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oisy Secret of Mona Lisa's Smile
1
作者 Philip Cohen 臧东 《当代外语研究》 2004年第8期32-32,共1页
五百年来,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肖像画令无数艺术爱好者和学者着迷、困惑不解。最近,美国一名科学家声称发现了蒙娜丽莎微笑背后的秘密。报道称,人类视觉讯号的干扰可改变他们对“蒙娜丽莎”面部表情的判断,这就是为何不同的人对她的微笑有... 五百年来,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肖像画令无数艺术爱好者和学者着迷、困惑不解。最近,美国一名科学家声称发现了蒙娜丽莎微笑背后的秘密。报道称,人类视觉讯号的干扰可改变他们对“蒙娜丽莎”面部表情的判断,这就是为何不同的人对她的微笑有不同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娜丽莎 Noisy Secret of mona lisa’s Smile
原文传递
论成长电影中的人性假设及其对学校教育变革的启示——以《死亡诗社》、《蒙娜丽莎的微笑》为例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澍 段伯升 姚玉香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31-134,共4页
从教育学视角分析电影《死亡诗社》和《蒙娜丽莎的微笑》发现,成长电影往往蕴含着倡导变革和阻碍变革两种力量,两种力量的代表者们所预设的人性生成、教化机制截然不同,对教育变革结果的判断也大相径庭。比较这两种冲突力量可知,倡导变... 从教育学视角分析电影《死亡诗社》和《蒙娜丽莎的微笑》发现,成长电影往往蕴含着倡导变革和阻碍变革两种力量,两种力量的代表者们所预设的人性生成、教化机制截然不同,对教育变革结果的判断也大相径庭。比较这两种冲突力量可知,倡导变革的力量所持人性假设及其教育变革实践,更有益于当今学校教育改革;其与阻碍变革的力量所产生的冲突表明,人性的自由是争取的自由,真正的教育是唤醒和引领人的自我意识,教化人性的活动难以成败论英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长电影 《死亡诗社》 《蒙娜丽莎的微笑》 人性假设 学校教育
下载PDF
视知觉与绘画二议 被引量:1
3
作者 林凤生 《自然杂志》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07-312,共6页
在欣赏绘画时,观众的感受是一个综合了生理学、心理学等多方面的复杂过程,科学家对此已经关注了多年,并取得了引人注目的研究成果。笔者介绍了马赫带效应、眼球运动和浦肯雅现象等视觉生理特点对绘画观赏的影响。
关键词 蒙娜丽莎微笑 眼球运动 浦肯雅现象 空间频率 马赫带效应
下载PDF
再议达·芬奇代表画作的艺术特色及贡献 被引量:1
4
作者 高有宏 王晓阳 《西安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6期492-495,共4页
为进一步研究达·芬奇代表画作对近现代艺术理论和实践的影响.本文以《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和《岩间圣母》代表作为研究对象,阐述其作品精准性与协调性的统一、神秘与象征的有机融合等艺术特色,指出达·芬奇提倡以理性表... 为进一步研究达·芬奇代表画作对近现代艺术理论和实践的影响.本文以《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和《岩间圣母》代表作为研究对象,阐述其作品精准性与协调性的统一、神秘与象征的有机融合等艺术特色,指出达·芬奇提倡以理性表现艺术美感,主张神似大于形似的视觉表现艺术及其独创的明暗渐进法等贡献.达·芬奇的作品为当代艺术作品树立了楷模,推动了欧洲乃至整个世界艺术的探索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芬奇 蒙娜丽莎 岩间圣母 视觉表现 理性表现
下载PDF
言语行为理论观照下的影视人物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李佳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57-60,87,共5页
运用奥斯汀的施为句和言语行为三分说理论,以及塞尔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分析影片《蒙娜丽莎的微笑》主角凯瑟琳的台词,凯瑟琳挑战传统、勇敢坚毅、诚挚友爱、心思细腻的性格跃然纸上。分析还发现凯瑟琳多使用隐性施为句表达言外之力,理... 运用奥斯汀的施为句和言语行为三分说理论,以及塞尔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分析影片《蒙娜丽莎的微笑》主角凯瑟琳的台词,凯瑟琳挑战传统、勇敢坚毅、诚挚友爱、心思细腻的性格跃然纸上。分析还发现凯瑟琳多使用隐性施为句表达言外之力,理解时多靠语境共识,句式以陈述句为主,表达方式以逻辑-语义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语行为理论 影视人物 影视语言 蒙娜丽莎的微笑
下载PDF
空间视角下的美国女性成长——以电影《蒙娜丽莎的微笑》为中心
6
作者 颜志蓉 李思曼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83-87,共5页
20世纪50年代,表面上美国女性的社会地位有了提高,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电影《蒙娜丽莎的微笑》里,出自上层社会的“优秀”女学生们在卫斯理女子学院接受教育,然而她们并不是为了学习科学知识从而提高自己,而是学着如何相夫教子,如何承担... 20世纪50年代,表面上美国女性的社会地位有了提高,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电影《蒙娜丽莎的微笑》里,出自上层社会的“优秀”女学生们在卫斯理女子学院接受教育,然而她们并不是为了学习科学知识从而提高自己,而是学着如何相夫教子,如何承担好一个妻子的义务。文章从物质空间“家庭”的束缚、精神空间的延展以及社会空间的建构等方面对电影《蒙娜丽莎的微笑》进行探讨,分析电影中女学生以及老师凯瑟琳的成长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视角 《蒙娜丽莎的微笑》 美国女性 学生
下载PDF
基于历史叙述的世界名画成因及衍变探析——以《蒙娜丽莎》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王鑫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6-154,共9页
《蒙娜丽莎》是西方绘画史上的著名作品,在西方众多的油画作品中,这件作品的知名度与普及度都很高,如今已经成为卢浮宫的镇馆之宝,每年吸引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参观。然而从源头上来追溯,这件作品之所以闻名于世是因为它处在一个“历史... 《蒙娜丽莎》是西方绘画史上的著名作品,在西方众多的油画作品中,这件作品的知名度与普及度都很高,如今已经成为卢浮宫的镇馆之宝,每年吸引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参观。然而从源头上来追溯,这件作品之所以闻名于世是因为它处在一个“历史叙述”的过程中。其中,名人效应、技法突破、过度挖掘解读,甚至恶搞都起到了一定的助力作用,最终使《蒙娜丽莎》成为广为人知的世界名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娜丽莎 历史叙述 世界名画 西方绘画
下载PDF
从间接言语行为分析电影《蒙娜丽莎的微笑》的师生互动
8
作者 陈洁坊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年第9期126-127,共2页
本文基于语用学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来分析电影《蒙娜丽莎的微笑》的师生互动,得出以下两点启发:1.教师在教学中适当运用间接言语行为可增强师生互动;2.教师需重视培养学生在有效沟通中的语用能力。
关键词 《蒙娜丽莎的微笑》 间接言语行为 师生互动
下载PDF
《蒙娜丽莎》的旅程——艺术品的迁移史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平 《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22-128,共7页
本文以达·芬奇的作品《蒙娜丽莎》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梳理这件作品诞生以来的多次旅行,即物理位置的迁移,分析旅行背后的缘由,剖析艺术家与艺术机构在不同历史时期,创作和使用艺术品的意图与社会因素,展现艺术史研究的多元化视角... 本文以达·芬奇的作品《蒙娜丽莎》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梳理这件作品诞生以来的多次旅行,即物理位置的迁移,分析旅行背后的缘由,剖析艺术家与艺术机构在不同历史时期,创作和使用艺术品的意图与社会因素,展现艺术史研究的多元化视角,以及艺术的意义来自人与物的关系与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娜丽莎》 达·芬奇 迁移
原文传递
沃尔特·佩特对蒙娜丽莎的颓废主义形塑与审美的现代性 被引量:2
10
作者 周雪滢 《外国语言与文化》 2020年第4期24-35,共12页
与传统阐释不同,颓废派开启了对蒙娜丽莎的现代阐释。继戈蒂耶在蒙娜丽莎的微笑中发现了撒旦因子之后,佩特不仅以恶来形容蒙娜丽莎,还将她形塑为一名颓废主义者,以王尔德为代表的颓废派作家遂与她建立了身份认同。这种撒旦主义情结例证... 与传统阐释不同,颓废派开启了对蒙娜丽莎的现代阐释。继戈蒂耶在蒙娜丽莎的微笑中发现了撒旦因子之后,佩特不仅以恶来形容蒙娜丽莎,还将她形塑为一名颓废主义者,以王尔德为代表的颓废派作家遂与她建立了身份认同。这种撒旦主义情结例证了现代美学的异端立场,与现代社会自我膨胀的进步观形成一种持久的张力。在分析佩特书写蒙娜丽莎的篇章时,运用戈德曼的形式同构性理论,可消解内容阐释的僵局。如果以形式回到世纪末的历史语境,其作品的错位性与碎片化恰恰体现了现代性的流动性与震惊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娜丽莎 颓废主义 沃尔特·佩特 审美现代性 同构性 碎片化
原文传递
基于美学原理的《蒙娜丽莎》审美距离研究
11
作者 尹朝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17年第6期101-103,共3页
文章运用布诺审美距离说的美学理论,旨在对鉴赏《蒙娜丽莎》时保持适度距离所产生的美感共鸣及对审美距离的控制技巧和方式进行研究。文章第一部分探索时间距离带来的微笑之谜;第二部分分析空间距离衍生的适度美感;第三部分阐述了心理... 文章运用布诺审美距离说的美学理论,旨在对鉴赏《蒙娜丽莎》时保持适度距离所产生的美感共鸣及对审美距离的控制技巧和方式进行研究。文章第一部分探索时间距离带来的微笑之谜;第二部分分析空间距离衍生的适度美感;第三部分阐述了心理距离产生的情感体验,借用VR技术分析《蒙娜丽莎》,进一步论证适度距离会带来一种新的情感体验——即审美客体与审美主体之间的潜意识互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距离 蒙娜丽莎 情感体验
原文传递
蒙娜丽莎的服装
12
作者 杨道圣 《美术观察》 2024年第8期61-71,共11页
对于法国卢浮宫藏《蒙娜丽莎》中人物身份的认定和作品意义的解释有三种不同的观点,分别将其中的人物解释为当时的一位丝绸商人的妻子,与“温柔新诗体”的描述对应的“理想女性”,以及圣母马利亚的形象。相应地也有对其服装的不同解释,... 对于法国卢浮宫藏《蒙娜丽莎》中人物身份的认定和作品意义的解释有三种不同的观点,分别将其中的人物解释为当时的一位丝绸商人的妻子,与“温柔新诗体”的描述对应的“理想女性”,以及圣母马利亚的形象。相应地也有对其服装的不同解释,或解释为当时流行的现实服装,或解释为抽象化的理想服装,或解释为程式化的宗教人物的服装。本文指出三种解释各自的理由和存在的问题,提出《蒙娜丽莎》画中人的服装既有现实的依据,又有达·芬奇对同时代其他艺术家作品中服装的学习,又有根据自己审美偏好的创作加工,是各种因素综合而成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芬奇 《蒙娜丽莎》 女性肖像 服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