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40Cr钢表面包埋渗Mo涂层组织及摩擦性能
被引量:
4
1
作者
胡建军
赵雪
+3 位作者
郭宁
杨显
李晖
许洪斌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0-69,共10页
热扩散渗钼(Mo)是钢材表面化学成分的改性方式之一,其可提高钢的淬透性,与碳作用形成高熔点的碳化物,能够提高钢铁材料表面的耐磨性。为探索热扩散渗钼工艺,分别采用箱式炉加热和感应加热对40Cr钢进行1000~1300℃不同温度下包埋扩散渗处...
热扩散渗钼(Mo)是钢材表面化学成分的改性方式之一,其可提高钢的淬透性,与碳作用形成高熔点的碳化物,能够提高钢铁材料表面的耐磨性。为探索热扩散渗钼工艺,分别采用箱式炉加热和感应加热对40Cr钢进行1000~1300℃不同温度下包埋扩散渗处理,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G-SEM)、X射线衍射技术(XRD)和摩擦磨损试验研究了渗Mo试样的微观组织、元素分布、物相构成以及摩擦磨损性能,并对感应加热渗Mo微观结构的演变机理进行了阐述。结果表明:在1100℃下箱式炉加热未观察到明显的Mo渗层,而感应加热在不同温度下形成了30~70μm厚的Mo渗层;感应加热后试样截面组织由Mo渗层、过渡层、受影响层、基体组成,其中Mo渗层主要由Fe-Mo固溶体(Fe-Mo SS)和碳化物相组成,过渡层由合金珠光体组成,受影响层为贫碳区;研究表明感应加热Mo渗层的最高硬度为560 HV0.2,约为原始试样的两倍,IHM-1200试样的的摩擦因数为0.73,比原始试样低0.12,磨损质量略低于原始试样,Mo渗层显著提高40Cr钢的摩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0CR钢
包埋
渗
mo渗层
摩擦性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纯钛表面辉光放电W-Mo共渗层的显微结构及力学性能
2
作者
赵云
陈飞
周海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6-61,共6页
利用空心阴极等离子放电表面合金化技术,在低于纯钛相变温度(882℃)下,在纯Ti表面进行W-Mo二元共渗。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了合金渗层的显微结构及物相组成,利用HMV-1T型显微硬度计测试了试样的表面和截面硬度...
利用空心阴极等离子放电表面合金化技术,在低于纯钛相变温度(882℃)下,在纯Ti表面进行W-Mo二元共渗。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了合金渗层的显微结构及物相组成,利用HMV-1T型显微硬度计测试了试样的表面和截面硬度,并用静拉伸试验分析了W-Mo共渗前后试样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纯Ti在经过辉光放电W-Mo共渗处理后,在其表面形成了厚度为15μm的WMo合金层,合金渗层致密,无显微裂纹,并与基体结合良好。处理后的试样中最大的抗拉强度为546 MPa,比原始试样提升了49%,表面最大的显微硬度为1 196HV0.1,较原始试样增加了6.85倍。纯Ti经过WMo二元共渗后,其表面硬度增加,抗拉强度增加,表面的力学性能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纯钛
空心阴极
等离子体辉光放电
W—
mo
共
渗
层
显微结构
力学性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载荷下TC11合金等离子表面渗Mo层的摩擦磨损性能(英文)
被引量:
3
3
作者
于修水
梁文萍
+3 位作者
缪强
徐一
任蓓蕾
郭凯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57-562,共6页
采用双辉等离子冶金技术制备渗Mo层,并研究其不同载荷下的摩擦行为和磨损机制。采用SEM、EDS和XRD表征渗Mo层的微观形貌、成分分布以及相结构。结果表明:渗Mo层厚度为20μm,致密均匀,其相主要为Mo、Al3Ti和Al8(Ti3-x Mox)。为了研究渗M...
采用双辉等离子冶金技术制备渗Mo层,并研究其不同载荷下的摩擦行为和磨损机制。采用SEM、EDS和XRD表征渗Mo层的微观形貌、成分分布以及相结构。结果表明:渗Mo层厚度为20μm,致密均匀,其相主要为Mo、Al3Ti和Al8(Ti3-x Mox)。为了研究渗Mo层的摩擦行为,分别在载荷1.3,5.3和9.3 N对其进行滑动磨损试验。随着载荷的增加,渗Mo层的平均摩擦系数和磨损率都呈上升趋势。根据载荷1.3 N条件下的三维形貌、SEM照片和能谱分析,得出其磨损机制为轻微磨粒磨损和氧化磨损;在载荷5.3 N条件下,氧化磨损和磨粒磨损为主要磨损机制;在载荷9.3 N条件下,主要磨损机制为氧化磨损、磨粒磨损和粘着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磨损性能
渗
mo
层
等离子表面冶金
载荷
原文传递
题名
40Cr钢表面包埋渗Mo涂层组织及摩擦性能
被引量:
4
1
作者
胡建军
赵雪
郭宁
杨显
李晖
许洪斌
机构
重庆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重庆市模具技术重点实验室
西南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
出处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0-69,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575073)
重庆市基础科学与前沿技术研究专项(cstc2017jcyjBX0031)资助项目。
文摘
热扩散渗钼(Mo)是钢材表面化学成分的改性方式之一,其可提高钢的淬透性,与碳作用形成高熔点的碳化物,能够提高钢铁材料表面的耐磨性。为探索热扩散渗钼工艺,分别采用箱式炉加热和感应加热对40Cr钢进行1000~1300℃不同温度下包埋扩散渗处理,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G-SEM)、X射线衍射技术(XRD)和摩擦磨损试验研究了渗Mo试样的微观组织、元素分布、物相构成以及摩擦磨损性能,并对感应加热渗Mo微观结构的演变机理进行了阐述。结果表明:在1100℃下箱式炉加热未观察到明显的Mo渗层,而感应加热在不同温度下形成了30~70μm厚的Mo渗层;感应加热后试样截面组织由Mo渗层、过渡层、受影响层、基体组成,其中Mo渗层主要由Fe-Mo固溶体(Fe-Mo SS)和碳化物相组成,过渡层由合金珠光体组成,受影响层为贫碳区;研究表明感应加热Mo渗层的最高硬度为560 HV0.2,约为原始试样的两倍,IHM-1200试样的的摩擦因数为0.73,比原始试样低0.12,磨损质量略低于原始试样,Mo渗层显著提高40Cr钢的摩擦性能。
关键词
40CR钢
包埋
渗
mo渗层
摩擦性能
Keywords
40Cr steel
pack-cementation
mo
-coating
tribological properties
分类号
TG156 [金属学及工艺—热处理]
TB31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纯钛表面辉光放电W-Mo共渗层的显微结构及力学性能
2
作者
赵云
陈飞
周海
机构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6-61,共6页
基金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优秀学科带头人培育计划(BIPT-BPOAL-2013)
文摘
利用空心阴极等离子放电表面合金化技术,在低于纯钛相变温度(882℃)下,在纯Ti表面进行W-Mo二元共渗。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了合金渗层的显微结构及物相组成,利用HMV-1T型显微硬度计测试了试样的表面和截面硬度,并用静拉伸试验分析了W-Mo共渗前后试样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纯Ti在经过辉光放电W-Mo共渗处理后,在其表面形成了厚度为15μm的WMo合金层,合金渗层致密,无显微裂纹,并与基体结合良好。处理后的试样中最大的抗拉强度为546 MPa,比原始试样提升了49%,表面最大的显微硬度为1 196HV0.1,较原始试样增加了6.85倍。纯Ti经过WMo二元共渗后,其表面硬度增加,抗拉强度增加,表面的力学性能得到改善。
关键词
工业纯钛
空心阴极
等离子体辉光放电
W—
mo
共
渗
层
显微结构
力学性能
Keywords
commercial pure titanium
hollow cathode
plasma glow discharge
W-
mo
co-penetrated layer
microstructure
mechanical properties
分类号
TG174.445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表面处理]
TG115.52 [金属学及工艺—物理冶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载荷下TC11合金等离子表面渗Mo层的摩擦磨损性能(英文)
被引量:
3
3
作者
于修水
梁文萍
缪强
徐一
任蓓蕾
郭凯
机构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出处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57-562,共6页
基金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51174119)
the Fundamental Research Funds for the Central Universities
the Aeronautic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2012ZF52071)
文摘
采用双辉等离子冶金技术制备渗Mo层,并研究其不同载荷下的摩擦行为和磨损机制。采用SEM、EDS和XRD表征渗Mo层的微观形貌、成分分布以及相结构。结果表明:渗Mo层厚度为20μm,致密均匀,其相主要为Mo、Al3Ti和Al8(Ti3-x Mox)。为了研究渗Mo层的摩擦行为,分别在载荷1.3,5.3和9.3 N对其进行滑动磨损试验。随着载荷的增加,渗Mo层的平均摩擦系数和磨损率都呈上升趋势。根据载荷1.3 N条件下的三维形貌、SEM照片和能谱分析,得出其磨损机制为轻微磨粒磨损和氧化磨损;在载荷5.3 N条件下,氧化磨损和磨粒磨损为主要磨损机制;在载荷9.3 N条件下,主要磨损机制为氧化磨损、磨粒磨损和粘着磨损。
关键词
摩擦磨损性能
渗
mo
层
等离子表面冶金
载荷
Keywords
tribological behavior
mo
-alloyed layer
double-glow plasma surface alloying
load
分类号
TG174.4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表面处理]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40Cr钢表面包埋渗Mo涂层组织及摩擦性能
胡建军
赵雪
郭宁
杨显
李晖
许洪斌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纯钛表面辉光放电W-Mo共渗层的显微结构及力学性能
赵云
陈飞
周海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不同载荷下TC11合金等离子表面渗Mo层的摩擦磨损性能(英文)
于修水
梁文萍
缪强
徐一
任蓓蕾
郭凯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3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