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粉表面化学镀Cu及其反应机理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光君 王德志 +2 位作者 周杰 吴壮志 徐兵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05-409,共5页
利用Sn-Pd催化体系在Mo粉表面化学镀Cu制备了Cu/Mo复合粉体,利用XRD,SEM,EDS和XPS对复合粉体的成分及形貌进行了分析.利用XPS分析了Mo粉表面化学镀Cu过程中不同阶段元素价态的变化.解释了化学镀Cu过程中纳米Pd粒子的形成及其对Cu沉积的... 利用Sn-Pd催化体系在Mo粉表面化学镀Cu制备了Cu/Mo复合粉体,利用XRD,SEM,EDS和XPS对复合粉体的成分及形貌进行了分析.利用XPS分析了Mo粉表面化学镀Cu过程中不同阶段元素价态的变化.解释了化学镀Cu过程中纳米Pd粒子的形成及其对Cu沉积的催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Cu mo粉 Cu/mo复合 反应机理
下载PDF
水热合成法制备稀土掺杂Mo粉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马琰华 李继文 +3 位作者 魏世忠 徐流杰 宫方方 赵晶晶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5-18,共4页
采用超声波震荡-静置法制备前驱体溶液,随后采用水热合成法,通过改变溶液pH值、合成温度及填充率等条件,制备出超细稀土掺杂MoO3粉末,最后采用二段氢还原法制备出纳米稀土掺杂Mo粉。利用XRD、SEM等手段对合成的MoO3产品进行结构表征。... 采用超声波震荡-静置法制备前驱体溶液,随后采用水热合成法,通过改变溶液pH值、合成温度及填充率等条件,制备出超细稀土掺杂MoO3粉末,最后采用二段氢还原法制备出纳米稀土掺杂Mo粉。利用XRD、SEM等手段对合成的MoO3产品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在溶液pH值0.5、合成温度180℃、填充率90%的条件下进行合成时,所制得纳米稀土Mo粉细小均匀、具有良好的分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震荡-静置 水热合成 氢还原 稀土掺杂mo粉 纳米
下载PDF
陶瓷金属化Mo粉测试及球磨工艺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慧勤 《真空电子技术》 2011年第3期68-71,共4页
陶瓷金属化生产中的Mo粉,通过采用科学的球磨方法,根据经验及理论公式计算球磨过程的各个工艺参数,进行各项生产性试验测试分析,应用于生产,产品的抗拉强度及一次金属化层微观形貌均达到了理想的要求,并经多次试验重复,肯定了这一工艺... 陶瓷金属化生产中的Mo粉,通过采用科学的球磨方法,根据经验及理论公式计算球磨过程的各个工艺参数,进行各项生产性试验测试分析,应用于生产,产品的抗拉强度及一次金属化层微观形貌均达到了理想的要求,并经多次试验重复,肯定了这一工艺改进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金属化 mo粉制备 性能指标
下载PDF
Y_2O_3对超细Mo复合粉末烧结性能与显微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成会朝 刘拼拼 +2 位作者 范景莲 田家敏 李鹏飞 《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2011年第3期355-360,共6页
以仲钼酸铵(NH4)6Mo7O24.4H2O和硝酸钇Y(NO3)3.6H2O为原料,采用喷雾干燥-煅烧-热还原工艺制备含Y的超细Mo复合粉末,粉末经成形、预烧和高温烧结制备细晶Mo合金,研究Y2O3对超细Mo复合粉末烧结性能与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热还... 以仲钼酸铵(NH4)6Mo7O24.4H2O和硝酸钇Y(NO3)3.6H2O为原料,采用喷雾干燥-煅烧-热还原工艺制备含Y的超细Mo复合粉末,粉末经成形、预烧和高温烧结制备细晶Mo合金,研究Y2O3对超细Mo复合粉末烧结性能与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热还原后稀土Y以Y2O3的形式存在于超细Mo复合粉末中,它的添加可细化Mo粉颗粒,提高粉末烧结活性,而且在烧结过程中抑制晶粒长大。但添加Y2O3引起的颗粒细化使得还原后的粉末氧含量增加,对合金密度提高造成不利影响。当Y2O3添加量过少时,合金晶粒较大、密度较低,强度提高不明显;Y2O3添加量过多又容易造成Y2O3颗粒在晶界的过多分布,使合金塑性下降较明显;当Y2O3含量为2%(质量分数)时,Mo合金晶粒尺寸为3~5μm,抗拉强度达到620 MPa,综合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mo粉 细晶mo合金 Y2O3颗粒 弥散强化 细晶强化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Al_2O_3/Mo纳米粉末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陈闯 魏世忠 +3 位作者 周志红 张国赏 李继文 徐流杰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8-113,118,共7页
以四钼酸铵、柠檬酸、硝酸铝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掺杂均匀的Al2O3/Mo纳米粉末,分析了柠檬酸在凝胶成形过程中的作用机理,优化了制胶工艺并推导出柠檬酸与四钼酸铵的配比关系,利用XRD、SEM、TEM对制备过程中粉体的相组成、形貌和... 以四钼酸铵、柠檬酸、硝酸铝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掺杂均匀的Al2O3/Mo纳米粉末,分析了柠檬酸在凝胶成形过程中的作用机理,优化了制胶工艺并推导出柠檬酸与四钼酸铵的配比关系,利用XRD、SEM、TEM对制备过程中粉体的相组成、形貌和微观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柠檬酸的添加量与四钼酸铵的质量及Al2O3与Mo的体积比有关;初始溶液pH值为1.5,可制备出蓬松多孔、海绵状结构的干凝胶;在560℃左右的空气氛围中焙烧时,能完成除胶过程;Al2O3的加入有助于得到超细Mo粉;混合粉末由Mo和Al2O3组成,Al2O3颗粒均匀分布于Mo颗粒间,平均尺寸约为60nm,Mo粉颗粒尺寸约为500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AL2O3 mo纳米 柠檬酸 mo粉
下载PDF
氢还原法制备Mo60Cu40纳米复合粉(英文)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在元 翟玉春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9,共4页
以(NH4)6Mo7O24·2H2O和CuSO4·5H2O(Mo:Cu=60:40,质量比,下同)为原料,采用化学共沉淀制备Mo-Cu复合氧化物粉末,再经过氢还原得到Mo-Cu复合物纳米粉末。结果表明:化学共沉淀的条件是反应温度为(50±5)°C,pH值为(5.1... 以(NH4)6Mo7O24·2H2O和CuSO4·5H2O(Mo:Cu=60:40,质量比,下同)为原料,采用化学共沉淀制备Mo-Cu复合氧化物粉末,再经过氢还原得到Mo-Cu复合物纳米粉末。结果表明:化学共沉淀的条件是反应温度为(50±5)°C,pH值为(5.1±0.1),陈化时间为(8±1)h;Mo-Cu复合氧化物粉末粒度为20nm;氢还原温度为650°C,Mo-Cu复合物纳米粉末粒度小于100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Cu复合 纳米 封闭循环氢还原 化学共沉淀
下载PDF
ZrO_2掺杂Mo基合金的制备及强化机理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郭松亮 张国赏 +2 位作者 魏世忠 徐流杰 崔超鹏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8-50,共3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和两段氢还原工艺制得了ZrO2掺杂Mo粉,再通过粉末冶金法制得ZrO2掺杂Mo基合金,并通过SEM、TEM、XRD和EDS对ZrO2掺杂Mo粉和ZrO2掺杂Mo基合金进行表征,研究了ZrO2掺杂Mo基合金的强化机理。结果表明:所制备ZrO2掺杂Mo粉颗... 采用溶胶-凝胶法和两段氢还原工艺制得了ZrO2掺杂Mo粉,再通过粉末冶金法制得ZrO2掺杂Mo基合金,并通过SEM、TEM、XRD和EDS对ZrO2掺杂Mo粉和ZrO2掺杂Mo基合金进行表征,研究了ZrO2掺杂Mo基合金的强化机理。结果表明:所制备ZrO2掺杂Mo粉颗粒细小但大小不均,近乎圆球状,有轻微的团聚;所制备ZrO2掺杂Mo基合金中ZrO2以第二相的形式弥散分布于Mo基体晶界,通过Orowan强化、细晶强化提高了ZrO2掺杂Mo基合金的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O2掺杂mo基合金 ZrO2掺杂mo粉 Orowan强化 细晶强化
下载PDF
Mo含量对TiN-Al_2O_3复合材料性能和显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何银儿 蒋明学 冯秀梅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84-1388,共5页
以纯度均为99%(质量分数)的Al2O3微粉、TiN微粉及Mo微粉为原料,采用机械复合法制样并在高温真空气氛下无压烧结制备了TiN-Al2O3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Mo含量对TiN-Al2O3复合材料性能及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Mo主要分布在TiN颗粒之间... 以纯度均为99%(质量分数)的Al2O3微粉、TiN微粉及Mo微粉为原料,采用机械复合法制样并在高温真空气氛下无压烧结制备了TiN-Al2O3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Mo含量对TiN-Al2O3复合材料性能及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Mo主要分布在TiN颗粒之间,使难烧结的TiN颗粒连成针柱状聚集体,从而Al2O3基体得到增强,复合材料的韧性得到提高。在复合材料中Mo微粉加入从0增加到9vol%时,其断裂韧性从4.28MPa.m1/2增大到7.59 MPa.m1/2。随着Mo含量的增加,材料的显微维氏硬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6vol%Mo时达到最大值,为2078.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N-Al2O3复合材料 mo粉 显微结构
下载PDF
纯Mo板材的微观孔洞研究
9
作者 杨康 谢敬佩 +3 位作者 陈艳芳 王爱琴 马窦琴 王文焱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36-339,共4页
通过SEM、XRD、TEM试验,研究了Mo粉制成的Mo板中出现麻点以及腐蚀后形成腐蚀坑等缺陷的原因。认为Mo粉和空气中氧含量对Mo板的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 mo粉 mo板材 腐蚀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