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ool Temperature and Process Modeling of Friction Stir Welding 被引量:1
1
作者 Takashi Nakamura Toshiyuki Obikawa +2 位作者 Eitaro Yukutake Satoru Ueda Itaru Nishizaki 《Moder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2018年第1期78-94,共17页
Friction stir welding (FSW) has many advantages rather than fusion welding, but details of internal phenomena during its processes have not yet been clarified. In this study, a thermo-mechanically coupled process mode... Friction stir welding (FSW) has many advantages rather than fusion welding, but details of internal phenomena during its processes have not yet been clarified. In this study, a thermo-mechanically coupled process model was developed to investigate FSW phenomena inside a tool and workpiece. As a workpiece, 6061-T6 aluminum alloy was employed. The system of FSW process model includes several thermal boundaries. Among heat flows through these boundaries, heat transfers into the exterior of the system become more sensitive to tool and workpiece temperatures than heat transfers within the system. This paper especially focused on a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at a workpiece bottom, and optimized it through experiments and finite element method (FEM) analyses. The tool temperatures during FSW were measured with a special tooling system with imbedded thermocouples within a tool. As a result, an analysis model that is able to investigate details at a wide range of traverse speeds was developed for practical high speed welding. Then, the accuracy of developed FEM model was validated with them. Finally, the temperatures and stress distribution around workpiece/tool interfaces were investigated with the developed mod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mulation modeling parameter Optimization Thermal TRANSFER COEFFICIENT TOOL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下载PDF
泵闸流道混凝土结构温度场三维仿真分析及温控措施优化
2
作者 汪玮昕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24年第4期274-280,I0019,共8页
为解决泵闸流道异形混凝土结构容易产生温度裂缝的问题,基于航塘港南延伸整治工程的实践,依据热传导理论,建立泵闸流道混凝土结构温度场计算模型并进行三维仿真分析.针对计算成果,制定了调整冷却通水管路、调整通水参数、改进混凝土特... 为解决泵闸流道异形混凝土结构容易产生温度裂缝的问题,基于航塘港南延伸整治工程的实践,依据热传导理论,建立泵闸流道混凝土结构温度场计算模型并进行三维仿真分析.针对计算成果,制定了调整冷却通水管路、调整通水参数、改进混凝土特性和施工条件以及设置后浇带的温控优化措施.对比温度场模型的计算反馈值与实测值,并检查现场混凝土实体质量,结果表明,温度场模型仿真算法可靠、温控优化措施有效,因此认为该模型可成熟地运用于后续工程施工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泵闸流道 异形混凝土结构 温度场模型 温控优化措施
下载PDF
压电材料机电耦合参数测试试件的优化设计
3
作者 陈俊吉 邓祥伟 《机电工程技术》 2024年第7期158-162,共5页
在压电材料机电耦合参数e_(31)的测量中,测试试件的好坏对测试结果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需要建立精确模型,准确预测压电试件的性能。为了分析试件结构对e_(31)测量结果的影响,基于经典压电理论建立了压电层合梁理论模型,应用最小势能... 在压电材料机电耦合参数e_(31)的测量中,测试试件的好坏对测试结果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需要建立精确模型,准确预测压电试件的性能。为了分析试件结构对e_(31)测量结果的影响,基于经典压电理论建立了压电层合梁理论模型,应用最小势能原理推导了控制方程和边界条件,计算得到了控制方程的一般解。将计算结果与现有实验数据进行对比,证明了该理论模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通过对压电试件不同结构参数下的测试结果发现,e_(31)的测量精度与弯曲挠度成正比。在压电试件关键参数长、宽、厚中,试件的宽度对挠度的影响最小,因此可忽略宽度对e_(31)的测量精度。试件长度与挠度成正比,故为了提高测量精度,应延长压电梁的长度。厚度对压电参数e_(31)有着显著影响,当弹性层厚度比压电层厚度大100倍时,在e_(31)测量中可以忽略压电层对梁弯曲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向压电系数测量 压电层合梁 薄膜设计 结构参数
下载PDF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地质力学模型试验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丁泽霖 王祥宇 +1 位作者 徐良杰 王婧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47-1057,1069,共12页
目前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的量测方法主要为电子量测、光纤光栅量测等接触式量测方式,而接触式量测设备在布置过程中都会对模型结构造成一定影响。为探究从能量角度分析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的可能性,实现试验过程中非接触、具象化量测的目的,... 目前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的量测方法主要为电子量测、光纤光栅量测等接触式量测方式,而接触式量测设备在布置过程中都会对模型结构造成一定影响。为探究从能量角度分析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的可能性,实现试验过程中非接触、具象化量测的目的,在胶凝砂砾石坝地质力学模型试验中,采用红外热成像实时量测技术对模型超载破坏试验进行量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模型地基中结构面在外荷载作用下发生挤压、错动时,会导致其局部温度上升。因此模型热成像的对比度及材料温度变化值,可作为判别大坝失稳的依据。(2)在模型材料破坏试验中,通过热成像仪得到材料破坏的温度变化值ΔT在1.2~1.8℃范围内,破坏区域出现明显温度变化,从试验现场和红外图像上均可发现明显异常,并以此提出基于热成像试验的破坏判据。(3)当模型试验超载至超载安全系数K p=6.6时,其热像图中地基各结构面贯通区域温度变化值均达到破坏阈值,此时试验大坝发生滑移翻转的失稳破坏。利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对模型结构的表面温度开展有效、实时且准确的监测,为后续的地质力学模型试验开展提供新的量测手段和分析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力学模型试验 具象化量测 红外热成像 结构面温度
下载PDF
混凝土降温收缩开裂机理分析
5
作者 刘自强 《江西建材》 2023年第1期3-8,共6页
大体积、高强度等级以及炎热季节浇筑的混凝土散热能力差,水化产生的热量在内部积聚,硬化时,内部温度大幅度上升,高温固结将严重影响产物结构的综合性能。降温时,因冷缩和结构约束状态形成拉应力,产生收缩裂缝。目前,在配合比设计、材... 大体积、高强度等级以及炎热季节浇筑的混凝土散热能力差,水化产生的热量在内部积聚,硬化时,内部温度大幅度上升,高温固结将严重影响产物结构的综合性能。降温时,因冷缩和结构约束状态形成拉应力,产生收缩裂缝。目前,在配合比设计、材料选取和施工过程中采取了一些不当措施,增加了温升总量。预防降温收缩开裂,应从让混凝土结构少起热、多散热、降约束以及提高水化产物填充效率,改善界面过渡区,提高水泥浆和骨料变形协调能力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化产物结构 热学性能参数 高温固结 温度应力 降温收缩 防裂措施
下载PDF
近海面气层温度结构常数的模式和测量 被引量:5
6
作者 吴晓庆 王英俭 +2 位作者 曾宗泳 马成胜 袁仁民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6-100,共5页
文中采用一个边界层湍流模式估算海面上温度结构常数C2T,模式输入的参数是气温、海表面温度和风速。模式估算的C2T与1999年6月在东海实测的C2T相当一致,此外,还对估算方法详细进行了敏感性分析。认为在估算C2T时,对温度测量的精度要高,... 文中采用一个边界层湍流模式估算海面上温度结构常数C2T,模式输入的参数是气温、海表面温度和风速。模式估算的C2T与1999年6月在东海实测的C2T相当一致,此外,还对估算方法详细进行了敏感性分析。认为在估算C2T时,对温度测量的精度要高,选用Thiermann公式比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式 温度结构常数 近海面气层 边界层湍流模式 大气折射 气温 海表面温度 风速
下载PDF
面向结构参数的滚珠丝杠副动态接触角建模 被引量:7
7
作者 李梦奇 庾辉 +2 位作者 李冬英 王斌 张根保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8-104,共7页
为研究滚珠丝杠副结构参数对接触角的影响,基于Hertz理论和滚道控制理论,综合考虑滚珠、螺母和丝杠滚道的结构参数,以间隙、公称直径、滚珠直径、螺旋升角及滚珠数量作为变量,建立滚珠丝杠动态接触角模型,得到面向结构参数的接触角非线... 为研究滚珠丝杠副结构参数对接触角的影响,基于Hertz理论和滚道控制理论,综合考虑滚珠、螺母和丝杠滚道的结构参数,以间隙、公称直径、滚珠直径、螺旋升角及滚珠数量作为变量,建立滚珠丝杠动态接触角模型,得到面向结构参数的接触角非线性方程组,给出采用Newton-Raphson法进行迭代求解的流程。基于动态接触角模型进行讨论和实例分析,研究不同工况下的结构参数对滚珠丝杠副动态接触角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工作中的滚珠丝杠副丝杠侧的内接触角始终大于螺母侧外接触角;滚珠与滚道间隙量增大0.1 mm,内、外接触角增大约7°;公称直径增加则外接触角减小、内接触角增大;滚珠直径和滚珠数量的增大会导致外接触角减小、内接触角先减小后增大;螺旋升角对接触角影响很小,内、外接触角变化幅值均不到0.006°。该研究为滚珠丝杠副结构尺寸优化、动态特性分析、提高设计精度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角 测量 模型 滚珠丝杠副 结构参数 几何参数
下载PDF
陆相与过渡相煤系页岩孔隙结构及分形特征对比——以鄂尔多斯盆地东北缘延安组与太原组为例 被引量:30
8
作者 张岩 刘金城 +3 位作者 徐浩 牛鑫磊 秦国红 曹代勇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036-1046,共11页
基于低温氮气吸附分形几何学研究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东北缘陆相延安组及海陆过渡相太原组富有机质煤系页岩进行孔隙结构和分形特征研究,运用分形FHH模型计算了大孔隙(4.34~100nm)和小孔隙(<4.34nm)对应的分形维数D_1与D_2,对比讨论... 基于低温氮气吸附分形几何学研究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东北缘陆相延安组及海陆过渡相太原组富有机质煤系页岩进行孔隙结构和分形特征研究,运用分形FHH模型计算了大孔隙(4.34~100nm)和小孔隙(<4.34nm)对应的分形维数D_1与D_2,对比讨论了孔隙结构参数与分形维数的关系,以及TOC、矿物含量对两者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延安组孔径分布在1.8~59nm,呈"双峰型",以墨水瓶状、狭缝状和平行板状孔为主;太原组孔径主要分布在3~4.5nm,呈"单峰型",以墨水瓶状孔为主。(2)煤系页岩具有双重分形特征,D_1与D_2正相关,且D_1>D_2,表明大孔隙空间结构更加复杂。延安组两类孔隙空间结构均比较复杂,太原组大孔隙空间结构非常复杂,而小孔隙均质性强。(3)煤系页岩平均孔径越小,微小孔隙越多,比表面积越大,总孔体积越大,分形维数越大,即孔隙结构越复杂,孔表面越不规则;延安组D_1、D_2和太原组D_1均可反映各自孔隙结构特征。(4)太原组孔隙结构参数和分形维数受TOC及矿物成分含量影响较延安组明显。(5)延安组页岩储层优于太原组,更利于煤系页岩气的吸附、赋存、扩散和渗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系页岩 低温氮气吸附 FHH模型 孔隙结构 分形维数
下载PDF
负荷模型及参数对系统动态过程中频率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贺仁睦 叶静 +1 位作者 林盾 庞松岭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27-30,共4页
在一些独立电网或微网中,故障时系统频率的波动往往较大,此时频率的变化对系统分析的影响已不能被忽略。以海南独立电网为研究对象,应用兼顾负荷频率特性的模型结构来辨识负荷模型参数,并在原负荷模型和实测负荷模型2种情况下,将该电网... 在一些独立电网或微网中,故障时系统频率的波动往往较大,此时频率的变化对系统分析的影响已不能被忽略。以海南独立电网为研究对象,应用兼顾负荷频率特性的模型结构来辨识负荷模型参数,并在原负荷模型和实测负荷模型2种情况下,将该电网故障时系统频率的仿真结果与实测频率进行比较,验证了计及负荷频率特性进行参数辨识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利用摄动法分析了实测负荷模型各参数对系统动态过程中频率的影响程度。最后利用上述分析结论对实测负荷模型的参数范围进行了调整,并利用调整后的参数再次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建模 模型结构 模型参数 实测频率 摄动法
下载PDF
结构参数对增压器浮环轴承润滑特性和环速比的影响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李佳琪 倪计民 +4 位作者 石秀勇 徐晓川 刘越 李冬冬 陈振斌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8-55,共8页
基于以往对增压器的浮环轴承润滑分析中大都忽略浮环的环速比影响,或将润滑性能和环速比独立分析。该文采用数值分析方法研究了增压器浮环轴承的润滑特性和环速比,分析中考虑了转轴、浮环、轴承座之间的传热因素,基于Reynolds方程和浮... 基于以往对增压器的浮环轴承润滑分析中大都忽略浮环的环速比影响,或将润滑性能和环速比独立分析。该文采用数值分析方法研究了增压器浮环轴承的润滑特性和环速比,分析中考虑了转轴、浮环、轴承座之间的传热因素,基于Reynolds方程和浮环平衡方程,建立了浮环轴承润滑模型,对比分析了浮环内、外层间隙,内、外圆半径4个结构参数对浮环轴承润滑特性和环速比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际设计浮环时,需综合考虑结构参数对浮环润滑特性和环速比的影响及影响程度;浮环内层间隙增加,环速比降低,与内层间隙0.02 mm时相比,转速60 000 r/min时,内层间隙0.04 mm时的环速比减幅达23%,内层间隙增加,内、外膜温度减小,摩擦功耗略有增加,内层间隙0.03 mm时,浮环具有较理想的润滑性能和环速比;外层间隙0.06 mm的环速比均比外层间隙0.04 mm的环速比增加30%以上,外层间隙增加,外膜温度减小,且转速越高,外膜温度减幅越大;浮环内圆半径越小,环速比越小,内、外膜温度和摩擦功耗越小,浮环润滑性能越好;浮环外圆半径增加,环速比降低,但内膜温度、外膜温度、总摩擦功耗和总端泄流量变化幅度均在5%以内,外圆半径对浮环润滑性能影响不显著;浮环实际设计时,调整内圆半径比调整外圆半径对改善浮环润滑性能更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承 模型 温度 浮环轴承 润滑 结构参数 环速比 传热
下载PDF
基于多变量内模结构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床温自抗扰控制 被引量:16
11
作者 房方 李荣丽 刘吉臻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72-180,共9页
循环流化床锅炉具有燃烧劣质煤和炉内高效脱硫的优势,已成为我国火力发电装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相较于煤粉锅炉,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过程的迟延和惯性更大、被控变量更多且关系更为复杂。床温作为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过程中特有的参数... 循环流化床锅炉具有燃烧劣质煤和炉内高效脱硫的优势,已成为我国火力发电装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相较于煤粉锅炉,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过程的迟延和惯性更大、被控变量更多且关系更为复杂。床温作为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过程中特有的参数,对锅炉运行的安全性、经济性和环保性均有重要影响,而其所具有的大时滞、强耦合、多干扰等特性又使之成为一大控制难题。为此,提出一种应用改进线性自抗扰原理的床温控制方法,用以提高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控制性能。通过引入多变量内模结构,可有效整定扩张状态观测器和反馈控制器参数,进而实现系统整体控制性能的优化。理论分析与仿真验证表明,该方法便于控制参数整定与动态性能分析,不依赖于精确的对象模型,具有良好的负荷适应性和抗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CFB) 床温 内模结构 自抗扰控制 参数整定
下载PDF
电力电子电路中功率晶体管结温在线测量技术研究现状 被引量:11
12
作者 任磊 沈茜 龚春英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750-1761,共12页
功率晶体管结温的在线测量对于电力电子变换器的优化运行以及可靠性监测具有重要意义。实时获取的晶体管结温可用于退化监测、日常维护以及进行有效的热控制来减少功率损耗,提高寿命。对现有的电力电子变换器中功率晶体管结温测量方法... 功率晶体管结温的在线测量对于电力电子变换器的优化运行以及可靠性监测具有重要意义。实时获取的晶体管结温可用于退化监测、日常维护以及进行有效的热控制来减少功率损耗,提高寿命。对现有的电力电子变换器中功率晶体管结温测量方法进行归纳整理。首先介绍目前功率晶体管结温离线获取的三类方法,并分析各自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将现有的功率晶体管结温在线获取方法分为基于热模型的结温测量和基于热敏电参数的结温测量两大类。详细介绍各功率晶体管结温在线测量技术的工作原理,并对各个方法进行总结,分析各自的优势及不足,最后指出功率晶体管结温在线测量的研究难点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温 电力电子变换器 功率半导体器件 热模型 热敏电参数 在线测量
下载PDF
含有分布式电源的广义负荷建模 被引量:21
13
作者 张剑 孙元章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41-46,共6页
随着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配网侧将接入大量风机,传统负荷模型不能很好地描述负荷特性。以含有风电的广义负荷建模为目的,提出了含有风电的广义负荷模型结构,只需在综合负荷模型(synthetic load model,SLM)的虚拟母线上增加1台异步发电... 随着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配网侧将接入大量风机,传统负荷模型不能很好地描述负荷特性。以含有风电的广义负荷建模为目的,提出了含有风电的广义负荷模型结构,只需在综合负荷模型(synthetic load model,SLM)的虚拟母线上增加1台异步发电机。提出了参数辨识策略:先通过统计综合法得到聚合模型参数,然后采用总体测辨法,将低灵敏度参数、非时变参数固定为聚合值,对于高灵敏度且时变参数采用遗传算法在聚合值附近进行参数辨识。只辨识电动机的定子电抗、电动机比例、电动机初始负载率、风力发电相对纯负荷的比例、配电网络电阻、配电网络电抗共6个参数。通过对风机3种接入位置进行仿真表明,上述模型结构的描述能力、泛化能力和辨识结果的稳定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负荷建模 风机 参数辨识 模型结构 统计综合法 总体测辨法
下载PDF
Lorentzian型布里渊频谱特征提取时模型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5
14
作者 赵丽娟 李永倩 徐志钮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10-216,共7页
为了在提取Lorentzian型布里渊频谱特征时选择最佳模型,以线性最小二乘法和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构造的目标函数为研究对象,系统地比较目标函数构造对频谱特征提取的影响。数值产生了不同信噪比、扫描频率间隔、g0、vB和ΔvB的布里渊信号,... 为了在提取Lorentzian型布里渊频谱特征时选择最佳模型,以线性最小二乘法和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构造的目标函数为研究对象,系统地比较目标函数构造对频谱特征提取的影响。数值产生了不同信噪比、扫描频率间隔、g0、vB和ΔvB的布里渊信号,比较了两种模型得到的频谱特征参数的准确性和计算耗时,并用真实布里渊散射信号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在不含干扰的理想状态下两种模型都能达到非常高的精度,随着噪声含量/扫描频率间隔的增加两种模型的准确性都下降,但线性模型明显大于非线性模型,实际时应采用非线性模型。实验测量的布里渊散射谱信号验证了分析结果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里渊散射谱 参数提取 最小二乘模型 温度/应变测量
下载PDF
基于Sirovision的节理岩体调查及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5
15
作者 张驰 徐帅 +1 位作者 张小辉 何国强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40-144,共5页
针对人工近距离接触测量获取岩体结构面信息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等问题,开展了Sirovision岩体结构面三维不接触测量系统的研究。介绍了该系统的硬件组成及后处理软件的具体功能,提出了一套适用于该系统的岩体结构面信息采集方法与数... 针对人工近距离接触测量获取岩体结构面信息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等问题,开展了Sirovision岩体结构面三维不接触测量系统的研究。介绍了该系统的硬件组成及后处理软件的具体功能,提出了一套适用于该系统的岩体结构面信息采集方法与数据处理流程,并成功应用于铁蛋山铁矿的节理岩体调查与分析中。首先根据现场采集的调查区内原始格式二维图片,获得了真实坐标定位的巷道三维空间模型数据;然后进行了岩体结构面的数字化识别,并将得到的统计数据依据产状特征进行了分组,获得了不同节理组的空间方位统计信息;最后根据不同节理组间的相互位置关系,进行了基于后处理软件系统的楔形体结构分析,确定了危险块体的位置。上述研究成果可为矿山安全生产及工程参数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rovision测量系统 岩体稳定性分析 岩体结构面参数 产状特征 三维空间模型
下载PDF
工程陶瓷表面磨削温度研究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9
16
作者 吴玉厚 王浩 +2 位作者 李颂华 孙健 王贺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34-142,共9页
随着工程陶瓷在机械、航天和军事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其加工特性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磨削加工是制造精密工程陶瓷零件的主要方法,陶瓷材料加工过程中磨削区温度高是影响加工特性和零件使用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详述了陶瓷磨削温度... 随着工程陶瓷在机械、航天和军事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其加工特性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磨削加工是制造精密工程陶瓷零件的主要方法,陶瓷材料加工过程中磨削区温度高是影响加工特性和零件使用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详述了陶瓷磨削温度理论,介绍了磨削过程的2种热量分配比与3种热源分布模型及其应用场合;对物理气相沉积薄膜(PVD)测温、红外测温和热电偶测温等磨削温度的测量方法进行概述及其优缺点分析;对于不同陶瓷材料总结和分析磨削参数与冷却换热对磨削温度的影响;提出理论模型的研究方法、新的测温手段,使用复合磨削工艺和热管砂轮技术等降低陶瓷磨削区温度的措施,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磨削 表面温度 理论模型 测量方法 磨削参数 冷却换热 复合磨削 热管砂轮
下载PDF
基于等强度理论的轮盘优化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章胜 赵明 +2 位作者 陆山 张国乾 陈养惠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322-1326,共5页
为了满足航空发动机高的推重比,各个零部件的质量都有很严格的要求。轮盘作为发动机中的转子部件,对其结构设计也相当重要。首先基于等强度盘理论,了解了等强度盘存在的可能性及其设计方法。并通过有限元法掌握了结构设计和优化的理论... 为了满足航空发动机高的推重比,各个零部件的质量都有很严格的要求。轮盘作为发动机中的转子部件,对其结构设计也相当重要。首先基于等强度盘理论,了解了等强度盘存在的可能性及其设计方法。并通过有限元法掌握了结构设计和优化的理论知识。再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轮盘结构优化设计模型,选取了结构优化设计中的变量。然后对某型航空发动机压气机轮盘进行了优化设计,在满足同样的应力约束条件下,优化后轮盘的质量比传统方法优化结果减轻了10.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盘 结构设计 有限元方法 优化
下载PDF
基于非线性遗传算法的DTS传感模型的参数辨识与优化 被引量:7
18
作者 滕峰成 张昊阳 +1 位作者 程安迪 王珊珊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10-617,共8页
基于光纤拉曼散射效应和Monte-Carlo法,建立了一种DTS传感模型。采用非线性遗传算法对该模型的参数进行了辨识,分析了种群规模、进化代数、交叉率、变异率等参数选值对算法运行结果的影响,并选取了最佳参数组合。搭建了分布式光纤温度... 基于光纤拉曼散射效应和Monte-Carlo法,建立了一种DTS传感模型。采用非线性遗传算法对该模型的参数进行了辨识,分析了种群规模、进化代数、交叉率、变异率等参数选值对算法运行结果的影响,并选取了最佳参数组合。搭建了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系统实验平台,并运用该DTS传感模型对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系统进行了仿真预测。实验及仿真结果表明:该传感模型在空间分辨力为1m时,预测误差在0.24%以内;该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系统的测温误差不大于0.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系统 非线性遗传算法 参数辨识 测温误差
下载PDF
压电双晶片参数及温度特性的动态测试方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叶会英 浦昭邦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92-596,共5页
本文提出一种压电材料参数动态测试模型 ,用于测量压电双晶片的几个主要材料参数 :压电应变常数 d31 、机电耦合系数 k31 、介电常数ε33T、弹性柔顺系数 s1 1 E及材料参数的温度特性。本文的这种测量方法不同于通常的由标准试样测量压... 本文提出一种压电材料参数动态测试模型 ,用于测量压电双晶片的几个主要材料参数 :压电应变常数 d31 、机电耦合系数 k31 、介电常数ε33T、弹性柔顺系数 s1 1 E及材料参数的温度特性。本文的这种测量方法不同于通常的由标准试样测量压电材料参数的方法 ,是直接由一种实用元件—压电双晶片 (非标准试样 )测量压电材料的参数。文中详细描述了测试原理、测试步骤及一种实际试样的测试结果。理论与实验结果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双晶片 参数测量 动态测试 温度特性
下载PDF
基于模态参数的水下航行器楔环结构有限元模型修正 被引量:5
20
作者 严海 马锐磊 +1 位作者 梁跃 杨阳 《鱼雷技术》 2016年第2期87-93,共7页
针对水下航行器楔环结构有限元模型仿真精度低的问题,采用等效刚度法建立了楔环结构有限元模型,基于固有频率和模态振型等模态参数对楔环结构的有限元模型进行了修正,得到了具有较高仿真精度的楔环结构有限元模型,并利用不同的参考模型... 针对水下航行器楔环结构有限元模型仿真精度低的问题,采用等效刚度法建立了楔环结构有限元模型,基于固有频率和模态振型等模态参数对楔环结构的有限元模型进行了修正,得到了具有较高仿真精度的楔环结构有限元模型,并利用不同的参考模型,分析了参考模型的测点数量及位置对修正结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楔环结构模态测试测点布置的建议,为楔环结构的动力学分析及试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航行器 楔环结构 模态参数 模型修正 测点布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