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代哲学源流与中国哲学史
1
作者 张昭炜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17-27,共11页
明代哲学源流包含三部分内容,分别是明代哲学之源、明代哲学、明代哲学之流。宋代哲学是明代哲学的直接思想来源,宋代奠定了理学的范式与基本议题。宋代哲学总体表现为客体性;客体性趋势发展至极,造就了明代哲学对客体性的反动,明代哲... 明代哲学源流包含三部分内容,分别是明代哲学之源、明代哲学、明代哲学之流。宋代哲学是明代哲学的直接思想来源,宋代奠定了理学的范式与基本议题。宋代哲学总体表现为客体性;客体性趋势发展至极,造就了明代哲学对客体性的反动,明代哲学总体表现为主体性。明代哲学的主体性趋势发展至极,迎来了客体性的再度崛起,以及对于宋明理学的批判,由此形成明代哲学之流,也就是明末清初及其后的哲学。明代哲学的整体研究有七个主要问题,均围绕正、反、合的三一模式展开。当前明代哲学主要遵循个案研究范式,并表现出与问题研究结合的趋势。明代哲学的断代研究离不开中国哲学史的大背景,在《明代哲学史》出版之前,明代哲学研究主要依赖中国哲学史研究来推进:冯友兰注重客体性,因此明代哲学在中国哲学史中占比较轻;劳思光注重主体性,因此明代哲学在中国哲学史中占比较重。在《明代哲学史》出版之后,明代哲学研究则带动中国哲学史研究。新的明代哲学史研究与书写有四个重要的展开方向:从断代研究到源流综合研究;重点人物与边缘人物综合研究;从理学研究为中心到百家争鸣研究;从单一范式到多元范式的儒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哲学史 《明代哲学史》 阳明学 墨学 理学与反理学
下载PDF
《孙子兵法》视阈下墨子“止楚攻宋”新论
2
作者 沈凯文 《孙子研究》 2023年第4期92-101,共10页
基于《孙子兵法》的理论视阈,对墨子“止楚攻宋”故事做出新论,论证孙、墨二人之间的文化渊源,揭示楚王“请无攻宋”背后的实际权衡等心理活动,旨在挖掘《孙子》与《墨子》军事思想遗产及其攻守相济的现实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 《孙子兵法》 墨子 止楚攻宋 攻守相济
下载PDF
《墨子》中的机械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 被引量:4
3
作者 刘克明 杨叔子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4期27-31,共5页
重点在于探讨《墨子》中的机械设计思想与机械设计方法。本文的独到之处,是从《墨子》中有关注重兴利、强调节用、公输与墨子的得失,墨子有关"巧"与"拙"的论辨,以及"言有三表"、"言有仪法"诸方... 重点在于探讨《墨子》中的机械设计思想与机械设计方法。本文的独到之处,是从《墨子》中有关注重兴利、强调节用、公输与墨子的得失,墨子有关"巧"与"拙"的论辨,以及"言有三表"、"言有仪法"诸方面,系统地总结了《墨子》的机械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子》 机械设计思想 鲁班 《老子》
下载PDF
为“王公大人们”张目——墨学“十诫”思想管窥 被引量:2
4
作者 江秀玲 刘飞滨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4-27,共4页
墨学“十论”是墨子针对上层统治者提出的具有建设性的政治哲学思想。在这一体系中,“兼爱”“非攻”是核心,表现出墨学思想“兼爱交利”的根本理想旨归,其他诸论是围绕这一核心而提出的相互交通的方法策略。“十论”中,各主张均具有一... 墨学“十论”是墨子针对上层统治者提出的具有建设性的政治哲学思想。在这一体系中,“兼爱”“非攻”是核心,表现出墨学思想“兼爱交利”的根本理想旨归,其他诸论是围绕这一核心而提出的相互交通的方法策略。“十论”中,各主张均具有一定独立性,但主要的还是表现为一个互相联系、相辅相成的完整思想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子 墨学十论 思想体系
下载PDF
墨家思想的当代价值 被引量:10
5
作者 刘邦凡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21-26,共6页
墨家的尚贤治国论、崇尚节俭的政治道德观念、以兼爱为本的政治伦理与政治管理理念对当今中国政治建设与发展有借鉴意义;墨子社会管理思想对维系社会安定有特殊作用;墨家经济思想与方法可以发展成一门新兴经济学——新墨家经济学;墨家... 墨家的尚贤治国论、崇尚节俭的政治道德观念、以兼爱为本的政治伦理与政治管理理念对当今中国政治建设与发展有借鉴意义;墨子社会管理思想对维系社会安定有特殊作用;墨家经济思想与方法可以发展成一门新兴经济学——新墨家经济学;墨家军事国防思想和兼爱思想具有国际性价值;墨家伦理思想对重建今日中国公民道德具有重要作用;墨家社会思想具有实现社会本位的现实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子 墨家 政治 经济 社会 世界 价值
下载PDF
墨子之礼学 被引量:5
6
作者 陆建华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9-44,共6页
墨子精通礼学,强调礼的等级性,反对礼的宗法性;在尊天明鬼思想指导下,肯定和论证祭祀之礼的社会功能与道德作用;批评三代丧礼和儒家丧礼的厚葬久丧特征,主张薄葬短葬;承认乐的审美价值,又否定乐的政治作用,证明乐的社会危害性。这样,墨... 墨子精通礼学,强调礼的等级性,反对礼的宗法性;在尊天明鬼思想指导下,肯定和论证祭祀之礼的社会功能与道德作用;批评三代丧礼和儒家丧礼的厚葬久丧特征,主张薄葬短葬;承认乐的审美价值,又否定乐的政治作用,证明乐的社会危害性。这样,墨子礼学呈现明显的批判性和创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子 祭礼 丧礼
下载PDF
浅析《墨子》论辩中的非逻辑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永振 俞胜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22-25,共4页
墨家学说作为民族文化的源头之一,是中国古代优秀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墨学中所包含的逻辑方法,经过后世学者的发掘整理,在中国逻辑史上具有了里程碑式的意义。以致现在有些论者一提到《墨子》中的论辩,就必称逻辑。其实《墨子... 墨家学说作为民族文化的源头之一,是中国古代优秀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墨学中所包含的逻辑方法,经过后世学者的发掘整理,在中国逻辑史上具有了里程碑式的意义。以致现在有些论者一提到《墨子》中的论辩,就必称逻辑。其实《墨子》论辩中除了包含演绎、归纳、类比等逻辑方法之外,还包含着比喻、想象、直觉等非逻辑方法。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逻辑史 《墨子》 墨学 墨家 论辩 直觉 逻辑方法 比喻 组成部分 意义
下载PDF
墨子道德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 被引量:3
8
作者 张晶 刘娴娴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86-89,共4页
墨子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墨子道德教育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墨子教育思想体系中包含的道德教育思想独树一帜,其科学的内核和丰富的思辨内容对当前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和德育教育有积极的理论意义。取其... 墨子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墨子道德教育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墨子教育思想体系中包含的道德教育思想独树一帜,其科学的内核和丰富的思辨内容对当前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和德育教育有积极的理论意义。取其精华而言,主要体现在有益于加强公民道德教育、有益于建设社会主义节约型社会、有益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益于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思想体系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子 道德教育 现代价值
下载PDF
从《墨子》看先秦时期的几何知识 被引量:6
9
作者 邹大海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93-312,共20页
利用《墨子》考察先秦的几何学知识不仅对研究中国早期数学史而且对了解中国思想和文化初成期的面貌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首先分析了《墨子》中有关文献所蕴涵的几何学观念和知识,指出它们的范围、性质和特点以及在墨家整个知识系统中... 利用《墨子》考察先秦的几何学知识不仅对研究中国早期数学史而且对了解中国思想和文化初成期的面貌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首先分析了《墨子》中有关文献所蕴涵的几何学观念和知识,指出它们的范围、性质和特点以及在墨家整个知识系统中的位置。然后利用这些结果和有关名家的文献及上古时代的数学文献等相参照,分析当时存在的几何学知识及其基本性质和特征,并说明当时发展出相互关联的两类几何知识——注重实际应用的算法式几何知识和注重概念及其关系的理论性几何知识。后一类知识为认识古人如何从经验知识发展出抽象化、理论化的几何学提供了样本。先秦数学的多元化,与当时社会的激烈变革、思想解放、百家争鸣的大环境密切相关,是先秦学术和思想繁荣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子》 先秦学术史 先秦几何知识 中国数学史 名家
下载PDF
论墨子的文学观念——兼论孔墨文学观念之异同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齐洲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8-26,共9页
墨子受孔子思想影响,其文学观念中有与孔子文学观念相近的内涵。然而,由于其所处阶级立场不同,核心价值观念有别,对社会现实问题的认识以及对理想社会秩序的憧憬很不一样,因而对文学的本质和功能的认识也就有颇大的差异。墨子在形式上... 墨子受孔子思想影响,其文学观念中有与孔子文学观念相近的内涵。然而,由于其所处阶级立场不同,核心价值观念有别,对社会现实问题的认识以及对理想社会秩序的憧憬很不一样,因而对文学的本质和功能的认识也就有颇大的差异。墨子在形式上保留了孔子所揭橥的文学概念,却抽掉了这一概念的核心内容——礼乐制度和礼乐文化,将文学变成"出言谈"的手段或工具,大大压缩了孔子文学观念的内涵,但同时增加个人言论创造作为文学的新内容,又使文学获得了新的发展空间。墨子的文学观念不强调情感和审美,也与孔子的文学观念区别开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子 孔子 文学观念
下载PDF
墨子尚同说的专制性特征解析——兼及尚同说对韩非君主专制思想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高建立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6-19,共4页
春秋战国之际,墨子针对国与国之间的战争给社会和人民带来的危害,提出了"兼爱""非攻"的主张,但是,墨子认识到仅仅靠"兼爱""非攻"的道德说教是不能奏效的,没有一个得到普遍承认和服从的政治权威... 春秋战国之际,墨子针对国与国之间的战争给社会和人民带来的危害,提出了"兼爱""非攻"的主张,但是,墨子认识到仅仅靠"兼爱""非攻"的道德说教是不能奏效的,没有一个得到普遍承认和服从的政治权威,不能建立一种新的稳定的政治秩序,要想实现社会的稳定是不可能的,因此墨子提出了"尚同"说,即"一同天下之义",以最高统治者的是非为根本标准,按照最高统治者的意思行事,"上之所是,必皆是之;上之所非,必皆非之",对最高统治者即天子的权威要无条件地服从。墨子的"尚同说"具有明显的专制主义特征。"尚同"学说,从古代中国统一的意义上讲具有积极意义,反映了要求制止战争、以达统一的愿望,但是,其学说自身的矛盾性,使他的"尚同"思想抹上了比较浓重的专制主义色彩,并且对后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韩非作为法家代表人物,继承了墨子的尚同说,建构了封建专制主义集权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子 尚同说 韩非子 专制主义
下载PDF
托尔斯泰与中国文化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明滨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3期98-103,129,共7页
本文论述了俄国文坛泰斗托尔斯泰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翻译和研究孔子、墨子、老子和中国的佛经,与中国文化怪杰辜鸿铭的交往以及托翁的教育思想、勿以暴力抗慈、道德上自我完善和博爱等思想中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
关键词 托尔斯泰 孔子 墨子 《道德经》 辜鸿铭
下载PDF
从孔子、墨子宗教信仰看儒墨学说的区别 被引量:2
13
作者 高深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6-31,共6页
孔子继承了以"天"比喻万物本源、最高权威的传统,时常提及"天命",但在孔子眼里,"天"已不再具有古代宗教信仰中鲜明的人格性。墨子则"尊天"、"明鬼",力行和宣扬"天志"、&qu... 孔子继承了以"天"比喻万物本源、最高权威的传统,时常提及"天命",但在孔子眼里,"天"已不再具有古代宗教信仰中鲜明的人格性。墨子则"尊天"、"明鬼",力行和宣扬"天志"、"义"等超然价值准则。孔子墨子宗教信仰的差异决定了儒墨学说的本质区别。"礼"教是孔子为当时混乱社会开出的一剂药方,然而"本于天"的"礼"却在"子不语怪、力、乱、神"中割断了与"天"的联系,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孔子由"畏天命"导向对"天子"、"君王"等地上权势的热衷和维护,走上"以人道为教"的"人治主义"道路。墨子则高举"天"的意志,强调神治,将其学说主张建立在"天志"、"明鬼"、"尚同"、"法仪"等宗教信仰的根基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墨子 宗教信仰 差异
下载PDF
从孔子与墨子的天命论看儒家与墨家的不同命运 被引量:3
14
作者 魏义霞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1-9,共9页
在先秦百家之中,儒家和墨家以天为本,孔子和墨子都恪守天命论,不仅断言人命天定,而且都积极祭天。然而,孔子与墨子所讲的天及天命论具有不同的内涵,这具体表现在上天不同的命定方式:孔子之天是先天的,墨子则是后天的;孔子之天是一次注定... 在先秦百家之中,儒家和墨家以天为本,孔子和墨子都恪守天命论,不仅断言人命天定,而且都积极祭天。然而,孔子与墨子所讲的天及天命论具有不同的内涵,这具体表现在上天不同的命定方式:孔子之天是先天的,墨子则是后天的;孔子之天是一次注定的,墨子则是数次注定的;孔子强调上天的随机,墨子注重上天的因果。更为重要的是,对上天的不同理解导致了二人对命的不同对待:孔子认为天命不可知而畏惧天命;墨子坚信天命可知而顺应天命。孔子和墨子的天命论对后世产生了不同影响:一坐待,一进取;一等差,一平等。这些不同的思维方式、社会功效注定了各自不同的历史命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墨子 天命论 比较研究 不同命运
下载PDF
毛泽东、蔡和森建党的思想渊源 被引量:3
15
作者 唐振南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11-16,共6页
新民学会成立时,毛泽东、蔡和森就有向政党发展的志趣,提出力争"三年之内,务使我辈团体成为中国之重心点"。由于传统文化的不同影响,毛泽东、蔡和森对寻求革命真理的道路有不同的选择。蔡和森通过赴法勤工俭学,直达马克思主义... 新民学会成立时,毛泽东、蔡和森就有向政党发展的志趣,提出力争"三年之内,务使我辈团体成为中国之重心点"。由于传统文化的不同影响,毛泽东、蔡和森对寻求革命真理的道路有不同的选择。蔡和森通过赴法勤工俭学,直达马克思主义;毛泽东在总结湖南自治运动失败教训后,创建了长沙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共产党湖南分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蔡和森 毛泽东 创党思想渊源 共产党湖南分部
下载PDF
人生价值的评价标准——兼谈墨子的人生价值评价观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国银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1年第4期15-17,共3页
墨子认为人生价值的内在根据在于对人存在的肯定 ,其外在根据是对现实生活的体验与反省 ;人生价值的本质是“尚利”、“贵义” ,凡是“利人”、“利天下”的人生都是有价值的 ,并指出“合其志功而观” ,把动机与效果结合起来评价个体的... 墨子认为人生价值的内在根据在于对人存在的肯定 ,其外在根据是对现实生活的体验与反省 ;人生价值的本质是“尚利”、“贵义” ,凡是“利人”、“利天下”的人生都是有价值的 ,并指出“合其志功而观” ,把动机与效果结合起来评价个体的人生价值。墨子的观点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启发意义。从墨子的话语中我们领悟到人和人生的价值都根植于现实生活中 ,只有立足于现代社会 ,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才能真正解读人生价值之本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子 人生价值 评价标准 实践 人生价值评价 行为 动机 行为效果
下载PDF
天人相别:先秦时期的天人观 被引量:3
17
作者 沈顺福 《管子学刊》 2017年第2期49-55,共7页
天人关系是中国古代思想史的基本主题。天主要指自然之天,人主要指人类及其所创造的文明。天人学探讨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早在先秦时期,思想家们一致坚持天人相别说。孔子罕言天道、远离鬼神,从而倡导人道。孟子以为天时不... 天人关系是中国古代思想史的基本主题。天主要指自然之天,人主要指人类及其所创造的文明。天人学探讨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早在先秦时期,思想家们一致坚持天人相别说。孔子罕言天道、远离鬼神,从而倡导人道。孟子以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以天然之天取代自然之天,回避天道。荀子明确提出天人相分。《老子》以为天道无亲,以区别于亲亲之仁道。《庄子》提出天人不相胜,以为天人之道不同,主张存天道而灭人道。墨家将世间分为天、鬼与人三等,在区别天人的同时,力图将人道输入天道,看似统一二者,实则弘扬人道。这便是先秦儒墨思想家们别天人的目的:通过分别天人,削减天道对人道的影响力,以突出人道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人关系 儒家 道家 墨家
下载PDF
墨翟兼爱互利、尚同尚贤、节用节葬的社会政治观 被引量:4
18
作者 徐大同 《政治思想史》 2014年第1期1-9,197,共9页
墨翟所创之墨学在春秋战国时与儒学并称显学。但与儒学不同,墨子的思想主要反映了劳动人们的利益和愿望。他认为自利而不相爱是社会无序、人民痛苦的根源,进而提出了"兼相爱,交相利"的救世之道。在国家观上,他认为没有强有力... 墨翟所创之墨学在春秋战国时与儒学并称显学。但与儒学不同,墨子的思想主要反映了劳动人们的利益和愿望。他认为自利而不相爱是社会无序、人民痛苦的根源,进而提出了"兼相爱,交相利"的救世之道。在国家观上,他认为没有强有力的国家就无法做到兼爱互利、实现众利,因而主张尚同尚贤,即建立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的国家制度,并选贤任能。他认识到统治者是否节俭的政治意义,从小生产者的利益和愿望出发,批判统治者奢侈无度的行为和儒家厚葬久丧的思想,主张节用节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子 兼爱互利 尚同尚贤 节用节葬 政治观
下载PDF
梅贻宝英译《墨子·卷一》中的文化流失问题 被引量:3
19
作者 武守信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140-142,共3页
梅贻宝所译《墨子》典籍是西方了解中国墨家思想的重要途径之一,由于受语言符号、文化差异、意识形态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梅译英文版《墨子.卷一》存在文化流失问题,我们对这种文化流失现象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通过文化补偿或者经典重译两... 梅贻宝所译《墨子》典籍是西方了解中国墨家思想的重要途径之一,由于受语言符号、文化差异、意识形态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梅译英文版《墨子.卷一》存在文化流失问题,我们对这种文化流失现象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通过文化补偿或者经典重译两种方式来弥补典籍翻译中的文化流失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贻宝 墨子 文化流失 文化补偿
下载PDF
不同的阶级关怀:孔子与墨子教育思想的差异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淑红 宋春光 《陇东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72-74,共3页
孔子和墨子同为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他们分别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育思想。本文从教育作用、教育目的、教育对象和教育内容四个方面,对孔子和墨子的教育思想进行了比较,剖析和揭示了二者不同的阶级关怀... 孔子和墨子同为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他们分别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育思想。本文从教育作用、教育目的、教育对象和教育内容四个方面,对孔子和墨子的教育思想进行了比较,剖析和揭示了二者不同的阶级关怀和社会历史根源,以彻底把握二者思想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墨子 教育 阶级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