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0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ptically Activated Charge Domain Model for High-Gain GaAs Photoconductive Switches 被引量:3
1
作者 施卫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1481-1485,共5页
A model for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nonlinear (or high gain) mode of photoconductive semiconductor switches (PCSS's) is proposed.The switching transition of high gain PCSS's can be described with an optically... A model for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nonlinear (or high gain) mode of photoconductive semiconductor switches (PCSS's) is proposed.The switching transition of high gain PCSS's can be described with an optically activated charge domain. The switching characteristics including rise time,delay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electric field strength,optical trigger energies are discussed.The formation and radiation transit,accumulation of the charge domain are related with the triggering and sustaining phases of PCSS's,respectively.The results of the mathematical model on this mechanism agree with experimental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otoconductive switches high gain mode optically activated charge domain
下载PDF
Robust Adaptive Gain Higher Order Sliding Mode Observer Based Control-constrained Nonlinear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for Spacecraft Formation Flying 被引量:9
2
作者 Ranjith Ravindranathan Nair Laxmidhar Behera 《IEEE/CAA Journal of Automatica Sinica》 SCIE EI CSCD 2018年第1期367-381,共15页
This work deal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a decentralized optimal control algorithm, along with a robust observer,for the relative motion control of spacecraft in leader-follower based formation. An adaptive gain higher... This work deal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a decentralized optimal control algorithm, along with a robust observer,for the relative motion control of spacecraft in leader-follower based formation. An adaptive gain higher order sliding mode observer has been proposed to estimate the velocity as well as unmeasured disturbances from the noisy position measurements.A differentiator structure containing the Lipschitz constant and Lebesgue measurable control input, is utilized for obtaining the estimates. Adaptive tuning algorithms are derived based on Lyapunov stability theory, for updating the observer gains,which will give enough flexibility in the choice of initial estimates.Moreover, it may help to cope with unexpected state jerks. The trajectory tracking problem is formulated as a finite horizon optimal control problem, which is solved online. The control constraints are incorporated by using a nonquadratic performance functional. An adaptive update law has been derived for tuning the step size in the optimization algorithm, which may help to improve the convergence speed. Moreover, it is an attractive alternative to the heuristic choice of step size for diverse operating conditions. The disturbance as well as state estimates from the higher order sliding mode observer are utilized by the plant output prediction model, which will improve the overall performance of the controller. The nonlinear dynamics defined in leader fixed Euler-Hill frame has been considered for the present work and the reference trajectories are generated using Hill-Clohessy-Wiltshire equations of unperturbed motion. The simulation results based on rigorous perturbation analysis are presented to confirm the robustness of the proposed approa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aptive gain higher order sliding mode observer leader-follower formation nonlinear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spacecraft formation flying tracking control
下载PDF
Mueller matrix analysis for all optical fiber co-existence of birefringence-polarization dependent gain-mode coupling at a single wavelength
3
作者 尚超 吴重庆 +4 位作者 李政勇 杨双收 高凯强 余贶琭 冯震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1年第11期13-18,共6页
Birefringence (polarization-related phase-shift), polarization dependent gain (PDG) and mode coupling are three factors that may synchronously influence the transmission of single-wavelength polarized light in opt... Birefringence (polarization-related phase-shift), polarization dependent gain (PDG) and mode coupling are three factors that may synchronously influence the transmission of single-wavelength polarized light in optical fibers. This paper obtains a new Mueller matrix analysis, which can be used under conditions that all these three factors are existing and changing. According to our transmission model, the state of polarization (SOP) changes along an optical mierostructure fiber with co-existence of birefringence-PDG-mode coupling were simulated. The simulated results, which show the phenomena of SOP constringency,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previous theoretical analy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eller matrix BIREFRINGENCE polarization dependent gain mode coupling
下载PDF
Differential mode-gain equalization via femtosecond laser micromachining-induced refractive index tailoring
4
作者 Cong Zhang Senyu Zhang +5 位作者 Yan Zeng Yue Wang Meng Xiang Di Lin Songnian Fu Yuwen Qin 《Light(Advanced Manufacturing)》 2024年第2期24-32,共9页
The mode-division multiplexing technique combined with a few-mode erbium-doped fiber amplifier(FM-EDFA)demonstrates significant potential for solving the capacity limitation of standard single-mode fiber(SSMF)transmis... The mode-division multiplexing technique combined with a few-mode erbium-doped fiber amplifier(FM-EDFA)demonstrates significant potential for solving the capacity limitation of standard single-mode fiber(SSMF)transmission systems.However,the differential mode gain(DMG)arising in the FM-EDFA fundamentally limits its transmission capacity and length.Herein,an innovative DMG equalization strategy using femtosecond laser micromachining to adjust the refractive index(RI)is presented.Variable mode-dependent attenuations can be achieved according to the DMG profile of the FM-EDFA,enabling DMG equalization.To validate the proposed strategy,DMG equalization of the commonly used FM-EDFA configuration was investigated.Simulation results revealed that by optimizing both the length and RI modulation depth of the femtosecond laser-tailoring area,the maximum DMG(DMGmax)among the 3 linear-polarized(LP)mode-group was mitigated from 10 dB to 1.52 dB,whereas the average DMG(DMGave)over the C-band was reduced from 8.95 dB to 0.78 dB.Finally,a 2-LP mode-group DMG equalizer was experimentally demonstrated,resulting in a reduction of the DMGmax from 2.09 dB to 0.46 dB,and a reduction of DMGave over the C band from 1.64 dB to 0.26 dB,with only a 1.8 dB insertion loss.Moreover,a maximum range of variable DMG equalization was achieved with 5.4 dB,satisfying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most commonly used 2-LP mode-group amplification scenario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e-division multiplexing Few-mode Erbium-doped fiber amplifier Differential mode gain Femtosecond laser micromachining
原文传递
输入电压波动下变模态宽增益谐振变换器研究
5
作者 冯兴田 李紫岩 +1 位作者 周广睿 王玉彬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0-141,共12页
针对传统LLC谐振变换器在宽输入下开关损耗过大、增益范围较窄、难以保持输出稳定的问题,研究一种变模态宽增益谐振变换器。该变换器及其控制策略能够依据输入电压的大小,在全桥和半桥两种模态之间自由切换,有效拓宽电压增益范围。通过... 针对传统LLC谐振变换器在宽输入下开关损耗过大、增益范围较窄、难以保持输出稳定的问题,研究一种变模态宽增益谐振变换器。该变换器及其控制策略能够依据输入电压的大小,在全桥和半桥两种模态之间自由切换,有效拓宽电压增益范围。通过对变换器谐振腔结构的优化,进一步拓宽增益,减小能量循环、降低开关管损耗,同时能够在电流传输中引入三次谐波,降低损耗。利用基波近似法对电压增益进行推导,绘制增益曲线图,分析谐振参数对电压增益的影响,根据需求设计合适的参数,并运用变频控制,通过调节输入电压,使得变换器运行在不同模态,实现电压平稳输出。搭建一台55~220 V输入、30 V输出的300 W实验样机,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变换器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切换 三次谐波 宽增益 宽输入 基波近似法 开关损耗
下载PDF
基于ESO的永磁同步电机自耦合无模型滑模控制
6
作者 侯利民 张如月 王巍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35-1043,共9页
为了解决基于模型的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易受外部负载扰动影响的问题,实现转速的高性能控制,提出自耦合无模型滑模级联式统一化控制策略。考虑参数不确定性以及内外扰动,建立了永磁同步电机双环超局部矢量模型。在传统无模型滑模控制... 为了解决基于模型的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易受外部负载扰动影响的问题,实现转速的高性能控制,提出自耦合无模型滑模级联式统一化控制策略。考虑参数不确定性以及内外扰动,建立了永磁同步电机双环超局部矢量模型。在传统无模型滑模控制器的基础上,通过选取比例双重积分滑模面设计了级联式无模型滑模速度、电流控制器,有效减小了转速的稳态误差。通过设计速度因子解决了控制器比例积分增益整定不合理的问题,同时采用扩张状态观测器对超局部模型中的未知部分进行估计并进行前馈补偿,设计了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的永磁同步电机自耦合无模型滑模控制调速系统。通过与PI控制及传统无模型滑模控制的对比仿真与实验分析,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无模型滑模控制 自耦合PI 增益整定
下载PDF
基于新型滑模观测器的PMSM无传感器控制
7
作者 余莉 张政 沈喆磊 《信息技术》 2024年第11期51-56,62,共7页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无传感器控制中传统滑模观测器产生的抖振现象,提出新型滑模观测器。通过引入新型饱和函数代替符号函数,采用积分滑模面和可变增益,以抑制抖振,通过Lyapunov定理对其进行稳定性分析,并结合锁相环技术提取转速和转子位...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无传感器控制中传统滑模观测器产生的抖振现象,提出新型滑模观测器。通过引入新型饱和函数代替符号函数,采用积分滑模面和可变增益,以抑制抖振,通过Lyapunov定理对其进行稳定性分析,并结合锁相环技术提取转速和转子位置信息。仿真结果表明:新型滑模观测器能够减小抖振,提升系统对转速和转子位置的估计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新型饱和函数 积分滑模面 可变增益 滑模观测器
下载PDF
一种和差波束可重构的微带贴片天线
8
作者 王健 华昌洲 俞意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4-49,共6页
本文设计了一种工作在TM03模式的单层方形和差波束可重构的开槽微带贴片天线。该天线由同轴探针馈电,没有复杂的和差网络和馈电结构。顶层辐射贴片上三个平行排布的矩形槽用于和波束方向图的旁瓣降低和增益增强。槽两侧的八个金属过孔... 本文设计了一种工作在TM03模式的单层方形和差波束可重构的开槽微带贴片天线。该天线由同轴探针馈电,没有复杂的和差网络和馈电结构。顶层辐射贴片上三个平行排布的矩形槽用于和波束方向图的旁瓣降低和增益增强。槽两侧的八个金属过孔用于产生差波束。底层金属地上设计了简单的二极管开关控制电路用于实现和波束与差波束的切换。测试结果表明,该和差波束天线的中心工作频率为3.53 GHz,-10 dB阻抗带宽为1.4%,和波束的增益为11.35 dBi,旁瓣电平为-22.9 dB,半功率波束宽度为45°,差波束的增益为9.62 dBi,零深深度为-17.95 dB。本文提出的和差波束可重构微带贴片天线结构紧凑,低剖面、高增益,且具有良好的辐射特性,易于在PCB板上与其他平面电路集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差波束天线 贴片天线 旁瓣降低 高增益 TM03模式
下载PDF
基于非奇异负载转矩观测器的永磁同步电机抗扰动控制 被引量:1
9
作者 彭诚 王兵 +1 位作者 郭皓源 李罗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5-120,共6页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负载转矩波动及惯性负载的变化对控制性能的影响,采用一种非奇异负载滑模观测器实时辨识负载转矩,并将观测的负载转矩按比例转化为补偿电流值对控制系统进行前馈补偿,以降低负载扰动的影响;采用模型参考自适应算法辨识...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负载转矩波动及惯性负载的变化对控制性能的影响,采用一种非奇异负载滑模观测器实时辨识负载转矩,并将观测的负载转矩按比例转化为补偿电流值对控制系统进行前馈补偿,以降低负载扰动的影响;采用模型参考自适应算法辨识系统的转动惯量,并将观测出的惯量输入到负载转矩观测器中,减少惯性负载扰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工况下负载转矩和系统惯量变化时,设计的非奇异负载转矩滑模观测器补偿效果比一阶滑模负载转矩观测器补偿效果好,能够快速恢复到给定速度,系统的抗扰性能有很好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负载转矩观测器 转动惯量辨识 滑模控制
下载PDF
弱光触发下GaAs光电导开关的载流子输运和热失效机制
10
作者 司鑫阳 徐鸣 +2 位作者 王文豪 常家豪 王铖杰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153-2160,共8页
弱光触发下高倍增砷化镓光电导开关(GaAs PCSS)内以丝状电流为表现形式的载流子输运机制对其瞬态工作特性和寿命研究有重要意义。该文基于有限元方法构建了GaAs PCSS的物理模型,结合丝状电流的生热机制对1.5μJ弱光触发下开关的瞬态输... 弱光触发下高倍增砷化镓光电导开关(GaAs PCSS)内以丝状电流为表现形式的载流子输运机制对其瞬态工作特性和寿命研究有重要意义。该文基于有限元方法构建了GaAs PCSS的物理模型,结合丝状电流的生热机制对1.5μJ弱光触发下开关的瞬态输出电流和晶格温度进行了仿真分析,考察了偏置电场对GaAs PCSS输出特性的影响。通过不同时刻开关内部的瞬态电场、电子浓度和晶格温度等方面研究了高倍增模式下GaAs PCSS的光生载流子输运过程和损伤机理。结果表明,高密度丝状电流的存在伴随于高场畴的产生和发展。开关内部电场越高,负微分效应引起的载流子聚束现象越明显,相应的电子浓度和晶格温度值也越高;在浓度达1017 cm^(-3)数量级的等离子体通道中,阳极附近电场强度和晶格温度最大值分别为220 kV/cm和821.92 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AS 光电导开关 高倍增模式 丝状电流 输运机制
下载PDF
基于ATSMC的破障武器随动系统控制研究
11
作者 肖顺志 高强 +2 位作者 侯远龙 符伟鹏 闫智聪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7-94,共8页
针对电动缸驱动的车载破障武器随动系统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指数收敛的干扰观测器和反正切滑模控制器的方法。研究了电动缸传动时系统具有的非线性增益,推导了电动缸机构的变传动比和变负载力矩的公式。为了对随动系统进行位置和速... 针对电动缸驱动的车载破障武器随动系统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指数收敛的干扰观测器和反正切滑模控制器的方法。研究了电动缸传动时系统具有的非线性增益,推导了电动缸机构的变传动比和变负载力矩的公式。为了对随动系统进行位置和速度控制,根据多项式Terminal滑模控制器的思想,采用等效趋近律的方法,设计了反正切Terminal滑模控制器(ATSMC),其具有全局鲁棒性和有限时间可达的能力;为了对系统内部的不确定性和外部扰动进行观测和补偿,设计了一种基于指数收敛的干扰观测器。对控制系统进行仿真,结果表明,ATSMC具有更好的鲁棒性,提高了随动系统控制精度,缩短了响应时间;基于指数收敛的干扰观测器能较好地补偿系统运行中产生的各种扰动,降低了系统稳态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模控制 随动系统 非线性增益 反正切终端滑模 鲁棒性
下载PDF
一种超宽电压增益双LLC谐振变换器及控制方法
12
作者 孙鑫宇 邓宇豪 +2 位作者 聂江霖 马兰 舒泽亮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74-1984,I0026,共12页
为解决传统LLC谐振变换器在宽电压增益应用中所需开关频率范围过宽、总体效率较低等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多模式双LLC谐振变换器。该变换器基于半桥、全桥切换以及桥式、倍压整流切换的拓扑重构思路,以增益不同的4种模式实现较窄频率范围... 为解决传统LLC谐振变换器在宽电压增益应用中所需开关频率范围过宽、总体效率较低等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多模式双LLC谐振变换器。该变换器基于半桥、全桥切换以及桥式、倍压整流切换的拓扑重构思路,以增益不同的4种模式实现较窄频率范围内的超宽输出电压,提高变换器效率的同时通过复用开关器件来降低成本。为了实现模式间的平滑过渡,针对所提变换器设计一种脉冲宽度频率调制控制方法,并根据模式切换特性进一步优化,提高模式切换速度。基于SiC开关器件,设计并搭建一台60~450 V输出电压、最大功率为900 W的实验样机,以验证所提拓扑及控制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LC谐振变换器 双变压器 拓扑重构 宽电压增益 模式切换
下载PDF
2μm大能量掺铥脉冲光纤激光器研究进展
13
作者 郑博文 杨超 +1 位作者 李永亮 李鑫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6,共7页
2μm波段掺铥脉冲光纤激光器目前可实现最高毫焦量级的能量输出,对医疗、材料、通信等领域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介绍近年来大能量掺铥光纤激光器系统研究的主要进展,讨论大能量掺铥光纤激光器的技术类型和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对大能... 2μm波段掺铥脉冲光纤激光器目前可实现最高毫焦量级的能量输出,对医疗、材料、通信等领域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介绍近年来大能量掺铥光纤激光器系统研究的主要进展,讨论大能量掺铥光纤激光器的技术类型和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对大能量掺铥光纤激光器的研究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铥光纤激光器 大能量 调Q技术 锁模技术 增益开关技术
下载PDF
基于高增益观测器的火炮药协调臂位置控制
14
作者 尹正林 尹强 羊柳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3-69,共7页
针对火炮协调输药机在协调过程中药协调臂运动到位精度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高增益观测器的火炮药协调臂自适应滑模控制策略,设计高增益观测器来估计火炮药协调臂伺服系统的未知状态并对其进行有效的在线跟踪和补偿,设计滑模控制... 针对火炮协调输药机在协调过程中药协调臂运动到位精度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高增益观测器的火炮药协调臂自适应滑模控制策略,设计高增益观测器来估计火炮药协调臂伺服系统的未知状态并对其进行有效的在线跟踪和补偿,设计滑模控制器来消除所观测状态的误差,从而实现药协调臂机电伺服系统的快速高精度控制。针对滑模控制过程中出现的高频抖振现象,设计了一种自适应律并与滑模控制器相结合,从而极大地削弱了控制量的抖振。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输药机装满药的极端工况下,该控制策略能够大幅提高药协调臂的到位精度,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装填 药协调臂 高增益观测器 滑模控制 自适应律
下载PDF
半球谐振陀螺电路增益误差分析与校准方法
15
作者 江文杰 王伟 +3 位作者 嵩甲晨 陈家伟 朱雨桐 赵万良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90-695,共6页
针对力平衡模式半球谐振陀螺标度因数和零偏受控制电路增益影响的问题,推导了包含控制电路增益的陀螺输出表达式,明确了控制电路增益对陀螺标度因数和零偏的影响机理,提出在控制电路中加入参考信号的增益校准方法,并通过Matlab仿真验证... 针对力平衡模式半球谐振陀螺标度因数和零偏受控制电路增益影响的问题,推导了包含控制电路增益的陀螺输出表达式,明确了控制电路增益对陀螺标度因数和零偏的影响机理,提出在控制电路中加入参考信号的增益校准方法,并通过Matlab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根据理论计算及仿真结果进行电路设计并开展增益校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校准方法将陀螺的Allan方差最低点由0.006(°)/h降低到了0.002(°)/h,对应陀螺的零偏稳定性提升了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平衡模式 增益校准 标度因数 零偏稳定性
下载PDF
高速公路监控网络可补偿信道增益系统设计
16
作者 于桂洋 姚红云 《电子设计工程》 2024年第12期17-20,26,共5页
为解决高速公路监控图像与信道组织内数据增量值不匹配的问题,从而提升监控信息的实时传输速率,设计高速公路监控网络的可补偿信道增益系统。在可调式VGA结构体系中,连接增益放大器、峰值检测器与视频车辆检测器,完成可补偿信道增益系... 为解决高速公路监控图像与信道组织内数据增量值不匹配的问题,从而提升监控信息的实时传输速率,设计高速公路监控网络的可补偿信道增益系统。在可调式VGA结构体系中,连接增益放大器、峰值检测器与视频车辆检测器,完成可补偿信道增益系统的硬件设计。建立Flex服务模式,并以此为基础,定义完整的Access数据库表,实现高速公路监控网络中的GIS数据准备,联合相关硬件结构,完成高速公路监控网络可补偿信道增益系统的设计。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将监控图像补偿残差与信道组织内数据增量之间的差值控制在0~2.5×10^(9) bit的数值范围内,能够有效解决图像与增量值不匹配的问题,符合提升高速公路监控信息实时传输速率的实际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监控网络 信道增益 增益放大器 Flex服务模式
下载PDF
无人船自适应超螺旋轨迹跟踪滑模控制
17
作者 冯成涛 陈威 +2 位作者 陶睿楠 朱栋 储开斌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7-44,共8页
针对无人船受到风浪等不确定性干扰时易出现轨迹跟踪误差大、自适应增益范围小、滑模控制方法的抖振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自适应超螺旋滑模控制算法。根据无人船结构建立数学模型,引入轨迹参考点将数学模型转换为二阶系统微分方程;设... 针对无人船受到风浪等不确定性干扰时易出现轨迹跟踪误差大、自适应增益范围小、滑模控制方法的抖振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自适应超螺旋滑模控制算法。根据无人船结构建立数学模型,引入轨迹参考点将数学模型转换为二阶系统微分方程;设计自适应超螺旋滑模控制器;构造Lyapunov函数,推导满足系统闭环稳定性的自适应增益。在考虑风阻、浪阻的情况下,将本文方法分别与超螺旋滑模控制和传统自适应超螺旋滑模控制这两种方法进行仿真实验对比。结果显示,在仿真实验的30 s中,本文方法的轨迹跟踪平均绝对误差比超螺旋滑模控制和传统自适应超螺旋滑模控制分别减少了0.60 m和0.27 m,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有效提高系统控制性能,抑制抖振,减小轨迹跟踪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增益 超螺旋滑模控制 无人船 轨迹跟踪
下载PDF
基于不同泵浦方案的全光纤少模放大器放大特性对比研究
18
作者 张心怡 方翼鸿 +4 位作者 黄锡恒 曾研 秦玉文 许鸥 李建平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74-2082,共9页
设计并构建全光纤型少模掺铒放大器,实验对比研究不同泵浦模式及方向对LP01、LP11a、LP11b这3个信号模式的增益特性影响.实验对泵浦功率、输入信号功率以及多波长情况下的放大器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种泵浦方案中,前向LP11泵浦情况... 设计并构建全光纤型少模掺铒放大器,实验对比研究不同泵浦模式及方向对LP01、LP11a、LP11b这3个信号模式的增益特性影响.实验对泵浦功率、输入信号功率以及多波长情况下的放大器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种泵浦方案中,前向LP11泵浦情况下放大器有最佳性能,在整个C波段上信号增益超过20 dB、模式增益差低于0.9 dB,噪声系数小于9.6 dB;信号输入功率为-10 dBm/模式时,在1550 nm处,3个信号模式的增益均超过20.8 dB、DMG低至0.3 dB、LP01信号光的噪声系数低于6.2 dB以及LP11信号光的噪声系数低于9.6 dB.4种泵浦方案下对比不同泵浦方向可得:前向泵浦放大器的噪声系数最小,但3种信号模式的增益也较小,而采用后向泵浦时,高阶信号模式增益增加,但噪声系数也会变大.对比泵浦模式可发现,相比于LP01泵浦,LP11泵浦能大幅提高LP11信号光的增益,对LP01信号光增益影响较小,从而可降低DMG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分复用 掺铒光纤 全光纤放大器 增益均衡 噪声系数
下载PDF
一种多模式宽输出三桥臂DC-DC变换器
19
作者 袁义生 陶滔滔 +1 位作者 彭能 刘伟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1-91,110,共12页
针对传统LLC谐振变换器重载工作时电压增益低,难以实现宽范围输出,同时低增益工作时开关频率高,开关管损耗大、电路效率低的问题,结合全桥LLC拓扑结构和线性-谐振(L-R)调制方法,提出一种多模式宽输出三桥臂DC-DC变换器。所提变换器在全... 针对传统LLC谐振变换器重载工作时电压增益低,难以实现宽范围输出,同时低增益工作时开关频率高,开关管损耗大、电路效率低的问题,结合全桥LLC拓扑结构和线性-谐振(L-R)调制方法,提出一种多模式宽输出三桥臂DC-DC变换器。所提变换器在全桥LLC变换器的基础上增加一组L桥臂,通过将谐振电感复用为储能电感,在谐振传递能量前对谐振腔预先储能,从而提高传统谐振模式的电压增益。所提变换器采用脉冲宽度调制-脉冲频率调制(PWM-PFM)策略,具有高、中和低3种电压增益模式,拓宽了输出电压范围,且具有在全负载范围内软开关、环流小的优点。详细介绍了3种模式下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利用时域法推出增益公式,并对器件参数和闭环控制方法进行设计,最后通过搭建一台输入400 V,输出125~500 V的实验样机验证了理论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DC变换器 高增益 三桥臂 多模式 宽范围输出 软开关
下载PDF
三模掺铒光纤放大器仿真设计及实验研究
20
作者 伍文韬 张鹏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期34-41,共8页
少模光纤放大技术是确保模分复用光纤通信系统远距离传输的关键技术,其增益、噪声系数及模式间增益差直接影响通信性能。为设计可用于模分复用的高增益、低噪声系数三模掺铒光纤放大器,建立少模掺铒光纤放大器理论模型,仿真设计其各项参... 少模光纤放大技术是确保模分复用光纤通信系统远距离传输的关键技术,其增益、噪声系数及模式间增益差直接影响通信性能。为设计可用于模分复用的高增益、低噪声系数三模掺铒光纤放大器,建立少模掺铒光纤放大器理论模型,仿真设计其各项参数,之后结合实验结果进行参数优化,实现小信号增益大于30 dB,噪声系数小于6 dB,模式间增益差小于2 dB,并且各模式信号光在三模掺铒光纤放大器中稳定传输放大,光束轮廓无明显畸变。所设计的三模掺铒光纤放大器为进一步模分复用通信实验研究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通信 模分复用 少模光纤放大器 掺铒光纤放大器 增益 噪声系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