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65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空间溢出效应 被引量:3
1
作者 何景师 徐兰 +1 位作者 叶善椿 戴航 《重庆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4-85,共12页
从招生规模看,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占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高等职业教育主动适应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采用熵值法测算我国各省份2014—2021年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指数,通过Moran’s I检验高等职业教... 从招生规模看,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占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高等职业教育主动适应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采用熵值法测算我国各省份2014—2021年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指数,通过Moran’s I检验高等职业教育、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相关性,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高等职业教育对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升级两个维度的空间作用机制、溢出效应和区域异质性。研究发现:高等职业教育、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升级在空间分布上都具有正向空间自相关关系,高等职业教育高-高集聚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地区,低-低集聚区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对本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邻近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具有显著负向空间溢出效应,其中在东部地区呈现显著正向直接效应,西部地区呈现显著负向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高等职业教育对本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邻近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正向溢出效应,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均具有显著正向直接效应,在西部地区还具有显著正向间接效应。建议从宏观层面构建层次分明、有序衔接的职业教育发展格局,从中观层面加强职业教育区域协同发展,从微观层面落实产教融汇、丰富专业群建设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产业结构优化 产业结构升级 空间杜宾模型 空间效应
下载PDF
数字经济、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对农民增收的效应 被引量:4
2
作者 李静 李金阳 郑丹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期144-156,共13页
【目的】数字经济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对农民增收具有重要作用。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可以丰富数字经济与农民收入的研究内容,充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经验证据,为加快数字乡村战略的实施进程提供启示。【方法】基于农业... 【目的】数字经济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对农民增收具有重要作用。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可以丰富数字经济与农民收入的研究内容,充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经验证据,为加快数字乡村战略的实施进程提供启示。【方法】基于农业产业结构升级视角,运用2012—2021年全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数字经济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测算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借助固定效应模型和最小二乘法(OLS)探究数字经济对农民增收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运用面板门槛模型分析数字经济对农民增收的非线性溢出特征,最后借助分位数回归等方法分析数字经济对农民增收的异质性。【结果】(1)数字经济能够促进农民增收,经过工具变量法、改变样本容量等一系列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其中数字经济对农民的家庭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产生显著促进效应,对农民转移性收入的影响不显著。(2)数字经济的发展提升了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以及高级化水平,助推农业产业结构的升级,从而促进农民收入的增长。(3)数字经济的增收效应具有非线性特征,且该效应在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调节作用下得到进一步强化。(4)数字经济会长期带动农民收入增长;数字经济对不同收入水平农民增收的影响效应呈“倒U型”,其中中等收入阶层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最大受益者;数字经济发展对中、西部农民增收的推动力明显强于东部地区。【结论】数字经济、农业产业结构升级是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关键要素,基于此,提出加强数字经济建设力度、创新数字经济和农业产业结构融合发展机制、完善数字经济发展的利益分配机制以及促进区域数字经济与农业产业结构统筹联动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农业产业结构 农民增收 中介效应 非线性溢出效应 异质性
下载PDF
考虑台地效应的泸定6.8级地震某框架结构震害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潘毅 任靖哲 +2 位作者 任宇 赵靖轩 巴振宁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6-151,共16页
2022年9月5日四川省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在磨西台地上某框架结构的震害调查中,发现其东区和西区的框架结构出现不同程度的震害,且差异明显。其中,东、西区框架的首层柱上端均发生了“强梁弱柱”型破坏,西区框架中等及以上破坏等级的比... 2022年9月5日四川省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在磨西台地上某框架结构的震害调查中,发现其东区和西区的框架结构出现不同程度的震害,且差异明显。其中,东、西区框架的首层柱上端均发生了“强梁弱柱”型破坏,西区框架中等及以上破坏等级的比例达到81%,而东区框架仅为13%,呈现出与台地边缘的强关联性。为分析东、西区框架结构震害差异的原因,采用FK-SEM方法分析了磨西台地的地震放大效应。计算结果表明,距离台地边缘越近,地震放大系数越大。其中,水平和竖向的地震放大系数在西区建筑场地分别为2.30和2.25,而在东区建筑场地则分别为2.01和1.99。在此基础上,采用磨西台站的地震动记录,对东、西区框架结构进行了震害模拟,分析了其破坏原因。研究结果表明:磨西台地边缘的地震影响系数的实际放大系数超过了《抗规》规定,存在不利地段影响和近场地震效应叠加的情况,仅按《抗规》不利地段进行考虑,多层框架结构难以实现“大震不倒”的设防目标;竖向地震作用是框架柱下端破坏的直接原因,主要破坏形态为偏拉、偏压破坏,水平地震作用导致其二次破坏;“仿雀替”构造对结构整体变形能力不利,是框架结构“强梁弱柱”型破坏的主要原因。根据震害调查和分析结果,建议在9度近断层设防地区,靠近台地边缘的多层框架结构,设计前宜对建筑场地进行分析,并考虑竖向地震的影响;在有民族特色的建筑设计中,应将“仿雀替”等装饰物与框架脱离,设计为非结构构件,以减少其对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泸定地震 震害调查 台地效应 震害模拟 框架结构 竖向地震
下载PDF
中国居民消费结构转型驱动力:收入效应还是相对价格效应 被引量:1
4
作者 于泽 吴珂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48,共18页
本文基于结构转型框架,以居民消费在各部门的分配份额度量居民消费结构转型,利用1992—2017年中国居民消费支出及投入产出表等数据,通过对偏好进行非线性估计并结合反事实分析方法,实证探讨了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主导驱动力。研究发... 本文基于结构转型框架,以居民消费在各部门的分配份额度量居民消费结构转型,利用1992—2017年中国居民消费支出及投入产出表等数据,通过对偏好进行非线性估计并结合反事实分析方法,实证探讨了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主导驱动力。研究发现:消费的不同定义和测度方式会使结论出现差异。在最终消费支出定义下,收入效应是驱动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主导力量;在消费增加值定义下,若利用支出法GDP方法构造消费,则相对价格效应对2002年之后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贡献大大增强。本文在理论层面为结构转型相关研究提供了需求侧视角,在应用层面有助于明确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主要动力,进而为高质量发展阶段下消费提质升级提供有益的借鉴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消费结构转型 收入效应 相对价格效应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对流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与空间溢出效应 被引量:1
5
作者 张艳慧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1-34,共4页
本文选取2011-2022年我国31个省份的样本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数字化转型对流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论表明:数字化转型对流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显著影响且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区域内数字化转型对... 本文选取2011-2022年我国31个省份的样本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数字化转型对流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论表明:数字化转型对流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显著影响且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区域内数字化转型对流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存在“U”型非线性关系,当数字化转型程度大于特定临界值时会对本地区流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反之则产生负向影响;在空间溢出效应方面,邻近区域数字化转型对本区域流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存在倒“U”型非线性关系,当数字化转型程度大于特定临界值时会对流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生比较显著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反之则会产生比较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最后,基于本文研究结论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空间溢出效应 流通经济
下载PDF
基于逆Leidenfrost效应的多孔地聚合物微球孔结构及pH缓冲性能
6
作者 李方贤 王亚松 +2 位作者 张志博 韦江雄 余其俊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7-274,共8页
以水玻璃、矿渣粉为材料,基于逆Leidenfrost效应制备了多孔地聚合物微球,研究了其孔结构及pH缓冲性能.结果表明:改变水玻璃掺量和水固比可以调控多孔地聚合物微球的孔结构和pH缓冲性能;当水固比为1.0、水玻璃掺量由4%增大至8%时,微球的... 以水玻璃、矿渣粉为材料,基于逆Leidenfrost效应制备了多孔地聚合物微球,研究了其孔结构及pH缓冲性能.结果表明:改变水玻璃掺量和水固比可以调控多孔地聚合物微球的孔结构和pH缓冲性能;当水固比为1.0、水玻璃掺量由4%增大至8%时,微球的孔隙率、中位孔径和孔比表面积均减小,pH值波动范围为1.50~1.90;当水玻璃掺量为4%、水固比由1.0增大至1.2时,微球的孔隙率、中位孔径和孔比表面积均增大,pH值波动范围超过2.00;与双氧水直接发气法制备的多孔地聚合物相比,基于逆Leidenfrost效应制备的多孔地聚合物具有更好的pH缓冲性能和更高的OH-累积浸出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Leidenfrost效应 矿渣 地聚合物 结构 pH缓冲性能
下载PDF
超临界W型火焰锅炉结构效应导致前墙水冷壁温差偏大问题的研究与治理
7
作者 黄丹 曾小义 +4 位作者 冷冰川 张荣 贺道先 罗立军 陈绍敏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2-78,共7页
为解决某锅炉前墙水冷壁温差偏大导致水冷壁频繁超温爆管的问题,从管外传热和管内吸热两方面对热偏差进行分析,发现采用内螺纹管技术的水冷壁管具有自补偿特性,通过数值模拟试验发现结构效应带来温度场和气流场的变化对热偏差影响显著,... 为解决某锅炉前墙水冷壁温差偏大导致水冷壁频繁超温爆管的问题,从管外传热和管内吸热两方面对热偏差进行分析,发现采用内螺纹管技术的水冷壁管具有自补偿特性,通过数值模拟试验发现结构效应带来温度场和气流场的变化对热偏差影响显著,是造成水冷壁变形和泄漏的主要原因,进而提出二次风差异配风、水冷壁前墙喷涂绝热涂料和优化卫燃带等治理方案,成功治理了水冷壁超温爆管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 W火焰锅炉 结构效应 水冷壁 超温损坏
下载PDF
若干典型闪烁晶体中的结构缺陷与掺杂效应
8
作者 任国浩 吴云涛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89-701,共13页
无机闪烁晶体是一种能够吸收高能粒子并将其能量转化成紫外或可见光的功能晶体材料,在辐射探测技术领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晶体中存在的生长缺陷严重削弱了晶体的闪烁性能,并限制了晶体的实际应用。为了克服这些缺陷,某些元素被... 无机闪烁晶体是一种能够吸收高能粒子并将其能量转化成紫外或可见光的功能晶体材料,在辐射探测技术领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晶体中存在的生长缺陷严重削弱了晶体的闪烁性能,并限制了晶体的实际应用。为了克服这些缺陷,某些元素被有意识地掺入到晶体中,从而使晶体的闪烁性能得到显著改善和提高,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因此,掺杂改性成为优化晶体性能的重要手段,但掺杂效应所涉及的内在过程和机理往往比较复杂,以至于长期处于争论状态。本文介绍了若干典型闪烁晶体——钨酸铅(PbWO_(4))、锗酸铋(Bi_(4)Ge_(3)O_(12))、氟化钡(BaF_(2))和硅酸镥(Lu_(2)SiO_(5))晶体中存在的主要缺陷和为克服这些缺陷所采用的掺杂离子以及所获得的掺杂效应,试图从微观层面揭示和探究掺杂效应的内在机理,以期对未来相关材料的开发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烁晶体 结构缺陷 掺杂效应 辐射探测
下载PDF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绿色税收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基于门槛效应与调节效应的分析
9
作者 徐姗 曹芷君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5-53,共9页
基于中国2003—2019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绿色税收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的互动关系。研究发现:(1)产业结构高级化能有效促进全国及各区域GTFP的提升;而产业结构合理化对GTFP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产业结... 基于中国2003—2019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绿色税收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的互动关系。研究发现:(1)产业结构高级化能有效促进全国及各区域GTFP的提升;而产业结构合理化对GTFP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产业结构合理化对长江经济带区域GTFP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是对非长江经济带区域的GTFP效果不显著。(2)在绿色税收的约束下,产业结构合理化对GTFP的影响存在单重门槛效应,而产业结构高级化对GTFP的影响存在双重门槛效应。(3)绿色税收可以负向调节产业结构合理化对GTFP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税收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门槛效应 调节效应
下载PDF
创新型人力资本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技术进步的中介效应
10
作者 尹庆民 戴敏 《资源与产业》 2024年第2期124-140,共17页
在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技术创新带来的技术进步是人力资本引导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驱动力。基于2005—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以技术进步为中介变量建立中介效应回归模型,通过全区域和分区域回归分析,研究创新型人力资本... 在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技术创新带来的技术进步是人力资本引导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驱动力。基于2005—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以技术进步为中介变量建立中介效应回归模型,通过全区域和分区域回归分析,研究创新型人力资本通过技术进步传导路径影响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1)各区域产业结构布局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都有增加教育、科技投资以提升创新型人力资本存量和质量从而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需求,且越是经济发达地区,在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时对创新型人力资本的存量和质量要求越高。2)创新型人力资本能够显著促进全区域范围内技术进步,而欠发达地区创新型人力资本的技术进步效应要明显优于发达地区,发展落后地区创新型人力资本的技术进步效应不明显。3)创新型人力资本可以通过技术进步完全中介效应推动区域整体产业结构合理化发展,但不利于产业结构高级化。分区域来看,发达地区自主创新能力强,自主创新对创新型人力资本提出的高要求会弱化创新型人力资本对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间接效应,强化创新型人力资本对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直接效应,从而以遮掩效应呈现创新型人力资本对产业结构的间接效应;较发达地区通过技术进步中介效应呈现创新型人力资本对产业结构的间接效应,但因主要以吸收领悟外来技术和在此基础上的模仿创新为技术进步来源,间接效应程度稍低;欠发达地区因“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效应驱动,创新型人力资本能够直接影响产业结构调整升级。4)进一步探究创新型人力资本对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潜在影响机制,发现投资率对除中部地区以外的创新型人力资本影响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均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金融发展水平对除西部地区以外的创新型人力资本影响产业结构高级化均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而对创新型人力资本影响产业结构合理化主要在区域整体和西部地区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基于上述研究结果,建议加强创新型人力资本前瞻性培育,积极建立区域人才联合培养机制,加快提升自主技术创新能力,不断优化产业发展外部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型人力资本 产业结构合理化 产业结构高级化 技术进步 中介效应 调节效应
下载PDF
基于瀑布心理效应的领导思维结构调适与综合创新探析
11
作者 李玉俊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0-93,共4页
在现代管理中,员工意见表达更为多元、直接甚至带有胁迫意味,员工情绪感受更为细腻、丰富甚至带有敏感特性,员工认知坚持更为坚决、自我甚至带有极端趋势,员工行为回应更为独立、果断甚至带有爆发特点,这要求领导思维结构进行调适创新... 在现代管理中,员工意见表达更为多元、直接甚至带有胁迫意味,员工情绪感受更为细腻、丰富甚至带有敏感特性,员工认知坚持更为坚决、自我甚至带有极端趋势,员工行为回应更为独立、果断甚至带有爆发特点,这要求领导思维结构进行调适创新。基于瀑布心理效应,就领导思维结构调适而言,领导者应在能力思维层面更注重细节判断,在意志思维层面更注重信仰塑造,在权力思维层面更注重信任放权,在艺术思维层面更注重态度尊重,在责任思维层面更注重身份转换;就领导思维结构综合创新而言,领导者须进行借力打力的领导策略调适、依靠群众的领导模式调适、有效信任的领导权力调适、博采众长的领导战略调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者 领导思维结构 瀑布心理效应
下载PDF
双循环推动高质量就业的传导路径和作用机制——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多重中介效应检验
12
作者 朱金生 苏自豪 吴越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8-122,共15页
随着新时期我国社会发展主要矛盾的深刻变化,高质量就业成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基于《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2012—2018年四期面板数据,利用结构方程模型(SEM)... 随着新时期我国社会发展主要矛盾的深刻变化,高质量就业成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基于《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2012—2018年四期面板数据,利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分析了双循环影响我国高质量就业的传导路径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内、外循环之间的协调互动可以显著促进高质量就业,其效应贡献率为45.15%;双循环所带来的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人力资本积累是推动高质量就业的重要渠道,其效应贡献率为54.85%,其中,技术进步发挥的中介效应最强,贡献率为32.56%,产业结构升级和人力资本积累的贡献率分别为4.84%和5.89%。因此我国要充分依托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继续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双循环的互动水平。同时充分发挥技术进步的“牵引器”、产业结构升级的“助推器”以及人力资本积累的“支撑轴”作用,从政策上支持我国在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更好地同步推动高质量就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循环 高质量就业 结构方程模型(SEM) 多重中介效应
下载PDF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数字化要素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效应
13
作者 陈堂 陈光 陈鹏羽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2024年第12期85-93,共9页
数字要素赋能已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升级的新途径,然而,目前缺乏对其在地理、经济和数字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下简称“新基建”)等距离特征条件下数字化要素产生的空间效应的深入研究。为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高质量发展在政... 数字要素赋能已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升级的新途径,然而,目前缺乏对其在地理、经济和数字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下简称“新基建”)等距离特征条件下数字化要素产生的空间效应的深入研究。为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高质量发展在政策层面提供理论支持,从数字化创新环境、数字化创新技术、数字化人力资本、数字化劳动力、数字化资本等维度构建数字化要素评价体系,选取2012—2021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空间面板数据,基于地理、经济和数字新基建距离特征建立内生增长模型,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数字化要素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结果表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数字化要素和产业结构升级具有禀赋差异特征和时空集聚特征,且域间集聚差异在逐步扩大,3种距离特征下“成都+重庆”中心城市产业呈现出显著的生态化、集群化和丛林化特征,其他地区产业发展呈现出显著的专业化特征,对中心城市的空间依赖性越来越强。赋能产业结构升级方面,3种距离特征下,数字化要素对域内带来空间效应、对域外带来空间外溢效应,资源禀赋对域内具有空间促进作用、对域外具有空间抑制作用;在地理距离特征条件下,数字化技术创新对域外具有空间抑制作用;在数字新基建距离特征条件下,数字化人力资本具有空间抑制作用。此外,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可以修正静态空间面板模型产生的过高空间估计误差。据此,建议加强成渝两极协同发展,形成两地产业的梯度化分工格局,实现成渝“双核”驱动相邻区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要素 数字赋能 产业结构升级 距离特征 空间效应 空间计量模型 区域创新发展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下载PDF
提高市场可达性对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空间效应分析
14
作者 左珊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5-88,共4页
提高市场可达性,降低商品交易成本,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扩大消费市场规模,实现经济双循环发展的关键。本文借助空间计量模型,分析市场可达性对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发现提高市场可达性可以降低商品运输成本和交易成本,提高商品供给... 提高市场可达性,降低商品交易成本,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扩大消费市场规模,实现经济双循环发展的关键。本文借助空间计量模型,分析市场可达性对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发现提高市场可达性可以降低商品运输成本和交易成本,提高商品供给质量,满足消费者需求,进而直接促进本地区消费结构升级。同时,提高市场可达性存在显著的“示范效应”和“扩张效应”,将间接促进相邻地区消费结构升级,表现出显著的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可达性 消费结构升级 溢出效应 消费市场
下载PDF
成渝经济圈铁路客运网络结构特征演变及网络效应研究
15
作者 徐进 陈虎 曹炜威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19,30,共9页
分析成渝经济圈铁路客运网络的空间联系和结构特征演变对未来铁路网络建设和布局优化有着重要意义。基于46863617条铁路客运数据构建2015—2017年成渝经济圈铁路客运网络,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和网络分析方法对连续时序下铁路客运联系时... 分析成渝经济圈铁路客运网络的空间联系和结构特征演变对未来铁路网络建设和布局优化有着重要意义。基于46863617条铁路客运数据构建2015—2017年成渝经济圈铁路客运网络,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和网络分析方法对连续时序下铁路客运联系时空演变、网络结构特征演变以及网络结构对经济和人口的影响效应展开分析。结果表明,成渝经济圈铁路客运联系极化现象明显,客运流量主要集中在成都,其次是绵阳、重庆主城区和德阳,其余城市占据不到20%的客运流量;成渝经济圈铁路客运网络密度逐年上升,但仍处在较低水平;铁路客运网络具有较低的平均路径长度和较高的平均聚类系数,客运网路呈现小世界特性;成都和重庆主城区的度数中心性和中间中心性远超其余城市;成渝经济圈铁路客运的通达性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成都和重庆主城区的中介作用,大多数城市之间不存在铁路客运联系;度数中心性、接近中心性和中间中心性对GDP的影响为正,且通过了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度数中心性和中间中心性对人口的影响为负,分别通过了5%、10%的显著性水平检验,处于中心地位的城市不利于人口常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客运网络 结构特征演变 网络效应 GIS空间分析 社会网络分析
下载PDF
人工智能对高技术产业要素配置结构效应的影响
16
作者 敬莉 温清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4-101,共8页
选取2001—2021年高技术产业数据,运用增长核算模型对高技术产业要素配置的“结构红利假说”进行检验,并利用TVP-VAR模型深入探索人工智能影响高技术产业要素配置结构效应。研究发现: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效应呈现下降变动时存... 选取2001—2021年高技术产业数据,运用增长核算模型对高技术产业要素配置的“结构红利假说”进行检验,并利用TVP-VAR模型深入探索人工智能影响高技术产业要素配置结构效应。研究发现: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效应呈现下降变动时存在要素配置结构红利;人工智能对高技术产业要素配置结构效应存在长期正向冲击响应;人工智能对金融发展存在倒“U”型关系,人工智能对人力资本发展存在“U”型关系。两者分别为释放高技术产业资本、劳动配置结构红利的中间传导渠道,但影响时期存在差异。对此,应推进人工智能发展进程,完善金融市场监管制度,加快人力资本积累,进一步释放高技术产业要素配置结构红利,促进形成新质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要素配置结构效应 人工智能 增长核算 全要素生产率
下载PDF
空间效应视角下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研究
17
作者 郭娜 邢玉娜 《创新科技》 2024年第5期51-67,F0002,共18页
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经济形态,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动力。基于2013—2021年全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对我国数字经济指数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指数进行测算,并基于地理距离、经济距离以及经济地理等3种空间权重矩阵构... 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经济形态,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动力。基于2013—2021年全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对我国数字经济指数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指数进行测算,并基于地理距离、经济距离以及经济地理等3种空间权重矩阵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空间效应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均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北京、天津和长三角地区表现出“高—高”集聚特征,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则表现出“低—低”集聚特征。(2)从整体来看,在3种空间权重矩阵下,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均存在空间效应,且经济距离是数字经济发展推动本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要影响因素,经济地理是数字经济发展推动其他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要影响因素。(3)从空间异质性角度来看,在数字经济发展水平“高—高”集聚区域和“低—低”集聚区域,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空间效应存在差异。(4)从中介效应分析来看,金融发展是数字经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作用机制。据此,提出积极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推进数字经济发展、注重数字经济对金融发展的促进作用以及充分发挥数字经济的空间溢出效应等对策建议,以期促进产业结构全面优化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产业结构 优化升级 空间杜宾模型 空间溢出效应
下载PDF
农村劳动力流动、经济增长对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基于动态面板与门槛效应模型的实证分析
18
作者 刘华光 于亚琳 赵晗薇 《经济论坛》 2024年第4期104-113,共10页
城乡一体化发展是破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抓手。近年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农村劳动力流动规模不断扩大。但城乡二元结构并没有随着经济增长和劳动力流动而同步转化,存在着严重的滞后性。城乡二元结构成为掣肘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 城乡一体化发展是破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抓手。近年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农村劳动力流动规模不断扩大。但城乡二元结构并没有随着经济增长和劳动力流动而同步转化,存在着严重的滞后性。城乡二元结构成为掣肘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基于2006—2020年我国31省份面板数据,运用系统动态面板模型(SYS-GMM)分析劳动力流动与经济增长对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运用门槛效应模型,以劳动力流动为门槛变量,分析经济增长对城乡二元结构的非线性影响。结果表明,劳动力流动促进城乡二元结构转化,而经济增长抑制城乡二元结构转化;经济增长对城乡二元结构的作用受到劳动力流动的影响,表现出门槛效应:当劳动力流动规模超过一定限度后,经济增长对城乡二元结构转化的抑制作用将得到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二元结构 劳动力流动 经济增长 动态面板 门槛效应
下载PDF
跨境电商发展对区域流通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产业结构升级和居民消费升级的中介效应
19
作者 吉晓光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9-192,共4页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跨境电商发展成为促进我国流通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本文基于2009-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跨境电商发展对区域流通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跨境电商发展显著促进了我国流通经济增长,区域...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跨境电商发展成为促进我国流通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本文基于2009-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跨境电商发展对区域流通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跨境电商发展显著促进了我国流通经济增长,区域异质性分析显示,对中部和西部地区跨境电商发展的驱动效应显著优于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是跨境电商发展影响区域流通经济增长的重要中介机制,其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7.63%;居民消费升级在跨境电商发展对区域流通经济增长的影响中发挥了显著中介作用,其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8.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境电商发展 流通经济增长 产业结构升级 居民消费升级 中介效应
下载PDF
中国省际绿色金融对旅游业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基于产业结构的调节效应
20
作者 王凯 杨秋平 谭佳欣 《商学研究》 2024年第2期56-64,80,共10页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时代背景下,绿色金融成为助力旅游业实现低碳发展的重要动力。基于2001—201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和“自下而上”法测度中国省际绿色金融指数和旅游业碳排放强度;在此基础上,构建固定效应模型探究绿色...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时代背景下,绿色金融成为助力旅游业实现低碳发展的重要动力。基于2001—201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和“自下而上”法测度中国省际绿色金融指数和旅游业碳排放强度;在此基础上,构建固定效应模型探究绿色金融对旅游业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并剖析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①在时序上,中国旅游业碳排放强度总体呈下降趋势,绿色金融水平总体呈增长趋势;在空间上,旅游业碳排放强度呈现出由东向西递增的分异特征,绿色金融水平呈现出显著的“东部>东北部>中部>西部”的空间分布格局。②绿色金融、绿色技术水平可以显著降低旅游业碳排放强度。③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能够增强绿色金融对旅游业碳排放强度的抑制作用,并对绿色金融与旅游业碳排放强度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存在区域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 旅游业碳排放强度 产业结构 调节效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