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Si_(2)涂层高温富氧火焰冲刷失效机理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罗靖川 朱昌发 +4 位作者 刘坤 王钺淞 徐向毅 杨冠军 陈林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55-365,共11页
MoSi_(2)高温氧化时表面可生成保护性SiO_(2),有望用于推力室喷管内表面抗高温氧化涂层材料。然而,在1800℃及以上超高温火焰冲刷考核条件下,MoSi_(2)涂层发生快速损伤失效。为揭示MoSi_(2)涂层超高温冲刷失效机理,系统研究了推力室喷... MoSi_(2)高温氧化时表面可生成保护性SiO_(2),有望用于推力室喷管内表面抗高温氧化涂层材料。然而,在1800℃及以上超高温火焰冲刷考核条件下,MoSi_(2)涂层发生快速损伤失效。为揭示MoSi_(2)涂层超高温冲刷失效机理,系统研究了推力室喷管不同位置涂层的氧化行为和损伤规律。结果表明:涂层损伤分为5个特征区域,分别为前缘、喉部、过渡段、中部和尾部,其中喉部发生整个涂层剥落,尾部涂层仍保持完整。MoSi_(2)涂层的主要失效形式为:超高温下MoSi_(2)涂层晶界快速氧化和氧化膜快速挥发,产生晶界裂纹,晶界裂纹合并形成网状、贯穿性、大尺度的纵向裂纹,将MoSi_(2)涂层分割成岛状区域。在热冲击载荷作用下,岛状区域MoSi_(2)涂层发生剥落失效。指出了MoSi_(2)涂层超高温冲刷腐蚀机理,为发展推力室喷管用长寿命MoSi_(2)超高温抗氧化涂层提供了理论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si_(2)涂层 氧化膜 晶界 纵向裂纹 剥落
下载PDF
激光熔覆MoSi_(2)颗粒增强Co基涂层的耐磨性能研究
2
作者 梁泽芬 梁泽忠 +2 位作者 张继林 牛玉艳 梁补女 《材料保护》 CAS CSCD 2024年第3期88-92,156,共6页
奥氏体不锈钢因低硬度和较差耐磨性限制了其应用,故改善不锈钢表面性能对于促进其应用有重要的工程意义。利用激光熔覆技术制备了不同质量分数(0,20%,40%)的MoSi_(2)增强Co基合金的复合涂层。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电... 奥氏体不锈钢因低硬度和较差耐磨性限制了其应用,故改善不锈钢表面性能对于促进其应用有重要的工程意义。利用激光熔覆技术制备了不同质量分数(0,20%,40%)的MoSi_(2)增强Co基合金的复合涂层。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电子探针显微分析仪(EPMA)等方法研究了MoSi_(2)的添加量对复合涂层的显微组织、相组成、硬度和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oSi_(2)的加入使复合涂层显微组织柱状晶向等轴晶和平面树枝晶转变,且具有细化组织的效果;随着MoSi_(2)含量的增加,Co基复合涂层的显微硬度和耐磨性能也随着提高。当MoSi_(2)的含量为40%时,MoSi_(2)/Co基复合涂层的显微硬度高达1455HV_(0.2),磨损率为6.9×10^(-5) mm^(3)/(N·m);在凝固过程中形成的硬质相(Cr_(5)Si_(3)、MoSi_(2)、Mo_(5)Si_(3)和Co_(2)Mo_(3))和(Fe、Cr、Co)Si_(2)新型固溶体显著提高复合涂层的耐磨性能;MoSi_(2)增强Co基合金涂层的磨损机制随着MoSi_(2)含量的增加发生转变,即由磨粒磨损、黏着磨损和塑性变形的协同作用转变为黏着磨损、脆性微断裂和氧化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mosi_(2)/Co基复合涂层 微观结构 硬度 耐磨性能
下载PDF
烧结压力对SPS制备MoSi_(2)涂层高温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茅晨浩 朱路 +3 位作者 任宣儒 王晓虹 张平 冯培忠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56-463,共8页
以废弃硅钼棒为原料,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spark plasma sintering, SPS)技术在钽基体上制备出MoSi_(2)涂层,研究了烧结压力对涂层微观形貌及其1 600℃下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40 MPa的范围内,提高烧结压力可增强涂层的致密性... 以废弃硅钼棒为原料,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spark plasma sintering, SPS)技术在钽基体上制备出MoSi_(2)涂层,研究了烧结压力对涂层微观形貌及其1 600℃下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40 MPa的范围内,提高烧结压力可增强涂层的致密性和阻氧能力,并且涂层表面大尺寸的裂纹消失,仅存在少量的微裂纹;经1 600℃氧化50 h后,烧结压力分别为20,30,40 MPa下所制备的涂层表面均完整无剥落,并形成连续的SiO_(2)保护膜,可有效阻碍氧气扩散;当烧结压力为40 MPa时,涂层的质量增益最低(7.4 mg/cm~2),其扩散层和玻璃膜较薄,此时涂层表现出最佳的防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mosi_(2) 抗氧化涂层 烧结压力 放电等离子烧结 钽基体
下载PDF
MoSi_(2)涂层制备工艺与腐蚀性能研究
4
作者 王洪金 孙顺平 +2 位作者 潘强 李小平 于赟 《山东化工》 CAS 2023年第1期37-39,共3页
利用激光合金化技术在Cr12钢表面制备了MoSi_(2)涂层,探讨了激光功率和扫描速度对涂层的影响,研究了MoSi_(2)涂层腐蚀性能。结果表明:激光功率较低时,扫描速度的改变对合金层深度影响小,随着激光功率的增加和扫描速度的降低,合金层宽度... 利用激光合金化技术在Cr12钢表面制备了MoSi_(2)涂层,探讨了激光功率和扫描速度对涂层的影响,研究了MoSi_(2)涂层腐蚀性能。结果表明:激光功率较低时,扫描速度的改变对合金层深度影响小,随着激光功率的增加和扫描速度的降低,合金层宽度和深度呈增加趋势。质量分数3.5%NaCl溶液中的电化学腐蚀表明,Nb元素的添加,增大了合金层中固溶体的晶格畸变程度,造成MoSi_(2)涂层的自腐蚀电位降低,但在涂层表面形成一层耐腐蚀的钝化膜,出现明显的钝化现象,提高了涂层的自腐蚀电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si_(2)涂层 腐蚀性能 激光合金化
下载PDF
800℃热震与声波振动对MoSi_(2)/Mo涂层损伤的有限元模拟 被引量:2
5
作者 陈浩 吴壮志 +2 位作者 刘新利 段柏华 王德志 《中国钼业》 2021年第2期55-61,共7页
钼是一种优异的高温结构材料,通常在其表面制备MoSi_(2)涂层来防止氧化。MoSi_(2)/Mo涂层在高温使用过程中通常反复加热冷却,不可避免的出现裂纹,裂纹引起严重的应力集中,使涂层结合强度明显减弱,导致涂层剥落。而振动往往是导致材料失... 钼是一种优异的高温结构材料,通常在其表面制备MoSi_(2)涂层来防止氧化。MoSi_(2)/Mo涂层在高温使用过程中通常反复加热冷却,不可避免的出现裂纹,裂纹引起严重的应力集中,使涂层结合强度明显减弱,导致涂层剥落。而振动往往是导致材料失效的主要环境因素,若材料经受热震和振动的叠加作用,对涂层会产生更大的损伤破坏。本文利用Abaqus软件计算了MoSi_(2)/Mo涂层在800℃热震30次后界面应力分布和裂纹扩展情况,再对热震之后的MoSi_(2)/Mo涂层施加声波振动,分析了声波幅值和超声波频率对涂层裂纹扩展的影响规律。基于涂层损伤力学,总结了热震次数以及超声波幅值和频率对于裂纹扩展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si_(2)/mo涂层 热震 声波 ABAQUS
下载PDF
MoSi_2涂层高温抗氧化性能和微观组织 被引量:12
6
作者 陈道勇 贾中华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0-104,共5页
采用真空阴极电弧沉积工艺在铌钨合金喷管内、外表面和铌钨合金试样表面沉积了Mo层,采用真空包渗工艺使Mo层硅化生成MoSi2涂层。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XRD、金相显微镜对Mo层和MoSi2涂层表面和断面微观形貌、结构进行了分析。分析... 采用真空阴极电弧沉积工艺在铌钨合金喷管内、外表面和铌钨合金试样表面沉积了Mo层,采用真空包渗工艺使Mo层硅化生成MoSi2涂层。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XRD、金相显微镜对Mo层和MoSi2涂层表面和断面微观形貌、结构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MoSi2涂层的相结构由外向内大致可分为外层(MoSi2)、中间层(NbSi2)和过渡层(Nb5Si3)。高温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MoSi2涂层在大气环境下1 800℃的静态抗氧化性能达到了30 h,室温至1 700℃循环热震1 376次。考核热试车情况:发动机在温度1 450℃累计工作了415s,在1 610℃工作了100 s,涂层状况完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铌钨合金 喷管 mo 包渗 mosi2涂层 高温抗氧化 发动机
下载PDF
钼合金双层结构MoSi_(2)涂层的制备与组织性能 被引量:1
7
作者 肖来荣 沈鸿泰 +4 位作者 张亚芳 杨庚轩 赵刚 周小军 蔡圳阳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32-136,共5页
采用料浆烧结法在TZM钼合金表面制备Mo层,再通过包埋渗法制得双层结构的MoSi_(2)厚涂层。利用内热法在大气环境下测试了钼合金Si⁃Mo涂层在1600℃下的高温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涂层由多孔MoSi_(2)外层和致密MoSi_(2)内层组成,Mo粉细化... 采用料浆烧结法在TZM钼合金表面制备Mo层,再通过包埋渗法制得双层结构的MoSi_(2)厚涂层。利用内热法在大气环境下测试了钼合金Si⁃Mo涂层在1600℃下的高温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涂层由多孔MoSi_(2)外层和致密MoSi_(2)内层组成,Mo粉细化对涂层组织致密化和高温抗氧化性能提升有益,平均粒度9.8μm和2.2μm的Mo粉制备的涂层在1600℃下的高温抗氧化寿命分别为5.1 h和14.8 h,高温氧化后涂层结构转变为SiO_(2)氧化层⁃多孔MoSi_(2)层⁃致密层⁃Mo_(5)Si_(3)层。随着氧化持续进行,SiO_(2)层和Mo_(5)Si_(3)层不断增厚,而MoSi_(2)层持续减薄并转化为Mo_(5)Si_(3),硅元素的持续贫化导致涂层最终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合金 钼粉 硅化物涂层 mosi_(2) 高温氧化 料浆烧结法 包埋渗法
下载PDF
液相烧结法制备MoSi_(2)改性HfB_(2)-SiC超高温陶瓷抗氧化涂层 被引量:2
8
作者 任宣儒 王炜光 +3 位作者 孙科 胡昱雯 徐磊华 冯培忠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03-614,共12页
将原位反应法和浆料法相结合,开发了一种液相烧结法,制备了涂层组分、含量和厚度可控的HfB2-MoSi_(2)-SiC涂层,研究了MoSi_(2)含量对HfB2-MoSi_(2)-SiC复合涂层在室温~1500℃动态有氧环境以及1500℃静态恒温空气下的氧化防护行为的影响... 将原位反应法和浆料法相结合,开发了一种液相烧结法,制备了涂层组分、含量和厚度可控的HfB2-MoSi_(2)-SiC涂层,研究了MoSi_(2)含量对HfB2-MoSi_(2)-SiC复合涂层在室温~1500℃动态有氧环境以及1500℃静态恒温空气下的氧化防护行为的影响,提出了利用相对氧气渗透率表征涂层的抗氧化保护能力。室温~1500℃的动态氧化测试结果表明,随着MoSi_(2)含量的增加,试样的起始氧化失重从775℃延迟到821℃,最大失重速率从0.9×10^(−3) mg·cm^(−2)·s^(−1)降低到0.2×10^(−3) mg·cm^(−2)·s^(−1),最低相对氧气渗透率降低至12.2%,失重率从1.8%降为0.21%。揭示了MoSi_(2)增强涂层抗氧化保护能力的机理,随着MoSi_(2)含量的增加,涂层中SiO2玻璃相的生成量增加,促进了涂层表面Hf氧化物的弥散,从而形成具有更高稳定性的Hf-Si-O复相玻璃层,使得试样在1500℃静态恒温空气下氧化200 h的失重率从0.46%降低到0.08%,显著提升了涂层的抗氧化保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si_(2) 涂层 抗氧化 复相玻璃层
下载PDF
La元素对MoSi_(2)涂层的宽温域氧化行为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杨英 毛绍宝 +1 位作者 巫业栋 张世宏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52-159,共8页
采用包渗法在稀土La2O3掺杂钼合金基体上制备MoSi2涂层,并就La元素对MoSi2涂层宽温域氧化行为的影响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钼镧合金基MoSi2涂层组织结构较为致密,主要物相为MoSi2相。不同温度下La元素对MoSi2涂层的抗氧化性能... 采用包渗法在稀土La2O3掺杂钼合金基体上制备MoSi2涂层,并就La元素对MoSi2涂层宽温域氧化行为的影响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钼镧合金基MoSi2涂层组织结构较为致密,主要物相为MoSi2相。不同温度下La元素对MoSi2涂层的抗氧化性能的影响不同,1600℃高温静态氧化条件下,La元素的存在促进了涂层与基体的化学反应,加剧了MoSi2抗氧化主体层的消耗速度,使得MoSi2涂层的高温抗氧化性能有所下降;800℃中温静态氧化条件下,La元素对MoSi2涂层抗氧化性能影响不明显;500℃低温静态氧化条件下,La元素的加入加速了涂层中Si元素的扩散,使得涂层表面能较快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层,"Pest"效应得到抑制,从而显著提升涂层的低温抗氧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元素 mosi_(2)涂层 氧化行为 “Pest”效应
下载PDF
废旧MoSi_(2)涂层煅烧回收MoO_(3)工艺研究
10
作者 田德祥 刘新利 +1 位作者 吴壮志 王德志 《中国钼业》 2022年第5期33-37,共5页
针对剥离回收的废旧MoSi_(2)涂层材料,通过氧化煅烧得到MoO_(3)和SiO_(2)混合粉末,并采用热蒸发法对MoO_(3)进行回收。研究了氧化煅烧温度和保温时间对MoSi_(2)氧化速率的影响,以及热蒸发温度对MoO_(3)收得率和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随... 针对剥离回收的废旧MoSi_(2)涂层材料,通过氧化煅烧得到MoO_(3)和SiO_(2)混合粉末,并采用热蒸发法对MoO_(3)进行回收。研究了氧化煅烧温度和保温时间对MoSi_(2)氧化速率的影响,以及热蒸发温度对MoO_(3)收得率和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煅烧温度升高,MoSi_(2)氧化生成MoO_(3)和SiO_(2)的转化率在400~600℃之间先增加后减小,475℃形成MoO_(3)的转化率最高,150 min的保温时间可以达到最高转化率。950℃热蒸发MoO_(3)的最大收得率为97.35%,热蒸发法得到的MoO_(3)主要为片状和球形,温度越高,球形MoO_(3)所占的比例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si_(2)涂层 moO_(3) 煅烧 热蒸发
下载PDF
超音速等离子喷涂NiCr-Cr_3C_2/Mo复合涂层的高温摩擦磨损性能 被引量:24
11
作者 郭永明 李绪强 +1 位作者 王海军 刘明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1-36,共6页
采用超音速等离子喷涂制备了NiCr-Cr3C2/Mo复合涂层,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显微硬度计、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等手段,研究了涂层的微观组织、显微硬度及涂层在25、300、500、750℃下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NiCr... 采用超音速等离子喷涂制备了NiCr-Cr3C2/Mo复合涂层,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显微硬度计、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等手段,研究了涂层的微观组织、显微硬度及涂层在25、300、500、750℃下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NiCr-Cr3C2/Mo复合涂层Mo相分布均匀,组织致密、硬度高;温度对涂层的摩擦因数影响显著,随温度的升高,摩擦因数呈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750℃时因摩擦界面生成MoO3减摩相使摩擦因数最低;NiCr-Cr3C2/Mo复合涂层在高温下以氧化疲劳剥落为主要失效机制,涂层表面复合氧化膜的形成特点将直接影响涂层的摩擦磨损性能,MoO3的形成是显著提高涂层减摩效果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Cr—Cr3C2/mo 复合涂层 显微组织 高温摩擦磨损 失效机理
下载PDF
活塞环用Mo-(NiCr-Cr_3C_2)复合涂层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辉 孙日超 +2 位作者 杨海鑫 谷佳宾 栗卓新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7-43,共7页
采用机械混合方法配制喷涂用粉末Mo-(NiCr-Cr3C2),并利用大气等离子喷涂方法制备活塞环耐磨涂层,对涂层进行力学性能以及摩擦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Mo的添加有助于减小涂层的孔隙率,涂层显微硬度随Mo含量的增加而降低,添加20%(质量分数... 采用机械混合方法配制喷涂用粉末Mo-(NiCr-Cr3C2),并利用大气等离子喷涂方法制备活塞环耐磨涂层,对涂层进行力学性能以及摩擦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Mo的添加有助于减小涂层的孔隙率,涂层显微硬度随Mo含量的增加而降低,添加20%(质量分数)Mo的复合涂层具有较好的摩擦磨损性能。复合涂层的磨损主要表现为黏着磨损和磨粒磨损,NiCr-Cr3C2含量高的涂层存在较多的剥落现象。涂层的耐磨性与涂层的硬度模量比(H/E)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Cr-Cr3C2 mo 复合涂层 力学性能
下载PDF
Mo_2C改性涂层制备温度对C/C-Cu复合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周文艳 易茂中 +2 位作者 冉丽萍 彭可 葛毅成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90-996,共7页
以仲钼酸铵为反应物,采用熔盐法在低密度C/C复合材料孔隙表面制备Mo2C涂层,改善Cu与C/C坯体的润湿性,然后通过无压熔渗Cu制备C/C-Cu复合材料,研究了Mo2C改性层制备温度对Mo2C涂层和C/C-Cu复合材料组织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o2C... 以仲钼酸铵为反应物,采用熔盐法在低密度C/C复合材料孔隙表面制备Mo2C涂层,改善Cu与C/C坯体的润湿性,然后通过无压熔渗Cu制备C/C-Cu复合材料,研究了Mo2C改性层制备温度对Mo2C涂层和C/C-Cu复合材料组织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o2C涂层在坯体内部孔隙表面分布均匀,且与炭基体和Cu均有良好的界面结合。在950~1150℃范围内,随涂层反应温度的提高,Mo2C层厚度由2.0μm逐渐增大到6.5μm,C/C-Cu复合材料的密度逐渐增大,电阻率逐渐降低;抗弯强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小趋势,在涂层反应温度为1000℃时呈现最大值251.83 MPa。复合材料的摩擦因数均随磨损时间延长先增大后减小并趋于稳定。随着Mo2C涂层制备温度的提高,复合材料的摩擦因数逐渐增大,体积磨损率先减小后增加,在Mo2C涂层反应温度为1000℃时,复合材料的磨损率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2C涂层 C/C-CU复合材料 熔渗 摩擦性能
下载PDF
Q235钢表面反应火焰喷涂TiB_2/Mo_2FeB_2复相陶瓷涂层的耐蚀性 被引量:6
14
作者 马壮 潘锐 +2 位作者 李智超 董世知 王伟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57-59,1,共3页
为了研究TiB2/Mo2FeB2复相陶瓷涂层的耐蚀性,以Mo粉、FeB粉、Fe粉及TiB2粉为原料,采用反应火焰喷涂技术在Q235钢上制备了TiB2/Mo2FeB2复相陶瓷涂层。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分析了粉体和涂层的物相组成与表面形貌,通过浸... 为了研究TiB2/Mo2FeB2复相陶瓷涂层的耐蚀性,以Mo粉、FeB粉、Fe粉及TiB2粉为原料,采用反应火焰喷涂技术在Q235钢上制备了TiB2/Mo2FeB2复相陶瓷涂层。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分析了粉体和涂层的物相组成与表面形貌,通过浸泡法测试了涂层耐蚀性。结果表明:涂层内含硬质相TiB2、部分Mo2 FeB2,TiO2、B2 O3,残留的Mo、TiB2等;TiB2/Mo2 FeB2复相陶瓷涂层的耐酸性、耐碱性、耐盐性分别为Q235钢基体的4.17,3.39,3.3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火焰喷涂法 Q235钢 TiB2/mo2FeB2复相陶瓷涂层 耐蚀性
下载PDF
Mo(Si,Al)_2高温抗氧化涂层的形貌与结构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肖来荣 蔡志刚 宋成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0-53,共4页
采用料浆烧结法在铌合金C-103基体表面制备Mo(Si0.6,Al0.4)2高温抗氧化涂层,利用SEM、EDS、XRD等仪器分析研究涂层的结构、元素分布、相分布与抗氧化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涂层与基体之间达到冶金结合,通过扩散形成中间结合层;在高温氧... 采用料浆烧结法在铌合金C-103基体表面制备Mo(Si0.6,Al0.4)2高温抗氧化涂层,利用SEM、EDS、XRD等仪器分析研究涂层的结构、元素分布、相分布与抗氧化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涂层与基体之间达到冶金结合,通过扩散形成中间结合层;在高温氧化环境下,Mo(Si0.6,Al0.4)2涂层表面生成致密氧化膜。氧化膜分为两层:外层主要为Al2O3,内层为Al2O3、SiO2、3Al2O3·2SiO2和HfO2相的混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Si Al)2 铌合金 高温抗氧化 涂层 氧化膜 扩散阻挡层
下载PDF
激光熔敷Mo_2Ni_3Si/NiSi金属硅化物耐磨复合材料涂层组织与抗磨性能 被引量:14
16
作者 吕旭东 王华明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83-187,共5页
以Ni-42Mo-28Si和Ni-36Mo-24Si(质量分数计)合金粉末为原料,利用激光熔敷技术在1Cr18Ni9Ti不锈钢基材表面制得由三元金属硅化物Mo2Ni3Si初生树枝晶和枝晶间Mo2Ni3Si/NiSi共晶组织组成的复合材料涂层,考察了涂层镍含量及Mo2Ni3Si初生相... 以Ni-42Mo-28Si和Ni-36Mo-24Si(质量分数计)合金粉末为原料,利用激光熔敷技术在1Cr18Ni9Ti不锈钢基材表面制得由三元金属硅化物Mo2Ni3Si初生树枝晶和枝晶间Mo2Ni3Si/NiSi共晶组织组成的复合材料涂层,考察了涂层镍含量及Mo2Ni3Si初生相体积分数对涂层在滑动干摩擦下的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激光熔敷Mo2Ni3Si/NiSi金属硅化物复合材料涂层在滑动干摩擦条件下具有优异的抗磨性能;随着涂层中三元金属硅化物Mo2Ni3Si初生相体积分数的增加,涂层的耐磨性提高,摩擦系数降低;激光熔敷Mo2Ni3Si/NiSi金属硅化物复合材料涂层具有良好的载荷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敷 mo2Ni3Si NISI 涂层 抗磨性能 金属硅化物 复合材料
下载PDF
钼表面(Mo,W)Si_2-Si_3N_4复合涂层的低温氧化行为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厚安 吴艺辉 +2 位作者 古思勇 林佳 庄树新 《厦门理工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1-4,共4页
采用包渗法在钼表面原位制备了(Mo,W)Si2-Si3N4复合涂层,考察了其在大气中于500℃和600℃等温循环的氧化性能,利用XRD和SEM等研究了其组织形貌.结果表明:(Mo,W)Si2-Si3N4涂层具有良好的低温抗氧化性,其在空气中500℃和600℃氧化480 h的... 采用包渗法在钼表面原位制备了(Mo,W)Si2-Si3N4复合涂层,考察了其在大气中于500℃和600℃等温循环的氧化性能,利用XRD和SEM等研究了其组织形貌.结果表明:(Mo,W)Si2-Si3N4涂层具有良好的低温抗氧化性,其在空气中500℃和600℃氧化480 h的氧化速率分别为0.0145 g/(m2·h)和0.0191 g/(m2·h),归因于涂层氧化表面形成了致密的SiO2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 W)Si2-Si3N4涂层 低温氧化
下载PDF
40Cr钢表面等离子喷涂Al2O3-TiO2及Mo/Al2O3-TiO2复合涂层的性能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健 李晋升 +2 位作者 许腾飞 邱全荟 季星星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04-207,共4页
采用等离子喷涂法在40Cr钢表面制备了Al2O3-Ti O2涂层和Mo/Al2O3-Ti O2复合涂层。利用扫描电镜(SEM)对涂层的微观形貌进行观察,并对涂层的结合强度、抗热震性能以及涂层的耐腐蚀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涂层与基体、涂层与涂层之间结... 采用等离子喷涂法在40Cr钢表面制备了Al2O3-Ti O2涂层和Mo/Al2O3-Ti O2复合涂层。利用扫描电镜(SEM)对涂层的微观形貌进行观察,并对涂层的结合强度、抗热震性能以及涂层的耐腐蚀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涂层与基体、涂层与涂层之间结合良好;复合涂层抗热震性能优于Al2O3-Ti O2涂层;在40Cr钢喷涂Mo/Al2O3-Ti O2复合涂层后可显著提高耐腐蚀性。对涂层进行封孔处理后,可进一步提高耐腐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0CR钢 等离子喷涂 mo/Al2O3-Ti O2涂层 涂层性能
下载PDF
感应熔覆Mo_2FeB_2/Fe耐磨涂层的组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屈彦杰 郭志猛 +2 位作者 刘祥庆 曾鲜 陈文 《粉末冶金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7-32,共6页
本文采用真空反应烧结合成出Mo2FeB2硬质颗粒,并采用感应熔覆技术在钢基体表面成功制备出以Mo2FeB2为强化相的硬质涂层,并对其组织结构、界面相容性和耐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1 350℃真空烧结30min所制得Mo2FeB2硬质相颗粒分布均... 本文采用真空反应烧结合成出Mo2FeB2硬质颗粒,并采用感应熔覆技术在钢基体表面成功制备出以Mo2FeB2为强化相的硬质涂层,并对其组织结构、界面相容性和耐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1 350℃真空烧结30min所制得Mo2FeB2硬质相颗粒分布均匀致密且硬度高;感应熔覆Mo2FeB2/Fe涂层的硬质相最佳含量为50%质量分数,涂层组织分布均匀孔洞较少,硬度高达65.5HRC,涂层与基体结合良好。磨损试验表明,Mo2FeB2强化层具有比YG8硬质合金更好的耐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2FeB2三元硼化物 感应熔覆 涂层
下载PDF
钼表面不同Al含量Mo(Si,Al)_2涂层的制备及氧化膜结构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甜甜 田晓东 +1 位作者 李梅 朱施荣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54-159,共6页
采用16Si-x Al-4NH4F-Bal.Al_2O_3(x=1,2,3,4,%,质量分数)渗剂经1200℃扩散共渗5 h在Mo表面制备了不同Al含量的Mo(Si,Al)_2涂层,分析了渗剂中Al含量对涂层组织及其氧化膜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渗剂所形成涂层均具有多层结构,涂层的... 采用16Si-x Al-4NH4F-Bal.Al_2O_3(x=1,2,3,4,%,质量分数)渗剂经1200℃扩散共渗5 h在Mo表面制备了不同Al含量的Mo(Si,Al)_2涂层,分析了渗剂中Al含量对涂层组织及其氧化膜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渗剂所形成涂层均具有多层结构,涂层的外层均由Mo(Si,Al)_2相组成;渗剂Al含量为1和2%时,涂层中间层均为Mo_5(Si,Al)_3相,内层则分别为固溶有少量Al的Mo或Mo_3(Al,Si)相;渗剂Al含量为3和4%时,涂层中间层均由Mo5(Si,Al)_3和Mo_3Al_8相组成,内层则均为Mo_3(Al,Si)相。对含Al为1和4%的渗剂所制备的涂层在1250℃下氧化50 h,前者氧化膜厚度约为3μm,主要由SiO_2组成;后者氧化膜厚度约为10μm,上部由Al_2O_3和SiO_2的混合物组成,下部为Al_2O_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Si Al)2涂层 组织 氧化 氧化膜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