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alysis of Hydro-Climatical Variability in the Mo Basin in Togo
1
作者 Koko Zébéto Houédakor Dametoti Yamoula 《Journal of Water Resource and Protection》 2021年第12期1043-1060,共18页
Climate changes are affecting water resources around the world and the Mo Basin (MB) in Togo is no exception to this observation. This study aims at analyzing the influence of hydro-climatical data in the Mo Basin. To... Climate changes are affecting water resources around the world and the Mo Basin (MB) in Togo is no exception to this observation. This study aims at analyzing the influence of hydro-climatical data in the Mo Basin. To achieve this, Pettit’s stationarity break tests, Hubert’s segmentation, Nicholson’s [1] reduced centered index, Lamb [2] and flow coefficients have been applied. In addition, temperature, precipitation, evapotranspiration, relative humidity and discharge data from 1961 to 2018 have been used for this purpose. While rainfall is decreasing despite an increase of 22.8% at the Fazao station and 2.8% at Sotouboua station, the flow coefficients evolve synchronously with the precipitation data and show a strong link between both parameters. The climatic balance sheet is positive six months in the year (May to October), throughout the period of observation (1961-2018). Only 1962 and 1963 recorded an annual rainfall greater than the annual evapotranspiration. The other years undergo a climatic drought, increasingly pronounced, which strongly impacts the hydrology of rivers. This has a strong impact on water resources and food security and resources of the Fazao-Malfakassa reserve in the reg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imate Variability Hydro-Climatic Balance mo basin TOGO
下载PDF
四川盆地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U-Mo协变模式与古海盆水体滞留程度的判识 被引量:21
2
作者 李艳芳 吕海刚 +4 位作者 张瑜 张小龙 邵德勇 闫建萍 张同伟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9-116,共8页
古海盆海水的氧化还原条件和滞留状况可通过沉积物中微量元素的富集程度来指示。本文利用页岩中U、Mo微量元素含量,研究了五峰组和龙马溪组沉积时期四川盆地的水体滞留情况。龙马溪组页岩在厌氧环境中Mo/TOC平均值为15,接近于半滞留海... 古海盆海水的氧化还原条件和滞留状况可通过沉积物中微量元素的富集程度来指示。本文利用页岩中U、Mo微量元素含量,研究了五峰组和龙马溪组沉积时期四川盆地的水体滞留情况。龙马溪组页岩在厌氧环境中Mo/TOC平均值为15,接近于半滞留海盆。且随着还原程度的增强,U、Mo富集系数趋于增加,但海水中较低的Mo浓度限制了Mo/U比值的继续增加,稳定在1倍海水值左右,指示龙马溪期四川盆地属于半滞留海盆。五峰组页岩Mo/TOC平均值为4.7,接近于黑海(4.5)这样的强滞留环境。U、Mo富集系数明显小于龙马溪组,在缺氧的环境中未表现出随富集系数增大Mo/U比值增大的趋势,且Mo/U比值低于正常海水值,表明五峰组沉积时期海盆的滞留程度要比龙马溪组沉积时期强烈,属于强滞留环境。五峰组沉积时期强烈的海盆滞留导致水体交换速度缓慢,形成了有利于有机质保存的缺氧环境,而龙马溪组沉积时期海平面上升造成的缺氧环境控制了半滞留海盆有机质的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质富集 U、mo富集系数 盆地滞留 页岩气 四川盆地
下载PDF
兰坪盆地连城Cu-Mo多金属矿床流体包裹体和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张锦让 温汉捷 +1 位作者 秦朝建 王加昇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373-1386,共14页
兰坪盆地贱金属矿床是一套独特的受逆冲推覆构造系统控制的矿床类型,连城Cu-Mo多金属矿床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成矿过程包括早、中、晚三个阶段,分别以石英-辉钼矿、石英-多金属硫化物和石英-碳酸盐组合为标志。矿区不同阶段石英中广泛发... 兰坪盆地贱金属矿床是一套独特的受逆冲推覆构造系统控制的矿床类型,连城Cu-Mo多金属矿床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成矿过程包括早、中、晚三个阶段,分别以石英-辉钼矿、石英-多金属硫化物和石英-碳酸盐组合为标志。矿区不同阶段石英中广泛发育流体包裹体,可分为水溶液包裹体(A型)、纯CO2包裹体(C型)、CO2-H2O包裹体(B型)三类。早、中阶段主要发育B型和A型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在177~346℃,流体盐度介于1%~22%NaCleqv之间,密度介于0.67~1.04g/cm3;晚阶段主要发育A型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21~185℃,流体盐度介于1%~9%NaCleqv之间。发育在早、中阶段的B型和C型流体包裹体气相成分主要为CO2,含有少量的CH4。成矿压力为50~160MPa,成矿深度为5~5.9km。矿区不同阶段矿石氧同位素组成总体变化较小(5.5‰~8.6‰),氢同位素变化较大(-56‰~-109‰),碳同位素组成变化为-3.4‰~-8.1‰,表明成矿流体可能以岩浆源为主,并伴有大气降水的参与。综合对比研究认为,65Ma左右印度-亚洲大陆发生对接碰撞,由此诱发的岩浆热液作用可能导致了连城Cu-Mo多金属矿床形成。温度的降低和流体的不混溶是导致钼等成矿元素沉淀和富集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稳定同位素 连城Cu-mo多金属矿床 逆冲推覆 兰坪盆地
下载PDF
基于元素Mn、Co、Cd、Mo的海相沉积岩有机质富集因素判别指标在四川盆地北缘的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肖斌 刘树根 +2 位作者 冉波 杨迪 韩雨樾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16-1330,共15页
基于金属元素Mn、Co、Cd、Mo的海洋富有机质沉积岩沉积环境和有机质富集主控因素判别指标Al—Co·Mn和Co·Mn—Cd/Mo,能够有效地区分促进有机碳埋藏的两种海洋端元沉积环境:大陆边缘开放/上升洋流环境和滞留的边缘海盆环境.利... 基于金属元素Mn、Co、Cd、Mo的海洋富有机质沉积岩沉积环境和有机质富集主控因素判别指标Al—Co·Mn和Co·Mn—Cd/Mo,能够有效地区分促进有机碳埋藏的两种海洋端元沉积环境:大陆边缘开放/上升洋流环境和滞留的边缘海盆环境.利用这种方法研究了四川盆地北缘城口县月亮坪剖面五峰组和龙马溪组页岩沉积时期的水体环境和有机质富集的主控因素.研究表明五峰组Mn、Co富集程度低,Mo富集程度自下而上明显增大;龙马溪组Mn整体亏损,Co富集程度低,Mo富集程度自下而上明显减小.Al—Co·Mn方法的使用发现滞留环境主要出现在五峰组早期和龙马溪组晚期,以及观音桥段附近,而五峰组中晚期和龙马溪组早—中期水体主要处于开放/上升洋流区.剖面[w(Co)/(μg/g)]·[w(Mn)/(%)]值均小于平均页岩值1.615;五峰组Cd/Mo值整体大于正常海水值0.006,全部小于平均页岩值0.308,龙马溪组整体小于正常海水值.Co·Mn—Cd/Mo联合图版的使用发现月亮坪剖面五峰组和龙马溪组有机质富集主要受到保存条件控制,与使用U/Th、V/Cr、P/Ti、Ba/Al与TOC相关性分析得出的结论一致.基于金属元素Mn、Co、Cd、Mo的判别指标对于判断古生代大陆边缘地区富有机质页岩沉积环境及有机质富集主控因素有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环境 有机质富集 Mn、Co、Cd、mo判别指标 上升洋流 页岩 四川盆地
下载PDF
Oil Source of Reservoirs in the Hinterland of the Junggar Basin 被引量:1
5
作者 Li Wei Zhang Zhihuan +1 位作者 Yang Yongcai Meng Xianlong 《Petroleum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4期34-43,共10页
Through oil-oil and oil-source correlation and combined with the comprehensive study of hydrocarbon generation and accumulation history, the oil sources of typical reservoirs of different geologic periods in the hinte... Through oil-oil and oil-source correlation and combined with the comprehensive study of hydrocarbon generation and accumulation history, the oil sources of typical reservoirs of different geologic periods in the hinterland of the Junggar basin are revealed.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crude oils in the study area can be classified into four types: The oil in the area of well Zhuang-1 and well Sha-1 belongs to type-I, which was generated from Cretaceous to Paleogene (K-E) and its source rocks are distributed in the Fengcheng formation of the Permian in the western depression to the well Pen-1. The oil in the area of well Yong-6 (K1 tg) belongs to type-Ⅱ, which was generated from Cretaceous to Paleogene and its source rocks are distributed in the Wuerhe formation of the Permian in the Changji depression. The oil in the area of well Yong-6 (J2x) belongs to type-III, which was generated at the end of the Paleogene and its source rocks are distributed in the coal measures of the Jurassic in the Changji depression. The oil of well Zheng-1 and well Yong-1 belongs to type-IV, which was generated in the Paleogene, and its source rocks are distributed in the Wuerhe formation of the Lower Permian and coal measures of the Jurassic. It is indicated that the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history in the study area was controlled by the tectonic evolution history of the Che-Mo palaeohigh and the hydrocarbon generation history of well Pen-1 in the western depression and Changji depres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il source correlation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history Che-mo palaeohigh Junggar basin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车-莫古隆起的构造演化特征及其成因模拟 被引量:20
6
作者 于福生 阿木古冷 +1 位作者 杨光达 马保军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9-44,共6页
根据钻井层位标定、区域地震剖面解释追踪,侏罗系各组原始沉积厚图的变化特征,详细地圈定了车-莫古隆起不同时期的分布范围。结合构造演化史剖面、侏罗系各组残存地层展布特征、层系超覆、尖灭现象综合分析,将车-莫古隆起的演化划分为... 根据钻井层位标定、区域地震剖面解释追踪,侏罗系各组原始沉积厚图的变化特征,详细地圈定了车-莫古隆起不同时期的分布范围。结合构造演化史剖面、侏罗系各组残存地层展布特征、层系超覆、尖灭现象综合分析,将车-莫古隆起的演化划分为初始发育(J1s)、逐渐隆升(J2x)、强烈隆升(J2t)、剥蚀改造(J3)、隐伏埋藏(K-E)、调整定位(N-Q)6个阶段。卷入古隆起的断裂、褶皱组合关系表明车-莫古隆起的形成机制与其南、北缘两大右旋压扭性走滑断裂带成生演化相关。沙箱模拟实验证明车-莫古隆起是在NW300°斜向挤压应力作用下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车-莫古隆起 构造演化 成因模拟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车-莫古隆起构造特征及物理模拟 被引量:15
7
作者 马宝军 漆家福 +1 位作者 于福生 张克鑫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6-41,共6页
依据盆山耦合思想、最新地震解释数据对准噶尔盆地腹部车-莫古隆起的规模和性质进行了构造解析;根据古隆起的构造特征设计平面实验,对其主要发育过程进行了一组相似性尺度物理模拟。综合结果表明:(1)盆地北部受阿尔泰褶皱山系影响,沿陆... 依据盆山耦合思想、最新地震解释数据对准噶尔盆地腹部车-莫古隆起的规模和性质进行了构造解析;根据古隆起的构造特征设计平面实验,对其主要发育过程进行了一组相似性尺度物理模拟。综合结果表明:(1)盆地北部受阿尔泰褶皱山系影响,沿陆南-滴水泉断裂带一线存在一条隐伏走滑断裂,其在侏罗纪活动时于浅层形成以陆北断裂和夏盐1井、石南、滴水泉断裂为边界的右旋走滑断裂带;其与盆地南缘边界压扭性断裂带整体上构成左阶右行式断裂组合,且均为深大断裂;(2)走滑边界对于其内部的断块变形具有调整改造作用,车-莫古隆起是受盆地南北两侧的两条右旋压扭性走滑断裂带的夹持下斜向挤压而形成的;(3)侏罗纪末古隆起分布北部达三个泉凸起的北缘,东北部达陆南凸起南缘,西北部边界可达克-夏断阶带东缘,西南部越过红车断裂带抵车排子凸起西部,包含车排子凸起在内,整体为"S"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车-莫古隆起 物理模拟 沙箱实验 压扭性断裂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腹部车-莫古隆起中段头屯河组存在证据及其研究意义 被引量:5
8
作者 杨智 何生 +1 位作者 武恒志 孟闲龙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69-477,共9页
准噶尔盆地腹部中晚侏罗世发育的车-莫古隆起形成诸多类型的地层圈闭,是油气运移的长期有利指向区,研究区目的层段(J/K不整合面附近)是否存在头屯河组对本区勘探很有意义。基于单井岩性电性组合特征、古生物、粘土矿物、地层接触关系等... 准噶尔盆地腹部中晚侏罗世发育的车-莫古隆起形成诸多类型的地层圈闭,是油气运移的长期有利指向区,研究区目的层段(J/K不整合面附近)是否存在头屯河组对本区勘探很有意义。基于单井岩性电性组合特征、古生物、粘土矿物、地层接触关系等方面的资料,发现车-莫古隆起中段白垩系底界面下普遍发育的红层段是头屯河组的特征标志层,具有头屯河组特有的Classopollis-Quadraecu lina-Piceaepollenites孢粉组合,粘土矿物组合上具有富含伊利石、不含或含少量高岭石的特征而区别于较富含伊利石、高岭石的下部层段,连井地层对比及地震剖面标定也表明车-莫古隆起中段存在较薄层头屯河组分布的平台区。这一新认识对本区圈闭评价和成藏条件评价等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车-莫古隆起 不整合面 头屯河组
下载PDF
新疆西准噶尔苏云河钼矿床含矿岩体地球化学和年代学 被引量:15
9
作者 钟世华 申萍 +3 位作者 潘鸿迪 郑国平 鄢瑜宏 李晶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9-62,共24页
苏云河钼矿床位于新疆西准噶尔巴尔鲁克山西段,容矿岩石为二长花岗岩和二长花岗斑岩。这些花岗岩具有类似的地球化学特征:富集Rb、Th、U和LREE,相对亏损Ba、P、Ti,属于高钾钙碱性I型花岗岩系列,局部经历过强烈的分离结晶作用。LA-ICPM... 苏云河钼矿床位于新疆西准噶尔巴尔鲁克山西段,容矿岩石为二长花岗岩和二长花岗斑岩。这些花岗岩具有类似的地球化学特征:富集Rb、Th、U和LREE,相对亏损Ba、P、Ti,属于高钾钙碱性I型花岗岩系列,局部经历过强烈的分离结晶作用。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苏云河钼矿区的成岩年龄为309.3~310.2 Ma,这表明与成矿有关的岩浆活动发生于晚石炭世。黑云母的Ti温度计表明Ⅰ号和Ⅲ号岩体的结晶温度相近,为695~728℃;而Ⅱ号岩体的结晶温度较低,为642~668℃。同时根据角闪石-斜长石压力计获得Ⅰ号和Ⅲ号岩体的结晶压力为(3.0~3.9)×10^8Pa。综合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苏云河钼矿区3个岩体均形成于岛弧环境。此外,以苏云河钼矿床为代表的巴尔鲁克山成矿带与哈萨克斯坦境内的巴尔喀什成矿带在岩石地球化学、成岩成矿时代等方面具有许多类似的特点,表明巴尔鲁克山成矿带可能是巴尔喀什成矿带在中国境内的延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I型花岗岩 LA-ICPMS 斑岩型钼矿 苏云河 西准噶尔
下载PDF
包裹体测温恢复剥蚀厚度新方法在准噶尔盆地车—莫古隆起的应用 被引量:7
10
作者 史长林 纪友亮 +1 位作者 李清山 刘德宏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4-70,共7页
准噶尔盆地车—莫古隆起侏罗系顶部和白垩系底部之间发育剥蚀面(K/J不整合),恢复古隆起剥蚀厚度是盆地分析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在广泛分析各种剥蚀厚度恢复方法适用性的基础上,结合该区埋藏史和地温史分析,提出了包裹体测温恢复剥蚀厚... 准噶尔盆地车—莫古隆起侏罗系顶部和白垩系底部之间发育剥蚀面(K/J不整合),恢复古隆起剥蚀厚度是盆地分析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在广泛分析各种剥蚀厚度恢复方法适用性的基础上,结合该区埋藏史和地温史分析,提出了包裹体测温恢复剥蚀厚度的新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古隆起开始抬升时形成的包裹体与抬升剥蚀结束时形成的包裹体的均一化温度差和古地温梯度,计算剥蚀量。用该方法恢复了车—莫古隆起的剥蚀厚度,沙1井和盆4井的剥蚀厚度分别为390~438m和361~406m。包裹体测温恢复剥蚀厚度的计算方法简单,关键是要通过埋藏史、地温史分析和镜下观察包裹体发育部位等综合手段,找到地层抬升开始前和抬升结束时形成的包裹体。该方法适用于后期沉积厚度远大于剥蚀厚度或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发育多个不整合面的剥蚀厚度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车-莫古隆起 剥蚀厚度 流体包裹体 均一化温度 地温梯度
下载PDF
陕西柞山盆地池沟铜钼矿区含矿岩体的锆石U-Pb年龄和岩石成因 被引量:46
11
作者 谢桂青 任涛 +5 位作者 李剑斌 王瑞廷 夏长玲 郭延辉 代军治 申志超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5-26,共12页
秦岭造山带柞山盆地多处发育与晚中生代中酸性小岩体有关的铜钼矿床(点),最近在池沟深部发现了厚大的斑岩型铜矿体,但对这些小岩体的形成时代和成因的研究很少。本文选择池沟地区不同类型的花岗质岩石开展地球化学特征和锆石U-Pb测年的... 秦岭造山带柞山盆地多处发育与晚中生代中酸性小岩体有关的铜钼矿床(点),最近在池沟深部发现了厚大的斑岩型铜矿体,但对这些小岩体的形成时代和成因的研究很少。本文选择池沟地区不同类型的花岗质岩石开展地球化学特征和锆石U-Pb测年的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小岩体主要为闪长岩、石英闪长岩和斑状花岗岩,它们为钾质钙碱性Ⅰ型花岗质岩石。矿物学、地球化学和Sr-Nd同位素特征均暗示它们是上地幔和下地壳同熔的深熔岩浆产物。与成矿密切相关的含矿岩体LA-MC-ICPMS锆石U-Pb谐和年龄为~145Ma,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和成岩成矿关系的研究,认为池沟含矿岩体形成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柞水盆地存在一期重要的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中酸性岩浆岩和相应的斑岩-矽卡岩铜钼金矿化,与华北地块南缘晚中生代岩体和相关的钼铅锌矿床形成于同一地质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MC-ICPMS锆石U-Pb年龄 斑岩铜矿床 池沟地区 柞山盆地
下载PDF
钦杭成矿带南段阳春盆地中侏罗世钨铅锌矿床的厘定及意义 被引量:6
12
作者 赵海杰 郑伟 +2 位作者 欧阳志侠 汪汝澎 杨胜虎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27-942,共16页
钦杭成矿带是华南地区一条著名的中生代斑岩-矽卡岩铜铅锌多金属成矿带,其南段阳春盆地内以集中发育白垩纪钨锡多金属矿床为特征,侏罗纪成矿仅有个别铜铁钼矿床报道。因此,区内有关侏罗纪成矿特征、矿化元素组合、成岩成矿物质等问题尚... 钦杭成矿带是华南地区一条著名的中生代斑岩-矽卡岩铜铅锌多金属成矿带,其南段阳春盆地内以集中发育白垩纪钨锡多金属矿床为特征,侏罗纪成矿仅有个别铜铁钼矿床报道。因此,区内有关侏罗纪成矿特征、矿化元素组合、成岩成矿物质等问题尚不明晰。本文对阳春盆地内黑石岗矽卡岩型铅锌矿床和留洞石英脉型钨钼矿床进行了成岩成矿年代学研究。结果显示,黑石岗花岗闪长岩的锆石U-Pb等时线年龄为164.9±0.7Ma,留洞钨钼矿的辉钼矿Re-Os同位素等时线年龄为164.6±4.0Ma,加权平均值161.2±2.4Ma,表明区内铅锌钨钼成矿作用均发生于中侏罗世晚期。该结果不仅扩充了区内侏罗纪成矿作用规模,同时丰富了区内侏罗纪矿化元素组合,包括铜铁-铜铅锌-钨钼等多金属矿床。留洞矿床辉钼矿具有极低的Re含量(514.6×10^(-9)~2365×10^(-9)),黑石岗花岗闪长岩的ε_(Hf)(t)值变化于-5.2~-2.9之间,平均为-4.3。通过对成矿带内侏罗纪铜多金属矿床的相关数据综合及对比分析,本文认为阳春盆地此时期成岩成矿物质均以壳源为主,可能混有少量幔源物质。黑石岗和留洞矿床成岩成矿年龄的确定为下一步在阳春盆地开展侏罗纪矿床找矿勘探提供了重要信息,也为进一步深入研究钦杭成矿带侏罗纪成岩成矿作用动力学背景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年龄 辉钼矿Re-Os测年 黑石岗铅锌铜矿床 留洞钨钼矿床 阳春盆地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中部车-莫古隆起控藏作用分析 被引量:28
13
作者 贾庆素 尹伟 +1 位作者 陈发景 熊作为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57-265,共9页
车-莫古隆起是中晚侏罗世准噶尔盆地处于小型陆内前陆坳陷演化阶段形成的一个前缘隆起,其形成和演化经历了隆起形成发育(J2x—J3)、隆起埋藏(K—E)和隆起消失(Nt—Q)3个主要阶段。不同构造期次形成的隆起与生烃凹陷的时空配置关系在宏... 车-莫古隆起是中晚侏罗世准噶尔盆地处于小型陆内前陆坳陷演化阶段形成的一个前缘隆起,其形成和演化经历了隆起形成发育(J2x—J3)、隆起埋藏(K—E)和隆起消失(Nt—Q)3个主要阶段。不同构造期次形成的隆起与生烃凹陷的时空配置关系在宏观上控制了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格局,车-莫古隆起对准噶尔盆地中部中生界油气成藏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主要表现为:①早期(J2x末—J3)成藏,并部分遭受破坏;②中期(K1末—E末)为主要成藏期;③晚期(Nt晚期—Q)油气藏调整。车-莫古隆起区有利勘探区带首选南翼永进地区,其次是车莫古隆起北翼沙窝地、庄东北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成藏 车-莫古隆起 准噶尔盆地中部
下载PDF
钾钙基有机盐钻井液体系在莫116井区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罗亮 陆军 +1 位作者 唐琪凌 李春祥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3期60-62,91,共4页
准噶尔盆地腹部莫116井区在钻井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难点是:二开长裸眼井段在吐谷鲁群地层有大段泥岩易吸水膨胀,极易造成缩径、卡钻;西山窑组的煤层易掉块和垮塌,同时该层也是潜在漏失层;三工河组地层压力系统复杂,下部存在高压含气水层... 准噶尔盆地腹部莫116井区在钻井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难点是:二开长裸眼井段在吐谷鲁群地层有大段泥岩易吸水膨胀,极易造成缩径、卡钻;西山窑组的煤层易掉块和垮塌,同时该层也是潜在漏失层;三工河组地层压力系统复杂,下部存在高压含气水层。针对该区块钻井缩径和卡钻问题,研制一种有效的钾钙基有机盐钻井液体系。该钻井液体系具有抑制性强、流变性好且易调控、滤失量低、携岩能力良好等特性,可避免井下复杂情况引起的事故,提高机械钻速和电测一次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116井区 钾钙基 有机盐 抑制性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车莫古隆起的演化及其对油气藏的控制 被引量:18
15
作者 佟殿君 任建业 任亚平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9-42,共4页
古隆起构造单元的演化不仅反映了构造运动在区域上活动的过程,而且对于区域地层的沉积及油气的运移和聚集成藏都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发育于准噶尔盆地腹部地区的车莫古隆起,从中、晚二叠世开始隆升,直至新近系最终消亡,可以划分为3个演... 古隆起构造单元的演化不仅反映了构造运动在区域上活动的过程,而且对于区域地层的沉积及油气的运移和聚集成藏都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发育于准噶尔盆地腹部地区的车莫古隆起,从中、晚二叠世开始隆升,直至新近系最终消亡,可以划分为3个演化阶段,其中侏罗纪时期是其活动最强烈、最重要的阶段。车莫古隆起在早侏罗世发生低幅隆升,在中、晚侏罗世则强烈隆升,并使中、上侏罗统地层遭受了严重的剥蚀。随着车莫古隆起的逐步演化,盆地的沉积格局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车莫古隆起成为隆起南、北沉积体系的汇聚区或分水岭。车莫古隆起在演化过程中对准噶尔盆地腹部油气藏起到了调整改造的作用,由岩性圈闭及不整合面圈闭形成的油气藏是今后该区油气勘探的目标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莫古隆起 沉积体系 油气藏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准中地区构造特征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宋传春 李丕龙 韩文功 《新疆地质》 CAS CSCD 2005年第4期339-342,共4页
准噶尔盆地中部现今呈南倾的大单斜构造背景,中1、3区块中生代曾发育一大型正向构造单元,分析认为属低幅背斜构造.中3、中1区块位于该背斜构造的南、北两翼,受背斜构造的影响较大,而中2、中4区块位于该背斜构造的东侧,受背斜构造的影响... 准噶尔盆地中部现今呈南倾的大单斜构造背景,中1、3区块中生代曾发育一大型正向构造单元,分析认为属低幅背斜构造.中3、中1区块位于该背斜构造的南、北两翼,受背斜构造的影响较大,而中2、中4区块位于该背斜构造的东侧,受背斜构造的影响较小,中1、中3区块与中2、中4区块分属两个不同的构造单元.准中区块中生界侏罗、白垩系之间存在明显的角度不整合,应划分为两个不同的构造层.研究还发现,准中地区中、新生界具有明显的负反转构造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中地区 构造单元 构造层 负反转构造 车-莫低幅背斜
下载PDF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汉江上游径流变化影响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51
17
作者 夏军 马协一 +2 位作者 邹磊 王咏铃 景朝霞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6,共6页
以汉江上游为例,基于弹性系数法和水文模拟法定量估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流域径流的影响,探讨了变化环境下流域径流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961年-2013年汉江上游流域径流呈明显下降趋势,并在1985年前后发生... 以汉江上游为例,基于弹性系数法和水文模拟法定量估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流域径流的影响,探讨了变化环境下流域径流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961年-2013年汉江上游流域径流呈明显下降趋势,并在1985年前后发生了突变;降水及潜在蒸散发在同时期内也逐渐降低,但变化趋势不显著。气候变化对径流变化的贡献率为42.8%~43.5%,人类活动对径流变化的贡献率为56.5%~57.2%,相比人类活动对汉江上游径流的影响稍大,且其对径流变化的影响呈现增长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定量研究 水文模型 弹性系数 汉江上游流域
下载PDF
准中1区块古构造恢复及其演化对油气成藏的作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石好果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56-461,共6页
准噶尔盆地中部1区块油气的成藏受车莫古隆起演化的影响较大,晚白垩世及古近纪时期是主要成藏期及调整期。文中通过目的层选取、计算地层残余厚度、去压实校正、建立压实参数平面分布模型等步骤,求得油气成藏调整期车莫古隆起的真实地... 准噶尔盆地中部1区块油气的成藏受车莫古隆起演化的影响较大,晚白垩世及古近纪时期是主要成藏期及调整期。文中通过目的层选取、计算地层残余厚度、去压实校正、建立压实参数平面分布模型等步骤,求得油气成藏调整期车莫古隆起的真实地层沉积厚度,以此来反映古构造特征及演化,据此分析目的层古油藏的规模及油气运聚规律,指出下一步有利勘探方向。研究表明:区内晚白垩世存在2个古背斜,是油气有利运聚方向,并通过含油包裹体、测录井、试油资料综合确定了古油水界面及古油藏的规模。工区古近纪初北部开始隆升,古背斜逐渐消失,到现今古背斜调整成为低幅构造梁。古构造破坏后,部分圈闭仍存在,能保留大量原生油气,为原生保留型油藏,部分油气经微幅构造梁调整后,在现今有利构造位置处的圈闭聚集,形成调整再聚集型油藏。建议围绕古背斜及与古背斜形成优势运移路径进行勘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期 古构造恢复 古油藏 车莫古隆起 准中1区块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中部1区块侏罗系三工河组隐蔽圈闭发育模式 被引量:5
19
作者 伍家和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1年第4期15-18,24,共5页
准噶尔盆地中部1区块三工河组二段是增储上产的主力层位,以隐蔽、调整型油气藏为主,勘探风险较大。应用沉积学与地球物理结合的方法研究认为主要勘探目的层侏罗系三工河组二段(J_1s_2)沉积背景与后期车-莫古隆起的演化是后期油气调整... 准噶尔盆地中部1区块三工河组二段是增储上产的主力层位,以隐蔽、调整型油气藏为主,勘探风险较大。应用沉积学与地球物理结合的方法研究认为主要勘探目的层侏罗系三工河组二段(J_1s_2)沉积背景与后期车-莫古隆起的演化是后期油气调整的主控因素。三工河组二段下亚段(J_1s_2~2)沉积环境主要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上亚段(J_1s_2~1)为曲流河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时受车-莫古隆起雏形——局部水下低凸影响砂体展布,沉积后又受车-莫古隆起掀斜调整改造作用,早期形成的储存于侏罗系的原生油藏也随车-莫古隆起的调整而改造,下亚段(J1s_2~2)辫状河道砂体叠置、砂体连通性好,油气逸散严重,上亚段(J_1s_2~2)砂泥交互沉积,受后期调整作用小。提出了缓坡远源相控+水下低凸控砂控圈模式,下亚段(J_1s_2~2)主要寻找构造(断块+低幅度背斜)油气藏为主,上亚段(J_1s_2~1)寻找岩性油气藏为主的勘探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整型油气藏 三工河组二段 水下低凸起 车-莫古隆起 准噶尔盆地腹部
下载PDF
满洲里小尖山盆地铀钼矿化控制因素 被引量:3
20
作者 阳正勇 周荣辉 +1 位作者 苏连驰 陈凯 《铀矿地质》 CAS CSCD 2016年第5期265-269,308,共6页
满洲里地区的小尖山盆地与俄罗斯斯特列利措夫铀矿田、蒙古多尔诺特铀矿田处于同一大地构造单元,有着相似的地质背景。笔者在前人研究工作成果的基础上,结合野外地质调查,对小尖山盆地铀钼矿化控制因素进行分析,认为其主要受构造、火山... 满洲里地区的小尖山盆地与俄罗斯斯特列利措夫铀矿田、蒙古多尔诺特铀矿田处于同一大地构造单元,有着相似的地质背景。笔者在前人研究工作成果的基础上,结合野外地质调查,对小尖山盆地铀钼矿化控制因素进行分析,认为其主要受构造、火山岩岩性、侵入岩和蚀变等控制。据此,指出了盆地内断裂-火山构造结及燕山晚期斑岩接触带是今后开展找矿工作的重点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洲里 小尖山盆地 铀钼矿化 控制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