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4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粉末锻造Al_(2)O_(3)颗粒增强Fe–Ni–Mo–C–Cu复合材料的组织与性能
1
作者 张旭 史思阳 +5 位作者 张腾雨 田谨 吴亚科 王邃 赵振智 江峰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5-282,共8页
通过粉末锻造技术制备了不同含量微米级Al_(2)O_(3)颗粒强化的Fe–Ni–Mo–C–Cu(Q61)复合材料,并对调质态和淬火态复合材料的组织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Al_(2)O_(3)质量分数为0.15%时,增强颗粒在基体内分布均匀;相较于同种状... 通过粉末锻造技术制备了不同含量微米级Al_(2)O_(3)颗粒强化的Fe–Ni–Mo–C–Cu(Q61)复合材料,并对调质态和淬火态复合材料的组织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Al_(2)O_(3)质量分数为0.15%时,增强颗粒在基体内分布均匀;相较于同种状态下不添加增强颗粒的单一Q61,调质态复合材料的硬度从HRC 38增至HRC 39.8,屈服强度从1106 MPa增至1121 MPa,延伸率从12%降至6.5%;淬火态复合材料的硬度从HRC 61.5增至HRC 63.2,磨损率从5.27×10^(-6)mm^(3)·m^(-1)·N^(-1)降至3.08×10^(-6)mm^(3)·m^(-1)·N^(-1),低于对比试验用的典型齿轮材料40Cr的磨损率(3.34×10^(-6)mm^(3)·m^(-1)·N^(-1))。当Al_(2)O_(3)质量分数大于0.15%时,Al_(2)O_(3)颗粒逐渐偏聚,虽然调质态下复合材料屈服强度仍继续小幅增加,但塑性严重退化,且淬火态复合材料磨损率增加,耐磨性变差。综合来看,添加0.15%Al_(2)O_(3)颗粒强化Q61复合材料在调质态下具有较高的综合力学性能,而在淬火态下表现出良好的抗摩擦磨损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锻造 Fe–Ni–moccu复合材料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摩擦 磨损
下载PDF
Mon(n=2-13)和MonC(n=1-12)团簇的几何结构和电子结构
2
作者 杨文辉 相悦 +1 位作者 陈轩 段海明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2-59,共8页
结合遗传算法和CALYPSO软件,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对Mon(n=2-13)及MonC(n=1-12)团簇基态的几何结构与电子结构展开详细研究.通过计算其基态结构的平均键长、平均结合能、二阶差分能、分裂能和前线轨道能级,对基态结构的稳定性随总原子数变... 结合遗传算法和CALYPSO软件,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对Mon(n=2-13)及MonC(n=1-12)团簇基态的几何结构与电子结构展开详细研究.通过计算其基态结构的平均键长、平均结合能、二阶差分能、分裂能和前线轨道能级,对基态结构的稳定性随总原子数变化的关系展开了研究.计算结果表明,Mon团簇基态结构的稳定性可通过掺杂单个C原子而提高.综合团簇的二阶差分能、分裂能可知,n=6,9时Mon团簇的稳定性较高,n=4,7,10时MonC团簇的稳定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mon团簇 monc团簇 基态结构 电子性质
下载PDF
超级电容器用MO/C型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3
作者 金弘盛 庞冲 +2 位作者 徐宝羚 潘孝军 吴奕纯 《安徽化工》 CAS 2024年第4期69-73,共5页
采用包覆的方法制备出MO/C型复合电极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对复合材料的结构组成进行表征分析,另外通过循环伏安法、计时电位法和交流阻抗技术对复合电极材料在6 M KOH溶液中的电化学电容性能进行考查。结果表明:包覆了过渡金属锰氧... 采用包覆的方法制备出MO/C型复合电极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对复合材料的结构组成进行表征分析,另外通过循环伏安法、计时电位法和交流阻抗技术对复合电极材料在6 M KOH溶液中的电化学电容性能进行考查。结果表明:包覆了过渡金属锰氧化物的复合电极材料在0.5 A/g的电流密度下比电容最高可达218.3 F/g。此外,MO/C型复合电极材料表现出较好的功率性能,当电流密度增加到5 A/g,其比电容值达到168.0 F/g,其电容保持率为77.0%,表明这是一种很有前景的电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电容器 复合电极材料 包覆 mo/c型复合材料
下载PDF
Cu-Mo/C催化油酸甲酯选择性加氢脱氧制备生物柴油 被引量:2
4
作者 于聪 于世涛 李露 《生物质化学工程》 CAS 2023年第2期48-54,共7页
使用四水合钼酸铵和三水合硝酸铜制备了Cu-Mo/C,并将其用作油酸甲酯选择性加氢脱氧反应的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电子顺磁共振波谱(EPR)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探讨了Cu-Mo/C催化油酸甲酯制备生物柴油的较佳... 使用四水合钼酸铵和三水合硝酸铜制备了Cu-Mo/C,并将其用作油酸甲酯选择性加氢脱氧反应的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电子顺磁共振波谱(EPR)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探讨了Cu-Mo/C催化油酸甲酯制备生物柴油的较佳工艺和Cu-Mo/C的催化性能。研究结果显示:Cu的加入促进了Mo/C催化剂的形成,催化剂中的Mo_(2) C组分和MoO_(2)组分共同作用,MoO_(2)组分中的氧空位可以优先吸附底物中的C=O键,随后Mo_(2) C组分对其进行加氢脱氧,避免了C=C键发生加氢反应,实现了高催化活性和不饱和烃选择性加氢脱氧的优异性能。在反应温度280℃,氢气压力2.5 MPa,反应时间3 h的条件下油酸甲酯转化率达到98.8%,不饱和烃选择性为40.2%。Cu-Mo_(10)/C催化活性与贵金属Pd和商业催化剂Mo/C相当,但不饱和烃选择性更高,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mo/c 选择性加氢脱氧 氧空位 不饱和烃
下载PDF
Mo-Si-C系金属间化合物Mo_5Si_3C Gibbs生成自由能估算 被引量:9
5
作者 甘国友 孙加林 +1 位作者 陈敬超 陈永翀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8-10,共3页
根据最小自由能原理和向下凸曲面性质推导出估算三元系和二元系金属间化合物热力学数据的判断式 ,并以 Mo- Si- C三元系为例 ,估算了三元相 T(Mo5 Si3C)的 Gibbs生成自由能。
关键词 mo-Si-c mo5Si3c Gibbs生成自由能 金属间化合物
下载PDF
烧结温度对(Ti,W,Mo)C-Ni金属陶瓷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张志力 熊惟皓 张国鹏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46-49,共4页
通过碳热还原法制备(Ti,W,Mo)C预合金化固溶体粉末,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Ti,W,Mo)C-Ni金属陶瓷,研究了烧结温度对金属陶瓷致密性、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410~1470℃范围内,随烧结温度提高,金属陶瓷的硬度提高,... 通过碳热还原法制备(Ti,W,Mo)C预合金化固溶体粉末,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Ti,W,Mo)C-Ni金属陶瓷,研究了烧结温度对金属陶瓷致密性、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410~1470℃范围内,随烧结温度提高,金属陶瓷的硬度提高,致密性先提高后略下降;在1450℃时制备的金属陶瓷晶粒细小、组织均匀致密,呈现最佳综合力学性能,横向断裂强度为1751MPa,硬度为91.3HR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 W mo)c金属陶瓷 烧结温度 组织 性能
下载PDF
Mo-C棒的横向弯曲性能 被引量:2
7
作者 陈畅 汪明朴 +3 位作者 谭望 郭明星 张娟 白超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9-134,共6页
采用弯曲性能测量、晶内及晶界的显微硬度测试、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等方法,对不同状态下的Mo-C棒横向弯曲性能及组织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Mo-C棒再结晶开始温度在950℃左右,在1200℃时基本形成了等轴晶组织;当退火温度低于120... 采用弯曲性能测量、晶内及晶界的显微硬度测试、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等方法,对不同状态下的Mo-C棒横向弯曲性能及组织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Mo-C棒再结晶开始温度在950℃左右,在1200℃时基本形成了等轴晶组织;当退火温度低于1200℃时,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合金的横向弯曲性能逐渐提高,在1100~1200℃时,合金的横向弯曲延伸率最高,达到5%。添加碳后,合金的晶界显微硬度比合金的晶内显微硬度高150MPa左右;纯钼的断裂方式以沿晶断裂为主,添加碳后,由于合金的晶界强度得到提高,合金的断裂方式变成以穿晶断裂为主,断口上有大量的解理面,具有明显的河流状花样和解理台阶,且塑性越好的断口,撕裂岭也越多;当添加的碳含量偏高时,在晶界处产生了大颗粒的碳化物,这种大颗粒的碳化物会降低合金的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c 横向塑性 沿晶断裂 穿晶断裂
下载PDF
基于核基因c-mos的鸫亚科部分鸟类系统发生关系 被引量:4
8
作者 潘巧娃 雷富民 +4 位作者 尹祚华 赵洪峰 高学斌 王洪建 Anton Kristin 《动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86-691,共6页
采用分子系统学方法对鸫亚科Turdinae11属21种鸟类的核基因c-mos进行了系统发生分析。所测序列经对位排列后共572个位点,其中核苷酸变异位点111个,简约信息位点71个。以太平鸟Bombycilla garrulus作外群,采用邻接法、最大简约法和最大... 采用分子系统学方法对鸫亚科Turdinae11属21种鸟类的核基因c-mos进行了系统发生分析。所测序列经对位排列后共572个位点,其中核苷酸变异位点111个,简约信息位点71个。以太平鸟Bombycilla garrulus作外群,采用邻接法、最大简约法和最大似然法分别构建其系统发生树。重建的系统发生树显示:所研究鸫亚科21种鸟类分成2个支系,第1个支系包括鸫属Turdus和地鸫属Zoothera。第2个支系包括红尾鸲属Phoenicurus、矶鸫属Monticola、水鸲属Rhyacornis、鸲属Tarsiger、溪鸲属Chaimarrornis、石即鸟属Saxicola、燕尾属Enivurus、歌鸲属Luscinia和鹊鸲属Copsychus。红尾鸲属为并系类群,水鸲属和溪鸲属聚到这一支系;歌鸲属与燕尾属互为姐妹群,再与鸲属聚合构成另一支系;宝兴歌鸫Turdus mupinensis独立于鸫属及地鸫属之外,形成单独一个分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鸫亚科 系统发生 c-mos基因
下载PDF
猪卵母细胞c-mos基因表达以及RNA干扰 被引量:3
9
作者 刘丽清 田江天 +7 位作者 格日乐其木格 孙爽 赵祥杰 宋军 张永富 李玉田 刘娣 刘忠华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17-724,共8页
c-mos基因在动物卵母细胞减数分裂调控中起作用,但其作用机制目前仍不清楚。本实验通过RT-PCR、免疫荧光激光共聚焦检测方法检测了猪卵母细胞在体外成熟培养过程中c-mos基因在转录水平、翻译水平上的表达以及蛋白的分布,并应用注射小干... c-mos基因在动物卵母细胞减数分裂调控中起作用,但其作用机制目前仍不清楚。本实验通过RT-PCR、免疫荧光激光共聚焦检测方法检测了猪卵母细胞在体外成熟培养过程中c-mos基因在转录水平、翻译水平上的表达以及蛋白的分布,并应用注射小干扰RNA(siRNA)方法对其进行了RNA干扰(RNAi)研究。结果显示,猪卵母细胞在体外成熟培养过程中c-mos基因mRNA量逐渐增高,电激活后6h接近完全降解;MOS(c-mos基因蛋白产物)在GV卵母细胞生发泡中有一定量的表达,生发泡破裂(GVBD)前表达量增加且开始向卵母细胞胞质弥散,成熟培养44h未成熟卵母细胞中的MOS表达量要高于成熟卵母细胞,激活后6h核区MOS明显减少,但仍然有少量MOS分布于胞质中;成熟培养前干扰c-mos基因,所用三个siRNA都能成功敲低mRNA量,分别是同时期对照组mRNA量的0.08±0.03,0.11±0.06和0.20±0.06倍,干扰后虽然没有完全剔除MOS,但MOS量比同期卵母细胞有明显下降,仍可以引发成熟卵母细胞染色体解凝集。研究结果揭示了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及发育进程中c-mos基因在转录和翻译水平上的动态表达规律,建立了猪卵母细胞c-mos基因RNAi体系,为MOS在猪卵母细胞发育过程中的功能研究建立了重要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os基因 卵母细胞 RNAI
下载PDF
甲基、氨基和甲胺在清洁及C(N,O)改性的Mo(100)表面的吸附 被引量:3
10
作者 吕存琴 凌开成 +1 位作者 尚贞锋 王贵昌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366-1370,共5页
采用广义梯度近似(GGA)的密度泛函理论(DFT),并结合平板模型,研究了甲基、氨基和甲胺在清洁及C(N,O)改性的Mo(100)面的吸附行为.计算结果表明,在较低覆盖度下(θ=1/6ML(monolayer)),吸附物种在不同表面上的稳定吸附位的吸附能变化不大;... 采用广义梯度近似(GGA)的密度泛函理论(DFT),并结合平板模型,研究了甲基、氨基和甲胺在清洁及C(N,O)改性的Mo(100)面的吸附行为.计算结果表明,在较低覆盖度下(θ=1/6ML(monolayer)),吸附物种在不同表面上的稳定吸附位的吸附能变化不大;而在较高覆盖度下(θ=1/4ML),其稳定的吸附位置可能发生变化,且吸附能有了明显的区别.它们在改性的Mo(100)表面吸附能较清洁表面小,并且按C、N、O的顺序降低.究其原因可归结为C、N、O改性原子的存在使得金属表面的供电子能力减弱,从而导致金属的d带中心的下移.通过对金属Mo的d带性质的分析,发现d带中心只能笼统地说明改性原子对于清洁表面的性质有一定的影响,不能很好地体现C、N、O对于清洁表面性质影响的差异,而dz2轨道的能量中心却能很好地反映出吸附物种在改性表面上的吸附能按C、N、O的顺序依次减小这一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FT—GGA 平板模型 吸附 mo(100) c(N O)改性的mo(100)
下载PDF
电场作用下Mo-C-Si系的SHS过程数值模拟 被引量:2
11
作者 凌宏江 谢宏 严有为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45-48,共4页
采用有限差分法对电场作用下Mo-C-Si反应体系的SHS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系统研究了外加电场强度对体系SHS过程的影响,并分析了电场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随着外加电场强度的增加,体系发生SHS反应的点火时间缩短,而燃烧温度、燃烧波蔓延... 采用有限差分法对电场作用下Mo-C-Si反应体系的SHS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系统研究了外加电场强度对体系SHS过程的影响,并分析了电场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随着外加电场强度的增加,体系发生SHS反应的点火时间缩短,而燃烧温度、燃烧波蔓延速度和产物的转化率均增加;在SHS过程中,电流密度主要集中在燃烧区域,并使该区域的电流密度和燃烧温度均处于最大值,从而导致燃烧波的自动持续蔓延。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场 mo-c-Si系 SHS 数值模拟
下载PDF
鲸类c-mos基因的序列变异性及在系统发生分析中应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光 季国庆 +1 位作者 周开亚 魏辅文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77-282,共6页
通过猪等的c -mos基因保守区序列设计了用于扩增鲸类c -mos基因的引物。应用此引物扩增并测定了齿鲸类 5个科 12个种 5 4 6bp的c -mos基因编码区序列。结果表明鲸类的c -mos基因遗传变异水平较低。在系统发生重建中 ,同科的物种聚为单... 通过猪等的c -mos基因保守区序列设计了用于扩增鲸类c -mos基因的引物。应用此引物扩增并测定了齿鲸类 5个科 12个种 5 4 6bp的c -mos基因编码区序列。结果表明鲸类的c -mos基因遗传变异水平较低。在系统发生重建中 ,同科的物种聚为单系 ,但不能很好地解决科下亚科间的关系 ,提示c -mos基因仅适于鲸类科级以上阶元的系统发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鲸类 c-mos基因 变异 系统发生 引物
下载PDF
从c-mos和12SrRNA基因序列探讨现生鸟类早期历史和三趾鹑类的系统地位 被引量:4
13
作者 朱立峰 常青 +2 位作者 张保卫 金宏 周开亚 《动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81-187,共7页
通常认为古腭型鸟类处在现生鸟类系统进化树的基部 ,最近的分子水平研究则认为今腭型鸟类中雀形目种类构成了现生鸟类中一个最古老的支系。本研究通过对现生鸟类中 2 1目 39种核c mos基因和线粒体 12SrRNA基因部分序列的分析 ,从分子角... 通常认为古腭型鸟类处在现生鸟类系统进化树的基部 ,最近的分子水平研究则认为今腭型鸟类中雀形目种类构成了现生鸟类中一个最古老的支系。本研究通过对现生鸟类中 2 1目 39种核c mos基因和线粒体 12SrRNA基因部分序列的分析 ,从分子角度对现生鸟类的早期进化及三趾鹑鸟类的系统发生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 ,鸡雁类是现生鸟类最古老的一个支系 ,现生鸟类的祖先并不是经白垩纪到第三纪大灭绝后残留下来的一些过渡性水鸟(transitionalshorebirds)。在现生鸟类中 ,今腭型鸟类为并系发生 ,古腭型鸟类为单系发生。三趾鹑类在系统发生中晚于鸡雁类和古腭型鸟类 ,早于今腭型鸟类中非鸡雁类鸟类与鹤形目鸟类的亲缘关系较远。建议将现生鸟类分为初鸟下纲和新鸟下纲 2个下纲 ,三趾鹑类属新鸟下纲的三趾鹑目 (Turniciform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生鸟类 三趾鹑 系统发生 c-moS 12SrRNA 基因序列
下载PDF
C含量对Mo-C棒横向弯曲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畅 汪明朴 +3 位作者 谭望 郭明星 张娟 金鹏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65-271,共7页
利用弯曲性能测量、金相、SEM观察和EDS分析等方法,对不同C含量的Mo-C棒横向弯曲性能及组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号Mo-C棒中C含量(摩尔分数)为290×10-6,O含量为25×10-6,2号Mo-C棒中C含量为150×10-6,O含量为25×10-6... 利用弯曲性能测量、金相、SEM观察和EDS分析等方法,对不同C含量的Mo-C棒横向弯曲性能及组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号Mo-C棒中C含量(摩尔分数)为290×10-6,O含量为25×10-6,2号Mo-C棒中C含量为150×10-6,O含量为25×10-6;在同样条件下,2号Mo-C棒的横向弯曲性能更好;2号Mo-C棒的再结晶温度为950~1100℃左右;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合金的横向弯曲性能逐渐提高,在1100℃时,合金的横向弯曲伸长率最高,达到10%;纯钼的断裂方式以沿晶断裂为主,添加C后,合金的裂纹扩展应力得到提高,合金的断裂方式变成以穿晶断裂为主,断口上有大量的解理面,具有明显的河流状花样和解理台阶;当添加的C含量偏高时,合金中生成大颗粒的碳化物,这种大颗粒的碳化物降低了合金的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c 横向塑性 沿晶断裂 穿晶断裂
下载PDF
1200℃Mo-Si-C三元系组元化学势稳定性相图 被引量:3
15
作者 甘国友 孙加林 +2 位作者 陈敬超 陈永翀 严继康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1-35,共5页
收集并计算了Mo Si C三元系在 12 0 0℃下各组元化合物的热力学数据。利用Mo Si C三元系在该温度下的平衡相图以及收集计算的热力学数据 ,计算了该三元系中各组元的化学势 ,并作出了相应的化学势稳定性相图。讨论了热力学、物质平衡和... 收集并计算了Mo Si C三元系在 12 0 0℃下各组元化合物的热力学数据。利用Mo Si C三元系在该温度下的平衡相图以及收集计算的热力学数据 ,计算了该三元系中各组元的化学势 ,并作出了相应的化学势稳定性相图。讨论了热力学、物质平衡和动力学原则在固态置换反应原位合成复合材料中的应用。对于MoSi2 SiC复合材料的原位合成 ,可以确定反应起始物为Mo2 C和Si。利用Mo Si C三元系 12 0 0℃下的平衡相图和组元化学势稳定性相图分析了固态置换反应原位合成MoSi2 SiC复合材料可能的反应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Si-c三元系 平衡相图 化学势 化学势稳定性相图 高温结构材料 复合材料
下载PDF
甲醇在Pt-Mo(111)/C表面上的吸附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来才 王译伟 田安民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013-2018,共6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和周期平板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CH3OH分子在Pt-Mo(111)/C表面的顶位、穴位和桥位共计9种吸附模型进行了构型优化、能量计算和频率分析,结果表明top-Pt位是较有利的吸附位.Mo掺杂后价带与导带位置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和周期平板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CH3OH分子在Pt-Mo(111)/C表面的顶位、穴位和桥位共计9种吸附模型进行了构型优化、能量计算和频率分析,结果表明top-Pt位是较有利的吸附位.Mo掺杂后价带与导带位置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电子结构的变化使得Pt-Mo(111)/C的催化活性提高.并且在考虑催化剂抗中毒性能时发现:CO在Pt(111)/C面上的吸附能比甲醇吸附能要高,CO在Pt-Mo(111)/C上的吸附能比甲醇的要低,说明CO在Pt(111)/C面上的吸附会阻碍甲醇的吸附,并影响催化过程的进行,而Pt-Mo(111)/C的抗CO中毒化能力增强,是催化氧化甲醇较好的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 Pt-mo(111)/c表面 密度泛函理论 电子结构
下载PDF
Thermal stability,crystallization behavior,Vickers hardness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of Fe-Co-Ni-Cr-Mo-C-B-Y bulk metallic glasses 被引量:2
17
作者 韩佳甲 王翠萍 +1 位作者 寇生中 刘兴军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3年第1期148-155,共8页
Thermal stability,crystallization behavior,Vickers hardness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of the Fe41Co7-xNixCr15Mo14C15B6Y2(x=0,1,3,5) bulk metallic glasses were investigated.The Fe41Co7-xNixCr15Mo14C15B6Y2(x=0,1,3,5) ... Thermal stability,crystallization behavior,Vickers hardness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of the Fe41Co7-xNixCr15Mo14C15B6Y2(x=0,1,3,5) bulk metallic glasses were investigated.The Fe41Co7-xNixCr15Mo14C15B6Y2(x=0,1,3,5) metallic glasses were fabricated by copper mold casting method.The thermal stability and crystallization behavior of the metallic glass rods were investigated by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and isothermal experiments.Hardness measurements for samples annealed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for different time were carried out at room temperature by the Vickers hardness tester,and magnetic measurements were performed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by the vibrating sample magnetometer.It is shown that the addition of Ni does not play a positive role for enlarging ΔTx and GFA from parameter γ(=Tx/(Tg+Tl)),and it can,however,increase the activation energy in the initial stage of crystallization by changing the initial crystallization behavior.The minor addition of Ni can refine the crystal grain obtained from the full crystallization experiment.The primary crystallization causes the decrease of hardness in these alloys,and as the crystallization continues,the hardness in all samples increases instead due to the precipitation of carbide and boride.The annealing temperature has an obvious effect on magnetic properties of these alloys,and the minor addition of Ni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alloy annealed at high temperature to transform from paramagnetic to ferromagnetic st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co-Ni-cr-c-B-Y metallic glass thermal stability annealing magnetic properties
下载PDF
C和Mo多重离子注入H13钢的腐蚀性能 被引量:11
18
作者 张通和 吴瑜光 王晓妍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2-25,共4页
研究了C +Mo +C注入结构和相变 ,用多重扫描电位法研究了其抗腐蚀特性 ,得出了抗腐蚀相生成的条件 ,以及这些相对抗腐蚀特性的作用 ,并对其改性机理进行了讨论 .实验结果表明 ,在C +Mo +C双注入H13钢中 ,可有效地提高H13钢的抗腐蚀性 ,... 研究了C +Mo +C注入结构和相变 ,用多重扫描电位法研究了其抗腐蚀特性 ,得出了抗腐蚀相生成的条件 ,以及这些相对抗腐蚀特性的作用 ,并对其改性机理进行了讨论 .实验结果表明 ,在C +Mo +C双注入H13钢中 ,可有效地提高H13钢的抗腐蚀性 ,并能提高点蚀电位 ,使之更耐点蚀 .三重注入生成了含Fe2 Mo ,FeMo合金相和MoC ,Fe5C3,Fe7C3,Mo和MoO等的表面钝化膜 .这种钝化膜的存在可提高H13钢的耐腐蚀性和抗点蚀特性 .其抗腐蚀和抗点蚀特性优于单注入和双注入 .这种多重注入最可贵之处在于既可提高钢表面的抗点蚀特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腐蚀特性 抗点蚀 电化学测量 H13钢 抗腐蚀相 多重离子注入 改性机理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ND4基因和核c-mos基因初步探讨广西拟水龟和艾氏拟水龟的系统发生 被引量:3
19
作者 胡启平 黄程新 +3 位作者 许淑茹 张秋明 马宁 钟汉明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80-186,共7页
广西拟水龟和艾氏拟水龟的分类和系统发生多年来存在争议。通过测定广西拟水龟、艾氏拟水龟和黄喉拟水龟线粒体ND4基因和核c-mos基因部分序列,合并GenBank中拟水龟属其他物种的ND4基因和c-mos基因部分序列进行分析,从分子水平探讨广西... 广西拟水龟和艾氏拟水龟的分类和系统发生多年来存在争议。通过测定广西拟水龟、艾氏拟水龟和黄喉拟水龟线粒体ND4基因和核c-mos基因部分序列,合并GenBank中拟水龟属其他物种的ND4基因和c-mos基因部分序列进行分析,从分子水平探讨广西拟水龟和艾氏拟水龟的系统发生。ND4基因数据分析发现NJ、MP和BI树中广西拟水龟与安南拟水龟的聚类分支相互交织聚为一支,二者种内遗传距离均为0.002~0.017,种间遗传距离为0.000~0.035,种间遗传距离明显小于同属内其他种间0.056~0.109的遗传距离,表明广西拟水龟与安南拟水龟可能为同一物种,可能是安南拟水龟的同种异名,或是作为安南拟水龟的一个亚种;NJ树、MP树和BI树均显示,艾氏拟水龟与黄喉拟水龟的位置和关系最为相近,二者间的遗传距离为0.020~0.035,明显小于拟水龟属其他物种间遗传距离,而明显大于同属各物种内遗传距离,艾氏拟水龟与黄喉拟水龟之间系统分类关系是介于种内与种间之间;乌龟、中华花龟、安南拟水龟等物种都是与拟水龟属中其他物种先聚成一支后再与同科的地龟属的地龟形成姐妹支,支持将乌龟属、花龟属和安南龟属并入拟水龟属的分类。c-mos基因数据分析发现,拟水龟属各物种间不存在明显的遗传距离,NJ树和MP树也未能对属中各物种的分子系统发生位置进行有效的界定,但在属及属以上阶元的分子分类系统中c-mos基因可以作为分类依据,并与线粒体基因数据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4基因 c-mos基因 广西拟水龟 艾氏拟水龟 系统发生
下载PDF
Fe-Cr-C-Mo堆焊合金层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姜锦程 刘俊友 +1 位作者 刘杰 王玉磊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3-65,共3页
对Fe-Cr-C-Mo系堆焊层及其横断面组织、硬度和元素分布等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Fe-Cr-C-Mo系堆焊层具有硬度高且韧性好的奥氏体基体以及耐磨相马氏体,对其中的碳化物起到保护和支撑的作用;弥散分布的(Cr2.5Fe4.3Mo0.1)C3和(Nb,Ti)... 对Fe-Cr-C-Mo系堆焊层及其横断面组织、硬度和元素分布等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Fe-Cr-C-Mo系堆焊层具有硬度高且韧性好的奥氏体基体以及耐磨相马氏体,对其中的碳化物起到保护和支撑的作用;弥散分布的(Cr2.5Fe4.3Mo0.1)C3和(Nb,Ti)C碳化物,硬度高,耐磨性好,起到保护堆焊层基体的作用;堆焊层抗裂性好,与基体结合性好,不易剥落,保护了基材,使得部件整体的耐磨性能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cr-c-mo系堆焊层 耐磨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