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6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ationality and Universality: Cultural Consciousness and Fusion of Horizons in Mo Yan’s Novels from an Intercultural Perspective
1
作者 Zhou Jinghui Nie Yingjie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14-224,共11页
Within the structure of globalisation,the field of world culture faces challenges that are manifested in the decline of national culture and the crisis of homogeneity of world culture.In this case,world culture should... Within the structure of globalisation,the field of world culture faces challenges that are manifested in the decline of national culture and the crisis of homogeneity of world culture.In this case,world culture should be promoted as a viable path to prosperity and development if it is done on the basis of adhering to the higher consciousness of national culture,developing intercultural dialogue,with the intention forming a situation of mutual learning and promoting the fusion of horizons.The Chinese Culture,Qilu genetic code and native writing embody Mo Yan’s conscious adherence to national culture,his thorough knowledge of “Seeking Roots” and “Vanguard”,the fusion of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integration of his hometown and other countries.These show his enthusiasm and courage in launching intercultural dialogue and reaching towards the fusion of horizons.How to face cultural challenges under this changing world pattern?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Mo Yan’s novels provides us with vivid examp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 Yan's novels Intercultural Nature Cultural Consciousness Fusion of HORIZONS
下载PDF
莫言小说的家庭伦理书写研究
2
作者 万玮敏 《阴山学刊》 2024年第2期31-36,共6页
家庭一直是文学叙事的重要母题。自莫言获奖以来,学界对莫言的研究比较丰富,但对莫言作品家庭伦理书写的研究鲜少。莫言小说中的伦理失范或家庭伦理错位现象比较突出,并呈现为一种非道德化倾向。而且,莫言小说的家庭叙事及伦理书写一直... 家庭一直是文学叙事的重要母题。自莫言获奖以来,学界对莫言的研究比较丰富,但对莫言作品家庭伦理书写的研究鲜少。莫言小说中的伦理失范或家庭伦理错位现象比较突出,并呈现为一种非道德化倾向。而且,莫言小说的家庭叙事及伦理书写一直潜隐地发生着变化,从初期的“弃家”到后来的“顾家”“筑家”,莫言作品中的家庭结构趋于复杂,角色逐渐回归传统。伦理书写日渐规整的背后折射了莫言从文化焦虑到文化自信,从挑衅民族伦理到逐渐认同的心路历程。这种迁徙转变也意味着莫言找到了更好的家庭书写方式,对民族文化与道德、传统与现实等命题实现了更深入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言小说 家庭伦理书写 转变
下载PDF
话语、时空、限度:再论莫言《白狗秋千架》的电影改编
3
作者 高志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24年第1期49-55,共7页
莫言的小说《白狗秋千架》和由之改编的电影《暖》具有不同的语境:小说《白狗秋千架》在新时期革故鼎新中接续五四启蒙文化主题,完成书写中心和边缘位置的互换,既突破了一元化书写的禁锢,又成为新意识形态的表征;电影《暖》建基在改革... 莫言的小说《白狗秋千架》和由之改编的电影《暖》具有不同的语境:小说《白狗秋千架》在新时期革故鼎新中接续五四启蒙文化主题,完成书写中心和边缘位置的互换,既突破了一元化书写的禁锢,又成为新意识形态的表征;电影《暖》建基在改革开放的场域中,简化了原著主题,注入新的意识形态意涵。在意义生产领域,小说《白狗秋千架》的背景为山东高密东北乡,天气、物候和动植物成为莫言故事产生的要素,凸显生命力的顽强;而改编的电影故事发生在江西婺源(古徽州),北方的生硬被南方阴柔所替代,与爱情起伏、生活阴郁情调和哀而不伤的风格相契合。小说善于留白,没有给出乡村未来的发展走向,而改编的电影则以温情为底调,凸显乡土爱情的守护精神,坚定对乡土未来的信心,反驳现代社会的偏执。梳理电影与小说生产的不同语境、文化、场域和意象,可以发掘20世纪80年代和新世纪两个时段权力话语的位移,勾勒小说和电影在乡土社会变迁中不同的运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言 小说 《白狗秋千架》 电影改编 《暖》
下载PDF
论新乡土小说的困境与出路——以付秀莹的《陌上》和《野望》为考察点
4
作者 陈嘉慧 张丽军 《昭通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48-54,共7页
乡村自进入新世纪以来已经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新乡土文学便在中国现代化进程加速发展时期应运而生。新乡村现实一方面需要乡土作家及时回应,另一方面又给当下作家书写乡土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尽管新乡土文学已然是作家顺应乡村剧变作出... 乡村自进入新世纪以来已经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新乡土文学便在中国现代化进程加速发展时期应运而生。新乡村现实一方面需要乡土作家及时回应,另一方面又给当下作家书写乡土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尽管新乡土文学已然是作家顺应乡村剧变作出的努力,但就目前的乡土小说现状来说,困境依旧明显存在。付秀莹作为当前具代表性的乡土作家,她的《陌上》与《野望》以一种清新、质朴的笔调营构了一个具有蓬勃生命力的“芳村”,描绘了一幅独特的风俗画、风景画,书写“芳村人”隐秘的心灵世界,揭示出乡村新现实下的人心变动,一定程度上为新乡土小说的发展提供了突围思路。与此同时,其作品表现出的新形象塑造匮乏与理想性书写缺失的问题应该引起包括付秀莹在内的乡土作家的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乡土小说 付秀莹 《陌上》 《野望》
下载PDF
论莫言小说叙述者的价值——以《十三步》《酒国》《生死疲劳》为例
5
作者 万水 徐大威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101-107,共7页
叙述者的功能在莫言的小说《十三步》《酒国》和《生死疲劳》中已经远远超出了故事。《十三步》通过多层级叙述的设置以及大量第二人称叙述产生了主客转换的叙述效果;《酒国》通过叙述者兼小说人物“莫言”的设置,实现了对批判主体的批... 叙述者的功能在莫言的小说《十三步》《酒国》和《生死疲劳》中已经远远超出了故事。《十三步》通过多层级叙述的设置以及大量第二人称叙述产生了主客转换的叙述效果;《酒国》通过叙述者兼小说人物“莫言”的设置,实现了对批判主体的批判;《生死疲劳》通过动物叙述者的设置以及两种思想范式的矛盾冲突,探讨了叙述本身的可靠性与否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言小说 叙述者 《十三步》 《酒国》 《生死疲劳》
下载PDF
丁墨对网络言情小说创作的新型尝试
6
作者 潘亚婷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75-78,共4页
丁墨被称为网络文学界的“IP女王”,创作的网络言情小说以独特的甜宠、“悬爱”风格自成一脉,开创了全新的言情小说模式。她的小说采用兼类叙事,拓展了网络言情小说的艺术类型;多维塑造人物形象,展现立体真实的小说人物;深入探讨两性情... 丁墨被称为网络文学界的“IP女王”,创作的网络言情小说以独特的甜宠、“悬爱”风格自成一脉,开创了全新的言情小说模式。她的小说采用兼类叙事,拓展了网络言情小说的艺术类型;多维塑造人物形象,展现立体真实的小说人物;深入探讨两性情感关系,传达健康成熟的爱情观。丁墨拓展了网络言情小说的发展模式,增强了网络言情小说的深层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言情小说 丁墨 类型 人物 情感
下载PDF
威廉·福克纳与中国新时期小说的文化寻根 被引量:5
7
作者 李萌羽 温奉桥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5-47,共13页
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对中国新时期小说的文化寻根产生了重要影响。福克纳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小说作为一个开放的、意蕴丰富的文学世界,以别具一格的现代派文体实验形式所书写的美国南方故事展现了现代社会人类精神荒... 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对中国新时期小说的文化寻根产生了重要影响。福克纳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小说作为一个开放的、意蕴丰富的文学世界,以别具一格的现代派文体实验形式所书写的美国南方故事展现了现代社会人类精神荒原的图景,表达了人类追寻"心灵真理"、重构人类精神价值的艺术理想。受其影响,中国新时期诸多作家也像福克纳一样,从各自的文学地理世界出发,表现了对历史、传统、现实、生命的普遍性思考和对理想人性的诉求,在借鉴的基础上又用想象拓展了文学地理空间。福克纳对美国南方文化的双重审视视角与中国新时期作家对乡土中国的辩证省思具有同构性。新时期作家在汲取西方现代派文学艺术手法的基础上进行了乡土中国的书写,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乡土文学现代派,这与福克纳的影响有着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廉·福克纳 新时期小说 文化寻根 莫言 苏童
下载PDF
莫言小说与中国形象——以英语世界中的传播情况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龙慧萍 蔡静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5-108,112,共5页
莫言的小说在西方世界的广泛传播,对建构良好的中国文化形象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小说创作十分有效地利用了中国文化的传统资源,塑造和发掘了一种更坚韧、顽强的国民"优根性",并将之转化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体系。同时莫... 莫言的小说在西方世界的广泛传播,对建构良好的中国文化形象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小说创作十分有效地利用了中国文化的传统资源,塑造和发掘了一种更坚韧、顽强的国民"优根性",并将之转化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体系。同时莫言小说中所表现出来的新的历史观和人性观念以及融化西方现代小说技巧的能力还建构了新的中国作家与知识分子的形象,这也是文明、民主、自由、开放、包容的当代中国形象的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言 小说 中国形象
下载PDF
基于情感分析技术的莫言小说英译本在西方的接受程度研究 被引量:17
9
作者 石春让 邓林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1-96,共6页
情感分析是一种用于挖掘各类文本情感态度或观点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本文通过运用情感分析技术,分析了西方读者对莫言小说十一部英译本发表的网络评论,量化其情感态度并分类整理代表性的评论,探索西方读者的接受程度。研究表明,莫言小... 情感分析是一种用于挖掘各类文本情感态度或观点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本文通过运用情感分析技术,分析了西方读者对莫言小说十一部英译本发表的网络评论,量化其情感态度并分类整理代表性的评论,探索西方读者的接受程度。研究表明,莫言小说在西方读者群体中整体接受情况较好,西方读者评论中呈现的各类接受态度及占比为:积极态度76.5%,消极态度18.84%,中性态度4.66%。积极评论中,莫言的幻觉现实主义写作手法和以中国近代历史背景的小说内容被广泛提及。消极评论中,读者主要批评小说中难记的人名、繁复的人物和场景描述、残酷的故事情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分析 译介文学 莫言小说
下载PDF
莫言小说中的创世纪神话 被引量:3
10
作者 孙俊杰 张学军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5期11-20,共10页
在莫言的小说中最早具有"高密东北乡"创世纪意味的是短篇小说《秋水》。《秋水》是一篇创世传奇,它以"我"这一后代视角讲述了"我爷爷"和"我奶奶"开创"高密东北乡"的壮举。与《秋水... 在莫言的小说中最早具有"高密东北乡"创世纪意味的是短篇小说《秋水》。《秋水》是一篇创世传奇,它以"我"这一后代视角讲述了"我爷爷"和"我奶奶"开创"高密东北乡"的壮举。与《秋水》几乎同时问世的《白狗秋千架》,把高密东北乡由《秋水》创世纪的传说拉进了现实生活场景。《马驹横穿沼泽》则是"高密东北乡"的创世纪神话,红马化为美丽的女子与男孩在危难中结合开创了高密东北乡的历史,呈现出更为浓郁的神秘和魔幻气息。"高密东北乡"创世纪传说和神话出现在寻根文学方兴未艾之际,从而带有文化反思的意蕴。"高密东北乡"自从出现在《秋水》之后,莫言对故乡的每一次书写,都成为一次寻根筑梦之旅,都是对它的历史和现实的不断丰富。创世纪神话和传说是形塑"高密东北乡"这一文学王国人民的性格、心理和精神的文化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言小说 高密东北乡 创世纪 神话
下载PDF
莫言小说语言“前景化”修辞策略中的平行原则 被引量:7
11
作者 江南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5-61,共7页
莫言是新时期著名先锋作家,是中国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其小说留给读者深刻印象的并不是情节,而是那汪洋恣肆、绚丽多姿的"前景化"语言。所谓"前景化"是指出于艺术目的,通过语言的变异,将一部分语言从"背... 莫言是新时期著名先锋作家,是中国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其小说留给读者深刻印象的并不是情节,而是那汪洋恣肆、绚丽多姿的"前景化"语言。所谓"前景化"是指出于艺术目的,通过语言的变异,将一部分语言从"背景"中凸现出来的修辞策略;它有"偏离"和"平行"两种形式:"偏离"是性质上的"突出",是对常规的背离,"平行"表现为数量上的"突出",是对常规的强化。就其平行原则来讲,莫言小说语言实验的重要贡献之一是运用"前景化"中的对等原则,在语音、词语、修辞三个层面使用"平行"手段创造特殊的修辞效果,他在这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莫言小说在语言前景化中凸显"平行"原则,其修辞的动因是多方面的,而认知导向及美学原则既是其主要动因,也是其直接动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言小说 前景化 平行语言 修辞动因
下载PDF
论雪漠小说的现实关怀精神 被引量:4
12
作者 何清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3-57,共5页
雪漠的小说以对西北农民生存状况的深切关注而体现出它的现实意义。通过对农民的日常生活常态、人与环境的关系、离土的挣扎与无奈的回归等的叙事,在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层面上展示了农民艰难活着的生存境遇和现实命运,这在当下的文学表现... 雪漠的小说以对西北农民生存状况的深切关注而体现出它的现实意义。通过对农民的日常生活常态、人与环境的关系、离土的挣扎与无奈的回归等的叙事,在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层面上展示了农民艰难活着的生存境遇和现实命运,这在当下的文学表现中无疑彰显了一种可贵的现实精神和社会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漠 小说 现实精神
下载PDF
苦难和悲剧的另类书写——论莫言乡土小说的幽默风格 被引量:2
13
作者 郭群 姚新勇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6期77-81,共5页
莫言的乡土小说将幽默与讽刺、荒诞与严肃、夸张与真实相融,其荒诞折射了现实,使现实包蕴在荒诞、真假、虚实当中,将对现实的反映提高到了更高层次的真实,它给读者以深深的震撼,使我们充分地认识到历史和现实中所具有的荒诞、无意义和... 莫言的乡土小说将幽默与讽刺、荒诞与严肃、夸张与真实相融,其荒诞折射了现实,使现实包蕴在荒诞、真假、虚实当中,将对现实的反映提高到了更高层次的真实,它给读者以深深的震撼,使我们充分地认识到历史和现实中所具有的荒诞、无意义和混乱。通过这种艺术手法,莫言为我们创造并展现了一个另类的充满苦难的乡土文学世界,同时,幽默的叙事与沉重的悲剧内容之间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和叙事张力,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言乡土小说 幽默 悖论
下载PDF
生态翻译学视阈下的中国文学“走出去”译介模式研究——以莫言小说英语译介传播为例 被引量:6
14
作者 柳琴 叶朝成 《大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16年第4期36-41,共6页
中国文学"走出去"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构建国际话语体系的关键。而文学译介远非纯粹的翻译问题,其本质仍是传播行为。鉴于中国文学传统译介模式的局限性,以生态翻译学为理论框架,借用拉斯韦尔传播模式,从选择与适应、译者... 中国文学"走出去"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构建国际话语体系的关键。而文学译介远非纯粹的翻译问题,其本质仍是传播行为。鉴于中国文学传统译介模式的局限性,以生态翻译学为理论框架,借用拉斯韦尔传播模式,从选择与适应、译者主体性、译有所为和译者责任三个方面分析莫言英译小说的传播模式,积极构建由译介主体、译介途径、译介受众、译介内容和译介效果五大生态维度的译介模式,从而为中国文学"走出去"提供切实有效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翻译学 莫言英译作品 译介模式
下载PDF
《蛙》:小说叙事与国家形象 被引量:4
15
作者 郝敬波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9-23,54,共6页
近年来,关于国家形象的研究逐渐进入到艺术批评领域。莫言获诺奖被大众媒体更多地从社会学和传播学的角度进行解读,并赋予其国家形象的某种代表符号,因而有必要探讨莫言小说叙事与国家形象的内在关联性。莫言备受关注的长篇小说《蛙》... 近年来,关于国家形象的研究逐渐进入到艺术批评领域。莫言获诺奖被大众媒体更多地从社会学和传播学的角度进行解读,并赋予其国家形象的某种代表符号,因而有必要探讨莫言小说叙事与国家形象的内在关联性。莫言备受关注的长篇小说《蛙》从多个角度承载了小说叙事与国家形象建构之间的艺术关联信息。该小说主要从三个方面形成了国家形象不同层面的艺术建构及其可能性:一是选取计划生育的敏感题材,从"当下性"和"现场性"两个方面为现代国家形象的建构提供了可能;二是展示了民族精神世界的历史变迁,探寻了民族的心路历程,从民族心灵史的角度建构了国家形象的文化想象空间;三是呈现了民族的生命态度,书写了对生命的敬畏,从发掘精神特征的路径上实施了国家形象的艺术建构。《蛙》对小说叙事与国家形象建构的艺术处理是当下小说创作的一种经验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言 《蛙》 小说叙事 国家形象 艺术建构
下载PDF
新体小说:莫言的“诗”性叙事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金胜 张爱玲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19年第2期15-27,共13页
莫言小说具有浓郁的诗性品格,其诗性容纳古典与现代质素,兼具审美、叙事、象征等多重功能。形式美感、叙事功用和象征意蕴的浑然相融,赋予莫言文学丰厚深沉的诗性蕴涵。莫言小说赓续中国现代诗化小说流脉,并以独特的路径与方式重塑小说... 莫言小说具有浓郁的诗性品格,其诗性容纳古典与现代质素,兼具审美、叙事、象征等多重功能。形式美感、叙事功用和象征意蕴的浑然相融,赋予莫言文学丰厚深沉的诗性蕴涵。莫言小说赓续中国现代诗化小说流脉,并以独特的路径与方式重塑小说的诗性。莫言以生命美学、崇高美学、怪诞美学等现代后现代感性学,丰富和重构诗性的蕴涵和表意形式,以驳杂混沌、深沉繁复的诗学面貌,呈现出对古典诗意美学和现代诗化小说的双重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言小说 诗性品格 古典诗意美学 现代诗化小说 鲁迅
下载PDF
论郭沫若与东方文学 被引量:3
17
作者 吴定宇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4-18,共5页
该文主要论述郭沫若与东方文学的关系 ,着重分析印度“诗圣”泰戈尔、伊朗中古诗人莪默·伽亚谟以及日本文化与文学 ,对郭沫若思想和创作所给予的影响。探讨郭沫若如何融铸和吸纳东方文学的长处 ,形成其独具特色的创新精神和艺术风格。
关键词 泰戈尔 莪默·伽亚谟 日本文化 自我小说
下载PDF
诗情与史识的结晶——郭沫若历史小说浅论 被引量:2
18
作者 廖锋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52-55,共4页
郭沫若的历史小说遵循“注重史料的解释和对于现实的讽喻”的创作观念 ,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来审视历史 ,传达深广的时代忧患意识 ,表现出强烈的主体情感 ,达到历史、现实和自我三者的有机结合 ,营造崇高的悲剧美 ,采用心理分析的表... 郭沫若的历史小说遵循“注重史料的解释和对于现实的讽喻”的创作观念 ,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来审视历史 ,传达深广的时代忧患意识 ,表现出强烈的主体情感 ,达到历史、现实和自我三者的有机结合 ,营造崇高的悲剧美 ,采用心理分析的表现手法 ,推动了中国现代历史小说的现代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分析 唯物史观 忧患意识 主体情感 历史 悲剧美 表现手法 文学评论 创作观念 郭沫若 历史小说 现实 自我
下载PDF
独创性与超越性:莫言的启示 被引量:2
19
作者 郭杰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3-66,158,共4页
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这是近百年来中国新文学传统发展演进的题中应有之义。莫言的获奖,主要原因在于其创作的独特性和超越性。无论对获奖者本人,对中国文学界,还是对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融合,莫言获奖都是一件包... 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这是近百年来中国新文学传统发展演进的题中应有之义。莫言的获奖,主要原因在于其创作的独特性和超越性。无论对获奖者本人,对中国文学界,还是对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融合,莫言获奖都是一件包含深刻启示、具有广泛意义的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贝尔文学奖 莫言 小说 独创性 超越性
下载PDF
莫言小说中的意识流与新时期小说的生命意识 被引量:6
20
作者 金红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102-106,共5页
意识流是最先来到当代文坛的西方现代派文学潮流之一,它成功地参与了新时期小说的艺术实践。莫言是20世纪80年代文坛出现的一颗新星,他成功的原因之一便是他创造性地吸收了西方现代派表现艺术,其中特别重要的就包括意识流。莫言在他意... 意识流是最先来到当代文坛的西方现代派文学潮流之一,它成功地参与了新时期小说的艺术实践。莫言是20世纪80年代文坛出现的一颗新星,他成功的原因之一便是他创造性地吸收了西方现代派表现艺术,其中特别重要的就包括意识流。莫言在他意识流笔法较为明显的作品里,将对人的意识挖掘与生命感觉连结在一起,从而发现了“人”的本真感受,发现了生命感觉之于生命的意义。而这一发现恰是新时期小说对“人”的真正的发现,是新时期小说认识“人”、表现“人”的真正开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言 意识流 生命感觉 新时期小说 生命意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