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Nice结联合接骨板内固定术对掌指骨斜形骨折患者手指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的影响
1
作者 林晓文 陆伟 +2 位作者 黄烈天 王德胜 杨兴桃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7期833-834,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Nice结联合接骨板内固定术对掌指骨斜形骨折患者手指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60例掌指骨斜形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参照组采用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Nice结联合接骨... 目的探讨改良Nice结联合接骨板内固定术对掌指骨斜形骨折患者手指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60例掌指骨斜形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参照组采用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Nice结联合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手指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参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Dargan功能优良率较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改良Nice结联合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掌指骨斜形骨折患者,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其术中出血量,促进其手指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Nice结 接骨板内固定术 克氏针内固定术 掌指骨斜形骨折 手指功能
下载PDF
微型空心螺钉内固定术与传统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术治疗掌指骨骨折患者的效果比较
2
作者 娄世龙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8期154-156,163,共4页
目的:比较微型空心螺钉内固定术与传统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术治疗掌指骨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3年6月该院收治的119例掌指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61)和对照组(n=58)。观察组行微... 目的:比较微型空心螺钉内固定术与传统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术治疗掌指骨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3年6月该院收治的119例掌指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61)和对照组(n=58)。观察组行微型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行传统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医疗费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透视次数)水平,术后指功能优良率,手术前后疼痛应激指标[白细胞介素-1β(IL-1β)、前列腺素E2(PGE2)、5-羟色胺(5-HT)]水平,以及术后1周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医疗费用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透视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指功能优良率为98.36%(60/61),高于对照组的86.21%(50/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d,两组血清IL-1β、PGE2、5-HT水平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型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掌指骨骨折患者可提高术后指功能优良率,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透视次数,降低疼痛应激指标水平,效果优于传统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术治疗,但医疗费用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掌指骨骨折 微型空心螺钉内固定术 传统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术 指功能 疼痛 应激 并发症
下载PDF
不同术式治疗GartlandⅢ型不稳定性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效果对比
3
作者 孙少松 邓斌 张星晨 《西藏医药》 2024年第1期13-15,共3页
目的 分析不同术式治疗GartlandⅢ型不稳定性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GartlandⅢ型不稳定性肱骨髁上骨折患儿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采用闭合复位外侧两枚克氏针固定术)和对照组40例(采用切... 目的 分析不同术式治疗GartlandⅢ型不稳定性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GartlandⅢ型不稳定性肱骨髁上骨折患儿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采用闭合复位外侧两枚克氏针固定术)和对照组40例(采用切开复位双侧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手术效果、临床相关指标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骨折愈合时间: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两组术式对效果差异不大,但观察组并发症较多,而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较长且术中出血较多,两种术式对GartlandⅢ型不稳定性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治疗均有优劣,可根据患儿状况进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髁上骨折 闭合复位外侧两枚克氏针固定术 切开复位双侧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术
下载PDF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SandersⅡ型和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坤 樊宗庆 +3 位作者 顾海侠 赵朋龙 管俞君 符东林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23年第3期184-189,共6页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方式治疗SandersⅡ型、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4月阜阳市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63例跟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57例,女6例,年龄(43.2±11.0)岁(18~76岁)。根据治疗方法分为3组:克...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方式治疗SandersⅡ型、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4月阜阳市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63例跟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57例,女6例,年龄(43.2±11.0)岁(18~76岁)。根据治疗方法分为3组:克氏针组,采用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微创组,采用跗骨窦切口微创钢板内固定;常规组,采用常规L形切口解剖钢板内固定。比较3组患者术后跟骨后关节面移位距离、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内翻角以及跟骨宽度,评价复位效果。比较3组患者手术时间、围手术期出血量、术后更换敷料次数、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情况,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3组患者术后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内翻角、跟骨宽度、关节面移位距离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3组患者术后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内翻角、跟骨宽度均无差异(P>0.05),术后关节面移位距离存在差异(P<0.05),其中常规组和微创组均优于克氏针组(P<0.05),常规组与微创组间无差异(P>0.05)。克氏针组在手术时间、围手术期出血量和术后更换敷料次数方面均优于微创组和常规组(P<0.05);克氏针组和微创组术后并发症均低于常规组(P<0.05),而两组之间无差异(P>0.05);微创组在围手术期出血量、术后更换敷料次数和并发症发生方面优于常规组(P<0.05),而两组手术时间比较无差异(P>0.05)。3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AOFAS评分比较均无差异(P>0.05)。结论3种手术方法均是治疗SandersⅡ型、Ⅲ型跟骨骨折的有效方法。与克氏针固定和常规L形入路内固定相比,经跗骨窦切口入路内固定既能获得良好的关节面复位,又能减少创伤和并发症发生,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克氏针 跗骨窦入路 外侧L形入路 内固定
下载PDF
两种内固定治疗儿童12周内肱骨外髁陈旧骨折的疗效比较
5
作者 杨怀志 陈文建 +2 位作者 张思成 袁亮 孙军 《临床骨科杂志》 2023年第3期365-369,共5页
目的比较克氏针内固定和空心加压螺钉联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12周内肱骨外髁陈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1例伤后12周内的肱骨外髁陈旧骨折患儿根据内固定方法不同分为克氏针组(48例,采用外侧入路2~3枚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和空心钉组(33... 目的比较克氏针内固定和空心加压螺钉联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12周内肱骨外髁陈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1例伤后12周内的肱骨外髁陈旧骨折患儿根据内固定方法不同分为克氏针组(48例,采用外侧入路2~3枚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和空心钉组(33例,采用外侧入路1枚空心加压螺钉联合1枚横向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Baumann角、提携角、肘关节Dhillon评分、肘关节活动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患儿均获得随访,时间2~5(3.44±0.89)年。手术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Baumann角、提携角、肘关节Dhillon评分以及肘关节各项活动度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克氏针组3例(6.25%)、空心钉组8例(24.24%)发生术后短期并发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空心钉组高于克氏针组(P<0.05)。结论克氏针内固定和空心加压螺钉联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12周内肱骨外髁陈旧骨折均可获得满意效果,但克氏针内固定术后短期并发症少,且无需二次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外髁陈旧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 克氏针 空心加压螺钉 儿童
下载PDF
小切口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外髁骨折 被引量:1
6
作者 莫贤跃 黄勇斌 +5 位作者 姜权 蒋荣玉 黎贤发 许昕 廖秀玉 左恩强 《临床骨科杂志》 2023年第1期78-82,共5页
目的探讨小切口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外髁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小切口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147例肱骨外髁骨折患儿。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情况、肘关节活动度。采用Hardacre评分评价肘关节功能。结果患儿均获得随... 目的探讨小切口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外髁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小切口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147例肱骨外髁骨折患儿。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情况、肘关节活动度。采用Hardacre评分评价肘关节功能。结果患儿均获得随访,时间6~18个月。手术时间40~70 min,术中出血量10~20 ml。骨折均解剖复位。切口均一期愈合。骨折均愈合,时间4~6周。末次随访时,肘关节屈曲130°~150°、伸展0°~10°,前臂内旋80°~90°、外旋80°~90°;43例肱骨远端外侧有骨突形成,其中JakobⅡ型16例、Ⅲ型27例,均无明显不适,对患肘活动无影响;采用Hardacre评分评价肘关节功能:优143例,良4例。结论采用小切口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外髁骨折具有显露好、骨折复位准确、固定可靠、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外髁骨折 克氏针 切开复位内固定 儿童
下载PDF
掌骨骨折应用交叉克氏针与有限切开微型钢板内固定的疗效比较
7
作者 何志 范爱民 +3 位作者 王诗峰 高欣 谢金峰 周子凡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3年第3期375-377,共3页
目的比较分析掌骨骨折应用交叉克氏针与有限切开微型钢板内固定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2022年8月收治的102例掌骨骨折患者病例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1例。其中观察组应用有限切开微型钢板内固定,对照组采用交叉克... 目的比较分析掌骨骨折应用交叉克氏针与有限切开微型钢板内固定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2022年8月收治的102例掌骨骨折患者病例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1例。其中观察组应用有限切开微型钢板内固定,对照组采用交叉克氏针固定。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掌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多,手术时间较长(P<0.05)。术后均随访4~10个月,平均(7.52±2.14)个月,观察组掌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例出现疼痛,1例骨缩短,1例成角畸形,并发症发生率为7.84%(4/51);对照组术后1例疼痛,2例术中出现骨缩短,并发症发生率为5.88%(3/5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校正χ^(2)=0.153,P=0.695)。结论在掌骨骨折中,与交叉克氏针相比,有限切开微型钢板内固定术中出血量多,手术时间长,但在促进掌功能恢复方面效果显著,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克氏针 有限切开微型钢板内固定 手术时间 术中出血量
下载PDF
39例少年肱骨髁上骨折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8
8
作者 刘华 刘璠 +2 位作者 魏爱淳 陈旭 陈绍洋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1483-1485,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固定法与切开复位双接骨板固定法治疗移位型少年肱骨髁上骨折的手术治疗情况及临床疗效。方法自2006年5月至2010年3月,江苏省海安县中医院手术治疗移位型少年肱骨髁上骨折39例,其中,21例采用切开复位交... 目的探讨采用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固定法与切开复位双接骨板固定法治疗移位型少年肱骨髁上骨折的手术治疗情况及临床疗效。方法自2006年5月至2010年3月,江苏省海安县中医院手术治疗移位型少年肱骨髁上骨折39例,其中,21例采用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固定(克氏针组),18例采用切开复位双接骨板固定(双接骨板组)。对两组手术治疗情况即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进行比较;按照Flynn标准和HSS标准于术后12个月时对所有患者的肘关节功能进行评价比较。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Flynn标准和HSS标准,两组术后12个月时患侧肘关节功能优良率比较,双接骨板组优于克氏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移位型少年肱骨髁上骨折,切开复位双接骨板固定法是较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肱骨髁上骨折 内固定器 交叉克氏针 双接骨板
下载PDF
第5掌骨颈骨折内固定方法的有限元模型比较 被引量:3
9
作者 蔡强 陆芸 +2 位作者 孟立民 尹梦帆 郑文源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45期22-25,F0003,共5页
目的比较交叉克氏针、锁定钢板、单根顺行髓内针(髓内针)内固定方式对第5掌骨颈骨折的稳定性,寻找较理想的内固定方法。方法选择1例23岁健康男性志愿者,应用三维有限元软件模拟第5掌骨颈骨折内固定模型;其掌骨的形状和特性源于CT扫描图... 目的比较交叉克氏针、锁定钢板、单根顺行髓内针(髓内针)内固定方式对第5掌骨颈骨折的稳定性,寻找较理想的内固定方法。方法选择1例23岁健康男性志愿者,应用三维有限元软件模拟第5掌骨颈骨折内固定模型;其掌骨的形状和特性源于CT扫描图像,模型的正确性通过尸体模型验证。分别用交叉克氏针、锁定钢板、髓内针行内固定,其模型的掌骨头相同节点分别施加垂直载荷100 N,检测其骨折断面的最大相对位移。结果髓内针模型近端骨折块的最大位移为1.138 000 mm,远端骨折块最大位移为0.991 931 mm,髓内针模型远近端骨折块最大相对位移为0.146 069 mm;克氏针模型分别为0.737 305、0.598 466、0.138 839 mm;钢板模型分别为0.350124、0.289 484、0.060 640 mm。结论在骨折内固定稳定性方面,钢板模型明显优于克氏针、髓内针模型;因髓内针对关节周围组织无损伤,可降低关节炎和关节僵直的发生率,故可作为第5掌骨颈骨折的理想内固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5掌骨颈骨折 内固定 交叉克氏针 锁定钢板 髓内针 有限元
下载PDF
有限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外髁骨折 被引量:7
10
作者 周正虎 巨积辉 +2 位作者 胡海洋 邓伟 李雷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8年第3期302-304,共3页
目的观察小切口有限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Ⅱ、Ⅲ型肱骨外髁骨折的疗效。方法2014年1月-2016年1月,应用小切口有限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Ⅱ、Ⅲ型肱骨外髁骨折12例,均为闭合创伤性肱骨外髁骨折。术后屈肘90°,石膏... 目的观察小切口有限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Ⅱ、Ⅲ型肱骨外髁骨折的疗效。方法2014年1月-2016年1月,应用小切口有限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Ⅱ、Ⅲ型肱骨外髁骨折12例,均为闭合创伤性肱骨外髁骨折。术后屈肘90°,石膏托外固定3周,6周拔除克氏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6~24个月,均达到骨性愈合,未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缺血性肌挛缩、肘外翻、神经损伤等并发症,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Hardacre评分:优11例,良1例。结论急诊早期采用小切口有限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外髁Ⅱ、Ⅲ型骨折,可以减轻患儿骨折后的痛苦,利于早期恢复,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其安全性和可靠性有良好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肱骨外髁骨折 克氏针 切开复位内固定
下载PDF
交叉克氏针结合钢丝捆扎治疗髌骨下极骨折 被引量:1
11
作者 席勇 王树金 王遥伟 《临床骨科杂志》 2017年第1期124-124,共1页
2013年8月-2016年8月,我们应用交叉克氏针结合钢丝捆扎治疗22例髌骨下极骨折患者,疗效良好,报道如下.
关键词 髌骨下极骨折 交叉克氏针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改良克氏针交叉内固定与传统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治疗指骨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2
12
作者 赵泽金 张擎柱 +4 位作者 李哲 刘飞 杨恩广 张玉东 付世杰 《河北医学》 CAS 2019年第2期316-318,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改良克氏针交叉内固定与传统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治疗指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指骨骨折46例,采用改良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术或传统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其中改良手术方法组(... 目的:对比分析改良克氏针交叉内固定与传统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治疗指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指骨骨折46例,采用改良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术或传统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其中改良手术方法组(改良组) 25例,传统手术方法组(传统组) 21例,术后在医师指导下进行康复功能锻炼。通过观察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手指总主动屈曲度(TAFS)评分,对两种手术方法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6.7个月。传统组手术失败2例,进入结果分析19例,改良组25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结果显示,改良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传统组,两组在手术时间上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在骨折愈合时间以及TAF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对于闭合性近、中节指骨A型骨折的治疗,改良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术较传统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术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骨 骨折 交叉内固定 克氏针
下载PDF
交叉克氏针联合可吸收线张力带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临床效果观察
13
作者 赵会晓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第7期74-74,76,共2页
目的:探讨交叉克氏针联合可吸收线张力带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踝上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肱骨踝上骨折患儿临床资料36例,对其进行回顾性整理,所有患儿均采用交叉克氏针联合可吸收线张力带内固定治疗。结果:36例患儿中,优28例(77.78%),良7... 目的:探讨交叉克氏针联合可吸收线张力带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踝上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肱骨踝上骨折患儿临床资料36例,对其进行回顾性整理,所有患儿均采用交叉克氏针联合可吸收线张力带内固定治疗。结果:36例患儿中,优28例(77.78%),良7例(19.44%),可1例(2.78%),优良率97.22%。结论:交叉克氏针加可吸收线张力带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踝上骨折的稳定性强,免除了再次手术,有利于骨折愈合,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克氏针 可吸收线张力 内固定 儿童肱骨踝上骨折
下载PDF
儿童肱骨外髁骨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银婷 操日亮 金龙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0年第21期3364-3367,共4页
儿童肱骨外髁骨折多因间接暴力所致,易导致患儿出现肘部疼痛、运动功能障碍、神经受损、肘外翻畸形、肘关节活动丧失等症状,严重影响患儿生活质量。诊断主要依据肱骨外髁骨折患儿的临床特点、骨折分型及移位程度。明确的诊断可以为患儿... 儿童肱骨外髁骨折多因间接暴力所致,易导致患儿出现肘部疼痛、运动功能障碍、神经受损、肘外翻畸形、肘关节活动丧失等症状,严重影响患儿生活质量。诊断主要依据肱骨外髁骨折患儿的临床特点、骨折分型及移位程度。明确的诊断可以为患儿提供适合的治疗方式,治疗方式以手术治疗为主,部分患儿术后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保守治疗相对较少。本文通过参考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就儿童肱骨外髁骨折的病因病机、骨折分型、诊断方法、治疗方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外髁骨折 儿童 骨折分型 保守治疗 克氏针内固定术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下载PDF
非克氏针改良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勇 樊雅玲 +1 位作者 冯敬桃 黄岳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137-140,共4页
目的:观察非克氏针改良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髌骨骨折手术患者52例,K组即传统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内固定24例;NK组即非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内固定28例。比较两组患者住院费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骨折愈合时间,... 目的:观察非克氏针改良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髌骨骨折手术患者52例,K组即传统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内固定24例;NK组即非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内固定28例。比较两组患者住院费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并对术后内固定松动、断裂、针端触及疼痛不适感等常见并发症以及术后2周、1、3、6、12月时膝关节Bostman功能评价进行比较。结果:K组术后常见并发症内固定松动4例(17.4%),断裂1例(4.3%),针端触及疼痛不适6例(26.1%)。NK组患者没有出现上述常见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膝关节Bostman功能评价K组优11例,良8例,差4例,优良率82.6%;NK组优18例,良7例,差1例,优良率96.2%。除两周外其余各观察时点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显示K组要求取出内固定的患者18例(78.3%),而NK组为8例(30.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的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内固定相比,非克氏针改良钢丝张力带内固定不增加医疗费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和骨折愈合时间,具有并发症少、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骨骨折 非克氏针改良钢丝张力带 内固定
下载PDF
有限切开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手法复位失败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被引量:5
16
作者 莫贤跃 吴东敏 蒋荣玉 《临床骨科杂志》 2015年第3期358-360,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手法复位失败后采用肘外侧有限切开复位经皮内外侧3针交叉内固定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19例麻醉下手法复位失败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者行肘外侧有限切开,去除影响复位因素后再次复位,C臂机监视下先在肱骨髁... 目的探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手法复位失败后采用肘外侧有限切开复位经皮内外侧3针交叉内固定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19例麻醉下手法复位失败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者行肘外侧有限切开,去除影响复位因素后再次复位,C臂机监视下先在肱骨髁外侧用2枚克氏针平行或交叉固定,再伸直肘关节到50°位、保护尺神经下用1枚克氏针在内侧交叉固定,术后长臂石膏托固定于肘关节伸直70°位制动3周。结果19例均获随访,时间6~36个月。出现肘部前侧局限性骨化1例,肘关节周围弥散性骨化1例。按Flynn标准评定疗效:优13例,良3例,一般2例,差1例。结论肘外侧有限切开复位内外侧3针交叉固定治疗手法复位失败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创伤小,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肱骨髁上骨折 骨折固定术 肘外侧入路 克氏针
下载PDF
不同方式治疗第5掌骨颈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2
17
作者 吴磊 田茂生 钱宇斐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1年第2期185-187,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三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第5掌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20年1月接受经皮克氏针交叉固定、顺行髓内针固定及微型钢板固定三种手术方式治疗的第5掌骨颈骨折病例61例,分为A组24例(经皮克氏针交叉固定)、B组21例... 目的对比分析三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第5掌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20年1月接受经皮克氏针交叉固定、顺行髓内针固定及微型钢板固定三种手术方式治疗的第5掌骨颈骨折病例61例,分为A组24例(经皮克氏针交叉固定)、B组21例(顺行髓内针固定)、C组16例(微型钢板内固定)。对三组手术时间、术后掌指关节活动度及第5掌骨头干角进行两两比较评估。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18个月,平均(7.5±2.31)个月。手术时间比较:A组用时最短且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掌指关节活动度比较:第一次随访(术后1个月)时A组最差,与其余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A组最好且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头干角比较: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第5掌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中,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交叉固定的手术方式虽然在早期存在掌指关节活动度差的不足,但经过功能训练,后期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且有手术时间短、术中损伤小、术后无需二次切开取出内固定物及手术费用低等优点,值得临床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5掌骨颈骨折 克氏针交叉固定 顺行髓内针固定 微型钢板内固定
下载PDF
闭合复位改良外侧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43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8
作者 夏红涛 屈唱 马俊腾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1年第1期63-66,共4页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改良外侧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效果及其对肘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肱骨髁上骨折患儿85例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行闭合复位内...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改良外侧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效果及其对肘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肱骨髁上骨折患儿85例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行闭合复位内外侧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行闭合复位改良外侧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效果优于对照组,手术、住院及骨折愈合时间均较对照组短,肘关节及前臂主动活动度较对照组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改良外侧交叉克氏针内固定可通过缩短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手术时间、促进术后恢复,改善肘关节功能,进而提高手术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合复位 改良外侧交叉克氏针内固定 肱骨髁上骨折 肘关节功能
下载PDF
微型钢板置入对闭合性掌骨骨折术后手功能恢复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李根杰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0年第1期70-72,共3页
目的观察微型钢板置入对闭合性掌骨骨折术后手功能恢复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8年4月治疗的闭合性掌骨骨折118例,应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59例。对照组行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术,观察组行微型钢板置入治疗。观察两组围手术... 目的观察微型钢板置入对闭合性掌骨骨折术后手功能恢复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8年4月治疗的闭合性掌骨骨折118例,应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59例。对照组行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术,观察组行微型钢板置入治疗。观察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骨折愈合时间、手功能恢复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5.25±2.41)d、骨折愈合时间(68.57±8.13)d,均较对照组(7.48±3.64)d、(81.97±10.26)d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手术时间(45.79±5.03)min、(47.36±5.18)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功能恢复优良率(93.22%)较对照组(77.97%)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08%)较对照组(16.95%)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性掌骨骨折给予微型钢板置入治疗并发症少且可加快骨折愈合,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手功能快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合性掌骨骨折 微型钢板置入 交叉克氏针内固定 骨折愈合时间 手功能恢复 并发症
下载PDF
两种方法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5
20
作者 谢延华 蔡国雄 +5 位作者 王爱民 张学全 黄少泉 林潮炫 赖冬青 叶聪 《新中医》 CAS 2013年第5期145-147,共3页
目的:观察比较两种不同方法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移位肱骨髁上骨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对照组采用交叉克氏针内固定,观察2组骨折愈合时间、肘内翻的发生率及临床... 目的:观察比较两种不同方法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移位肱骨髁上骨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对照组采用交叉克氏针内固定,观察2组骨折愈合时间、肘内翻的发生率及临床疗效。结果:2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肘内翻发生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牢靠、并发症低、临床疗效显著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髁上骨折 儿童 手法复位 小夹板外固定 克氏针内固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