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西融通:余光中诗论思想的主调 |
王士强
|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2
|
试论李煜词的现代研究 |
成松柳
王峰
|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2
|
|
3
|
细读李金发──兼论中国的现代诗 |
高波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1
|
|
4
|
白洋淀诗群的经典化与新诗史叙事 |
霍俊明
|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
2008 |
2
|
|
5
|
新诗的酝酿、诞生和成就——兼论近人旧体诗不宜纳入现代诗歌史 |
吕家乡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8
|
|
6
|
朦胧诗的发展、变异及其文学史叙述 |
李平
|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3 |
2
|
|
7
|
文化记忆、抒情策略和文类自觉——略论地震题材诗歌 |
伍明春
|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0 |
1
|
|
8
|
切尔卡斯基的中国新诗翻译与研究及其压卷之作——《徐志摩:在梦幻与现实中飞行》 |
宋绍香
|
《泰山学院学报》
|
2014 |
1
|
|
9
|
徐志摩诗歌的特征与现代音乐美感 |
李郭倩
|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
2012 |
1
|
|
10
|
读《梦苕庵诗话》 |
刘梦芙
|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
2001 |
1
|
|
11
|
良知与批判之间的诗学视阈——对郑敏80年代后期以来诗论的考察 |
霍俊明
|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2007 |
2
|
|
12
|
陈衍《石遗室诗话》论“同光体” |
林东源
|
《闽江学院学报》
|
2006 |
1
|
|
13
|
对新诗演变轨迹的深度勾画——评王光明《现代汉诗的百年演变》 |
蒋登科
熊辉
|
《泰山学院学报》
|
2006 |
0 |
|
14
|
口语:现代白话新诗的一个关键词 |
颜同林
|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8 |
0 |
|
15
|
郭沫若的现代歌诗观 |
刘东方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16
|
庞德对中国新诗的影响 |
徐建纲
|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9 |
0 |
|
17
|
论禅宗对中国现代派诗歌的影响 |
王雅平
|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18
|
论新诗遵语法反修辞规范的意象呈示 |
余斌
骆寒超
|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
2009 |
0 |
|
19
|
胡怀琛与新旧融合的新诗文体观 |
卢永和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20
|
深情结境,妙悟淳成——论王向峰近体诗歌的艺术特质 |
王鑫
|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