄可龙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75-878,共4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锂离子电池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为此,需要研究电压更高、电池容量更大的正、负极材料。过渡金属阳离子取代的尖晶石型锂锰氧化物LiMXMn2-xO4(M=Ni,Co,Fe,Cu)由于具有4.5V以上的高电压充放电平台和更...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锂离子电池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为此,需要研究电压更高、电池容量更大的正、负极材料。过渡金属阳离子取代的尖晶石型锂锰氧化物LiMXMn2-xO4(M=Ni,Co,Fe,Cu)由于具有4.5V以上的高电压充放电平台和更高的能量密度.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在这些5V级正极材料中,LiNi0.5Mn1.5O4因其高容量、高电压(4.7V)和良好的循环性能而倍受瞩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LiNi0.5mn15O4 正极材料 流变相法
下载PDF
低维纳米立方相Li_4Mn_5O_(12)的制备及锂吸附性能 被引量:15
9
作者 孙淑英 张钦辉 于建国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26-630,共5页
以MnSO4·H2O和(NH4)2S2O8为原料通过控制水热反应条件合成了纯的四方相β-MnO2纳米氧化物,进一步通过低温固相法制备了立方相Li4Mn5O12,经酸浸脱锂后得到对Li+具有特殊选择性的MnO2离子筛.用XRD、HRTEM、SAED、吸附等温线、吸附动... 以MnSO4·H2O和(NH4)2S2O8为原料通过控制水热反应条件合成了纯的四方相β-MnO2纳米氧化物,进一步通过低温固相法制备了立方相Li4Mn5O12,经酸浸脱锂后得到对Li+具有特殊选择性的MnO2离子筛.用XRD、HRTEM、SAED、吸附等温线、吸附动力学及共存金属离子的分配系数等手段对产物的晶相结构和Li+选择性吸附性能进行了研究.HRTEM和SAED图像表明氧化物MnO2、前驱体Li4Mn5O12和离子筛MnO2均为低维纳米棒.离子筛的最大吸附量达到6.6mmol/g,且当Li+初始浓度仅为5.0mmol/L时,离子筛的吸附量即可达到约5.0mmol/g,这对于在海水或锂离子浓度极低的盐湖卤水提锂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维 离子筛 Li4mn5O12 吸附
下载PDF
锂离子筛前驱体Li_4Mn_5O_(12)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许惠 陈昌国 宋应华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20-726,共7页
吸附法是目前从低锂浓度的盐湖卤水中提取锂的最有前途的方法。采用EDTA-柠檬酸络合法制备了Li4Mn5O12前驱体,经酸浸脱锂后得到对Li+具有特殊选择性的锰氧化物锂离子筛。通过热重、XRD、SEM、FT-IR、化学组成、吸附动力学及共存金属离... 吸附法是目前从低锂浓度的盐湖卤水中提取锂的最有前途的方法。采用EDTA-柠檬酸络合法制备了Li4Mn5O12前驱体,经酸浸脱锂后得到对Li+具有特殊选择性的锰氧化物锂离子筛。通过热重、XRD、SEM、FT-IR、化学组成、吸附动力学及共存金属离子的分配系数等手段对样品的晶相结构和Li+选择性吸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煅烧时间对Li4Mn5O12前驱体生成有较大影响,由400℃煅烧24 h所得的前驱体几乎为纯相的Li4Mn5O12化合物,经酸浸脱锂后的离子筛仍保持着与前驱体相同的尖晶石结构;前驱体Li4Mn5O12和离子筛MnO2均为200 nm左右的球状颗粒;离子筛的最大吸附容量为43.1 mg/g,并具有较好的Li+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筛 Li4mn5O12 前驱体 吸附
下载PDF
以Mn_3O_4为前驱体的LiMn_2O_4及其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23
11
作者 张国昀 姜长印 +1 位作者 万春荣 何培炯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667-671,共5页
对传统的固相反应进行了改进,以控制结晶法合成出来的Mn3O4为前驱体,和LiOH混合煅烧,制备出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材料尖晶石LiMn2O4。对由此方法得到的尖晶石LiMn2O4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X光衍... 对传统的固相反应进行了改进,以控制结晶法合成出来的Mn3O4为前驱体,和LiOH混合煅烧,制备出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材料尖晶石LiMn2O4。对由此方法得到的尖晶石LiMn2O4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X光衍射和扫描电镜分析表明,该材料为纯相尖晶石LiMn2O4,不含其它杂质相,而且晶粒大小比较均匀;通过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该尖晶石LiMn2O4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其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28mAh/g,经过10次充放电循环后,其放电比容量仍有 124m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尖晶石LImn2O4 结晶控制 mn3O4 电化学性能 前驱体 锰酸锂 正极材料
下载PDF
节镍型奥氏体不锈钢1Cr17Mn9Ni4N的组织和力学性能 被引量:21
12
作者 李志 高谦 +1 位作者 何冰 高登攀 《钢铁研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8-71,共4页
从热处理工艺对室温拉伸性能的影响和试验温度对拉伸性能的影响两个方面分析了1Cr17Mn9Ni4N钢组织和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固溶处理温度(950~1075℃)的提高,强度降低、塑性提高;水冷或空冷对力学性能的影响不大;材料的... 从热处理工艺对室温拉伸性能的影响和试验温度对拉伸性能的影响两个方面分析了1Cr17Mn9Ni4N钢组织和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固溶处理温度(950~1075℃)的提高,强度降低、塑性提高;水冷或空冷对力学性能的影响不大;材料的锻比对力学性能具有一定的影响;与同类钢相比,1Cr17Mn9Ni4N钢具有优异的室温和低温力学性能.该钢在低温变形时的TRIP效应是低温综合力学性能良好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Cr17mn9Ni4N钢 力学性能 显微绀织
下载PDF
Ce掺杂Mn3O4及其电化学电容行为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子瑜 胡中爱 +4 位作者 杨玉英 王欢文 常艳琴 陈艳丽 雷自强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673-1678,共6页
用溶胶-凝胶方法合成了Mn_3O_4和Ce掺杂Mn_3O_4.采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采用循环伏安、电化学交流阻抗和恒流充放电技术对其电化学性能... 用溶胶-凝胶方法合成了Mn_3O_4和Ce掺杂Mn_3O_4.采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采用循环伏安、电化学交流阻抗和恒流充放电技术对其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Ce掺杂对Mn_3O_4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均有显著影响.当Ce离子占金属离子总量的3%时,掺杂Mn_3O_4的单电极比电容高达477 F·g^(-1),比未掺杂的提高了43.7%,并且表现出更好的循环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 mn3O4 CE 掺杂 电化学电容
下载PDF
硫酸锰溶液碱化沉淀—焙烧法制备Mn_3O_4 被引量:9
14
作者 何克杰 罗炎 +3 位作者 皮露 孙维义 丁桑岚 苏仕军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13-217,共5页
针对传统Mn3O4生产过程中存在工艺控制复杂和污染物排放量大的问题,结合传统液相法和焙烧法的优点,提出了先用NaOH滴加含有分散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的硫酸锰溶液制备四氧化三锰前驱体,再焙烧前驱体制备Mn3O4,用SEM、XRD对产物进行表... 针对传统Mn3O4生产过程中存在工艺控制复杂和污染物排放量大的问题,结合传统液相法和焙烧法的优点,提出了先用NaOH滴加含有分散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的硫酸锰溶液制备四氧化三锰前驱体,再焙烧前驱体制备Mn3O4,用SEM、XRD对产物进行表征。试验结果表明:在SDS投加量1.5g/L、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30min和搅拌转速300r/min条件下,可得到粒径约100nm、大小分布均匀的纳米级前驱体颗粒,其主要由Mn(OH)2、MnOOH和Mn3O4组成;前驱体焙烧制备Mn3O4最佳温度为1 000℃,此时可得到呈四方尖晶石结构、粒径约500nm、颗粒大小均匀的Mn3O4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锰溶液 四氧化三锰 前驱体 沉淀 焙烧 制备 mn3O4
下载PDF
5V正极材料LiNi0.5Mn1.5O4的自蔓延燃烧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14
15
作者 范未峰 瞿美臻 +1 位作者 彭工厂 于作龙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4-128,共5页
通过自蔓延燃烧方法合成了性能优良的高电位5V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0.5Mn1.5O4,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热分析(DSC/TG)、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等方法对前驱物及样品的结构和物化性质等进行了分析和表征,考察了材料的电... 通过自蔓延燃烧方法合成了性能优良的高电位5V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0.5Mn1.5O4,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热分析(DSC/TG)、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等方法对前驱物及样品的结构和物化性质等进行了分析和表征,考察了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备样品具有单一的尖晶石相结构,具有4.7V充放电平台;在3.5V到5.2V之间进行充放电性能测试具有131mAh·g-1以上的可逆容量;在2C倍率下循环100次后的容量保持率为96%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5V正极材料 LINI0.5mn1.5O4 溶胶-凝胶法 自蔓延燃烧法
下载PDF
LiNi_(0.5)Mn_(1.5)O_4/Ag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6
16
作者 何则强 熊利芝 +1 位作者 梁凯 卢彪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01-806,共6页
采用流变相法合成LiNi0.5Mn1.5O4粉末。以甲醛为还原剂,采用化学镀法制备LiNi0.5Mn1.5O4/Ag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分析以及电化学测试等手段对LiNi0.5Mn1.5O4/Ag的微观结构、表面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 采用流变相法合成LiNi0.5Mn1.5O4粉末。以甲醛为还原剂,采用化学镀法制备LiNi0.5Mn1.5O4/Ag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分析以及电化学测试等手段对LiNi0.5Mn1.5O4/Ag的微观结构、表面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LiNi0.5Mn1.5O4/Ag中,LiNi0.5Mn1.5O4表面被包覆一层分散均匀且颗粒大小均匀的Ag,Ag颗粒的大小为200~300nm。Ag颗粒的存在增加LiNi0.5Mn1.5O4颗粒之间的电子导电性,降低电池的极化作用,减少锰的溶解,使得LiNi0.5Mn1.5O4/Ag具有比LiNi0.5Mn1.5O4更高的可逆容量、更稳定的循环性能和更好的倍率性能。以0.2C放电时,LiNi0.5Mn1.5O4/Ag的首次放电容量达到143.8mA·h/g;而经100次循环后,以0.2C和2.0C放电时,LiNi0.5Mn1.5O4/Ag的容量保持率分别达到99.2%和8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LINI0.5mn1.5O4 包覆 化学镀
下载PDF
稀土微合金化5Cr21Mn9Ni4N钢高温氧化行为 被引量:8
17
作者 余式昌 吴申庆 +4 位作者 宫友军 宫元生 练明生 叶刚 成义军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33-337,共5页
研究了稀土微合金化5Cr21Mn9Ni4N钢在700-900℃范围内的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在700~900℃范围内,5Cr21Mn9Ni4N钢中加入0.2%(质量分数)稀土后,均使氧化指数n增大,氧化速率常数kp减小,氧化激活能增大,稀土的加入没有改变耐热... 研究了稀土微合金化5Cr21Mn9Ni4N钢在700-900℃范围内的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在700~900℃范围内,5Cr21Mn9Ni4N钢中加入0.2%(质量分数)稀土后,均使氧化指数n增大,氧化速率常数kp减小,氧化激活能增大,稀土的加入没有改变耐热钢氧化膜的相组成,而是改善了氧化膜的结构,提高了氧化膜的热稳定性和粘附性,从而提高了耐热钢的高温抗氧化性能。随着氧化温度的升高,耐热钢氧化膜组成从锰的氧化物为主向铁的氧化物占较大比重转变,致密度和抗剥落性下降,氧化膜中铁的氧化物大量出现和氧化膜疏松是抗氧化性能降低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CR21mn9NI4N钢 氧化动力学 氧化膜 抗氧化性能 稀土
下载PDF
LiNi_(0.5)Mn_(1.5)O_4高电压正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颜群轩 王志兴 +2 位作者 吴晶 李新海 谭群英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33-935,939,共4页
采用液相共沉淀法制备镍锰复合碳酸盐前驱体,650℃煅烧后生成的镍锰复合氧化物与Li2CO3混合,在空气中于750~900℃下煅烧10h,600℃退火10h得到LiNi0.5Mn1.5O4。采用XRD、SEM和恒电流充放电测试等对样品进行了表征。SEM结果表明,合成温度... 采用液相共沉淀法制备镍锰复合碳酸盐前驱体,650℃煅烧后生成的镍锰复合氧化物与Li2CO3混合,在空气中于750~900℃下煅烧10h,600℃退火10h得到LiNi0.5Mn1.5O4。采用XRD、SEM和恒电流充放电测试等对样品进行了表征。SEM结果表明,合成温度对LiNi0.5Mn1.5O4的表面形貌及粒径有较大影响;XRD结果表明,合成的样品均为纯的立方尖晶石结构。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800℃合成的样品在室温下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性能:0.1、1、2、4C首次放电容量分别130.24、129.47、115.5、108.05mAh/g,且大倍率下具有较好的循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I0.5mn1.5O4 高电压 正极材料
下载PDF
5V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0.5Mn1.5O4的合成与Li^+在材料中的扩散性能 被引量:6
19
作者 卢华权 吴锋 +3 位作者 苏岳锋 李宁 陈实 包丽颖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46-951,共6页
采用草酸盐共沉淀法合成了5 V正极材料LiNi0.5Mn1.5O4,研究了不同温度下合成材料的结构形貌与电化学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900℃下合成样品的电化学性能最好,首次放电容量达到133.0mA.h/g,经30周循环后,容量仍然保持在132.2 mA.h/g... 采用草酸盐共沉淀法合成了5 V正极材料LiNi0.5Mn1.5O4,研究了不同温度下合成材料的结构形貌与电化学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900℃下合成样品的电化学性能最好,首次放电容量达到133.0mA.h/g,经30周循环后,容量仍然保持在132.2 mA.h/g,容量保持率高达99.4%.采用恒电位间歇滴定法(PITT)和电化学阻抗谱法(EIS)测定了锂离子在LiNi0.5 Mn1.5 O4材料中的扩散系数.结果表明,在LiNi0.5Mn1.5O4材料放电过程中,在不同的电位下,锂离子扩散系数在10-10~10-11 cm2/s范围内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草酸盐共沉淀 LINI0.5mn1.5O4 扩散系数
下载PDF
LiNi_(0.05)Mn_(1.95)O_4的合成及其对Li^+的离子交换热力学 被引量:13
20
作者 董殿权 刘维娜 刘亦凡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279-1284,共6页
以乙酸锂、乙酸锰和乙酸镍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出掺镍的尖晶石型锂锰氧化物LiNi0.05Mn1.95O4.用0.5mol·L-1的过硫酸铵对其进行酸改性后制得锂离子筛(记作LiNiMn-H).经测定LiNi0.05Mn1.95O4在酸改性过程中Mn2+的溶出率仅为0.... 以乙酸锂、乙酸锰和乙酸镍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出掺镍的尖晶石型锂锰氧化物LiNi0.05Mn1.95O4.用0.5mol·L-1的过硫酸铵对其进行酸改性后制得锂离子筛(记作LiNiMn-H).经测定LiNi0.05Mn1.95O4在酸改性过程中Mn2+的溶出率仅为0.31%(w,质量分数),LiNiMn-H对锂离子的饱和交换容量达5.29mmol(36.72mg)Li+/g离子筛.测定了15、25、35、45℃LiNiMn-H在H+-Li+体系吸附锂的离子交换等温线,并利用Pitzer电解质溶液理论计算出该离子交换体系的活度系数,得到H+-Li+交换的平衡常数Ka,△Gm、△Hm和△Sm等热力学参数.结果表明,Ka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LiNiMn-H对Li+的选择性大于原来可交换阳离子(H+)的选择性,吸附锂的过程是自发过程(△Gm<0),该离子交换反应是放热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i0.05mn1.95O4 锂离子筛 热力学 Pitzer电解质溶液理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