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外侧入路联合前内侧入路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临床探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张志文
黄玉良
+1 位作者
丘龙海
王晓锋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551-553,556,共4页
目的探究肘关节“恐怖三联征”临床治疗中应用外侧入路联合前内侧入路治疗的效果。方法纳入我院收治的40例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外侧入路联合前内侧入路手术治疗,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观察临床相...
目的探究肘关节“恐怖三联征”临床治疗中应用外侧入路联合前内侧入路治疗的效果。方法纳入我院收治的40例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外侧入路联合前内侧入路手术治疗,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观察临床相关指标发现,术中出血量为(439.61±25.67)ml,手术时间为(71.98±5.08)min,住院时间为(9.34±1.04)d,均属于较优指标。观察术前术后的MEPS评分发现,术后3个月(59.97±1.05)分、6个月(73.61±2.14)分和12个月(89.64±5.01)分的评分均高于术前的(42.28±2.32)分,术后6个月高于术后3个月,术后12个月高于术后6个月,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术后并发症情况发现,无患者出现伤口表浅感染、术后尺神经症状、骨折不愈合、骨折畸形愈合等并发症,发生率为0.00%,属于较低指标。结论外侧入路联合前内侧入路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肘关节功能,出血量少、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且术后并发症少,可见其临床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均较高,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侧入路
前内侧入路
联合治疗
肘关节
恐怖三联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肘关节前内侧入路治疗尺骨冠状突O′Driscoll Ⅱ型和Ⅲ型骨折的疗效观察
2
作者
靳云乔
李忠
+2 位作者
李青
姚彦霞
孟秀梅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3年第21期92-95,共4页
目的 观察肘关节前内侧入路治疗尺骨冠状突O′DriscollⅡ型和Ⅲ型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100例尺骨冠状突O′DriscollⅡ型和Ⅲ型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外侧入路治疗,研究组给予肘...
目的 观察肘关节前内侧入路治疗尺骨冠状突O′DriscollⅡ型和Ⅲ型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100例尺骨冠状突O′DriscollⅡ型和Ⅲ型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外侧入路治疗,研究组给予肘关节前内侧入路治疗。比较2组疗效、肘关节活动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优良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个月,研究组肘关节屈伸活动度分别为(88.69±11.32)°、(111.14±14.02)°、(121.21±15.34)°,高于对照组的(76.16±11.57)°、(98.33±12.27)°、(110.38±13.80)°,研究组肘关节旋转活动度分别为(91.29±10.16)°、(111.29±16.28)°、(121.47±16.39)°,高于对照组的(79.85±10.69)°、(100.61±13.30)°、(113.46±12.6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2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肘关节前内侧入路治疗尺骨冠状突O′DriscollⅡ型和Ⅲ型骨折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有利于肘关节功能恢复,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关节前内侧入路
尺骨冠状突
骨折
屈伸活动度
外侧入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改良肘关节前内侧入路在尺骨冠状突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3
作者
曾德新
《智慧健康》
2021年第13期62-64,共3页
目的研究改良肘关节前内侧入路运用于尺骨冠状突骨折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纳入的50例尺骨冠状突骨折患者,统计并整理其完整资料,分别给予改良肘关节前内侧入路治疗,所有患者随访1年,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并进行疗效...
目的研究改良肘关节前内侧入路运用于尺骨冠状突骨折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纳入的50例尺骨冠状突骨折患者,统计并整理其完整资料,分别给予改良肘关节前内侧入路治疗,所有患者随访1年,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并进行疗效判定,记录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记录治疗前后的肘屈曲、肘伸直、前臂旋前以及旋后程度,同时进行VAS(视觉模拟)、Mayo(肘关节功能)、ADL(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调查,观察所有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年,结果显示骨折均愈合,时长(15.58±1.24)周;经疗效判定,优良率86.00%。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仅有2例术后活动时疼痛、1例同侧小指麻木,并发症发生率6.00%(3/50)。治疗后患者肘屈曲、肘伸直、前臂旋前以及旋后程度均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患者的VAS评分低于治疗前,但Mayo、ADL评分高出治疗前(P<0.05)。结论良肘关节前内侧入路运用于尺骨冠状突骨折中效果更为突出,可促进骨折愈合,同时减低疼痛,改善患者肘关节功能,促进日常生活能力恢复,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
改良肘关节前内侧入路
尺骨冠状突骨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外侧入路联合前内侧入路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临床探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张志文
黄玉良
丘龙海
王晓锋
机构
广东省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创伤骨科
出处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551-553,556,共4页
基金
广东省惠州市科技计划项目(19041714573231)
文摘
目的探究肘关节“恐怖三联征”临床治疗中应用外侧入路联合前内侧入路治疗的效果。方法纳入我院收治的40例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外侧入路联合前内侧入路手术治疗,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观察临床相关指标发现,术中出血量为(439.61±25.67)ml,手术时间为(71.98±5.08)min,住院时间为(9.34±1.04)d,均属于较优指标。观察术前术后的MEPS评分发现,术后3个月(59.97±1.05)分、6个月(73.61±2.14)分和12个月(89.64±5.01)分的评分均高于术前的(42.28±2.32)分,术后6个月高于术后3个月,术后12个月高于术后6个月,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术后并发症情况发现,无患者出现伤口表浅感染、术后尺神经症状、骨折不愈合、骨折畸形愈合等并发症,发生率为0.00%,属于较低指标。结论外侧入路联合前内侧入路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肘关节功能,出血量少、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且术后并发症少,可见其临床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均较高,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外侧入路
前内侧入路
联合治疗
肘关节
恐怖三联征
Keywords
lateral
approach
anteromedial
approach
combination therapy
elbow
joint
terrible triad
分类号
R687 [医药卫生—骨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肘关节前内侧入路治疗尺骨冠状突O′Driscoll Ⅱ型和Ⅲ型骨折的疗效观察
2
作者
靳云乔
李忠
李青
姚彦霞
孟秀梅
机构
河北省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骨科
出处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3年第21期92-95,共4页
基金
河北省衡水市科技计划项目(2022014006Z)。
文摘
目的 观察肘关节前内侧入路治疗尺骨冠状突O′DriscollⅡ型和Ⅲ型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100例尺骨冠状突O′DriscollⅡ型和Ⅲ型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外侧入路治疗,研究组给予肘关节前内侧入路治疗。比较2组疗效、肘关节活动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优良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个月,研究组肘关节屈伸活动度分别为(88.69±11.32)°、(111.14±14.02)°、(121.21±15.34)°,高于对照组的(76.16±11.57)°、(98.33±12.27)°、(110.38±13.80)°,研究组肘关节旋转活动度分别为(91.29±10.16)°、(111.29±16.28)°、(121.47±16.39)°,高于对照组的(79.85±10.69)°、(100.61±13.30)°、(113.46±12.6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2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肘关节前内侧入路治疗尺骨冠状突O′DriscollⅡ型和Ⅲ型骨折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有利于肘关节功能恢复,且安全性好。
关键词
肘关节前内侧入路
尺骨冠状突
骨折
屈伸活动度
外侧入路
Keywords
anteromedial
approach
of
elbow
joint
coronoid process
of
ulna
fractures
flexion and extension mobility
lateral
approach
分类号
R684 [医药卫生—骨科学]
R615 [医药卫生—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改良肘关节前内侧入路在尺骨冠状突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3
作者
曾德新
机构
广东省揭西县人民医院骨科
出处
《智慧健康》
2021年第13期62-64,共3页
文摘
目的研究改良肘关节前内侧入路运用于尺骨冠状突骨折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纳入的50例尺骨冠状突骨折患者,统计并整理其完整资料,分别给予改良肘关节前内侧入路治疗,所有患者随访1年,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并进行疗效判定,记录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记录治疗前后的肘屈曲、肘伸直、前臂旋前以及旋后程度,同时进行VAS(视觉模拟)、Mayo(肘关节功能)、ADL(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调查,观察所有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年,结果显示骨折均愈合,时长(15.58±1.24)周;经疗效判定,优良率86.00%。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仅有2例术后活动时疼痛、1例同侧小指麻木,并发症发生率6.00%(3/50)。治疗后患者肘屈曲、肘伸直、前臂旋前以及旋后程度均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患者的VAS评分低于治疗前,但Mayo、ADL评分高出治疗前(P<0.05)。结论良肘关节前内侧入路运用于尺骨冠状突骨折中效果更为突出,可促进骨折愈合,同时减低疼痛,改善患者肘关节功能,促进日常生活能力恢复,值得推广。
关键词
骨科
改良肘关节前内侧入路
尺骨冠状突骨折
Keywords
Orthopedics
modified anteromedial approach of elbow joint
Ulna coronoid process fracture
分类号
R687.3 [医药卫生—骨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外侧入路联合前内侧入路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临床探究
张志文
黄玉良
丘龙海
王晓锋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9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肘关节前内侧入路治疗尺骨冠状突O′Driscoll Ⅱ型和Ⅲ型骨折的疗效观察
靳云乔
李忠
李青
姚彦霞
孟秀梅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改良肘关节前内侧入路在尺骨冠状突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曾德新
《智慧健康》
202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