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南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缺齿鼹
1
作者 肖任之 任梦娇 +7 位作者 徐万吉 汪承龙 田永祥 张自亮 张佑祥 刘志霄 黄兴龙 吴涛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9-205,共7页
缺齿鼹属Mogera隶属于劳亚食虫目Eulipotyphla鼹科Talpidae,是一类下颌无犬齿,第一前臼齿呈犬齿状的穴居动物。2020年11月,在湖南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到缺齿鼹标本2号,并进行了形态和头骨测量。该缺齿鼹通体黑棕色,下腹部有一白斑;... 缺齿鼹属Mogera隶属于劳亚食虫目Eulipotyphla鼹科Talpidae,是一类下颌无犬齿,第一前臼齿呈犬齿状的穴居动物。2020年11月,在湖南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到缺齿鼹标本2号,并进行了形态和头骨测量。该缺齿鼹通体黑棕色,下腹部有一白斑;头骨狭长,颧弓纤细,颅顶较为扁平。基于标本(标本号:20201114002)cyt b、12S rRNA和rag1基因的序列一致性分析和系统发育分析:采到的缺齿鼹标本属于华南缺齿鼹M.latouchei,为湖南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记录。本研究明确了湖南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缺齿鼹的分类学地位,拓展了对国内缺齿鼹种类分布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亚食虫目 缺齿鼹属 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西伯利亚李斯特文卡遗址的大缺齿鼹化石 被引量:1
2
作者 武仙竹 陈育芝 Drozdov NI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32-1040,共9页
李斯特文卡(Лиственка)遗址位于俄罗斯西伯利亚叶尼塞河上游右岸的2级阶地,地理坐标为55°35′22″N,85°46′24″E。该遗址出土了丰富的细石器和骨器等文化遗存,是西伯利亚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重要文化遗址。遗址第7... 李斯特文卡(Лиственка)遗址位于俄罗斯西伯利亚叶尼塞河上游右岸的2级阶地,地理坐标为55°35′22″N,85°46′24″E。该遗址出土了丰富的细石器和骨器等文化遗存,是西伯利亚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重要文化遗址。遗址第7层距今时代约13.59-15.00 kaBP,从该层出土的哺乳动物化石中鉴定和研究了包括有3个个体的大缺齿鼹(Mogera robusta)化石材料。该批材料的发现,表明遗址古环境并不是以前人们认为的是处于冰缘森林-苔原和干草原-苔原环境,而应该是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区,降水量比较充足且分布有泰加林和阔叶林组成的混交林地,具有软体动物、小哺乳动物、大哺乳动物等属种多样的良好生态环境。李斯特文卡遗址大缺齿鼹标本的研究,反映古人类在西伯利亚地区严寒而漫长的冬天里可能把捕捉大缺齿鼹作为重要的食物补充,为我们深入分析亚洲古人类文化交流、古人类体质进化及适应寒冷环境的生活方式等具有重要意义,对我们研究鼹科动物起源与演化等提供了重要研究素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缺齿鼹(mogera robusta) 李斯特文卡遗址 动物考古 西伯利亚
下载PDF
梵净山缺齿鼹的分类学讨论 被引量:3
3
作者 肖宁 何芳 邓怀庆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1期40-44,共5页
2015年2月在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采集到一号缺齿鼹标本。为探讨该缺齿鼹的分类学地位,利用形态学及分子系统学方法,并结合国内外所记载缺齿鼹记录与分布于中国台湾和海南的华南缺齿鼹(Mogera insularis)及缺齿鼹属其它物种的形态... 2015年2月在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采集到一号缺齿鼹标本。为探讨该缺齿鼹的分类学地位,利用形态学及分子系统学方法,并结合国内外所记载缺齿鼹记录与分布于中国台湾和海南的华南缺齿鼹(Mogera insularis)及缺齿鼹属其它物种的形态和系统发育关系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标本与M.insularis在体型以及头骨的测量数据、遗传距离上具有较大差异而与M.latouchei相近,分子系统学分析也支持了梵净山分布的缺齿鼹为M.latouchei,而区别于华南缺齿鼹(M.insular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缺齿鼹属 华南缺齿鼹 分类
下载PDF
底栖类球蛛的核型分析(蜘蛛目:类球蛛科)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秀珍 王建平 《蛛形学报》 1998年第1期42-44,共3页
第1次报道底栖类球蛛的核型分析,包括染色体数目,形态结构和性染色体组成。实验结果表明底栖类球蛛的染色体数目是:雄性体细胞染以体数为2n=22,雌性体细胞为2n=24,性决定机制为X1X2O系统,X染色体为最小的和最小... 第1次报道底栖类球蛛的核型分析,包括染色体数目,形态结构和性染色体组成。实验结果表明底栖类球蛛的染色体数目是:雄性体细胞染以体数为2n=22,雌性体细胞为2n=24,性决定机制为X1X2O系统,X染色体为最小的和最小的5^#染色体为随体染色体,对C-标本分析表明,染色体均为端或亚端着丝粒染色体,各染色体C-带带纹有识别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栖类球蛛 染色体 C-带 核型分析
下载PDF
海岛缺齿鼹中国内地分布新纪录
5
作者 姚洪凤 胡江晓 +7 位作者 韩吉学 汤若晖 周佳俊 何锴 张余才 储俊 赵凯 陈中正 《兽类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370-376,共7页
缺齿鼹属(Mogera)隶属于哺乳纲(Mammalia)劳亚食虫目(Eulipotyphla)鼹科(Talpidae),是一类严格适应地下生活的“真鼹”,常栖息于林间草地或邻近农地中。缺齿鼹外形上与鼹属(Talpa)物种十分相似,其齿式为:3.1.4.3/2.1.4.3=42(Ziegler,197... 缺齿鼹属(Mogera)隶属于哺乳纲(Mammalia)劳亚食虫目(Eulipotyphla)鼹科(Talpidae),是一类严格适应地下生活的“真鼹”,常栖息于林间草地或邻近农地中。缺齿鼹外形上与鼹属(Talpa)物种十分相似,其齿式为:3.1.4.3/2.1.4.3=42(Ziegler,1971),下颌比鼹属物种缺少一个门齿,故而得名缺齿鼹。当前分类体系认为缺齿鼹属共包含9个物种,其中5种在中国有分布(魏辅文,2021):大缺齿鼹(M.robusta Nehring,1891)、海岛缺齿鼹(M.insularis Swinhoe,1862)、台湾缺齿鼹(M.kanoana Kawada et al.,2007)、华南缺齿鼹(M.latouchei Thomas,1907)和钓鱼岛鼹(M.uchid‐ai Abe et al.,1991)。华南缺齿鼹和海岛缺齿鼹的分类和分布仍存较大争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齿鼹属 海岛缺齿鼹 中国内地 安徽省 新纪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