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北省中药材质量标准》拟收载部分土家族药材的成分和药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
作者 葛月宾 万定荣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4期50-55,共6页
对《湖北省中药材质量标准》(2009年版)拟收载的10种土家族药材品种的成分和药理研究进行了综述,为这些土家族药材的标准制定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了有关的最新研究成果参考.10种药材包括八角莲(Dysosma versipellis)、三百棒(Toddalia as... 对《湖北省中药材质量标准》(2009年版)拟收载的10种土家族药材品种的成分和药理研究进行了综述,为这些土家族药材的标准制定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了有关的最新研究成果参考.10种药材包括八角莲(Dysosma versipellis)、三百棒(Toddalia asiatica)、恩施巴戟(Damnacanthus officinarus)、石南藤(Piper walichii)、朱砂七(Fallopia multifora var.ciliinerve)、延龄草(Trillium tschonoskii)、红毛七(Leontice robustum)、接骨木(Selaginellamoellendorffii)、江南卷柏(Selaginella bodinieri)、胡颓子叶(Elaeagnus punge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家族药材 成分 药理活性 进展
下载PDF
几种特色蒙药的活性成分及药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蒙根 魏开华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04年第1期36-38,共3页
本文重点介绍了几种特色蒙药蒙古黄芪、肉苁蓉、锁阳、文冠木的药理、毒性及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 ,以期对进一步开发利用蒙药 ,研制新的特色药 ,弘扬民族医药学打下基础。
关键词 蒙药 药理作用 活性成分 研究进展 蒙古黄芪 肉苁蓉 锁阳 文冠木 民族医药学
下载PDF
几种特色蒙药活性成分研究方法比较和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蒙根 魏开华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04年第2期35-37,共3页
本文重点介绍了几种特色蒙药蒙古黄芪、肉苁蓉、锁阳、文冠木方法学的研究进展 ,以期对进一步开发利用蒙药 ,研制新的特色药 。
关键词 蒙药 活性成分 方法学
下载PDF
加味黄芪赤风汤调节慢性肾小球肾炎系膜细胞凋亡作用机制的网络药理学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王阅军 赵明明 张昱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11期1199-1210,共12页
[目的]结合网络药理学及实验验证,探索加味黄芪赤风汤对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多个药物靶点数据库,构建加味黄芪赤风汤作用于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药物-成分-靶点”网络,并对作用靶点进行富集分析,并进一步进行实验验... [目的]结合网络药理学及实验验证,探索加味黄芪赤风汤对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多个药物靶点数据库,构建加味黄芪赤风汤作用于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药物-成分-靶点”网络,并对作用靶点进行富集分析,并进一步进行实验验证。[结果]加味黄芪赤风汤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药物-成分-靶点”网络共包含184个疾病靶点基因,富集分析结果提示其作用靶点主要集中在细胞凋亡相关通路。系膜细胞经脂多糖诱导增殖后,使用加味黄芪赤风汤含药血清进行干预,透射电镜观察显示,在中药各剂量组系膜细胞中,均可观察到细胞器减少、聚集及染色质固缩等凋亡相关的超微结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中药干预组的系膜细胞凋亡率高于其他组,并呈现剂量依赖性。而免疫印迹实验结果也显示,中药干预组中抗凋亡蛋白B细胞淋巴瘤-2(B-cell lymphoma-2,Bcl-2)的表达量显著减少(P<0.01),而促凋亡的Bcl-2相关X(Bcl-2 associated X,Bax)蛋白和半胱氨酸蛋白酶-3的表达量显著升高(P<0.01)。[结论]加味黄芪赤风汤可通过调节细胞凋亡,控制系膜细胞的炎性增殖,从而缓解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加味黄芪赤风汤 慢性肾小球肾炎 细胞凋亡 系膜细胞 药物靶点 活性成分 实验验证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黄芪防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物质基础及靶点信息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志飞 司广斌 +4 位作者 蔡蔚游 梁文清 韦柳明 周霞 贺东生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1年第1期69-74,共6页
为揭示黄芪防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的物质基础及靶点信息,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筛选黄芪的潜在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同时从比较毒理基因组学数据库(CTD)收集PRRS相关宿主基因,最后构建“活... 为揭示黄芪防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的物质基础及靶点信息,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筛选黄芪的潜在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同时从比较毒理基因组学数据库(CTD)收集PRRS相关宿主基因,最后构建“活性成分-关键靶点”网络、蛋白互作网络,并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从黄芪筛选出的17个潜在活性成分中,有14个潜在活性成分共计65个基因靶点与PRRS相关宿主基因交叉,其中槲皮素、山奈酚、刺芒柄花素、异鼠李素等潜在活性成分可能对治疗PRRS有重要作用,TNF、IL8、TP53、IL6、IL10、IL1B、JUN等45个蛋白靶点间存在相互作用。此外,黄芪治疗PRRS的作用机制可能涉及细胞外间隙和胞浆等组分,并可能与炎症反应、细胞凋亡、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等生物过程相关。本研究为临床应用黄芪及其提取物治疗PRRS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网络药理学 黄芪 活性成分 关键靶点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藏药诃子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0
6
作者 刘芳 刘耀 +3 位作者 詹世鹏 吕军 喻明洁 夏培元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2238-2245,共8页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藏药诃子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的活性成分-靶点及相关通路。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技术平台(TCMSP)查找诃子中的活性成分,利用反向分子对接服务器(DRAR-CPI)对活性成分的药理作用...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藏药诃子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的活性成分-靶点及相关通路。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技术平台(TCMSP)查找诃子中的活性成分,利用反向分子对接服务器(DRAR-CPI)对活性成分的药理作用靶点进行预测,从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数据库和Genecards数据库获取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相关靶点基因;借助STRING平台构建靶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并通过生物学信息注释数据库(DAVID)对靶点基因本体(GO)生物过程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中的代谢通路进行分析,随后通过Cytoscape 3.6.1软件构建诃子活性成分-靶点-通路网络。结果通过TCMSP数据库和文献补充,从诃子中共筛选出10个活性成分,主要为酚酸类和生物碱两大类。经DRAR-CPI对接预测,共预测出47个RA靶点,其中TP53、PTGS2、TNF、IL-6、HSP90B等为关键靶点。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结果显示:诃子主要参与凋亡、炎症抑制以及免疫调节等生物过程,通过调控细胞凋亡和NLR、TLR、JAK-STAT和MAPK信号通路等为主的54条信号通路发挥多途径治疗RA的作用。结论诃子中的酚酸类成分(如鞣花酸)和生物碱成分(如玫瑰树碱)可能参与细胞凋亡、炎症、免疫调节等生物学过程,调控细胞凋亡通路和TLR、JAK-STAT和MAPK信号通路,发挥治疗RA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药 诃子 网络药理学 类风湿性关节炎 活性成分 靶点
下载PDF
中药木蝴蝶研究概况 被引量:7
7
作者 魏晓楠 郝铁成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CSCD 2019年第4期66-73,共8页
目的:比较新疆戈宝麻花、种子、叶片中芦丁的含量。方法:采用回流提取法提取芦丁,高效液相层析法法测定新疆戈宝麻不同部位中芦丁的含量。色谱柱为Eclipse-C18柱(4.6 mm×150 mm, 5 um);流动相为乙腈-0.25%磷酸溶液(V/V,14.5∶85.5)... 目的:比较新疆戈宝麻花、种子、叶片中芦丁的含量。方法:采用回流提取法提取芦丁,高效液相层析法法测定新疆戈宝麻不同部位中芦丁的含量。色谱柱为Eclipse-C18柱(4.6 mm×150 mm, 5 um);流动相为乙腈-0.25%磷酸溶液(V/V,14.5∶85.5);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360 nm;进样量为20 uL。结果:芦丁含量在0.01~0.1 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3 6;其中花、种子、叶片中芦丁得率分别为:0.094%、0.014%、0.6%。结论:新疆戈宝麻不同部位芦丁的含量分布为:叶﹥花﹥种子,上述结果可为增加戈宝麻新药源和新的药用部位开发利用提供有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蝴蝶 本草学 炮制学 生药学 化学成分 药理活性 质量控制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探究补肾健脾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5
8
作者 贺旻洋 李想 +4 位作者 潘小平 周蓉 高思颖 邢宇锋 童光东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1期50-59,共10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究补肾健脾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的作用机制。[方法]借助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究补肾健脾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的作用机制。[方法]借助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UniProt等数据库筛选活性成分及其对应靶点,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图。通过DisGeNET和STRING数据库构建药物-疾病交集靶点的蛋白互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采用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对药物核心活性成分和靶点进行分子对接,以验证预测结果。[结果]补肾健脾方包含槲皮素、山奈酚等188个活性成分,以及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等57个潜在作用靶点。GO富集分析获取GO条目328条(P<0.05),其中涉及生物过程273条、细胞组分17条、分子功能38条。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补肾健脾方治疗CHB共涉及63条信号通路(P<0.05),包括TNF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度值最高的10个核心活性成分与3个核心靶点(IL-6、ALB、TNF)结合良好。[结论]补肾健脾方含有槲皮素和山奈酚等活性成分,可能通过调节IL-6等靶点和TNF、Toll样受体等信号通路发挥治疗CHB的作用。本研究为临床应用补肾健脾方治疗CHB提供了理论支持,也为相关分子机制的进一步阐明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健脾方 慢性乙型肝炎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作用机制 药物靶点 信号通路 活性成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