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溶性红曲黄色素的表征及其稳定性 被引量:6
1
作者 苏金为 周碧青 +1 位作者 彭时尧 甘纯玑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1999年第4期57-61,共5页
以含硫化合物还原红曲色素,红斑素和红曲红素分子中的环羰基还原成羟基,得到水溶性红白曲黄色素.以 UV-Vis、IR和(?)H-^(13)C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该色素的吸光度随pH增大而略呈上升趋势,避光可明显提高其稳定性.除Mg^(2+)在pH9下使... 以含硫化合物还原红曲色素,红斑素和红曲红素分子中的环羰基还原成羟基,得到水溶性红白曲黄色素.以 UV-Vis、IR和(?)H-^(13)C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该色素的吸光度随pH增大而略呈上升趋势,避光可明显提高其稳定性.除Mg^(2+)在pH9下使其溶液产生沉淀外,Sn^(2+)、Ca^(2+)、Fe^(3+)和AI^(3+)均不影响其稳定性.不同pH和温度下加热实验结果表明,酸性条件对其热稳定性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曲黄色素 水溶性 表征 稳定性
下载PDF
红曲黄色素在不同食品体系中的应用与探讨 被引量:2
2
作者 徐菲菲 徐海笑 +4 位作者 陈茂深 李玥 梁蓉 刘欢 钟芳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56-64,共9页
将红曲黄色素油树脂以直接添加或制成微胶囊粉末添加到不同食品体系(液体、半固体和固体)中,采用分光测色仪考察颜色变化,分析其在不同食品体系中的稳定性,进一步对其变色的原因及机理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在软饮料体系中添加红曲黄色素... 将红曲黄色素油树脂以直接添加或制成微胶囊粉末添加到不同食品体系(液体、半固体和固体)中,采用分光测色仪考察颜色变化,分析其在不同食品体系中的稳定性,进一步对其变色的原因及机理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在软饮料体系中添加红曲黄色素能保持产品鲜艳的黄色,但在黄油曲奇饼干和卡仕达酱中,红曲黄色素的添加会使产品颜色变红,其中微胶囊在卡仕达酱中对色素的色调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红曲黄色素(未知色素组分,非红曲素)能够与食品中未解离的氨基反应生成红色色素,从而导致其颜色色调变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曲黄色素 结构表征 颜色稳定性 变色机制
下载PDF
水溶性橘黄素的制备及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海斌 陆锦池 +4 位作者 陈荣山 林志华 宋凤琴 陈健 何海斌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04-106,120,共4页
以橘皮为原料,提取橘皮中的水溶性橘黄素,并探讨pH值、温度、金属离子、食品添加剂、氧化剂等对水溶性橘黄素稳定性的影响。水溶性橘黄素光谱分析结果表明,水溶性橘黄素在334nm处有最大吸收峰。水溶性橘黄素的乙醇提取效果显示,当橘皮... 以橘皮为原料,提取橘皮中的水溶性橘黄素,并探讨pH值、温度、金属离子、食品添加剂、氧化剂等对水溶性橘黄素稳定性的影响。水溶性橘黄素光谱分析结果表明,水溶性橘黄素在334nm处有最大吸收峰。水溶性橘黄素的乙醇提取效果显示,当橘皮与乙醇的比例为1∶3,每次提取时间为2h,提取次数为3次时,水溶性橘黄素提取效果最佳。水溶性橘黄素的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当2≤pH≤10,温度在30~85℃范围内时,水溶性橘黄素在334nm处的吸光度变化不明显,吸光度的变化范围分别在1.1785~1.2024和1.6344~1.8507。常见的金属离子(Fe2+、Mg2+、Ca2+、Cu2+、Zn2+)、食品添加剂(NaC、l蔗糖、葡萄糖、淀粉)、氧化剂(硝酸、草酸、维生素C、双氧水)对水溶性橘黄素在334nm处的吸光度基本没影响,可见水溶性橘黄素稳定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橘皮 水溶性黄色素 提取 稳定性
下载PDF
橘皮水溶性黄色素的提取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袁月莲 王艳丽 +2 位作者 史美丽 刘锦梅 张玉娜 《广州食品工业科技》 2004年第1期57-58,38,共3页
以橘皮为原料,水为溶剂浸提得橘皮水溶性黄色素,并对色素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该色素的最大吸收波长为max=282nm,折光率nD20=1.3373,比旋光度[a]D20=0。橘皮水溶性黄色素对光稳定,对热的稳定性较差。弱酸及中性环境条件、多种金... 以橘皮为原料,水为溶剂浸提得橘皮水溶性黄色素,并对色素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该色素的最大吸收波长为max=282nm,折光率nD20=1.3373,比旋光度[a]D20=0。橘皮水溶性黄色素对光稳定,对热的稳定性较差。弱酸及中性环境条件、多种金属离子、常见的食品添加剂、氧化剂、还原剂对其稳定性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橘皮 水溶性黄色素 浸提 稳定性
下载PDF
液态发酵生产水溶性红曲黄色素的条件优化 被引量:4
5
作者 李瑞杰 谢玉梅 +4 位作者 何思琴 王磊 陈莎 高梦祥 李利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73-77,共5页
以红色红曲菌(Moaascus ruber)M-7为实验菌株,以色价和色调为评价指标,对液态发酵生产水溶性红色红曲黄色素的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培养基pH值为3~4时,红色红曲菌M.7能合成大量的水溶性红曲黄色素,发酵液呈鲜艳的黄色色... 以红色红曲菌(Moaascus ruber)M-7为实验菌株,以色价和色调为评价指标,对液态发酵生产水溶性红色红曲黄色素的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培养基pH值为3~4时,红色红曲菌M.7能合成大量的水溶性红曲黄色素,发酵液呈鲜艳的黄色色调;培养基最优碳源为2%蔗糖,最优氮源为0.2%硫酸铵;水溶性红色红曲黄色素的色价和色调值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先升后降,在第8天时达到最高,色价为5.56U/mL,OD400nm/OD510nm为10.29,OD400nm/OD470nm为3.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红曲菌 水溶性红曲黄色素 液态发酵
下载PDF
红曲黄色素脂质体制备工艺及稳定性考察 被引量:3
6
作者 吴坤 凌春 +5 位作者 经来 王文正 黄兰兰 卢林双 葛佩佩 李妍 《安徽农学通报》 2019年第20期118-123,共6页
以红曲黄色素为实验材料,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红曲黄色素脂质体。在单因素实验下,利用4因素3水平的Box-Behnken8.0.6对红曲黄色素脂质体的包封率进行优化设计分析,结果表明:红曲黄色素脂质体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药脂比为1∶20.4,超声提取时... 以红曲黄色素为实验材料,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红曲黄色素脂质体。在单因素实验下,利用4因素3水平的Box-Behnken8.0.6对红曲黄色素脂质体的包封率进行优化设计分析,结果表明:红曲黄色素脂质体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药脂比为1∶20.4,超声提取时间36.8min,膜材比为4.32∶1,水化温度41.2℃,在此条件下包封率为61.4%,与响应面预测值(62.57%)的相对误差为1.8%,实验可靠;抗氧化性实验表明红曲黄色素脂质体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清除DPPH的自由基,稳定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曲黄色素 薄膜分散法 响应面 抗氧化性
下载PDF
温度、pH对红曲米中红曲色素溶解性及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张晓伟 李培睿 +2 位作者 王昌禄 陈勉华 王玉荣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42-245,250,共5页
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就温度、pH对红曲米中红曲色素溶解性及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对不同浸提温度、pH条件下红曲色素水溶液吸光度的测定可知:随着温度升高、pH增大,红曲米中红曲色素在水中的溶解性明显增大,100℃0.5... 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就温度、pH对红曲米中红曲色素溶解性及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对不同浸提温度、pH条件下红曲色素水溶液吸光度的测定可知:随着温度升高、pH增大,红曲米中红曲色素在水中的溶解性明显增大,100℃0.5h后AⅧ达最大值0.98,pHl11h后A510基本稳定1.59。通过对不同温度、pH条件下红曲色素水溶液稳定性的研究表明:30-60℃时,红曲色素较稳定,70--100℃时,随着温度的升高对红曲色素的破坏作用增大;pH5-9时红曲色素水溶液较稳定,而强酸强碱对红曲色素均有较强的破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曲色素 溶解性 温度 酸碱度 稳定性
原文传递
水溶性红曲黄色素的制备 被引量:8
8
作者 苏金为 甘纯玑 吕日新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2002年第1期8-11,共4页
红曲红色素与连二亚硫酸钠在碱性溶液中反应,制得水溶性红色素。结构分析认为是红曲红色素分子中的内酯水解,同时引入磺酸基。对其性质实验结果表明,它的最大吸收波长是476nm,水溶性好,具备了食用色素的优良特性。
关键词 水溶性红曲黄色素 红曲红色素 改性 制备 性质 食用
原文传递
红曲发酵液中水溶性红曲黄色素的吸附分离 被引量:2
9
作者 吴振强 汪梅花 +1 位作者 唐锐 陈功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50-157,共8页
本文考察不同极性大孔树脂、离子交换树脂、活性炭及硅胶等吸附介质对红曲菌深层发酵液中水溶性红曲黄色素的吸附分离性能。结果显示非极性大孔树脂DA201-C效果最好,该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方程,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表明... 本文考察不同极性大孔树脂、离子交换树脂、活性炭及硅胶等吸附介质对红曲菌深层发酵液中水溶性红曲黄色素的吸附分离性能。结果显示非极性大孔树脂DA201-C效果最好,该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方程,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表明吸附不受单层吸附的限制;液膜扩散是吸附主要限速步骤,扩散速率常数为0.16 min-1。通过静态和动态吸附洗脱条件优化,运用SPSS对数据进行分析,发现静态吸附、解吸料液比为1:2,吸附、解吸时间15 min,解吸液100%乙醇,酸性条件解吸效果较好;动态吸附解吸流速为0.25 BV/min条件下,可得到高回收率(96.99%)、脱盐率(99.44%)和脱糖率(92.52%)的水溶性红曲黄色素,经初步扩大实验显示吸附解吸性能稳定。大孔树脂DA201-C分离纯化发酵液中水溶性红曲黄色素操作简单、快速、放大性能好,具有很好的工业化生产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动力学 水溶性红曲黄色素 树脂 脱盐 脱糖
原文传递
蛹虫草菌丝体水溶性黄色素组分分析及其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孟俊龙 张明亮 +3 位作者 刘靖宇 常明昌 冯翠萍 武晨剑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661-1669,共9页
本研究以蛹虫草菌丝体为供试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对提取的蛹虫草菌丝体水溶性黄色素的组分进行了分离纯化与测定分析,并以其主要组分YP-4为检测指标,采用温度、光照、pH、金属离子、常见食品添加剂等条件对蛹虫草菌丝体水溶性黄色素... 本研究以蛹虫草菌丝体为供试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对提取的蛹虫草菌丝体水溶性黄色素的组分进行了分离纯化与测定分析,并以其主要组分YP-4为检测指标,采用温度、光照、pH、金属离子、常见食品添加剂等条件对蛹虫草菌丝体水溶性黄色素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蛹虫草菌丝体水溶性黄色素由5种结构相似的类胡萝卜素组分组成。其中,主要组分YP-4占到WSYPs总量的57.43%,YP-4的MS data[M-H]为521.2657,紫外特征吸收峰为:209nm、239nm、421nm、445nm、474nm,在445nm处有最大吸收峰。以YP-4为检测指标,对提取蛹虫草菌丝体黄色素的稳定性测试结果表明,该类黄色素具有良好的加工稳定性,但在加工过程中应尽量缩减紫外光照射时间,注意酸性添加剂和Fe 3+的用量。这一研究结果将为蛹虫草菌丝体水溶性黄色素乃至其他优质天然黄色素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蛹虫草 水溶性黄色素 分离纯化 稳定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