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腰椎Modic改变与终板缺损体积和形态的联系及二者与腰痛相关性的研究
1
作者 施能超 宋昊 +3 位作者 曹录民 刘栋 王啸 华俊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11-718,共8页
目的:分析腰椎Modic改变的体积与终板缺损的体积、形态的相关性,探究相关终板病变与腰痛症状的联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2023年10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行腰椎MRI检查有终板缺损的401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根据是否合并Mo... 目的:分析腰椎Modic改变的体积与终板缺损的体积、形态的相关性,探究相关终板病变与腰痛症状的联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2023年10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行腰椎MRI检查有终板缺损的401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根据是否合并Modic改变分为两组:Modic改变组(204例)和无Modic改变组(197例),测量并计算两组患者终板缺损的体积分数并评估两组患者腰椎终板缺损的形态,分为典型形态组(凹陷形、三角形、圆形)和非典型形态组(矩形、不规则形)。测量Modic改变204例患者Modic改变的长、宽、高,并计算体积分数。分析Modic改变的体积分数与终板缺损的体积分数、形态的相关性。根据所有患者椎间盘退变等级分组,对每组患者分别进行Modic改变的体积分数与终板缺损的体积分数、形态分组的相关性分析。随访患者腰痛情况,对不同终板缺损形态与是否合并Modic改变患者腰痛患病率进行比较。结果:典型形态组共369个椎体,152个椎体合并Modic改变;非典型形态组共191个椎体,149个椎体合并Modic改变。Modic改变组的腰椎终板缺损体积分数为0.017±0.014,无Modic改变组的腰椎终板缺损体积分数为0.008±0.007。非典型形态组终板缺损患者的Modic改变体积分数0.20±0.13,典型形态组终板缺损患者Modic改变体积分数0.11±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腰椎Modic改变的体积分数与终板缺损体积分数的变化呈线性正相关(P<0.001)。椎间盘轻度与中度退变的患者中,Modic改变的体积与终板缺损的体积与形态有着相关性(P<0.05);在椎间盘重度退变的患者中,Modic改变的体积与终板缺损的体积有着相关性(P<0.001),Modic改变的体积分数与终板缺损的形态之间未见相关性(P>0.05)。共随访65例患者腰痛情况,有30例患者出现腰痛症状(Modic改变组24例,无Modic改变组6例),终板缺损合并Modic改变的患者腰痛患病率高于单纯终板缺损患者(P<0.05),不同终板缺损形态患者腰痛患病率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腰椎Modic改变的体积分数与终板缺损的体积分数呈现显著的线性正相关性;椎间盘轻度与中度退变的患者中,非典型组形态的终板缺损患者的Modic改变体积分数普遍大于典型形态组;合并Modic改变患者中腰痛的比例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ic改变 终板缺损 MRI 腰痛 腰椎退行性变
下载PDF
骨内椎基神经射频消融术治疗症状性Modic改变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廖贵 蒙玉民 +3 位作者 邹专 肖开振 黄光瑜 顾容赫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4期423-428,共6页
退变椎体终板引起的慢性腰背部疼痛一直困扰着广大患者与临床工作者,骨内椎基神经射频消融术是一种新的脊柱微创治疗手段,其通过对退变椎体终板进行射频消融术,使相应椎体椎基神经发生变性,阻断椎基神经的伤害性信号传导,从而减轻由退... 退变椎体终板引起的慢性腰背部疼痛一直困扰着广大患者与临床工作者,骨内椎基神经射频消融术是一种新的脊柱微创治疗手段,其通过对退变椎体终板进行射频消融术,使相应椎体椎基神经发生变性,阻断椎基神经的伤害性信号传导,从而减轻由退化椎体终板引起的腰痛症状。目前国外已有骨内椎基神经射频消融术的手术原理、手术方式、临床疗效及相关并发症较多报道。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对目前已有的相关研究进行综合分析,为后续的临床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内椎基神经射频消融术 慢性腰痛 椎体退变 modic改变
下载PDF
Modic改变与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率的关系研究
3
作者 王昊 陈锐雄 +1 位作者 陈旭狮 王德加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8期135-139,共5页
目的:探讨Modic改变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择2021年8月—2022年7月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脊柱外科收治46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将其分为骨质疏松(OP)组和骨质疏松性骨折(OF)组,收... 目的:探讨Modic改变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择2021年8月—2022年7月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脊柱外科收治46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将其分为骨质疏松(OP)组和骨质疏松性骨折(OF)组,收集两组年龄、体重指数(BMI)、性别等临床资料,采用倾向性匹配评分法,以患者临床资料为匹配条件,按照1∶1比例确定两组病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Modic改变发生情况及Modic改变分型,另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验证Modic改变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关系。结果:经倾向性匹配,最终纳入OP组患者116例,OF组患者116例。倾向性匹配后两组患者各项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OF组Modic改变发生率为69.83%,显著高于OP组的4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odic改变分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Modic改变与骨质疏松性骨折呈正相关(r=0.286,P<0.05)。结论:Modic改变与骨质疏松性骨折存在关联,即骨质疏松性骨折会增加Modic改变的发生风险,临床应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加强病情管理,从而对骨质疏松性骨折继发Modic改变进行有效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骨折 modic改变 相关性
下载PDF
腰椎Modic改变相关研究进展
4
作者 贡昊融 向真 +1 位作者 黄永灿 于滨生 《手术电子杂志》 2024年第1期45-53,共9页
Modic改变(Modic changes,MCs)是常见的脊柱退变病理特征.在MCs概念提出的30余年里,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临床研究,并从MCs病变椎间盘及终板中分离培养出一部分潜在致病细菌,此外的后续研究更是发现,在正常的椎间盘中也同样存在庞大的... Modic改变(Modic changes,MCs)是常见的脊柱退变病理特征.在MCs概念提出的30余年里,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临床研究,并从MCs病变椎间盘及终板中分离培养出一部分潜在致病细菌,此外的后续研究更是发现,在正常的椎间盘中也同样存在庞大的微生物生态.细菌的存在打破了既往认为椎间盘无菌的观点,也使学界对于椎间盘系统构成的认知更为深入.但MCs的主要发病机制和治疗策略仍然存在争议.深入了解MCs的发病机制,有利于提高脊柱外科的诊疗水平.本文从MCs的生物力学、生物化学、免疫学、遗传因素、细菌感染等方面的疾病发生机制进行总结,并简要介绍相关治疗策略,为后续MCs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腰痛 椎间盘退变 modic改变 低毒性感染 腰椎融合术
下载PDF
斜外侧椎间融合在Modic改变伴终板硬化腰椎间盘退变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平泉 曾忠友 +9 位作者 赵兴 范时洋 吴宏飞 俞伟 张建乔 宋永兴 范顺武 方向前 裴斐 宋国浩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3年第1期29-37,共9页
目的:探讨Stand-alone斜外侧椎间融合(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OLIF)应用于Modic改变伴终板硬化的腰椎间盘退变治疗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3家医疗中心收治的16例Modic改变伴终板硬化的腰... 目的:探讨Stand-alone斜外侧椎间融合(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OLIF)应用于Modic改变伴终板硬化的腰椎间盘退变治疗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3家医疗中心收治的16例Modic改变伴终板硬化的腰椎间盘退变患者。其中男6例,女10例;年龄45~67(55.48±8.07)岁;病史36~240(82.40±47.68)个月。病变部位:L2,32例,L3,45例,L4,59例;均表现为慢性腰痛,伴下肢神经症状3例。采用单纯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术后对临床和影像学结果,以及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术中无血管、终板损伤和椎体骨折。切口长度(4.06±0.42)cm,手术时间(45.12±5.43)min,术中出血量(33.40±7.29)ml;术后72 h切口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为1.14±0.47。所有患者无切口皮肤坏死、愈合不良或感染;出现交感链损伤1例、左大腿前外侧疼痛并麻木2例、左侧髂腰肌无力1例,均为一过性损伤,并发症发生率为25%(4/16)。1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36(20.80±5.46)个月。术后椎间隙高度获得明显的恢复,随访过程中有轻度丢失。末次随访时腰椎冠状面和矢状面平衡均获得良好的改善。融合器无明显沉降或移位,均获得椎间融合。末次随访时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明显改善。结论:只要严格病例选择,充分的术前检查,采用Stand-alone OLIF治疗Modic改变伴终板硬化的腰椎间盘退变效果良好,临床优势明显,是较好的手术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退变 modic改变 终板硬化 脊柱融合术 并发症
下载PDF
腰椎Modic改变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王子祺 孙浩林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62-668,共7页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重,慢性腰痛逐渐成为国民健康水平的一大负担,部分患者的骨髓及相邻椎体终板在MRI上表现为Modic改变(Modic changes,MCs)。MCs主要分为三个类型:(1)MC1型(水肿型),呈T1低、T2高信号,表现为纤维血管组织形成;(2)MC2型(...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重,慢性腰痛逐渐成为国民健康水平的一大负担,部分患者的骨髓及相邻椎体终板在MRI上表现为Modic改变(Modic changes,MCs)。MCs主要分为三个类型:(1)MC1型(水肿型),呈T1低、T2高信号,表现为纤维血管组织形成;(2)MC2型(脂肪型),最常见,T1、T2均为高信号,表现为黄色脂肪替代;(3)MC3型(硬化型),最少见,T1、T2均为低信号,变现为硬化骨形成;(4)混合型(MC1/2型或MC2/3型),为不同类型MCs的转化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健康水平 modic改变 慢性腰痛 硬化骨 纤维血管组织 椎体终板 MC1
下载PDF
PTED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伴有Modic改变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术后功能改善情况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孟月 樊娜 《浙江创伤外科》 2023年第2期353-356,共4页
目的探讨分析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PTED)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伴有Modic改变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术后功能改善情况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62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按照MRI检查下目标节段... 目的探讨分析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PTED)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伴有Modic改变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术后功能改善情况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62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按照MRI检查下目标节段终板的信号改变情况分为观察组(伴有Modic改变)38例、对照组(不伴有Modic改变)34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术前、术后3个月时的血清hs-CRP、5-HT、PGE2水平变化,术前、术后3、6、12个月时的腰腿痛VAS评分、ODI指数,术后12个月时的改良MacNab评分。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79%(6/38)和复发率为7.89%(3/38)均高于对照组的8.82%(3/34)和2.94%(1/34),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前、术后3个月时的血清hs-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时的血清5-HT、PGE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术前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时的腰痛、腿痛VAS评分及ODI指数比较无差异(P>0.05);对照组在术后6、12个月时的腰痛、腿痛VAS评分及ODI指数改善明显优于观察组(P<0.05)。两组术后12个月时的改良MacNab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无论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否伴有Modic改变,PTED均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而伴有Modic改变会影响单节段LDH患者术后腰腿疼痛及腰椎功能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节段 腰椎间盘突出症 modic改变 PTED 临床效果
下载PDF
颈椎Modic改变与轴性疼痛的关系 被引量:15
8
作者 王新伟 汤俊君 +4 位作者 袁文 顾韬 韩竹 张颖 林秋水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204-1207,共4页
目的:探讨颈椎病患者椎体终板Modic改变的发病情况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36例颈椎病患者的颈椎MRI矢状位图像资料,记录椎体终板Modic改变的发生率、类型、各节段分布及各分布节段类型,统计并分析Modic改变与颈部轴性疼痛的关系。结... 目的:探讨颈椎病患者椎体终板Modic改变的发病情况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36例颈椎病患者的颈椎MRI矢状位图像资料,记录椎体终板Modic改变的发生率、类型、各节段分布及各分布节段类型,统计并分析Modic改变与颈部轴性疼痛的关系。结果:136例颈椎病患者中有23例存在Modic改变,发生率为16.9%;男性患者中发生率为17.7%,女性为15%;最常出现Modic改变的节段为C5/6;ModicⅠ型、Ⅱ型和Ⅲ型的发生率分别为4.4%、7.4%、5.1%。存在Modic改变的患者中,轴性疼痛发生率为56.5%,术后缓解率为76.9%;无Modic改变者轴性疼痛的发生率为20.4%,术后缓解率为73.9%,两者轴性疼痛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缓解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Modic改变Ⅰ、Ⅱ、Ⅲ型患者中轴性疼痛发生率分别为83.3%、60%和28.6%,术后缓解率分别为100%、66.7%和50%;Modic改变Ⅰ型患者轴性疼痛发生率和术后缓解率均较其他两型为高(P<0.05)。结论:颈椎病患者中Modic改变以Ⅱ型最多,以C5/6节段最为常见。Modic改变患者轴性疼痛发生率较高,其中以ModicⅠ型为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ic改变 轴性疼痛 颈椎 终板
下载PDF
MRI上腰椎终板信号改变的影响因素分析——性别、体重、劳动量及吸烟与Modic改变的相关性 被引量:18
9
作者 韩超 马信龙 +3 位作者 马剑雄 王涛 田鹏 臧加成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22-225,共4页
目的:探讨腰腿痛患者腰椎MRI上终板Modic改变的分布特点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2月~2010年10月收治的210例腰腿痛患者腰椎MRI中Modic改变的发生率及类型,并评估Modic改变与性别、体重、劳动量及吸烟等因素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腰腿痛患者腰椎MRI上终板Modic改变的分布特点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2月~2010年10月收治的210例腰腿痛患者腰椎MRI中Modic改变的发生率及类型,并评估Modic改变与性别、体重、劳动量及吸烟等因素的相关性。结果:47例患者共58个椎间盘邻近椎板存在Modic改变,占入选患者的22.4%。其中男16例;女31例,ModicⅠ型、Ⅱ型和Ⅲ型的人数分别为16例、25例、6例,出现Modic改变的节段为L5/S1(28个)、L4/5(17个)、L3/4(9个)、L2/3(4个)。在肥胖人群中Modic改变的发生率高于正常体重和超重人群(P<0.05),重体力劳动者的发生率高于一般劳动者(P<0.05),劳动量和体重与ModicⅢ型改变有相关性(P<0.05),与其他分型无明显相关性(P>0.05)。吸烟与Modic改变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患者的性别、体重及劳动量等因素与Modic改变的发生具有相关性,生物力学损伤可能在Modic改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modic改变 椎间盘 终板 MRI
下载PDF
中老年腰腿痛患者腰椎终板Modic改变的分布情况及其与腰椎不稳的关系 被引量:26
10
作者 谢冬晓 丁文元 +5 位作者 申勇 张英泽 马铮 王辉 胡彬欣 胡静男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090-1095,共6页
目的:探讨中老年腰腿痛患者腰椎终板Modic改变的分布情况,分析其与腰椎不稳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007年3月~2011年12月因腰腿痛在我院行腰椎MRI和常规X线片检查的年龄≥40岁的患者430例,男210例,女220例,年龄40~73岁。观察... 目的:探讨中老年腰腿痛患者腰椎终板Modic改变的分布情况,分析其与腰椎不稳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007年3月~2011年12月因腰腿痛在我院行腰椎MRI和常规X线片检查的年龄≥40岁的患者430例,男210例,女220例,年龄40~73岁。观察患者腰椎终板Modic改变的发生率、类型及分布特点;根据腰椎是否稳定分为腰椎稳定组和腰椎不稳定组,分析其与Modic改变之间的关系;腰椎稳定组患者分为腰椎曲度正常组和异常组,分析其与Modic改变之间的关系。结果:430例共计2150个腰椎椎间盘中,124例(28.84%)154个(7.16%)椎间盘终板存在Modic改变,其中Ⅰ型34例(7.91%)、34个椎间盘(1.58%),Ⅱ型72例(16.74%)、100个椎间盘(4.65%),Ⅲ型18例(4.19%)、20个椎间盘(0.93%);L2/3 14个,L3/4 24个,L4/5 50个,L5/S1 66个,其发生率分别为0.65%、1.12%、2.32%、3.07%;其中Modic改变位于终板前部79个,后部31个,整个终板44个;仅累及上终板52个,仅累及下终板41个,累及上、下终板61个。腰椎不稳定组终板Modic改变的发生率为36.68%,腰椎稳定组为19.9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odic Ⅰ、Ⅱ、Ⅲ型中腰椎不稳的发生率分别为82.35%、69.44%、33.33%,三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曲度正常组终板Modic改变的发生率为11.11%,腰椎曲度异常组为23.9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老年腰腿痛患者腰椎终板Modic改变以Ⅱ型最多见,以L4/5和L5/S1节段多发;其与腰椎不稳和腰椎曲度之间存在相关关系,ModicⅠ型改变与腰椎不稳相关性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modic改变 腰椎不稳 腰椎曲度
下载PDF
腰痛患者下腰椎MRI上Modic改变与高信号区的发生情况及意义 被引量:14
11
作者 贺宪 彭焰 +2 位作者 梁安靖 张新亮 黄东生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07-411,共5页
目的:探讨腰痛患者下腰椎MRI上Modic改变与腰椎间盘局限性高信号区(high—intensityzone,HIZ)的发生情况及意义。方法:对511例腰痛患者(男263例,女248例;年龄20~70岁,平均48岁)腰椎MRI上L4,5和L5/S1节段的Modic改变和H1Z... 目的:探讨腰痛患者下腰椎MRI上Modic改变与腰椎间盘局限性高信号区(high—intensityzone,HIZ)的发生情况及意义。方法:对511例腰痛患者(男263例,女248例;年龄20~70岁,平均48岁)腰椎MRI上L4,5和L5/S1节段的Modic改变和H1Z进行评估,统计两者及两者共存于同一节段的发生率。将有Modic改变和,或HIZ的椎间盘分为Modie组、Modie—HIZ组、HIZ组,比较3组的年龄、椎间盘高度、椎间盘退变程度、腰痛VAS和ODI评分。结果:511例患者中,190例(37.18%)209个节段有Modie改变,127例(24.85%)142个椎间盘有HIZ.18例(3.52%)18个节段出现Modie改变和HIZ共存的现象。HIZ组、Modie—HIZ组和Modic组分别为89例(124个节段)、18例(18个节段)、152例(191个节段),患者平均年龄分别为46.0±11.0岁、49.2±9.2岁和53.5±10.6岁,仅HIZ组和Modi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间盘平均高度分别为9.93±2.46mm、8.73±2.45mm和7.57±2.21mm,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椎间盘退变分级均≥Ⅲ级,其中Ⅳ级+V级退变率分别为48.39%、72.22%和75.92%,仅HIZ组与Modie组、Modie—HIZ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痛VAS分别为8.39±0.32分、8.45±0.30分、8.61±0.54分,ODI评分分别为38.22±4.23分、38.45±4.16分、39.18±3.53分,3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腰痛患者下腰椎Modic改变和HIZ的发生率较高,但两者共存于同一节段的发生率低,当两者共存于同一节段时腰痛并不会明显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痛 MRI modic改变 高信号区
下载PDF
Modic改变与腰痛关系的Meta分析 被引量:17
12
作者 李冰 王沛 +3 位作者 冯世庆 马信龙 李晖 阮文东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921-926,共6页
目的:探讨MRI上Modic改变与腰痛(low back pain,LBP)的相关性。方法:通过检索MEDLINE、EMBASE和Cochrane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s Register等电子数据库,搜集符合要求的关于Modic改变的临床研究。提取的主要数据为(1)椎间盘造影术... 目的:探讨MRI上Modic改变与腰痛(low back pain,LBP)的相关性。方法:通过检索MEDLINE、EMBASE和Cochrane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s Register等电子数据库,搜集符合要求的关于Modic改变的临床研究。提取的主要数据为(1)椎间盘造影术后发生疼痛(与原腰痛症状相似)的椎间盘数和其中发生Modic改变的椎间盘数;(2)椎间盘造影术后未发生疼痛(无腰痛和未发生与原腰痛症状相似的疼痛)的椎间盘数和其中发生Modic改变椎间盘数。将其带入Meta分析软件Review Manager 4.2(下载自Cochrane Libirary)中,在随机效应模型(Random-effect model)下,用优势比(oddsratio,OR)计算结果,并进行敏感性分析。然后对Modic改变的不同亚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筛选,共6篇文献纳入Meta分析。6篇文献共纳入患者966例,椎间盘3026个。椎间盘造影术后疼痛组和无疼痛组相比,OR值为3.66(95%CI,1.46~9.15)。椎间盘造影术后疼痛组1型Modic改变与2型Modic改变相比,OR值为1.31(95%CI,0.35~4.96)。结论:和无腰痛患者相比,腰痛患者的Modic改变发生率更高;与2型Modic改变相比,尚没有证据表明1型Modic改变更易引起腰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ic改变 腰痛 META分析
下载PDF
腰椎间盘退变MRI:与Modic改变相关的影像学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刘珍珍 陈建宇 +5 位作者 钟镜联 蒋新华 蔡兆熙 张娅 杨泽宏 雷立昌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52期9737-9743,共7页
背景:部分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患者MRI可出现Modic改变,但Modic改变的相关因素及Modic改变与椎间盘退变之间因果关系目前尚不十分清楚。目的:分析存在腰椎间盘Modic改变的下腰痛患者性别、年龄分布特点及腰椎间盘发生Modic改变的相关因素... 背景:部分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患者MRI可出现Modic改变,但Modic改变的相关因素及Modic改变与椎间盘退变之间因果关系目前尚不十分清楚。目的:分析存在腰椎间盘Modic改变的下腰痛患者性别、年龄分布特点及腰椎间盘发生Modic改变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34例(2536个椎间盘)存在腰椎间盘Modic改变患者的性别、年龄分布特点,并分析腰椎间盘Modic改变与椎间盘突出或膨出、Schmorl结节、椎体滑脱、椎间盘解剖水平及椎间盘退行性改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与结论:634例患者中,女性患者ModicⅡ、Ⅲ型出现率均较男性高,而ModicⅠ型出现率小于男性患者(P<0.001);40岁以上患者较40岁以下患者Modic各型改变的出现率均高(P<0.001)。2536个腰椎间盘中,有椎体滑脱、出现Schmorl结节、有椎间盘突出或膨出者Modic各型改变的出现率均比无此类表现者高(P<0.001);L4/5、L5/S1水平(低位)Modic各型改变的出现率均比L2/3、L3/4水平(高位)高(P<0.001);椎间盘退行性改变越严重,Modic各型改变的出现率越高(P<0.001)。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分级、Schmorl结节与Modic改变有显著相关性。结果说明,腰椎间盘Modic改变与患者性别、年龄、椎间盘有无突出或膨出、有无Schmorl结节、椎体有无滑脱、椎间盘解剖水平及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分级均有相关性。其中,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分级、Schmorl结节与腰椎间盘Modic改变间的相关性最高,且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分级较Schmorl结节与之相关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 退行性改变 modic改变 MRI Logistic多重回归分析
下载PDF
颈椎终板Modic改变分布特点与退变的关系 被引量:12
14
作者 李继刚 杨惠林 +1 位作者 朱若夫 张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2446-2449,共4页
背景:关于Modic改变在腰椎中分布及特点的相关性研究比较多,而在颈椎中的相关研究则较少。目的:分析颈椎终板Modic改变的临床分布特点,并探讨其发生与颈椎退变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因颈肩痛行颈椎MRI和常规X射线检查的患者共200例,年... 背景:关于Modic改变在腰椎中分布及特点的相关性研究比较多,而在颈椎中的相关研究则较少。目的:分析颈椎终板Modic改变的临床分布特点,并探讨其发生与颈椎退变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因颈肩痛行颈椎MRI和常规X射线检查的患者共200例,年龄20~83岁。记录MRI颈椎Modic改变发生的节段,改变类型,改变的位置等,并分析其发生与性别、年龄、椎间盘退变节段及程度、椎间隙高度、颈椎曲度的相关性。结果与结论:200例共计1200个颈椎椎间盘中23例(11.5%),29个(2.4%)个椎间盘邻近终板发生Modic改变。Ⅰ型8例(4%),10个椎间盘(0.8%);Ⅱ型13例(6.5%),16个椎间盘(1.3%);Ⅲ型2例(1.0%),3个椎间盘(0.25%)。按照各个椎间盘节段发病数统计,C2/3节段O个,C3/4节段4个,C4/5节段6个,C5/6节段12个,C6/7节段7个,C7/T1节段0个,发病率分别为0%,0.33%,0.5%,1.0%,0.58%,0%。结果表明颈椎终板也存在Modic改变的现象,但发生率较腰椎低,Ⅱ型最多见,Ⅰ型次之,Ⅲ型最为少见,多发生于C5/6椎间盘,多位于邻近终板的后方。50岁以上为其好发年龄,其发生与年龄、椎间盘退变、椎间盘节段及颈椎曲度之间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modic改变 椎间盘退变 颈椎曲度 相关性
下载PDF
退变性腰椎侧凸椎体终板Modic改变的分布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9
15
作者 吴海龙 丁文元 +5 位作者 申勇 张为 刘西斌 郭金库 曹来震 梁昌凡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85-289,共5页
目的:观察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终板Modic改变的分布情况,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及与腰痛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3月~2009年3月我院收治的126例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的影像学资料,采用VAS对患者腰痛程度进行评估。观察患者终板Modic改变... 目的:观察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终板Modic改变的分布情况,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及与腰痛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3月~2009年3月我院收治的126例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的影像学资料,采用VAS对患者腰痛程度进行评估。观察患者终板Modic改变的发生率、类型及分布特点;比较存在Modic改变与不存在Modic改变患者的VAS评分;分析Modic改变与椎间盘退变、终板倾斜度、腰椎侧凸角及体重指数间的相关性。结果:126例患者756个腰椎间盘中,69例(54.8%)124(18.2%)个椎间盘邻近终板存在Modic改变。存在Modic改变患者VAS评分5.5±2.0,不存在Modic改变患者VAS评分3.0±1.5,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Modic分型:Ⅰ型有15例患者(11.9%)19个椎间盘退变(2.5%),Ⅱ型48例(38.1%)97个椎间盘退变(12.8%),Ⅲ型6例(4.8%)8个椎间盘退变(1.1%)。退变终板节段:L5/S1椎间盘32个(25.8%),L4/5椎间盘26个(21.0%),L3/4椎间盘9个(7.3%),L2/3椎间盘47个(37.9%),L1/2椎间盘6个(4.8%),T12/L1椎间盘4个(3.2%)。Modic改变发生于终板凹侧99(13.1%)个,发生于终板凸侧25(3.3%)个;凹侧与凸侧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Modic改变与椎间盘退变、终板倾斜度、腰椎侧凸角及体重指数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Modic改变与椎间盘退变、终板倾斜度、腰椎侧凸角及体重指数之间存在相关关系;Modic改变以Ⅱ型多见,多发生于终板的凹侧,以L2/3、L5/S1和L4/5节段多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ic改变 退变性腰椎侧凸 椎间盘退变 腰痛
下载PDF
经后路微创治疗伴终板Modic改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马富海 吴小涛 +5 位作者 洪鑫 王邵清 刘磊 王锋 蒋赞利 惠夏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47-451,共5页
目的:探讨经后路内窥镜下微创治疗伴腰椎终板信号改变(Modic改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5年5月2009年12月我院采用经后路内窥镜下髓核摘除术(MED)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8例,男43例、女35例... 目的:探讨经后路内窥镜下微创治疗伴腰椎终板信号改变(Modic改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5年5月2009年12月我院采用经后路内窥镜下髓核摘除术(MED)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8例,男43例、女35例,平均年龄44.3岁(2367岁),平均随访36.7个月(762个月),根据有无终板改变分为A、B两组。A组:MRI影像显示终板无信号改变,共33例;B组:MRI影像示终板有信号改变,共45例,其中ModlcⅠ、Ⅱ、Ⅲ型分别为13、25、7例。分别记录术前、术后及最终随访时的VAS、ODI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前A、B组的VAS、ODI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ODI值改善率分别为A组86.2%、B组81.3%,VAS改善率分别为A组89.2%、B组77.2%,A组ODI值及VAS改善率与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B组终板不同Modic改变类型间疗效: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后路内窥镜下髓核摘除术(MED)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有效术式,终板Modic改变可能是引起术后腰痛的一个原因,并影响术后腰痛的缓解,且MED术对治疗不同类型Modic改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突出症 内窥镜下髓核摘除术 腰痛 modic改变 腰椎终板
下载PDF
腰椎Modic改变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7
作者 马辉 晋大祥 梁德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938-942,共5页
腰椎Modic改变是指腰椎终板及终板下骨质在MRI上的信号改变。1987年由deRoos等率先报道,1988年Modic等正式系统地阐述了Modic改变的特点.并根据MRI信号的差异提出了I、Ⅱ、Ⅲ型分型,具体分型标准及相应的组织学变化。
关键词 modic改变 腰椎终板 发病机制 MRI信号 治疗 分型标准 组织学变化 信号改变
下载PDF
慢性非特异性腰痛Modic改变分型的针刺疗效分析——附78例临床资料 被引量:8
18
作者 袁仕国 张佩 +2 位作者 邹宇聪 陈美雄 李义凯 《江苏中医药》 CAS 2016年第1期56-58,共3页
目的:分析慢性非特异性腰痛(CNLBP)Modic改变的针刺疗效。方法:纳入符合条件的CNLBP患者78例,根据MRI片Modic改变分为A组(无Modic改变)41例、B组37例(有Modic改变,其中B1组为Modic I型12例,B2组为Modic Ⅱ型19例,B3组为Modic Ⅲ型6例),... 目的:分析慢性非特异性腰痛(CNLBP)Modic改变的针刺疗效。方法:纳入符合条件的CNLBP患者78例,根据MRI片Modic改变分为A组(无Modic改变)41例、B组37例(有Modic改变,其中B1组为Modic I型12例,B2组为Modic Ⅱ型19例,B3组为Modic Ⅲ型6例),采用相同针刺治疗。IBM SPSS20.0分析组间的性别、年龄、腰痛时间、汉化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等差异。结果:治疗后各组ODI均较治疗前减小(P<0.01)。A和B1之间、B2和B3之间O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odic改变可能是影响CNLBP患者临床疗效的原因之一。Modic Ⅱ、Ⅲ型患者针刺疗效较差,需要考虑叠加或选择其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非特异性腰痛 针刺疗法 modic改变 汉化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下载PDF
Modic改变分型的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推拿近期疗效 被引量:9
19
作者 袁仕国 张志伟 +4 位作者 徐明奎 周理 黄坚 陈美雄 李义凯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102-2105,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Modic改变的慢性非特异性腰痛(CNLBP)的传统推拿手法治疗的近期疗效。方法:前瞻性分析推拿治疗CNLBP患者82例,根据MRI中Modic改变分4组:A组Modic 0型43例;B组Modic I型13例,C组Modic域型20例,D组Modic芋型6例。所有患...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Modic改变的慢性非特异性腰痛(CNLBP)的传统推拿手法治疗的近期疗效。方法:前瞻性分析推拿治疗CNLBP患者82例,根据MRI中Modic改变分4组:A组Modic 0型43例;B组Modic I型13例,C组Modic域型20例,D组Modic芋型6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统一的推拿治疗。同时采集患者一般资料、治疗前后汉化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并采用IBM 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组间患者性别、年龄、腰痛时间、治疗前ODI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4组ODI明显减小(P<0.01)。A和B之间、C和D之间O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NLBP Modic改变是影响临床疗效的原因之一。无Modic改变和Modic I型CNLBP比Modic域、芋型患者的推拿近期疗效好,提出Modic域、芋型患者需要考虑叠加其他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非特异性腰痛 推拿 modic改变 汉化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康复
下载PDF
腰椎终板Modic改变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9
20
作者 黄靖 李曼 袁慧书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45-348,共4页
1987年deRoos等率先报道在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患者的腰椎MRI中发现邻近终板区域的椎体信号改变。1988年Modie等通过对474例大部分患有慢性腰痛的患者进行研究,正式系统地描述了在退变的腰椎间盘终板及终板下骨质MRI信号改变的类型、分... 1987年deRoos等率先报道在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患者的腰椎MRI中发现邻近终板区域的椎体信号改变。1988年Modie等通过对474例大部分患有慢性腰痛的患者进行研究,正式系统地描述了在退变的腰椎间盘终板及终板下骨质MRI信号改变的类型、分型标准及相应的组织学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终板 modic改变 临床意义 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 信号改变 椎间盘终板 组织学变化 慢性腰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