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发育时期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L. var. mongolica Litv.)的电阻抗参数与抗寒性的关系 被引量:25
1
作者 王爱芳 张钢 +1 位作者 魏士春 崔同祥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5741-5749,共9页
采用电阻抗图谱(EIS)法和电导(EL)法对不同发育时期的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L. var. mongolica Litv.)茎和针叶进行了抗寒性测定,试图通过比较两种方法测定抗寒性结果的相关性,找到适合冷冻处理后樟子松抗寒性测定和不经冷冻处理估... 采用电阻抗图谱(EIS)法和电导(EL)法对不同发育时期的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L. var. mongolica Litv.)茎和针叶进行了抗寒性测定,试图通过比较两种方法测定抗寒性结果的相关性,找到适合冷冻处理后樟子松抗寒性测定和不经冷冻处理估测抗寒性的EIS参数,完善EIS法测定抗寒性。以8年生樟子松苗为试材,在抗寒锻炼阶段(10月份)和脱锻炼阶段(3月份)分别取样进行EIS和EL测定。结果表明,EIS法胞外电阻率(re)与EL法测定的樟子松抗寒性相关性较高(R2=0.97),但比EL法求出的抗寒性高。针叶的细胞膜时间恒量(τm)和茎的弛豫时间(τ1)随冷冻温度变化与re表现相似的S曲线,相关分析表明,re(茎和针叶)与τ1(茎)和τm(针叶)的变化有较好的相关性(R2=0.74~0.84)。经Logistic方程拟合,EIS的τm(针叶)和τ1(茎)法与EIS(re)法、EL法测定的樟子松抗寒性相关性也较高(R2=0.88~0.91),说明针叶τm和茎τ1也可以作为计算抗寒性的参数。另外,8年生樟子松两个发育时期(10月和3月份)未经冷冻的针叶τm与茎的τ2随抗寒性的增强而显著增加,表明不经过冷冻处理样本用τ2(茎)和τm(针叶)估计樟子松抗寒性是很有前途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 抗寒性 电阻抗图谱 胞外电阻 弛豫时间 细胞膜时间恒量
下载PDF
樟子松针叶气孔运动与蒸腾强度关系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赵文智 常学礼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41-243,共3页
本文分析了影响樟子松针叶气孔阻力的主要环境因子及气孔运动与樟子松蒸腾强度、针叶水势的关系。结果表明:光合有效辐射是影响樟子松针叶气孔阻力的主要环境因子,其次是相对湿度,最后是空气温度。气孔关闭是针叶蒸腾强度下降的主要... 本文分析了影响樟子松针叶气孔阻力的主要环境因子及气孔运动与樟子松蒸腾强度、针叶水势的关系。结果表明:光合有效辐射是影响樟子松针叶气孔阻力的主要环境因子,其次是相对湿度,最后是空气温度。气孔关闭是针叶蒸腾强度下降的主要原因,它决定于针叶水势的一个临界值。统计分析表明,2龄针叶气孔关闭的水势临界值在-16.8bar,左右,而1龄针叶气孔关闭的水势临界值至少不在-12.8--19.31ber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 环境因子 蒸腾强度 针叶 气孔运动
下载PDF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樟子松天然分布与资源状况 被引量:10
3
作者 底国旗 沈海龙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1-103,共3页
在总结有关樟子松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相关的统计资料,对樟子松在该林区的天然分布及资源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樟子松天然分布集中于该林区的北部,多以片状、斑块状或零散形式生长于阳坡和半阳坡的中上部,斜... 在总结有关樟子松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相关的统计资料,对樟子松在该林区的天然分布及资源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樟子松天然分布集中于该林区的北部,多以片状、斑块状或零散形式生长于阳坡和半阳坡的中上部,斜陡坡居多。天然林资源中,防护林、特用林占90%以上,应以保护为主;近成过熟林所占比例较大,后备资源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大兴安岭 樟子松 天然分布 资源状况
下载PDF
温度与光周期对樟子松实生苗针叶抗寒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爱芳 张钢 +1 位作者 魏士春 崔同祥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7年第2期156-161,共6页
为了研究温度和光周期对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L.var.mongolicaLitv.)抗寒发育的影响及两因子对抗寒性的影响是否呈加性,本实验对秋季停长了的2年生樟子松实生苗进行了4个不同温度+光周期处理:长光周期高温(16h/8h,15℃)(LDHT),长光... 为了研究温度和光周期对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L.var.mongolicaLitv.)抗寒发育的影响及两因子对抗寒性的影响是否呈加性,本实验对秋季停长了的2年生樟子松实生苗进行了4个不同温度+光周期处理:长光周期高温(16h/8h,15℃)(LDHT),长光周期低温(16h/8h,3℃)(LDLT),短光周期高温(8h/16h,15℃)(SDHT),短光周期低温(8h/16h,3℃)(SDLT)。处理时间为3个月。每隔2或3周取一次样,共取样5次。每次取样分别用电导法(EL)、褐变法(VSD)和荧光法(CF)测定针叶的抗寒性。结果表明:在给定的光周期与温度条件下,针叶的抗寒性达到相应的抗寒性固定水平;经不同处理的2年生樟子松苗其针叶抗寒锻炼速率不同,但不支持加性理论;三种方法测定的针叶的抗寒性有差异,但有较高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实生苗针叶 温度 光周期 抗寒性 加性影响
下载PDF
樟子松单板碱性脱脂动力学模型
5
作者 房敏 郭明辉 曹龙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6-28,共3页
根据Fick第一扩散定律,建立樟子松单板弱碱性浸提脱脂过程中的反应温度、药剂质量浓度、反应时间与树脂浸出质量浓度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同试验数据完美的吻合,证明树脂质量浓度的自然对数与反应温度的对数、药剂... 根据Fick第一扩散定律,建立樟子松单板弱碱性浸提脱脂过程中的反应温度、药剂质量浓度、反应时间与树脂浸出质量浓度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同试验数据完美的吻合,证明树脂质量浓度的自然对数与反应温度的对数、药剂质量浓度对数、温度的倒数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 单板 脱脂 动力学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