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1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mpacts of Model Mismatch and Array Scale on Channel Estimation for XL-HRIS-Aided Systems
1
作者 LU Zhizheng HAN Yu JIN Shi 《ZTE Communications》 2024年第1期24-33,共10页
Extremely large-scale hybrid 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ce surface(XL-HRIS),an improved version of the RIS,can receive the incident signal and enhance communication performance.However,as the RIS size increases,the phas... Extremely large-scale hybrid 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ce surface(XL-HRIS),an improved version of the RIS,can receive the incident signal and enhance communication performance.However,as the RIS size increases,the phase variations of the received signal across the whole array are nonnegligible in the near-field region,and the channel model mismatch,which will decrease the estimation accuracy,must be considered.In this paper,the lower bound(LB)of the estimated parameter is studied and the impacts of the distance and signal-tonoise ratio(SNR)on LB are then evaluated.Moreover,the impacts of the array scale on LB and spectral efficiency(SE)are also studied.Simulation results verify that even in extremely large-scale array systems with infinite SNR,channel model mismatch can still limit estimation accuracy.However,this impact decreases with increasing dist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L-HRIS NEAR-FIELD LB model mismatch parameter estimation
下载PDF
A Review for Model Plant Mismatch Measures in Process Monitoring
2
作者 王洪 谢磊 宋执环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2年第6期1039-1046,共8页
Model is usually necessary for the design of a control loop. Due to simplification and unknown dynamics, model plant mismatch is inevitable in the control loop. In process monitoring, detection of mismatch and evaluat... Model is usually necessary for the design of a control loop. Due to simplification and unknown dynamics, model plant mismatch is inevitable in the control loop. In process monitoring, detection of mismatch and evaluation of its influences are demanded. In this paper several mismatch measures are presented based on different model descriptions. They are categorized into different groups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and their potential in detection and diagnosis is evaluated. Two case studies on mixing process and distillation process demonstrate the efficacy of the framework of mismatch monitor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el plant mismatch process monitoring control loop behavior
下载PDF
Can a global mean sea-level rise reduce the Last Interglacial model-data mismatch in East Asia?
3
作者 Zhiqi Qian Tianao Xu +1 位作者 Zhongshi Zhang Chunju Huang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 CSCD 2023年第5期121-128,共8页
末次间冰期有着丰富的重建和模拟资料,为研究未来温暖气候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参考.然而,关于末次间冰期的东亚气候,模拟与重建的结果间长期存在着不匹配的情况,模拟结果普遍较重建结果更为冷干。本研究利用挪威地球系统模式(NorESM1-F),... 末次间冰期有着丰富的重建和模拟资料,为研究未来温暖气候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参考.然而,关于末次间冰期的东亚气候,模拟与重建的结果间长期存在着不匹配的情况,模拟结果普遍较重建结果更为冷干。本研究利用挪威地球系统模式(NorESM1-F),探讨了在末次间冰期模拟试验中纳入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能否减少模式-数据的不匹配.该试验结果表明,海平面上升情况下东亚地区会产生一定的增温增湿效应,但不足以消除模式-数据不匹配.基于这些结果,作者探讨了其它可能造成不匹配的因素以供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末次间冰期 海平面上升 模式-数据不匹配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研究
4
作者 姚震宇 秦薇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7-74,共8页
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数字化发挥引导和促转作用。本文将数字普惠金融2013~2023年市级数据与中国上市企业数据进行匹配,深入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对企业数字化转型有显著驱动作用,二者之... 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数字化发挥引导和促转作用。本文将数字普惠金融2013~2023年市级数据与中国上市企业数据进行匹配,深入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对企业数字化转型有显著驱动作用,二者之间的非线性影响存在门槛效应,这种作用在非国有企业、小型企业和高科技企业中更为明显。进一步研究二者之间的传导机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通过3个渠道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缓解融资约束、优化金融错配、加大研发投入。据此,本文提出了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企业数字化转型 面板固定效应模型 融资约束 门槛效应 金融错配 研发投入 数实融合
下载PDF
一种永磁同步电机模型失配容错控制算法
5
作者 黄刚 张雨涵 +2 位作者 龚事引 于惠钧 李祥飞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3-109,共7页
针对高精度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因转动惯量、摩擦系数与磁链参数失配造成其控制精度和稳定性降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有限时间收敛扩张状态观测器的无模型滑模容错控制方法。首先,建立了考虑内外不确定性的永磁同步电机转速环超局部... 针对高精度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因转动惯量、摩擦系数与磁链参数失配造成其控制精度和稳定性降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有限时间收敛扩张状态观测器的无模型滑模容错控制方法。首先,建立了考虑内外不确定性的永磁同步电机转速环超局部模型,并设计了无模型全局积分终端滑模控制器;其次,设计了有限时间收敛扩张状态观测器来降低模型失配带来的影响;最后,通过与其他方法的仿真和实验对比,验证了所提方法能够在不获取精确模型的情况下实现了对多种模型失配与外部扰动工况的容错控制,并提高了电机的控制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无模型控制 模型失配 容错控制
下载PDF
基于状态观测器的增量式预测控制
6
作者 冯虎 张超 +3 位作者 刘文泽 许锋 罗雄麟 张惠良 《化工自动化及仪表》 CAS 2024年第5期755-763,853,共10页
通过状态观测器的状态估计代替内部模型的状态反馈,推导了基于状态观测器的增量式模型预测控制算法,通过增广状态估计实现实测的输出反馈对内部模型进行修正;其次,当模型预测控制内部模型与实际被控对象存在模型失配时,得到存在模型失... 通过状态观测器的状态估计代替内部模型的状态反馈,推导了基于状态观测器的增量式模型预测控制算法,通过增广状态估计实现实测的输出反馈对内部模型进行修正;其次,当模型预测控制内部模型与实际被控对象存在模型失配时,得到存在模型失配的闭环系统的状态方程,研究了闭环系统的鲁棒稳定性;最后,给出一个线性对象和一个非线性对象的仿真示例,并对线性示例进行模型失配下的稳定性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算法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并具有一定的鲁棒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控制 模型预测控制 状态观测器 模型失配 鲁棒稳定性
下载PDF
模型失配下风力涡轮机故障数据驱动诊断策略
7
作者 陈昉 赵嘉媛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74-380,共7页
水平轴风力涡轮机系统在控制模型与实际数据失配工况下,系统任何运行故障事件都会导致系统偏离其目标并造成性能恶化的问题。因此,提出一种模型失配下的风力涡轮机故障的数据驱动诊断策略,以在存在模型-现实不匹配和建模误差效应的工况... 水平轴风力涡轮机系统在控制模型与实际数据失配工况下,系统任何运行故障事件都会导致系统偏离其目标并造成性能恶化的问题。因此,提出一种模型失配下的风力涡轮机故障的数据驱动诊断策略,以在存在模型-现实不匹配和建模误差效应的工况下,能够实现优良的故障诊断性能。首先建立水平轴风力涡轮机系统的基准模型,并对系统故障场景和故障敏感度分析进行介绍,接着利用数据驱动诊断策略构建系统的故障估计器,并提出了Takagi-Sugeno模糊(TS FS)诊断策略和神经网络非线性自动回归外源输入(NARX NN)诊断策略,最后通过仿真和HIL硬件在环实验对所提出的风力涡轮机故障的数据驱动诊断策略进行了验证,并与已有的非线性几何方法自适应滤波器(NLGA-AF)、模糊递归识别(RFS)和滑模观察器(SMO)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诊断方案能够更好地应对存在模型-现实不匹配和建模误差效应的工况,并保持优良的鲁棒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涡轮机 模型失配 数据驱动诊断 故障诊断 鲁棒性
下载PDF
新能源汽车整流器的抗扰模型预测控制策略研究
8
作者 张建伟 曹乔森 +2 位作者 常海宸 田桂珍 刘广忱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45-551,共7页
针对新能源汽车充电(G2V)三相整流器为研究对象,研究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的充电控制策略。传统的MPC算法需要准确的系统模型参数,而当控制器中使用的模型参数与主电路实际参数不匹配时,控制性能可能发生恶化... 针对新能源汽车充电(G2V)三相整流器为研究对象,研究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的充电控制策略。传统的MPC算法需要准确的系统模型参数,而当控制器中使用的模型参数与主电路实际参数不匹配时,控制性能可能发生恶化,影响整流器充电控制性能。针对此问题,该文将系统参数不匹配作为扩张状态观测器(extended state observer,ESO)扩张出来的扰动项而进行估计,并将扰动进行补偿,从而设计一种基于ESO的MPC充电控制策略。该方法仅使用了系统的输入和输出数据,而不需要精确的系统模型,因此即使模型参数不匹配时,ESO也能够将不匹配项作为扰动而对预测电流进行准确估计,从而提高MPC对参数变化及不匹配的鲁棒性。仿真与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预测控制 新能源汽车 扰动抑制 鲁棒性 扩张状态观测器 模型参数不匹配
下载PDF
单输入单输出系统分数阶预测函数控制
9
作者 邵克勇 杨明昊 +2 位作者 王炳淇 黄志贤 王洪涛 《化工自动化及仪表》 CAS 2024年第4期577-581,共5页
基于分数阶微积分理论和预测函数控制理论,针对一类单输入单输出分数阶线性系统提出了一种分数阶预测函数控制方法。用Oustaloup近似法对分数阶系统近似的整数阶系统建立预测输出模型,并根据GL定义在代价函数中引入分数阶算子。该控制... 基于分数阶微积分理论和预测函数控制理论,针对一类单输入单输出分数阶线性系统提出了一种分数阶预测函数控制方法。用Oustaloup近似法对分数阶系统近似的整数阶系统建立预测输出模型,并根据GL定义在代价函数中引入分数阶算子。该控制方法通过将控制输入结构化简化了控制器设计,引入分数阶算子增加了控制器的自由度。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预测控制器相比,分数阶预测函数控制器具有调节时间短、抗干扰能力强及鲁棒性强等优点,在模型失配的情况下也有较好的跟踪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ustaloup近似 单输入单输出 分数阶预测函数控制 模型失配
下载PDF
基于增量模型的PMSM鲁棒性模型预测控制算法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超硕 储剑波 《电机与控制应用》 2024年第7期21-32,共12页
永磁同步电机模型预测电流控制(MPCC)策略因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而得到了广泛应用,但该策略较为依赖模型参数的准确性。为了在保持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的同时提高系统的参数鲁棒性,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矢量的增量型MPCC策略。在MPCC中引入基... 永磁同步电机模型预测电流控制(MPCC)策略因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而得到了广泛应用,但该策略较为依赖模型参数的准确性。为了在保持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的同时提高系统的参数鲁棒性,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矢量的增量型MPCC策略。在MPCC中引入基于d轴电流的模型参考自适应电感辨识算法,并对自适应律进行了分析。基于Matlab/Simulink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策略能够实现在保持三矢量预测控制动态性能的前提下,减小磁链参数失配造成的预测误差;基于d轴电流的模型参考自适应算法可以进行快速稳定地电感参数辨识,有效地提高了控制系统的参数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模型预测电流控制 增量模型 参数失配 模型参考自适应
下载PDF
模型失配条件下混合动力两栖车功率协调预测控制
11
作者 王绪 高晓宇 +2 位作者 黄英 崔涛 骆承良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578-4588,共11页
为实现混合动力两栖车综合效率最优,提出一种功率协调预测控制策略。该策略旨在协同优化能量管理策略与车速控制策略之间的耦合关系。针对车速预测模型失配的问题,提出利用极限学习机进行实时误差预测,并通过预测值进行预测模型校正。... 为实现混合动力两栖车综合效率最优,提出一种功率协调预测控制策略。该策略旨在协同优化能量管理策略与车速控制策略之间的耦合关系。针对车速预测模型失配的问题,提出利用极限学习机进行实时误差预测,并通过预测值进行预测模型校正。设计模型预测控制器实现能量管理与车速控制的实时优化控制,并通过仿真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策略相较于传统的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能量管理策略能够降低等效燃油消耗、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标准差、母线电压标准差和电池容量衰退,降低幅度分别为9.35%、59.63%、15.79%和45.33%;通过有无模型校正的功率协调预测控制对比,表明通过模型校正可实现等效燃油消耗、SOC标准差、母线电压标准差和电池容量衰退分别降低6.95%、25.91%、13.46%和24.07%,体现了所提出的基于极限学习机模型校正的功率协调预测控制在提升燃油经济性、维持电气系统稳定性和降低电池损耗方面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动力两栖车 功率协调预测控制 模型失配 模型预测控制 极限学习机
下载PDF
波浪发电系统功率优化LQG滑模控制
12
作者 黄逸 杨俊华 +3 位作者 林汇金 梁昊晖 罗琦 王超凡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96-301,共6页
直驱式波浪发电系统浮子位置和速度存在物理约束,基于线性二次高斯控制,提出约束反馈优化功率方案。通过流体力学工具得到辐射力数据,建立系统状态空间模型。采用标准卡尔曼滤波器获得系统全状态量信息,构建最小性能指标函数,计算状态... 直驱式波浪发电系统浮子位置和速度存在物理约束,基于线性二次高斯控制,提出约束反馈优化功率方案。通过流体力学工具得到辐射力数据,建立系统状态空间模型。采用标准卡尔曼滤波器获得系统全状态量信息,构建最小性能指标函数,计算状态反馈增益;考虑建模误差,设计滑模控制器,利用Lyapunov函数证明系统稳定性,补偿系统模型失配时的状态量偏移及功率损耗;离线计算反馈增益并调整滑模变结构控制参数,降低控制策略复杂性。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动态性能好、鲁棒性强,能保证物理约束并提升系统输出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浪能 波浪能转换 滑模控制 模型失配 线性二次高斯法
下载PDF
脉冲噪声下基于域自适应的调制识别
13
作者 张晓林 李阳 孙溶辰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40-1847,共8页
针对基于深度神经网络进行调制识别会存在模型失配导致识别率显著下降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域自适应的调制识别算法,在测试样本与训练样本存在较大分布差异时,仍具有很高的识别率。该算法对脉冲噪声下的调制信号的星座图进行处理,... 针对基于深度神经网络进行调制识别会存在模型失配导致识别率显著下降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域自适应的调制识别算法,在测试样本与训练样本存在较大分布差异时,仍具有很高的识别率。该算法对脉冲噪声下的调制信号的星座图进行处理,恢复出几何特征,强化特征并生成图片,将生成的图片输入到深度域自适应网络中完成调制识别。该算法实现了兼具大动态范围的广义信噪比和大动态范围的脉冲强度条件下的调制识别。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解决模型失配问题,具有良好的识别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制识别 脉冲噪声 星座图 特征强化 深度学习 模型失配 迁移学习 域自适应
下载PDF
中国耕地面积-粮食产量重心迁移轨迹特征及空间错位关系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楠 陈从喜 +6 位作者 郭文华 李士伟 齐书花 朱先云 苏宇 李政 高宇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3-60,共8页
为了探究粮食资源和耕地利用效率的协调统一,利用2000—2019年中国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数据,以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重心模型和空间错位指数,系统分析全国耕地面积、粮食产量重心迁移轨迹特征及空间错位关系。结果表明:研究期内耕地面积... 为了探究粮食资源和耕地利用效率的协调统一,利用2000—2019年中国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数据,以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重心模型和空间错位指数,系统分析全国耕地面积、粮食产量重心迁移轨迹特征及空间错位关系。结果表明:研究期内耕地面积重心与粮食产量重心变化方向不尽相同,耕地面积重心从河南省博爱县向东北移动,而粮食产量重心则先从河南省舞阳县向东北后再向东向平移;全国的粮食产量和耕地面积主要集中在中水平区和中低水平区,且由东到西呈现正向错位到负向错位的分布特征;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受资源禀赋影响较大,但经济发展水平、人口、降水量和积温水平等因素也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粮食产量 重心模型 空间错位指数
下载PDF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航空发动机MPC控制研究
15
作者 刘策 白杰 《计算机仿真》 2024年第7期21-25,490,共6页
针对传统模型预测控制在工况突变、大幅值故障等大幅度模型失配情况下,难以保证控制精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航空发动机改进模型预测控制方法。首先对MPC对模型失配的调节效果进行评估,针对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模型失配... 针对传统模型预测控制在工况突变、大幅值故障等大幅度模型失配情况下,难以保证控制精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航空发动机改进模型预测控制方法。首先对MPC对模型失配的调节效果进行评估,针对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模型失配对MPC的影响进行分析。其次提出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模型预测控制方法(DRL-MPC),通过深度强化学习对预测模型与实际系统之间的模型偏差进行修正,提升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最后,对MPC的代价函数进行重构,建立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航空发动机改进MPC控制器。对传统MPC方法与所提方法进行了比较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存在大幅模型失配的情况下,所提方法能够在不提升计算代价的情况下有效降低MPC控制器对模型失配的敏感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控制 模型失配 深度强化学习 模型预测控制
下载PDF
单裂隙端面复合形貌影响下流体渗流特征
16
作者 张海波 李伟娜 郑军领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26-231,共6页
自然储层裂隙端面在一定尺度下往往会表现出非匹配特征,由此产生的开度非均一分布对流体渗流行为具有重大影响。因此,厘清裂隙复合形貌特征对渗透性能的控制作用对于油气产能的准确评估至关重要。首先,结合岩石裂隙复合形貌特征,以解析... 自然储层裂隙端面在一定尺度下往往会表现出非匹配特征,由此产生的开度非均一分布对流体渗流行为具有重大影响。因此,厘清裂隙复合形貌特征对渗透性能的控制作用对于油气产能的准确评估至关重要。首先,结合岩石裂隙复合形貌特征,以解析推导方式确定了粗糙裂隙中阻碍流体运移的2种效应,分别是端面粗糙效应和开度粗糙效应;其次,在通过权重算法对粗糙裂隙端面间的非匹配行为进行二维表征的基础上,采用格子Boltzmann方法进行孔隙尺度模拟再现了非匹配粗糙裂隙中流体的运移过程,并据此系统分析了流体渗流的影响特征。结果表明:由于未考虑开度非均一分布的影响,导致了三重效应渗透率预测模型对渗透率的过高估计,且预测误差取决于端面非匹配程度;开度非均一分布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流体的有效运移,同时也间接削弱了裂隙的渗透性能,其削弱能力受控于开度相对粗糙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匹配行为 三重效应模型 粗糙裂隙 格子BOLTZMANN 方法 裂隙复合形貌
下载PDF
并网变换器虚拟同步无模型参数鲁棒增强控制策略
17
作者 王天宇 赵晋斌 +1 位作者 潘超 毛玲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0-88,共9页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并网变换器已成为能量传输的关键设备。模型预测控制的虚拟同步机参数鲁棒性较低,当并网参数失配时,输出电流纹波增大,同步机功率支撑下降。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虚拟同步无模型参数鲁棒预测控制方法。首先...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并网变换器已成为能量传输的关键设备。模型预测控制的虚拟同步机参数鲁棒性较低,当并网参数失配时,输出电流纹波增大,同步机功率支撑下降。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虚拟同步无模型参数鲁棒预测控制方法。首先,该方法采用四阶Runge-kutta优化超局部无模型得到虚拟同步机参数增强鲁棒模型。然后,采用Lagrange插值法求解模型中K参数,通过前4个时刻的采样值预测下一时刻的输出。同时设计虚拟惯量无模型自适应预测算法,实现了惯量动态需求响应。最后,经过价值函数寻优比较得到虚拟同步机的优化电压矢量,实现参数鲁棒增强控制。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策略在参数失配情况下功率支撑能力稳定,频率波动时虚拟惯量能够动态响应,具有良好的稳态和动态响应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变换器 无模型预测控制 参数失配 RUNGE-KUTTA
下载PDF
公共部门纠正人力资本错配的经济效应及政策启示 被引量:1
18
作者 朱博恩 魏杨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5-67,共13页
基于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并结合中国人力资本错配现实,构建了一个公共部门存在人力资本冗余的基准模型和纠正人力资本错配后的扩展模型,通过模拟结果的对比分析可知,纠正人力资本错配问题的经济效应非常显著,稳态经济增速、稳态利率、公共... 基于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并结合中国人力资本错配现实,构建了一个公共部门存在人力资本冗余的基准模型和纠正人力资本错配后的扩展模型,通过模拟结果的对比分析可知,纠正人力资本错配问题的经济效应非常显著,稳态经济增速、稳态利率、公共财政支出效率和整体经济福利将明显提升,厂商研发成本将明显下降。提出应平衡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之间的就业吸引力差异、强化事业单位人力资本的正外部性特征,以及提升科研和教育类资源与成果的可获得性,通过纠正人力资本错配问题缓解中国财政收支困境,助力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和推动经济长期稳定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本错配 事业单位改革 内生经济增长模型
下载PDF
广义逆高斯纹理海杂波背景下的自适应失配检测器
19
作者 范一飞 陈铎 +3 位作者 粟嘉 郭子薰 陶明亮 王伶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602-3610,共9页
针对雷达对海探测过程中理论导向矢量与实际导向矢量之间不匹配导致的虚警概率升高的问题,该文在复合高斯模型(CGM)下设计自适应失配检测器。为了抑制失配信号,在零假设中引入与理论导向矢量正交的虚拟信号,从而给出存在失配信号的目标... 针对雷达对海探测过程中理论导向矢量与实际导向矢量之间不匹配导致的虚警概率升高的问题,该文在复合高斯模型(CGM)下设计自适应失配检测器。为了抑制失配信号,在零假设中引入与理论导向矢量正交的虚拟信号,从而给出存在失配信号的目标检测模型。将CGM的纹理分量建模为广义逆高斯分布,分别基于两步广义似然比(GLRT)和最大后验GLRT(MAP GLRT)准则发展类似于自适应波束形成器正交抑制检测(ABORT)的自适应失配检测器,并通过理论证明所提失配检测器对散斑协方差矩阵和目标多普勒导向矢量具有恒虚警(CFAR)特性。仿真和实测数据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失配检测器在导向矢量匹配情况下的检测性能和失配情况下的抗失配性能之间具有良好的折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杂波 广义逆高斯纹理复合高斯模型 失配检测 自适应波束形成器正交抑制检测
下载PDF
地理邻近性影响了区域协同减排吗?
20
作者 廖斌 田彩红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14,共12页
基于2011—2021年中国28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在科学测度区域协同减排水平的基础上,检验了地理邻近性对区域协同减排的影响效应、作用机制及异质性。区域协同减排水平的变化与收敛性分析发现,中国区域协同减排水平整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和... 基于2011—2021年中国28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在科学测度区域协同减排水平的基础上,检验了地理邻近性对区域协同减排的影响效应、作用机制及异质性。区域协同减排水平的变化与收敛性分析发现,中国区域协同减排水平整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和东部>中部>西部的区域分化特征,且具有β收敛性。影响效应检验发现,地理邻近性对区域协同减排存在先促进后抑制的倒U形影响,且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发现,地理邻近性对区域协同减排的影响效应在长江经济带以促进作用为主,在非长江经济带以抑制效应为主,且在高等级城市中地理邻近性对区域协同减排的促进作用大于普通城市。机制检验发现,地理邻近性可以通过绿色创新分工和能源要素错配影响区域协同减排。基于以上结论,从放大地理邻近性的正外部性、完善作用机制和因地制宜发挥地理邻近性的积极作用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邻近性 区域协同减排 绿色创新分工 能源要素错配 效率增值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