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西融通:余光中诗论思想的主调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士强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4-56,共3页
余光中诗论既提倡吸收西方文化资源,又反对"现代病"和"恶性西化";既主张打破偶像、反叛传统,又强调"纵的继承"和发扬传统。中国现代诗的落脚点在"中国",该经由"中国诗的现代化"环节... 余光中诗论既提倡吸收西方文化资源,又反对"现代病"和"恶性西化";既主张打破偶像、反叛传统,又强调"纵的继承"和发扬传统。中国现代诗的落脚点在"中国",该经由"中国诗的现代化"环节达到"现代诗的中国化"。同时,中国的现代诗应该具有超越性,它在艺术上代表的是"中国诗"而不仅仅是中国的"新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光中 中国现代诗 传统 现代 西方
下载PDF
试论李煜词的现代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成松柳 王峰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42-46,共5页
从王国维开始,李煜词的研究就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以"境界"说为理论核心,王国维对李煜词的研究达到了更新的理论高度和更高的审美层次。20世纪初叶至新中国建国前,是现代李煜词研究的奠基时期,尤其是对于李煜生平事迹的考证... 从王国维开始,李煜词的研究就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以"境界"说为理论核心,王国维对李煜词的研究达到了更新的理论高度和更高的审美层次。20世纪初叶至新中国建国前,是现代李煜词研究的奠基时期,尤其是对于李煜生平事迹的考证、词集的整理笺校、作品的分析探讨以及成就地位的评价,都有着一些开拓性的成果。1956年,关于李煜词的大讨论,虽然带着那个时代的痕迹,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李煜词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李煜词的研究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研究方法更为多样,研究视角更为开阔,李煜词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 李煜
下载PDF
细读李金发──兼论中国的现代诗 被引量:1
3
作者 高波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60-67,共8页
“远取譬”的比喻方式、“省珠串”的句式以及表现“生命欲揶揄的神秘及悲哀的美丽”,是李金发诗的基本特点。这些特点改变了诗歌意象的肌质、组接方式并显现出一种不以意境为归宿的艺术追求,这就突破了以意境为核心的中国古典诗学的... “远取譬”的比喻方式、“省珠串”的句式以及表现“生命欲揶揄的神秘及悲哀的美丽”,是李金发诗的基本特点。这些特点改变了诗歌意象的肌质、组接方式并显现出一种不以意境为归宿的艺术追求,这就突破了以意境为核心的中国古典诗学的统驭,为白话新诗的创作,引入了一种新的诗学精神。李金发诗的特点,也就是现代诗的特点,作为象征诗派代表人物的李金发,开创了中国现代诗的范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金发 象征诗派 现代诗 文学评论 表现方式
下载PDF
白洋淀诗群的经典化与新诗史叙事 被引量:2
4
作者 霍俊明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08年第1期76-81,共6页
在"文革"时期的地下诗歌研究和新诗史叙事中白洋淀诗群业已成为经典。白洋淀诗群的经典化过程与朦胧诗、前朦胧诗、新诗史写作模式、新诗史研究方式的转换都存在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在注意白洋淀诗群在当代新诗发展史上的重要... 在"文革"时期的地下诗歌研究和新诗史叙事中白洋淀诗群业已成为经典。白洋淀诗群的经典化过程与朦胧诗、前朦胧诗、新诗史写作模式、新诗史研究方式的转换都存在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在注意白洋淀诗群在当代新诗发展史上的重要性的同时,还应注意到白洋淀诗群是如何被经典化以及其中的女性诗人是如何被去经典化的。在白洋淀诗群的相关研究中,还应该注意对那些仍被历史叙述所忽视的诗人进行关注和挖掘。基于此,白洋淀诗群中的几位女性诗人就具有不可替代的新诗史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洋淀诗群 新诗史叙事 前朦胧诗 经典化 女性诗人
下载PDF
新诗的酝酿、诞生和成就——兼论近人旧体诗不宜纳入现代诗歌史 被引量:8
5
作者 吕家乡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8-133,共6页
旧体诗和新诗分属于两个体系和两个时代。新诗占据诗坛主流地位后,旧体诗仍在延续,且不乏佳作,但近人旧体诗属于古典美学范畴,虽然一些杰出的旧体诗人取得了重大成就,但由于拘守旧格律而拒斥新诗的内在律,因而难以胜任表现现代人复杂内... 旧体诗和新诗分属于两个体系和两个时代。新诗占据诗坛主流地位后,旧体诗仍在延续,且不乏佳作,但近人旧体诗属于古典美学范畴,虽然一些杰出的旧体诗人取得了重大成就,但由于拘守旧格律而拒斥新诗的内在律,因而难以胜任表现现代人复杂内心世界的任务,同时也难以发挥现代汉语的特长。近人旧体诗不具有充分现代性,因此不宜纳入现代诗歌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诗 近人旧体诗 内在律 现代性
下载PDF
朦胧诗的发展、变异及其文学史叙述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平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17-22,共6页
伴随着长达五六年的论争 ,朦胧诗由自发的艺术探索演变成自觉的诗歌运动 ,完成了现代主义诗歌的中国化 ,其不断涌现出的创新观念和先锋精神 ,对整个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广泛影响。朦胧诗作为一个具有实验性质的“先锋诗派” ,在得到大众许... 伴随着长达五六年的论争 ,朦胧诗由自发的艺术探索演变成自觉的诗歌运动 ,完成了现代主义诗歌的中国化 ,其不断涌现出的创新观念和先锋精神 ,对整个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广泛影响。朦胧诗作为一个具有实验性质的“先锋诗派” ,在得到大众许可之后 ,必然产生新的发展和变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诗歌 朦胧诗 新生代 朦胧版 第三代
下载PDF
文化记忆、抒情策略和文类自觉——略论地震题材诗歌 被引量:1
7
作者 伍明春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1期57-60,80,共5页
研究了地震题材诗歌的写作特点,认为地震题材诗歌写作的热潮不能简单地泛化为一个文化事件,事实上,现代汉语诗歌的一些基本艺术问题,如文化记忆的承担、抒情策略的运用以及文类自觉的诉求等,都在这些诗歌里得到了反映,因此,应回到现代... 研究了地震题材诗歌的写作特点,认为地震题材诗歌写作的热潮不能简单地泛化为一个文化事件,事实上,现代汉语诗歌的一些基本艺术问题,如文化记忆的承担、抒情策略的运用以及文类自觉的诉求等,都在这些诗歌里得到了反映,因此,应回到现代汉诗写作的语境和立场,对地震题材诗歌写作做出一种全方位的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记忆 抒情策略 地震题材诗歌 现代汉诗
下载PDF
切尔卡斯基的中国新诗翻译与研究及其压卷之作——《徐志摩:在梦幻与现实中飞行》 被引量:1
8
作者 宋绍香 《泰山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49-54,共6页
切尔卡斯基是20世纪下半叶俄罗斯汉学家,从50年代中期至80年代末期,仅中国新诗选集,他就翻译出版了十余种,可以说,几乎涵盖了中国现代诗歌的全部,对俄罗斯的中国新诗歌研究提供了充足的资料支撑。他的《徐志摩:在梦幻与现实中飞行》可... 切尔卡斯基是20世纪下半叶俄罗斯汉学家,从50年代中期至80年代末期,仅中国新诗选集,他就翻译出版了十余种,可以说,几乎涵盖了中国现代诗歌的全部,对俄罗斯的中国新诗歌研究提供了充足的资料支撑。他的《徐志摩:在梦幻与现实中飞行》可谓是其翻译与研究的压卷之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尔卡斯基 中国新诗 翻译与研究 压卷之作
下载PDF
徐志摩诗歌的特征与现代音乐美感 被引量:1
9
作者 李郭倩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2年第9期68-73,共6页
徐志摩的诗歌深受西方诗歌的影响,他对西方诗歌的节奏进行了全面的学习和借鉴,并成功地将这些诗歌技巧化入中国新诗之中,对中国新诗进行了改造和塑型。在概念分析的同时结合他的诗歌创作进行文本细读,深入分析了其诗歌给中国现代诗歌提... 徐志摩的诗歌深受西方诗歌的影响,他对西方诗歌的节奏进行了全面的学习和借鉴,并成功地将这些诗歌技巧化入中国新诗之中,对中国新诗进行了改造和塑型。在概念分析的同时结合他的诗歌创作进行文本细读,深入分析了其诗歌给中国现代诗歌提供的具有现代音乐美感的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志摩诗歌 现代音乐 声乐学
下载PDF
读《梦苕庵诗话》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梦芙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66-67,86,共3页
《梦苕庵诗话》是当代国学名家钱仲联先生的著作。该书系统论述清代尤其是近代(晚清)著名诗人与诗作,介绍和考订大量有诗史价值的杰构,体现了钱先生的诗学审美标准,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是研究清诗以及钱先生诗学理论的必读文献。
关键词 《梦苕庵诗话》 诗话 钟仲联 近代 清代 诗歌
下载PDF
良知与批判之间的诗学视阈——对郑敏80年代后期以来诗论的考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霍俊明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年第4期24-30,共7页
郑敏不仅是新诗史上重要的诗人,同时也是一位出色的诗歌理论家。郑敏80年代后期以来对诗坛相当重要的诗学难题都提出了自己的洞见,这对新诗理论建设有着重要的参照性,而其对一些现象的批判更呈现出一个知识分子的理性与良知。郑敏的诗... 郑敏不仅是新诗史上重要的诗人,同时也是一位出色的诗歌理论家。郑敏80年代后期以来对诗坛相当重要的诗学难题都提出了自己的洞见,这对新诗理论建设有着重要的参照性,而其对一些现象的批判更呈现出一个知识分子的理性与良知。郑敏的诗论涉及层面很广也很复杂,本文主要对郑敏关于新诗的语言问题的反思,新诗史写作的相关问题以及其对先锋诗歌的批评中所呈现的新见和缺陷做出必要的辨析与梳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敏 新诗语言 新诗史写作 先锋诗歌
下载PDF
陈衍《石遗室诗话》论“同光体” 被引量:1
12
作者 林东源 《闽江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1-7,共7页
陈衍的《石遗室诗话》论“同光体”,从诗歌发展史的视角观照宋诗,提倡“学人之诗与诗人之诗合”,研究诗歌的个性化、“至”的境界等诸多理论问题,对思考中国近代诗歌及诗歌理论具有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然而,“同光体”诗派在晚清“众... 陈衍的《石遗室诗话》论“同光体”,从诗歌发展史的视角观照宋诗,提倡“学人之诗与诗人之诗合”,研究诗歌的个性化、“至”的境界等诸多理论问题,对思考中国近代诗歌及诗歌理论具有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然而,“同光体”诗派在晚清“众多的诗派诗人中,影响最大,也最为人们所诟病”,究其原因,主要是政治因素使然,因此,对《石遗室诗话》中的同光体诗论进行一番去蔽还真的探讨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衍 《石遗室诗话》 同光体 近代诗论
下载PDF
对新诗演变轨迹的深度勾画——评王光明《现代汉诗的百年演变》
13
作者 蒋登科 熊辉 《泰山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1-4,共4页
《现代汉诗的百年演变》展现出的叙史方法和诗歌观念,既强调诗歌的本体要求,又关注现代经验对诗歌行程的裹挟,富于创见地打破了习常的线性、平面编排诗歌历史的套路,深入揭示了隐含在破坏期、建设期、分化期等阶段背后的重大诗学问题。... 《现代汉诗的百年演变》展现出的叙史方法和诗歌观念,既强调诗歌的本体要求,又关注现代经验对诗歌行程的裹挟,富于创见地打破了习常的线性、平面编排诗歌历史的套路,深入揭示了隐含在破坏期、建设期、分化期等阶段背后的重大诗学问题。该书以“诗形”、“诗质”贯穿新诗演变的问题史,这种以历时性为经、以共时性为纬的研究方法,使之成为近年来新诗研究中具有超越性和独创性意义的一部重要论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诗研究 问题史 《现代汉诗百年演变》 诗质 诗形 典范
下载PDF
口语:现代白话新诗的一个关键词
14
作者 颜同林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3期88-94,共7页
在现代白话新诗特定发展阶段,口语是带有方言成分的口头语。作为新诗术语,它与方言、土语等概念之间有着异常紧密的联系。在现代白话新诗中,口语入诗与方言入诗难以分割。白话新诗写作中的"口语",其内涵歧义含混,它往往作为... 在现代白话新诗特定发展阶段,口语是带有方言成分的口头语。作为新诗术语,它与方言、土语等概念之间有着异常紧密的联系。在现代白话新诗中,口语入诗与方言入诗难以分割。白话新诗写作中的"口语",其内涵歧义含混,它往往作为一种策略手段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语 白话新诗 方言
下载PDF
郭沫若的现代歌诗观
15
作者 刘东方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43-146,共4页
郭沫若的现代歌诗观念是其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之一,相对于诗歌、小说、历史剧等研究而言,现代歌诗是郭沫若研究的一个薄弱环节。他的现代歌诗观包括配乐演唱的现代诗歌和具有诗歌元素的现代歌词与新歌剧剧词三部分,其现代歌诗观念对... 郭沫若的现代歌诗观念是其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之一,相对于诗歌、小说、历史剧等研究而言,现代歌诗是郭沫若研究的一个薄弱环节。他的现代歌诗观包括配乐演唱的现代诗歌和具有诗歌元素的现代歌词与新歌剧剧词三部分,其现代歌诗观念对当下诗歌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沫若 现代歌诗观 诗歌素质
下载PDF
庞德对中国新诗的影响
16
作者 徐建纲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50-52,共3页
美国现代派诗歌的发起人埃兹拉.庞德的意象派诗歌理论对中国新诗的发生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庞德为中国新诗运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其诗歌创作又对20世纪30年代"现代"诗派与左翼诗人产生程度不同的影响,而且一直延续... 美国现代派诗歌的发起人埃兹拉.庞德的意象派诗歌理论对中国新诗的发生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庞德为中国新诗运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其诗歌创作又对20世纪30年代"现代"诗派与左翼诗人产生程度不同的影响,而且一直延续到40年代的中国新诗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庞德 中国新诗 左翼诗人
下载PDF
论禅宗对中国现代派诗歌的影响
17
作者 王雅平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45-149,共5页
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现代派诗歌深受佛禅文化影响。首先,佛禅文化提供了诗人独特的思维方式,即不假思索、不立文字而代之以直觉、象喻、顿悟,这与西方现代派诗歌崇尚象征、隐喻一理相通。其次,佛禅文化造就了诗人独特的世界观、人生观,... 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现代派诗歌深受佛禅文化影响。首先,佛禅文化提供了诗人独特的思维方式,即不假思索、不立文字而代之以直觉、象喻、顿悟,这与西方现代派诗歌崇尚象征、隐喻一理相通。其次,佛禅文化造就了诗人独特的世界观、人生观,即万法皆空、一切随缘,如卞之琳诗歌的"理智之美"所示。最后,佛禅文化借以展开的经典意象也为诗人大量化用,如日、月、灯、火、水等,具有哲理开悟和审美愉悦的双重品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 现代派 禅思 禅理 禅意象
下载PDF
论新诗遵语法反修辞规范的意象呈示
18
作者 余斌 骆寒超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9年第4期59-64,共6页
新诗的白话——口语属于线性陈述类逻辑语言体系,这对意象呈示不很有利。为让这一类语言能具有激活想象、产生陌生化效果以充分呈示意象,新诗探求到一个遵语法反修辞规范的语言建设策略。这个策略导致新诗确立了三种意象呈示的语言形态... 新诗的白话——口语属于线性陈述类逻辑语言体系,这对意象呈示不很有利。为让这一类语言能具有激活想象、产生陌生化效果以充分呈示意象,新诗探求到一个遵语法反修辞规范的语言建设策略。这个策略导致新诗确立了三种意象呈示的语言形态:以通感呈示的闻一多式,以拟喻呈示的田间式,以悖论呈示的穆旦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诗语言 遵语法反修辞 闻一多式 田间式 穆旦式
下载PDF
胡怀琛与新旧融合的新诗文体观
19
作者 卢永和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9-23,共5页
二十世纪20年代新诗发轫期,文人学者胡怀琛从理论、批评和创作等方面倡导并践行新旧融合的新诗文体观。胡怀琛将"偏于情"与"能唱"两条视为新诗的本体规定,意在强调新诗的情感与形式两重"诗美"内质。胡怀... 二十世纪20年代新诗发轫期,文人学者胡怀琛从理论、批评和创作等方面倡导并践行新旧融合的新诗文体观。胡怀琛将"偏于情"与"能唱"两条视为新诗的本体规定,意在强调新诗的情感与形式两重"诗美"内质。胡怀琛关注的核心问题不是诗的新旧,而是诗的好坏,他提出"新派诗"的理论构想,目的是吸纳新旧两种诗体的优长,同时革除二者的弊端。胡怀琛批改胡适的《尝试集》,意在以"批评"代"理论",从文本细微处打磨新诗艺术。胡怀琛比激进与保守两派学人更能理性看待新旧诗体的赓续嬗变问题,从而为嗣后的新诗文体建设提供方向性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怀琛 新旧融合 新诗 “新派诗”
下载PDF
深情结境,妙悟淳成——论王向峰近体诗歌的艺术特质
20
作者 王鑫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44-49,共6页
本文以王向峰《云斋守望》中的近体诗歌为研究对象,力图在鉴赏的同时发掘其诗歌创作的艺术特质和美学追求。他的五、七言体律诗能自由往来于理性和感性、思妙与辞美、严谨与自由、理论和诗情之间,既是诗人"情真"所至的表达,... 本文以王向峰《云斋守望》中的近体诗歌为研究对象,力图在鉴赏的同时发掘其诗歌创作的艺术特质和美学追求。他的五、七言体律诗能自由往来于理性和感性、思妙与辞美、严谨与自由、理论和诗情之间,既是诗人"情真"所至的表达,也是诗人想象和哲思两兼的审美之悟,尤是诗人自觉艺术的追求,诗人在人文和自然风物之中创生了独特的审美意境,形成了以"情"、"境"、"悟"为突出特质的美学特色和审美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体诗 情真 结境 感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