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罗马史》与诺贝尔文学奖的勾连
1
作者 李宝祥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134-137,共4页
史学大师蒙森的《罗马史》成果卓著,影响极大。在这一史著中,蒙森阐述了意大利各民族的发展,运用了历史比较法。《罗马史》以政治史为主线,内容丰富,具有百科全书的广度。它体现了史学与文学相结合的优秀传统,并达到了艺术性与科学性的... 史学大师蒙森的《罗马史》成果卓著,影响极大。在这一史著中,蒙森阐述了意大利各民族的发展,运用了历史比较法。《罗马史》以政治史为主线,内容丰富,具有百科全书的广度。它体现了史学与文学相结合的优秀传统,并达到了艺术性与科学性的完美统一。在"理想主义"的颁奖标准下,《罗马史》问鼎诺贝尔文学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森 《罗马史》 诺贝尔文学奖
下载PDF
《罗马史》与诺贝尔文学奖
2
作者 李宝祥 张白 《淄博师专学报》 2008年第3期74-77,共4页
史学大师蒙森的《罗马史》,成果卓著,影响极大。在这一史著中,蒙森运用历史比较法阐述了意大利各民族的发展。《罗马史》以政治史为主线,内容丰富,具有百科全书的广度。它体现了史学与文学相结合的优秀传统,并达到了艺术性与科学性的完... 史学大师蒙森的《罗马史》,成果卓著,影响极大。在这一史著中,蒙森运用历史比较法阐述了意大利各民族的发展。《罗马史》以政治史为主线,内容丰富,具有百科全书的广度。它体现了史学与文学相结合的优秀传统,并达到了艺术性与科学性的完美统一。在"理想主义"的颁奖标准下,《罗马史》问鼎诺贝尔文学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森 《罗马史》 诺贝尔文学奖
下载PDF
从格林、蒙森到尼采:19世纪德国语文学的理念、争议及其对数字人文的启发
3
作者 程林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4-103,共10页
19世纪下半叶,德国语文学走向鼎盛的同时也暗存危机。格林讨论了“精准科学”和“非精准科学”(如当时的语文学)的差异,并预言后者不断走向精准的趋势;蒙森的“大科学”实践虽无智能技术支撑,但以历史实证精神为引导,通过人工集体作业... 19世纪下半叶,德国语文学走向鼎盛的同时也暗存危机。格林讨论了“精准科学”和“非精准科学”(如当时的语文学)的差异,并预言后者不断走向精准的趋势;蒙森的“大科学”实践虽无智能技术支撑,但以历史实证精神为引导,通过人工集体作业建成文献库,具备了数字人文基础工作的实证性、工程性、开放性、协作性以及面向未来等特质。尼采却认为这种历史实证语文学割裂了古典语文学与教养、当世生活的联系,但尼采式语文学也难逃争议。19世纪德国语文学怀揣“精准人文”的愿景,催生了数字人文基础工程思维的史前萌发,而围绕实证或阐释引发的争论也为当今数字人文讨论带来了启发。当今人文学术可从传统阐释与数字技术方法的理念碰撞、宽容互鉴和融合创新中受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学 精准人文 格林 蒙森 尼采 数字人文
下载PDF
拉丁铭文全集计划和执行方案
4
作者 特奥多·蒙森 石双彬(译) 《数字人文研究》 2021年第4期15-29,共15页
德国学者蒙森是19世纪语文学"大科学"的主要组织策划者。他在计划书《拉丁铭文全集计划和执行方案》中指出,全集的成功与否既取决于能否将所有铭文以恰当的方式汇编成册供人使用,也取决于能否为以后的铭文编辑者和金石学学者... 德国学者蒙森是19世纪语文学"大科学"的主要组织策划者。他在计划书《拉丁铭文全集计划和执行方案》中指出,全集的成功与否既取决于能否将所有铭文以恰当的方式汇编成册供人使用,也取决于能否为以后的铭文编辑者和金石学学者的研究做好铺垫。他计划通过不同国家学者的跨学科合作,在批判的吸收前人经验和革新工作方法的基础上,用体系-地理分类法来对铭文进行编排,并着重强调地理法在科学索引方面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学 拉丁铭文 大科学 蒙森 数字人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