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ALYSIS OF MONGOLIAN PLATEAU LANDSCAPE ECOLOGICAL REGION 被引量:1
1
作者 Liu Zhongling Natural Resources Institute,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Hohhot, Inner Mongolia, China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CD 1993年第Z1期262-268,共7页
Mongolian Plateau is located in the center of Asia, remote from oceans and sur-rounded by mountains of various heights. It is a closed inland plateau and a special land-scape ecological region in the Euro-Asia Contine... Mongolian Plateau is located in the center of Asia, remote from oceans and sur-rounded by mountains of various heights. It is a closed inland plateau and a special land-scape ecological region in the Euro-Asia Continent. Mongolian Plateau includes the landof the Republic of Mongolian and Inner Mongoilia of China. It covers a area of 34°36′longitude (E87°40′-E122°15′) and 15°22′latitude (N37°46′-N53°08′). Thispaper briefly describes the landscape feature and ecological division of this reg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ngolian Platean LANDSCAPE Ecologic region
下载PDF
回流作用对江淮地区两次浮尘天气过程影响的差异研究
2
作者 王蓓元 谢真珍 +2 位作者 安礼政 宋昊冬 肖晨 《气象科学》 2024年第2期338-348,共11页
本文以2021年3月16、28日两次沙尘天气为例,利用地面常规气象观测资料、气象再分析资料,结合气溶胶激光雷达、风廓线雷达、HYSPLIT模型等分析了影响江淮地区的两次沙尘天气发生时天气系统、颗粒物浓度、气溶胶光学特性和边界层气象条件... 本文以2021年3月16、28日两次沙尘天气为例,利用地面常规气象观测资料、气象再分析资料,结合气溶胶激光雷达、风廓线雷达、HYSPLIT模型等分析了影响江淮地区的两次沙尘天气发生时天气系统、颗粒物浓度、气溶胶光学特性和边界层气象条件变化等特征,特别探讨了回流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两次均为浮尘天气,与暖区新生类蒙古气旋的活动有关。对江淮地区的影响分为冷锋后部污染物影响和高压后部污染物回流影响。前者容易引发单峰型2~4 h污染物爆发性增长,后者对应多峰型7~9 h污染物持续增长,最终产生1000μg·m^(-3)以上的严重污染。污染物均来源于蒙古和贝加尔湖,经过华北后传输高度降低至1 km以下,回流阶段的传输高度较低,仅为0.3 km左右。传输层风速加强至8~14 m·s^(-1)有利于污染物在地面的长时间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尘 PM_(10)爆发性增长 蒙古气旋 回流 江淮地区
下载PDF
内蒙古传统住居建筑的地域性特征研究
3
作者 高亚涛 吴俊玲 《西部学刊》 2024年第20期1-4,15,共5页
草原上特有的住居建筑蒙古包是游牧民族不断积累生产技术、改变生活方式的直观体现。后期在中原文化影响下,内蒙古地区住居建筑呈现出由游牧时期的分散居住转变为集中式聚落。由于民族杂居,流动性强,该地区住居建筑形制受到不同地域不... 草原上特有的住居建筑蒙古包是游牧民族不断积累生产技术、改变生活方式的直观体现。后期在中原文化影响下,内蒙古地区住居建筑呈现出由游牧时期的分散居住转变为集中式聚落。由于民族杂居,流动性强,该地区住居建筑形制受到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文化的渗透影响,异质文化频繁碰撞、转化与融合,从而在建筑风格上形成多样性的地域特点。其传统住居建筑是与该地区草原生态环境、游牧经济形态、民族文化背景、传统宗教信仰等具有特定关联,表现出对环境的尊重和适应,具有崇尚自然的价值取向,这也是内蒙古地域精神的本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住居建筑 蒙古包 地域性 特征
下载PDF
清代长城沿线民族杂居地区的“一体化”治理
4
作者 王晓辉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3-142,共10页
明末清初,长城沿线以北主要为蒙古部落游牧之地。随着大量人口的涌入,清代长城沿线逐步形成蒙汉杂居区域。热河地区是长城沿线蒙汉杂居的典型地区,清廷在长城沿线蒙汉杂居地区逐步推行与内地“一体化”的边区治理,在“一体化”的过程中... 明末清初,长城沿线以北主要为蒙古部落游牧之地。随着大量人口的涌入,清代长城沿线逐步形成蒙汉杂居区域。热河地区是长城沿线蒙汉杂居的典型地区,清廷在长城沿线蒙汉杂居地区逐步推行与内地“一体化”的边区治理,在“一体化”的过程中,蒙汉民族互动往来,交往交流交融,清廷对热河地区由间接统辖变为直接治理,热河地区逐步实现边疆内地化、军政向民政转化、二元管理体制向行省制转化,体现从“边区”到“政区”,从“多元”到“一体”的演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蒙汉民族交流 热河地区
下载PDF
基于眼动实验蒙古族服饰特征差异及分类研究
5
作者 郭晓芳 赵伟慧 张金滨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4-104,共11页
为更好传承蒙古族服饰文化,揭示内蒙古地区现存28个蒙古族部落服饰特征差异并进行科学精准的系统分类研究,文章首先根据地方标准DB15/T 506—2012选取不同部落典型蒙古族女装服饰28个样本,然后通过眼动实验获得六个兴趣区内首次注视持... 为更好传承蒙古族服饰文化,揭示内蒙古地区现存28个蒙古族部落服饰特征差异并进行科学精准的系统分类研究,文章首先根据地方标准DB15/T 506—2012选取不同部落典型蒙古族女装服饰28个样本,然后通过眼动实验获得六个兴趣区内首次注视持续时间、注视总时间、注视次数及热点图等指标。最后运用SPSS软件对28个部落服饰六个兴趣区的各项指标进行差异显著性、多因素方差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28个蒙古族部落服饰的兴趣区主效应显著,三大地域服饰分类之间无显著差异,门襟、腰部与袖子兴趣区的民族和性别交互作用显著,不同兴趣区受不同因素显著影响,所有部落服饰最终可聚为集中感知、整体感知和头饰感知三大类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族服饰 特征差异 眼动实验 兴趣区 分类研究 聚类分析
下载PDF
蒙古族服饰地域分化与文化价值实现路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尤立思 宋晓薇 +2 位作者 朱碧玉 赵云彦 吴琼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06-315,共10页
目的 从文化生态视角系统分析蒙古族传统服饰在不同地域文化下所产生的符号特征与装饰手法,探索其中所含元素的缘起与地域文化背景,总结整理蒙古族服饰地域分化脉络与设计驱动的文化价值实现路径。方法 首先,通过对蒙古族服饰地域特征... 目的 从文化生态视角系统分析蒙古族传统服饰在不同地域文化下所产生的符号特征与装饰手法,探索其中所含元素的缘起与地域文化背景,总结整理蒙古族服饰地域分化脉络与设计驱动的文化价值实现路径。方法 首先,通过对蒙古族服饰地域特征的分析,从文献研究和田野调查收集蒙古族服饰元素符号,梳理不同地域下的蒙古族服饰特点并将其进行分类,同时分析地域环境对蒙古族服饰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探讨地域环境与蒙古族服饰文化价值的关系;其次,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探讨蒙古族服饰的保护与利用,并提出相应的策略;最后,从设计学的角度总结蒙古族服饰的地域分化和文化价值的实现路径。结论 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分析了地域、文化、宗教、环境对蒙古族服饰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并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探讨了设计驱动的蒙古族服饰文化资源保护、转化和价值实现路径,为蒙古族服饰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与价值转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生态学 蒙古族服饰 地域分化 文化资源价值实现 路径研究
下载PDF
内蒙古自治区中(蒙)药材种植统计数据挖掘分析
7
作者 赵泽源 吕国帅 +4 位作者 王凌飞 陈元 魏欣欣 毕雅琼 李旻辉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3年第11期2274-2283,共10页
目的:中(蒙)药材作为中国独特的健康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充分挖掘中(蒙)药材种植统计数据,为内蒙古自治区中(蒙)药材种植及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和地理探测器,对内蒙古自治区各旗县中(蒙)药... 目的:中(蒙)药材作为中国独特的健康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充分挖掘中(蒙)药材种植统计数据,为内蒙古自治区中(蒙)药材种植及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和地理探测器,对内蒙古自治区各旗县中(蒙)药材种植面积及种类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内蒙古自治区各旗县中(蒙)药材种植面积和种植种类在空间上差异很大,并且中(蒙)药材种植与其生境特征有着密切关系。结论:目前内蒙古自治区中(蒙)药材产业发展受环境、市场、技术和经营体制的多重制约,应发挥地方资源优势,根据地域区间差异性和区内相似性,找出中(蒙)药材适宜的种植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自治区 中(蒙)药材 空间自相关 数据分析
下载PDF
清代蒙古地区人口买卖的罪与罚——以土默特司法档案为中心
8
作者 姬元贞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86-193,共8页
清代蒙古地区买卖人口的违法犯罪行为较为猖獗,对边疆地区的社会危害尤为重大,不利于边疆人口的管理,也会造成社会动荡,因此打击人口买卖、保护妇女儿童对于当时的人口管理和社会稳定十分重要。从清代归化城土默特档案入手,解剖“蒙人... 清代蒙古地区买卖人口的违法犯罪行为较为猖獗,对边疆地区的社会危害尤为重大,不利于边疆人口的管理,也会造成社会动荡,因此打击人口买卖、保护妇女儿童对于当时的人口管理和社会稳定十分重要。从清代归化城土默特档案入手,解剖“蒙人布木伯尔等拐卖人口”这一典型案例,梳理清代土默特有关人口买卖的36份司法档案,可以较为完整地还原清代蒙古地区买卖人口犯罪与刑罚的基本特征。从中央与边疆部族的关系考察,也体现了中央法与地方法、中央与边疆地区的关系,《理藩院则例》中央法与《蒙古律例》地方法的内容互相尊重,体现了清代中央政府与蒙古地区的制衡关系和清政府治理边疆蒙古地区的政策与谋略。清代土默特档案中司法判决的相关内容显示出蒙古地区逐渐认同中央《大清律例》的趋势,也体现出其严惩买卖人口行为的立法态度和相应减轻处罚的司法实践操作。这种法律表达与司法实践的背离现象,充分展示了清代统治者在制定、执行法律时,既能坚守中华法系传统,又能灵活应对社会变迁的务实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蒙古地区 买卖人口 犯罪特点 法律适用 土默特档案
下载PDF
蒙古文字介入地域品牌标志设计的意象偏好研究
9
作者 邹晨 吴海茹 寇迪一 《设计》 2023年第14期122-125,共4页
探索蒙古文字介入品牌标志设计中的用户意象偏好,以此作为依据,对地域品牌进行升级和迭代、提升地域品牌的竞争力。采用语义差分法和李克特量表进行对用户意象偏好实验调查,将用户对标志设计关联的意象词汇评分作为样本,再结合交叉对比... 探索蒙古文字介入品牌标志设计中的用户意象偏好,以此作为依据,对地域品牌进行升级和迭代、提升地域品牌的竞争力。采用语义差分法和李克特量表进行对用户意象偏好实验调查,将用户对标志设计关联的意象词汇评分作为样本,再结合交叉对比分析,确定设计要素。得出用户关于内蒙古地域品牌标志设计偏好实验数据,提出蒙古文字介入地域品牌标志设计原则,完成以“纳冉”视觉设计为主题的工作室标志设计实践并进行设计验证。通过用户意象偏好,帮助设计师理解用户感性认知、标志设计意向与设计要素间的关系,为蒙古文字介入地域品牌标志设计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志设计 意象偏好 地域品牌 蒙古文字 语义差分法
下载PDF
内蒙古地区中蒙药药材生态种植现状分析及建议 被引量:28
10
作者 赵云山 李紫岩 +4 位作者 那木汗 韩奇亨 任凯 张春红 李旻辉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7年第7期901-906,共6页
内蒙古自治区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多变,孕育了独特的药用植物资源;畜牧业发达,人口密度低,以热爱生态、亲近自然的蒙古民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融合等人文地理因素,造就了内蒙古地区中蒙药种植有着独特的地域人文特征:注重资源的节约、循环利... 内蒙古自治区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多变,孕育了独特的药用植物资源;畜牧业发达,人口密度低,以热爱生态、亲近自然的蒙古民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融合等人文地理因素,造就了内蒙古地区中蒙药种植有着独特的地域人文特征:注重资源的节约、循环利用和生态保护,有着广泛的中蒙药药材生态种植基础和应用历史。本文在阐明中蒙药药材生态种植内涵的基础上,就内蒙古地区目前中蒙药药材生态种植的现状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展望和建议,旨在为内蒙古地区中蒙药生态种植事业快速发展提高一点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地区 中蒙药 生态种植
下载PDF
内蒙古自治区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有效管理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高军 徐网谷 蒋明康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20,共5页
以内蒙古自治区内2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状况的评估结果为基础,从评估赋分表所涉及的10项评估指标入手,分析内蒙古自治区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活动的整体特征、区域差异和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内蒙古自治区内... 以内蒙古自治区内2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状况的评估结果为基础,从评估赋分表所涉及的10项评估指标入手,分析内蒙古自治区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活动的整体特征、区域差异和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内蒙古自治区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评估平均得分为79分,整体处于"良"的等级,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自治区东部地区的自然保护区管理水平略高于西部地区,但两者之间差异未达显著水平。加强日常管护是提升内蒙古自治区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水平的首要任务,自然保护区的能力建设、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保护对象动态变化、规划制定与执行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因素对自然保护区的有效管理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有效管理 评估 内蒙古自治区
下载PDF
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两次M_S5.9地震前后长波辐射时序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丁风和 哈媛媛 +4 位作者 魏建民 赵铁锁 王建营 马义 周小龙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7-92,共6页
以卫星对地遥测长波辐射(OLR)信息为基础,分析了2003年8月16日巴林左旗MS5.9地震和2004年3月24日东乌珠穆沁MS5.9地震前后震中附近的45°N,120°E点位长波辐射的时序特征。结果表明,在这两次MS5.9地震前后,位于45°N,120... 以卫星对地遥测长波辐射(OLR)信息为基础,分析了2003年8月16日巴林左旗MS5.9地震和2004年3月24日东乌珠穆沁MS5.9地震前后震中附近的45°N,120°E点位长波辐射的时序特征。结果表明,在这两次MS5.9地震前后,位于45°N,120°E点位上长波辐射(OLR)月平均值、月距平值异常特征比较明显,这种基于不同点位上的时序特征分析对地震监视和预报具体孕震区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波辐射 时序特征 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Ms5.9
下载PDF
基于区域气候模式的内蒙古地区风能资源预测评估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薇 龚奂彰 +2 位作者 时利香 王信粉 郭军红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4318-4327,共10页
基于逐步聚类分析(stepwise cluster analysis,SCA)理论,依托R语言构建了SCA降尺度模型,并通过3种检验方法对模型进行校准,优选出了不同站点的模型显著性水平,从而得到最优的SCA降尺度模型。然后基于哈德利中心全球环境模式第三版本区... 基于逐步聚类分析(stepwise cluster analysis,SCA)理论,依托R语言构建了SCA降尺度模型,并通过3种检验方法对模型进行校准,优选出了不同站点的模型显著性水平,从而得到最优的SCA降尺度模型。然后基于哈德利中心全球环境模式第三版本区域气候模式(Hadleycentre global environmental model version 3 regional climate model,HadGEM3-RA)和SCA降尺度模型对我国内蒙古地区未来风速和风能进行预测评估。结果表明,2011—2100年,阿尔山站风速呈上升趋势,其余站点风速呈下降趋势。蒙西地区3个站点及蒙东地区的阿尔山站风能基本呈增大态势,蒙中地区风能在2011—2040年呈增大趋势,在2071—2100年呈减小趋势,林西站未来风能均呈减小趋势。蒙东地区秋季和冬季风能有明显的增大趋势,春季风能减小;蒙中地区和蒙西地区春季风能基本呈减小趋势,夏季、秋季和冬季的风能基本呈增大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气候模式 SCA降尺度模型 内蒙古地区 风能潜力
下载PDF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对学生数学情感态度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内蒙古地区13所初中学校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钟志勇 《数学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6-68,90,共4页
借鉴TIMSS2007年的学生问卷,对内蒙古地区13所初级中学的1152名初二学生进行了数学情感与态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调查,分析了课堂教学活动对学生数学情感与态度的具体影响.研究发现:内蒙古地区初中生具有较为正向的数学情感与态... 借鉴TIMSS2007年的学生问卷,对内蒙古地区13所初级中学的1152名初二学生进行了数学情感与态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调查,分析了课堂教学活动对学生数学情感与态度的具体影响.研究发现:内蒙古地区初中生具有较为正向的数学情感与态度;传统教学方法与新课改倡导的教学方法并存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并占主导地位;不同课堂教学活动对学生数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族地区 初中生 数学课堂教学 数学情感与态度
下载PDF
内蒙古蒙中经济区大城市边缘带LUCC时空过程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巴雅尔 敖登高娃 王一谋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8-91,共4页
蒙中经济区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自成体系的经济区,自然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显著,不仅是内蒙古的社会经济重心,也是中国北方最具发展潜力和活力的地区之一。文章应用陆地卫星遥感数据,在GIS技术支持下,进行了蒙中经济区大城市边缘带1990—2... 蒙中经济区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自成体系的经济区,自然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显著,不仅是内蒙古的社会经济重心,也是中国北方最具发展潜力和活力的地区之一。文章应用陆地卫星遥感数据,在GIS技术支持下,进行了蒙中经济区大城市边缘带1990—2000年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时空动态分析。1990—2000年间呼和浩特和包头市的城市建成区面积分别增长2 512.55ha和2 259.33ha,净增加率分别高达33.00%和23.72%,城市用地的向外扩展,大面积蚕食建成区周边地带耕地和牧草地的同时,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城市边缘带耕地和草原的退化过程。研究证明,在包头市边缘带耕地和草原的退化形势极其严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中经济区 大城市边缘带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
下载PDF
长爪沙鼠线粒体DNA控制区全序列测定及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李长龙 卢领群 +3 位作者 郭红刚 柯贤福 戴方伟 萨晓婴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40-45,共6页
目的对长爪沙鼠线粒体DNA控制区全序列进行测定,并对其进行鉴定及进化分析。方法根据长爪沙鼠已知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采用PCR产物测序法,对所得的片段进行测序鉴定。结合已公布啮齿类动物D-loop区序列,分析其碱基组成、遗传距离、并基于... 目的对长爪沙鼠线粒体DNA控制区全序列进行测定,并对其进行鉴定及进化分析。方法根据长爪沙鼠已知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采用PCR产物测序法,对所得的片段进行测序鉴定。结合已公布啮齿类动物D-loop区序列,分析其碱基组成、遗传距离、并基于最小进化法和UPGMA法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获得长爪沙鼠D-loop区序列,其与家鼠、小家鼠和仓鼠平均同源性为58%;碱基组成分析显示,长爪沙鼠与啮齿类动物有相似的碱基组成和碱基偏离,其A-skew和G-skew分别为0.0047和-0.28。进化分析结果显示,长爪沙鼠与家鼠(0.35)、黑家鼠(0.38)和仓鼠(0.39)具有较近的遗传距离,其分化顺序为跳鼠、蔗鼠、长爪沙鼠、仓鼠、家鼠和小家鼠。结论本研究获得长爪沙鼠D-loop区全序列,确定了长爪沙鼠与仓鼠、家鼠、小家鼠及其它啮齿动物的进化关系,为长爪沙鼠进化研究、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爪沙鼠 D-LOOP区 序列测定 进化分析
下载PDF
明朝与蒙藏地区政治互动模式初探 被引量:5
17
作者 马啸 《西藏研究》 CSSCI 2008年第2期15-26,共12页
文章运用政治互动的概念与模式,对明代中央政府与蒙藏地区政治互动的状态重新进行剖析与解释,认为明朝与蒙古之间形成了武力对抗的互动模式,与藏区形成了政治招抚的互动模式,并对这些模式产生的背景、双方的动因、互动的内容进行了探究... 文章运用政治互动的概念与模式,对明代中央政府与蒙藏地区政治互动的状态重新进行剖析与解释,认为明朝与蒙古之间形成了武力对抗的互动模式,与藏区形成了政治招抚的互动模式,并对这些模式产生的背景、双方的动因、互动的内容进行了探究,尤其注意蒙古和西藏方面对中央政府治理蒙藏政策的反应与回应,以期探查相关政策实施的效果,探索和总结明代治理西、北边疆民族地区的成败与得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中央政府 蒙古地区 藏区 政治互动模式 蒙藏关系
下载PDF
中蒙边境口岸的发展问题及对策思考 被引量:8
18
作者 徐黎丽 于洁茹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8,共8页
中国-蒙古边境15个口岸所在区域虽然地上、地下、人文资源比较丰富,但因处于北温带和北寒带的交汇地带而受生态环境影响较大,东部口岸因自然条件好、交通建设起步早而与西部口岸的交通建设形成较大的反差,由此也形成口岸对所在区域发展... 中国-蒙古边境15个口岸所在区域虽然地上、地下、人文资源比较丰富,但因处于北温带和北寒带的交汇地带而受生态环境影响较大,东部口岸因自然条件好、交通建设起步早而与西部口岸的交通建设形成较大的反差,由此也形成口岸对所在区域发展的促进作用呈东强西弱之势。从绝大多数中蒙边境口岸运行近30年的情况来看,口岸商贸交流与合作功能大于文化交流功能,中蒙边境口岸中方三省区缺乏合作机制。中蒙口岸建设发展中应以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生态资源的关系为前提,建立中方新疆、甘肃、内蒙古三方联动机制,保持东部与西部口岸平衡发展及各口岸特色建设则是口岸发展的动力;注重口岸与所在乡镇互融共生,将口岸区域建设成为宜居宜游的边陲小镇则是口岸发展的产业基础;在国家层面促进中蒙外交关系的友好发展,形成中蒙边境口岸的共同发展的外部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蒙边境 口岸发展 解决途径
下载PDF
明朝前期安置蒙古等部归附人的时空变化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景纯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7-85,共9页
明代对蒙古人为主体的北方等部归附人实行积极的招抚和安置政策,大量蒙古等部人前来归附,政府多将他们安置在明朝本部,但在安置地域上屡有变动。洪武时期经历了由北方沿边、京师和部分地区集中安置向全国各地分散安置的过程,永乐以后,在... 明代对蒙古人为主体的北方等部归附人实行积极的招抚和安置政策,大量蒙古等部人前来归附,政府多将他们安置在明朝本部,但在安置地域上屡有变动。洪武时期经历了由北方沿边、京师和部分地区集中安置向全国各地分散安置的过程,永乐以后,在"自愿奏请"的条件下,形成了京师集中安置的新模式。以后诸朝,承此精神,主要以都城为中心来集中安置,但在南京和北京之间屡有调整和反复。成化以后,来归人员日益减少,安置地也主要移向江南地区。永乐朝的安置模式及其体现的保护和优待精神对以后诸朝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朝前期 蒙古人 安置地域
下载PDF
内蒙古牧区区域发展条件与发展对策 被引量:6
20
作者 呼格吉勒图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2004年第S3期10-14,共5页
内蒙古牧区是以畜牧业经济为主的蒙古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区,也是自治区内欠发 达的边疆地区。加速牧区经济的发展,繁荣牧区经济文化事业,对于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 加强民族团结进步,稳定边疆,乃至发展内蒙古经济都具有重大而特殊... 内蒙古牧区是以畜牧业经济为主的蒙古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区,也是自治区内欠发 达的边疆地区。加速牧区经济的发展,繁荣牧区经济文化事业,对于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 加强民族团结进步,稳定边疆,乃至发展内蒙古经济都具有重大而特殊的意义。本文分析内蒙 古牧区区域发展条件,并提出了减轻牧区草地人口压力,恢复牧区草原生态环境,提高牧民生 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牧区 区域发展优势条件 制约因素 发展对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