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b-Mo-V-TiO_(2)低温脱硝催化剂及其硫酸氢铵分解性能
1
作者 柏源 王圣 +1 位作者 孙天宇 轩宇宁 《工业催化》 CAS 2024年第5期33-38,共6页
通过浸渍法制备一系列Nb掺杂V-Mo-Ti催化剂,研究V_(2)O_(5)负载量及Nb掺杂量对催化剂低温脱硝活性的影响,并测试其硫酸氢铵分解性能。采用XRD、N_(2)吸附-脱附、H_(2)-TPR、NH_(3)-TPD、IR等测试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Nb掺杂... 通过浸渍法制备一系列Nb掺杂V-Mo-Ti催化剂,研究V_(2)O_(5)负载量及Nb掺杂量对催化剂低温脱硝活性的影响,并测试其硫酸氢铵分解性能。采用XRD、N_(2)吸附-脱附、H_(2)-TPR、NH_(3)-TPD、IR等测试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Nb掺杂促进了V-Mo-Ti的氧化还原性能,提升催化剂的表面酸性,使催化剂具有更加优异的低温脱硝性能;当空速5 000 h^(-1),反应温度180℃时,1.5Nb-6V-3Mo-Ti催化剂的脱硝效率达到100%。同时Nb掺杂提升了催化剂NO氧化能力,促进硫酸氢氨与NO反应的进行,提升催化剂的低温抗水硫中毒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工程 低温烟气脱硝 Nb掺杂 硫酸氢铵分解 V-mo-ti催化剂
下载PDF
ICP-AES测定铝合金中Mg、Be、Mn、Mo、Fe、Ti、Si和Zn 被引量:7
2
作者 周智勇 张廷红 张涛 《光谱实验室》 CAS CSCD 2008年第4期581-583,共3页
采用ICP-AES同时测定铝合金中合金元素和杂质元素,优化ICP光谱仪的工作条件,测定回收率96%—106%,RSD0.28%—6.26%,结果令人满意。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铝合金
下载PDF
Mo掺杂Ti/Sb-SnO_2电极处理含油废水的实验研究
3
作者 葛伟青 刘艳娟 +1 位作者 郝玉翠 郝斌 《唐山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63-64,共2页
采用自制的Mo掺杂Ti/Sb-SnO2电极处理含油废水,实验结果表明,在电流密度为20mA/cm2,电解时间为50min,极板间距为1.5cm,pH值为6.5的工作条件下,废水COD和浊度的去除率分别达到59.7%和87.0%。
关键词 mo掺杂ti Sb-SnO2电极 含油废水 去除效果
下载PDF
钕铌共掺杂对V-Mo/Ti脱硝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常峥峰 黄力 +4 位作者 姚晔 王虎 纵宇浩 高义博 于洋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4-150,共7页
通过添加助剂可以提高催化剂脱硝活性,因此采用浸渍法,制备了Nd、Nb共掺杂的V-Mo/Ti脱硝催化剂,并采用XRD、N_(2)-吸附脱附、H_(2)-TPR、XPS、NH_(3)-TPD等测试手段对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Nd、Nb改性后的催化剂H_... 通过添加助剂可以提高催化剂脱硝活性,因此采用浸渍法,制备了Nd、Nb共掺杂的V-Mo/Ti脱硝催化剂,并采用XRD、N_(2)-吸附脱附、H_(2)-TPR、XPS、NH_(3)-TPD等测试手段对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Nd、Nb改性后的催化剂H_(2)还原峰峰顶温度向低温方向移动,说明加入Nd、Nb后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了催化剂活性组分的分散程度;V-Mo-Nd-Nb/Ti催化剂的O_(α)含量最高,有利于其脱硝性能;Nd和Nb的共掺杂催化剂的整体脱硝活性要优于V-Mo/Ti催化剂,在210℃下催化剂的脱硝效率能够达到71.8%,还能减少N_(2)O的生成。该催化剂还具备优良的抗SO_(2)、H_(2)O性能,反应28 h后,催化剂的脱硝效率依然能达到93%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硝催化剂 V-mo/ti催化剂 Nd Nb 共掺杂
下载PDF
Nb,Mo,Ti,Ta,W掺杂硅化石墨扫描电镜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葛学贵 曹宏 +3 位作者 黄少云 陈亦凡 靳化才 杨蜜纯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77-82,共6页
以硅粉的 1% ,2 %~ 10 % ( w B)将 Nb,Mo,Ti,Ta,W等 5种金属粉掺入硅粉中 ,用液硅渗透法 ( LSP)制备出系列掺杂硅化石墨样品。对这些样品抗折、抗拉强度测试结果表明 :Nb( 6 % ) -硅化石墨性能最优 ,抗拉强度提高了 2 0 %~ 2 7% ;Mo( ... 以硅粉的 1% ,2 %~ 10 % ( w B)将 Nb,Mo,Ti,Ta,W等 5种金属粉掺入硅粉中 ,用液硅渗透法 ( LSP)制备出系列掺杂硅化石墨样品。对这些样品抗折、抗拉强度测试结果表明 :Nb( 6 % ) -硅化石墨性能最优 ,抗拉强度提高了 2 0 %~ 2 7% ;Mo( 1% )、Mo( 5 % )掺杂效果次之 ;而 Ti( 7% )、Ta( 3% )、W( 7% )等的掺杂反使材料强度降低。扫描电子显微镜 ( SEM)分析显示 :Nb( 6 % )掺杂使抗拉强度增强的原因在于 ,新的铌与碳的间隙化合物相的生成 ,减小了硅化石墨显微结构的尺寸 ,且使材料外层及内核结构均匀、致密、统一 ,因而能有效分散应力集中 ,缓冲裂纹扩张 ,增大承载截面 ,从而提高材料力学性能。相反 Ti( 7% )、Ta( 3% )等掺杂后 ,尽管使材料外层结构致密 ,但内部结构疏松 ,晶粒、孔隙尺寸大小不一 ,形态各异 ,内、外结构极不统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杂 硅化石墨 扫描电子显微镜 抗拉强度
下载PDF
二价与四价金属离子等摩尔共掺杂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n_(1.9)Mg_(0.05)Ti_(0.05)O_4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
6
作者 吴玥 刘兴泉 +1 位作者 张峥 赵红远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283-2290,共8页
以氢氧化锂、乙酸锰、硝酸镁和钛酸丁酯为原料,以柠檬酸为螯合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二价镁离子与四价钛离子等摩尔共掺杂的尖晶石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 Mn1.9Mg0.05Ti0.05O4.采用热重分析(TGA),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 以氢氧化锂、乙酸锰、硝酸镁和钛酸丁酯为原料,以柠檬酸为螯合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二价镁离子与四价钛离子等摩尔共掺杂的尖晶石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 Mn1.9Mg0.05Ti0.05O4.采用热重分析(TGA),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电化学性能测试(包括循环伏安(CV)和电化学交流阻抗谱(EIS)测试)对所得样品的结构、形貌及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780°C下煅烧12 h得到了颗粒均匀细小的尖晶石型结构的Li Mn1.9Mg0.05Ti0.05O4材料,该材料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在室温下以0.5C倍率充放电,在4.35-3.30 V电位范围内放电比容量达到126.8 m Ah·g-1,循环50次后放电比容量仍为118.5m Ah·g-1,容量保持率为93.5%.在55°C高温下循环30次后的放电比容量为111.9 m Ah·g-1,容量保持率达到91.9%,远远高于未掺杂的Li Mn2O4的容量保存率.二价镁离子与四价钛离子等摩尔共掺杂Li Mn2O4,改善了尖晶石锰酸锂的电子导电和离子导电性能,使其倍率性能和高温性能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尖晶石锰酸锂 溶胶-凝胶法 mgti共掺杂
下载PDF
Ti-Mg-Al复合脱氧X70级抗酸海底管线钢氢捕获效率及HIC敏感性
7
作者 肖虎 黄峰 +2 位作者 彭志贤 戈方宇 刘静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0158-10165,共8页
采用NACE TM 0284-2016标准评估了一系列不同Al含量的Ti-Mg-Al复合脱氧X70级别抗酸海底管线试验钢的氢致开裂(HIC)敏感性,并通过测量氢扩散通量(J∞L)和有效氢扩散系数(D eff)研究了其氢捕获及扩散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Al的添加因能促... 采用NACE TM 0284-2016标准评估了一系列不同Al含量的Ti-Mg-Al复合脱氧X70级别抗酸海底管线试验钢的氢致开裂(HIC)敏感性,并通过测量氢扩散通量(J∞L)和有效氢扩散系数(D eff)研究了其氢捕获及扩散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Al的添加因能促进针状铁素体形成而显著提高试验钢的抗拉强度;随着Al含量增加,试验钢中的夹杂物不仅数量增加,成分也发生变化,由以均匀分布的单一Mn-S和Al-Ti-Mg-O-Mn-S复合夹杂物为主转向以带状分布的单一Al-O夹杂和Al-Ti-O-Mn-S型复合夹杂为主;当Al含量增加至0.03%时,试验钢的屈服强度降低,且[H]容易在脆性Al_(2)O_(3)夹杂物周围引发内部微裂纹,并产生表面氢鼓泡。Al的添加主要是通过影响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的特性,从而改变氢在钢中的捕获和扩散动力学行为,进而影响钢的HIC敏感性。在本实验范围内,Al的添加量不宜超过0.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mg-Al复合脱氧 X70 moS管线钢 非金属夹杂物 HIC敏感性
下载PDF
Ti掺杂对Li-Mg-N-H材料储氢性能影响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闫敏艳 宫长伟 +1 位作者 张鹤 张敏刚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97-303,共7页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赝势平面波方法,研究了Ti掺杂对Li_(2)MgN_(2)H_(2)材料储氢性能的影响及作用机理,计算给出了杂质替换能、生成焓、能带结构、态密度、差分电荷密度及布居等。研究表明,Ti掺杂Li_(2)MgN_(2)H_(2)体系时...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赝势平面波方法,研究了Ti掺杂对Li_(2)MgN_(2)H_(2)材料储氢性能的影响及作用机理,计算给出了杂质替换能、生成焓、能带结构、态密度、差分电荷密度及布居等。研究表明,Ti掺杂Li_(2)MgN_(2)H_(2)体系时,其倾向于替换其中的Mg原子,且当替换8c位置的Mg时,杂质替换能最低,晶体结构最为稳定。生成焓计算结果表明,Ti掺杂能够有效降低Li_(2)MgN_(2)H_(2)的结构稳定性,有利于其吸氢反应的进行。进一步结合电子结构分析发现,Ti掺杂使得Li_(2)MgN_(2)H_(2)材料的晶胞体积增大,能隙降低,同时Ti与N原子之间较强的相互作用使得Li—N和N—H键的成键峰峰值降低,键强减弱,这些因素均有利于Li_(2)MgN_(2)H_(2)材料吸氢动力学性能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性原理 Li-mg-N-H ti掺杂 生成焓 电子结构 储氢
下载PDF
γ-Fe_(2)O_(3)抗As_(2)O_(3)中毒能力的分子模拟 被引量:3
9
作者 周文波 牛胜利 +3 位作者 刘思彤 王栋 韩奎华 王永征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3600-3609,共10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γ-Fe_(2)O_(3)表面As_(2)O_(3)的吸附以及掺杂改性提高抗As_(2)O_(3)中毒性能的作用机理.计算了As_(2)O_(3)在完整以及O缺陷γ-Fe_(2)O_(3)(001)表面的吸附性能,包括吸附位点、吸附结构、吸附能、PDOS等.同时建...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γ-Fe_(2)O_(3)表面As_(2)O_(3)的吸附以及掺杂改性提高抗As_(2)O_(3)中毒性能的作用机理.计算了As_(2)O_(3)在完整以及O缺陷γ-Fe_(2)O_(3)(001)表面的吸附性能,包括吸附位点、吸附结构、吸附能、PDOS等.同时建立了Mo、Ti、Mg掺杂的γ-Fe_(2)O_(3)模型,探讨了助剂掺杂对抗砷中毒能力的作用机制,并考虑了掺杂量的影响.结果表明:As_(2)O_(3)倾向于以O端化学吸附在γ-Fe_(2)O_(3)(001)表面Feoct位,吸附过程发生强烈的相互作用和电荷转移.当表面存在O缺陷时,As_(2)O_(3)的吸附能得到提高.Mo、Ti、Mg倾向于掺杂在Feoct位,增强了对As_(2)O_(3)的吸附能力,并且增大Mo的掺杂量可以强化As_(2)O_(3)的吸附.As_(2)O_(3)倾向于与活性较强的Mo、Ti、Mg发生反应,从而保护活性Fe位不受砷中毒,Ti和Mg的掺杂还抑制了相邻Fe位对As_(2)O_(3)的吸附.Mo、Ti、Mg的掺杂还促进了催化剂表面对NH_(3)的吸附,增强了表面酸性强度,有利于SCR反应.Mo、Ti、Mg原子的掺杂有利于提高γ-Fe_(2)O_(3)催化剂的抗砷中毒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_(2)O_(3) 吸附 γ-Fe_(2)O_(3) O缺陷 motimg掺杂 密度泛函理论
下载PDF
ICP-AES法同时测定纯铁中八种杂质元素 被引量:19
10
作者 赵玉珍 薛进敏 《光谱实验室》 CAS CSCD 1999年第1期79-82,共4页
本文研究了用ICP-AES法同时测定纯铁中8种杂质元素:Cr、Cu、Mg、Mn、Mo、Ni、Ti、V的分析方法。研究了铁基体元素对被测元素光谱线的光谱干扰与物理干扰,采用背景扣除法与基体匹配法进行校正。被测元素的检出... 本文研究了用ICP-AES法同时测定纯铁中8种杂质元素:Cr、Cu、Mg、Mn、Mo、Ni、Ti、V的分析方法。研究了铁基体元素对被测元素光谱线的光谱干扰与物理干扰,采用背景扣除法与基体匹配法进行校正。被测元素的检出限为0.4-3.0μg/L,合成试样的回收率为91%-110%,杂质元素含量为0.0003%-0.05%时,测量的相对标准偏差<9%。方法简便、准确、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P AES 纯铁 杂质
下载PDF
掺杂镧对TZM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锋 王快社 +1 位作者 刘仁智 王鹏洲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3-45,49,共4页
采用粉末冶金法和轧制工艺制备了掺杂不同镧含量的TZM合金,研究了掺杂镧对不同状态TZM合金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杂镧能显著细化TZM烧结坯的晶粒尺寸,La2O3掺杂量越多,细化效果越明显;掺杂镧可使TZM烧结坯的密度和硬度增大... 采用粉末冶金法和轧制工艺制备了掺杂不同镧含量的TZM合金,研究了掺杂镧对不同状态TZM合金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杂镧能显著细化TZM烧结坯的晶粒尺寸,La2O3掺杂量越多,细化效果越明显;掺杂镧可使TZM烧结坯的密度和硬度增大,显著提高TZM合金的强度和韧性,使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ZM合金 掺杂 力学性能
下载PDF
ICP-AES法测定掺杂型镍钴锰三元素复合氢氧化物中七种掺杂元素 被引量:1
12
作者 明帮来 谢英豪 +3 位作者 钟敏方 张学梅 唐剑骁 欧彦楠 《广东化工》 CAS 2019年第11期188-189,共2页
掺杂型镍钴锰三元素复合氢氧化物试样用盐酸溶解,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上(ICP-AES),选择合适的分析谱线,采用标准工作曲线法,在5%的盐酸介质中同时测定Al、Mg、Ti、Sr、Zr、La、Y等七种掺杂元素的含量。大量的镍、钴、锰基... 掺杂型镍钴锰三元素复合氢氧化物试样用盐酸溶解,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上(ICP-AES),选择合适的分析谱线,采用标准工作曲线法,在5%的盐酸介质中同时测定Al、Mg、Ti、Sr、Zr、La、Y等七种掺杂元素的含量。大量的镍、钴、锰基体不会对测定造成干扰,掺杂离子相互之间不干扰测定,此方法各元素的检出限在0.0005~0.008μg/mL之间,在对实际样品的测定结果其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2.92%,加标回收率为95.4%~103.8%,具有很高的准确度和精密度,适用于实际产品掺杂型镍钴锰三元素复合氢氧化物中掺杂元素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杂型镍钴锰三元素复合氢氧化物 ICP-AES法 Al mg ti SR ZR La Y
下载PDF
基于ICP-MS法的不同产地天麻中20种元素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于生 郭舒臣 +4 位作者 姚卫峰 单鸣秋 池玉梅 张丽 丁安伟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3619-3623,共5页
目的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天麻中As、Ba、Be、Cd、Co、Cr、Cu、Ga、Hg、Mg、Mn、Mo、Ni、Pb、Se、Sn、Sr、Ti、Tl、V 20种元素的量。方法采用浓硝酸与双氧水作为混合溶剂,结合微波消解处理天麻样品。经过仪器工作条... 目的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天麻中As、Ba、Be、Cd、Co、Cr、Cu、Ga、Hg、Mg、Mn、Mo、Ni、Pb、Se、Sn、Sr、Ti、Tl、V 20种元素的量。方法采用浓硝酸与双氧水作为混合溶剂,结合微波消解处理天麻样品。经过仪器工作条件的优化,进行了方法学考察,并测定了30批不同产地天麻样品中20种元素的量。结果 20种待测元素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8 2),重复性试验RSD均≤6.34%,稳定性试验RSD均≤6.00%,精密度试验RSD均≤5.78%,加样回收率在91.62%~108.10%,RSD均≤5.21%。结论该方法具有前处理简便、多种元素同时测定、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准确度高、精密度好等优点,可为天麻中元素的快速分析以及药材质量评价提供技术支持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天麻 As Ba Be Cd Co Cr Cu Ga HG mg Mn mo Ni Pb Se SN Sr ti TL V 定量分析 聚类分析
原文传递
基于ICP-MS法的加味左金丸中无机元素分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石巧玲 周红祖 +4 位作者 高厚明 陈香玲 陈静君 黎碧玲 余惠旻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6864-6870,共7页
目的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ICP-MS)法建立加味左金丸中Cd、Pb、As、Hg、Co、V、Ni、Cu、Li、Sb、Ba、Mo、Sn、Cr、Na、Mg、Al、Ca、Ti、Mn、Fe、Zn、Ga、Se、Sr、Tl共计26种无机元素... 目的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ICP-MS)法建立加味左金丸中Cd、Pb、As、Hg、Co、V、Ni、Cu、Li、Sb、Ba、Mo、Sn、Cr、Na、Mg、Al、Ca、Ti、Mn、Fe、Zn、Ga、Se、Sr、Tl共计26种无机元素的测定方法。方法加味左金丸通过微波消解法处理后,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选择内标物,其中^(7)Li、^(23)Na、^(24)Mg、^(27)Al、^(40)Ca、^(48)Ti、^(51)V、^(52)Cr、^(55)Mn、^(56)Fe、^(58)Ni、^(59)Co、^(63)Cu、^(66)Zn、^(70)Ga、^(75)As、^(77)Se、^(86)Sr以^(72)Ge作为内标;^(95)Mo、^(114)Cd、^(118)Sn、^(121)Sb、^(137)Ba以^(115)In作为内标;^(202)Hg、^(205)Tl、^(208)Pb以^(209)Bi作为内标。对标准品溶液、空白溶液与供试品溶液进行分析,采用标准曲线法进行定量分析。通过ICP-MS法进行测定。结果26种无机元素线性的相关系数r≥0.9996,检出限为0.001~1.500μg/L,定量限为0.01~5.00μg/L,精密度与重复性试验的RSD均小于5%,平均回收率在82.64%~106.44%,RSD均小于5%。对3个厂家的12批样品进行了测定,26种元素的含量差异较大,其中Na、Mg、Ca、Fe 4种元素的含量比较高,均大于500μg/g,Cd、Pb、As、Hg、Co、Li、Sb、Mo、Sn、Cr、Se、Tl的含量比较低,均小于1μg/g。由结果可知,人体的常量元素,如Na、Mg、Ca的含量比较高,Cd、Pb、As、Hg等有害元素含量比较低。根据《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的要求,本品中Cd、Pb、As、Hg与Cu均符合规定。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可以用于加味左金丸中无机元素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左金丸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微波消解 Cd Pb As HG Co V Ni Cu Li Sb Ba mo Sn Cr Na mg Al Ca ti Mn Fe Zn Ga Se Sr TL
原文传递
基于ICP-MS法的麝香保心丸中26种无机元素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丁华永 彭华毅 林绥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47-852,共6页
目的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建立麝香保心丸中26种无机元素(Li、Na、Mg、Al、Ca、Ti、V、Cr、Mn、Fe、Co、Ni、Cu、Zn、Ga、As、Se、Sr、Mo、Cd、Sb、Ba、Hg、Tl、Pb、Bi)的测定方法。方法麝香保心丸样品以浓硝酸为消解试... 目的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建立麝香保心丸中26种无机元素(Li、Na、Mg、Al、Ca、Ti、V、Cr、Mn、Fe、Co、Ni、Cu、Zn、Ga、As、Se、Sr、Mo、Cd、Sb、Ba、Hg、Tl、Pb、Bi)的测定方法。方法麝香保心丸样品以浓硝酸为消解试剂经微波消解后,以Ge、In元素为内标,以灌木枝叶标准物质作为质控标准物质,采用ICP-MS法测定其中26种无机元素的量。结果待检测的26种元素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 4,各元素的检出限在0.010~2.987μg/L,定量限在0.035~10.000μg/L,回收率在79.88%~105.76%,RSD≤4.55%。测定的12批样品中Ca、Mg、Na、Fe量较高,均超过1.000 mg/g;Mn、Cu、Zn、Al、Ga量也相对较高,而Sb、Hg、Tl、Bi量相对较低,均在0.050μg/g以下。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适用于麝香保心丸中无机元素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麝香保心丸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微波消解 Li Na mg Al Ca ti V Cr Mn Fe Co Ni Cu Zn Ga As Se Sr mo Cd Sb Ba HG TL Pb Bi
原文传递
基于ICP-MS法的桂枝茯苓胶囊中无机元素分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康玉 刘先华 王斌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3292-3297,共6页
目的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建立桂枝茯苓胶囊(GFC)中29种无机元素(Li、Be、B、Na、Mg、Al、Ca、Ti、V、Cr、Mn、Fe、Co、Ni、Cu、Zn、Ga、As、Se、Sr、Mo、Cd、Sn、Sb、Ba、Hg、Tl、Pb、Bi)的测定方法。方法 GFC样品以浓... 目的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建立桂枝茯苓胶囊(GFC)中29种无机元素(Li、Be、B、Na、Mg、Al、Ca、Ti、V、Cr、Mn、Fe、Co、Ni、Cu、Zn、Ga、As、Se、Sr、Mo、Cd、Sn、Sb、Ba、Hg、Tl、Pb、Bi)的测定方法。方法 GFC样品以浓硝酸为消解试剂经微波消解后,以Ge、In元素为内标,以灌木枝叶标准物质作为质控标准物质,采用ICP-MS法测定其中29种无机元素含量。结果待检测的29种无机元素在各的自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4;各元素的检出限在0.012~4.105μg/L,定量限在0.045~14.500μg/L,平均加样回收率在79.88%~105.76%,RSD≤4.55%。测定的12批样品中Ca、Na、Mg含量较高,均超过300μg/g;Fe、Mn、Sr含量也相对较高,而有害元素Be、As、Cd、Sb、Hg、Tl、Bi含量相对较低,均在0.030μg/g以下。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适用于GFC中无机元素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枝茯苓胶囊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微波消解 Li Be B Na mg Al Ca ti V Cr Mn Fe Co Ni Cu Zn Ga As Se Sr mo Cd Sn Sb Ba HG TL Pb Bi
原文传递
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脉络宁注射液中25种矿物质元素 被引量:18
17
作者 汤卫国 王奇志 +4 位作者 印敏 王鸣 陈雨 张建华 冯煦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2172-2177,共6页
目的建立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直接稀释测定脉络宁注射液中25种矿物质元素(Mg、Ca、Fe、Cu、Zn、Mn、Al、B、Ba、Co、Cr、K、Li、Mo、Na、Ni、P、Pb、Sr、Th、Ti、V、As、Cd和Hg)的方法。方法分别对微波消解条件... 目的建立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直接稀释测定脉络宁注射液中25种矿物质元素(Mg、Ca、Fe、Cu、Zn、Mn、Al、B、Ba、Co、Cr、K、Li、Mo、Na、Ni、P、Pb、Sr、Th、Ti、V、As、Cd和Hg)的方法。方法分别对微波消解条件和测试条件进行考察;样品经微波消解后,采用电感耦合质谱仪测定25种矿物质元素,并对测定方法学进行考察。结果确定最佳消解条件为3步缓慢升温:400 W 80℃升温10 min,保留5 min;600 W 120℃升温10 min,保留5 min;900 W 200℃升温20 min,保留20 min;25种矿物质元素在各自的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试验的RSD均符合定量分析要求;加标回收率为94.7%~106.1%,RSD在0.34%~2.79%。脉络宁注射液中检测出Mg、Ca、Fe、Cu、Zn、Mn、Al、B、Ba、Co、Cr、K、Li、Mo、Na、Ni、P、Pb、Sr、Th、Ti、V,未检出As、Cd和Hg。结论该方法简便、迅速、准确,适用于脉络宁注射液中25种矿物质元素的同时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宁注射液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 微波消解 矿物质 mg Ca Fe Cu Zn Mn Al B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