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纵切横缝加部分内括约肌切断术配合中药熏洗治疗环状混合痔40例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李薇 毛红 +2 位作者 唐平 赵强 杨军义 《四川中医》 2014年第10期101-103,共3页
目的:观察纵切横缝加部分内括约肌切断术配合中药熏洗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纳入观察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40例采取纵切横缝加部分内括约肌切断术配合中药熏洗治疗,对照组40例采取分段齿形结扎术治疗。结果:试验... 目的:观察纵切横缝加部分内括约肌切断术配合中药熏洗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纳入观察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40例采取纵切横缝加部分内括约肌切断术配合中药熏洗治疗,对照组40例采取分段齿形结扎术治疗。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平均治愈时间较短,术后尿潴留、伤口剧烈疼痛、排便困难、肛门狭窄者较少(P<0.05),两组在治愈率、肛门括约肌功能变化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纵切横缝加部分内括约肌切断术配合中药熏洗能有效缩短疗程、减轻术后伤口疼痛,避免肛门狭窄以更利于畅通排便,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切横缝加部分内括约肌切断术 中药熏洗 环状混合痔 疗效
下载PDF
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慢性肛裂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7
2
作者 叶明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4年第1期34-35,38,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慢性肛裂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6例慢性肛裂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纵切横缝术,观察组予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前后肛管直径变化及术后疼痛、水肿、愈合时间、感染等... 目的探讨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慢性肛裂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6例慢性肛裂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纵切横缝术,观察组予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前后肛管直径变化及术后疼痛、水肿、愈合时间、感染等情况。结果 2组患者术后肛管直径均较治疗前有显著增大(P<0.05),但组间无明显差别(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及水肿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切口愈合时间明显缩短;切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P<0.05);随访显示所有患者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及复发。结论改良纵切横缝术相较于常规纵切横缝术不增加手术难度,且具有术后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裂 改良 纵切横缝术 内括约肌切断术
下载PDF
分段切断内括约肌加纵切横缝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评价及术后肛门功能影响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唐菊 康进 +10 位作者 赵希忠 李薇 杜勇军 杨军义 赵强 郝亮亮 何涛宏 周策 唐太春 陈敏 毛红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1年第8期1589-1592,共4页
目的:探讨分段切断内括约肌加纵切横缝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同时观察其该术式对患者术后排便情况、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4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70例采用分段切断内括约肌加纵切横缝术治疗,对照组7... 目的:探讨分段切断内括约肌加纵切横缝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同时观察其该术式对患者术后排便情况、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4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70例采用分段切断内括约肌加纵切横缝术治疗,对照组70例采用外剥内扎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后7d、1月、3月大便顺畅程度,术后3个月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肛管功能长度及治愈率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2组相比,治疗组排便更为顺畅,肛管静息压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段切断内括约肌加纵切横缝术治疗环状混合痔临床疗效好,并能有效预防术后排便困难,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混合痔 分段切断内括约肌加纵切横缝术 肛门功能
下载PDF
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慢性肛裂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0
4
作者 王兆春 卢艳君 曾碧娟 《海南医学》 CAS 2013年第5期673-674,共2页
目的观察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慢性肛裂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0例慢性肛裂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25例)采用改良纵切横缝术,对照组(25例)采用开放式内括约肌切断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情况、愈合时间、疗效及并发症等。结果观察组患... 目的观察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慢性肛裂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0例慢性肛裂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25例)采用改良纵切横缝术,对照组(25例)采用开放式内括约肌切断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情况、愈合时间、疗效及并发症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及第一次换药疼痛程度均明显轻于对照组,切口愈合时间明显缩短(P<0.05);两组患者均获得痊愈,切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严重并发症及复发病例。结论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慢性肛裂的临床疗效在术后疼痛、切口愈合时间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裂 改良纵切横缝术 内括约肌切断术
下载PDF
纵切横缝内括约肌切断术在肛裂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机体创伤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付强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1年第22期142-145,共4页
目的:观察纵切横缝内括约肌切断术在肛裂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机体创伤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肛裂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开放式肛裂切除术,观察组采用... 目的:观察纵切横缝内括约肌切断术在肛裂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机体创伤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肛裂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开放式肛裂切除术,观察组采用纵切横缝内括约肌切断术。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术前及术后1、3 d的疼痛程度(VAS评分)、血清创伤性应激指标[皮质醇(Cor)、前列腺素(PGE2)及β内啡肽(β-EP)]及炎性应激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IL-10)及hs-CRP]。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 d观察组疼痛程度均轻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Cor、PGE2、β-EP、IL-6、IL-10、hs-CR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 d,观察组Cor、PGE2、β-EP、IL-6、IL-10、hs-CR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纵切横缝内括约肌切断术在肛裂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且对机体创伤反应控制效果更好,因此在肛裂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切横缝内括约肌切断术 肛裂 机体创伤反应
下载PDF
改良后纵切横缝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肛裂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郑玥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第8期60-62,共3页
目的探究改良后纵切横缝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肛裂的临床效果。方法84例肛裂患者,根据电脑随机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开放式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改良后纵切横缝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指... 目的探究改良后纵切横缝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肛裂的临床效果。方法84例肛裂患者,根据电脑随机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开放式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改良后纵切横缝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肛周水肿时间(3.24±1.48)d、创面愈合时间(3.27±1.57)d、住院时间(4.38±1.42)d均短于对照组的(4.27±1.57)d、(7.27±1.74)d、(8.89±3.4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4.76%低于对照组的1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肛裂患者应用改良后纵切横缝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可有效缩短患者恢复时间,治疗效果显著,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裂 改良后纵切横缝内括约肌切断术 开放式内括约肌切断术
下载PDF
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慢性肛裂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王禹 《中国社区医师》 2021年第7期62-63,共2页
目的:探究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慢性肛裂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2016年1月-2020年6月收治慢性肛裂患者10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传统肛裂切除术治疗;试验组给予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 目的:探究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慢性肛裂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2016年1月-2020年6月收治慢性肛裂患者10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传统肛裂切除术治疗;试验组给予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手术出血量、便血次数、疼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炎性因子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肛裂患者接受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纵切横缝术 慢性肛裂 效果评价 安全性
下载PDF
改良纵切横缝术与肛裂切除术治疗肛裂患者的临床对比探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陈煌辉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 2021年第3期196-199,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纵切横缝术与肛裂切除术治疗肛裂患者的临床对比探究。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20年12月行肛裂手术的98例患者作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9)和观察组(n=49)。对照组予以肛裂切除术,观察组采用改良纵切横缝术,比较两组临床... 目的探讨改良纵切横缝术与肛裂切除术治疗肛裂患者的临床对比探究。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20年12月行肛裂手术的98例患者作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9)和观察组(n=49)。对照组予以肛裂切除术,观察组采用改良纵切横缝术,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有效性、两组治疗后并发症情况、两组肛管直径变化及切口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1.84%)高于对照组的(84.44%,P<0.05)。观察组出现水肿、疼痛、感染、便血、便秘的总发生率(8.16%)低于对照组(36.73%,P<0.05)。两组术后肛管直径指数均有所提升,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切口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纵切横缝术与肛裂切除术均可治疗肛裂患者,但改良纵切横缝术能够显著提升临床治疗疗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化解患者疾病痛苦程度,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纵切横缝术 肛裂切除术 肛裂患者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两种手术方法治疗老年人肛裂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26
9
作者 于德明 姜国丹 刘慧峰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89-891,共3页
目的比较两种手术方法治疗老年人肛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12月在我院治疗的138例老年肛裂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将其分为常规组(69例)和改良组(69例),常规组患者予以侧位肛裂切除术,改良组患者采取改良纵横缝内括约肌切... 目的比较两种手术方法治疗老年人肛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12月在我院治疗的138例老年肛裂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将其分为常规组(69例)和改良组(69例),常规组患者予以侧位肛裂切除术,改良组患者采取改良纵横缝内括约肌切断术,比较两种术式治疗效果、术后切口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切开感染、术后排尿障碍率和复发率等情况。结果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改良组68例(98.6%)与常规组65例(94.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677,P=0.1717);常规组患者切口感染率、术后中度排尿障碍率以及复发率分别为6例(8.7%)、29例(42.0%)和7例(10.1%),高于改良组0例(0.0%)、11例(15.9%)和0例(0.0%)(χ^2=4.3561、11.4061和5.4177,P=0.0369、0.0007和0.0199);术后12h改良组患者术后切口疼痛VAS评分和切口愈合时间优于常规组(均P〈0.05)。结论与侧位肛裂切除术相比,改良后的纵切横缝内括约肌切断术对老年肛裂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相当,但能有效减少术后切口感染、排尿障碍、疾病复发、减轻术后疼痛以及促进伤口快速愈合,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肛裂 侧位肛裂切除术 改良纵横缝内括约肌切断术 临床效果
原文传递
改良后纵切横缝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肛裂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0
10
作者 甄彦龙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18年第5期491-495,共5页
目的探讨改良后纵切横缝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肛裂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2014年3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86例肛裂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接受改良后纵切横缝内括约肌切断术)与对照组(接受开放式内括约肌切断术),每组各43例。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改良后纵切横缝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肛裂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2014年3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86例肛裂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接受改良后纵切横缝内括约肌切断术)与对照组(接受开放式内括约肌切断术),每组各43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切口疼痛程度、排尿障碍情况、切口感染率,术后随访6个月,记录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周水肿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在减轻术后切口疼痛程度、排尿障碍程度方面总体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切口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随访6个月,两组均无复发病例,且控制排便功能良好,全部治愈。结论改良后纵切横缝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肛裂效果良好,与开放式内括约肌切断术相比,有利于减轻术后疼痛、减少术后排尿障碍及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裂 改良后纵切横缝内括约肌切断术 临床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