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作为“游荡者”的狗——析奥斯卡·帕尼查的小说《来自一只狗的日记》
1
作者 韩嫣 《德语人文研究》 2018年第2期13-19,共7页
本雅明所提出的"游荡者"形象主张以一种异质的动态视角对现代,尤其是城市生活空间进行观察与描绘,然而当异质的距离跨越了物种,所有的价值准则与文化逻辑都将被打破,所有的事物也将得到全新的审视。短篇小说《来自一只狗的日... 本雅明所提出的"游荡者"形象主张以一种异质的动态视角对现代,尤其是城市生活空间进行观察与描绘,然而当异质的距离跨越了物种,所有的价值准则与文化逻辑都将被打破,所有的事物也将得到全新的审视。短篇小说《来自一只狗的日记》(1892)即借助动物的视角,摒弃了人的思维与语言范式,通过模拟狗类对于现代人类世界的感知体验,以"身体"为观察点,对人类形象、以及人类生活进行了一场解构式的描摹与重新定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荡者 动物视角 身体 人类姿态 现代性
原文传递
时尚
2
作者 王少航 《德语人文研究》 2021年第1期36-42,共7页
时尚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被不同的观察视角阐释和界定,却始终无法脱离肤浅、虚假和非理性的标签。20世纪80年代,长期以来被边缘化的时尚在各个学科领域呈现回归态势,不仅时尚研究逐渐成为新的"时尚",经典时尚理论也在新的... 时尚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被不同的观察视角阐释和界定,却始终无法脱离肤浅、虚假和非理性的标签。20世纪80年代,长期以来被边缘化的时尚在各个学科领域呈现回归态势,不仅时尚研究逐渐成为新的"时尚",经典时尚理论也在新的语境中被重新接受和评价。在文学领域中,时尚的书写建构出时尚理论和日常实践的交汇之所,在与时代语境的对话中激发着时尚"惯习"的生产、改造与颠覆。本文主要梳理了时尚话语的历史转换,对不同历史语境中时尚理论的主要议题与路径进行了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尚 世俗化 现代性 非理性 审美
原文传递
从ANT视角论克莱斯特《米歇尔·科尔哈斯》(1810)中“人-物-关系”的现代性
3
作者 陈敏 《德语人文研究》 2021年第1期8-15,共8页
在当下物质丰盈、"人-物-关系"空前复杂的"后人类"科技社会背景下,西方社会人文科学研究者对物、物质文化的关注日渐催生了相关研究界的"物质转向",这不仅为我们重新回望历史的、理解当下的"人-物-... 在当下物质丰盈、"人-物-关系"空前复杂的"后人类"科技社会背景下,西方社会人文科学研究者对物、物质文化的关注日渐催生了相关研究界的"物质转向",这不仅为我们重新回望历史的、理解当下的"人-物-关系",继而更好地塑造未来的"人-物-关系"提供了契机,也使文化学导向下的文学研究能与时俱进地革新研究视角、重新审视文学与文化意义生产间的关系。本论文以法国社会学家、科技研究者布鲁诺·拉图尔创立的"行动者网络理论"(ANT)对异质性、生成性"行动者"的强调为主要理论参照点,细致分析考察了德国作家克莱斯特发表于1810年的小说《米歇尔·科尔哈斯》中"人-物-关系"的现代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莱斯特 行动者网络理论 “人-物-关系” 现代性
原文传递
无可遁逃的现代日常生活——以中篇小说《惊马奔逃》为例
4
作者 王少航 《德语人文研究》 2019年第2期29-34,共6页
20世纪,日常生活的问题和日常生活研究变得日益重要起来。本文尝试从法国思想家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视角出发,聚焦于20世纪50年代后的“现代日常生活”,对马丁•瓦尔泽的代表作《惊马奔逃》进行解读,关注次体系与大众媒体对日常生活... 20世纪,日常生活的问题和日常生活研究变得日益重要起来。本文尝试从法国思想家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视角出发,聚焦于20世纪50年代后的“现代日常生活”,对马丁•瓦尔泽的代表作《惊马奔逃》进行解读,关注次体系与大众媒体对日常生活的编排与控制以及个体在这种控制下压抑、焦虑的生存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日常生活 现代性 次体系 逃离日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