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色拉西“潮尔”乐曲创作手法探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李世相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26-31,共6页
色拉西在创作民歌改编曲时,合理运用了潮尔艺术中虚实相间的音高变化处理;在改编中经常会改变某些民歌的曲调片断音;他的改编曲,很少见将一首民歌从头至尾进行加花变奏处理,而多数情况下是将民歌旋律中的某一乐节或片断进行加花式处理;... 色拉西在创作民歌改编曲时,合理运用了潮尔艺术中虚实相间的音高变化处理;在改编中经常会改变某些民歌的曲调片断音;他的改编曲,很少见将一首民歌从头至尾进行加花变奏处理,而多数情况下是将民歌旋律中的某一乐节或片断进行加花式处理;他独创了许多诺古拉式的装饰性写法,从而创造、丰富了潮尔琴的表现方式及表现力;他创造性地运用了潮尔低音的共鸣。色拉西先生不愧为"潮尔"艺术大师,他将蒙古族"潮尔"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巅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族音乐 色拉西 “潮尔”乐曲 创作手法
下载PDF
蒙古族“潮尔”大师——色拉西 被引量:6
2
作者 乌兰杰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71-72,共2页
关键词 蒙古族民间弦乐器 潮尔 马头琴 色拉西 民间音乐
下载PDF
积淀·意味·尺度:蒙古族“潮尔”多声音乐思维模式的审美经验问题 被引量:1
3
作者 侯燕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79-85,共7页
“潮尔”多声音乐思维模式,是蒙古族文化最具本质意义的审美认知模式之一。它几乎涵盖了各类蒙古族传统音乐体裁领域,跨越其民族音乐历史的全过程。本文以文化持有者对“潮尔”多声音乐起源的言说为切入点,分别从“潮尔”多声音响结构... “潮尔”多声音乐思维模式,是蒙古族文化最具本质意义的审美认知模式之一。它几乎涵盖了各类蒙古族传统音乐体裁领域,跨越其民族音乐历史的全过程。本文以文化持有者对“潮尔”多声音乐起源的言说为切入点,分别从“潮尔”多声音响结构的民族审美经验积淀,“潮尔”多声音乐形式的文化“意味”及“潮尔”多声音乐的审美尺度这三个层面,探讨蒙古族“潮尔”多声音乐思维模式的审美观念问题。本文认为,“潮尔”多声音乐思维模式,是北方草原各游牧民族在与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千百年的互动关系中,经由丰富的听觉感性经验体认,日益积淀而形成的一种文化心理认知模式。“潮尔”多声音响结构,作为“有意味的形式”,包含着蒙古民族的社会文化内容、哲学美学观念、共享情感体验与整体族群记忆。以多个声音和谐共鸣为审美理想的“潮尔”审美尺度,是在文化持有者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统一的“立美”实践活动中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族“潮尔” 审美经验 积淀 意味 尺度
下载PDF
试论蒙古族弓弦乐器“潮尔”的特殊性 被引量:2
4
作者 纳.格日乐图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32-35,共4页
蒙古族弓弦乐器"潮尔"的特殊性问题,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潮尔"演奏法的特殊性;"潮尔"演奏乐曲也具有特殊性;蒙古音乐中"潮尔"一词也有特殊性。
关键词 蒙古族弓弦乐器 潮尔 特殊性
下载PDF
对于蒙古族古代文献典籍中“忽兀儿”“抄兀儿”的思考
5
作者 布仁白乙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23-25,共3页
有关蒙古族古代文献典籍中"忽兀儿""抄兀儿"的记载,成为史学家和音乐学家关注的问题。蒙古语中的发音和汉字文献典籍的写法,提出关于"忽兀儿""抄兀儿"的统一性和准确性的问题;而古代文献典籍... 有关蒙古族古代文献典籍中"忽兀儿""抄兀儿"的记载,成为史学家和音乐学家关注的问题。蒙古语中的发音和汉字文献典籍的写法,提出关于"忽兀儿""抄兀儿"的统一性和准确性的问题;而古代文献典籍、蒙古语发音和民俗等方面则论证了"忽兀儿""抄兀儿"的本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族乐器 忽兀儿 抄兀儿 典籍 蒙古语发音 民俗
下载PDF
也谈色拉西对潮尔艺术的传承 被引量:1
6
作者 纳.呼格吉乐吐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34-36,共3页
色拉西大师的潮尔艺术之所以有丰富的表现力和动人心魂的魅力,在于他对于蒙古四胡的演奏技巧的运用,增强了潮尔演奏的表现力。他常用泛音与实音交替来演奏,在演奏过程中音调变化以及旋律旋法,简直天衣无缝,炉火纯青。他还为国家和自治... 色拉西大师的潮尔艺术之所以有丰富的表现力和动人心魂的魅力,在于他对于蒙古四胡的演奏技巧的运用,增强了潮尔演奏的表现力。他常用泛音与实音交替来演奏,在演奏过程中音调变化以及旋律旋法,简直天衣无缝,炉火纯青。他还为国家和自治区培养了许多新一代重量级的马头琴艺术人才和音乐教育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族民间音乐 潮尔艺术 色拉西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