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味茵陈五苓散对免疫性肝损伤保护作用及其机理研究 被引量:24
1
作者 马小娟 颉东升 何国梁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315-2318,共4页
目的观察加味茵陈五苓散对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以阐明其药效和药物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卡介苗(BCG)+脂多糖(LPS)诱导小鼠免疫性肝损伤模型,观察本方对肝损伤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及谷草转氨酶(AST)活性,脾、肝脏器系数,肝脏病理组... 目的观察加味茵陈五苓散对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以阐明其药效和药物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卡介苗(BCG)+脂多糖(LPS)诱导小鼠免疫性肝损伤模型,观察本方对肝损伤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及谷草转氨酶(AST)活性,脾、肝脏器系数,肝脏病理组织学损伤程度的影响,并检测小鼠肝组织匀浆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含量。结果加味茵陈五苓散和阳性对照药物五酯片均能显著降低BCG/LPS免疫性肝损伤小鼠血清中升高的ALT、AST水平;且加味茵陈五苓散中剂量降酶作用优于阳性对照组;对肝脾重量的增大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组织病理检查结果显示本品中、高剂量可减轻肝组织坏死范围及程度,减少炎细胞浸润,有明显的保肝作用。同时发现中剂量药物可显著降低肝匀浆中升高的MDA水平,提高肝匀浆SOD水平,显著降低血清中升高的NO含量和TNF-α含量。结论加味茵陈五苓散对免疫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直接清除自由基、降低脂质过氧化物水平、提高SOD活性、减少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茵陈五苓散 卡介苗(BCG) 脂多糖(LPS) 免疫性肝损伤
下载PDF
加味小柴胡汤对乙肝病毒转基因小鼠白介素-12、白介素-4、干扰素-γ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刘中景 王者令 +2 位作者 孙晓慧 柳盛 顾义海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289-290,共2页
目的:通过实验研究观察加味小柴胡汤对HBV转基因小鼠IL-12、IL-4、IFN-γ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36只经筛选HBV DNA阳性的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中药组给予加味小柴胡汤水煎剂、西药组给予拉米夫定、空白对照组(简称盐水组)给... 目的:通过实验研究观察加味小柴胡汤对HBV转基因小鼠IL-12、IL-4、IFN-γ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36只经筛选HBV DNA阳性的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中药组给予加味小柴胡汤水煎剂、西药组给予拉米夫定、空白对照组(简称盐水组)给予生理盐水,观察各组实验动物血清IL-12、IL-4和肝组织中IFN-γmR-NA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对IL-12、IL-4活性的影响,与盐水组和西药组比较,给药后中药组小鼠血清IL-12明显升高,而IL-4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5);而对小鼠肝组织IFN-γmRNA的表达,中药组与盐水组和西药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加味小柴胡汤有明显的调节和改善HBV转基因小鼠IL-12、IL-4、IFN-γmRNA活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小柴胡汤/药效学 乙肝病毒转基因小鼠 白细胞介素-12 白细胞介素-4 干扰素-Γ mRNA
下载PDF
加味补阳还五汤对周围神经再生的形态学实验研究 被引量:23
3
作者 赵翠萍 王健智 +3 位作者 孙娟 秦刚喜 许保军 赵然 《中医正骨》 1993年第2期6-8,共3页
用钳夹法造成大鼠腓总神经损伤动物模型,灌胃给加味补阳还五汤进行治疗。研究结果显示:用药组再生神经轴索数和损伤神经再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0.01;用药组类似正常结构的髓鞘数目多;雪旺氏细胞增殖活跃;失神经肌萎缩程度轻。... 用钳夹法造成大鼠腓总神经损伤动物模型,灌胃给加味补阳还五汤进行治疗。研究结果显示:用药组再生神经轴索数和损伤神经再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0.01;用药组类似正常结构的髓鞘数目多;雪旺氏细胞增殖活跃;失神经肌萎缩程度轻。表明加味补阳还五汤对神经纤维再生、雪旺氏细胞活跃增殖、髓鞘形成及结构完整有明显促进作用。对失神经性肌萎缩有改善作用。为用中医中药治疗神经损伤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损伤 神经再生 补阳还五汤
下载PDF
载穿心莲内酯的氨基修饰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的制备及其初步药效学评价 被引量:2
4
作者 唐涛 臧巧真 +2 位作者 龙凯花 王春柳 李晔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186-1191,共6页
采用3种方法制备了氨基修饰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NH2-MSN),对其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选用其中1种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1 227.4 m2/g)和孔容积(0.67 m3/g)、介孔形状规则且孔径均一的NH2-MSN(称为M3)。该制品的平均粒径为(148.1±3.1... 采用3种方法制备了氨基修饰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NH2-MSN),对其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选用其中1种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1 227.4 m2/g)和孔容积(0.67 m3/g)、介孔形状规则且孔径均一的NH2-MSN(称为M3)。该制品的平均粒径为(148.1±3.1)nm,?电位为(37.04±0.22)m V。用其与穿心莲内酯照1∶1的质量比投料制备纳米粒,结果载药量及包封率为(41.7±2.3)%和(80.7±4.7)%。建立了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初步评价该载药纳米粒的药效。结果表明,与穿心莲内酯混悬液及市售片剂相比,该载药纳米粒的抗炎作用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心莲内酯 氨基修饰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 制备 表征 药效学评价
原文传递
多发性硬化治疗药物非临床药效学评价 被引量:1
5
作者 单晓蕾 王庆利 黄芳华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2100-2105,共6页
多发性硬化(MS)是一种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是青壮年神经性致残的常见原因。近20年来,免疫修正治疗在MS治疗中取得最瞩目的进步,从1993年的干扰素β至今,美国FDA已批准了14种MS治疗药物上市,本文简要回顾和总结了已... 多发性硬化(MS)是一种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是青壮年神经性致残的常见原因。近20年来,免疫修正治疗在MS治疗中取得最瞩目的进步,从1993年的干扰素β至今,美国FDA已批准了14种MS治疗药物上市,本文简要回顾和总结了已上市MS治疗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不良反应,重点阐述非临床药效学内容和考虑要点,为新药研发和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症药物 药效学 动物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