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巩膜隧道切口小梁切除术对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前房角结构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1
作者 侯春婷 张静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16期47-49,53,共4页
目的:探究巩膜隧道切口小梁切除术在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2023年6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64医院眼科诊治的86例单眼发病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3例。研... 目的:探究巩膜隧道切口小梁切除术在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2023年6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64医院眼科诊治的86例单眼发病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3例。研究组采用巩膜隧道切口小梁切除术,对照组采用常规小梁切除术。比较两组眼压与视力、前房角结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两组眼压均较术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两组视力均较术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前房角开放距离500、中央前房深度较术前升高,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虹膜晶状体接触距离较术前缩短,且研究组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30%,低于对照组的25.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巩膜隧道切口小梁切除术可降低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眼压,提高视力水平,改善前房角结构,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角型青光眼 巩膜 隧道 小梁切除术 眼压 视力 前房角 并发症
下载PDF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朱瑞 赵志和 +1 位作者 李岩 戴瑞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704-705,共2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并发症—浅前房和角膜后弹力层脱离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160例187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并发症—浅前房和角膜后弹力层脱离的治疗观察。结果:患者160例187眼行小梁切除术后发... 目的:探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并发症—浅前房和角膜后弹力层脱离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160例187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并发症—浅前房和角膜后弹力层脱离的治疗观察。结果:患者160例187眼行小梁切除术后发生浅前房33眼,发生率为17.65%,其中1眼发生脉络膜脱离,经保守治疗治愈。在160例小梁切除术中,我科开展了5例6眼术毕向前房内注入适量透明质酸钠以预防术后浅前房,其中1例双眼发生角膜后弹力层脱离,右眼发生广泛后弹力层脱离经前房注气3次治愈,左眼脱离范围小于1/3未做处理。结论:对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时,手术要轻巧,操作要精细,以减少或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闭角型 小梁切除术 浅前房 角膜后弹力层脱离
下载PDF
可调整缝线联合前房注气术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伊恩晖 张德秀 +1 位作者 王懿 赵宏英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9期1231-1233,共3页
目的:观察巩膜瓣可调整缝线联合前房注气术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64例87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根据房角检查须行滤过手术者,将其随机分为单纯小梁切除术组(对照组)31例43眼,巩膜瓣可调整缝线... 目的:观察巩膜瓣可调整缝线联合前房注气术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64例87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根据房角检查须行滤过手术者,将其随机分为单纯小梁切除术组(对照组)31例43眼,巩膜瓣可调整缝线联合前房注气+小梁切除术组(观察组)33例44眼,比较两组术后1周低眼压和浅前房发生率,最佳矫正视力;术后3个月视野和晶体混浊程度;术后12个月眼压和滤过泡形态。结果:两组术后1周低眼压和浅前房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视野和晶体混浊程度较术前无进展征象;两组术后1周最佳矫正视力,术后12个月眼压和滤过泡形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巩膜瓣可调整缝线联合前房注气术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应用简单有效、经济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可调整缝线 前房注气 小梁切除术 低眼压 浅前房
下载PDF
小梁切除术联合透明晶状体摘出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被引量:5
4
作者 谢立信 王智鹏 +2 位作者 姚瞻 史伟云 温莹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54-456,共3页
目的 探讨小梁切除术联合透明晶状体摘出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和适应证。方法 小梁切除术联合同一切口的透明晶状体超声乳化及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2 6眼 ,术后平均随访 16个月( 12~ 18个月 )。结果 ... 目的 探讨小梁切除术联合透明晶状体摘出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和适应证。方法 小梁切除术联合同一切口的透明晶状体超声乳化及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2 6眼 ,术后平均随访 16个月( 12~ 18个月 )。结果 眼压由术前 ( 2 9 82± 7 82 )mmHg降至术后 ( 13 94± 5 76 )mmHg ,其中 88 4 6 %的患眼不需加用抗青光眼药物即可将眼压控制在 2 1mmHg以下 ,5 0 %的患眼术后裸眼视力在 0 5以上。术前眼轴均值为 ( 2 2 6 6± 0 96 )mm ,晶状体厚 ( 4 86± 0 2 2 )mm ,前房深度 ( 2 35± 0 2 8)mm ,术后前房深度 ( 4 10± 0 37)mm。术后浅前房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单纯接受小梁切除术的对照组。结论 对明显有晶状体增厚、浅前房以及短眼轴特征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三联手术较单纯小梁切除术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梁切除术 治疗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晶状体摘出 浅前房 晶状体增厚 短眼轴
下载PDF
持续高眼压时前房穿刺在小梁切除手术前与手术中应用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8
5
作者 吴小军 高丰 +1 位作者 刘刚 戴襄军 《医学研究杂志》 2013年第5期170-173,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下手术前与手术中进行前房穿刺对于小梁切除术的疗效影响。方法回顾研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眼压经药物控制不良呈持续高眼压的患者,A组为手术前1~2天前房穿刺降眼压正常后再行小梁切除术;B组为手... 目的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下手术前与手术中进行前房穿刺对于小梁切除术的疗效影响。方法回顾研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眼压经药物控制不良呈持续高眼压的患者,A组为手术前1~2天前房穿刺降眼压正常后再行小梁切除术;B组为手术中行前房穿刺降眼压后立即行小梁切除术,对两组患者手术后进行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结果 A、B两组术后视力均有明显提高,两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术后降眼压效果比较,A组患者达到治愈标准的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功能性滤过泡较B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浅前房发生两组无明显差异,A、B两组术后炎症反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持续高眼压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在小梁切除手术前1~2天进行前房穿刺,手术成功率更高,手术并发症更低,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房穿刺 小梁切除术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持续高眼压
下载PDF
不同前房深度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患者的手术疗效分析 被引量:18
6
作者 宋五德 梁章海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66-368,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前房深度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患者的手术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患者142例(142眼),根据术前前房深度将患者分为3组,A组45例行小梁切除术联合玻璃体抽吸;B组42例先行前... 目的探讨不同前房深度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患者的手术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患者142例(142眼),根据术前前房深度将患者分为3组,A组45例行小梁切除术联合玻璃体抽吸;B组42例先行前房穿刺降眼压,再行小梁切除术;C组55例先给予药物等非手术治疗降眼压至低于30 mmHg(1 kPa=7.5 mmHg),再行小梁切除术。记录3组患者入院时、术后1周的眼压,同时观察术前及术后1个月视力,并观察3组患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A组、B组和C组患者入院眼压分别为(49.02±2.97)mmHg、(49.53±3.87)mmHg、(48.76±4.65)mmHg,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周眼压均较术前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其中A组低于B组和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A组、B组和C组术前视力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3组患者术后1个月视力均显著增加(均为P<0.05);B组高于A组和C组(均为P<0.05),A组和C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3.3%、50.0%和11.4%,3组之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87,P<0.01)。结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行小梁切除术时应同时抽吸玻璃体,提高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小梁切除术 高眼压 前房深度
下载PDF
闭角型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与术前睫状体脱离及眼压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梁巍 郑雅娟 +2 位作者 赵婧 王丹 王洁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72-875,共4页
目的探讨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滤过术后浅前房、术前睫状体脱离与眼压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6月至2008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457例(472眼)原发性青光眼患者,入院时行UBM及眼压检查,将术前发生睫状体脱离且需行滤过手术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 目的探讨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滤过术后浅前房、术前睫状体脱离与眼压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6月至2008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457例(472眼)原发性青光眼患者,入院时行UBM及眼压检查,将术前发生睫状体脱离且需行滤过手术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共22例(26眼)列为A组,随机选取30例(32眼)非睫状体脱离且行滤过手术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为B组,将A、B2组合并,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浅前房分为浅前房组(C组)和非浅前房组(D组)。分析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滤过术后浅前房、术前睫状体脱离与眼压的关系。结果 A、B2组患者所有检测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浅前房者14例(17眼),C、D组患者术前眼压分别为(49.90±4.70)mmHg(1kPa=7.5mmHg)、(3.71±3.02)mmHg;术后第1天眼压:C组(9.75±0.98)mmHg;D组(15.76±1.74)mmHg;眼压下降幅度:C组(38.30±4.33)mmHg、D组(19.04±2.72)mmHg;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术后C组与D组的角膜厚度、前房深度、小梁虹膜夹角为0°的象限个数及小梁睫状体距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虹膜晶状体夹角(C组:14.53°±0.44°;D组:12.74°±0.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梁切除术前是否并发睫状体脱离与术后是否发生浅前房未见统计学相关性。术前眼压越高,虹膜晶状体夹角越大,治疗后眼压下降幅度越大,及术后第1天眼压越低,发生浅前房的可能性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角型青光眼 小梁切除术 睫状体脱离 浅前房 超声生物显微镜
下载PDF
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6
8
作者 刘丽 关玲 +1 位作者 任凤洁 赵伟 《河北医药》 CAS 2018年第3期409-412,共4页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为制定临床治疗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36例(39只眼)行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为制定临床治疗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36例(39只眼)行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手术前及手术后3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IOP)、中央前房深度(CACD)、角膜内皮细胞数量(CD)、视野平均缺损(MD)及平均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m RNFL)的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者手术后视力较手术前明显改善,由术前的(0.23±0.11)提高至(0.36±0.15),手术后眼压较手术前显著降低,由术前的(34.49±5.95)mm Hg降至(16.90±1.99)mm Hg、中央前房深度由术前的(1.49±0.15)mm加深至术后的(3.17±0.22)mm,以上三项指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角膜内皮细胞数量、视野平均缺损、平均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三项指标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光眼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可以显著提高视力、有效控制眼压、加深中央前房深度,且未造成角膜内皮细胞数量的明显下降,视野平均缺损无明显改善,平均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无明显变化,手术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并人工晶体植入术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中央前房深度 角膜内皮细胞数量 视野平均缺损 平均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
下载PDF
高眼压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9
作者 卢建香 刘芳 张林霞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799-801,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期持续高眼压状态下行小梁切除术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对应用大剂量降眼压药物2~3d后眼压仍持续在40mmHg以上的40例(65眼)行小梁切除术;术中均在切除小梁组织前在巩膜瓣根部中央角膜缘处用剃须刀刺开... 目的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期持续高眼压状态下行小梁切除术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对应用大剂量降眼压药物2~3d后眼压仍持续在40mmHg以上的40例(65眼)行小梁切除术;术中均在切除小梁组织前在巩膜瓣根部中央角膜缘处用剃须刀刺开一小切口,缓慢放出房水,眼压降低后再常规完成手术。结果本组术中及术后均未出现暴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恶性青光眼等严重并发症,术后1周视力≥O.1者64眼;视力≥0.3者39眼;眼压≤21mmHg者52眼;术后3眼出现脉络膜脱离,7眼前房形成延缓,经治疗后逐渐恢复。本组病例手术后大多数保留了较好的视力。结论药物不能控制眼压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及时行前房穿刺加小梁切除术手术治疗十分必要,可以避免视功能的进一步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角型青光眼 急性 小梁切除术 高眼压 前房穿刺
下载PDF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慢性闭角性青光眼观察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建全 曾健 +2 位作者 余敏 乔刚 王晓莉 《现代临床医学》 2012年第3期185-187,共3页
目的:观察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慢性闭角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8例88眼原发性慢性闭角性青光眼病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6例47眼实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照组32例41眼采用传统小梁切除术。比较2组术后前房深度、眼压、睫状... 目的:观察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慢性闭角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8例88眼原发性慢性闭角性青光眼病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6例47眼实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照组32例41眼采用传统小梁切除术。比较2组术后前房深度、眼压、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发生率及滤过泡情况。结果:术后早期浅前房发生率观察组为8.51%,对照组34.1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发生率观察组为0眼,对照组3眼(7.31%),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1年观察组42眼(89.36%)、对照组28眼(68.29%)眼压控制在21 mmHg(1 mmHg=0.133 kPa)以下,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年发生功能性滤过泡观察组43眼(91.49%)、对照组29眼(70.72%),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原发性慢性闭角性青光眼术后早期浅前房及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的发生率及术后滤过道疤痕化的发生,提高了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梁切除术 复合式 闭角型青光眼 浅前房
下载PDF
术中前房穿刺在持续高眼压状态下原发闭角型青光眼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虎 朱瑾 +1 位作者 汪德海 田静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2期128-130,共3页
目的:观察在原发性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下小梁切除术中运用前房穿刺的效果。方法:59例眼压控制不良的原发性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为术前1-2d裂隙灯下前房穿刺降眼压后再行小梁切除术,治疗组为小梁切除术中行前房穿... 目的:观察在原发性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下小梁切除术中运用前房穿刺的效果。方法:59例眼压控制不良的原发性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为术前1-2d裂隙灯下前房穿刺降眼压后再行小梁切除术,治疗组为小梁切除术中行前房穿刺缓降眼压,并对两组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对照组术后1月视力改善无显著性差异,术后1d、3d、1周、两周内眼压控制有明显差异;实验组眼压相对平稳,术后3月时两组眼压变化无显著差异,术后3月两组滤过泡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术中前房穿刺术对于持续高眼压状态下青光眼行之有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梁切除术 前房穿刺术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高眼压
下载PDF
两种手术方法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的比较 被引量:8
12
作者 宾蓉 《现代临床医学》 2012年第6期429-432,共4页
目的:对比观察小梁切除术联合玻璃体抽吸术或前房穿刺术缓慢放出房水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2007年1月至2012年2月在本院就诊,经最大剂量降眼压药物紧急处理后眼压仍≥5.33 kPa的126例急性闭角... 目的:对比观察小梁切除术联合玻璃体抽吸术或前房穿刺术缓慢放出房水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2007年1月至2012年2月在本院就诊,经最大剂量降眼压药物紧急处理后眼压仍≥5.33 kPa的126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病例纳入观察对象。根据患者术前前房深度分为2组:玻璃体抽吸组52例62眼,术前前房深度<2.0 mm,采用小梁切除术联合玻璃体抽吸术;前房穿刺组74例82眼,术前前房深度≥2.0 mm,术中行前房穿刺缓慢放出房水,待眼压降低后再完成小梁切除手术。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术前、出院时眼压水平,功能性滤过泡形成情况及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经小梁切除术联合玻璃体抽吸或前房穿刺放液后高眼压及眼痛迅速缓解。玻璃体抽吸组患者出院时眼压平均为2.02±0.67 kPa,前房穿刺组患者出院时眼压平均为2.24±0.72 kPa,2组患者出院时眼压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患者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分别为98.39%、96.34%,无显著性差异(P>0.05)。玻璃体抽吸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1.61%)低于前房穿刺组(7.32%),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小梁切除术中联合玻璃体抽吸或前房穿刺均可迅速降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患者眼压,但前者更加安全,可降低持续高眼压状态下接受手术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持续高眼压状态 玻璃体抽吸 前房穿刺 小梁切除术
下载PDF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下的小梁切除术 被引量:1
13
作者 徐雷 《中国现代医生》 2009年第18期81-82,共2页
目的探讨持续高眼压下行小梁切除联合前房穿刺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手术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对54只眼(46例)眼压控制不良的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行小梁切除联合前房穿刺术。结果术后随访6~18个月,54眼手术顺利。其中有47眼... 目的探讨持续高眼压下行小梁切除联合前房穿刺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手术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对54只眼(46例)眼压控制不良的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行小梁切除联合前房穿刺术。结果术后随访6~18个月,54眼手术顺利。其中有47眼术后不用抗青光眼药物,眼压能控制在10~21mmHg,7眼加用降眼压药物眼压控制正常;44眼视力有所提高,无严重并发症。结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下的小梁切除联合前房穿刺术是安全有效的,对持续高眼压状态下的病例应积极采用手术治疗,以避免视功能的进一步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高眼压 小梁切除术 前房穿刺
下载PDF
前房注射过滤空气在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治疗中的作用分析
14
作者 文勇 白美春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1年第11期1296-1299,共4页
目的探讨前房注射过滤空气在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52例(86眼)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眼。对照组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观察组在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基础上加前房注射过滤空气。术后随访... 目的探讨前房注射过滤空气在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52例(86眼)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眼。对照组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观察组在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基础上加前房注射过滤空气。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分析两组疗效、并发症、视力及眼压变化情况。结果术后1日及术后3日观察组眼压值较对照组明显增高,术后3日观察组眼压已快速下降而恢复正常。对照组早期较低的眼压逐渐上升并趋于正常,观察组眼压则由高降低趋于稳定,眼压下降缓慢,眼压波动幅度极小。观察组术后浅前房、恶性青光眼和非计划再次手术发生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和住院总费用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结论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基础上加前房注射过滤空气治疗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能减少恶性青光眼、术后浅前房及非计划再次手术的发生率,可减少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 前房注射过滤空气 非计划再次手术 浅前房 恶性青光眼 前房房水闪辉
下载PDF
改良小梁切除术预防浅前房发生的效果
15
作者 叶竞英 《中华临床医学杂志》 2006年第3期7-8,共2页
目的 探讨改良小梁切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105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分为2组,观察组(A组)47眼施行改良小梁切除术,对照组(B组)58眼施行常规小梁切除术。两组主要临床参数相似(P〉0.05)。观察两组术后前房形成,眼... 目的 探讨改良小梁切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105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分为2组,观察组(A组)47眼施行改良小梁切除术,对照组(B组)58眼施行常规小梁切除术。两组主要临床参数相似(P〉0.05)。观察两组术后前房形成,眼压及滤过泡等情况。结果 术后1周内,A组发生浅Ⅰ级前房4眼,B组发生浅T级前房14眼,浅Ⅱ级前厉3眼,浅Ⅲ级前房1眼。两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A组末次随访眼压控制在21mmHg(1mmHg=0.133kPa)以下者40眼,控制率为85.1l%,B组末次随访眼压控制在21mmHg以下者50眼,控制率为86.21%上。术后功能性滤过泡A组87.23%,B组86.21%,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改良小梁切除术能有效地减少术后浅前房的发生,并能达到与常规小梁切除术同样的降眼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 小梁切除术 闭角型青光眼 浅前房
下载PDF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葡萄膜渗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蒋楠 原慧萍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993-995,1000,共4页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葡萄膜渗漏是临床常见并发症,对患者的预后产生一定影响,然而,闭角型青光眼在小梁切除术前也可以合并葡萄膜渗漏,其发生机制尚存在争议,目前依靠超声检查方法可以明确诊断。葡萄膜渗漏是否增加手术风险?...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葡萄膜渗漏是临床常见并发症,对患者的预后产生一定影响,然而,闭角型青光眼在小梁切除术前也可以合并葡萄膜渗漏,其发生机制尚存在争议,目前依靠超声检查方法可以明确诊断。葡萄膜渗漏是否增加手术风险?怎样避免葡萄膜渗漏的发生?以及如何进行治疗?本文将围绕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葡萄膜渗漏的发生机制、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一一阐述,为临床研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葡萄膜渗漏 小梁切除术 浅前房
下载PDF
前房穿刺术联合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4
17
作者 李超 杜绍林 +1 位作者 陈宏佳 马惠惠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21期105-109,共5页
目的观察前房穿刺术联合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广东省东莞东华医院收治的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 目的观察前房穿刺术联合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广东省东莞东华医院收治的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和B组,每组34例。两组行前房穿刺术后,A组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房角分离术,B组行小梁切除术。记录并比较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视力(由国际标准视力转化成LogMAR视力)、眼压、角膜内皮计数、视盘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房角开放范围及中央前房深度(ACD)等;观察两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前,两组视力(LogMAR)、ACD、房角开放范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A组视力(LogMAR)、ACD、房角开放范围高于术前,且A组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视力(LogMAR)、ACD、房角开放范围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3个月,两组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眼压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3个月,两组RNFL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A组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低于术前,且A组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房穿刺术联合两种不同手术方式均可降低眼压,保护视功能,但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房角分离术可以有效增加前房深度、提高视力,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房穿刺术 闭角型青光眼 白内障超声乳化 小梁切除术
下载PDF
复合式小梁切除加前房注射过滤空气治疗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被引量:8
18
作者 雷代坤 易湘龙 +2 位作者 董晓云 李霞 李鹏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60-965,共6页
目的:观察复合式小梁切除加前房注射过滤空气治疗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及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2015-09/2017-06在我院收治的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129例183眼分为注气组和对照组,注气组(68例97眼)行复合式小... 目的:观察复合式小梁切除加前房注射过滤空气治疗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及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2015-09/2017-06在我院收治的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129例183眼分为注气组和对照组,注气组(68例97眼)行复合式小梁切除加前房注射过滤空气,对照组(61例86眼)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随访时间3~6(平均4.5)mo,观察术后视力变化、眼压、滤过泡形成、并发症情况,同时记录非计划再次手术情况、住院天数及住院总费用。结果:注气组术后浅前房、恶性青光眼、非计划再次手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注气组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注气组住院总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不同时间眼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组别=42.394,P组别<0.001;F时间=7.373,P时间<0.001;F交互=23.903,P交互<0.001)。注气组术后1、3d眼压均高于对照组(P<0.001),术后7d,3mo两组眼压均无差异(P>0.05)。术后1、3、7d,1mo两组前房闪辉情况均无差异(P>0.05),术后3mo两组视力变化、滤过泡形成均无差异(P>0.05)。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加前房注射过滤空气治疗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可降低术后浅前房、恶性青光眼及非计划再次手术的发生率,不会加重前房炎症反应,可以安全地保留患者的剩余视功能,同时还可以缩短住院天数及住院总费用,对眼压、视力、滤过泡形成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 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前房注气术 浅前房 恶性青光眼 非计划再次手术 住院天数 住院总费用
下载PDF
前房穿刺术联合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下疗效观察 被引量:17
19
作者 韩永钊 栗慧娜 《临床眼科杂志》 2015年第6期501-503,共3页
目的探讨前房穿刺术联合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PACG)持续高眼压状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41例(43只眼)药物治疗不能控制眼压的APACG持续高眼压状态,先行前房穿刺术,待眼压... 目的探讨前房穿刺术联合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PACG)持续高眼压状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41例(43只眼)药物治疗不能控制眼压的APACG持续高眼压状态,先行前房穿刺术,待眼压控制3~4 d后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手术治疗。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大多数眼压均控制在21 mm Hg以下,滤过泡功能良好,保留了较好的视力,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持续高眼压状态下APACG先行前房穿刺术后再行青光眼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可以控制眼压、挽救患者的视功能,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眼压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前房穿刺术 小梁切除术
下载PDF
高眼压下行小梁切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容花 王学珍 余晓锐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2年第2期129-131,共3页
目的观察高眼压下施行小梁切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急性闭角型青光眼35例(45只眼),经药物或YAG激光治疗眼压仍高于36 mmHg(1 mmHg=0.133 kPa),予前房穿刺术等处理后,施行小梁切除术治疗。术后对患者的视力、眼... 目的观察高眼压下施行小梁切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急性闭角型青光眼35例(45只眼),经药物或YAG激光治疗眼压仍高于36 mmHg(1 mmHg=0.133 kPa),予前房穿刺术等处理后,施行小梁切除术治疗。术后对患者的视力、眼压、滤过泡、前房、瞳孔、脉络膜、视网膜等情况进行观察,随访2~18个月。结果 1.视力:术后10 d内视力提高者16只眼(35.6%),术后11~20d视力提高者20只眼(44.4%),至随访结束视力无变化者9只眼(20.0%)。2.眼压:术后7~12 d内高眼压者(24~50 mmHg)15只眼(33.3%),对症处理降至正常。3.滤过泡:大多在7~18 d形成;远期随访有1例发生滤泡瘢痕。4.并发症:浅前房8只眼(17.8%),包括恶性青光眼2只眼(4.44%),经治好转;前房出血6只眼(13.3%),经治出血吸收;瞳孔后轻度粘连16只眼(35.6%);无伤口渗漏、暴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及脉络膜视网膜脱离。5.手术总成功率89.9%。结论在高眼压状态下行小梁切除术,术后反应一般都较重,术后恢复及滤过泡形成的时间相对较长,易发生前房出血、浅前房及恶性青光眼等并发症;借助前房穿刺术等,并注意术中轻巧操作及术后恰当处理,可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高眼压 小梁切除术 前房穿刺术 术后反应重 恢复期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